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實踐(簡體書)
滿額折

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實踐(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68 元
定價
:NT$ 408 元
優惠價
87355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資產負債管理部在商業銀行中被譽為參謀本部,在實踐中起著經營中樞的作用,具體承擔著對經營形勢進行前瞻判斷、資源配置、經營目標平衡、戰略目標實施落地等職能,本書是在持續不斷學習國際先進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理論和實踐的基礎上,對招商銀行多年資產負債管理實踐的概括和總結,也是對資產負債管理理論進行提升的一次嘗試。作者希望通過這些總結和梳理,歸納資產負債管理要遵循的規則和基本原則,能夠對未來商業銀行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有一定指導意義。理論上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需要堅持基本原則和商業規則,通過精細化管理工具在各項經營目標的平衡中實現高質量發展目的。但實踐中商業銀行常常以產品、業務為中心,而不是以客戶為中心,呈現的是外延式、粗放式發展特徵,而不是內涵集約式發展特徵。在利率市場化和外部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就形成了“增量不增收,增收不增效”的經營結果,背離了商業銀行經營發展的目的和初心。在這就要求找到基本理念、發展規律和思考框架,解決經常面臨的短期和長期的選擇問題,在發展理念上的搖擺問題和認識上的模糊問題,本書旨在通過總結經驗教訓,形成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的理論框架和邏輯規律,實現從理論中來,到實踐中去,再昇華提煉成為新的理論指南,在業務發展中對管理人員形成具體指導,避免經營中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現象。

作者簡介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經濟系和財政金融系畢業,先後獲經濟學學士和碩士學位。於1995年加入招商銀行,曾任招商銀行北京分行副行長、行長,招商銀行總行行長助理、副行長兼董事會秘書,現任招商銀行執行董事、副行長兼財務負責人。;.;復旦大學國際金融系畢業,獲經濟學博士學位。於2005年加入招商銀行,曾在招商銀行總行資產負債管理部、投資管理部和深圳分行任職,現為招商銀行盧森堡分行副行長。


名人/編輯推薦

中國銀行業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轉型、推進高質量發展,取得了輝煌的成績。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後,歐美銀行業遭受重創,中國銀行業異軍突起,多家銀行的資本、市值等位居全球銀行業前列。
在新的發展階段,中國銀行業也面臨多重挑戰,如金融脫媒加劇,利率市場化加快,金融科技影響加大,業務國際化程度加深,經營綜合化、集團化趨勢加速,守住風險底線支持實體經濟導向加強等。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應適應新形勢、新變化、新挑戰。
資產負債管理作為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核心,要以價值創造為目標,堅持以資本回報為導向的資產管理理念、以量價平衡為導向的負債管理理念,持續優化資產負債組合管理,實現流動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平衡。


