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寶山記憶:上海市寶山區檔案編研成果選編(簡體書)
滿額折

寶山記憶:上海市寶山區檔案編研成果選編(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28 元
定價
:NT$ 768 元
優惠價
87668
領券後再享91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2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寶山作為上海的北大門,有著百年開埠、百年工業、百年市政、百年教育、百年軍事的“五個百年”文化,承載著上海近現代發展的縮影。

本書是上海市寶山區檔案局、上海市寶山區檔案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的重要論述,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而組織選編的寶山檔案編研成果匯編。

本稿通過一個個親歷者、見證人的回憶和講述,一位位檔案、史志工作者的發掘和考證,還原和再現了一個個鮮活生動的歷史場景,為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更好地發揮檔案在“以史鑒今、資政育人”方面的獨特作用進行的探索和實踐。


作者簡介

上海市寶山區檔案局、上海市寶山區檔案館:實行一個機構、兩塊牌子。2001年10月,寶山區委、區政府將寶山區檔案局(館)與寶山區地方志辦公室、中共寶山區委黨史研究室合署。撤並後的寶山區檔案局(館)為區政府主管全區檔案和史志工作的職能部門。

名人/編輯推薦

本書有四個部分 ,分別是寶山人民革命斗爭史研究、寶山人文歷史檔案研究、“吳淞文化”考證與研究、新中國成立及改革開放以來口述史料,通過一個個親歷者、見證人的回憶和講述,一位位檔案、史志工作者的發掘和考證,再現了寶山區的近代發展歷史、人民革命斗爭歷史和改革開放業績,具有較強的史料性和教育意義。

寶山:上海第一個城鄉一體化改革試點區的探索和實踐(代序)

包信寶


寶山,地處上海市東北部,長江與黃浦江匯流於吳淞口入海。這裡是上海的水上門戶,歷史上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商家必爭之地。新中國成立後,寶山地區是上海重點規劃建設的鋼鐵、港口、能源基地和農副產品生產基地,在整個上海的發展大局中有著重要的作用。

“撤二建一”,寶山率先試點城鄉一體化

上海的區縣合並、撤縣建區,是上海市委、市政府深思熟慮、精心謀劃上海發展的一項重大決策,經國務院批準於20 世紀80 年代後期開始實施。這是上海行政區劃的一次重大調整和改革,對於上海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

早在1984 年9 月,市委、市政府就對上海市區行政區劃進行了調整擴大,市區範圍從原來的230 平方公裡擴大到375 平方公裡。這是上海解放後調整市區面積最大的一次。1986 年1 月,市委、市政府召開的農村工作會議上,又首次明確提出了城鄉一體化的方針。會議分析認為:從地域上看,城鄉融合、相互滲透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從市場上看,城鄉的相互依存也越來越密切;從經濟比重上看,產值的增長、財政收入的增加,還有要創匯、翻番,都越來越離不開郊區。會議要求,全市各級幹部要有城鄉一體化的全局觀念,不能只看到市區375 平方公裡範圍,而應該把立足點放在全市6340 平方公裡的廣闊土地上,在規劃未來、發展經濟、安排布局、進行建設、內外開放等方面,都要把市區和郊區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

