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地中海的衰落(簡體書)
滿額折

地中海的衰落(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89 元
定價
:NT$ 534 元
優惠價
87465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金字塔帝國 公元前2560年 世界第一大金字塔完工 帝國盛極一時
新月聯盟 公元前2418年 烏爾城成為統治新月地帶的中心
特洛伊之戰 公元前1183年 希臘聯軍利用木馬計攻陷特洛伊
布匿戰爭 公元前146年 迦太基城在大火中毀滅 地中海成為帝國的內湖
羅馬滅亡 公元476年 久經屠戮的羅馬城送走了最后一位皇帝

地中海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海洋,也是人類文明征程中最聲名顯赫的家園和戰場。古代歐洲先民,用了將近4000年的時間,創造了輝煌的地中海文明。
埃及、巴比倫、希臘、羅馬那些偉大帝國的君王們,則為整個世界創造了無數不朽的傳奇。而地中海北岸印歐人與南岸閃米特人的沖突與融合也奠定了整個西方文明的發展的基本態勢。
羅馬衰落之后,西部歐洲進入了一個文化荒涼、物質貧乏的黑暗時代。而西方文明的再次興盛,讓人類等待了整整1400年。
文明的發展是一個漫長的征程,不論是興盛還是衰落,都是推動人類不斷進步的一種力量。
然而西方文明在黑暗時代的衰落,并不是人類文明的倒退,它只是在思想和物質的沉寂中,孕育一個新的開始。

作者簡介

J·H·布雷斯特德
James Henry Breasted
(August 27, 1865--December 2, 1935)美國著名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

美國古典史學科奠基人
以埃及學研究著稱于學界
西方古典史研究領域第一人
美國歷史學會獎以他的名字命名
美國國家科學院首位考古學家成員

布雷斯特不僅是著名的歷史學家、考古學家,還是一個勇敢的探險者。

名人/編輯推薦

J·H·布雷斯特德
James Henry Breasted
(August 27, 1865--December 2, 1935)美國著名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

美國古典史學科奠基人
以埃及學研究著稱于學界
西方古典史研究領域第一人
美國歷史學會獎以他的名字命名
美國國家科學院首位考古學家成員

布雷斯特不僅是著名的歷史學家、考古學家,還是一個勇敢的探險者。

目次

目錄

開篇 歐洲的古人類
001 一、古代歐洲先民
007 二、早石器時代
010 三、中石器時代
017 四、晚石器時代

第一章 金字塔時代的埃及
036 一、最早的埃及人
049 二、金字塔的主人
066 三、金字塔時代的繁榮

第二章 帝國時代的埃及
074 四、尼羅河上追溯埃及封建時代
081 五、帝國的開創
086 六、埃及帝國的鼎盛時期
095 七、帝國的衰落
102 八、古埃及文明密碼的破譯者

第三章 西亞:巴比倫尼亞
105 九、西方文明的進化圖景
109 十、肥沃新月的沖突與融合
114 十一、蘇美爾人及其與閃米特人的沖突
127 十二、薩爾貢時代——閃米特人的第一次盛世
132 十三、新月聯盟——蘇美爾人與閃米特人的融合
134 十四、漢謨拉比統治下的巴比倫尼亞

第四章 亞述與迦勒底
145 十五、早期的亞述及其敵人
153 十六、亞述帝國(約公元前750 年至公元前612 年)
163 十七、迦勒底帝國:最后一個閃米特帝國

第五章 米底- 波斯帝國
169 十八、印歐民族的擴散
173 十九、雅利安民族瑣羅亞斯德
175 二十、居魯士與波斯帝國
178 二十一、波斯帝國的文明(大約公元前530 年至公元前330 年)
185 二十二、對波斯文件與楔形文字的破譯
189 二十三、波斯帝國的統治波斯宗教的影響

第六章 希伯來人與東方的衰落
191 二十四、巴勒斯坦:希伯來人定居之前的居民
193 二十五、希伯來人定居巴勒斯坦希伯來王國
197 二十六、兩個希伯來王國
202 二十七、亞述和迦勒底摧毀希伯來王國
204 二十八、被流放的希伯來人,波斯解救希伯來人
208 二十九、東方的衰落對東方文明的回顧

