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張自忠傳(全二冊)(簡體書)
滿額折

張自忠傳(全二冊)(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28 元
定價
:NT$ 768 元
優惠價
87668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張自忠將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犧牲殉國的高將領之一。《張自忠傳(套裝上下冊)》通過對張自忠將軍生平的記述,為我們再現了一個心懷天下、大公無私、一心報國的一代名將。《張自忠傳(套裝上下冊)》引用材料詳實、論述精當,不乏許多真知灼見,對于讀者認識抗日戰爭的歷史、認識中華民族反抗強暴的歷史、認識張自忠將軍本人都有著莫大幫助。

作者簡介

林治波,山東省文登市人,1963年生。1983年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同年進入軍事科學院戰史部從事戰史研究,2000年調至人民日報從事新聞評論工作。2004年任評論部副主任,2009年底調任人民日報社甘肅分社社長,2014年兼任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高級記者、高級編輯;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常務理事、北京抗戰史學會副會長、中華日本學會常務理事;甘肅省政協委員。 參加了多卷本《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史》《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中國共產黨通史》的編寫;參加了新版《毛澤東選集》的注釋和新版《辭海》的修訂工作;《使命》《彭德懷》《中流砥柱》《萬里長征》等電視文獻片的主要撰稿人之一;與人合*有《大捷——臺兒莊戰役實錄》《毛澤東的智慧》《從南京到臺北》《帶著問題學——裸面學習法》等;個人代表作為《抗戰軍人之魂——張自忠將軍傳》。 發表新聞評論數百篇;起草了黨的十六大、十七大開幕社論;言論《奮進的里程碑》人選藏區語文課本;參與起草的任仲平文章《筑起我們新的長城——論抗擊非典的精神》獲第九屆五個一工程獎和第十四屆中國新聞獎特別獎,《長征,迎著民族復興的曙光》獲第十七屆中國新聞獎特別獎。

目次

章 生于憂患
運河小城臨清
張家·唐園·藎忱
少年時代

第二章 投筆從戎
寧為百夫長
不做一書生
兩度從軍
標準軍人

第三章 西北軍名將
雁北受挫
治軍高手
練兵之道
中原反蔣
忠誠

第四章 走向抗戰
擁戴宋哲元
太行練兵
長城抗戰

第五章 察省歷變
難忘老長官
處蔣宋之間
內蒙危機
華北危機

第六章 政壇生涯
察省主席
蕭振瀛去職
天津市長(上)
天津市長(下)
出訪日本

第七章 個人生活
家事
兩次返鄉
交往與行誼

第八章 七七風云
戰兮和兮
臨危受命
留平折沖
流言和誤解

第九章 受過與歸隊
潛出平津
代宋受過
留京與歸隊
宋、張分離

第十章 奮起抗日
首戰淝水
臨沂大捷
再戰臨沂
后續作戰
徐州突圍

第十一章 轉戰江漢
堅守潢川
布防鄂北
隨棗會戰
冬季攻勢

第十二章 前線漫記
魚水之情
重慶之行
與中共的關系
戰地軍營

第十三章 壯士一去不復還
大戰前夜
過河督戰
血灑襄東

第十四章 藎忱不死
祭葬忠骸
同悼國殤
兩岸共仰

附錄一 原版序
附錄二 張自忠簡歷
附錄三 張自忠小傳
附錄四 張自忠家世表
附錄五 張自忠簡要年譜
附錄六 原版后記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書摘/試閱