市委、市政府的一系列決策,為當時上海的改革開放創造了新的歷史機遇和發展空間。但在實踐過程中也逐漸出現了一些新的矛盾和問題,尤其是像寶山縣、吳淞區“一塊土地、兩個主人”的矛盾在當時就比較突出。雖然區、縣之間本著顧全大局、相互支持、協作配合的精神,做了大量工作,協調處理了不少問題。但由於區、縣體制沒有從根本上理順,矛盾依然存在著。當時的寶山縣、吳淞區,縣中建區,區中有縣,吳淞區就鑲嵌在寶山縣的境內,這樣就人為地把資源割裂開了;區、縣兩個政府在同一個地區行使行政管理的職能,也不符合馬克思關於廉價政府的理論。比如,區、縣都有自己的一套規劃。這些規劃,從自己的區、縣來看,都是蠻合理的;但從整個地區來看,是不太合理的,發揮不了整個地區的優勢。由於縣和區都是一級政府,都要有自己的文教衛生設施,因此也存在重復建設的現象。例如友誼路地區,既是寶山縣政府的所在地,又是吳淞區友誼路街道的所在地,這裡已有了縣少年宮,可是在相距不到200 米的地方又新造了一所區少年宮。治安管理方面,在友誼路地區同時有寶山縣、吳淞區和寶鋼三個公安分局的派出所。寶鋼的派出所管廠內的治安,縣裡的派出所管白天,到了晚上,只剩下區裡的派出所在管。我剛到區裡工作時,就有人告訴我一個故事,說是寶山影劇院坐落在吳淞區裡,但它的產權是屬於寶山縣的。按照區、縣的治安分工,影劇院內發生治安事件,由縣公安局的派出所管,出了影劇院就歸吳淞區管;如果案件從影劇院內發展到影劇院外,該誰來管?就曾發生過不應有的笑話。另外,區、縣政府機構重疊,造成人、財、物的浪費也是一個問題。

對此,每年市、區縣召開人代會時,都有不少代表對寶山縣和吳淞區的區劃矛盾提出意見和建議。市委、市政府、市人大領導非常重視代表們的意見,多次研究商量解決辦法。市委、市政府經過慎重考慮,反復比較,確定了“撤銷寶山縣、吳淞區建制,組建寶山區”(簡稱“撤二建一”)的方案,並將這一方案上報國務院審批。1988 年1 月21 日,國務院作出《關於上海市撤銷寶山縣和吳淞區設立寶山區的批復》(國函

【1988 】17 號)。6 月4 日,上海市第九屆人大常委會第一次會議通過《關於撤銷寶山縣和吳淞區設立寶山區若干問題的決定》。6 月16 日,市委、市政府在寶山影劇院召開了寶山區幹部大會,傳達國務院批復,宣布上海市委關於建立中共寶山區委的決定和區委常委會組成人員名單,市委副書記吳邦國同志代表市委、市政府對寶山新區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經過一個月的緊張工作,區委各職能部門相繼組建完成,中共寶山區委於7 月16 日上午正式掛牌並啟用印章。

1988 年8 月4 日,擔任上海市委書記的江澤民同志來到建區一個多月的寶山區,為寶山區的建設、發展描繪藍圖、指明方向。我記得,那天下午,由於天氣酷熱,江澤民同志身著的灰色短袖襯衫被汗水打濕。到區委二樓辦公大樓會議室剛剛坐定,江澤民同志就提出要同新區委領導班子見面。在聽取了我和其他區領導關於建區進展的工作匯報後,江澤民同志首先肯定了新班子的工作“很有進展”。接著,對寶山如何發揮城鄉一體的綜合優勢、探索出一條城市快速發展建設的新路子作了重要指示。我們在場同志聽了他的講話,倍受鼓舞和啟發,大家感到寶山區今後的發展建設有了大方向、有了主心骨。隨後,江澤民同志要求:領導班子的成員要團結一致,擰成一股勁,共同把新區建設好。一切有利於新區的事就去幹,不利於新區的事就不幹。臨別之時,我和其他領導同志都一致請江澤民同志為寶山題詞,江澤民同志欣然同意,當場揮毫題寫了“齊心協力,開拓前進,建設城鄉一體的新寶山”的題詞,為寶山區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我們銘記江澤民同志的殷殷囑托,動員全區幹部群眾以極大的熱情投身到新寶山的建設中,邁上了探索城鄉一體化新寶山建設的新征程。

寶山區作為上海第一個採用“撤二建一”的方式建立的區,對於上海後續幾個區縣的“撤二建一”或是撤縣建區,都具有先行性、典型性的意義。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區委帶領全區人民在破解城鄉二元結構、積極推進改革發展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大膽的實踐。比如,我們當時根據市委關於“郊區農村經濟已同城市經濟連成一片,要大力推進郊區城鄉一體化建設”的要求,結合寶山實際,提出了“城鄉結合,共同推進”的發展思路,以工業化帶動並推進城鄉一體化,來建設一個城鄉經濟相互依存、城鄉文化相互促進、城鄉感情相互融合、工農差別逐步縮小的適度規模的新型城區。1991 年11 月,我們在全國率先召開“城鄉一體化研討會”,市委辦公廳、市委研究室、市體改辦和全國沿海八個省市的70 多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大家對寶山建區三年來城鄉一體化先行、先試的實踐進行總結,並上升到理性來思考。這為上海後續幾個區縣的“撤二建一”或是撤縣建區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解決城鄉分割矛盾,探索實踐城鄉一體發展