第七章 歐洲文明的發端——東地中海世界的崛起
211 三十、歐洲文明的發端
214 三十一、愛琴海世界的島嶼
224 三十二、愛琴海世界的大陸
231 三十三、北地中海地區的新發現——東地中海世界的崛起

第八章 希臘人征服愛琴海世界
237 三十四、希臘人進入愛琴海世界
244 三十五、希臘人從游牧到定居

第九章 希臘的君主時代
247 三十六、愛琴文明遺產——腓尼基商業的發展
252 三十七、腓尼基人給歐洲帶來了字母
255 三十八、希臘戰士英雄贊歌
257 三十九、最早的希臘宗教及早期發展

第十章 貴族時代的希臘
262 四十、君主制的消亡,貴族的統治
266 四十一、貴族時代的希臘擴張
269 四十二、貴族時代的希臘文化

第十一章 手工業革命——僭主時期
273 四十三、手工業和商業的革命
278 四十四、民主權力的興起——僭主時期
283 四十五、僭主時期的文明

第十二章 擊退波斯
294 四十六、波斯人的到來
298 四十七、擊退波斯人和腓尼基人

第十三章 雅典和斯巴達的爭霸
306 四十八、雅典與斯巴達的沖突
308 四十九、民主的勝利——雅典帝國崛起
312 五十、金錢決定的勝負——第一次伯羅奔尼撒戰爭

第十四章 伯里克利和雅典的繁榮
317 五十一、雅典人的社會生活
323 五十二、雅典的智慧——技藝與哲學
328 五十三、雅典之美——藝術和文學

第十五章 雅典帝國的滅亡
341 五十四、暴政導致衰弱——第二次伯羅奔尼撒戰爭
346 五十五、第三次伯羅奔尼撒戰爭雅典帝國滅亡

第十六章 最后的城邦戰爭
352 五十六、民主的衰落與斯巴達人的專制
357 五十七、底比斯——希臘時代最后的統治

第十七章 伯里克利之后的希臘文明
363 五十八、建筑雕塑繪畫
366 五十九、宗教文學思想

第十八章 亞歷山大帝國
374 六十、馬其頓的崛起
377 六十一、亞歷山大的征服
383 六十二、亞歷山大的統治

第十九章 亞歷山大的后繼者
387 六十三、帝國的繼承人
391 六十四、希臘的衰落

第二十章 希臘化時期的文明
392 六十五、城市建筑藝術
403 六十六、科學發明圖書館文學
411 六十七、教育哲學宗教
414 六十八、希臘化世界的形成——市民和城邦的消亡

第二十一章 羅馬征服意大利
416 六十九、西地中海世界
421 七十、羅馬的草創
426 七十一、共和時代來臨
434 七十二、征服亞平寧

第二十二章 羅馬共和國的統治與征服
440 七十三、羅馬共和國統治初期的意大利
443 七十四、羅馬和迦太基的競爭
449 七十五、西西里爭奪戰
451 七十六、漢尼拔遠征和迦太基滅亡

第二十三章 地中海帝國的建立和衰落
460 七十七、羅馬在東地中海的擴張
463 七十八、羅馬共和政府與羅馬文明
470 七十九、羅馬城市和鄉村的墮落

第二十四章 百年動蕩與共和國的滅亡
478 八十、共和制與貧民的對立
481 八十一、馬利烏斯和蘇拉的統治
486 八十二、龐培和凱撒的事業
495 八十三、帝國的黎明——百年內戰的結束

第二十五章 帝國時代——奧古斯都及其繼承人們
498 八十四、奧古斯都的統治
504 八十五、奧古斯都時代的文明
511 八十六、第一個百年和平的終結

第二十六章 帝國時代——皇帝、軍團以及法律
517 八十七、第二個百年和平時期的羅馬皇帝
525 八十八、羅馬的行省制度
535 八十九、羅馬——世界的中心
542 九十、基督教的壯大
546 九十一、第二個百年和平結束

第二十七章 百年革命——羅馬帝國分裂
548 九十二、帝國內部的衰敗
552 九十三、百年革命
556 九十四、東方式的專制統治
560 九十五、帝國的分裂——基督教的勝利

