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華文文學百年選.香港卷01:散文、新詩
滿額折
華文文學百年選.香港卷01:散文、新詩
華文文學百年選.香港卷01:散文、新詩
華文文學百年選.香港卷01:散文、新詩

華文文學百年選.香港卷01:散文、新詩

定  價:NT$ 360 元
優惠價:79284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一九一八年魯迅發表〈狂人日記〉,正式揭開中國現代文學乃至全球現代漢語寫作的序幕,至今已百年。二○一八年為了迎接九歌出版社創社四十年,推出由陳大為、鍾怡雯主編的「華文文學百年選」。這是一套百年精選文集,涵蓋發展得最為成熟的四個華文文學板塊:臺灣、中國、香港、馬華。選篇方向多元,包括改寫現代文學史地景的經典、膾炙人口的名篇、各世代的先鋒力作,以及被主流視野忽略的另類佳構。
「華文文學百年選」以編年史的概念收錄,並按照發表的年代來排序。《華文文學百年選.香港卷》計分兩冊,精選香港在地作家以及曾經旅居香港的作家之作品,包括小說、散文和新詩各領域傑作,每篇文末均附作者的精簡小傳。本冊含括散文及新詩兩大文類,從早期港島的生活剪影、南來作家的懷鄉、地方精神的銘刻、老殖民地建築的懷舊、生猛的市井人物、港式飲食的神髓、韻味十足的生活隨筆、詭異的奇想、都市文明的理解與批判、拒絕沉默的街頭抗爭、城邦社會的思考、對大千世界的關懷,到前衛的創作實驗。七十五篇出自名家與新銳的佳作,多層次的顯現香港文學的深度與廣度,也為全世界的中文讀者打開嶄新的閱讀視野。

作者簡介

陳大為
一九六九年出生於馬來西亞怡保市,臺灣師範大學文學博士,現任臺北大學中文系教授。著有:詩集《治洪前書》、《再鴻門》、《盡是魅影的城國》、《靠近 羅摩衍那》、《巫術掌紋》;散文集《流動的身世》、《句號後面》、《火鳳燎原的午後》、《木部十二劃》;論文集《存在的斷層掃描:羅門都市詩論》、《亞細亞的象形詩維》、《亞洲中文現代詩的都市書寫》、《詮釋的差異:當代馬華文學論集》、《亞洲閱讀:都市文學與文化》、《思考的圓周率:馬華文學的板塊與空間書寫》、《中國當代詩史的典律生成與裂變》、《馬華散文史縱論》、《風格的煉成:亞洲華文文學論集》、《最年輕的麒麟:馬華文學在台灣》、《神出之筆:當代漢語詩歌敘事研究》、《鬼沒之硯:當代漢語都市詩研究》。

鍾怡雯
一九六九年出生於馬來西亞金寶市,臺灣師範大學文學博士,現任元智大學中語系教授。著有:散文集《河宴》、《垂釣睡眠》、《聽說》、《我和我豢養的宇宙》、《飄浮書房》、《野半島》、《陽光如此明媚》、《麻雀樹》;論文集《莫言小說:「歷史」的重構》、《亞洲華文散文的中國圖象》、《無盡的追尋:當代散文的詮釋與批評》、《靈魂的經緯度:馬華散文的雨林和心靈圖景》、《馬華文學史與浪漫傳統》、《內斂的抒情:華文文學論評》、《經典的誤讀與定位》、《雄辯風景:當代散文論I》、《后土繪測:當代散文論II》、《永夏之雨:馬華散文史研究》;翻譯《我相信我能飛》。

