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光祿坊三號(簡體書)
滿額折

光祿坊三號(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6 元
定價
:NT$ 216 元
優惠價
87188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光祿坊三號》與作者上一部長篇《一九七九年紀事》相仿,透著一種懸疑感。不同在於,其他作者更注重的是在或長或短的博弈之後亮出謎底:誰是兇手,誰是肇事者,因由何在,手段如何。陳永和筆下的光祿坊三號是一個敞開的所在,《光祿坊三號》中也沒有如此這般的“兇手”,甚至沒有謎底,或者說謎底就折疊並展開於層層敘述本身。

這部小說的故事可以粗略概括為:死亡,及其所創造的。男主人公沈一義共立有三份遺囑,公證後交由律師鐘正明執行。出乎意料的是第二份遺囑:請求妻子陳冬梅跟前妻林芬住進光祿坊三號宅院,並邀請龔心呂女士跟婁開放女士同住。宣讀第三份遺囑的條件是四人共同住進此宅院一年。擺在前妻、未亡人、仰慕者與初戀四位女性面前的是同一問題:住不住進光祿坊?“其實每個人身體都有一座看不見的墳墓,埋葬著被我們卸掉的記憶。”作者以光祿坊召喚自己的人物與故事。


作者簡介

陳永和

作家,出身福州,現兩棲與福州與北海道阿寒湖小鎮。長篇小說《一九七九年紀事》獲“中山文學獎”。


名人/編輯推薦

《光祿坊三號》於一種世俗、一種短暫之中達成,依賴於條件,卻又確乎是種種情之所至。在此烏托邦中,情感因素、愛的因素以及審美因素相互勾連,形成了特殊而可信的樣貌,跨越環境而又考驗人們對情感、倫理以及社會的既有認知。“其實每個人身體都有一座看不見的墳墓,埋葬著被我們卸掉的記憶。”作者以光祿坊召喚自己的人物與故事:妻子及兒女(冬梅、沈芯、沈申),前妻及兒子(林芬、沈卓),記者和他的愛慕者(婁開放),或是少年時期的戀人(龔心呂)……面目複雜,代季層疊。

“未知的事物引導我們。”一個死亡事件帶來殘酷的真實,解開疑團,同時催生新的真實、新的疑惑,也讓我們重新認識自己,回到自己,也可能伴隨人與人以及世界的更多理解,或和解。因了一個人的離去,與之相關的或遠或近的每個人都重新走了一遍人生路。還可以說是一個男人和幾個女人一同重新歷經愛與死。