前 言


2021年2月,招商銀行總市值達到1.4萬億元,位居全球上市銀行前5位,估值水平超過中國上市銀行平均水平的兩倍多。一家成立僅僅33年的股份制商業銀行脫穎而出取得巨大成功,並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回顧總結招商銀行獲得成功的原因,有以下幾點:,得益於我國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就,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為中國銀行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得益於良好的公司治理和穩定且優秀的管理層的卓越領導;得益於長期堅持零售銀行和輕型銀行的戰略定位與方向;等等。成功的原因還有很多,其中高度重視資產負債管理在銀行經營管理中的引領和中樞作用,是非常值得總結的一點。
中國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實踐,伴隨著我國銀行業市場化轉型、股份制改造、境內外上市、集團化經營、國際化發展的進程,不斷學習借鑒國際先進理論和方法論,並在實踐中創新運用,推動了中國銀行業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在資本實力、規模、效益、市值等方面位居全球銀行業的前列,而日本和歐洲銀行業則風光不再。招商銀行作為中國商業銀行業的一員,以及中國銀行業改革創新的試驗田,敢為天下先,發揮區位優勢,積極向國際先進銀行學習。招商銀行2005年引入了經濟資本的概念,將資本成本、資本回報和資本約束納入資產負債管理的範疇,建立了以風險資本回報率為核心的資源配置體系,以經濟增加值為目標的績效考核體系;2006年取消了資產負債比例指標,從資產負債比例管理逐步過渡到動態平衡資產負債管理模型,銀行內部資金管理從上存下借模式改為使用內部資金轉移定價全額逐筆計價,同年採用平衡記分卡作為考核工具;2007年啟動了全面預算管理,逐步探索將預算、考核和薪酬分配融合為深度關聯的工具體系,引導分支機構經營行為,同年開始建設管理會計體系,對成本和收益進行更精確的計量與分攤;2008年建立內部評級方法,對風險進行更準確、敏感的計量。這些管理工具與管理方法,在引進和不斷深化運用的過程中相互促進、相互關聯,共同推動資產負債管理成為一個更為科學的系統工程,在戰略執行、結構調整、凈息差管理、風險定價、成本管控、資本管理、司庫運行等方面不斷發揮作用。
當然,在資產負債管理的實踐中,也有經驗和教訓值得總結與反思。比如,國內商業銀行在長期快速增長的背景下形成根深蒂固的規模導向,對發展質量不夠重視;在考核評價上更突出短期的表現,對長期的價值導向不夠重視;在營銷上以產品、業務為中心,而不是以客戶為中心;在結果上往往呈現的不是內涵集約發展特徵,而是粗放的外延擴張式發展特徵,甚至忽視風險。從長期看往往造成“增量不增收、增收不增效、增效不增值”的經營結果,即在規模快速增長的情況下,如果凈息差管理能力、風險定價能力和客戶綜合服務能力未得到相應提升,那麼收入未必會增長;即便實現了收入增長,如果成本管理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未得到相應提升,那麼效益也未必會增長;即便效益增長了,如果採用的是重資本發展模式,那麼可能出現毀滅價值而不是創造價值的局面,這就背離了商業銀行經營發展的目的和初衷。
本書結合近幾十年國際銀行業資產負債管理理論和實踐創新,以及我國資產負債管理監管政策制度的變化和我國商業銀行對資產負債管理的理論與實踐探索,體系化地梳理資產負債管理的基本方法和管理工具,歸納商業銀行經營要遵循的基本原則和商業邏輯,在業務發展中對管理人員形成具體指導,對商業銀行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具有借鑒意義。
本書共分為七章。第一章介紹資產負債管理面臨的形勢和挑戰。主要從宏觀經濟形勢、監管政策和金融改革、市場競爭和客戶行為、內外部約束等方面討論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面臨的形勢變化與挑戰。
第二章介紹資產負債管理的目標、基本規律和框架。隨著利益相關者理論的發展,企業經營目標從股東價值最大化轉向企業價值最大化,資產負債管理的目標就是企業價值最大化,而其核心是價值創造,要實現價值創造就需要堅持四個導向,把握好五個平衡,處理好八個方面的關係。
第三章介紹資產負債組合管理。資產負債管理不僅要做好資產管理、負債管理,更要做好動態、多目標平衡的資產負債組合管理,而且資產負債管理的內涵不斷擴大,從法人到集團、從本幣到本外幣、從表內到表外、從銀行視角到客戶視角等。
第四章介紹流動性風險管理與銀行帳簿市場風險管理。資產負債組合管理的結果,一方面體現在收益上,具體體現為凈利息收入和凈息差;另一方面體現在風險上,具體體現為流動性風險和銀行帳簿市場風險,資產負債管理要在短期和長期內進行風險與收益的動態平衡。
第五章介紹定價管理。利率市場化下商業銀行不斷發展定價理念和方法,對內實行內部資金轉移定價,引導市場報價,對風險進行集中管理;對外不斷優化貸款和存款的定價方法,應對加劇的價格
競爭。
第六章介紹資本管理。隨著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持續優化資本監管框架,商業銀行對外進行資本補充,對內增強資本內生能力,在管理上強化資本成本管理,發揮資本資源配置和引導作用,提升資本回報。
第七章介紹司庫管理。司庫經營在資產負債管理框架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一方面有很強的操作性,另一方面又有很強的政策性和職能性,是實現資產負債管理目標的重要一環。
本書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理論性,梳理完善了資產負債管理的框架和體系,對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了系統思考;二是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本書注重對實踐經驗的總結與概括,期望對具體工作有所指導;三是新穎性,本書對知識體系和背景知識進行了更新,展現了最新的管理方法、監管政策和實踐案例,使讀者可以了解最新的理論與實踐進展。
綜觀全球銀行業的成敗得失和經驗教訓,成功的原因多種多樣,但導致失敗的關鍵一點是風險管理失控。銀行是經營風險的行業,通過經營各種風險獲取利潤。資產負債管理就是通過管理好組合、杠桿、邊界和底線,更精細化地管理好風險,最終實現價值創造。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應始終重視通過資產負債組合對戰略進行承接,始終保持合理的杠桿和資本充足率,確保流動性與資產安全,不斷增強對宏觀經濟波動的免疫力及抗壓能力。
全球主要經濟體歐洲、日本、美國進入低利率或者負利率時代,商業銀行利差收窄,盈利能力下降。我國貨幣政策雖然仍有空間,但也進入了貨幣總量較大、杠桿率上升、利率相對較低的周期。在此背景下,商業銀行通過合理的資產負債配置,保持合理的利差和盈利能力至關重要。我國是以間接融資為主的經濟體,商業銀行的信貸融資是實體經濟發展的主要融資來源,而信貸融資需要資本,資本主要來源於商業銀行的盈利。商業銀行只有保持合理的盈利水平,才能夠持續地內生資本,通過融資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實現良性循環。這對資產負債管理是個新挑戰、新課題,需要在實踐中進一步探索。
在本書的寫作過程中,招商銀行資產負債管理部彭家文總經理、財務會計部李俐總經理等提出了很多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董加加、周湘鳳、魏文、陳澍雨、鄒萌等參與了本書的體系編排、框架搭建、修改討論等,其他同事也貢獻了專業的智能與思考,在此表示感謝。
由於水平有限,在寫作過程中難免會有錯誤、疏忽或不當,懇請讀者朋友批評指正,希望通過更多從業者的參與,共同推動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理論和方法論的創新,為中國銀行業在全球金融體系的崛起做出微薄貢獻。