第二十八章 野蠻人的勝利與古代的結束
565 九十六、野蠻人的入侵與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570 九十七、教堂的勝利及其西方的影響
575 九十八、東方的最后一次崛起與近代歐洲國家的雛形
580 九十九、回顧

書摘/試閱

七十五、西西里爭奪戰
對迦太基的戰爭無論結果如何,都是不可避免的。羅馬堅定地邁出了關鍵的一步,這一步也決定了它未來的命運。羅馬第一次擁有了本土之外的領地,成為了海上大國。
羅馬人意識到,無論對迦太基的戰爭結果如何,都已經無法避免了。當敘拉古人圍攻墨西拿時,一些人求助于羅馬,另一些人則向迦太基求援。迦太基迅速出兵,攻占了墨西拿城邦。于是迦太基人拿下了墨西拿海峽。猶豫良久之后,羅馬人終于做了一個歷史性的決定。一支羅馬軍隊從意大利本土離開,首次渡海開往了墨西拿。在公元前264年,羅馬與迦太基之間的戰爭終于爆發了。
羅馬人與敘拉古人結成聯盟,迅速占領了西西里島東部。但因為他們沒有強大的艦隊,因此之后向中西部的推進長期沒有取得進展。羅馬人效法塞米斯托克利斯的海防計劃,決定組建艦隊。元老院在促進艦隊組建方面發揮了很大的影響。戰爭爆發后第五年,羅馬艦隊終于建成了,它由120只戰艦組成,其中包括100艘五排槳戰艦。雖然羅馬艦隊是第一次上戰場,但它卻在意大利沿海連續兩次獲勝,戰爭看起來馬上就要結束了。但是,元老院發現羅馬軍團在西西里很難獲得更大的勝利,于是他們決定出兵非洲,進攻迦太基。一開始,這場突襲取得了成功,但元老院卻在這時做出了一個愚蠢的決定。他們召回了一名執政官和大批軍隊。于是,留下的執政官由于兵力不足而慘敗,眼看就要到手的勝利化為了泡影。后來,羅馬艦隊多次在海上遭遇風暴,其中一支艦隊還遭受了迦太基人的重創。這樣,羅馬人剛剛奪下的制海權又被搶走了,這讓它在很長一個時期內都沒有恢復過來。
這場戰爭斷斷續續,拖了一年又一年。在這期間,迦太基指揮官哈米爾卡爾·巴爾卡經常率領艦隊侵擾意大利海岸。羅馬國庫空虛,資源瀕臨枯竭,羅馬依靠私人的捐助才能夠再次組建起一支艦隊。這只艦隊由200艘五排槳戰艦組成,于公元前242年下海。公元前241年,迦太基艦隊被摧毀。此時,迦太基人發現他們已經沒有能力再去援助西西里島上的迦太基軍隊了。最后,迦太基人向羅馬求和,并接受了羅馬提出的苛刻條件——迦太基放棄西西里島及附近的若干島嶼,在十年內向羅馬支付3200塔倫特,約合350萬。美元的戰爭賠款。公元前241年,羅馬與迦太基之間的第一次戰爭,在持續了23年后,以羅馬勝利告終。到了戰爭后期,雙方都已經精疲力竭,也更加深刻地認識和理解了戰爭藝術。羅馬堅定地邁出了關鍵的一步,這一步決定了它未來的命運,讓它第一次擁有了本土以外的領地,成為了海上大國。但是這一步一旦邁出,就再也無法回頭了。為了獲得海外利益,羅馬就必然會與其他國家繼續發生沖突。這樣的利益沖突永無止境,只會帶來一場接一場的戰爭。
