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中國抗日戰爭正面戰場作戰記(全二冊‧修訂版)(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抗日戰爭正面戰場作戰記(全二冊‧修訂版)(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168 元
定  價:NT$ 1008 元
優惠價:87877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2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迄今真實的一部抗戰史實大揭秘!
中華民族歷史上慘烈的衛國戰爭!
3211419名官兵壯烈犧牲,206名將軍殉國。4321名飛行員血染長空,2468架戰機被擊落。中國海軍全軍覆沒,104艘艦艇全部打光。
硝煙遠去,歷史塵封,千古英雄,魂歸何處?
《中國抗日戰爭正面戰場作戰記(套裝全2冊)》緬懷320餘萬偉大的殉國英烈們,獻給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

作者簡介

郭汝瑰(1907-1997),黃埔軍校第5期畢業。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失去組織聯繫。曾就讀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中國陸軍大學。抗戰時期,歷任旅長、軍參謀長、師長和軍務署署長等,參加了淞滬、武漢和第三次長沙會戰,參與芷江和南京受降。解放戰爭中,出任國防部第三廳(作戰廳)中將廳長,一度任陸軍總司令部參謀長,多次將高核心機密提供給中共組織。後任第72軍軍長、第22兵團司令,在宜賓地區通電起義。
建國後,歷任川南行署交通廳長、南京軍事學院教員、全國政協委員。1980年重新入黨,定為副兵團級。著有《郭汝瑰回憶錄》,主編《中國軍事史》等。

黃玉章,1928年生,194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5年參加新四軍。曾任連指導員、營教導員等,參加蘇中、孟良崮、淮海、渡江等戰役。1955年畢業於解放軍軍事學院基本系.1960年獲外軍研究專業研究生學歷;後任外軍研究處研究員、外軍教研室副主任、訓練部副部長。1985年起任國防大學科研部部長、副校長。1988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曾任第八、第九屆****常委會委員,中國二戰史研究會會長,中國毛澤東軍事思想學會會長。編著有《軍事戰略概論》《中國人民解放軍簡史》等。

田昭林,著名軍史學家,原南京軍事學院軍事史料研究員,中國軍事歷史研究會理事,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國軍事科學院戰略部特約研究員。
主編或主撰《中國兵器發展史》《中國歷代戰爭年表》《繪圖兵器詞典》《中國軍事史》(副主編/統稿)《中國戰爭發展史》(副主編)《中國人民解放軍簡史》(統稿);參與《中國戰爭史地圖集》古代圖稿編繪,並擔綱《中國戰典》《中國築城史》《中國大酉科全書·兵器卷》的顧問、審修和定稿。曾參加10次國慶閱兵,入選《中華功勳人物大典》。

