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美國的智慧(全2冊)(簡體書)
滿額折

美國的智慧(全2冊)(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62 元
定價
:NT$ 372 元
優惠價
87324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美國的智慧》(On the Wisdom of America)是一本通俗哲學巨著,語言清新恬淡,思辨縝密,內容涉及美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美國人生活的智慧、決策、藝術、生命、情感、自由和幸福等。林語堂以深厚的東方文化底蘊,引用了300多位思想家的作品精髓,明確提出中國人應該向美國人學習什么,視野極為寬廣。透過美國的智慧,你能否領略美國精神的內核與特質,能否在尋找美國精神之源的過程中有所收獲?

作者簡介

林語堂(1895-1976)文化大師,作家,以英文書寫而揚名海內外,四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曾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美術與文學主任、國際筆會副會長。
林語堂旅居美國數十年,骨子里仍是傳統的中國文人,其作品無不體現著儒釋道三者的結合,傳達著中國人特有的智慧、氣質和情懷。
他一生筆耕不輟,著作等身,代表作品有《生活的藝術》《吾國與吾民》《孔子的智慧》《老子的智慧》《京華煙云》《風聲鶴唳》《蘇東坡傳》《武則天正傳》等。

名人/編輯推薦

1. 林語堂最得意的通俗哲學巨著,美利堅民族精神的史詩再現!精裝典藏新善本!
2. 對話美國300年來最睿智的頭腦,體悟深邃思想的精髓。
3. 學習美國人生活的智慧,追尋美利堅文明的光榮與夢想。
4. 《美國的智慧》是一本通俗哲學巨著,語言清新恬淡,思辨縝密,視野極寬廣,明確提出中國人應該向美國人學習什么。閱讀本書,帶你領略美國精神的內核與特質,助你在尋找美國精神之源的過程中有所收獲。

目次

目 錄
前言 001
○ 第一章 生活的智慧 001
/ 一、智慧的范圍 / 001
/ 二、哲學家眼里的盲人的探路棒 / 008
/ 三、美國人的事實觀 / 015
/ 四、渴求信仰 / 018
 
○ 第二章 生活的決策 024
/ 一、一切是謎 / 024
/ 二、重視夢一般的虛幻 / 027
/ 三、誰是夢想家 / 032
/ 四、當笑比哭明智的時候 / 041

○ 第三章 我們的動物遺產 045

目 錄

前言 001

○ 第一章 生活的智慧 001
/ 一、智慧的范圍 / 001
/ 二、哲學家眼里的盲人的探路棒 / 008
/ 三、美國人的事實觀 / 015
/ 四、渴求信仰 / 018
 
○ 第二章 生活的決策 024
/ 一、一切是謎 / 024
/ 二、重視夢一般的虛幻 / 027
/ 三、誰是夢想家 / 032
/ 四、當笑比哭明智的時候 / 041

○ 第三章 我們的動物遺產 045
/ 一、用精神分析法研究現代人 / 045
/ 二、亞當和夏娃 / 052
/ 三、我們是類人猿的后代 / 064
/ 四、我們正在把自己培養成什么樣的人 /
077
○ 第四章 生命的旋律 082
/ 一、女人在哪里? / 082
/ 二、生命的快節奏 / 090
/ 三、老年 / 097
/ 四、死亡和不朽 / 104

○ 第五章 人是情感動物 115
/ 一、唯物主義觀點的不足之處 / 115
/ 二、人類經驗的要素 / 129
/ 三、浪漫主義的權利 / 134
/ 四、當一位注重現實的人成為一個戀人的時候 / 140
/ 五、靈魂必需的極樂狀態 / 143
 
○ 第六章 新英格蘭插曲 148

○ 第七章 生活 169
/ 一、梭羅和孔子 / 169
/ 二、生活無須道歉 / 171
/ 三、普通人生活的快樂 / 176
/ 四、普通人勞碌的英雄品質 / 191
/ 五、梭羅和生活的價值 / 198

 ○ 第八章 自由 207
/ 一、為什么需要自由 / 207
/ 二、“美國民主”和“蘇聯民主” / 212
/ 三、普通人 / 215
/ 四、國家和個人 / 228
/ 五、杰弗遜式的民主 / 237

○ 第九章 追求幸福 253
/ 一、藍色鳴鳥 / 253
/ 二、生理上的安寧 / 260
/ 三、工作的激勵作用 / 267
/ 四、滿足的奧秘 / 273
/ 五、如何做到既圓滑又溫情 / 278

○ 第十章 生活的藝術 289
/ 一、無為的藝術 / 289
/ 二、友誼與交談 / 297
/ 三、食物和葡萄酒 / 312
/ 四、茶和煙草 / 322
/ 五、業余愛好 / 328