羅馬共和國的統治與征服七十六、漢尼拔遠征和迦太基滅亡迦太基人與羅馬人之間的這場戰爭實際上是一場世界爭奪戰,無論誰是最后的勝利者,都會成為地中海最強大的國家。在這場著名的戰爭中,戰爭藝術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羅馬和迦太基都在盡力發展自己的勢力,而羅馬以犧牲迦太基的利益來達到這一目的。羅馬煽動駐守在撒丁島的迦太基雇傭軍發動叛亂,然后趁機入侵撒丁島和科西嘉島。盡管迦太基一再抗議,在講和后不到三年的時間,羅馬還是侵占了這兩個島。于是,羅馬擁有了三大可以作為抵御迦太基基地的島嶼。幾年后,意大利受到了北方波谷地區高盧人的侵略,羅馬又一次卷入了殘酷的戰爭。高盧人被打敗后,他們不僅失去了土地,也喪失了公民身份。至此,羅馬帝國的領土擴展到了阿爾卑斯山下。阿爾卑斯以南的整個半島都被羅馬人拿下了。
面對咄咄逼人的羅馬人,為了彌補失去三大島嶼的損失,迦太基人把目光轉向了西班牙。當時的西班牙居民是西部石器時代晚期歐洲野蠻人的后代。迦太基將軍哈米爾卡爾打算在那里開采銀礦,并在當地的土著居民中招募士兵,以創建一支對付羅馬的強大軍隊。但是,他在還沒有能夠實施這個決策前就死了。他的兒子漢尼拔繼承了他未完成的事業。漢尼拔是個天才,在他的領導下,迦太基在西班牙的領土向北擴張,直到埃布羅河。在24歲時,漢尼拔就制定了一個雄心勃勃的攻擊羅馬本土的計劃,這個出人意料的計劃非常大膽,并且似乎有可能摧毀羅馬帝國。
當時,羅馬人正忙著對付高盧人,沒能仔細考慮迦太基人在西班牙的意圖,但羅馬還是和迦太基簽訂了一項條約,條約規定迦太基人不得越過埃布羅河。漢尼拔是一位有冒險精神并且非常英勇果斷的將領,這項條約正好讓他有機會在西班牙制造與羅馬的邊界糾紛(公元前219年)。在此后的大戰中,漢尼拔所向披靡,充分地展現了他的才能。這場大戰稱得上是作為國家的羅馬與漢尼拔之間的較量。因此,這場人們所說的第二次布匿戰爭被稱為漢尼拔戰爭似乎更加恰當。
雖然羅馬元老院一直向迦太基首領強調,不要讓雙方的敵對行為公開化,但坐擁四萬精良部隊的漢尼拔早已經準備就緒,根本不理會他們。漢尼拔率領軍隊沿西班牙東海岸向北推進,他之所以采取這一行動是有幾個原因的。他知道迦太基艦隊在西西里戰役中被摧毀了,已經完全失去了護衛能力,因此他不能從海上進攻意大利,而要將他的六千騎兵從海上運往意大利風險太大;此外,在南意大利,他很可能會被當地人敵視,而北意大利有剛被羅馬打敗的高盧人,他們正盼望著這樣一個機會對羅馬復仇,漢尼拔試圖通過給他們提供報仇的機會來讓他們加入自己的軍隊。他還知道羅馬引起了盟友的不滿,所以只要能在北意大利盡快獲勝,就能讓羅馬的盟友背棄羅馬,投靠迦太基,并通過戰爭爭取獨立,結束羅馬人對意大利的統治。當羅馬人還在盤算著入侵西班牙和非洲時,漢尼拔已經從北方攻入了羅馬本土。通過漢尼拔的嚴密部署,迦太基避開了進入西班牙的羅馬軍隊。羅訥河非常寬廣,并且水深流急,大象和騎兵的行進本就緩慢,軍隊還要為了避開羅馬軍隊而迂回前進,這些都限制了漢尼拔的行軍速度。直到公元前218年的深秋,漢尼拔才到達阿爾卑斯山。他們有時在暴風雪中掙扎向前,有時在陡險的山道上攀巖,山道太窄時,他們還要鑿開巖石讓大象通過。俯身探視是一片讓人目眩的萬丈深淵,抬頭仰望是一座白雪茫茫的陡峭山峰,上面還不時有當地人向他們丟石子。這一切讓漢尼拔的軍隊饑寒交迫,疲憊至極。在崎嶇的小道上,這位年輕的迦太基將軍會出現在一切需要幫助的地方,他鼓勵戰士們,指導戰士們,給他們希望。但當他們終于穿過了阿爾卑斯山隘口(可能是塞尼斯山)進入波谷上游地區時,軍隊只剩下了34000人。這位英勇而年輕的迦太基將軍就這樣率領著人數不多的軍隊闖進了當時最強大的國家。為了抵抗漢尼拔,羅馬從本國和盟國召集了70萬人,它可以從這70萬人中派出一支又一支的大軍。而迦太基人已經喪失了制海權,漢尼拔不可能從本土獲得任何支援。因此,漢尼拔只有快速取得軍事上的勝利,才能點燃高盧人的復仇之火,從而獲得足夠的兵源。
