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新國富論:撬動隱秘的國家公共財富(簡體書)
滿額折

新國富論:撬動隱秘的國家公共財富(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8 元
定價
:NT$ 348 元
優惠價
87303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得獎作品

商品簡介

“賣”還是“不賣”?這是在面對國家持有的公司股份、土地和基礎設施時,資金短缺的政府經常問自己的問題,而有關公私區別、左派和右派的爭論,通常是一場“虛假的戰爭”。在本書中,作者們主張採用“賣”和“不賣”之外的第三種辦法:撥出特定的資產,成立“國家財富基金”,基金因此可避免政治上的干預。“國家財富基金”作為一種控股公司,由專業經理運作,這些專業經理可自由地處置這些財產,好像這些財產由他們私人所有一樣。他們進一步論述道:問題的核心是國有資產要取得收益,而並非名義上的所有。

經濟不振、債臺高築、腐敗、公共資產管理缺失、基礎設施投資不善……當世界大多數政府都在焦頭爛額之際。本書作者們拋出了一條獨闢蹊徑的解決方案——挖掘並撬動巨量而隱秘的國家公共財富。

在本書中,作者不但為債臺高築的政府們指點了巨量而隱秘的公共財富的藏身之處,還提出了管理公共資產的新思路——在“賣”和“不賣”之外的第三種辦法:撥出特定的資產,成立“國家財富基金”,以避免政治上的干預,獲得專業的收益。

本書在國家公共財富的管理方面具有開創性意義,不僅敦促政策制定者和各界重視公共財富問題,更展示了管理公共資產的新思路,為各國政府解決債務問題及經濟發展原動力方面提供了經過深思熟慮的指導及案例解讀。

 

作者簡介

鄧達德,曾任瑞典國有企業斯塔騰董事長、瑞典工業部主任,領導瑞典國有商業資產邁出了轉型第一步,在管理公共資產方面經驗豐富。現作為投資銀行家和顧問,主要服務于亞洲和歐洲的企業、房地產及金融等領域。

斯蒂芬·福斯特,瑞典改革研究所總經理(位於斯德哥爾摩的一個關注創新改革領域的智庫),曾任瑞典企業聯合會首席經濟學家,發表並出版過諸多文章和書籍。

名人/編輯推薦

L型增長將會成為中國經濟的宿命?

整個世界都會走進增長乏力的窘境?

“聰明政府”的時代已經開啟,誰能率先撬動隱秘的巨額公共財富,使之成為治療經濟不景氣的一劑新藥?

經濟不振、債臺高築、腐敗、公共資產管理缺失、基礎設施投資不善……

《新國富論:撬動隱秘的國家公共財富》一一開出良方。

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秘密早就已經呈現在每個普羅大眾的眼前。

2007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至今已將近十年,世界仍然一片混沌:過度負債,巨額財政赤字和極其緩慢的經濟增長。發達國家老齡化速度加快,給目前這個多極化世界的新秩序帶來了種種不安的因素,與之相伴的還有至少低於其潛在產能五分之一的增長率。而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也面臨著增速放緩,債務迅速膨脹,資本流動動盪,以及貿易、投資和就業機會等急劇下降的嚴峻局面。另外,幾乎所有國家還面臨著以下諸多問題:氣候變化帶來的全球變暖,社會收入和財富差距巨大,可能摧毀就業機會的技術突破,人類遷徙,以及關於恐怖主義、領土衝突和公然爆發的戰爭等地緣政治風險。

在這個令人沮喪的年代,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在尋找可以重振未來的解決方案。20世紀30年代,當世界面臨大蕭條時,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給大眾帶來了免於恐懼的希望,指出政府可以通過刺激和投資來干預市場。當21世紀拉開序幕,在第一個十年裏,市場上充斥著一種強烈的情緒,擔心政府已經變得過於龐大和低效。有鑒於這種擔心,削弱財政政策、加強貨幣以及監管政策的做法大行其道。當然,我們現在認識到,這樣的政策也有其不足之處,於是公眾開始再次討論加強財政政策的可能性。

關於在保持經濟增長、就業和穩定過程中,政府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這一爭論,其核心在於財政赤字是否具有可持續性。換句話說,政府收入(其中大部分是稅收)是否可以一直遠低於政府支出(主要是用於社會福利,國防和管理成本上)?

除此之外,公共資產負債表是否處於可持續狀態?