目次

編輯體例
總序 華文文學‧百年‧選 陳大為、鍾怡雯
香港卷序 鍾怡雯

【散文】
1927 爛漫的江濱 天健
1934 工作間零拾 梁之盤
1939 茶食店 蕭紅
1941 九一八致弟弟書 蕭紅
1942 吞旃隨筆 葉靈鳳
1952 談約會 徐訏
1959 家鄉的吉慶剪紙 葉靈鳳 
1967 那次去平洲 綠騎士 
1970 書與街道 也 斯 
1972 回去,回來 綠騎士 
1977 小巴的倒後鏡 也 斯 
1978 墳場 也 斯 
1980 看大戲 蓬 草
1980 牛蛙記 余光中
1981 羊吃草 西 西 
1982 吐露港上 余光中 
1982 每逢佳節 辛其氏
1985 秋之旅 金耀基
1986 三個香港 力 匡
1991 羅馬大將 淮 遠
1994 看貓 西 西 
1997 北角 盧瑋鑾
1997 張愛玲一生的飲食習慣 杜 杜
1998 放風(五則) 黃仁逵 
2001 粵語動物園 邁 克 
2002 玉玲瓏 董 橋
2004 山道 劉偉成 
2006 搭檯 胡燕青 
2009 縮腳歲月 黃國彬 
2009 香港茶餐廳 陶 然 
2014 電子眼睛 麥樹堅 
2014 惆悵此情難寄——公屋的故事 潘步釗
2014 得閒飲茶 黃仁逵
2016 舊時藍田 韓麗珠

【詩】
1934 普陀羅之歌 易椿年 
1946 死靈魂 嚴杰人
1946 墓園 嚴杰人 
1956 城望 葉維廉 
1957 北角之夜 馬博良 
1961 現代建築 馬 覺 
1966 致左手 蔡炎培 
1968 字句 馬 覺 
1969 戴 天 咀嚼著一點什麼
1974 梁秉鈞 中午在鰂魚涌
1974 我怎懂得 禾 迪
1976 長著鬍子的門神 西 西
1986 老殖民地建築 梁秉鈞
1987 維多利亞港 何福仁
1987 攤開長安城的平面圖 何福仁
1988 於是你沿街看節日的燈飾 飲 江
1989 二爺開攤 蔡炎培 
1990 在中環 俞 風
1994 洗衣服 游 靜
1996 越過維多利亞港 陳 滅
1997 尋隱者不喻 飲 江
1997 雲手 西 西 
1997 北角 黃燦然
1998 尚未誕生 王良和
1999 [ ] 樊善標 
2004 除草以後 鄒文律
2006 在碼頭吹吹風的日子 鄭政恆
2006 風中作 廖偉棠 
2006 香港再見 陳 滅
2008 車過巴勒斯坦難民營 西西
2011 從感冒城市回來 崑 南 
2012 世界紛擾,我很靜 潘國靈 
2012 歧路行(08) 北 島 
2012 我有一個超大的院子 黃燦然 
2013 花墟老兵 劉偉成 
2014 道路‧廣場‧道路 劉偉成 
2014 打開,為了可以收藏 鍾國強
2014 又有人問我公理和正義的問題 廖偉棠 
2015 喜劇 樊善標
2016 窩打老,的道 陳麗娟
2017 願我們再成為陌生人 呂永佳 

 

書摘/試閱

羊吃草 ◎西西

吐魯番,我看見羊吃草。以前,我並沒有仔細地看過羊吃草,也不曉得它們吃的是怎麼樣的草。我見過馬吃草、牛吃草、驢子吃草。它們總是低下頭來,伸長了脖子,把嘴嗅到地面的草上,一面咬住草莖,一面沙沙地撕裂草梗,或者拔菜也似地把草連根拔起。牛、馬和驢大概要一口氣拔很多草,才閉上嘴巴,磨碾一陣牙齒,慢慢咀嚼,然後吞下肚子,讓胃去消化和反芻。我看見牛和馬吃的草,都是普通草地上的青草——那種短矮的、匍匐在地面上攀爬的青草。有時候,我也看見驢子停在一輛木頭車邊吃車上堆著的草,那是人們割下來的像蔥條一般細長的草。
 
我們在吐魯番參觀了坎兒井地下水和防風林。在防風林的附近,有一座特別的沙丘,是一座饅頭也似的黑色山阜,在陽光底下閃著沉默的光,彷彿一座烏金礦。沙丘上有許多人把半截身子埋在沙底下,露出剩下的身軀和頭顱,以及他們民族色彩的鮮豔衣飾,這些人,都到沙丘來醫治關節炎。
 
