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長江上游古代鹽業開發與城鎮景觀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長江上游古代鹽業開發與城鎮景觀研究(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68 元
定價
:NT$ 408 元
優惠價
87355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長江上遊古代鹽業開發與城鎮景觀研究》的研究物件是長江上遊古代鹽業與聚落起源及其城鎮變遷,並非對這個區域的鹽業做全面研究。研究內容主要集中於鹽業生產、運銷與城鎮起源變遷的空間關係,進而探尋其中的內在聯繫。時間範圍從先秦至清代。先秦研究以三峽考古新發現為出發點,結合史料和古代傳說蠡測鹽與聚落起源的關係;秦漢研究探討行政區劃與城市布局的相關性;唐宋關注鹽與城鎮的變遷;明清研究從運銷和鹽道人手,復原鹽業城鎮的景觀變遷。從區域看,包括金沙江和長江上遊幹流(宜賓一宜昌)及其主要支流(嘉陵江、烏江、岷江、沱江、大渡河),由於云南大理和湖北當陽與鹽業相關,所以,清江和怒江流域部分也在本文範圍內。行政區劃上,集中在四川、云南、貴州三省和西藏的部分區域。
針對鹽業史和城市史研究現狀,《長江上遊古代鹽業開發與城鎮景觀研究》研究的總體思路是以城市為載體,從與古代鹽業相關的聚落和城鎮人手,以時間為線索,尋找不同時代鹽業城鎮在流域空間、行政空間和經濟空間中的地位和影響,闡明城鎮和區域的關係,並以鹽業城鎮為窗口,探索資源型城市和衰落型城市的演變規律,力圖為這些城市的保護和再生提供理論基礎。《長江上遊古代鹽業開發與城鎮景觀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有以下創新構想。

2016年,我和北大中文系李零教授向國家出版基金辦公室推薦了“中國鹽業考古與鹽業文明”叢書出版項目。這套學術著作包括:《中國鹽業考古》(李水城,北京大學)、《秦漢鹽史論稿》(王子今,中國人民大學)、《長江上遊古代鹽業開發與城鎮景觀研究》(李小波,四川師範大學)、《中國古代鹽道》(趙逵、張曉莉,華中科技大學)、《滇藏地區的鹽業與地方文明》(李何春,云南民族大學)。以上幾位作者分別從考古學與民族志、歷史學與古文獻學、交通史、歷史地理學、文化遺產線路、文化人類學等不同視角對中國古代的制鹽遺址、制鹽工藝與技術、鹽政以及與鹽有關的貿易通道和城鎮發展、鹽產區的景觀環境和文化習俗等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究,可以說是全方位地對中國鹽業發展的歷史和研究做了系統展示。最近,這套學術著作即將出版,這無論是對學術界還是對出版界都是一件前所未有的喜事,我願借此機會表示衷心的祝賀!
鹽是人類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看似極為普通,但卻是維系地球生命繁衍生存的重要元素,其作用就如同空氣、糧食和水一樣。食鹽的主要成分為氯化鈉。鹽的重要性在於它能夠保障人體的新陳代謝、血液循環,增強神經和肌肉的興奮性,還能調節體內酸堿平衡,使血壓維持正常。可見,鹽對人的生存和健康是何等重要!
鹽的重要性還在於它關乎國計民生,在歷史上曾是國家財政的支柱和賦稅的重要來源。因此,中國歷朝歷代都將鹽當作戰略資源來掌控。先秦時期,齊國的“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論語·憲問》);漢武帝時,桑弘羊發表了著名的《鹽鐵論》,在朝廷引發一場大討論,最終朝廷將鹽、鐵視為國家的經濟支柱;盛唐一代,鹽稅幾占國家財政總收入的一半;宋代以後,國家更是將鹽稅全部收歸國有。由此不難看出,“鹽”對一個王朝、一個國家的社會安定和政權穩固是多麼重要,無怪乎中國古人很早就將鹽視為“國之大寶”。
中國古人開采過池鹽、井鹽、海鹽和巖鹽。傳說古代山東沿海的“宿沙氏煮海為鹽”,有說宿沙氏為黃帝臣,也有說是炎帝的諸侯。總之,早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就知道采鹵制鹽了。四川出土的漢代畫像磚就有開采井鹽的生動畫面。但過去傳統研究鹽史和鹽文化主要依靠文獻記載,多有局限。鹽業考古是我國近些年來才有計劃地開展起來的新領域。較早的工作從長江三峽起步,特別是對重慶忠縣中壩遺址的考古發掘。接下來研究者們在黃河三角洲的萊州灣地區發現了大量煮海鹽的遺跡,數量多達700余處,規模巨大。此後,又在全國其他地方陸續調查,發現了不少制鹽遺址。以上工作絕大部分是在北京大學考古系李水城教授的主持下進行的。其中,有些是與國外學者合作的,有些是與相關學科的科技工作者協作開展的,可謂國際合作和多學科協作的成功典範。李水城教授和美國加州大學的羅泰(Lotharvon Falkenhausen)教授還在此基礎上主編出版了幾部中國鹽業考古文集,並在《南方文物》組織“鹽業考古”專欄,向學術界和公眾介紹中國鹽業考古的發現和研究,所取得的諸多成果已引起國內外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和高度評價。由此也顯示出鹽業考古是個非常具有潛力的新興研究領域。
以李水城教授為代表的一批學者不僅迅速填補了中國鹽業考古的長期空白,在中國考古學中建立起鹽業考古這一分支學科,還極大地推進了中國鹽業史和鹽文化的研究。在即將出版的“中國鹽業考古與鹽業文明”這套叢書中,李水城所著《中國鹽業考古》一書不但對中國的鹽業考古做了全面介紹,同時還介紹了歐美與亞非拉等地的鹽業考古情況以及有關的人類學調查研究,視野廣闊,提供了比較研究的大量資料。
我是做考古研究的,難免對鹽業考古說的話比較多。其他幾部書的內容也非常豐富多彩,涉及鹽史、鹽文化和文化遺產的方方面面,有些領域我不是很熟悉,就不贅述了。相信這套著作的出版,必將對中國鹽業史、鹽業考古乃至中國經濟發展史、科技史和文化史的研究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目次