名人/編輯推薦

★ 兩位上將為本書題字題簽。

★ 忠實記錄抗戰大歷史的每一處細節。

★ 將參戰部隊的番號和指揮官的姓名全部給出,每一張戰鬥的作戰地圖全部都繪製出來。

緒論
第一節寫作動機
1937年中國爆發的抗日戰爭,“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和帝國主義的日本之間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進行的一個決死的戰爭”。〔1〕中國各族人民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為抗擊日本法西斯的侵略而展開的這場偉大的民族解放戰爭,最終取得了全面勝利。這場戰爭的勝利是“我們中華民族四萬萬五千萬人,不分階級貧富,不分男女老幼,不分黨派信仰,一致奮起,義無反顧,與日寇做生死的決鬥”〔2〕而獲得的,是在“世界人民的支援和反法西斯同盟國的配合下”〔3〕獲得的。中國所有參加抗戰的政黨、階級以及各階層愛國人士,雖然在不同的戰略階段,在精神和物質的各方面所起的作用並不相同,但戰爭的勝利和他們作的貢獻是不可分割的。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存在著兩個戰場,即由國民黨及其政府領導的軍隊擔負作戰任務的正面戰場和由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抗日武裝(八路軍、新四軍和華南抗日武裝)擔負作戰任務的敵後戰場。這是1927年以來中國政治、軍事的延續、發展造成的,也是中、日力量對比和中國的具體國情所決定的,是當時具有中國特點和進步意義的特殊現象。
中國長期受封建主義統治,閉關自守,科技落後,武備不修,鴉片戰爭失敗後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自此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經過105年之久,才擺脫被瓜分的危局。如此嚴酷的歷史教訓,我們子孫後代永遠不應忘記。為了振興中國,使中華民族立足於世界民族之林,我們必須研究中國的近代史,尤其是中日戰爭史,應該“全面地研究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歷史經驗,藉以啟迪後人,指導將來”。〔4〕
一、 還歷史以真實面目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的相當一段時期內,抗日戰爭史研究中對敵後戰場的敘述較多,對正面戰場則較少涉及。1978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方針,給全面、深入研究抗日戰爭的歷史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正面戰場的研究也提上工作日程。特別是近幾年來,有關抗日戰爭正面戰場的著作大批出版,報刊上也發表了很多見解深刻的文章,使抗日戰爭正面戰場的研究出現了空前的繁榮景象。但是,有些作品基本上是參照台灣出版的抗日戰爭史籍撰寫的。
然而台灣的有關著作,特別是官方著作,絕大多數對抗日戰爭總體格局的敘述不符史實。如吳相湘的《第二次中日戰爭史》,全書只提國民黨、國民政府和蔣介石的行動及其文件,對共產黨的抗戰,則除了否定與批判外,不著隻字。甚至國民黨中堅持抗戰的馮玉祥和李宗仁,在書中也被寫成“反叛將軍”、“陰謀活動家”。有的書更對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戰場肆意誣衊。如何應欽在《為邦百年集》中說:在抗日戰爭中,“我們中國的內奸叛徒——中共,一直和日本軍閥內外勾結,互相利用,狼狽為奸,共同顛覆我們的國家”;〔5〕1987年出版的《抗日戰史》仍稱抗日人民武裝為“匪”,說共產黨“從不從事抗日,專門打擊國軍”,甚至說“原本純淨的淪陷區,由於新四軍之進入,遂成多事之秋”,〔6〕等等。對正面戰場作戰的敘述,則多有掩蓋事實、捏造戰況的問題。