歐洲人率先執行了1991年的馬斯特里赫特條約,將財政缺口限制為GDP的3%,而主權債務規模則限制為GDP的60%。但幾乎每一個國家都違反了這些限制:經合組織( OECD)國家的平均債務水平達到GDP的近100%,而日本等一些國家名下的總債務規模已然超過其GDP的200%。

當我們擔心債務負擔時,我們往往只關注政府的徵稅能力。民主政府害怕失去公眾的支持率,因此總是抵觸加稅。另一種減少債務的辦法是利用通貨膨脹,這就是為什麼中央銀行將某個通貨膨脹比率設為目標 ——不是消除通貨膨脹,而是為了降低政府和家庭的債務水平而提升通脹。

然而,對許多主權資產負債表來說,另外一面卻幾乎被完全忽視了。就是大多數政府,包括一些債務最重的國家,往往擁有出奇豐富的資產,並且往往隱藏在公眾視野之外。它們包括國營行業留下來的明顯的“遺產”—— 機場、港口、發電站和公共交通系統。還有更多不是特別顯眼,卻更有價值的資產,就是大多數國家的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擁有的大規模財產投資組合,或者大片廣袤的土地以及知識產權,它們都具有很高的商業價值。

最近《經濟學人》雜誌估計,這些資產可能價值高達9萬億美元,約占經合組織(OECD)主權債務的五分之一。

在這本書中,鄧達德和斯蒂芬•福斯特做了一個簡單的觀察:如果我們真正地管理好這些公共財富,我們不僅可以促進經濟增長,同時也將為所有人提高整體福利。

第一個挑戰是讓這些公共資產透明化,弄清楚它們“到底有多少,位於何處,以及質量如何”。一篇2013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文章估計,政府資產負債表內的非金融性資產平均占到了GDP的67%,這一均值的分佈在各個國家的差異非常大,日本和韓國超過了GDP的120%,而瑞士和中國香港僅為25%。

這些數字毫無疑問地被大大低估了。在鄧達德和福斯特看來,我們只看到了冰山的一角,因為大部分的國家資產事實上隱藏在不同層級的政府之中。它們或者是因為既得利益的關係,或者僅是因為不受重視而沒人去評估,從而消失在公眾的視野以外。

一旦投入擁有商業頭腦的專家之手,這些國有資產可以為政府開闢大量新收入。先不用考慮單獨私有化的問題,僅僅是管理好公共商業資產,依據作者的估計,就能產生每年約2.7萬億美元的收益,比目前全球花在基礎設施、交通、電力、水務及通信上的支出還要高。

最關鍵的是讓這些資產處於專業管理之下,並且與政治家、政策制定者保持距離,與短期的政治利益絕緣。這可以通過將相關資產的所有權和控制權轉移給透明、專業的資產開發公司——國家財富基金來實現,該基金對納稅人負責,而不是對現有的政治利益負責。管理基金的公司可以通過積極的所有權,開發所有經營性資產,提高其銷售價值——確保經由許可才能進行土地開發,將低效率的商業資產合理化經營,或在一片土地被出售前改善其基礎設施建設,以提升土地的價值。這並不是直接的大甩賣,而是一種對納稅人資產進行適當管理,以最大化其價值的更為合理的方式。有些資產甚至可能長期留在公有制體系內,經由妥善的管理,為納稅人產出不菲的收益。

這些聽起來很難,但它已經在韓國資產管理公司(KAMCO)和新加坡的淡馬錫(Temasek),以及20世紀90年代的瑞典有著相當成功的運作。

2015年該書在國外出版時取得了巨大的好評。中國版亦可謂非常及時,因為它提供了運用國際經驗以改善中國公共資產管理的可能性。

最近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李揚博士和他的團隊完成的工作表明,2013年年底,中國的國家資產負債表顯示,政府並不是淨借款人或債務人,而是掌控了相當大規模的公共資產。在2013年底,中國有691萬億元人民幣的總資產,以及352萬億元人民幣(相當於57萬億美元)的淨資產,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619%。相比之下,美國的淨資產是84萬億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99%。

當然,在中國,政府的大多數淨資產是房地產,而在美國,金融性資產占了較大的份額。然而,就不同政府級別而言,中國中央政府的淨資產占GDP的42%,各級地方政府(省、市、縣三級)的淨資產則高達GDP的123%。這意味著,這些資產的回報率如果提高1%,將為國內生產總值的年增長率貢獻1.6個百分點。考慮到目前中國GDP的增長速度約為6.5%,增幅是相當可觀的。

讓鄧達德和福斯特的書凸顯價值的,是它改變了產生增長的傳統方式——即要求私營部門做得更多,以繳納更多的稅款。管理那些未被充分利用的公共財富,可以更好地改善整體經濟增長,為創新和變革解放出新的資產,並創造普遍的工作機會。

換句話說,除非我們真正瞭解我們的公共資產,否則我們只會對負債情況做出誤導性判斷。在關於經濟復蘇能力的判斷上,這一點可謂是核心所在。

我大力推薦這本書,因為在“如何更好地管理國有和公共資產以實現中國夢”這個目前公眾關注的熱門話題上,本書能夠提出非常重要的啟示和貢獻。

 

沈聯濤

香港大學亞洲全球研究院傑出研究員

清華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的客座教授

目次

1 公共財富能為你做什麼?