2021年2月


目次

前 言 / 001
第一章 資產負債管理面臨的形勢和挑戰 / 001
第一節 宏觀經濟形勢的挑戰 / 002
第二節 政策改革不斷推向深入 / 016
第三節 市場競爭環境與客戶行為變化 / 026
第四節 商業銀行經營面臨的內外約束 / 035
第二章 資產負債管理的目標、基本規律和框架 / 051
第一節 資產負債管理的目標:價值最大化 / 051
第二節 資產負債管理要堅持四個導向 / 062
第三節 資產負債管理要把握好五個平衡 / 067
第四節 資產負債管理要處理好八個方面的關係 / 077
第五節 資產負債管理的框架 / 082
第三章 資產負債組合管理 / 091
第一節 資產負債管理理論 / 091
第二節 商業銀行資產管理 / 095
第三節 商業銀行負債管理 / 102
第四節 資產負債組合管理 / 112
第五節 凈利息收入和凈息差管理 / 130
第四章 流動性風險管理與銀行帳簿市場風險管理 / 147
第一節 流動性風險管理 / 147
第二節 銀行帳簿利率風險管理 / 172
第三節 匯率風險管理 / 198
第五章 定價管理 / 213
第一節 利率市場化與定價管理 / 214
第二節 內部資金轉移定價 / 235
第三節 貸款定價方法 / 252
第四節 存款定價方法 / 260
第六章 資本管理 / 269
第一節 資本監管框架的形成及演進 / 269
第二節 商業銀行資本管理的基本內容 / 288
第三節 商業銀行資本管理實踐 / 301
第四節 資本管理實踐中的思考 / 308
第七章 司庫管理 / 313
第一節 司庫的職能和作用 / 314
第二節 司庫流動性管理框架 / 320
第三節 司庫投融資業務特點 / 329
第四節 貨幣政策與司庫經營的關係 / 339
第五節 司庫經營中的思考 / 351
參考文獻 / 359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5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