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我們季候的詩歌:史蒂文斯詩文集(簡體書)
滿額折

我們季候的詩歌:史蒂文斯詩文集(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78 元
定價
:NT$ 468 元
優惠價
87407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華萊士·史蒂文斯是20世紀美國著名現代主義詩人,美國國家圖書獎、普利策詩歌獎、麥克阿瑟獎獲得者,被評論家稱為“詩人中的詩人”。史蒂文斯大學時就讀於哈佛,後在紐約法學院攻讀法律。1903年畢業後,先在紐約幹了十幾年律師工作,1916年進入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意外事故保險公司,1934年出任公司副總裁,直到退休。他的兢兢業業,他的條理分明,他豐富的內心和隱忍的語言分寸感,不僅打理了必要的日常事務,也成就了詩歌這個超級虛構的美麗事業。他使我們相信,詩歌就是一種因地制宜,是對深陷於現實中的個人內心的安慰。史蒂文斯的偉大不僅僅在於他堅持了浪漫主義以來想像力的崇高,而且還在於他堅信現實世界之事實性和事理性的崇高。現實就是想像,世界不自外於詩歌,詞就是物,寫作就是生存,而生存,這個“堆滿意象的垃圾場”,才是詩歌這個“超級虛構”的唯一策源地。史蒂文斯一生追溯的詩意,就是圍繞著這個主題展開的。其一貫性和不屈不撓的表達意志,讓人驚歎。詩人心智之豐滿穩密,處理手法之機敏玄妙,造境之美麗,令人豔羨和折服。
本書由詩人陳東東選編,翻譯家陳東飆、詩人張棗合譯,精選史蒂文斯87首傳世詩歌,並獨家收錄詩人張棗翻譯的《徐緩篇》全篇、陳東飆翻譯的文論集《必要的天使》,從中一窺史蒂文斯的詩藝和詩歌精神。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華萊士·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1879年10月2日生於賓夕法尼亞雷丁,1955年8月2日在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逝世。儘管他在求學時就在《哈佛呼聲》(Harvard Advocate)上投稿,但獲得廣泛知名度則是在哈裡耶·蒙羅(編輯,學者,文學批評家,藝術資助人)將他的四首詩收入《詩歌》雜誌1914年戰時特刊之後。他的第一本詩集《簧風琴》(Harmonium)出版於1923年,隨後問世的是《秩序的觀念》(Ideas of Order,1936年),《彈藍色吉他的人》(The Man with the Blue Guitar,1937年),《一個世界的各部分》(Parts of a World,1942年),《運往夏天》(Transport to Summer,1947年),《秋天的極光》(The Auroras of Autumn,1950年),文論集《必要的天使》(The Necessary Angel,1951年),《華萊士·史蒂文斯詩集》(The Collected Poems of Wallace Stevens,1954年)和《遺作》(Opus Posthumous,初版於1957年,新修訂校正版於1989年)。1949年獲耶魯大學博靈頓詩歌獎;1951年以《秋天的極光》獲國家圖書獎的詩歌獎;1955年以《華萊士·史蒂文斯詩集》第二次獲得此獎以及普利策詩歌獎。從1916年起加入哈特福德意外事故保險公司,1934 年任副總裁。

譯者簡介:
陳東飆(1967― ),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20世紀90年代以來翻譯的文學與人文著作有納博科夫《說吧,記憶》,《博爾赫斯詩選》,埃利•威塞爾《一個猶太人在今天》,艾茲拉•龐德《閱讀ABC》,《華萊士•史蒂文斯詩選》,巴塞爾姆《60個故事》《40個故事》,邁克爾•傑克遜《舞夢》,帕斯《泥淖之子》,《博爾赫斯與費拉裡對話集》,麥卡勒斯《傷心咖啡館之歌》,馬內阿《囚徒》,凱魯亞克《達摩流浪者》,《瑪麗安•摩爾詩全集》等。

張棗(1962―2010),詩人,德國圖賓根大學文哲博士,著有詩集《春秋來信》。他長期寓居西方,在大學從事漢語詩學及世界文學的研究和教學工作,2007年以後任中央民族大學文學和新聞傳播學院教授。諳熟英語、德語、法語和俄語,翻譯過裡爾克、策蘭、希尼、夏爾等詩人的作品,並主編了一部德漢雙語詞典。身後出版的著作有《張棗的詩》《張棗譯詩》《張棗隨筆集》及他的博士論文《現代性的追尋:論1919年以來的中國新詩》(由亞思明從德語譯成漢語)等,2021年,又出版了五卷本的《張棗詩文集》(顏煉軍編)。