我並沒有跑上沙丘,因為我看見一個男孩趕著一群羊來了。男孩穿著藏青的汗背心、炭黑的長佈褲、灰塵僕僕的白運動鞋,頭上戴了一頂純白的維吾爾族小圓帽。他趕著約二三十隻羊,其中有黑山羊,也有白綿羊,羊們在沙地上散開,各自低頭吃草。沙丘上面沒有草,沙丘底下的四周,仍是一片灰泥色的細沙,彷彿戈壁灘到了這裡,碎得如粉了。但在這片沙地上,卻長滿了叢生的矮草,展散了延蔓的枝條。羊看見了草,紛紛風捲殘雲似地噬囓起來。我想引一頭小羊走來這邊,於是蹲下來,伸手去拔取草葉。
 
我哪裡是在拔草呢,我那時的感覺是,我採拔的大概是荊棘,因為我一把抓到手裡的竟是滿掌的芒刺,好像握著一堆鐵蒺藜。我迅速縮回手,手指都火辣辣地像中了蜜蜂的針,是無數的針。我看看面前這纖細瘦削的蔓草,難道它們是箭豬和刺猬?
 
我一直以為,羊和牛、馬或驢子一樣,吃的都是貼近地面生長的那種軟嫩的短草,這時才知道,羊吃的竟是像玫瑰花莖那般多刺的植物。我看見它們愉快地吃著,像一部鋒利的剪草機,沙沙沙,草都吃進嘴巴去了,多麼豐富的一頓下午茶。我還看見羊隻在草叢中走來走去,彷彿它們四周的植物不是尖銳的芒刺,而是如絮的棉花。它們真使我驚異呢。它們有一張怎麼樣的嘴,是鋼鐵的唇舌、上下顎和口腔?為什麼可以吞囓針似的草莖而不受傷?肥胖的綿羊,滿身是濃厚的捲曲羊毛,走在草叢中也許能夠無視草葉的利刺,可是山羊隻有短而薄的披毛,但它們在叢草間穿插,同樣彷彿經過的是一片秧田。羊們真令我驚異呢。

山牧場是真正的“烏魯木齊”,因為烏魯木齊的意思就是美麗的牧場。我們站在公路上,面對漫山遍野蒼綠的松樹,深深地呼吸。這草原一片芬芳,充滿泥土和花朵的甜味,我還以為自己忽然到了阿爾卑斯山。但遠方積雪的峰巒是天山,融化了的冰塊,匯成河道從我們面前的山坡下流過,許多人都奔跑到水邊去了。過了很久,他們才肯一一回來,但都雪雪呼痛,說是有一種草,把他們刺得跳起來。他們之中不乏穿著堅厚的牛仔褲的人,但在草叢中跑過,彷彿有千千萬萬的芒針插在腿腳上。
 
草原上除了地氈也似的青草外,到處都是小花,有的白,有的紫,有的怯怯地嫣紅,夾雜在各種高高低低的植物之中,我們看見一種尺來高的植物,沒有花,葉子細小狹短,莖枝上佈滿星形放射走向的小針葉,於是有人喊起來:是這種草了,是這種草了。連那麼厚的牛仔褲也能透過,叫我們驚跳起來。我仔細看看那草,並不認識這種草的名字,以前也沒有見過,但我記得,這草就是沙丘底下羊們覓食的點心。一位陪我們到處逛的田老師說:這些草,羊最喜歡了。
 
在烏魯木齊,我也看見了羊吃草。那時候,我們坐在天池上的遊艇裡,兩岸是層層疊疊的山和松樹,在向陽的山坡上,遍山隱隱地點綴著一點一點的白花,並且彎彎曲曲的,在山坡上呈現一個之字形。偶然,白花緩緩地移動起來,這時候,我們才知道,山坡上的白點子不是花朵,而是放牧的羊群。帶頭的羊走在前面,橫越過山腰,隨後的羊都跟著那道白色的虛線朝更高的山頂攀登。羊們居然能夠爬上那麼高的山,彷彿它們不是羊,是鷹。
 
對於天山的風景,我們感到失望,天池是一座水庫,但環境遭受污染的程度,令我們沮喪:到處是故意摔破的玻璃瓶,花襯衫的遊民提著聲浪襲人的收音機。或者,關於天山,我們其實又認識多少呢?我們不過到達天池旁邊的一個小角落,看見的也只是供遊客駐足一陣的名勝,我們可曾攀過雪線,自己去尋找天山冰潔的雪蓮?