以淞滬會戰為例:中國軍隊的作戰是英勇的,但最後造成大潰敗的重要原因是未能適時轉移部隊,延誤了撤退的時機。據始終參加該會戰的原第36師師長宋希濂說:“在淞滬戰場打了近三個月,傷亡過重,部隊殘缺,每個師所存人數,多的不過三四千人。當時主管作戰的軍事委員會第一部(後改稱'軍令部')及前線的高級指揮官,鑑於已被日軍攻占了瀏河、劉行、江灣、真茹(今真如)等地,後方已無可以抽調的兵力增援,均建議迅速將上海戰場的主力部隊,有計劃地逐步撤到常熟、蘇州、嘉興之線及江陰、無錫、嘉善之線進行整補,實行和日軍持久作戰的方針。無疑,這一方針是正確的,並已獲得蔣介石委員長的批准。十月底,這一方案正在開始實行之際,蔣介石突然於十一月一日晚十時左右,乘專車來到南翔附近的一個小學校裡,隨來的有白崇禧、顧祝同等人。隨即召集師以上將領會議……他說'九國公約會議,將於十一月三日在比利時首都開會,這次會議,對國家命運關係甚大。我要求你們作更大的努力,在上海戰場再支持一個時期,至少十天到兩個星期,以便在國際上獲得有力的同情和支持。'”〔7〕於是部隊轉移的計劃遂中止執行。正是由於蔣介石的這一錯誤決定,才導致淞滬戰場幾十萬部隊的大潰敗。
可是台灣出版的抗日戰爭史籍中根本不提這一關鍵性的問題,卻大肆宣揚“領袖天縱英明,肆應萬當,無不終獲勝利”,“凡世人以為萬無可勝之理者,領袖無不優為之。”〔8〕宋希濂是1949年末在四川大渡河畔被人民解放軍俘虜的國民黨將領,曾率部投入淞滬戰場,浴血殺敵。台灣國民黨當局說:“國軍部分將校於戡亂作戰期間被俘投匪,在中共威迫利誘下,發表不實之言論文字,歪曲史實或破壞政府威信,或為匪偽鼓吹,言行乖謬,不足採信”,〔9〕併中傷宋希濂“甘為中共統戰工具”,“甘為中共鷹犬”。〔10〕姑不論早在1980年即已定居美國的宋希濂是不是“在中共威迫利誘下,發表不實之言論文字”,我們看一看沒有被解放軍俘虜,逃至台、港的國民黨高級將領是怎麼說的。淞滬會戰時任第8集團軍總司令和右翼軍總司令的張發奎,在其《八一三淞滬戰役回憶》中說:“從整個戰略上著眼,敵人強渡蘇州河後,退卻已是無可疑義而不能再遲延的事……當時前敵總指揮陳誠將軍來到我的指揮部,他亦同意我的意見。可是,最高統帥部卻仍遲遲未決,等情況已到了最危急之際,才於九日下達退卻命令……當我接到命令時,部隊已陷入極度紊亂狀態,各級司令部亦已很難掌握其部隊了,因而演成了最後一幕可避免而終不能避免的大悲劇。”當時任第三戰區副司令長官的顧祝同,在其《墨三九十自述》中說:我軍退守蘇州河時,“全般態勢愈形不利。委員長等於十月二十八日,親臨蘇州指示作戰機宜”。下文不說蔣介石指示了什麼機宜,卻說“十一月五日,日軍以有力部隊,突由金山衛一帶登陸,企圖抄襲松江、青浦、安亭,堵截斷京滬、滬杭兩路交通,同時蘇州河南岸陣地亦被日軍突破,我軍以腹背受脅,又缺精銳之生力軍可資使用,乃不得不於十一月八日夜開始向嘉興、蘇州一帶撤退……部隊單位既多,沿途擁塞,加以飛機轟炸掃射,死傷不少,秩序混亂,部隊大都失去掌握。”張發奎、顧祝同雖因立場、地位等關係不得不為其尊者諱,但從字裡行間還是可以看出某些實情。當時的前敵總指揮陳誠,在抗戰剛勝利時的私人回憶中就明確地說明:日軍在“杭州灣登陸時,領袖由電話問陳如何處 置,陳答以須調整戰線後,領袖又命陳再支持三日,結果蒙受不利之潰退。”〔11〕由此可見,蔣介石由於決策錯誤、貽失戰機,而成為中國軍隊大潰敗的主要責任者。這一點事實上是知情國民黨將領早就形成的共識。可是台灣當局出版的各種抗日戰史,對此均不提及。
1949年脫離軍職去香港定居,1950年又主動不再當國民黨員的張發奎,在其晚年的口述自傳中曾直接批評蔣介石在此問題上犯了一個重大的戰略錯誤,並揭出影響蔣介石作出錯誤決定的主要原因。他說:當“官兵們已經打得筋疲力盡,傷亡慘重、後援不繼”時,我赴松江出席軍事會議,這是蔣先生(蔣介石)召集的,會場設在松江車站一節列車上,出席者有宋子文、白崇禧、陳誠、顧祝同、薛岳、孫元良、我以及其他將領”。“這件事我忍不住要講出來,因為我不知自己還能活多久。不用介意蔣先生知道了會發怒”。“那時淞滬會戰已葬送了巨大數量的人命。在蔣先生蒞會前,我們在火車車廂裡討論了局勢。我們都認為無法再抵擋敵軍的優勢火力。蔣先生到會後,高級軍官們依次提出報告。我提議我們從淞滬前線轉移十個師到蘇嘉、吳福國防要塞工事,如是我們便能重新集結後撤的部隊,以便確保有計劃的撤退”。“絕大多數人同意我的建議。大家一致認為,上海再也守不下去了”。“此時蔣夫人突然從上海來到,我還記得她穿著毛皮大衣。她宣稱我們若能守住上海——我記得她說十多天——中國將贏得國際同情,國際聯盟將幫助我們抑阻日本侵略”。“與會者只有少數人同意她的觀點。蔣先生說,上海必須不惜任何代價堅守”。“蔣先生犯了一個重大的戰略錯誤,蔣夫人的願望被證實是一種錯覺,她太天真了,並非我想侮辱一個婦女,但是畢竟她只是蔣先生的妻子呀!他怎能聽從婦人之言去指揮一場百萬人的大戰役呀!”“倘若不是蔣夫人要我們再堅持十幾天,我們原本可以實行有秩序的後撤”。“在一九三八年三月舉行的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上,何應欽承認在淞滬會戰中犯錯,但他不敢批評最高統帥部,他只承認撤退時過於混亂。何應欽在台灣不敢說真話”。〔12〕

