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條碼技術與應用‧高職高專分冊(簡體書)
滿額折

條碼技術與應用‧高職高專分冊(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9 元
定價
:NT$ 234 元
優惠價
87204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共分為12章,主要內容有條碼技術概述、GS1系統、條碼的生成與檢測技術、條碼的識讀技術、條碼技術在零售中的應用、條碼技術在倉庫管理中的應用、條碼技術在物流領域中的應用、其他常見條碼、條碼應用系統設計和條碼技術應用案例。每章后均附設小結和習題,便于教師教學和學生自學。
本書作為高校教材,適用于條碼相關專業的高職高專學生,也可作為在職人員的培訓教材和工具書。

作者簡介

中國物品編碼中心主任、中國自動識別技術協會理事長、國際物品編碼協會顧問委員會成員、全國物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物流信息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咨詢委員會專家,北京交通大學博士生導師,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目次

目錄



第1章條碼概述

1.1條碼技術的發展概述

1.1.1條碼技術的起源與發展

1.1.2條碼技術在我國的應用和發展

1.1.3條碼技術的發展方向

1.2條碼的基礎知識

1.2.1條碼的基本概念

1.2.2條碼的符號結構

1.3條碼的特點及分類

1.3.1條碼技術的研究對象

1.3.2條碼的分類

1.3.3條碼技術的特點

1.4條碼技術與數據庫技術

1.5條碼的管理

1.6條碼技術標準

1.7實訓項目


第2章各類自動識別技術概述

2.1RFID技術

2.1.1RFID系統的構成

2.1.2RFID系統的基本工作原理

2.1.3RFID的分類

2.1.4RFID技術應用領域

2.1.5RFID技術標準

2.2磁卡識別技術

2.2.1磁卡概述

2.2.2磁卡讀寫原理

2.3生物識別技術

2.3.1生物識別技術概述

2.3.2語音識別技術

2.3.3指紋識別技術

2.3.4虹膜識別技術

2.4圖像識別技術

2.4.1圖像識別技術概述

2.4.2自動圖像識別系統

2.5各種自動識別技術比較

2.6實訓項目


第3章GS1標準體系

3.1GS1標準體系應用案例

3.2GS1標準體系發展概述

3.2.1GS1標準體系的形成

3.2.2GS1標準體系的發展

3.2.3GS1標準體系的特征

3.3GS1標準體系的內容

3.3.1GS1編碼標識標準

3.3.2GS1載體技術標準

3.3.3GS1數據共享標準

3.4GS1標準體系的應用領域

3.5實訓項目


第4章代碼編寫和條碼生成與檢測標準

4.1我國圖書編碼標準化案例

4.2代碼的編碼技術標準

4.2.1代碼基礎知識

4.2.2代碼設計及編碼方法

4.3一維條碼的編碼技術標準

4.3.1編碼方法

4.3.2編碼容量

4.3.3條碼的校驗與糾錯

4.4二維條碼的編碼技術標準

4.4.1PDF417條碼

4.4.2QR Code條碼

4.4.3漢信碼

4.5條碼符號的生成技術標準

4.5.1條碼符號的生成概述

4.5.2預印制

4.5.3現場印制

4.5.4符號載體

4.5.5特殊載體上條碼的生成技術

4.6條碼符號的檢測技術標準

4.6.1條碼檢測的有關術語

4.6.2檢驗前的準備工作

4.6.3商品條碼的檢驗方法

4.6.4檢測設備

4.6.5條碼符號的印刷質量控制

4.7實訓項目


第5章條碼的識讀技術

5.1條碼識讀原理

5.1.1條碼識讀的基本工作原理

5.1.2條碼識讀系統的組成

5.1.3條碼識讀系統的基本概念

5.1.4條碼識讀器的分類

5.2條碼識讀設備

5.2.1激光槍

