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金融學(精編版)(第5版)(簡體書)
滿額折

金融學(精編版)(第5版)(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9 元
定價
:NT$ 294 元
優惠價
87256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是國家“九五” “十五” “十一五” “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金融學》精編版(第五版)繼續保持上一版四篇二十章的結構,但在具體內容上有所增刪、在數據資料上有所更新、對錯漏之處也有所更正。 新增的內容主要包括:第七章第九節的“商業銀行的淨息差”、“壓力測試”;第八章第二節的表8-4“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第十六章第一節的“'雙支柱'調控框架”、第二節的“社會融資規模”和“利率走廊”;第十七章第二節的“經濟'倒金字塔'”;第十八章第一節的“金融化”;第十九章第一節的“金融脆弱性假說”等。 擴展的內容主要包括:第一章第三節的數字貨幣;第二章第五節的購買力平價與一價定律;第三章第一節的中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第六章第二節的社區銀行、第三節的國有商業銀行、第四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有關中國的部分以及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最新進展;第七章第二節圍繞《多德 - 弗蘭克法案》的銀行監管轉向、第四節有關逾期90天以上貸款的不良認定問題;第九章第三節有關中國地方政府債務相關法律規定、第四節有關中國加入全球證券市場指數的進展;第十一章第四節的全球及中國影子銀行規模、第五節的中國互聯網金融風險與監管;第十四章第三節全球多國家央行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情況;第十六章第二節中國人民銀行推出新的貨幣政策工具情況;第十八章第五節中國金融改革2017年以來的最新進展;第二十章第二節中國金融監管體制的調整情況。

作者簡介

黃達,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新中國金融學科主要奠基人。中國人民大學校務委員會名譽主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顧問、中國金融學會名譽會長。曾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及經濟學與應用經濟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第一屆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專家委員等。曾獲第二屆“孫冶方經濟科學獎”、首屆“中國金融學科終身成就獎”、第六屆“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及第三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



張傑,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所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曾獲教育部首屆“高校青年教師獎”、首屆“孫冶方金融創新獎”。代表性學術成果有《天圓地方的困惑――中國貨幣歷史文化之總考察》(1993年)、《中國金融制度的結構與變遷》(1998年)、《農戶、國家與中國農貸制度:一個長期視角》(2005年)、《金融分析的制度範式:哲學觀及其他》(2013年)以及《流量、儲蓄與金融權利》(2016年)等。