目次

緒論
第一節寫作動機0003
一、 還歷史以真實面目0003
二、 記取歷史的教訓0010
第二節中國抗日戰爭的地位與作用0017
一、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0018
二、 打敗日本法西斯的決定性因素0019
三、 粉碎了日本法西斯的北進計劃0023
四、 推遲了日本法西斯的南進行動0025
第三節正面戰場與敵後戰場的相互關係0030
一、 兩個戰場的形成0031
二、 統一戰略下兩個戰場的合理分工0034
三、 兩個戰場的互相配合0036
四、 兩個戰場的地位與作用0038
第四節正面戰場作戰概述0044
第一章從“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
第一節中日戰爭的歷史背景0055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西方列強對中國的殖民擴張0055
二、 日本走上軍國主義道路、躋入侵華列強行列0065
第二節“九一八”事變前日本侵占東北的軍事準備0080
一、 東北概況及日本在東北的侵略活動0080
二、 日本侵占東北的軍事準備0083
第三節“九一八”事變和東北淪陷0088
一、 事變前中日雙方的作戰指導及兵力部署0088
二、 事變爆發和遼寧、吉林的淪陷0094
三、 江橋抗戰和黑龍江省的失陷0098
四、 錦州作戰及其失陷0103
五、 哈爾濱保衛戰0106
六、 國民政府依賴國聯制止日本侵略的希望破滅0110
第四節東北義勇軍的抗日鬥爭0114
一、 遼寧義勇軍的抗日鬥爭0114
二、 吉林義勇軍的抗日鬥爭0119
三、 黑龍江義勇軍的抗日鬥爭0124
四、 東北義勇軍抗日鬥爭簡析0131
第五節“一·二八”淞滬抗戰0135
一、 日軍侵滬的戰略企圖及中日雙方在淞滬地區的兵力部署0135
二、 閘北巷戰0139
三、 吳淞要塞及其附近的戰鬥0140
四、 廟行、江灣戰鬥0143
五、 瀏河戰鬥0149
六、 《上海停戰協定》的簽訂0152
七、 淞滬抗戰簡析0155
第六節長城抗戰0161
一、 戰前一般形勢0161
二、 榆關、熱河失守0163
三、 長城各關口的作戰0167
四、 冀東淪陷和《塘沽協定》的簽訂0179
五、 長城抗戰失敗的原因0183
第七節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的抗日戰鬥0189
一、 抗日同盟軍的成立0189
二、 抗日同盟軍的抗日行動0193
三、 抗日同盟軍的解體和抗日討賊軍的組建及失敗0195
四、 抗日同盟軍失敗的原因0197
第八節綏遠抗戰0199
一、 日本侵綏的戰備企圖和中日雙方在綏遠地區的兵力部署0199
二、 綏遠作戰經過0202
三、 綏遠抗戰的巨大影響和軍事上的經驗0207
第九節西安事變和國民政府的抗戰準備0210
一、 西安事變和團結禦侮局面的形成0210
二、 國民政府的抗戰準備0213
第二章“七七”事變和平津作戰
第一節“七七”事變前的一般形勢0241
一、 國際形勢和日本的侵略企圖0241
二、 日本和中國的國力、軍力概況0247
第二節“七七”盧溝橋事變0256
一、 “七七”事變前夕平津地區的態勢0256
二、 日軍挑釁和盧溝橋戰鬥0258
三、 中日兩國最初的態度和停戰談判0261
第三節日本派兵華北中國部署抗戰0266
一、 日本派兵華北的決策和戰爭準備0266
二、 中國的抗戰準備與部署0272
三、 全中國人民團結抗日0278
第四節日軍發動總攻及平、津淪陷0281
一、 雙方的作戰準備及作戰指導0281
二、 北平、天津戰鬥0286
三、 平津作戰簡析0290
第五節中日兩國確立戰時體制0293
一、 平、津淪陷後的形勢0293
二、 日本政府放棄“不擴大”方針0295
三、 中國大本營的設立和戰略方針的確定0296
四、 國共兩黨統一戰線的正式建立與紅軍改編0299
第三章華北作戰
第一節華北地區軍事形勢0309
一、 日軍的戰略企圖及進攻華北的作戰計劃0309
二、 中國軍隊防守華北的作戰部署0312
第二節平綏路東段作戰0317
一、 南口地區爭奪戰0317
二、 天鎮、陽高戰鬥與大同失陷0324
三、 作戰簡析0327
第三節平漢、津浦路北段作戰0332
一、 中日兩軍在河北省北部地區的作戰計劃0332
二、 涿縣、保定地區作戰0336
三、 津浦路北段作戰0340
第四節晉北作戰與平型關作戰0347
一、 察南、雁北撤退0347
二、 廣靈、靈丘間的戰鬥0348
三、 第二戰區的決戰計劃0350
四、 平型關大捷0351
五、 東跑池、鷂子澗戰鬥0357
六、 日軍突入繁峙內長城防線棄守0358
七、 平型關作戰簡析0361
第五節太原會戰0363
一、 會戰前的一般形勢0364
二、 忻口作戰0368
三、 正太路沿線作戰0384
四、 太原陷落0402
第六節綏遠、冀南作戰與濟南、青島失陷0420
一、 日軍進攻綏遠及歸綏、包頭失陷0420
二、 冀南地區作戰0421
三、 日軍進攻山東及濟南、青島失陷0423
四、 作戰簡析0428
第四章華東戰局
第一節淞滬會戰0433
一、 平津失守後的華東形勢0433
二、 會戰經過0446
三、 會戰簡析0499
第二節南京保衛戰0521
一、 日本大本營的成立及進攻南京的決策0522
二、 中國政府對南京地區的抗戰準備及作戰指導0524
三、 會戰經過0528
四、 南京保衛戰簡析0543
五、 國際形勢與陶德曼調停0549
第三節徐州會戰0561
一、 南京失守後的形勢0562
二、 國民政府組織全面抗戰0563
三、 日軍進一步擴大侵略戰爭的措施0566
四、 會戰前第五戰區的作戰方案0568
五、 序戰階段津浦路南北段的戰鬥0573
六、 會戰前期——台兒莊作戰0580
