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再度覺醒(簡體書)
滿額折

再度覺醒(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9 元
定價
:NT$ 234 元
優惠價
87204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一九四五年,普裡莫·萊維與另一些奧斯維辛倖存者死裡逃生,從集中營開始返鄉之旅。在返回義大利途中,他們經歷了一段奇妙而坎坷的旅程,途遇形形色色的倖存者:出生在集中營的無名幼童,精明獨立的希臘人,輕快活潑的烏克蘭姑娘,向義大利人尋求庇護的德國軍妓……每一個劫後餘生者都背負著不同的故事,要去往不同的地方,每一個人都依靠生之意志堅強地活著。
對萊維而言,這是一段絕無僅有的休戰期:不僅指外部世界的休戰,也是經歷了奧斯維辛摧殘之後,試圖重返光明、重建秩序之前的過渡階段。這本原名為“終戰”的記憶之書,載滿了死亡、流離與痛苦,也記錄了信仰、希望與勇氣。
游走于文明邊緣的這幾月過去了,儘管艱苦,但它們此刻在我們眼中就像是一場停戰,無邊無際的沉重生活中的一次間歇,命運送給我們的一件幸運卻不可複製的禮物。
——普裡莫·萊維

作者簡介

普裡莫·萊維(Primo Levi1919-1987),義大利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亦是化學家和奧斯維辛174517號囚犯——這兩種身份與經歷建立了他寫作的基礎。萊維1919年出生於義大利都靈,1944年因參與反法西斯運動被捕,後被遣送至奧斯維辛集中營。戰爭結束後,他回到故鄉都靈生活。1987年自殺身亡。同樣是奧斯維辛倖存者的作家埃利·維瑟爾說:“早在四十年前的奧斯維辛時代,萊維已死。”萊維的作品涉及詩歌、小說、回憶錄等各領域,著有《被淹沒和被拯救的》(The Drowned and the Saved)、《活在奧斯維辛》(Survival in Auschwitz)、《緩刑時刻》(Moments of Reprieve)、《週期表》(The Periodic Table)、《若非此時,何時?》(If Not Now,When?)、《猴子的憂傷》(The Monkey’s Wrench)等。萊維書寫的儘管多是痛苦和悲慘,但他用作家的技巧讓事物變得清晰,並一一呈現了他所見到的事實。如同他在暴虐的角落與縫隙之間努力尋找真正的自由一般,他的文字,讓人們更理性地去思考暴虐與人性。

目次

001|消融


009|主營


024|希臘人


050|卡托維茲


065|塞薩爾


080|勝利日


092|夢想家


104|向南


118|向北


127|小母雞138|老路


149|樹林與小路


162|假日


178|劇場


189|從施塔理耶達爾羅依到雅西


202|從雅西到美蘇分界線


217|再度覺醒


223|後記:普裡莫·萊維答讀者問


249|譯後記00

書摘/試閱

001|消融

 

一九四五年一月初,迫于蘇聯紅軍的巨大壓力,德軍匆忙疏散西里西亞(Silesian)礦區。在其他地區,類似的情況下,德軍會毫不猶豫地縱火或使用武器,摧毀集中營,屠殺其中的囚犯。但在奧斯維辛地區,他們採取了不同的策略:德軍高層(似乎是希特勒本人)下令不惜一切代價,回收每個還能幹活兒的苦力。因此,所有健康的囚犯都被疏散,在極為可怕的條件下,前往布痕瓦爾德(Buchenwald)和毛特豪森(Mauthausen)。而病人則被扔下聽天由命。憑著證據,人們可以合理地推斷,德軍原本並不想在集中營裡留下一個活口。但夜間猛烈的空襲和蘇聯紅軍的迅速推進迫使他們改變了主意,扔下未完成的任務而逃之夭夭。

在布納-莫諾維茨(Buna-Monowitz)集中營的病區裡,留下了八百名囚犯,其中大約五百人在蘇軍到來前死於疾病、寒冷和饑餓。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即使得到了蘇軍的救助,仍有兩百人陸續死亡。

一九四五年一月二十七日,中午時分,我們第一次見到了紅軍巡邏隊。我和查理斯最先看到他們——我們正把索莫奇的屍體搬往亂葬坑。他是我們死去的第一位室友。我們把擔架傾覆在骯髒的積雪中,因為亂葬坑裡早已堆滿了死人,而附近再沒有其他墓坑。查理斯摘下他的貝雷帽,作為對活人和死人的致敬。