漢尼拔保持著和許多希臘人之間的密切往來,而這些希臘人非常了解當時最為先進的戰略戰術。雖然亞歷山大去世一百多年后,漢尼拔才入侵意大利,但他卻非常熟悉亞歷山大取得的成就。當漢尼拔和他的希臘朋友們圍坐在營帳的篝火邊時,他一定聽那些希臘人講了很多關于亞歷山大的戰斗故事。此外,我們都知道,羅馬的執政官們擁有軍隊指揮權,但他們都是行政官員,了解的軍事知識不會比今天的市長們多多少。他們雖然不乏勇氣,但缺少想象力,思維簡單,只知道跟敵人硬拼,因此他們根本無法與這位年輕而勇敢的迦太基天才相較。通過巧妙地運用騎兵(羅馬人在這方面比較薄弱),漢尼拔很快就在波谷取得了兩次勝利。高盧人開始投靠他,他們沒有受過專門訓練,也沒有嚴明的紀律約束。這時,漢尼拔還沒有接近羅馬的防守重點——亞平寧半島防線。因此,他必須迅速突破,并且只能一舉拿下。公元前217年的早春時節,漢尼拔歷盡艱辛,克服了一重又一重的困難(可能令任何指揮官動搖退縮的困難),終于突破了通往亞平寧半島的羅馬要塞。當他們渡過亞努河之后,羅馬執政官弗拉米尼烏斯竟然不知道這支迦太基部隊的行蹤,當他發現之后,迦太基大軍已經推進到他與羅馬之間的位置了。在特拉西美諾湖畔,正在行軍且毫無防備的羅馬軍隊被漢尼拔突襲了,漢尼拔擊潰了他們的先發和后續部隊。羅馬部隊被分塊瓦解,幾乎全軍覆沒,連執政官也戰死沙場。距離羅馬只剩下了幾天的路程了,但漢尼拔沒有直接對羅馬發起攻擊,因為他們缺少必需的攻城裝備,并且他的部隊人數太少,無力進攻羅馬這樣的堅固城市。漢尼拔的騎兵雖然比羅馬騎兵要精良很多,但是不能用于攻城,因此,他打算再獲得一次勝利,讓羅馬的盟友徹底倒戈,與他聯合起來共同圍攻羅馬。
漢尼拔率領軍隊向東推進,直到亞德里亞海沿岸。在那里,漢尼拔對高盧士兵進行了訓練,并且獲得了騎兵們急需的馬匹,為軍隊備下了充足的供給。在這個緊要關頭,羅馬推薦持重的西庇阿為獨裁者。西庇阿的對策是避免與迦太基人的正面交鋒,但抓住一切機會騷擾他們,最終拖垮漢尼拔(公元前217年至公元前216年)。羅馬人不能理解這樣謹慎的游擊戰策略,他們稱西庇阿為逃跑者。公元前216年,羅馬推選了新的執政官,并且催促他立即采取行動,消滅迦太基人。于是,一支7萬人的羅馬大軍來到了意大利半島的南端,與漢尼拔正面交鋒。但迦太基人的軍事謀略遠遠超過了羅馬人,他們繞過康尼城(公元前216年),切斷了羅馬的補給線,讓羅馬執政官被迫暫時放下戰斗去準備糧草。
羅馬執政官手握5. 5萬重步兵,6萬騎兵;而漢尼拔只有3.2萬重步兵,1萬騎兵;但是雙方的輕步兵數量相差無幾。羅馬執政官瓦羅本是一個成功的商人,他把重步兵完全集中在中心位置,形成了一條很短的戰線。如果他拉長戰線,然后憑借數量優勢,他們完全有可能圍困并擊潰迦太基軍隊。雙方的騎兵都被分為左右兩翼,漢尼拔沒有把重步兵放在中心位置攻打羅馬的重步兵,而是從非洲步兵中派出了1.2萬士兵,將他們分成兩隊,每隊6000人,分別排列在騎兵兩側。漢尼拔訓練有素的騎兵擊退了羅馬軍隊兩翼的騎兵,然后他的騎兵轉而攻擊羅馬的中央部隊。