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一針二灸三中藥:何天有學術思想與臨床經驗集(簡體書)
滿額折

一針二灸三中藥:何天有學術思想與臨床經驗集(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8 元
定價
:NT$ 288 元
優惠價
87251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首先從整體上介紹了何天有教授針、灸、藥三個角度的經驗特徵, 然後, 從內科、骨傷、婦科、兒科、男科、五官科等專科疾病的角度詳細介紹何教授針、灸、藥綜合治療經驗。本書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可讀性, 使學習者在較短時間內掌握常見病證的綜合療法, 以便更好地進行臨床治療。

作者簡介

何天有,男,主任醫師,教授,中國中醫科學院、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現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針灸學學科帶頭人,甘肅中醫學院針灸推拿學重點學科帶頭人,中國針灸學會理事,甘肅省針灸學會第一副會長,甘肅省針灸臨床中心副主任,甘肅省第一層次領軍人才,全國第四批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針刺研究》雜志編委。2002年援外醫療期間獲馬達加斯加共和國總統騎士勛章,2007年被評為“甘肅省名中醫”。

中醫藥學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是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打開人類醫學寶庫的鑰匙。中醫藥學經過幾千年的沉澱與發展,集歷代名家的思維智慧與實踐經驗為一體,形成了獨特的中醫藥文化特色。
在漫長的中醫藥發展進程中,針、灸、中藥為治療疾病的三大主流療法,相輔相成,不可偏廢。明代高武《針灸聚英》雲:“扁鵲有言,疾在腠理,熨蟎之所及;在血脈,針石之所及;其在腸胃,酒醪之所及。是針灸藥三者得兼,而後可言醫。”針、灸、中藥三法治則相同,都是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作用於人體的髒腑、經絡、腧穴,但由於其作用方式不同,人體的反應與效果也就不盡相同。
楊繼洲《針灸大成》曰:“人之一身,猶之天地……故其致病也,既有不同,而其治之,亦不容一律,故藥與針灸不可缺一者也。”就針法而言,其長於激發經氣,通絡止痛以祛病於無形;灸法有針所不為、藥所難能之功,其貴在滲透;中藥之優勢在於扶正祛邪,調和氣血,平衡陰陽。針法和灸法治療之後,機體經絡得以疏通、氣血運行通暢;而後再用中藥,更有利於藥物吸收,促進機體正氣的恢復。三法並用不僅可以提高臨床療效,還能減少單種治法的差異性。而現如今,由於多種因素的影響,往往有用藥而貶針者,有施針而忘灸者……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值得深思。故作為當代中醫人,掌握針、灸、藥這三項技能便顯得尤為重要了。
筆者從事教學、臨床與科研工作40餘年,一直以來提倡古人針、灸、藥並用之法,善用“一針二灸三藥”的綜合療法。筆者經常思考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提高針、灸、方藥的療效,通過研究針灸手法和方藥配伍提高治療效果,並對傳統刺法灸法及方藥進行繼承與創新。首先在中醫學辨證論治基礎上,結合針灸學經絡腧穴理論,創新應用靶向針刺法、無痛飛針手法……以提高針刺臨床療效;第二,確定了常用灸穴,應用腧穴的配伍組成穴區,由單穴灸到多穴灸,增強了腧穴的協同治療作用;第三,善用古方,但又不拘泥於古,創新化裁,組成新方,臨床應用常取得良效。經過40餘年的不懈努力,記錄了30餘萬字的寶貴資料,現將其係統整理,編纂了本書,並得到了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的支持,終於可以付梓了,雖然經歷了不少艱辛,付出了很多心血,但我異常欣慰,總算為中醫藥的研究與發展盡了微薄之力。
全書共分四章。第一章詳細介紹了作者的從醫之路;第二章從整體上介紹了針、灸、藥三個方面的經驗特徵;第三章從內科、骨傷科、婦科、兒科、男科、五官科、其他病證的角度詳細介紹了用針、灸、藥綜合治療的經驗;第四章從傳承創新的角度討論瞭如何做好中醫臨床。為方便閱讀,全書統一使用第三人稱描述從醫經歷、臨床經驗等。
本書突出臨床實踐,適用於中醫學、中西醫臨床醫學、針灸推拿學專業的學生,臨床醫生及從業者,以及中醫、針灸愛好者等參閱,對中醫臨床工作者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本書立足於臨床實際,廣泛徵求了眾多中醫藥專家的意見,在編著過程中,作者得到王銀平、文新、孫志華、馮喜蓮、丁海霞、銀東山、劉乃嘉、高向晶、何子東、何彥東等同道的大力協助,其中王銀平協助對本書的文獻整理、統稿、編撰與校對,在此一併表示感謝。
本書編寫參閱大量文獻資料、編輯工作艱鉅、內容豐富且突出創新,許多內容有待進一步翔實,可能存在諸多不足,懇請廣大讀者與同道提出寶貴的意見與建議,為中醫藥事業的發展添磚加瓦。