七、 會戰後期——徐州突圍0604
八、 航空作戰概況0628
九、 徐州會戰簡析0630
第五章武漢會戰及廣州失陷
第一節武漢會戰前中日雙方的部署0649
一、 日軍的戰略企圖及秘密和談0649
二、 國民政府的戰略方針及保衛武漢的作戰準備0654
三、 日軍進攻武漢的作戰指導及兵力0660
四、 中國保衛武漢的作戰計劃及兵力0662
第二節會戰經過0668
一、 序戰中的主要戰鬥0670
二、 防守前方要地的主要戰鬥0682
三、 武漢外圍主要陣地的作戰0693
四、 贛北地區的主要作戰0712
五、 大別山北麓的作戰0722
六、 中國軍隊自動放棄武漢0732
七、 會戰簡析0738
第三節日軍突襲大亞灣與廣州陷落0753
一、 日軍進攻廣州的部署0753
二、 中國軍隊倉促防守0755
三、 作戰經過0756
四、 廣州失守的原因0760
第六章相持階段前期的作戰
第一節武漢失守後的形勢0763
一、 國際形勢的發展0764
二、 日本侵華政略、戰略的轉變0766
三、 國民政府調整抗戰方針0770
四、 國共關係的新發展及對抗戰的影響0774
第二節南昌會戰0777
一、 會戰前的一般形勢0777
二、 會戰經過0780
三、 會戰簡析0787
第三節海南島及汕頭作戰0793
一、 海南島作戰0793
二、 汕頭作戰0795
第四節隨、棗會戰0796
一、 會戰前雙方態勢0796
二、 日軍的戰役企圖和兵力部署0797
三、 第五戰區的作戰方針和兵力部署0799
四、 會戰經過0801
五、 會戰簡析0804
第五節第一次長沙會戰0809
一、 會戰前雙方態勢0809
二、 日軍的戰役企圖和部署0811
三、 第九戰區的作戰方針和兵力部署0812
四、 會戰經過0813
五、 會戰簡析0818
第六節桂南會戰0823
一、 日軍的戰役企圖、作戰指導和部署0823
二、 第四戰區的防禦部署0825
三、 會戰經過0826
四、 會戰簡析0834
第七節1939年冬季攻勢0839
一、 軍委會的戰略企圖、方針和部署0839
二、 作戰經過0841
三、 作戰簡析0844
第八節棗、宜會戰0846
一、 日軍的戰役企圖、作戰指導和部署0846
二、 中國軍隊的戰役企圖、作戰方針和部署0848
三、 會戰經過0849
四、 會戰簡析0856
第九節上高會戰0862
一、 雙方的戰役企圖及兵力部署0862
二、 會戰經過0863
三、 會戰簡析0866
第十節中條山會戰0869
一、 雙方的戰役企圖及兵力部署0869
二、 會戰經過0873
三、 會戰簡析0877
第十一節第二次長沙會戰0881
一、 日軍的戰役企圖及兵力部署0881
二、 第九戰區的戰役企圖及兵力部署0884
三、 會戰經過0885
四、 會戰簡析0895
第十二節日軍對中國沿海的封鎖作戰和對內地的航空作戰0902
一、 對沿海的封鎖作戰0902
二、 對內地的航空作戰0905
三、 簡析0908
第七章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的中國抗戰
第一節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和中國戰區的建立0911
一、 日本的南進政策0911
二、 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美、英對中國抗戰的態度0914
三、 日本南進作戰的準備0916
四、 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0918
五、 中國戰區的建立0921
第二節第三次長沙會戰0925
一、 會戰前一般情況0925
二、 中日雙方的作戰指導及兵力部署0927
三、 會戰經過0930
四、 會戰簡析0942
第三節中國遠征軍入緬援英作戰0947
一、 戰前一般形勢0947
二、 中英聯軍的作戰指導及兵力部署0951
三、 日軍的作戰指導及兵力部署0953
四、 作戰經過0954
五、 作戰簡析0970
第四節浙贛會戰0975
一、 戰前一般情況0975
二、 日軍的戰略企圖、作戰指導及兵力部署0977
三、 第三戰區的作戰指導及兵力部署0979
四、 會戰經過0982
五、 會戰簡析1008
第五節監利、華容地區作戰及鄂西會戰1014
一、 監利、華容地區作戰1014
二、 鄂西會戰1021
第六節常德會戰1037
一、 戰前一般情況1037
二、 日軍的作戰指導及兵力部署1038
三、 軍委會、第六戰區的防禦作戰計劃及兵力部署1041
四、 會戰經過1043
五、 會戰簡析1057
第八章走向最後的勝利
第一節1943年國際國內形勢1065
一、 軸心國瓦解同盟國轉入戰略反攻1065
二、 中國的抗戰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1066
三、 日本轉變侵華戰略1068
第二節緬北、滇西反攻作戰1072
一、 反攻緬甸戰略決策的形成1072
二、 中國駐印軍、遠征軍的組建及整訓1077
三、 駐緬日軍的作戰指導及兵力部署1080
四、 中國駐印軍反攻緬北作戰1082
五、 中國遠征軍反攻滇西作戰1102
六、 反攻作戰簡析1115
第三節豫、湘、桂會戰1121
一、 日軍發動豫、湘、桂會戰的戰略企圖及兵力部署1121
二、 豫中會戰1123
三、 長、衡會戰1136
四、 桂、柳會戰1153
五、 豫、湘、桂會戰簡析1167
第四節擊退日軍的最後兩次進攻1179
一、 老河口地區作戰(豫西、鄂北會戰)1181
二、 芷江地區作戰1188
第五節局部反攻收復廣西1199
一、 中國戰區的反攻計劃1199
二、 日軍實施戰略收縮1203
三、 收復廣西1205
第六節日本投降1209
後論1215
後記1253

