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2017中國隨筆年選(簡體書)
滿額折

2017中國隨筆年選(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8 元
定價
:NT$ 288 元
優惠價
87251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2017中國隨筆年選》系“花城年選”系列之一種,一如既往地精選2017年度於各大報刊、出版物或新媒體公開發表的隨筆精品力作。名家佳作迭出,像法語專家周克希先生的一組文章《漫憶瑣記》;阿乙的長篇隨筆《智力生活》揭示了一種我們經驗和認識的盲區,讀來令人心驚,卻是徐徐道來;嚴鋒的《我的電子閱讀生涯》,顯示出一種妙趣橫生的人生態度,卻也又有著深厚的積澱;幾篇關於人物的作品,也給人以新意,江弱水談《聊齋》、張宗子說《水滸》以及止庵的讀畫筆記《畫廊故事》,雖都是點染一二,但寫出了新意,不顯峻急,又令人回味良久……


作者簡介

朱航滿,1979年生於陜西涇陽,2007年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獲文學碩士。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出版隨筆和評論集有《精神素描》(2009)、《遙遠的完美》(2010)、《書與畫像》(2013)、《咀華小集》(2015)等,編選花城出版社2012、2013、2014、2015、2016《中國隨筆年選》。


名人/編輯推薦

:由徐敬亞、韓慶成、何建明、韓小蕙、謝有順、洪治綱、盧翎、朱航滿、江冰、向繼東、王幅明、陳惠瓊等諸多名家精心編選,為您的質量閱讀擇優助力。

我們緊隨時代,

我們傳遞文心,

我們貫通文脈,

我們更希望能傳承文化!

由此,我們2017年的花城年選圖書品相,有心承續2016花城年選之典雅韻味,希望大家喜歡。


朱航滿

微信時代到來了。似乎人人都在享受著信息的發達,諸如快捷、免費以及海量的內容,而作為傳播信息與製造娛樂的手機,也已經成為我們形影不離的好伙伴。由此,我常常會內心自問,編選這樣一冊一年才出版一回的隨筆選本,究竟應該是怎樣的一番面目?也是在這一年,我特意寫了一篇回顧之前五年編選年選的文章,在開篇中便這樣寫道:“元旦過後,廣東的花城出版社寄來了《2016中國隨筆年選》,這已經是我編選花城年選的第五個年頭了。每一次編選,我都盡量去尊重自己內心的判斷,並努力把自己認可的隨筆佳作奉獻給讀者。編選年選,如何呈現編者的風格與趣味,也是我所追求的。有讀者在網上提意見說,我編的年選與別家少有重復,以為奇怪。”當時寫這篇文章之時,其實還有幾許自辯的意味,因為這種“少有重復”,或許便是一種基本的態度,這裡不但沒有什麼慚愧之意,甚至竟還有幾分暗暗的自得。但這篇文章寫得散漫,對於所謂“內心的判斷”,也做了一些思考和梳理,這裡不妨只將其中的一些想法摘抄如下:

“……重大歷史事件的關注和反思,之前我編選《隨筆年選》時,也以專輯的形式進行過呈現,這是我的一種追求,也便是試圖通過這種集中和深入的呈現,讓讀者更為透徹地了解歷史的複雜真相。”“對於現實的關注,也是我編選隨筆年選的一個方面。但隨筆不同於雜文,它的展示可能更為含蓄一些,溫柔一些,而內蘊和引起的沉思,或許也更為久遠一些。”“在我看來,隨筆寫作很難成為職業寫作,因為它不同於散文,需要學識,需要才華,更需要獨到的見識。因此,好的隨筆文章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有時非職業作家的隨筆寫作,反而常常有令我驚喜的地方。因此,在編選《隨筆年選》的過程中,我盡可能尋找那些被文學界遮蔽而又頗得妙趣的隨筆文章。”“對於人物的追懷也是我在編輯年選中,分外青睞的。因為在我看來,一個人物便是一個世界。好的追懷文字,不但是第一手的史料文字,而且呈現的是一種精神的風骨與風流,更為令人回味。”“當然,美文也是隨筆年選的重要遴選,但我更傾向於具有反思意味和啟蒙精神的作品。”

以上這些摘抄的內容,基本代表了我的一些編選的標準,2017年的隨筆年選,大體也是這種思路。由於這篇文章寫得倉促,讀起來著實有些差強人意。我將這篇文章命名為“夜晚的珍珠”,其源於我讀溫州作家戈悟覺先生的一篇隨筆《小院舊雨》的感受。文章中有這樣的一番議論:“我對戈悟覺這位作者很不熟悉,也未曾見識過這份刊發其作的《溫州人》雜志,因此還要感謝溫州作家方韶毅先生在微信上推薦這篇文章。與上述文章不同的是,戈悟覺的這篇文章把視角對準了底層的小人物,作者描述他們在荒誕年代的悲慘命運,更描述了他們被蒙蔽的無奈,因而讀後更令人反思。此文沉靜、憂傷,又有著一抹特別的亮色,宛若夜晚的珍珠一般。”後來報紙刊發時,將題目改為了“歷史、命運和美”,也算醒目和準確,但少了那一份特別的詩意。2017年的隨筆年選,依然重視對於“歷史、命運和美”的追尋,但我還更想強調的是一種表達上的從容。諸如這篇《小院舊雨》,便是如一杯陳釀的老酒,其中濃縮了太多的滋味。