幾十年來,支持公共所有權的人們和那些將私有化推崇為唯一解決之道的人們之間,一直肆虐著一場奇怪的戰爭。在我們看來,雙方的論點都太偏激了,他們多少都忽視了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公共資產管理的質量。這種質量的高低決定了公共財富能給它的所有者———所有公民———帶來的價值。

2 反噬:劣政的代價

如果國企的管理水平不如私營企業,這是不是意味著擁有較多國企的國家經濟運行水平低下?通常我們不能這麼輕易下結論。

3 國企經營不善如何拖垮政治經濟

海量的公共財富本身並不必然導致一個國家的腐敗,但即便在先進的民主國家,形式上較為溫和的合法腐敗行為也屢見不鮮。

4 公共財富的規模與潛力

更好的管理可以給公共資產帶來更大的資本利得。年回報率增加一點點,當期價值就可以增加很多。當然,對公共資產的估值應建立在當期回報基礎上,不能指望天上掉餡餅。

5 政治家要為消費者代言,而不是充當准資本家

政府具有三重身份:一為規則的制訂人,二為規則的執行人,三為資產的所有者。這就產生了一種風險,就是政府往往會浪費國有企業得到的種種優待,偏向企業員工的利益,而不是消費者的利益。

6 公共財富管理改革的早期嘗試

國家應避免政府直接干預國有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既然已經任命了董事會,政府官員就應少管閒事,讓業務更加透明。有些時候,讓公司上市成為強迫它們運作透明、遵守會計準則的手段。

7 領頭羊瑞典:從積極參與到逐步放手

在試驗開始之初,很多觀察家對於瑞典這種對公共資產管理進行細分化管理,而不是繼續走全面私有化道路的想法抱著懷疑的態度。然而,當重組方案進行到一半時,美林證券認為,改革將會對瑞典的總體經濟增長產生顯著影響。

8 新加坡的創新:又抓又放的監管政策

將監管商業資產的任務外包,目的是為了讓政府能集中關注更重要的經濟議題,同時,還可以鼓勵紀律嚴明、獨立運營的控股公司去實現長期的、可持續的回報。

9 價值貨幣化:既推進民主又提高收益率在公共財富管理領域,最先進的政府並不包括美國,而是在亞洲,以及歐洲幾個有限的國家。驅動因素可能包括這些國家的規模,以及對於這場競賽的本質的認知。

10 向國家財富基金轉型之路

設立國家財富基金,能有效運用各類在私營行業中比較適用的管理手段。但對大多數政府來說,通向這一目標的道路不僅並不平坦,而且充滿了挑戰,政治考量和經濟利益之間的取捨也層出不窮。

11 創造價值的策略

商業資產的專業所有權與管理需要一個360度封閉的制度框架,使政府能在保持一定距離的基礎上,從一個純粹的財務角度進行干預。

12 關於未來國家財富基金的經驗教訓

所有者(政府)和國家財富基金之間的合同關係,應僅限於政府或議會向該國家財富基金任命董事會成員及審計師,建立總體目標和戰略,以及商定分紅政策。

13 都想立刻修好通天大道,造得起麼?

數十年來,大多數國家在公路、鐵路和其他公共交通,以及供水、廢水處理和電網等急需的公共基礎設施方面投資不足。在發達經濟體尤其如此,這是因為在政治過程中多優先考慮短期項目,而不是長期投資。

14 公共利益:從腐敗到有效監管

小幅的改革步伐是可行的,有些國家也正在沿著這樣的道路前進。通過這些改革,政府官員可以不再直接染指公有財富,這就幫助他們將注意力轉移到民眾身上。

參考文獻

索引

得獎作品

在這個令人沮喪的年代,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在尋找可以重振未來的解決方案。我大力推薦這本書,因為在“如何更好地管理國有和公共資產以實現中國夢”這個目前公眾關注的熱門話題上,本書能夠提出非常重要的啟示和貢獻。

---沈聯濤 香港大學亞洲全球研究院的傑出研究員

中國的地方政府債務攀升近年來受人矚目,去杠杆隨之成為一項緊迫的任務。《新國富論:撬動隱秘的國家公共資產》另闢蹊徑,從資產端入手,提出應妥善管理公共資產,通過提高收益率來增加政府的公共收入,降低稅收,這對我國當前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 李揚

 

《新國富論:撬動隱秘的國家公共財富》是一本蘊含著真知灼見的書。作者視野開闊,跨越意識形態的分歧,考察了多個國家在公共財富管理模式上的差異及由此帶來的結果,提出了一些對當今中國很有價值的政策建議。國有企業是中國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經濟的重要支柱。如何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要求,通過深化國企體制機制改革,提高運營效率和發展質量是一個重大的現實問題。與許多主張私有化的中外學者不同,作者認為更重要的是建立好的管理機制,這與我在過去幾十年實踐中得出的結論可謂不謀而合。

——原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 傅成玉

 

幾乎全球所有政府都隱藏了價值連城的商業資產……本書作者一箭雙雕地解決了我們時代的二個大問題——公共債務的擴大,缺乏基礎設施投資。

——威廉·比特 花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本書是當下財政緊縮與公共債務悲觀情緒中的一縷新鮮空氣。鄧達德和福斯特的書應該成為政策制定者及每個學習公共財政的學生的案頭必讀。

——馬西濟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學院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0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