書摘/試閱

“九一八”事變和東北淪陷

一、 事變前中日雙方的作戰指導及兵力部署

日本為了實現其侵略中國的既定方針,參謀本部於1930年11月就已開始擬制侵占中國東北的綱領性文件——《昭和六年(1931年)度形勢判斷》。主要內容是準備分三個階段佔領東北:第一階段在東北建立一個新的親日政權以代替張學良;第二階段使這一政權從中國分裂出來成為一個獨立國家;第三階段武力佔領,使之成為日本的領土。1931年4月正式形成文件。〔1〕 但在侵占東北的步驟上,日本關東軍與參謀本部有不同的看法。早在1930年9月,關東軍參謀部在石原莞爾主持下就已製訂了《關於滿蒙佔領地區統治之研究》,主張在一兩年內就佔領東北。〔2〕 為此,從1931年1月中旬起,每逢星期六,關東軍參謀部都要召開一次有全體參謀參加、滿鐵調查課和東亞經濟調查局有關人員也應邀參加的“佔領地統治研究會”,共同策劃侵占東北的陰謀活動。〔3〕 當年春天,關東軍還對瀋陽城進行了現地偵察,因見城牆既堅又厚,認為如果中國軍隊固守城垣,則難以攻取。於是對城牆的損壞情況進行了詳細的勘察,選擇突破口,並據此制定了攻城計劃。“九一八”事變當夜,日軍就是根據這個計劃由城西南角牆壞處首先登城的。

1931年4月,日軍第2師團從仙台調到東北遼陽換防。該師團成員多為日本北方人,適於在中國東北寒冷地區作戰。〔4〕 5月間召開了聯隊長、大隊長參加的動員會,關東軍高級參謀板垣徵四郎就所謂“滿蒙”問題作了講話。他說:“滿蒙問題的最後解決,必須予以軍事佔領。因此,要有突然攻占東北的準備。”〔5〕

關東軍不滿意分三個階段佔領東北的計劃,堅持發動戰爭後立即佔領東北、使之成為日本領土的意見,遂派奉天特務機關的花谷正等人回日本遊說。日本參謀本部為了統一認識、協調行動,派建川美次主持召集參謀本部及陸軍省的永田鐵山、岡村寧次等5個課長制訂了一個折中的實施方案——《解決滿洲問題方策大綱》,規定“約以一年為期”,對東北實施武力佔領。〔6〕 7月間,陸軍省密召關東軍參謀長三宅光治至東京,將該《大綱》作為指令下達給關東軍。

事實上關東軍連一年之期亦不願等待,此時已經基本上做好了侵占東北的準備。為了分散張學良的注意力和牽制東北軍主力於關內,使其無暇顧及東北,〔7〕一方面挑唆石友三發動反對張學良的軍事叛亂和鼓動蒙古獨立,以配合日軍對瀋陽的進攻,〔8〕一方面加緊制訂作戰計劃。1931年4至6月間,石原莞爾和板垣徵四郎制訂出一系列具體的陰謀活動和作戰計劃。當時分工:由奉天特務機關的花谷正製造發動戰爭的藉口、制訂爆炸柳條湖鐵路的行動計劃;由高級參謀石原莞爾制訂進攻北大營和攻占瀋陽、長春、吉林的作戰計劃;由吉林特務機關長大迫通貞制訂在吉林、哈爾濱製造暴亂行動的計劃。整個侵略計劃的特點是行動迅速,要求在一夜之間造成佔領瀋陽、長春的既成事實,以防止外國的干涉。4月26日擬好了攻占瀋陽的作戰計劃,31日研究了發動侵略藉口的“謀略”。至6月19日,全部計劃均已完成。主要內容為:發動侵略的當晚,獨立守備第2大隊的第3中隊以演習為名,從石虎台駐地南進,一部至柳條湖鐵路邊,主力至北大營外圍展開。一俟柳條湖鐵路炸毀,第3中隊即向北大營進攻。在瀋陽城內的板垣徵四郎則以關東軍司令官的名義,按照石原莞爾擬定的計劃,命獨立守備第2大隊進攻北大營,步兵第29聯隊進攻瀋陽城。石原的計劃還規定以遼寧的第2師團主力和公主嶺的獨立守備隊一部支援瀋陽作戰;在長春的第3旅團和騎兵第2聯隊對寬城子、南嶺的中國軍隊作好戰鬥準備;駐營口、本溪、安東鐵路沿線的守備隊向就近的中國軍隊進攻;佔領瀋陽後,第2師團利用在吉林製造的暴動,以護僑為名進占吉林,同時向朝鮮軍請求派出陸軍和航空兵越過鴨綠江進行支援。計劃還規定:如蘇聯出兵干涉,關東軍以一部兵力佔領哈爾濱和齊齊哈爾,主力位於吉林北舒蘭一帶及白城子至索倫地區。〔9〕

這一計劃制定後,石原、板垣與參謀本部、陸軍省、朝鮮軍以及關東軍內有關人員秘密地進行了聯繫,以便屆時統一行動。為了進攻瀋陽,關東軍還通過陸軍省軍事課長永田鐵山批准從東京調出2門24厘米的重型榴彈砲,於7月間調至東北。為保守秘密,將砲身藏於大木櫃中,從神戶用客船裝運;在大連上岸時,參加搬運的駐旅順重砲大隊的士兵都穿中國便服。運至瀋陽後,安裝於獨立守備第2大隊營房內,預定“一門攻北大營,一門攻奉天飛機場”,由重砲兵大隊長松本正文對各射擊目標進行了實地測量和標定,並由駐海城的野砲兵第2聯隊長河村圭三進行了校正。“這些重型火砲,在以後進攻北大營的戰鬥中發揮了難以估量的威力”。〔10〕