5.2.2CCD掃描器

5.2.3光筆與卡槽式掃描器

5.2.4全向掃描平臺

5.2.5圖像式條碼掃描器

5.2.6手機掃描

5.3便攜式數據采集設備

5.3.1概述

5.3.2便攜式數據采集器

5.3.3無線數據采集器

5.3.4數據終端的程序功能

5.3.5數據采集器的應用場合

5.4條碼識讀設備的選型和應用

5.4.1條碼識讀器的選擇

5.4.2條碼識讀器的應用

5.5實訓項目


第6章條碼技術標準在零售中的應用

6.1醫療衛生領域商品條碼案例

6.2零售商品應用條碼技術標準要求

6.2.1基本術語

6.2.2編碼標準

6.2.3條碼表示標準

6.3零售商品條碼符號標準

6.3.1條碼符號的設計

6.3.2條碼符號選用

6.3.3條碼符號的放置

6.3.4條碼符號質量的要求和評價

6.4商品二維條碼標準

6.4.1主要術語

6.4.2數據結構標準

6.4.3商品二維條碼的信息服務標準

6.4.4商品二維條碼的符號及質量要求標準

6.5商品條碼辦理標準程序

6.6實訓項目


第7章條碼技術標準在倉庫管理中的應用

7.1條碼在倉庫管理中的應用案例

7.2儲運包裝條碼應用技術標準要求

7.2.1基本術語

7.2.2編碼標準

7.2.3條碼表示標準

7.2.4條碼符號尺寸與等級要求標準

7.3實訓項目


第8章條碼技術標準在物流單元中的應用

8.1條碼技術標準在物流單元追溯過程中的應用

8.2物流領域條碼應用技術標準

8.2.1基本術語

8.2.2物流單元的編碼

8.2.3條碼表示

8.2.4物流單元標簽

8.2.5技術要求

8.2.6物流單元標簽的放置

8.3條碼技術標準在建材領域物流單元中的應用

8.4實訓項目


第9章條碼技術標準在物流中心的應用

9.1條碼技術標準在生產及流通加工中的應用案例

9.2條碼技術標準在搬運裝卸環節的應用

9.2.1搬運裝卸

9.2.2條碼在出入庫裝卸中的應用

9.3條碼技術標準在流通加工環節的應用

9.3.1流通加工

9.3.2條碼在組裝加工中的應用

9.3.3條碼在貼簽加工中的應用

9.3.4條碼在包裝中的應用

9.4條碼技術標準在信息處理環節的應用

9.4.1信息處理

9.4.2條碼在物流信息系統中的應用


第10章其他常見條碼

10.1常見一維條碼介紹

10.1.1Code 39碼

10.1.2Code 93碼

10.1.3庫德巴條碼

10.1.4GS1 Databar條碼

10.2常見二維條碼

10.2.1Code 49

10.2.2Code 16K

10.2.3其他二維條碼

10.3復合條碼

10.4實訓項目


第11章條碼應用系統設計

11.1條碼應用系統的組成與流程

11.1.1條碼技術應用系統組成

11.1.2條碼應用系統運作流程

11.2條碼應用系統的開發

11.2.1條碼應用系統開發的階段劃分

11.2.2數據需求分析

11.2.3系統設計

11.3條碼碼制的選擇

11.4條碼應用系統與數據庫

11.4.1條碼應用系統中數據庫設計的要求

11.4.2識讀設備與數據庫接口設計

11.5應用系統的硬件和網絡平臺選擇

11.5.1數據處理技術

11.5.2網絡拓撲結構的選擇

11.5.3網絡操作系統的選擇

11.6條碼應用系統集成

11.6.1硬件設備的采購、安裝和調試

11.6.2系統軟件的安裝、設置與調試

11.6.3數據庫的建立、數據加載

11.6.4應用程序的安裝、調試

11.6.5整個系統的聯合調試和運行

11.7實訓項目


第12章GS1標準體系應用案例

12.1條碼技術標準在農副產品質量管理中的應用

12.2條碼技術標準在煙草行業中的應用

12.3GS1標準體系在愛爾蘭海產品追溯中的應用案例

12.4二維條碼在企業物流管理中的標準化應用

12.5商品條碼技術在電子商務誠信體系建設中的應用

12.6漢信碼在散貨管理中的應用

12.7GS1標準體系在Dijon大學醫院追溯系統建設中的應用

12.8GS1標準體系在新疆阿勒泰甜瓜追溯中的應用案例

附錄A(資料性附錄)