目次

第一篇 貨幣、信用與金融 / 1







第一章 貨幣與貨幣制度 / 3



第一節 初識貨幣 / 3



第二節 貨幣的起源 / 4



第三節 形形色色的貨幣 / 5



第四節 貨幣的職能 / 9



第五節 貨幣的界說 / 12



第六節 貨幣制度 / 13







第二章 國際貨幣體系與匯率制度 / 18



第一節 國際貨幣體系 / 18



第二節 外匯與外匯管理 / 21



第三節 匯率與匯率制度 / 24



第四節 匯率與幣值、匯率與利率 / 27



第五節匯率的決定 / 29







第三章 信用與信用形式 / 32



第一節 信用及其與貨幣的聯繫 / 32



第二節 現代社會之前的信用 / 34



第三節 現代信用活動的基礎 / 36



第四節 現代信用的形式 / 38







第四章 利率及其決定 / 43



第一節 利息 / 43



第二節 利率及其種類 / 45



第三節 利率的決定 / 48



第四節 利率的作用 / 51



第五節 利率的度量 / 51



第六節 利率的風險結構 / 54



第七節 利率期限結構 / 56







第五章 金融範疇的形成與發展 / 60



第一節 金融及其涵蓋的領域 / 60



第二節 金融範疇的形成 / 62



第三節 金融範疇的界定 / 64







第二篇 金融中介與金融市場 / 67







第六章 金融中介體系 / 69



第一節 金融中介及其包括的範圍 / 69



第二節 西方國家的金融中介體系 / 70



第三節 中國的金融中介體系 / 73



第四節 國際金融機構體系 / 81







第七章 存款貨幣銀行 / 87



第一節 存款貨幣銀行的產生和發展 / 87



第二節 分業經營與混業經營 / 89



第三節 金融創新 / 91



第四節 不良債權 / 94



第五節 存款保險制度 / 98



第六節 商業銀行的負債業務 / 100



第七節 商業銀行的資產業務 / 102



第八節 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和表外業務 / 104



第九節 商業銀行的經營原則與管理 / 106







第八章 中央銀行與金融基礎設施 / 113



第一節 中央銀行的產生及類型 / 113



第二節 中央銀行的職能 / 115



第三節 中央銀行的獨立性問題 / 120



第四節 金融基礎設施 / 121



第五節 中央銀行體制下的支付清算系統 / 122



第六節 金融業標準 / 125







第九章 金融市場 / 128



第一節 金融市場及其要素 / 128



第二節 貨幣市場 / 131



第三節 資本市場 / 135



第四節 證券價格與證券價格指數 / 139



第五節 資本市場的效率 / 141



第六節 衍生工具市場 / 142



第七節 投資基金 / 145



第八節 外匯市場與黃金市場 / 147



第九節 風險投資與創業板市場 / 150



第十節 金融市場的國際化 / 152







第十章 資產組合、資產定價與資本結構 / 155



第一節 風險與資產組合 / 155



第二節 證券價值評估 / 159



第三節 資產定價模型 / 161



第四節 期權定價模型 / 165



第五節 資本結構 / 168







第十一章 金融體系結構/ 172



第一節 金融體系與金融功能 / 172



第二節 金融體系的兩種結構 / 174



第三節 對存款貨幣銀行的再論證 / 176



第四節 金融體系結構的演進趨勢 / 177



第五節 互聯網金融 / 180







第三篇 貨幣均衡與宏觀政策 / 183







第十二章 現代貨幣的創造機制 / 185



第一節 現代的貨幣都是信用貨幣 / 185



第二節 存款貨幣的創造 / 187



第三節 中央銀行體制下的貨幣創造過程 / 194



第四節 對現代貨幣供給形成機制的總體評價 / 199







第十三章 貨幣需求、貨幣供給與貨幣均衡 / 202



第一節 貨幣需求理論的發展 / 202



第二節 中國對貨幣需求理論的研究 / 207



第三節 貨幣需求面面觀 / 209



第四節 貨幣需求分析的微觀角度與宏觀角度 / 210



第五節 貨幣供給及其口徑 / 212



第六節 貨幣供給的控制機制 / 215



第七節 貨幣供給是外生變量還是內生變量 / 220



第八節 貨幣均衡與貨幣非均衡 / 221



第九節 貨幣供求與市場總供求 / 222



第十節 我國對均衡境界的追求和理論探索 / 22







第十四章 開放經濟的均衡/ 232



第一節 國際收支 / 232



第二節 國際收支的調節 / 235



第三節 國際儲備 / 237



第四節 國際資本流動 / 239



第五節 對外收支與貨幣均衡 / 243



第六節 對外收支與市場總供求 / 246



第十五章 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 / 249



第一節 通貨膨脹及其度量 / 249



第二節 通貨膨脹的社會經濟效應 / 251



第三節 通貨膨脹的成因及其治理 / 254



第四節 通貨緊縮 / 257







第十六章 貨幣政策 / 260



第一節 貨幣政策及其目標 / 260



第二節 貨幣政策工具、傳導機制和中介目標 / 265



第三節 貨幣政策效應 / 271



第四節 財政收支與貨幣供給相互聯繫的歷史演變 / 275



第五節 國債與貨幣供給 / 276



第六節 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組合 / 279



第七節 匯率政策 / 282



第八節 開放條件下貨幣政策的國際傳導和政策協調 / 287







第四篇 金融發展與穩定機制 / 291







第十七章 貨幣經濟與實際經濟 / 293



第一節 兩分框架 / 293



第二節 虛擬資本 / 294



第三節 貨幣中性抑或非中性 / 296







第十八章 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 / 301



第一節 金融與經濟增長 / 301



第二節 金融壓抑 / 305



第三節 金融自由化 / 306



第四節 普惠金融 / 308



第五節 中國金融改革 / 311







第十九章 金融脆弱性與金融危機 / 317



第一節 金融脆弱性 / 317



第二節 金融危機 / 319



第三節 中國的金融脆弱性與金融危機 / 322







第二十章 金融監管 / 325



第一節 金融監管的界說和理論 / 325



第二節 金融監管體制 / 328



第三節 金融監管的國際協調 / 329



第四節 銀行監管的國際合作 / 331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5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