目次

第一章醫家小傳
第二章學術思想
第一節用針經驗
第二節用藥經驗
第三節用灸經驗

第三章專病論治
第一節內科病證
感冒
冠心病
心律失常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慢性支氣管炎
偏頭痛
失眠
周圍性面神經麻痺
三叉神經痛
慢性膽囊炎
慢性結腸炎
慢性萎縮性胃炎
胃下垂
腦血管病後遺症
重症肌無力
脫肛
白細胞減少症
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
多發性末梢神經炎
肋間神經痛
類風濕關節炎
第二節骨傷科病證
骨質增生
腰椎椎管狹窄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肩周炎
頸椎病
梨狀肌綜合徵
強直性脊柱炎
痛風
腰椎間盤突出症
足跟痛
坐骨神經痛
第三節婦科病證
……

第四章傳承創新

書摘/試閱

何天有,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中醫藥大學、中國中醫科學院兼職博導,已從事中醫針灸臨床、教學、科研工作近40餘年。1974年畢業於北京中醫學院,曾任甘肅中醫學院附屬醫院副院長,甘肅中醫學院針灸推拿系主任,現任全國針灸臨床中心甘肅分中心主任,甘肅岐黃中醫藥研究院院長,中國針灸學會常務理事,甘肅省針灸學會常務副會長,甘肅中醫學院皇甫謐針灸研究所所長。為全國第四、第五、第六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思想經驗繼承指導老師,國家重點針灸專科帶頭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針灸重點學科帶頭人,國家級名中醫,甘肅省名中醫,甘肅省領軍人才。2002年在援外醫療期間獲馬達加斯加共和國總統騎士勳章,2007年被評為“甘肅省名中醫”。主編出版《華佗夾脊治百病》《中醫通法與臨證》《何氏驗方驗案集》《腦卒中偏癱的康復訓練與針灸治療》《何氏鋪灸治百病》《何氏美容祛斑灸法》《何氏養生保健灸法》《何氏藥物鋪灸療法》《實用中醫蠟療學》《最想要的養生書》等著作十餘部,主編新世紀全國中醫藥高等院校創新教材《針灸甲乙經》。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獲國家專利2項。其主持完成科研項目11項,曾獲得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廳局級獎勵6項,獲國家自然基金地區基金項目1項、甘肅省重大中醫藥科研項目1項,主持研製的前列腺多功能治療儀獲得國家發明專利。
何教授學驗俱豐,是深受廣大患者信賴的中醫藥專家,也是深受學生愛戴和尊敬的老師。他成為名醫和名師的歷程,激勵著後學者學習。
一、志從高遠,腳踏實地
何天有在年輕時患有慢性腹瀉,後經一王姓中醫師採取針灸和捏脊的方法治好了頑固性腹瀉,因此他對中醫產生了深深的敬畏和強烈的好奇感,萌生了學習中醫、探索中醫的決心。1970年,北京中醫學院在甘肅招生,何教授憑著聰慧和對醫學不斷鑽研的精神,順利通過了考試,以優異的成績被錄取,實現了他多年來的願望。大學期間,他付出異於常人的努力,研讀《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難經》《針灸大成》《本草綱目》《溫病條辨》《醫宗金鑑》等書籍,古代名醫的格言警句都成為他激勵自己奮發學習的動力和精神食糧。閒暇時間,他跟隨王永炎、欒志仁、楊甲三等中醫名家抄方、臨證,為後來的臨床中註重經方和古典針刺手法的應用奠定了深厚的基礎。畢業後他回到位於戈壁深處的酒泉金塔基層醫院。當時基層醫療條件差,沒有先進的醫療設備,醫務人員不足,藥品短缺,患者的需求無法滿足。但正是這種艱難的環境,鍛煉了何教授最基本的醫療技能,在不借助先進設備的條件下,利用所學基礎知識解決患者的問題。他除了利用大學之所學進行臨床實踐外,還虛心向當地老中醫請教,蒐集民間驗方和典型醫案,在短時間內為自己積累了不少臨床經驗。
何教授告誡後學.選擇醫學專業,容不得半點馬虎,醫學生以守護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為職責,稍有不慎將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因此學醫者必須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職責觀念,且醫學知識浩瀚廣博,學生在學校需認真學習基礎知識,廣泛涉獵各類醫學書籍,有助於拓展臨床思路以及用針、用灸、用藥的各種方法;臨床實踐時,更要慎之又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斷學習,靈活應用。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5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