與此同時,7月1日日本參議官會議決定將駐中國東北的日軍由輪換制改為常駐制,並密令第2師團以聯隊為單位集中駐屯,獨立守備隊各大隊、中隊亦相對集中兵力,以便隨時投入戰鬥。駐朝鮮的日軍第19、第20師團亦作出了向中朝邊境集結的計劃,準備從圖們江和鴨綠江兩個方面越境以支援關東軍,並派出先遣部隊進行架橋和測量等戰備行動。

日本為了製造侵占東北的藉口,利用“萬寶山事件”〔11〕和“中村震太郎間諜事件”〔12〕,把所謂的“滿蒙危急”的鼓譟推至頂峰,用以煽動日本人狂熱的反華情緒。前關東軍司令官白川義則和菱刈隆在軍事參議官會議上提出:“應利用中村事件這個機會使用武力,一舉解決各項懸案。”〔13〕

此時,日本侵占中國東北的軍事部署已經完成。8月1日,任命曾擔任過張作霖軍事顧問和駐華武官、熟悉東北軍內情的本莊繁為關東軍司令官,任命曾主持制訂《解決滿洲問題方策大綱》的建川美次為參謀本部的作戰部長,任命“中國通”土肥原賢二為瀋陽特務機關長。陸相南次郎在8月3日、4日召開了有軍司令官及師團長參加的軍事會議。參謀總長金谷範三在3日會上特別要求關東軍、朝鮮軍、台灣軍的三名司令官本莊繁、林銑十郎和真琦甚三郎認真細讀“強調從根本上解決滿蒙問題”的《昭和六年度形勢判斷》文件。〔14〕南次郎在4日會上指示:“滿蒙在國防、政治、經濟上對日本的生存發展有極為密切的關係”,如事態惡化時,凡屬軍職人員,應準備“隨時盡軍人之天職”。〔15〕

在這次會議後的秘密會議上,關東軍高級參謀板垣徵四郎向參謀次長二宮治重、陸軍省次官杉山元匯報了關東軍準備在東北採取軍事行動的方案,並按其原定的計劃向朝鮮司令官提出請朝鮮軍協助的請求。林銑十郎當即明確應允。〔16〕本莊繁於會後還分別拜會了陸軍與海軍大臣及次官,參謀總長及副總長,軍令部長及次長,還有外務大臣、政務次官等軍政要人,對“滿蒙”問題交換了意見。〔17〕8月20日,本莊繁抵旅順就職,他審查了石原莞爾制定的作戰計劃。9月3日,他對關東軍高級軍官訓示:“今後可能發生更多不幸事件”,“這樣最後解決的時機就更接近了”,“第一線部隊要經常注意情況的變化,要有當事件突發時決不失敗的決心和準備”,“特別是獨立執行任務的小部隊……要斷然遂行自己的任務”。〔18〕9月7日,本莊繁開始視察南滿鐵路沿線的日軍,檢查戰備情況,進行戰前動員,並按石原所定計劃,組織實施“出動演習”。13日,本莊繁在長春對部隊訓示說:“對反抗我軍者”要“採取斷然處置手段”。〔19〕由上述事實可以看出,關東軍已進入臨戰狀態,侵占東北的戰爭即將爆發。

此時,日軍在東北的正規軍已達1.5萬餘人(第2師團為縮編部隊,每步兵聯隊缺1個步兵大隊,每大隊缺1個步兵中隊,全師團約1.04萬人;6個獨立守備大隊,每大隊4個步兵中隊,每中隊160人,共約4000餘人;還有旅順要塞部隊和重砲兵大隊等),另外有在鄉軍人和警察等輔助部隊約1萬餘人。總兵力約2.7萬人。日軍以瀋陽為中心,部署於南滿鐵路沿線,以便於機動兵力。其具體兵力部署為:〔20〕第2師團司令部,師團長多門二郎中將,駐遼陽;

步兵第3旅團,旅團長長谷部照少將,駐長春;

步兵第4聯隊,駐長春;

步兵第29聯隊,駐瀋陽;

步兵第15旅團,旅團長天野六郎少將,駐遼陽;

步兵第16聯隊,駐遼陽;

步兵第30聯隊,駐旅順;

騎兵第2聯隊,駐公主嶺;

野砲兵第2聯隊,駐海城;

工兵第2中隊,駐鐵嶺;

獨立守備隊,司令官森連中將,駐公主嶺;

獨立守備第1大隊,駐公主嶺;

獨立守備第2大隊,駐瀋陽;

獨立守備第3大隊,駐大石橋;

獨立守備第4大隊,駐連山關;

獨立守備第5大隊,駐鐵嶺;

獨立守備第6大隊,駐鞍山;

重砲兵大隊,駐旅順;

關東軍憲兵隊,駐旅順;

旅順要塞司令部,駐旅順;

特務警察隊,駐大連;