這時,羅馬人才知道自己完了。他們陷入了腹背受敵的境地,前面是迦太基的重要主力部隊,后面是英勇的迦太基騎兵。他們只能向兩邊逃跑,但是漢尼拔早就預料到了這點,他迅速下令堵死瓦羅本精心安排的陷阱。騎兵兩側的非洲步兵向前包抄,團團困住了5.5萬的羅馬中央部隊,大量羅馬士兵死在了這里。夜幕降臨時,羅馬軍隊全軍覆沒。在這場慘烈的戰爭中,羅馬執政官、元老、貴族還有成千上萬的市民們丟掉了性命。羅馬籠罩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在清理戰場時,迦太基人收集了一大通羅馬騎兵專屬的代表他們身份的金戒指,漢尼拔將它們送回了迦太基。直到今天,還常常有人在當年的戰場上撿到盔甲殘片。
漢尼拔,一個出色的迦太基青年,一個閃米特族最優秀的將領,在他進入意大利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在他不到30歲的年紀時,就以四場戰爭徹底消滅了三支敵軍,打敗了他的強大對手。現在到了羅馬的盟友們反叛的時候了。幾年之內,南意大利諸城邦和西西里的敘拉古人就相繼叛離了羅馬,投靠了漢尼拔。只有幾個南部拉丁部落仍然在抵抗漢尼拔。對羅馬而言,更加糟糕的是漢尼拔在康尼戰爭剛結束時就向馬其頓派出了使者,讓馬其頓國王答應了援助在意大利的迦太基人。
漢尼拔完美地結合了作為一個政治家應該具備的判斷力和遠見以及一個軍事家所具備的處理多變的軍事形勢的超強能力。這使得他既能在戰場上所向披靡,又能訓練新招募的士兵,并確保部隊有充足的糧食和強壯的馬匹;他還能找到銀兩以應付那些不安分又難滿足的雇傭兵。這一切都需要過人的精力、非凡的遠見與敏銳的洞察力。迦太基士兵們早已經習慣了醒來時就睡在身邊的將領。為了拯救迦太基,漢尼拔心中始終燃燒著一團熊熊烈火。現在,他取得的偉大勝利已經將羅馬的敵人們吸引到他身邊,他堅信自己一定能夠為他的國家除掉最為痛恨的敵人。
但是這位熱情洋溢的天才面對的是羅馬意志堅定、根基深厚且政治經驗豐富的政治團體以及無數的羅馬人。這是一場世界爭奪戰,無論哪一方贏得了戰爭,都會成為地中海最為強大的國家。如果這時東地中海的亞歷山大繼承者們能夠看清這場發生在意大利的戰爭的本質,并加入反羅馬陣營的話,他們是完全可以徹底摧毀羅馬的。但是,國際政治經驗豐富的羅馬元老院非常明智地與希臘人結成了同盟。于是,希臘爆發了反抗馬其頓的叛亂,從而有效地牽制住了馬其頓對漢尼拔的援助。盡管漢尼拔取得了巨大的勝利,但羅馬元老院出色而穩重的領導仍然贏得了中部意大利的忠心。羅馬人最終將奴隸和兒童武裝起來組成了一支軍隊,而羅馬正是利用這樣一支軍隊逐一包圍和封鎖了那些背叛它的盟友,并再次征服了他們。即使是擁有阿基米德發明的精良器械的敘拉古人,也沒能從羅馬人的圍困與攻占中逃脫出來(公元前212年)。