從人類社會的發展來看,我認為,城市和鄉村都是變動的概念,它們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一般依次經歷了這麼幾個發展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城市孕育於農村,在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在那些人口較為聚集、經濟較為發達、交通較為便捷、市場較為繁榮的地方,成長並形成初期的城市。這個時期雖然有了農業和手工業的簡單分工,但城鄉在地域上的分離不像後來那樣明顯;第二個階段是城鄉對立,這時候,工業開始高度集中於城市,城鄉的地域界限越來越明顯,形成了城市搞工業、農村搞農業的二元結構,結果導致城市繁榮起來,而鄉村開始逐步凋敝;第三個階段是城鄉一體,這個階段的明顯特點是,城鄉地域界限模糊了,城鄉經濟開始相互滲透,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格局。

從我們上海來看,20 世紀80 年代中後期,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郊區農村經歷著一場前所未有的歷史變革。農村的主體產業,開始由農業向鄉鎮工業轉移;農村的經濟結構、勞動力結構和生產方式發生了深刻變化;農村商品生產發展迅猛,農副業生產開始向適度規模經營轉化;原來在不同軌道上運行的城鄉經濟也開始互為滲透、相互促進,推動了農村生產力水平的快速提高。農民也不再是過去的農民了,他們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等開始擺脫舊的習慣,向城裡人看齊,學做城裡人。可以說,到20 世紀80 年代中後期,打破城鄉二元結構、實現城鄉一體化,是當時上海郊區農村商品經濟大發展的必然,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也可以說是郊區廣大農民群眾熱切的期盼和追求。

在寶山區幹部大會上,吳邦國同志指出:市委、市政府對“撤二建一”工作十分重視,因為撤銷寶山縣和吳淞區,建立寶山區,是上海經濟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過程中的一個嘗試,一個不小的動作,所以步子必須穩妥。建立寶山區,不僅是為了解決寶山縣和吳淞區的區劃矛盾,更重要的是為了加快這一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寶山區工作的指導思想應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既突出工農業生產,又突出城市建設和管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

大家知道,從1978 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們國家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新階段,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變化很快,尤其是南方沿海的一些城市,經濟發展可以用“突飛猛進”來形容。而在這一段時間,上海雖然也在發展,但是與兄弟省市相比,上海的發展還是比較慢,總是處在“保四爭五”階段(即經濟發展的年增長速度保持4% ,爭取5%)。但即使是“保四爭五”,當時上海也是比較吃力的。所以,當時市委、市政府領導總在思考一個問題,怎麼來加速上海的發展?與之有關聯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怎麼調整上海的產業結構,實現加速發展?因此,當時市裡決心要加大發展力度,引進一些大的企業,像寶鋼,也包括發展汽車工業,像上海大眾等,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決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整合地區資源,發揮地區重組優勢?如何發揮上海城鄉結合、城鄉一體化的優勢來推動上海的發展?我推想,當時我們的寶山縣和吳淞區的撤並可能就是在這一層次上所做的思考,目的是通過兩個地區的合並,形成新的發展優勢,達到“1+1>2 ”的目標。

當時寶山區域內的鋼鐵工業比較發達,寶鋼是全國的特大型企業。怎麼才能把這些企業發展好,從而帶動整個寶山地區的發展,我想這是市委當時思考的問題。我記得,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對城鄉一體化問題進行了深入調查研究,明確提出了上海郊區農村經濟已經和城市經濟連成一片,上海經濟的繁榮離不開郊區,要求全市各級幹部都要樹立城鄉一體化的觀念,在規劃未來、發展經濟、安排布局、進行建設和內外開放等方面,都要把市區和郊區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當時的寶山縣是郊區農村經濟比較發達的一個地區,全縣的經濟社會發展亟待通過城市化來進一步帶動。因此,撤縣建區的內在動力很強,廣大幹部群眾的呼聲也比較高。

