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晚清中國社會變革與日本(簡體書)
滿額折

晚清中國社會變革與日本(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89.00 元
定價
:NT$ 534 元
優惠價
87465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晚清中國社會變革與日本》是清華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年度學術研討會“香山論壇”文集,探討了從清末到辛亥革命以及民國初期中國社會變革與日本的諸多聯繫。本書討論的既是清末時期的中日交流史,也是從清末到今天的中日關係史的一個重要側面。圍繞這一時期中國社會變革中的日本因素和影響,從政治、外交、國際關係、法律、教育、文化、藝術、思想、宗教、學術史和概念史等方面進行了梳理和探討。

作者簡介

李廷江,1954年生於瀋陽,197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東京大學博士。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政治研究所和日本研究所研究人員。現任清華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1954年生於瀋陽,197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79年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政治研究所,後轉入日本研究所。 1982年東渡日本,受教于日本東京大學著名教授平野健一郎,1988年畢業獲哲學博士學位,是東京大學設立哲學博士後的第一個博士,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 第一個獲得東京大學文科博士學位的首位中國學者。同年為日本亞細亞大學講師。1991年任日本亞細亞大學國際關係系副主任。1992年10月-1993年 9月為美國哈佛大學日本研究中心訪問學者。後任清華大學日本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

前 言

李廷江《晚清中國社會變革與日本》一書,從準備的那一刻開始到今天,經歷了幾個春秋,幾易其稿,現在終於可以付梓,呈獻在讀者面前了。
今年,是1894年爆發的中日甲午戰爭120周年。就120年來的中國歷史進程而言,“中國的社會變革與日本”是個老而新的大話題。兩甲子的歲月風雨,記載了中日兩國以鐵血干戈為主的前60年,以及以互利互助為主的後60年的歷史,也包含了在今天的東亞世界裡,中日兩國之間充滿了不信與糾結的戰略互惠的現實。
本書探討了從清末到辛亥革命以及民國初期中國社會變革與日本的諸多事例。其中有關20世紀50年代以後的4篇論文,雖然與大多文章有時間差,但是考慮到其內容與主題相關,

目次

日韓合併在華反響及其對清末憲政改革進程的影響【李細珠】/1
日本“東亞先覺志士”與辛亥革命——以黑龍會為中心【胡連成】/29
辛亥革命時期的日本顧問【李廷江】/36
有關有賀長雄民初制憲活動幾個史實的辨正【尚小明】/54
八角三郎的重建中國海軍論——民國初期一位日本情報軍人的中日提攜觀【馮 青】/70
何天炯:辛亥革命個人史的書寫與記憶【李長莉】/81
辛亥革命之後的楊守敬【陳 捷】/96
再論亞洲主義的方法【薑克實】/105
博物館裡的辛亥革命與中日關係【馬曉華】/114
日美中國通對辛亥革命的不同展望——內藤湖南與J.S.湯普森的比較【陶德民】/127
試論民國時期的民眾教育——從與日本對比的視角【新保敦子】/138
他山之石——淺析日本花鳥畫家渡邊晨畝對民國時期北京畫壇的影響【戰曉梅】/160
近代東亞佛教共同體之構想——小栗棲香頂《北京護法論》之考察【陳繼東】/176
近代中日概念的形成及其相互影響——以“民主”與“共和”為例【陳力衛】/214
權威主義與法治之間——論嚴複民初的政治思想【李曉東】/231
周作人與《順天時報》【劉岸偉】/239
介紹幾本在日本出版的有關抗戰期間中國戰爭受害者研究的專著【聶莉莉】/247
日本電影與20世紀50年代的中國【晏 妮】/257
戰後東亞秩序與中日關係——緊張和合作的現代史【李鐘國】/280
日本的中國史研究與共同體理論的演變【祁建民】/285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65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