緒論 長江上遊古代鹽業開發與城鎮景觀研究緣起
一、中國鹽業考古引發的地理視野
二、學術研究回顧
三、長江上遊古代鹽業開發與城鎮景觀的研究視野

第一章 長江上遊古代鹽業開發的地質基礎
第一節 四川-云南古地理環境變遷與鹽礦形成
第二節 川東、川西、川中、川北成鹽的地質差異
一、時間差異
二、鹽礦種類差異
三、鹽礦埋藏的地質構造差異
第三節 滇中、滇西和滇南成鹽的地質差異
一、時間差異
二、鹽礦類型差異
三、鹽礦埋藏的地質構造差異
第四節 長江上遊古鹽井遺址考察
一、四川部分
二、重慶部分
三、西藏部分
四、云南部分
第五節 長江上遊鹽礦地質條件與古代井鹽開發
一、鹽礦的埋藏深度對鹽業開發歷史序列產生重要影響
二、鹽礦的開采難度對鹽業利用方式和早期聚落及城鎮產生較大影響
三、鹽礦空間布局影響了區域空間經濟結構、城鎮布局和行政區劃
四、鹽產區和非鹽產區之間的鹽業運銷伴隨著多元文化的交流

第二章 三峽鹽業考古成果與長江上遊人類活動蠡測
第一節 三峽鹽業考古新發現
第二節 長江上遊早期鹽業開發與人類活動蠡測
一、鹽泉開發與“巫載文化”和“黔中文化”
二、藏區鹽業與羌族源流
三、李冰與蜀中早期鹽業
四、云南早期鹽業開發與人類活動
第三節 先秦時期鹽業開發與長江上遊聚落與城市
一、中壩聚落與古代鹽業
二、先秦長江上遊鹽業資源與城市初步格局
……

第三章 長江上遊古代鹽業開發對城市的影響
第四章 鹽業城鎮的空間結構與景觀特徵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Brief introduction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5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