漢尼拔曾把意大利的第二大城市卡普亞變成了他的軍事基地,但現在卡普亞也被羅馬人包圍封鎖了,漢尼拔想盡一切辦法也沒能夠突出重圍。后來,為了解圍,他率領軍隊進攻羅馬,但是他的士兵都爬上了這座城市的一個城門,也沒有能夠進入這個堅不可摧的城市。雙方對峙了不久,許多羅馬元老一定隔著墻目睹了這個給意大利帶來強烈震撼的迦太基青年。但是,意大利人拒絕在兵臨城下的情況下接受求和條件,也沒有向他派出使者。于是,在既無力進攻又缺乏攻城器械的情況下,漢尼拔只得無功而返。羅馬人收復了卡普亞(公元前211年),并嚴厲地處罰了這座城市。此后,這位縱橫意大利10年的迦太基青年終于領教了羅馬的自信和威力,他開始意識到如果得不到必要的援助,他很難完成自己的事業。他的弟弟哈斯德魯拔在西班牙招募了一支軍隊,正趕往意大利支援他,但是在意大利米佗羅河的森狄納姆,羅馬軍摧毀了哈斯德魯拔的軍隊(公元前207年)。對于正在焦急等待著戰爭結果的羅馬元老院而言,這場戰爭的勝利意味著羅馬獲救了,意味著那個差點摧毀他們的敵人開始走向失敗了。漢尼拔無時無刻不在關注著兄弟的進程,他盼望著援兵快點到來。但是他盼來的卻只有羅馬信使帶來的他弟弟的頭顱。當哈斯德魯拔的頭顱被羅馬信使扔進迦太基人的帳篷時,漢尼拔的一切希望都破滅了。
后來的幾年里,漢尼拔轉戰于他在意大利南端占領的最后一塊土地。這時,歷經磨難的羅馬人把他們在西班牙的軍隊交給了一位能力杰出的年輕將軍西庇阿。他趕走了所有在西班牙的迦太基人,從而徹底斷絕了在意大利的迦太基人的主要后援。西庇阿展現出了一個優秀軍事將領的素質,他向元老院請求去非洲攻打迦太基,就像漢尼拔曾經對羅馬做的那樣。
到公元前203年,迦太基的非洲部隊已經兩次被西庇阿打敗,迦太基被迫緊急召回漢尼拔。至此,漢尼拔已經在意大利縱橫了15年,這場疲勞戰最終要在非洲一決勝負了。公元前202年,在迦太基的扎馬,最后一戰打響了。漢尼拔預料到,他的騎兵兵力不足,無法在兩翼抵擋西庇阿的強大騎兵。果然,為了追捕四散逃離的迦太基騎兵,羅馬騎兵也四散分開了,于是戰爭雙方的兩翼都失去了騎兵。一場出人意料而又精心策劃的軍事行動開始了。迦太基人曾用這種策略打敗過羅馬軍隊。漢尼拔把后部防線的兩支部隊沿相反方向展開,目的是將戰線拉長,超過羅馬軍隊,形成包圍之勢。如果用足球術語來解釋的話,漢尼拔是將后衛全部調出來,打算在羅馬陣線的兩端決一死戰。在羅馬軍隊又一次要陷入漢尼拔精心布置的陷阱時,兩大帝國都在為自己的命運而戰栗。
但是這時的羅馬軍隊里,有一個跟漢尼拔同樣智慧的人,他早已敏銳地洞察到了迦太基后方部隊調動時揚起的塵土。他清楚地知道這意味著什么,并且迅速撫平了軍隊中出現的恐慌。在康尼戰爭后,西庇阿拋棄了羅馬所有的傳統戰術,開始訓練他的前線部隊在失去后方部隊援助的情況下如何獨立作戰。這同樣可以用足球術語來解釋,西庇阿學會了在恰當的時機調動后衛,讓前鋒在沒有后衛接應的情況下單獨迎戰。這位智勇雙全的年輕指揮官立即下令,讓羅馬中央部隊的后防部隊獨立作戰。于是他的軍隊像行軍操練時一樣,迅速向左右兩邊分開,將陣線拉到更長的位置。當漢尼拔將他的分隊調到羅馬陣線兩端,打算發起圍攻時,眼前卻出現了一道羅馬軍隊形成的銅墻鐵壁。于是,這場戰爭就在兩條漫長的平行陣線上展開了對決。在同樣出色的西庇阿面前,這位迦太基人的戰術失去了威力。當羅馬騎兵追趕完迦太基騎兵又開始對付迦太基步兵時,漢尼拔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沖破自己的陣線,直到它徹底崩潰。