為了尋求更豐盛的草原,羊們攀到了山的極高處,當我們抬頭仰望,山坡上的動物,竟是我們心目中柔弱的羊嗎?天池的水寒澈入骨,天池的風涼冷如冰,帶備衣衫來的人紛紛披上了風衣或毛線衣。山坡上的羊沒有加衣,在這充滿荊棘的世界上,它們不必穿戴甲胄,不必練就一身銅皮鐵骨,但見它們搖搖擺擺、晃晃蕩盪,以一個個軟綿綿的身軀,在芒刺間悠然步行,安然度過。


舊時藍田 ◎韓麗珠

當要向你重述關於那些街道的事情時,我無法指出它們的名字,因為由官方定出的名字,不一定會種植在居民的心裡,直至現在,如果你翻看地圖,街道的名字並沒有改變,但我生活過的地方已經消失了,所以我要敘述的是那些已經永遠消失了的地方,它們只有它們活著的時候的名字。

但為了確立那個區域的消失,我仍然可以指出一個沒有意義的地名──藍田平田邨,它座落在安田街之旁,我生活過的地方是「第24座」,兩個不同的名字,重疊在相同的地方。更準確的說法,這個區域並非由幾條街道,而是以座數來命名,一座四通八達,佈滿過多出口因而令人容易失去方向的迷宮。

當然在我出生之前,區域已經建起了,人們帶著各自的生活疤痕在那裡聚集。我母帶著兩個孩子從大陸來港,暫住在當時的龍翔道木屋區,不足半年,一場大火使他們輾轉得到住進新落成的藍田公共屋邨單位的機會。幾年後我才出生。

童年時期,母親總是重複這樣的往事:第一天搬進這個房子時,什麼家具也沒有,只有幾個紙皮箱,內裡有他們僅餘的衣服。她要到製衣廠上班,可是工廠位於牛頭角,她身上沒有一個硬幣,翻遍了屋子的各個角落,也找不到僥倖掉落的零錢。無計可施下,她只好跑到樓下的雜貨店,硬著頭皮向那個坐在店門前發呆的陌生老闆娘問:「可以借我一個硬幣嗎?我要到牛頭角上班,但剛巧沒零錢坐車⋯⋯」老闆娘看了看她,從錢箱裡掏出一個五元硬幣塞進她手裡。

當時的工廠是日薪製,母親晚上回家時便把硬幣還給她。

其實我從來不知道是哪一所店。低矮的大廈旁是一個潮濕的菜巿場,幾個宰雞殺鴨的攤檔,一個賣燒爉的店子,麵包店,賣文具和玩具的鋪子⋯⋯但並非我喜歡流連的所在。那時候,我的活動範圍,或對於那裡的座標記憶,以我所唸的小學(就在我居住的樓房的左方,兩者相隔一條馬路)為定點。雖然,在那裡上學的孩子,都住在附近,可是為了安全,學校還是安排了在放學時由每位老師負責一個區域的「歸程隊」。其中一隊,會浩浩蕩蕩地走向另一個方向──學校右方的斜坡,他們上坡,向左拐彎,那是我喜歡蹓逛的所在,我們叫它「19座」,以公共圖書館為地區的中心(當然,這只是對於我的心裡地圖來說)。每隔兩至三天,我就走到那裡,借閱還沒有讀過的衛斯理系列(倪匡的其他系列,童年的我並無興趣)、亦舒、心理學初階,和各種雜七雜八的讀物。管理員說我只可以停留在兒童閱讀區,但當我進入成人閱讀區並在那裡待上很久,他們也不說什麼。離開圖書館,往往都是因為空調太冷,推開玻璃門,便會看見,左方有賣車仔麵的攤檔,無論任何時候都溢出煮湯的香氣,母親並沒有給我們零用錢,因此只能節制食欲。直至現在,我仍然感到能亳無考量地購買自己喜愛的食物是一件難得而幸福的事。