目次

朱航滿 序 /

輯一

李娟 冬夜記 /

王彬 次第花開 /

輯二

韓羽 灶王爺的“臉譜” /

張世英 舊友重逢話孔孟之別 /

夏立君 司馬遷表情 /

輯三

溫普林 AI啟示錄 /

阿乙 智力活動 /

嚴鋒 我的電子閱讀生涯 /

石厲 甘露 /

蔣藍 豹子是大地的衡器 /

輯四

舒國治 哇,好啊,太對了呀! /

張郎郎 聽披頭士的時光 /

止庵 畫廊故事:大自然(八則) /

輯五

張源琛 德國人是怎樣“克服過去”的? /

聶作平 苦難催生奇跡——重走浙大西遷路 /

李靜 穿越黑暗的玻璃 /

輯六

楊絳 幼年往事(外一篇) /

周克希 漫憶瑣記(六則) /

韓敬群 和陶——回憶在北大寫舊詩的經歷 /

李大興 茫茫人海無處尋 /

輯七

趙珩 在上海美麗園的日子 /

嚴曉星 記辛豐年先生 /

裘小龍 葉芝的詩與楊憲益先生 /

沈勝衣 書中情分——紀念谷林先生逝世八周年 /

輯八

蔡小容 沈瓊枝姑娘 /

張宗子 天涯風雪林教頭 /

江弱水 《聊齋》小樣兒 /

潘向黎 讀顧隨札記 /

閻晶明 “病還不肯離開我”——魯迅的疾病史 /

輯九

劉濤 送別 /

尉天聰 蒼茫獨立唱挽歌——說高陽 /

羅遜 鮮為人知的巫寧坤歐洲之行 /

謝其章 “你見過這麼藍的天嗎?” /


書摘/試閱

小時候的富蘊縣,冬天真冷啊。睡到天亮,腳都是冰涼的。我和我媽睡一個被窩,每當我的腳不小心觸到她,總會令她驚醒於尖銳的冰意。被子那麼厚,那麼沉,卻是個大冰箱,把我渾身的冰冷牢牢保存。然而被子之外更冷。我倆睡在雜貨店的貨架後面。爐火燒到前半夜就熄透了,冷卻後的鐵皮爐和鐵皮火墻比一切的寒冷都冷。那時,我還是個八九歲的孩子,就已經開始失眠了。我總是靜靜躺在黑暗中,相峙於四面八方的堅固寒意。不只是冷,潛伏於白晝中的許多細碎恍惚的疑惑也在這寒冷中漸漸清晰,膨脹,進裂,枝繁葉茂。我正在成長。一遇到喧囂便歡樂,一遇到寂靜便恐慌。我睡不著,又不敢翻身。若驚醒我媽,她有時會溫柔地哄我,有時煩躁地打罵我。我不知道哪一個是真實的她。我活了不到十年,對所處世界還不太熟悉不太理解。好在不到十年就已經攢存了許多記憶,便一樁樁一件件細細回想。黑暗無限大。我一面為寒冷而痛苦,一面又為成長而激動。
就在這時,有一個姑娘遠遠走來了。
我過於清晰地感覺到她渾身披戴月光前來的模樣。她獨自穿過長長的,鋪滿冰雪的街道,堅定地越來越近。仿佛有一個約定已被我忘記,但她還記著。
我傾聽許久,終於響起了敲門聲。我驚醒般翻身坐起。聽到我媽大喊:“誰?”
仿佛幾經輾轉,我倆在這世上的聯繫仍存一線細細微光。仿佛再無路可走,她沿光而來。在門的另一邊輕盈停止,仿佛全新。
她的聲音清晰響起:“我要一個寶葫蘆。雪青色的。”
我媽披衣起身,持手電筒走向柜臺。我聽見她尋摸了一陣,又向門邊走去。我裹著被子,看到手電筒的光芒在黑暗中晃動,看到一張紙幣從門縫裡遞進來,又看到我媽把那個小小的玻璃飾品從門縫塞出去。這時,才真正醒來。
小時候的富蘊縣真遠啊。真小。就四五條街道,高大的楊樹和白樺樹長滿街道兩側,低矮的房屋深深躲藏在樹蔭裡。從富蘊縣去烏魯木齊至少得坐兩天車。沿途漫長的無人區。我媽每年去烏魯木齊進兩到三次貨。如果突然有一天,縣裡所有的年輕姑娘都穿著白色“珠麗紋”襯衫、黑色大擺裙及黑色長筒襪;或者突然有一天,所有人不停哼唱同一個磁帶專輯的歌——那一定是我家的小店剛進了新貨。在小而遙遠的富蘊縣,我家小店是一面可看到外面世界些微繁華的小小窗口。