四名馬背上的年輕士兵,沿著作為營區邊界標誌的道路而來。他們小心翼翼地端著衝鋒槍,駐足于鐵絲網邊,向裡張望,相互偶爾說上幾句話,把陌生而尷尬的目光投向雜亂的屍體、破敗的營房和我們這幾個還活著的人。

在灰色的雪地與天空之間,在預示著消融的潮濕烈風之中,巋然高踞於駿馬之上的士兵,在我們眼中,顯得極為具體而真實。

可以說,我們就像流星,在充滿死亡的虛無中遊蕩了十天,終於觸到它那堅實的中央,一顆聚凝的核心。四個人,全副武裝,卻並非我們的敵人——四名和平的信使。厚厚的皮帽下面露出他們粗糙而孩子氣的臉。

他們不向我們打招呼,也不微笑。似乎不僅是同情,還有難以言表的局促,壓抑著他們的心靈,封閉著他們的雙唇,讓他們的眼睛久久不能離開這殯葬般的場景。這是我們所熟知的羞恥——每次篩選之後,每次我們被迫目睹或屈服於某種暴行之後,這份羞恥就會吞沒我們。德國人並不瞭解這種羞恥,只有正義之人見證了他人的罪行時才體會得到。它是一種罪惡感——這樣的罪行竟然存在,這樣的罪行竟然無法挽回地發生在這個現實的世界中;而目睹了這樁罪行的人們,他們追求正義的意願被證明是如此軟弱或徒勞,他們面對這罪行卻束手無策。

所以,即使當自由的鐘聲莊嚴而沉悶地敲響時,我們的心中也不只是喜悅,還充滿了痛苦的羞恥。這痛苦如此深切,竟使我們妄想洗去記憶與意識中的污穢。這痛苦如此強烈,因為我們感到這罪行原本永不該發生。但現在,哪怕最美好的善良,最純潔的心靈也無法抹掉我們的過去。這傷疤、這暴行,將永存於我們的靈魂深處,永存於目睹暴行之人的記憶裡,永存於暴行發生的地方,永存於我們對這暴行的控訴中。這是我們這一代人以及猶太民族的可怕特權,因為沒有人比我們更瞭解這罪行,瞭解它的本性就像一場蔓延的瘟疫,無法治癒。以為人類的正義能夠蕩滌這罪行是愚蠢的。它是永不枯竭的罪惡之泉;它摧毀軀體,也摧毀軀體中的靈魂——它扼殺人們的良知,讓人們變得卑鄙無恥;它是報應在壓迫者頭上的恥辱;它是滋生于倖存者之中的仇恨;它有一千張面孔,或為復仇的渴望,或為道德的妥協,或為對信仰的背棄,或為對人生的厭倦,或為對權利的拋棄,麇集於眾人之間,而全然不顧人類追求正義的意願。

在那昏昏沉沉的歲月,在我們獲得解放的喜悅之餘,大多數人感到,這痛苦與羞恥不過是致命的疲勞的一次意料之外的打擊。因此,很少有人去歡迎我們的拯救者,很少有人去感謝上帝。當一些人開始拆除鐵絲網的時候,我和查理斯仍然站在堆滿一層層蒼白屍體的墓坑邊。隨後,我們拖著空擔架,回去向我們的獄友報告這個消息。

那天沒發生任何其他事。這倒不讓我們驚訝,我們早就習慣了這種日子。在我們的牢房裡,老泰爾馬上佔據了死去的索莫奇的床鋪,這讓我的兩個法國獄友厭惡不已。

據我所知,泰爾,是一個“紅三角”,一名德國政治犯,這集中營裡的“老資格”。所以,他理所當然成了集中營裡的一名貴族。他不用幹活兒(至少在最後一年裡),可以收到從家裡寄來的食物和衣服。出於這些原因,在病房中很少能夠看見德國“政治犯”。不過,他們在病房裡倒享有各種特權:最重要的是不用參加篩選。解放時,泰爾是病房中唯一的政治犯,逃走的党衛軍任命他為第二十區的頭子。在這個區裡,除了我們這個住滿高傳染性疾病病人的病房,還有肺結核和痢疾病房。