《張自忠傳(套裝上下冊)》:
臨清的名稱雖由清河而來,但其發展卻與大運河的興衰息息相關。自從大運河開通,尤其是明永樂初年重開會通河以后,一直到清代咸豐初年的400余年間,是臨清歷史上的興盛時期。大運河貫通南北,而臨清恰好處于南北運河連接點上,成為交通南北之要津。南北貨物在此中轉、集散,各地商旅紛紛來此經營生意,使臨清逐步發展為一座商業繁華的小城市,名列江北五大商埠之一。相傳,明朝的金陵巨富沈萬三就是在臨清發家的。直至清末、民國時期,此地商業仍相當活躍,號稱“小天津”。
初的臨清城是座磚城,在現今臨清城的北面,俗稱磚城里。隨著大運河的開通,新的商業區發展起來。三里閣是臨清的主要運河口岸,南北船只往來穿梭,十分繁忙。大寺街是商業區繁華的街道,因街旁有座大清真寺得名。寺院內泥神高聳,殿堂隆起,古柏參天,氣勢雄偉。每年時逢農歷四月,方圓百里的群眾紛紛前來趕廟會,院內唱戲的、雜耍的、說書的、算命的、賣小吃的、做生意的,應有盡有,熱鬧非凡。新城區還有一條考棚街,算是文化街,街旁筑有很大的考棚,是讀書人考秀才之所。清末,義丐武訓行乞興學,在這條街上開辦了義塾(后改為武訓高等小學校)。
商業的繁榮帶動了臨清經濟的發展。除農業外,傳統手工業和食品業也相當發達,許多產品遠近馳名。民謠相傳:“臨清寶,真不少,瓜干棗脯千張襖。
陳家剪子畢家刀,王一摸鐮刀不用挑。竹油簍,柏木筲,桑家秤桿靈又巧。甜醬瓜,百籽糕,進京腐乳味道好。”這里所說的“干張襖”,是用西北所產灘羊皮下腳料拼縫而成的皮襖,做工精致。臨清醬菜以“濟美醬園”出產佳,除向清廷進貢外,還遠銷美日等國。此外,臨清還有幾種聲名遠播的土特產品——哈達、燒磚和獅貓。
臨清雖算不上人文鼎盛,卻也孕育了幾位出類拔萃的文武之才。臨清有名的文人當推謝榛(1495—1575)。謝氏字茂秦,號四溟山人,列明朝“后七子”之一。曾與李攀龍、王世貞等結詩社,以他為首,倡導為詩摹擬盛唐,其詩以律、絕見長。臨清籍現代學者,以季羨林(1911—2009)為。季先生字希逋,又字齊奘,歷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科院南亞研究所所長,系語言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翻譯家,精通多國語言。
左良玉是古代臨清籍功名盛的武將。他生于1599年,字昆山。初在遼東與清軍作戰,以戰功屢獲提拔。后升為大帥,封寧南伯,晉侯爵,駐兵武昌,擁兵十余萬。南明弘光政權成立,馬士英執政,起用閹黨,為禍朝政。弘光元年(1645年),左良玉以清君側為名,揮師進軍南京,討伐馬士英,不幸中途病亡。
在北魏,有個文武兼備的人物崔浩也出身于臨情。他通天文懂地理,博覽經史,足智多謀,屢屢參與軍國大事,深為北魏三代帝王所器重,官至司徒。
齊魯為孔孟故地,山東人素有忠義之名,臨清亦不例外。史稱,這一帶的人民“性強悍,負義氣,遇事敢為”。從一些史實來看,此言非虛。
明萬歷年間,天津兼臨清稅監馬堂,招雇流氓惡棍數百人,以征稅為名搜刮民財,致使臨清工商業者大半破產。臨清人民群起暴動。當明廷派大軍前來鎮壓時,編筐工匠王朝佐挺身而出,一人擔過,從容就義,掩護了抗稅群眾。清乾隆三十五年(1774年)夏,臨清南面的壽張農民王倫為反抗地方官暴政發動了起義。起義軍連克壽張、陽谷、堂邑等地,并一度打到臨清。官兵數萬前來圍攻,經五晝夜血戰,起義軍失敗,王倫舉火自焚,壯烈殉難。到了咸豐十一年(1861年),臨清附近堂邑人宋景詩又率眾發起了的“黑旗軍”反清起義。他們斬殺贓官,劫富濟貧,遠近震動。受挫后,宋景詩不甘屈服,復于1863年重舉義旗,抗擊清軍,直至戰死。
臨清一帶人民的強悍民風和近于悲壯的性格從這幾個事件中可以得到印證。張自忠成長在這樣的環境里,自然會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
張自忠出生的1891年,中國正處于內憂外患交相熬煎之中。清廷昏庸腐敗,國勢衰弱,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一浪高過一浪。1894年,清軍在中日甲午戰爭中慘敗,次年清政府被迫割地賠款。1898年,資產階級改良派發動了救亡圖存的維新變法運動,結果以“戊戌六君子”的殺身成仁而告失敗。在民族危機日趨深重的形勢下,1900年山東人民率先掀起了聲勢浩大的義和團運動。他們打起“扶清滅洋”的旗幟,以實行武力排外來拯救中國。包括臨清在內的魯西一帶成為義和團運動的發源地和活動中心之一。這場運動給八國聯軍以沉重打擊,震懾了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但這種自發的、無組織無綱領的舊式農民斗爭不可能實現救國的宏圖。義和團運動終在八國聯軍的聯合絞殺下遭到失敗,中國人民陷入更為悲慘和苦難的境地。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668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