又有一天,所有年輕人每人頸間都掛著一枚葫蘆形狀的玻璃吊墜,花生大小,五顏六色,晶瑩可愛。“寶葫蘆”是我媽隨口取的名字,一旦叫開了,又覺得這是唯一適合它的名字。我知道它的暢銷,卻從不曾另眼相看。還有“雪青色”,也從不覺得有什麼特別。然而一夜之間突然開竅。從此一種顏色美於另一種顏色,一個人比另一個人更令人記掛。原來世上所有美麗的情感不過源於偏見罷了。我偏就喜歡雪青色,偏要迷戀前排左側那個目光平靜的男生。盲目任性,披荊斬棘。我在路上走著走著,總是不由自主跟上冬夜裡前來的那個姑娘的腳步。我千萬遍模仿她獨自前行的樣子,千萬遍想象她暗中的美貌。又想象她已回到家中,懷揣寶葫蘆推開房間門。想象那房間裡一切細節和一切寂靜。我非要跟她一樣不可。仿佛只有緊隨著她才能歷經真正的女性的青春。
我總是反復想她只為一枚小小飾品冒夜前來的種種緣由。想啊想啊,最後剩下的那個解釋最合我心意:她期待著第二日的約會,將新衣試了又試,難以入睡。這時,突然想起最近年輕人間很流行的一種飾品,覺得自己缺的正是它,便立刻起身,穿上外套,系緊圍巾,推開門,心懷巨大熱情投入黑暗和寒冷之中。
我見過許多在冬日的白天裡現身的年輕姑娘,她們幾乎長得一模一樣。穿一樣的外套,梳一樣的辮子,佩戴一樣的雪青色寶葫蘆。她們拉開門,掀起厚重的門簾走進我家小店,冰冷而尖銳的香氣迎面撲來。她們解開圍巾,那香氣猛然濃郁而滾燙。她們手指緋紅,長長的睫毛上凝結白色的冰霜,雙眼如蓄滿淚水般波光瀲滟。她們拍打雙肩的積雪,晃晃頭髮,那香氣迅速生根發芽,在狹小而昏暗的雜貨鋪裡開花結果。
我是矮小黯然的女童,站在柜臺後的陰影處,是唯一的觀眾,仰望眼前青春盛況。我已經上三年級了,但過於瘦弱矮小,所有人都以為我只是幼兒園的孩子。說什麼話都不避諱我。我默默聽在耳裡,記在心裡,不動聲色。晚上睡不著時,一遍又一遍回想。一時焦灼一時狂喜。眼前無數的門,一扇也打不開。無數的門縫,人影幢幢,嘈嘈切切。無數的路,無數遠方。我壓抑無窮渴望,急切又煩躁。這時敲門聲響起。雪青色的寶葫蘆在無盡暗夜中微微閃光。霎時所有門都開了,所有的路光明萬裡。心中雪亮,穩穩進入夢鄉……然而仍那麼冷。像是為了完整保存我不得安寧的童年,世上才有了冬天。
這世上那麼多關於青春的比喻:春天般的,火焰般的,江河湖海般的……在我看來都模糊而虛張聲勢。然而我也說不清何為青春。只知其中的一種,它敏感,孤獨,光滑,冰涼。它是雪青色的,晶瑩剔透。它存放於最冷的一個冬天裡的最深的一個夜裡,靜置在黑暗的柜臺中。它只有花生大小。後來它掛在年輕的胸脯上,終日裹在香氣裡。
青春還有一個小小的整潔的房間,一床一桌,墻壁雪白,唯一的新衣疊放枕旁。是我終生渴望親近的角落。小時候的自己常被年輕女性帶去那樣的空間。簡樸的,芬芳的,強烈獨立的。我堅信所有成長的秘密都藏在其中。我還堅信自己之所以總是長不大,正是缺少這樣一個房間。我夜夜躺在雜貨鋪裡睡不著,滿貨架的陳年商品一天比一天沉重,一夜比一夜冷。白天我縮在深暗的柜臺後,永遠只是青春的旁觀者。
那時的富蘊縣,少女約會時總會帶個小電燈泡同去,以防人口舌。同時也源於女性的驕傲,向男方暗示自己的不輕浮。我常常扮演那個角色,一邊在附近若無其事地玩耍,一邊觀察情意葳蕤的年輕男女。他們大部分時候竊竊私語,有時執手靜默。還有時會突然爭吵起來。後來一個扭頭就走,一個失聲大哭。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5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