在鄉軍人總部,駐瀋陽。蔣介石和張學良對日本的侵略野心和戰爭準備是了解的。早在1931年7月初,蔣介石就和張學良交換過是否“與日本開戰”的意見。〔21〕這表明,在7月初,蔣和張就認為東北形勢已嚴重到中日兩國就要“開戰”的程度了。但是,8月16日蔣介石卻電告張學良:“無論日本軍隊此後如何在東北尋釁,我方應不予抵抗,力避衝突,吾兄萬勿逞一時之憤,置國家民族於不顧。”〔22〕張當即轉令東北軍負責長官遵照。9月6日張學良又電告臧式毅代主席和榮臻參謀長:“查現在日方外交漸趨吃緊,應付一切,亟宜力求穩慎,對日人無論其如何尋事,我方務須萬分容忍,不可與之反抗,致釀事端,即希迅速密令各屬,切實注意為要。”〔23〕9月12日,蔣介石與張學良密會於石家莊,在專車上蔣介石對張學良說:“最近獲得可靠情報,日軍在東北馬上要動手,我們的力量不足,不能打。我考慮到只有提請國際聯盟主持正義,和平解決。我這次和你會面,最主要的是要你嚴令東北軍,凡遇到日軍進攻,一律不准抵抗。”〔24〕同一天,張接到外交部密電:據中國駐日本公使電告,近日日本政府決定了對“滿蒙的最後方針”,已密令駐南滿鐵路沿線的日軍“相機為緊急有效的處置”。〔25〕東北邊防軍代理長官張作相在錦州也得知中日問題已到嚴重關頭,遂派部下李濟川去北平見張學良。張重複中國駐日公使的話,並一再囑咐張作相“趕快回瀋陽主持政務”,並說:“倘遇日軍進攻,中國軍警不得抗拒,須將軍械子彈存於庫房”。〔26〕以上足以證明蔣、張在事變前已經知道日軍可能馬上就要以武力侵犯東北,只不過他們幻想以屈辱妥協的不抵抗主義來乞求事件不擴大,以便局部地解決。這不僅大大助長了日軍的侵略氣焰,而且使東北軍在思想上首先放下了武器。

東北易幟後,東北軍編成步兵25個旅、騎兵6個旅、砲兵10個團。1930年9月,張學良支援蔣介石參加中原大戰,以其9個精銳旅共10萬人編成兩軍,由於學忠、王樹常統領入關。中原大戰結束後,入關的9個旅及配屬(騎兵3個旅及砲兵、工兵等)分駐在平津一帶。1931年7月,為討伐石友三的反蔣反張戰爭,又將東北的步兵3個旅、砲兵2個團共8萬人調進關內。再加上駐山海關的何柱國旅,這時東北軍步兵精銳和大部砲兵分佈在平津及河北、察哈爾一帶。留駐東北的步兵12個旅、騎兵3個旅和省防旅,裝備都較關內部隊差。由於東北軍政當局歷來是反共反甦的,特別是1929年中東鐵路事件後,在兵力部署上主要是用來對付蘇聯。“九一八”事變前夕,在東北的正規軍16.5萬人、非正規軍4萬人,總計約20萬人。具體駐地是:

遼寧駐軍:獨立第7旅王以哲部,駐瀋陽;

獨立第12旅張廷樞部,駐錦縣;

獨立第20旅常經武部,駐鄭家屯;

騎兵第3旅張樹森部,駐通遼;

省防一旅於芷山部,駐山城鎮;

省防二旅張海鵬部,駐洮南;

公安總隊(由原第20師改編)黃顯聲部,駐瀋陽;

輜重教導隊牛元峰部,駐溝幫子;

東北空軍、海軍及憲兵司令部,均駐瀋陽;吉林駐軍:獨立第21旅趙芷香(後張治邦接任)部,駐寧安;

獨立第22旅蘇德臣部,駐雙城;

獨立第23旅李桂林部,駐長春;

獨立第24旅李杜部,駐依蘭;

獨立第25旅張作舟部,駐吉林;

獨立第26旅邢佔清部,駐哈爾濱;

獨立第28旅丁超部,駐哈爾濱;

騎兵第4旅常堯臣部,駐農安;

省防第1旅孫鶴喜部,駐方正;

省防第2旅王紹南部,駐蛟河;

砲兵第10團穆純昌部,駐長春;

邊防軍公署衛隊團馮佔海部,駐吉林;

哈爾濱特區公安大隊王之佑部,駐吉林;

山林警備隊趙維祥部,駐延壽;黑龍江駐軍:省防步兵第1旅張殿九部,駐紮蘭屯;

省防步兵第2旅蘇炳文部,駐海拉爾;

省防騎兵第1旅王南屏部,駐綏化;

省防騎兵第2旅吳松林部,駐克山、拜泉;

獨立騎兵第2旅程志遠部,駐滿洲里;

獨立砲兵第9團朴炳珊部,駐泰安鎮;

邊防軍公署衛隊團徐寶珍部,駐齊齊哈爾;

興安屯墾軍苑崇谷部,駐索倫;

保安大隊竇聯芳部,駐齊齊哈爾。東北駐軍和日軍力量上對比,東北軍裝備上雖不如日軍,但數量上佔絕對優勢。如果沒有不抵抗的命令,如果部署得當,日軍的侵略行動是不能輕易得逞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87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