編者簡介:
陳東東(1961― ),詩人,作家,出生于上海,現居上海和深圳。他的著作包括詩集《海神的一夜》《夏之書·解禁書》《流水》,隨筆集《黑鏡子》《隻言片語來自寫作》《我們時代的詩人》等,另編有《春之祭:駱一禾詩文集》《星核的兒子:駱一禾紀念詩文集》及中英文雙語當代中國詩選《Another Kind of Nation: An Antholog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Poetry/別處的集合:24人雙語詩選》(與張耳合編,2007,紐約)等。

名人/編輯推薦

1. 美國國家圖書獎、普利策詩歌獎獲得者華萊士·史蒂文斯詩歌和文論集。

2. 翻譯家陳東飆、詩人張棗經典譯本,詩人陳東東選編。

3. 獨家收錄詩人張棗翻譯的《徐緩篇》全篇,完整收錄陳東飆翻譯的文論集《必要的天使》,從中一窺史蒂文斯的詩藝和詩歌精神。

4. 史蒂文斯視寫作為純然私人的興趣,因此終生不與文學界人士往來。在美國現代詩壇,他以一個保險公司的高級職員,在遠離紐約文藝界的康州小鎮上居住,卻意外地讓自己的名字寫進了文學史。

序言

“世界是一種力量,而不僅僅是存在”

張棗


華萊士·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 1879―1955),1879年10月2日出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雷丁市。大學時就讀於哈佛,後在紐約法學院攻讀法律。1903年畢業後,先在紐約幹了十幾年律師工作,1916年進入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意外事故保險公司,1934年出任公司副總裁,一直幹到退休。在這個公司的高職位上,他的兢兢業業,他的條理分明,他豐富的內心和隱忍的語言分寸感,不僅打理了必要的日常事務,也成就了詩歌這個超級虛構的美麗事業。他使我們相信,詩歌就是一種因地制宜,是對深陷於現實中的個人內心的安慰。
史蒂文斯大學時代已開始寫作,24歲時,他的四首作品得以在美國著名的文學雜誌《詩歌》上發表,並獲該雜誌的戰時詩歌特輯獎。這些使得他的同事和客戶對他稍稍有點另眼相看,也多了一份對他的尊敬,但在文學專業圈裡,基本沒有人關注他,更沒有人想到,一個未來的詩學大師,一個企盼承傳美國詩歌傳統,在新時代重新發明所謂“美國崇高”的雙面人,正在悄悄地堅韌地工作著。
1923年,43歲的他出版了第一本詩集《簧風琴》(Harmonium),十幾年後才出版第二本詩集《秩序的觀念》(Ideas of Order, 1936)和組詩《彈藍色吉他的人》(The Man with the Blue Guitar, 1937),1950年出版《秋天的極光》(Auroras of Autumn),1955年,他76歲,因癌症屢次接受住院治療,嗅到死之臨近,才不情願地出版他的全集。可見他是一個大器晚成的詩人,一個耐心的循序漸進的大師,一個羞於詩歌的外在名望而只沉溺於“語言之樂”的奇異的享樂主義者,一個精緻的浪費者。
在早一些的詩裡,史蒂文斯似乎愛用兩種頗有差別的語式說話,一種偏向譏諷,甚至在不少人的感受中,是惡意,這類語式的詩一般顯得怪異,奇想迭起,用詞忽兒粗俚,忽兒豔俗,一種雅皮士的姿態譏諷自身的出格和與世界的格格不入,因而在元詩層面上也就故意擺出反詩的派頭,來渲染對溫雅守舊的寫作的不滿。另一種語式是抒情而崇高的,同時洋溢著康德式的明朗圓潤的理性,散發出西方古老的詩哲同源的明晰觀念,這類作品有《黑的統治》《雪人》《罎子軼事》《看一隻黑鳥的十三種方式》《胡恩宮殿裡的茶話》《我叔叔的單片眼鏡》《星期天早晨》《彼得·昆斯彈琴》《十點鐘的幻滅》,等等,它們一般更受學院批評家如布魯姆(H.Bloom)、文德樂(H.Vendler)、米勒(J.H.Miller)、克爾莫得(F.Kermode)等人的關注,也成了他們用以演繹自己詩學理論的經典原本;在世界文學範圍內,這類作品似乎也流傳更廣,一般也被讀作是與史蒂文斯晚期創作,或者說典型的史蒂文斯,共生同構的一部分。
史蒂文斯堅稱想像力是對諸神隱遁後之空白的唯一彌補,是人類遭遇世界時的唯一可能的安慰,“上帝即想像力”(《徐緩篇》)。當想像力作用於現實(reality)時,現實便從其單純的事實顯象中脫穎而出,一躍成為“猛虎,可以殺人”,成為“獅子,從天空跑下來飲水”,成為鮮活的動力,成為我們的紫氣繚繞的氣候:

莫以為我在紫氣繚繞中穿越
所謂極至的孤單並降落西天,
我就會少了一點我自己。

我鬍鬚上亮閃閃的膏藥,
不絕於耳的頌歌,大海在我內部的
潮漲潮落,這些不算什麼嗎?