目次

第一部

奇特的遺囑

/002

龔心呂收到沈一義短信

/006

林芬接到鐘律師電話

/013

冬梅與鐘律師的文雅交談

/ 016

婁開放猶豫要不要去參加遺囑宣讀

/020

冬梅與林芬

/025

婁開放赤腳到了律師事務所

/ 028

第二份遺囑

/032

龔心呂到了光祿坊

/037

冬梅請龔心呂吃飯

/043

林芬搬家的猶豫

/050

龔心呂的顧慮

/058

龔心呂出現在婁開放家

/061

林芬的心思

/068

張競的疑惑

/073

冬梅急了

/077

婁開放的疑問

/083

龔心呂與張競

/087

大搬家

/092

冬梅和鐘律師

/097

第二部

旗袍之戀

/106

曼麗姨婆

/109

斷七之日

/115

冬梅的恐懼

/120

沈芯

/125

尋訪

/131

林芬和宋婆婆

/138

沈卓討厭自己這張臉

/ 142

婁開放知道了死者發短信的事情

/145

沈芯日記

/149

掃地的學問

/153

關於逝者短信的調查

/ 157

慢慢接近曼麗姨婆

/163

沈芯離家出走

/166

冬梅的焦慮

/170

龔心呂變成了阿五

/173

婁開放、冬梅和沈卓

/177

上海之行

/180

龔心呂的日常工作

/183

沈芯與墨脫

/186

墻壁裡面的畫像

/188

第三部

冬梅又開始想鐘律師

/194

鐘正明的教育

/197

婁開放的愛情理論

/201

夢三

/204

鐘正明的秘密

/208

沈卓看婁開放日記

/212

婁開放的荒唐想法

/215

林芬用計

/220

林芬、沈卓與婁開放

/223

由夢三而來的感悟

/227

林芬的憂慮

/232

張競上鼓嶺

/236

曼麗跟龔心呂

/246

光祿坊三號宴會

/250

雪山寺

/256


書摘/試閱

小時候,媽媽常常牽著我的手到城裡三坊七巷走親戚。

舅舅家在文儒坊,嬸嬸、小姨、三姑婆家在衣錦坊那邊……

從文儒坊舅舅家到衣錦坊親戚家要橫穿閩山巷,一條又窄又長的小巷,兩邊是高聳入云的灰墻,人夾在中間,顯得特別矮小。

小巷裡通常沒有人。有時候回舅舅家時天已經暗了,聽見自己跟媽媽的腳步在石板路上卡噠卡噠孤寂地響著,聲音比白天大好幾倍,兩邊高墻也變得比天更黑,要壓下來似的,心裡總感到害怕,恨不得飛跑起來,趕快離開。

但奇怪,現在回想起來,也許正因為這種害怕,閩山巷,就浮在其他坊巷之上深深印在我記憶裡了。

那時候,坊巷間鋪的全是石板路,大約走了幾百年,也就走出凹凸不平來,下雨天會積點水,平日腳踩在上面會發出好聽的響聲。

後來,到了“文革”,沒有時間走親戚了,忘了是哪一年,又開始走時,才發現坊巷間的石板路已經沒了,全變成了水泥路。

於是很感嘆。

沒想到過了幾十年後又變回來了。現在的坊巷間,又全鋪上了石板路。

石板路很新,走上去不響,也不積水。

於是就想,還要再走上幾百年,才會變成我小時候走過的,會響、會積水的石板路吧。

光祿坊在福州城內,是三坊七巷中之一巷。

三坊七巷,順便說一句,它是中國都市中僅存的一塊“裡坊制度的活化石”,是一座“明清建築博物館”。我最喜歡在黃昏,找一座坊巷中的宅院,比如小黃樓,比如二梅書屋,在一處僻靜的角落,就這麼呆著,看夕陽的金色在屋檐在墻角遊走,漸漸暗淡下去,最後消失。

小時候的走,常常會走到心底,像白布被染上色,一輩子再也無法褪掉。

於是,不知不覺,就被這種褪不掉的色彩控制了。年紀越大,就越發覺自己被它控制。

我想,我之所以總喜歡把自己小說的背景放在福州,或許就因為現在年紀已經足夠大,大到能讓這種褪不掉的色彩在心裡充分發酵,使它足夠成熟,使它非要溢出心到身體,再從身體溢出到文字吧。

我把《光祿坊三號》稱為IDEA小說。

我以為有一類小說可以稱為IDEA小說。與其他小說最大的不同就在於這類小說一定都有一個眼,或者說一個想法。這個想法不那麼普通,甚至相當奇特,但都具有很強的生命力,有深度與厚度。整部小說就建構在這個眼這個想法之上,包括人物設計、情節走向、結構規劃,都服從這個眼、這個想法,順著這個眼、這個想法走。總之,想法貫穿整部小說,離開了這個想法小說就不成其為小說了。

在《光祿坊三號》中,這個眼就是三份遺囑。

這一類小說的代表作有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的《金閣寺》、德國作家帕特裡克的《香水》,其他美國作家雪佛蘭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也算是這一類中的好小說吧。

小說原來題目叫《四個女人的宅院》,要感謝編輯王繼軍跟女友文學評論家林祁,他們同時建議改名為《光祿坊三號》。

小說的結尾有過多次修改,我原來想完全撇清第三份遺囑,強調老和尚跟傅一義長得相似,把結尾懸掛起來。這是一種偷懶的方法,被編輯老師看出來,認為這麼重要的意象,最後不了了之,讓讀者撲得太空,於是反復與我討論,於是,小說就成了現在的樣子。

我慶幸自己遇到這樣認真的編輯這樣認真的團隊。

最後感謝《收獲》主編程永新先生,他為小說鋪陳了一段新路。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