車仔麵檔之旁,總是有幾個圍坐在矮櫈上,一邊有一搭沒一搭地聊天,一邊縫製手中衣服的初老女工,當時的製衣廠,已經開始北移,可還有一部份未及遷徒的,留給製衣女工一些外發工作的機會。與車仔麵檔比鄰,還有一家賣盅頭飯的攤子,我常常在上課時懷念他們的鳯爪排骨飯,偶爾,即使跟著歸程隊回到家裡吃過母親上班前所準備的午飯,還是會拿著從紅包裡省下來的錢,坐在那裡,把那盅沾了豉油的飯,珍重地吃完。留在舌頭的記憶,還有女工旁邊,一個時而出現,時而消失的手推車,販子會在車上的平底鍋澆上香氣四溢的油,然後把一塊漢堡扒放在上面,直至煎得有點焦,外脆內軟,也把兩塊漢堡包輕輕在鍋子上擱一下,擠一點番茄醬,便把漢堡包交給我們。我從來不愛吃麥當勞,覺得即使在垃圾食物之中,那也只是次等的味道,其實是因為那個賣漢堡包的木頭車。當然它隨著重建而永遠失去了蹤影。

圖書館的右方,是我還沒能獨自上街,必須牽著母親的手,才能到街上去的時光,就在十歲之前。我們愛到藍泉麵包店,因為那裡的麵包香氣會吸引所有嚵嘴的鼻子。母親會讓我選一件西餅,當作一種因為身為孩子而得到的獎勵。我總是會選雪人蛋糕,就像訓練自己對於破壞所愛之物必須具備的殘忍,每次在興奮地接過從老闆娘滿臉笑容地交到我手中的蛋糕之後,我都會先咬掉雪人的戴著巧古力帽子的頭顱。

位於麵包店之旁的,是藍泉餐廳,兩個店子為同一個老闆所擁有。小學畢業那一年的暑假,我跟友人第一次走進那裡,點了一份早餐,在客滿的餐室,等了甚久,食物仍未抵達,招手叫來在那裡顧店的麵包店老闆娘,那時,她的臉上再也沒有出現對小童的憐愛,只是冷冷地丟下一句:「早餐熟了自會送來給你。」然後轉身走開。我有點驚訝,同時明白改變了的人不是她,而是我,是那個分水嶺,讓我隱隱地感到邁向成人是一件怎樣的事,只好呷一口手裡的黑咖啡,那是人生裡第一杯咖啡,過於苦澀,那時我並不知道,十多年後,自己會迷上那樣的一種飲料。

街道所伸展出來的,從來不只是橫向的店子,或縱向的人面,還有,無法定出確切位置,卻一直在生長的,時間。

初中時期,區域重建,我們遷往另一個新落成的公共屋苑。直至現在,母親仍然會對我談及那個區域的事情,例如,當她再次走到已成為「平田商場」的地方購物,碰到L醫生。「你記得嗎?」她問我:「在你年紀幼小時,常常帶你到16座去看的那個年輕醫生?」我記得16座,那是一幢暗綠色的大廈,外牆繪上了一條碩大的彩色的龍,人們說,到了深夜,龍會飛出來,俯視熟睡中的區域。

「他的診所仍在那裡,只是,已成了一個初老的人。」母親說。

重建的時候,他們必定忘記一併拆毀我的夢境,以致它有時過度地生長。

在夢裡,我一次又一次回到舊居。回家的路,必須經過通往菜巿場的路,兩旁的欄杆坐滿了身上刺著各種圖案的紋身的少年(也有可能,他們身上只是印水紙的油彩),他們一邊愉快地搖晃著穿牛仔褲和人仔拖鞋的腳,一邊緊盯著來往的路人,要是發現有年少的女生,便會以各種方法去形容她,大笑,互相扭打,企圖引起她的注意。我只能低著頭,緊縮著身子快步走過。

夢醒以後很久,我才想到,我長得太慢而且太大,而當年坐在欄杆上的少年,該也已早已各自成了面目全非的人。


中午在鰂魚涌 ◎也斯

有時工作使我疲倦
中午便到外面的路上走走
我看見生果檔上鮮紅色的櫻桃
嗅到煙草公司的煙草味
門前工人們穿著藍色上衣
一群人圍在食檔旁
一個被子用鹹水草綁著一隻蟹
帶牠上街
我看見人們在趕路
在殯儀館對面
花檔的人在剪花