我的心境下著金色的香油之雨,
我的耳中回旋著頌歌的聽覺,
我自己就是汪洋大海的羅盤:

我自己就是那個我漫遊的世界,
我的所見所聞皆源於我自身;
那兒,我感到我更真實也更陌生。

可見,想像力作為主體,穿透萬物,佔據現實,成為“汪洋大海的羅盤”和世界的慧心(mind),使生命趣味盎然,同時也拓展了主體的真實,給主體帶來獲得真實的陌生的驚異感。同樣,《基圍斯特的秩序觀》一詩裡,那個用歌聲締造大海和世界的女歌者,也慶典似地宣告“世界從來就是她唱出的世界,/對她而言,絕非他物”,如此世界,因為吐納著“更恰切的微妙,更清晰的聲響”,才秩序井然,因為有著“香門之詞,隱約被星空烘托”,才令人迷醉,也才值得棲居:

羅曼·費定南茲,可否告訴我
這是為何:當歌聲結束,我們
回城,那些熒燈,那些
停泊的漁舟的燈火,面對
空中跌落的夜色,竟然
把握了夜,分配了夜?竟然
擺佈出火樹銀花,安排,
加深,甚至迷醉了夜?

讀者應該留意的是,史蒂文斯的偉大不僅僅在於他堅持了浪漫主義以來想像力的崇高,而且還在於他堅信現實世界之事實性和事理性的崇高。“世界的迷人之處正是世界本身”(《徐緩篇》),而世界本身就是最終的價值和詩歌(想像力)最高的理由。儘管現實能夠升騰躍進成“秩序的激昂”,詩歌卻不是現實的對立物,而是它的內蘊物,也就是說,史蒂文斯對想像力的一切讚頌,都可以毫釐不差地被換置為現實本身,因而,現實就是想像,世界不自外於詩歌,詞就是物,寫作就是生存,而生存,這個“堆滿意象的垃圾場”,才是詩歌這個“超級虛構”的唯一策源地。史蒂文斯一生追溯的詩意,就是圍繞著這個主題展開的;長篇組詩《朝向一個至高虛構的筆記》和《彈藍色吉他的人》,連同他的經典短詩和詩學文論,無與倫比地聚焦和演繹了這個迷人的核心主題。其一貫性和不屈不撓的表達意志,讓人驚歎。詩人心智之豐滿穩密,處理手法之機敏玄妙,造境之美麗,令人豔羨和折服。

目次

目錄

序:“世界是一種力量,而不僅僅是存在”

詩選
秋天
十四行詩之X
Infernale
灰屋
對天鵝的咒駡
針對巨人的陰謀
黑的統治
雪人
我叔叔的單片眼鏡
一個顯貴的若干比喻
作為字母C的喜劇演員
傑克兔
山谷之燭
一個高調的基督徒老婦人
冰淇淋皇帝
胡恩宮殿裡的茶話
十點鐘的幻滅
星期天早晨
手持燈籠的處女
塔拉普薩的星星
六幅有意味的風景畫
松樹林裡的矮腳雞
罎子軼事
青蛙吃蝴蝶。蛇吃青蛙。豬吃蛇。人吃豬
文身
有青銅利爪的鳥
生命即運動
風變幻
濃紫夜中的兩個人物
理論
致虛構音樂的那一個
彼得·昆斯彈琴
看一隻黑鳥的十三種方式
究極的遊牧者
大都會憂鬱
咽喉不好的男子
充滿雲的海面
月之釋義
印第安河
象形文
桌邊閒談

致咆哮的風
基圍斯特的秩序觀
一張來自火山的明信片
彈藍色吉他的人
欲望與客體
詩歌有一種殺傷力
我們季候的詩歌
兩隻梨的研究
這杯水
垃圾人
回家途中
深山裡的弱腦子
寫在早晨的詩
變戲法人的感覺
人與瓶
現代詩
衣著講究的蓄須男子
阿爾佛萊德·厄烏瓜伊夫人
備忘錄
聲音的創造
人背物
詞語做的人
房子曾經無聲而世界曾經安寧
跟一個沉默的人的連續交談
死得不值的市民
朝向一個至高虛構的筆記
秋天的極光
陽光中的女人
沒有特質的世界
Madame la Fleurie
一首詩,取代了一座大山
望過田野看鳥飛翔
世界作為冥想
寧靜平凡的一生
內心情人的最高獨白
月光上的筆記
桌上的行星
康涅狄格州的眾河之河
不是物象而是物本身
當你離開房間
一目了然
一個小孩睡在自己的生命裡
夜讀
晴朗的一天,沒有記憶
純粹的存在