附錄B(資料性附錄)


附錄C(規范性附錄)


附錄D(資料性附錄)


附錄GS1應用標識符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第1章條 碼 概 述

【教學目標】



目標分類目標要求

能力目標1. 能歸納總結條碼發展史上有代表性的重大事件

2. 能借助網絡收集條碼技術資料

知識目標1. 了解條碼技術的歷史和發展方向; 了解條碼技術與其他自動識別技術相比的優缺點

2. 理解條碼技術的特點和研究對象

3. 理解并掌握條碼的基本概念

素養目標文字總結能力、利用網絡的自我學習能力

【理論知識】
1.1條碼技術的發展概述
1.1.1條碼技術的起源與發展

條碼技術的迅速發展和它在諸多領域的廣泛應用,已引起許多國家的重視。如今,在世界各國從事條碼技術及其系列產品開發研究的單位和生產經營的廠商越來越多,條碼技術產品的品種已近萬種。
條碼技術誕生于20世紀40年代,在歐美、日本已得到普遍應用,而且在世界各地也迅速推廣普及,其應用領域還在不斷擴大。
早在20世紀40年代后期,美國喬·伍德蘭德(Joe Wood Land)和貝尼·西爾佛(Beny Silver)兩位工程師就開始研究用條碼表示食品項目,以及相應的自動識別設備,并于1949年獲得了美國專利。這種條碼圖案如圖11右上圖所示。該圖案很像微型射箭靶,稱作“公牛眼”條碼。靶的同心環由圓條和空白繪成。在原理上,“公牛眼”條碼與后來的條碼符號很接近,遺憾的是當時的商品經濟還不十分發達,而且工藝上也沒有達到印制這種條碼的水平,因此,該條碼沒有被普遍使用。然而20年后,喬·伍德蘭德作為IBM公司的工程師成為北美地區的統一代碼——UPC碼的奠基人。吉拉德·費伊塞爾(Girad Feissel)等于1959年申請了一項專利,將0~9中的每個數字用7段平行條表示。但是這種代碼機器難以閱讀,人讀起來也不方便。不過,這一構想促進了條碼碼制的產生與發展。不久,E.F.布林克爾(E.F.Brinker)申請了將條碼標識在有軌電車上的專利。20世紀60年代后期,西爾韋尼亞(Sylvania)發明了一種被北美鐵路系統所采納的條碼系統。1967年,辛辛那提市的Kroger超市安裝了第一套條碼掃描零售系統。
1970年,美國超級市場AdHoc委員會制定了通用商品代碼——UPC(universal product code)代碼。此后許多團體也提出了各種條碼符號方案,如圖11右下及左邊部分所示。UPC商品條碼首先在雜貨零售業中試用,這為以后該碼制的統一和廣泛采用奠定了基礎。1971年,布萊西公司研制出“布萊西碼”及相應的自動識別系統,用于庫存驗算。這是條碼技術第一次在倉庫管理系統中應用。1972年,莫那奇·馬金(Monarch Marking)等研制出庫德巴(Codabar)碼,它主要應用于血庫,是第一個利用計算機校驗準確性的碼制。1972年,交叉25碼由Intermec公司的戴維·阿利爾(David Allair)博士發明,提供給ComputerIdentics公司,此條碼可在較小的空間內容納更多的信息。至此,美國的條碼技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