○ 第十一章 自然 334
/ 一、社會和自然 / 334
/ 二、這個充滿感知的世界 / 340
/ 三、所有的奇觀 / 354
/ 四、力量與榮耀 / 369
/ 五、泛神論者的歡宴 / 374

○ 第十二章 上帝 381
/ 一、絕對隱私 / 381
/ 二、我們對上帝卑下的看法 / 384
/ 三、關于黑色的隨筆 / 390
/ 四、三個偉大的宗教人物 / 404
/ 五、質詢的精神 / 415

○ 第十三章 愛 422
/ 一、婚姻 / 422
/ 二、麻煩中的偉人:富蘭克林 / 433
/ 三、麻煩中的杰弗遜 / 444
/ 四、麻煩中的林肯 / 449
/ 五、性與羞怯 / 460
/ 六、惠特曼的性民主 / 465

○ 第十四章 笑 483
/ 一、幽默 / 483
/ 二、諷刺 / 507

○ 第十五章 戰爭與和平 518
/ 一、世界政府 / 518
/ 二、伍德羅·威爾遜 / 527
/ 三、戰爭與和平 / 536

○ 第十五章 總結 542
/ 一、一個人自己的哲學 / 542
/ 二、霍姆斯法官的信條 / 546
/ 三、愛因斯坦的私人信條 / 550
/ 四、為適度干杯 / 555
第十二章
上帝 |288
288 | 一、絕對隱私
291 | 二、我們對上帝卑下的看法
295 | 三、關于黑色的隨筆
305 | 四、三個偉大的宗教人物
314 | 五、質詢的精神
第十三章
愛 |320
320 | 一、婚姻
328 | 二、麻煩中的偉人:富蘭克林
336 | 三、麻煩中的杰弗遜
341 | 四、麻煩中的林肯
348 | 五、性與羞怯
353 | 六、惠特曼的性民主
第十四章
笑 |366
366 | 一、幽默
384 | 二、諷刺
第十五章
戰爭與和平 |394
394 | 一、世界政府
401 | 二、伍德羅·威爾遜
408 | 三、戰爭與和平
第十六章
總結 |413
413 | 一、一個人自己的哲學
416 | 二、霍姆斯法官的信條
419 | 三、愛因斯坦的私人信條
423 | 四、為適度干杯