寶山建區30 年的發展變化,是我國改革開放取得歷史性成就的一個縮影。30 年來,寶山實現了經濟總量的大跨越,經濟質量的大提升。2017 年,全區GDP 達到1147.4 億元,是建區時的94.3 倍;區級財政收入達到151.1 億元,是建區時的42.7 倍。與此同時,經濟得到快速發展,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2017 年,全區工業銷售產值達到1424.4 億元,商品銷售額達到4390.7 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666.7 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659 億元,經濟增長格局已由過去主要依靠第二產業推動,逐步轉變為以現代服務業、先進製造業為主體的第三產業、第二產業共同推動的新格局,第一、二、三產業的比重由1987 年建區前的14.7 ︰52.7 ︰32.6 ,到2017 年調整為0.1 ︰31.3 ︰68.6 。寶山區域內各類資源的配置進一步優化,2017 年區域內的稅收總收入達到460.6 億元(其中:中央級214.1 億元,市級114.5 億元,區級132 億元)。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城市服務功能大大增強,城鄉結合的優勢得到了更大發揮,吳淞國際郵輪港、地鐵一號線、地鐵三號線、地鐵七號線、外環線、郊環線、逸仙路高架、滬太路、江楊路、寶楊路、潘涇路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相繼建成,吳淞工業區、南大地區環境綜合整治和功能轉型取得實效,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不斷得到改善。寶山的天比以前更藍了,草比以前更綠了,水比以前更清了,老百姓的出行比以前更方便了。一個繁華的城區和美麗的鄉村相結合的、城鄉一體化的新寶山開始展現在人們的面前。寶山正在朝著創新、創意、創業相促進,生態、生產、生活相融合,宜居、宜業、宜遊相協調的現代化濱江新城區邁進。當年江澤民同志對寶山提出的“齊心協力,開拓前進,建設城鄉一體的新寶山”殷切希望和吳邦國同志代表市委、市政府在寶山區幹部大會上提出的“共同為開創一個集城鄉優勢於一體、在改革和開放中具有強大活力的寶山區而努力奮斗,為振興上海作貢獻”的目標,可以說已經基本實現。


“撤二建一”建設新寶山的啟示

“撤二建一”——撤銷寶山縣和吳淞區,建立寶山區,寶山率先探索城鄉一體化建設,這對後來的“撤二建一”(撤銷上海縣和閔行區,建立新的閔行區)和上海其他縣的撤縣建區,有什麼啟示和積極意義呢?

啟示之一,“撤二建一”涉及面廣、政策性強,要積極穩妥地推進。1988 年6 月寶山區正式成立後,我們兩個地區加起來戶籍人口有52 萬人(其中吳淞區20.6 萬人,寶山縣31.4 萬人),農業人口占52.3% ;區域面積425.18 平方公裡(其中吳淞區54.45 平方公裡,寶山縣370.73 平方公裡),兩個地方的財政收入加起來不到4 億元。應該說,任務很重,困難也不少。當時市委把我調過去擔任區委書記,把夏德潤同志調去擔任副書記,提名為區長候選人,和原先吳淞區和寶山縣的五位領導幹部組成了區委常委會領導班子。那就是在新的區人大、政府班子選舉出來前,在區委領導下,由寶山縣和吳淞區兩套架構先各自運作,三個月內要籌備召開新的區人代會,產生新的區領導機構。在此期間,由市委任命的區委常委會來領導和主持全區的工作。這是當時市委、市政府賦予我們的任務和工作要求。我們班子一班人統一思想,形成“撤二建一、建設新寶山”的工作思路,那就是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首先要積極穩妥地推進“撤二建一”,實現區縣合並的平穩過渡,為寶山今後的跨越式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後來,我們又借鑒區裡“撤二建一”的做法,經市政府批準,1989 年6 月寶山區啟動了鄉、鎮、街道的“撤二建一”工作,進一步優化了發展環境和資源配置。