作為一名德國人,他極其認真地看待這個靠不住的任命。在党衛軍離開和紅軍到達之間的十天裡,在每個人都經受著饑餓、寒冷和疾病的最後折磨時,泰爾卻勤勉地視察他的新封地,檢查地板和碗的狀況,檢查毯子的數量(每人一張,不管死人還是活人)。有一次檢查我們病房時,他甚至表揚了亞瑟所保持的秩序和衛生。亞瑟聽不懂德語,更聽不懂泰爾的撒克遜方言,回敬他說“vieux dégoutant”(法:老混蛋)和“putain de boche”(法:他媽的德國人)。儘管如此,從那天起,泰爾開始公然濫用他的職權,每天傍晚都到我們的病房裡舒舒服服地使用房間裡的馬桶。這是整個營區唯一靠近火爐並定期清潔的馬桶。

直到解放前,老泰爾一直是一個異類,也因此成為一個敵人。而且,他是一個掌握權力的人,所以是一個危險的敵人。對於像我這樣的人,也就是集中營裡大多數人來說,這兩者之間並沒有其他區別——在集中營度過的這漫長的一年中,我既沒有好奇心,也沒有機會去瞭解集中營複雜的等級體系。各種權力組成的陰暗大廈完全淩駕於我們頭上,而我們的目光則被迫朝向大地。然而,泰爾,這位在黨內外上百次鬥爭中變得堅強、在十年殘酷而麻木的集中營生涯中變得僵化的老戰士,卻陪伴我度過了解放後的第一個夜晚。

整整一天,我們都忙著談論這件事,這不僅因為我們覺得它代表著我們人生中的一個關鍵轉捩點,也因為大概在潛意識中,我們不得不找些事做,避免閑下來,因為面對自由,我們感到自己茫然、空虛、退化,不能勝任自己的角色。

入夜,病友們都睡著了。查理斯和亞瑟也墜入了單純的夢鄉,因為他們來到集中營才一個月,還沒有沾染它的毒素。而我自己,儘管筋疲力盡,卻正因為疲勞和疾病而無法入睡。我四肢酸痛,血管在腦袋裡劇烈地搏動著。我感到自己發著高燒。但這並不是唯一的原因,正是這個時刻,各種威脅似乎都消散了,恢復人生的希望不再瘋狂。然而,仿佛決堤似的,全新卻更劇烈的痛苦壓倒了我。之前,其他更緊迫的痛苦——被投入集中營的痛苦、遠離家園的痛苦、失去朋友的痛苦、失去青春的痛苦以及身邊死者枕藉的痛苦——掩蓋了這全新的痛苦,將它排擠到我的意識邊緣。

在布納集中營度過的這一年中,我目睹了五分之四的夥伴消失,但我從未直面過具體的死亡。此時此刻,死亡那骯髒的氣息離我只一步之遙,它在窗戶外面,在旁邊的床鋪上,在我的血管裡。因此,我處於一種病態的半清醒狀態,心中滿是陰鬱的念頭。

但很快我意識到還有人醒著。熟睡的人們那沉重的呼吸聲,不時被淹沒在一陣陣粗啞而不規律的喘息聲、咳嗽聲、呻吟聲和壓抑的歎息聲中。泰爾在哭泣,流淌著一個老人那執拗而不知羞恥的眼淚,就像老人的裸體一樣讓人難以忍受。他也許看到我在黑暗中翻來覆去;而且,直到那一天,他和我雖出於不同的原因,卻同樣尋求的孤獨,一定也讓他此刻備受煎熬,因為在午夜時分,他問我:“你還醒著嗎?”他沒等我回答,就吃力地走到我的床邊,也沒請求我的允許,便坐在了我的身邊。相互理解並不容易,不僅因為語言上的障礙,也因為在那長夜中壓負著我們的思緒是沉重、驚人而可怖的,但最重要的是,這思緒讓我們困惑。我告訴他,我在思念家鄉,而他在停止哭泣後,嘟囔著:“十年,十年了。”在十年的沉默之後,他以低啞、可笑卻莊嚴的聲音唱起了《國際歌》。這歌聲讓我感到五味雜陳,既茫然,又感動。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4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