書摘/試閱

第一章 生活的智慧


一、智慧的范圍
唯一重要的哲學問題,關系我們及我們國民命運的唯一問題,是生存智慧問題。只有搞清其主題和范圍,智慧才能稱其為智慧,其范圍只能是活著的人的生存領域。我就想把問題這么簡單化,絲毫不愿意涉及一個讓人非常遺憾的知識分支—形而上學。活著的人的問題是一個我們了解甚少的相當廣闊的領域,其中充滿了人類情感和希冀;充滿了使我們不時地感到羞愧的動物遺產;充滿了太古的、黑暗的、地表下的欲望,這在基督教義上稱為附在我們身上的惡魔;充滿了我們莫名其妙的高貴感,考慮到我們的來歷的確莫名其妙,這在基督教義上稱為駐在我們心中的上帝;充滿了了不起的智慧及其結晶;充滿了我們高尚的愛國情操,對國旗的熱愛,銅管樂隊帶來的激動以及國際戰事中并不光彩的屠戮。世界,生生不息的世界,是一個經常被人談起的話題,有時候談論得過多了。難道我們不可以不提不朽的問題嗎?這應該是死者的合適話題和領地。對我們來說,他們死了,假如他們沒有死,他們將從更好的角度討論他們知道的一切;我們只有穿過陰陽界才能對此了解更多。我希望他們處理問題比我們的運氣要好。愛默生在他的日記中寫道:“關于不朽的眾所周知的證據是我們對其他任何解決方案都不滿意。”這是一句廣為引述的名言,它會繼續流傳下去。證據本身含有消極的成分,依賴于我們思想中的某種主觀欲望。但是,由于使用了形容詞“眾所周知”,它的價值主要體現在文學創作上;否則,人們也不會引用得如此廣泛。然而,一個中國人也許會這樣說,說得同樣恰如其分:“關于死亡眾所周知的證據是我們都蹺起了我們的腳趾(代指死亡)。”因此,不管是在美國還是在其他地方,智慧的范圍是一個簡單的命題。我們都會死去,但在這短暫的幾十年間,我們應該如何去做,生命才最有價值呢?
“了解可能發生的事情是幸福的開端。”喬治·桑塔雅那(George Santayana)說。桑塔雅那只用一句話似乎就為我總結了關于智慧的適當領域,以及美國人的所言所思之精華。我知道,從知識結構上來看,桑塔雅那是一個在歐洲大陸出生的拉丁人;他的母親是美國人,他先后在波士頓和坎布里奇成長和講學,從這方面來說,他是個美國人。可實際上他是個游歷四方的學者。我想提他是因為,如果缺少了這位人類和自然主義智慧的巨擘,對美國智慧堪稱不可估量的損失。他的思想高屋建瓴,仿佛高山頂峰修造的一座城堡,空氣雖然稀薄,但依然充滿了濃厚的人情味。
但是,了解人類生活中可能發生的事情并非西方哲學的特征。悠閑地沉思,而對生活現實不聞不問,對我來說,似乎包含了西方正統哲學的全部內容—思考不朽、自由意志、絕對真理、絕對本質、絕對物質、知識的可能性或者不可能性。約翰·杜威(John Dewey)曾經一本正經地說道:“針對知識的可能性這一問題發表的言論的確有一種諷刺意味。科學正在迅猛地發展,哲學家們卻在詢問知識是否可能。”也許此后杜威對此給予了正確的補充—“他們認為知識是不可能的。”自由意志問題如何提出來,本身就表明思考的悠閑性。任何一個人,如果侍者問他需要茶還是咖啡,加不加奶油,冷的、熱的還是冰的,錫蘭茶還是中國茶,加檸檬還是牛奶,加一塊、兩塊還是三塊糖,那么,他知道他是自由的。任何兇手做完周密的計劃之后,都清楚最終是否實施完全靠他自己拿主意;甚至由于仇恨、妒忌或恐懼造成的不正常的短暫的意志麻痹也只會證明正常意志在起作用。然而,在討論自由意志和決定論方面已經浪費的筆墨足夠一頭河馬暢游其中。
在這些西方哲學家們的眼中,知識和意識存在著完全的區分;事實上,過去三百年間,二者之間一直相互猜疑,爭執不斷。西方哲學家,從他全部思考的證據來看,被認為是對自己的意識不信任。在選用茶或咖啡時,他甚至不能遵循自己的思維過程。也許,只有威廉·詹姆斯曾經十分直白地說到,在坎布里奇結束一次演講之后,他會按照自己的意愿漫步于三一大道或牛津街上。也許,把西方哲學家僅僅描繪成一個懷疑自身存在的人過于簡單化了;也許,我們甚至可以斷言,這是西方哲學的愚昧。我們很快就會明白,美國人強烈的事實感是如何堅持不懈地對抗這一散漫的無用論的。但是此刻,我可以借鑒一位最睿智的現代美國人—克勞倫斯·戴伊(Clarence Day)的看法,他的話語富有幽默感和洞察力,他曾說:“太多的道德衛士開始演講時都輕視事實,輕視他們也包含其中的人。輕視是他們的自由,但同時他們也失去了作為道德衛士的資格。他們的感覺使他們忽視了作為講學者應該具備的義務—‘去發掘人類行為中最閃亮的部分,而不是把一系列不可能擺在他的面前并且告訴他如果他不解決這些不可能,他就應該受到詛咒。’”
智慧主要是一種均衡意識,更是一種對我們人類局限性的把握。一些人絞盡腦汁試圖弄清楚精神、本質和物質,哪個代表了最終的絕對性;他們絞盡腦汁只為追求其中的快樂,不會摧毀宇宙。宇宙繼續運轉,生命不斷延續,絲毫不理會他們的存在。有人曾發表言辭巧妙的評論,稱伯特蘭德·羅素對上帝發怒是因為上帝并不存在,因為如果上帝存在上帝肯定愿意毀滅他。因此,對我來說,智慧就是強烈地意識到我們不是什么身份,比如我們并不是上帝,同時面對生命的本來面目。換言之,智慧包括兩個層面的內容,是對生活和常識的思索。約翰·杜威,美國精神的典范,借助相對簡明的方式詮釋晦澀難懂、冗長乏味的抽象哲學,他之所以這樣做,只不過在努力地告訴我們要依靠經驗、相信經驗,他曾經也將其與人類常識相提并論。
很久以前,有一個美國人無須重新積累自己的常識,因為他一直具備著常識。他有非凡的天賦、理想的出身,他的母親快樂地生活在世上,心滿意足。他也心滿意足。本杰明·富蘭克林,作為閃電愛好者、女性傾慕者,同時又是一位思想者。他知道自己該干什么,世界該干什么,美國該干什么。我們又有誰能夠這樣說呢!
因此,我希望從這位最睿智(或許也是最偉大)的美國人身上開始對美國智慧的探索,以便喚醒人們對生活的思索。一切哲學,人類的一切深邃思想,無疑都起源于如何看待這個星球上的人的壽命的短暫和虛幻。一旦真誠地去面對,人類常識也就自然而然地產生了。
1778年,富蘭克林居住在帕西,當時是巴黎的郊區。一天,他在布里昂夫人的陪同下,到兩里格(等于三英里)以外的約里磨坊—塞納河上的一個島嶼,去參加一個文化人的歡樂聚會。在那里,富蘭克林觀察到一種名叫蜉蝣的昆蟲,其壽命還不足一天,于是就寫了下面的一則小品文,之后迅速地傳開,巴黎文化圈里的朋友們爭相傳閱。他寫這篇文章,是為了向布里昂夫人獻殷勤,他正在追求布里昂夫人,而后者的丈夫當時還活著。求愛的結果是,富蘭克林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即這位法國貴夫人的青睞,他稱之為“基督的慈悲”。然而,從此,在布里昂夫人的經常鼓勵下,他創作了大量的小品文,這些小品文成為他最優秀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標志著他成為了一個天才作家。