啟示之二,實行穩妥的幹部政策是關鍵。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和選舉,產生了新的寶山區的領導班子。從區領導班子到下屬的各個局,幹部們都來自原先的寶山縣和吳淞區。撤並前,區、縣幹部總編制數是1261 人(吳淞區519 人,寶山縣742 人)。市委明確,總的要貫徹改革和精簡的原則,但可多於其他市區和縣,寶山區的幹部總人數控制在1000 人以內。機構設置的原則是,區和縣原來都有的機構也要“撤二建一”;區和縣原來沒有的機構(除農口單位外),原則上不再新設;臨時機構盡量不設,由各職能部門承擔。當時出現了兩個情況,引起了我的注意。一個情況是,原寶山縣的有些同志覺得原吳淞區地方小、財力又少,那裡幹部是搞街道社區工作的,對經濟工作也不熟悉;而來自原吳淞區的有些同志則認為原寶山縣來的幹部是農村的同志,不熟悉城市管理。這些想法的存在,說明了彼此之間還有點不太信任,這對大家今後相處共事是不利的。另外的一個情況是,“撤二建一”的模式也帶來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本來兩個區、縣的四套班子幹部,現在必須合並為一個區的四套班子,就好像原先安安穩穩在兩條長凳上坐著的人,現在要抽掉一條長凳,只留下一半的人。

在這種情況下,我感到實行穩妥的幹部政策是關鍵,先要把幹部群眾的思想穩定好,確保平穩過渡。當時我找幹部們一個個談話,進行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有的幹部談話談了近4 個小時。我記得,在建區過程中,我就找了300 多名局、處級幹部談心,尤其對那些沒有進班子的同志,耐心地談心做工作。談下來總的感覺是,幹部們都十分顧全大局,因為大家都明白,不管你來自哪裡,現在都是寶山區的幹部;只有大家心齊,才能把工作做好,把寶山新區建設好。

啟示之三,積極利用好“撤二建一”後的有利條件和各項政策。寶山區成立後,管理成本是大大降低了,資源配置也得到了優化,應該說是上海城鄉一體化較好的一個嘗試。我明顯感受到,“撤二建一”後,更加有利於統一制定規劃,有利於產業的優化布局,有利於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比如,寶山區境內的吳淞大橋是上海北部地區的交通咽喉,是寶山通往市區的重要通道,但該橋當時僅為兩車道。隨著寶鋼落戶寶山,當時該橋日通過機動車輛


達1.7 萬輛,交通阻塞最為嚴重時要幾個小時,大橋不堪重負。“撤二建一”後,我們從實際出發,采取了貸款改建、車輛過橋費還貸的辦法,用社會集資來建設吳淞大橋,開創了上海城市建設史上採用地方集資籌措建設資金的先例。1992 年大橋工程列入市政府重大市政工程,1993 年1 月竣工通車,寶山人民圓了大橋夢。開國將軍、原國家衛生部部長錢信忠應邀為“吳淞大橋”題名。同時,“撤二建一”也有利於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有利於加快城鎮建設步伐。我們當時去搞調研,根據寶山區的實際情況做出了寶山以“第一產業為基礎,第二產業為支柱,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的決定,這一產業導向應該說為後來寶山的跨越式發展打下了基礎。

啟示之四,通過扎扎實實抓好黨的建設來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20 世紀80 年代末的各種思潮給黨的建設造成了影響。後來我就著重思考,在寶山怎樣加強黨的建設,一個是領導班子建設,還有一個是基層組織建設。當時我就設想,我們在經濟發展上有個五年計劃;在黨建方面,也應該形成一個計劃、規劃。我就帶了區委組織部、宣傳部、辦公室的同志下鄉調研,我是一個星期跑一個鄉或者一個鎮,吃住在那兒,一共跑了8 個鄉鎮和他們下面所有的村,做調研、聽匯報,跟鄉鎮、村兩級幹部進行個別交心。這是我直接接觸基層、面對面地了解基層情況的機會,同時也為我撰寫調研報告做了準備。我們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制定了寶山區黨建工作三年規劃,並在區委全會上審議通過。規劃包括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幹部隊伍建設等方面。當然,從現在來看,這個規劃還很不成熟,質量也不是很高。但當時從我們內心來說,的確感到怎樣把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好很重要。通過抓好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來促進寶山經濟社會的發展,在這方面還是作了些思考、花了點力氣的。