徐緩篇

必要的天使
引言
鳴謝
I高貴的騎手與詞語的聲音
II 作為陽剛詩人的青年形象
III 學術三篇
IV 關於瑪麗安·摩爾的一首詩
V 類比的效果
VI 想像作為價值
VII 詩歌與繪畫的關係

跋:“望帝春心托杜鵑”
再版後記

書摘/試閱

十四行詩之X

然而神秘好過那一道光
在幽冥中短暫浮現,又消逝
在準確界定它顯現的事物之前,
只令它雙重地晦黯;而視覺
試圖穿透一段永無止境的
朦朧與無用之幻象最好閉起
它眾多的眼瞼;沉沉花瓣的玫瑰
靜臥不動而完美在夜的深處。

同樣青春好過那虛弱,起皺
耐心矚望單單一道妄想之晨曦的
老年;也並無令人不安的光芒
生來即無用之極又不祥之極
毀壞青春的朝聖那至高的愉悅
激情滿懷穿越那歡樂的塵世。

(陳東飆譯)




胡恩宮殿裡的茶話

莫以為我在紫氣繚繞中穿越
所謂極至的孤單並降落西天,
我就會少了一點我自己。

我鬍鬚上亮閃閃的膏藥,
不絕於耳的頌歌,大海在我內部的
潮漲潮落,這些不算什麼嗎?

我的心境下著金色的香油之雨,
我的耳裡回旋著頌歌的聽覺,
我自己就是汪洋大海的羅盤:

我自己就是那個我漫遊的世界,
我的所見所聞皆源於我自身;
那兒,我感到我更真實也更陌生。

(張棗譯)



罎子軼事

我把一個罎子置於田納西,
它是圓的,在一座山上。
它使得零亂的荒野
環繞那山。

荒野向它湧起,
又攤伏於四圍,不再荒野。
罎子在地面上是圓的
高大,如空氣中一個門戶。

它統治每一處。
罎子灰而赤裸。
它不曾釋放飛鳥或樹叢,
不像田納西別的事物。

(陳東飆譯)



我們季候的詩歌

I
清冽的水,晶亮的碗,
粉紅的潔白的康乃馨。光,
更像是一股雪意,返照
雪之光。新雪在地,使
冬末的日子複得了下午。
粉紅的潔白的康乃馨――人的欲望
升起。而白晝本身卻
變得簡單:一碗白色的冷,一碗
冷瓷器本身,低低的渾圓,
盛著不多於康乃馨的空白。

II
即使這終級的簡單
剝脫了人之苦,隱匿了
複合的蓬勃的我,使其
煥然一新,在這潔白世界,這
有著晶亮的圍邊的清水之境,
人還是企盼更多,需要更多
超越了滿是雪香的白世界。

III
還會有那孜孜不倦的心智,
使人想逃回到
那些老早的構思裡。
不完美才是我們的天堂。
記住,儘管苦楚,只要
不完美在我們內部燃燒,
快樂就會蒞臨笨拙的詩行。

(張棗譯)



人與瓶

心是冬天浩大的詩,而那人,
為了獲得心滿意足,先得
搗毀玫瑰與冰的
浪漫租約,在這戰爭的國度。

大於他個人,他必須是
一個舉起整個種族之怒火的人,
眾多光亮中心的亮點,
芸芸眾生的中心人。

必須滿足那思考戰爭的理智,
必須說明戰爭是理智的一個部件,
一種思維方式,一種破壞
方式,正如,心也會破壞,

是一種反感,如同世界彈脫了
一個古老的幻象,一場與太陽的舊情,
一次與月亮不可能的離心,
一種和平的粗俗

大雪並非鵝毛筆,也不是書頁。
詩歌比風更狂暴地鞭撻,
心,為了心滿意足,得搗毀
浪漫的玫瑰與冰的租約。

(張棗譯)



房子曾經無聲而世界曾經安寧

房子曾經無聲而世界曾經安寧。
讀者曾經成為書;而夏夜

曾經像書的有意識的存在。
房子曾經無聲而世界曾經安寧。

詞語曾經被說出仿佛沒有書,
除了讀者傾身在書頁上,

想要傾身,一心想要成為
學者,他的書對於他是真的,對於他

夏夜就像一種思想的完美。
房子曾經無聲因為它必須如此。

無聲曾經是意義的一部分,心的一部分:
完美通向書頁之道。

而世界曾經安寧。一個安寧世界的真理,
其中沒有別的意義,它自身

安寧,它自身是夏天和夜,它自身
是讀者傾身到晚間並在那裡閱讀。

(陳東飆譯)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0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