在這場著名的戰爭中,我們可以看到,通過長時間的發展,戰爭已經從毫無組織毫無紀律的混戰演變為由訓練有素的士兵們組成的強大方陣之間的斗爭,如東方最早的戰斗團隊。后來,在歐洲,希臘人在繼菲利普和亞歷山大之后,開始在戰爭中運用深層方陣。到了羅馬時代,方陣不再是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他們將方陣分割成為前后兩個戰斗單位。而在扎馬戰役中,西庇阿和漢尼拔又一次將戰爭藝術發展到了更高的水平。他們發明了“分隊戰術”,也就是以分隊為單位調動部隊,就像足球教練根據需要靈活調遣后衛一樣。
打敗了迦太基后,羅馬成為古代世界最強大的國家。扎馬戰役結束后,羅馬和迦太基簽訂了一項條約(公元前201年),條約規定,迦太基必須在50年內支付10萬塔倫特(約合1100萬美元)的戰爭賠款;除了三排槳戰船之外的所有戰艦均為羅馬所有;未經羅馬同意,迦太基沒有權利在任何地方發起戰爭。這使得迦太基喪失了民族獨立性。雖然羅馬沒有拿走迦太基在非洲的土地,但迦太基實際上淪為了一個附屬國。
漢尼拔在輸掉了扎馬戰役后就逃走了。我們了解到的漢尼拔的偉大戰績都來自于他的對手。他在24歲時開始帶兵打仗,在戰場上馳騁了20年。他是為了拯救自己的祖國而勇猛戰斗的,他的戰斗故事說明他是歷史上最偉大也最有才能的將領之一。他有著獅子般的雄心,也有著堅定執著的信念,即使羅馬徹底摧毀了這座城市,幾乎沒有留下任何東西。后來凱撒大帝重建了這座城市。但是,我們可以從圖中看出,即使是重建后的城市,留存至今的也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現在,對這座城市的考古發掘已經開始了,也許能夠找到古迦太基文明歷史上有價值的遺物。
是羅馬這樣的強國也要傾盡全國兵力才能擊敗他。現在,羅馬強迫迦太基人驅逐漢尼拔。在他50歲時,他逃到了東方,并努力鼓動亞歷山大的繼承者們聯合起來共同對付羅馬。盡管迦太基人必須支付羅馬索要的戰爭賠款,但是他們的商業仍然在繁榮穩定地發展著,這充分展現了他們出色的商業才能。因此,迦太基一直被西地中海的新霸主——羅馬視作眼中釘。羅馬只要一想到漢尼拔的那次侵略就膽戰心驚。一位著名的保守派元老卡托認為,迦太基對羅馬的威脅仍然存在著。他曾經用這樣一句話來結束他在貴族院的演說:迦太基必須被消滅。此后50年,迦太基人仍然在西地中海自由往來,但是羅馬的鐵腕又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扼住了這個城市的脖子。為了抗擊入侵的努米底亞人,迦太基不得不向他們宣戰。這一刻羅馬人已經等了很久了。因為迦太基的這一舉動被認為違背了羅馬條約,元老院趁機要求懲治迦太基。經過了三年戰爭(第三次布匿戰爭),羅馬攻克并徹底摧毀了這座美麗的城市(公元前146年)。迦太基的領土被羅馬完全占領了,成為羅馬的非洲行省。這場持續了120年的戰爭最終以羅馬消滅了自己的最后一個敵人而結束。伊特魯里亞、迦太基、希臘和羅馬對西地中海的爭奪,最后以羅馬獲勝而告終。而羅馬曾經只是臺伯河畔一個不起眼的集市村莊。從種族方面來看,西部的印歐族打敗了閃米特族。西地中海完全落到了羅馬這個強大的國家手里,就像東地中海曾經控制在馬其頓王手中一樣。現在,我們來看看羅馬是如何應付東地中海的希臘化世界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6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