日月如梭,光陰如箭。一轉眼,“撤二建一”,建立寶山區已30 多年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歷屆區委、區政府帶領寶山人民奮力拼搏,大膽實踐,寶山城鄉發生歷史性巨變,走上了一條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新路。實踐充分證明,當年市委、市政府作出“撤二建一”的決策是完全正確的。現在想來,能夠得到市委和寶山人民的信任,擔任新寶山區第一任區委書記,和寶山人民一道經歷“撤二建一”起步階段的探索實踐,讓我深感榮幸,也終生難忘。衷心祝願寶山區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上海提出的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的指示要求,為新時代上海加快建設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加快建設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作出新的貢獻!



人物鏈接:

包信寶,1945 年生,曾任上海市冶金工業局黨委書記,閔行區委書記,市總工會主席、黨組書記,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總工會主席、黨組書記,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中共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代表。1988 年6 月至1992 年10 月擔任寶山區第一任區委書記,是上海第一個城鄉一體化改革試點區探索實踐的親歷者和見證人。

(本文原載《上海黨史與黨建》2018 年第10 期,由包信寶口述,參加采訪的有奚玲、陳亮、朱曉明、郭瑩吉,整理:朱曉明)


目次

001 / 寶山:上海第一個城鄉一體化改革試點區的探索和實踐(代序)

寶山人民革命斗爭史研究

003 / 寶山:一座英雄之城

—— 寶山人民革命斗爭史考證

018 / 三位寶山籍新四軍烈士史料的考證和研究

034 / 解放上海戰役部分戰地文物的考證與啟示

053 / 有碑無證的革命烈士譚忠余

063 / 張勁夫在山海工學團和戰地服務團的戰鬥歷程

072 / 抗日烽火中的《51 號兵站》真實版

—— 隱蔽在寶豐漁行裡的新四軍吳淞物資采辦組

085 / 淞滬抗戰戰地救護中獻身的紅十字四烈士

098 / “一德大藥房”裡的秘密情報戰

111 / 教育家馮國華:他在抗日的“戰聲”中倒下

119 / 投身抗日地下斗爭的青春歲月

130 / 陸祥生抗日事跡考

147 / 從“兩進兩出”看淪陷區與根據地的緊密聯繫

156 / 關於抗戰檔案文獻及口述史料的開發實踐與研究

171 / 一場跨越70 年的接力追尋

—— 解放上海戰役革命英烈尋訪記

寶山人文歷史檔案研究

181 / 辛亥革命先驅袁希洛的幾件珍檔

191 / 聽我講媽媽過去的事情

—— 王一知的故事

206 / 北大老校長與陳伯吹文化品牌在家鄉寶山的培育發展

223 / 從寶山走出來的文化大師

241 / 陳汝惠:從寶山走出來的現代作家、高等教育家

257 / 沈同衡與抗戰漫畫的創作

276 / 從“抗日一枝梅”到“郵壇不老松”

“吳淞文化”考證與研究

297 / 吳淞開埠的歷史啟迪

305 / 誕生在吳淞的中國第一條鐵路

314 / 吳淞:100 年前的“大學城”

——追述1905—1937 年間在吳淞的8 所大學

362 / 吳淞炮臺的歷史變遷


新中國成立及改革開放以來口述史料

369 / 接管寶山縣 建設新政權

377 / 我在寶山親歷農村經濟改革與發展的追憶和感悟

394 / 改革開放初期寶山經濟結構的調整和改革

406 / 探索傳統工業區環境改善經濟可持續發展新路

—— 關於吳淞工業區環境綜合整治的情況回顧

417 / 老百姓的文化盛會 家門口的五洲風情

—— 追憶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節的創辦歷程

427 / 追憶寶山發展進程中的“三個第一”及其啟示

媒體報道專版

478 / 後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66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