對于離開此世的蜉蝣來說,聲名算得了什么?
——本杰明·富蘭克林
我親愛的朋友,您也許還記得,我們上次在約里磨坊參加歡樂聚會時愉快地度過的那一天。公園里風光秀麗,參與者風雅得體。我們倆常常一起散步,有一次,我停留了一會兒,而其他人都已經往前走了。我們曾經看到過無數蜉蝣的尸體,那是一種兩翼昆蟲,據說它們在一天之內就會有好幾代生死變化。這一次,在一片樹葉上我偶然發現一群活著的蜉蝣,它們好像正在談論什么。你知道,我了解所有低等動物的語言。我大量地研究它們,因此,我才在你的鼓勵下取得了一點點進步。我懷著好奇心,想聽一聽這些小生命的對話。但是它們以其獨有的種族活力,三四個同時講話,所以我很難聽清楚。盡管如此,我斷斷續續地也能聽出一些內容,原來它們正在熱烈地爭論兩個外族音樂家誰更優秀,一個是蚋,另外一個是蚊。它們全神貫注地爭論著,似乎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生命的短暫,好像有把握活到一個月似的。它們真是無憂無慮,我這樣想到;統治它們的政府一定是明智的、公正的、溫和的,沒有牢騷、沒有爭斗,所以才會有閑情逸致去比較外族音樂家的優劣。我轉過頭來,看到一只花白頭發的老年蜉蝣獨自待在另外一片樹葉上,正在自言自語。它的獨白讓我興致勃勃,于是我把它記錄下來,期望也能博得她的嫣然一笑。我對她感激不盡,因為她帶給我最大的快樂,和她待在一起,我感到無比和諧和滿足。
老蜉蝣說:“在我們的種族中,學識淵博的古代哲學家們認為,在約里磨坊這片廣袤的世界里,我們的壽命不會超過十八小時,我想這是不無道理的。太陽給天地萬物帶來生命,可是在運行過程中,它已經明顯地向我們地球盡頭的海洋傾斜過去。最終它會走完全程,消失在我們周圍的海洋里,我們的世界因而陷入一片黑暗和嚴寒,于是,一切都將死亡、毀滅。在這一行程中,我已經生活了七小時,足足有四百二十分鐘,這是一段了不起的時期。我們的種族中有幾位能如此長壽!我經歷了好幾代蜉蝣的出生、成長和死亡。我現在的朋友是我年輕時朋友的子孫,而我原來的朋友,唉,都早已離開此世了!而我不久肯定也要隨之而去,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雖說我現在身子骨還算硬朗,但我也不能指望再活上七八分鐘了。那么,我在這片樹葉上辛苦勞作采集蜜露,而我自己又享受不到,我這是何苦呢!為了這片灌叢中的同胞的利益我參與了一次次政治斗爭,為了我們種族的普遍利益我從事哲學研究,我又是何苦呢!在政治運動中,如果沒有道德的約束,法律又有何用?我們現在的蜉蝣種族將在幾分鐘內腐敗下去,就像其他更古老的蜉蝣種族一樣,最終墮落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在哲學上,我們取得的進步多么微不足道!嗚呼,哲理無邊,生命苦短!朋友們總是安慰我,說我已功成名就,身后留芳;說我品德高尚,一生榮耀。可是,對于離開此世的蜉蝣來說,聲名算得了什么?假如宇宙萬物乃至我們的整個約里磨坊天數已盡、行將毀滅,對于十八小時的歷史應該作何評論呢?”
對于我來說,經過孜孜不倦的追求之后,我依然能夠享受的真正快樂唯有對如何不虛擲漫長生命的思考,幾只優秀的雌性蜉蝣的至理名言,還有布里昂夫人那永遠親切的笑容和話語……
[《蜉蝣:獻給布里昂夫人》]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2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