在籃球場
有人躍起投一個球
一輛汽車響著喇叭駛過去
有時我走到碼頭看海
學習堅硬如一個鐵錨
有時那裏有船
有時那是風暴
海上只剩下白頭的浪

人們在卸貨
推一輛重車沿著軌道走
把木箱和紙盒
緩緩推到目的地
有時我在拱門停下來
以為聽見有人喚我
有時抬頭看一憧灰黃的建築物
有時那是天空

有時工作使我疲倦
有時那只是情緒
有時走過路上
細看一個磨剪刀的老人
有時只是雙腳擺動
像一把生銬的剪刀
下雨的日子淋一段路
有時希望遇見一把傘
有時只是
繼續淋下去
煙突冒煙
嬰兒啼哭
路邊的紙屑隨雨水沖下溝渠
總有修了太久的路
荒置的地盆
有時生銬的鐵枝間有昆蟲爬行
有時水潭裏有雲
走過雜貨店買一枝畫圖筆
顏料鋪裏永遠有一千罐不同的顏色
密封或者等待打開

有時我走到山邊看石
學習像石一般堅硬
生活是連綿的敲鑿
太多阻擋 太多粉碎
而我總是一塊不稱職的石
有時想軟化
有時奢想飛翔


又有人問我公理和正義的問題 ◎廖偉棠

又有人問我公理和正義的問題,
當風靜悄悄扣緊風紀扣的時候,
和風雨一起咄咄敲窗的,
還有一把匕首;穿黑雨衣的
除了骷髏屠夫,還有一群中學生。
他們問我公理和正義的問題,
「香港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我們才剛剛長大。」
是的,你們才剛剛長大,
就看見烏鴉趕製了一頂襤褸的天幕。

又有人問我公理和正義的問題,
是網路上素未謀面的網友,
那些光纖隨時釋放他的憤怒
隨時又把他綁牢。「香港陷落了
怎麼辦?我們還在谷底張望呢。」
一大片陸地向一個小島微微傾斜,
一小片荊棘握住另一小片荊棘,
是的,陷落的時候,
荊棘也能接續
燃燒的手。

又有人問我公理和正義的問題,
就在每日的飯桌上,母親擔憂
菜價的心額外恍惚了一下,
我不能接住這恍惚,
「不能用別的方法溝通嗎?
點解要刀刀攞命?」然而晚上
更多的刀在母親沒去過的遠方叫喊,
它們在沒有窗的地方拚命敲窗,
只要你應答它就抹掉你的聲音,
只要你伸出空掌
它就傾之以釘。

是我自己問我公理和正義的問題,
一邊削一枚二十世紀梨,
愈削愈薄,直至削到另一隻手,
或者另一隻烏鴉或者另一把刀。
我小心地給自己的眼球
穿上一件小小的小小的黑衣服,
讓它坐在黑夜裏並沒有人看見,
它在黑夜裏睜得裂了
就像一粒二十一世紀
的核。苦澀而白熱,
似海而坎坷。


窩打老,的道 ◎陳麗娟

這些行道樹
和我
都無法選擇
自己被插在哪裡。

路是舊時的
(據說窩打老之中這一段最舊)
因而有樹
沿路是舊朝代的(名)學校
收著新生代的聰明男孩子
因而保護著山頭(免於被起樓)
還有經典現代建築教堂兩座
因而保護著山頭(免於被起樓
如果它們不把自己也起樓)
也保護著這舊朝代的街
也保護著這舊朝代的行道樹

樹被新時代的地磚
圈在小小的泥洞裡
地磚下的樹根便腫起來
把地磚爆開
「想把XX爆開(無謂再抑壓…) 」

我,窩打老
(Waterloo)
舊朝代的的街道。
新朝代的語言
難以發音
當然夾硬來的話
「來吧我什麼都應承~~」
新時代的男孩
從舊殖民語言直接換新的無縫過渡

我這人
也是舊朝代的
借來的地方、借來的時間也已過時
我借著借來的地址
走在這路上我是借上借(所謂「借過」)
有一天我走在這裡
在一堆腫起的樹根前拍照
(滑iPhone 6大約花了一秒)
身後一名大嬸(或曰大媽)
被dup停的我阻了一秒
她走過我前頭
粗壯如樹的身體
送我一個極嫌惡怨恨的回眸
她在某樹在大風後斷死了的位置過了馬路
到了YMCA,隔著一個窩打老
繼續以嫌惡怨恨睥著我
我想,她一定能
好很能
趕上
這新時代

在這城裡
走得快些
比較著數
可以快點死
但窩打老
請你不要先死於我
窩打老的戰役
原是勝利的意思
雖然「滑鐵盧」只是換個讀音
人家比較記得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284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