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黃道周與朱子學(簡體書)
滿額折

黃道周與朱子學(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89 元
定價
:NT$ 534 元
優惠價
87465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黃道周一般被認為是理學家、朱子學者,但又是頗具創造性的經學家,故《黃道周與朱子學》從朱子學的論域出發,采取經學與理學交融互涉的視角,以翔實的文獻資料為基礎,附以必要的圖表,較為全面地論證了黃道周對朱子易學、禮學、理學的發展與創新,同時指出其於中國學術思想史上的貢獻。
全書共分五個部分:第一章主於區域儒學,從朱子與高東溪學派之關係入手,探討朱子對漳州(閩南)儒學、書院乃至對黃道周生平思想之影響,進而揭示地方儒學研究之價值;第二章主於易學,從“《孟子》是否知《易》”這個學術史問題出發,探討黃道周在朱子、邵雍易學影響下對理學、經學之融通;第三章主於禮學,分析黃道周對朱子《家禮》之踐行及其禮學著作之特點,重點闡述《儒行集傳》的君臣倫理觀;第四章主於理學,闡述黃道周論“朱王異同”的學術價值,探討其以“致知”為工夫、以“至善”為本體、以“樂性”為旨歸的心性思想及其實踐;第五章主於信仰,分析黃道周早年信仰的民間色彩與道教內涵,探討其後所奉祀“五十六賢”及以朱子為首的“九先生”之經世意義與重建道統之努力,及其自身信仰化之過程。五個部分各有側重又相互聯系,將學術發展史、理學範疇與文獻分析進行有機結合,從而努力使該書的觀點更具客觀性和說服力。

作者簡介

鄭晨寅,漳州城市職業學院教授,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客座教授,福建省社科研究基地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

名人/編輯推薦

筆者擬結合漳州(閩南)的區域文化與明清易代的歷史情境,在明末學術的動態發展中,以朱子學為主要視域,通過以《易》經綸天下、以“禮”治國齊家、以“致知”功夫對治時弊、以奉祀先賢重建信仰等若幹視角,努力勾勒黃道周的學術思想軌跡,並從中詮釋其時代價值及朱子學的歷史發展。

朱子學發源於閩而走向全國,乃至海外,而在閩地,多有受其沾溉、熏陶進而對其進行發展、創新之學者,黃道周即其中之特出者。目前朱子學及朱子門人、後學的研究日益深入,黃道周研究亦取得一定進展,但未見黃道周與朱子學的專題討論,本書即擬著力於此。
黃道周為漳州人,朱子與閩南、與漳州淵源頗深。泉州同安為朱子首仕之地;而自紹熙元年朱子守漳之後,清漳一地遂被澤紫陽遺風,高登弟子林宗臣稱漳州“禮接紫陽風俗厚,學傳鄒魯道源賒”。其後漳儒代有其人,陳淳、陳真晟、黃道周、蔡世遠、藍鼎元……漳州乃以海濱陬邑而一躍為朱子學重鎮。可以說,黃道周既欽慕朱子之人,又傳習朱子之學,並加以發展。黃道周少年時期即熟讀朱子《通鑒綱目》,明辨倫理綱常、嚴於正邪之分;其於榕壇、大滌、鄴山講學,往往先拜謁紫陽夫子而後開講;其學術視野開闊,既推崇朱子之學為“百世而無弊”,又對陸王之學給予理解之同情。而自石齋殉國之後,多有推許其踵武朱子者,如洪思《收文序》稱其於理“為程氏、為考亭”,清道光五年禮部奏文稱其“確守朱熹之道脈”,閩地學者陳壽祺《重編黃漳浦遺集序》稱其“德性似朱紫陽”,本鄉後學蔡世遠《黃道周傳》則稱其“論學宗旨於程朱”。當代學者於此亦多有論及,如錢穆先生認為黃道周之言“性”與朱子相同,侯外廬先生比較其格物論、人性論與朱子之異同,陳來先生稱其為“傾向於朱子學格物論的獨立思想家”,翟奎鳳、楊肇中、許卉、陳良武等學者亦論及其和會朱陸(王)之思想。以上前輩、時賢的卓見對筆者啟發良多,然似猶有未盡者。筆者擬結合漳州(閩南)的區域文化與明清易代的歷史情境,在明末學術的動態發展中,以朱子學為主要視域,通過以《易》經綸天下、以“禮”治國齊家、以“致知”功夫對治時弊、以奉祀先賢重建信仰等若幹視角,努力勾勒黃道周的學術思想軌跡,並從中詮釋其時代價值及朱子學的歷史發展。
約言之,本書第一章主於區域儒學,從朱子與高東溪學派之關係人手,探討朱子對漳州儒學、漳州書院乃至對黃道周生平思想之影響,進而揭示地方儒學研究之價值;第二章主於易學,從“《孟子》是否知《易》”這個學術史問題出發,探討黃道周在朱熹、邵雍易學影響下對理學、經學之融通;第三章主於禮學,分析黃道周對朱子《家禮》之踐行及其禮學著作之特點,重點闡述《儒行集傳》的君臣倫理觀;第四章主於理學,闡述黃道周論“朱王異同”的學術價值,探討其以“致知”為功夫、以“至善”為本體、以“樂性”為旨歸的心性思想及其實踐;第五章主於信仰,分析黃道周早年信仰的民間色彩與道教內涵,探討其後所奉祀“五十六賢”及以朱子為首的“九先生”之經世意義與重建道統之努力,及其自身信仰化之過程。
“長天何所極,故宅有青山”(黃道周《甲申元日明誠堂詩》其一)。黃道周為筆者鄉賢,而朱子曾過化此邦,故傳承大道、弘揚先賢,與有責焉。數年來,筆者雖屢有褚小懷大、綆短汲深之感,然在師友砥礪、家人鼓勵之下,不敢有所懈怠。本書部分內容曾以論文形式發表於《孔子研究》《國學學刊》《閩臺文化研究》《閩南師範大學學報》《貴陽師院學報》等刊物上,又承蒙閩南師範大學學術著作出版專項經費資助,使拙著得以出版,在此並致謝忱!近幾年黃道周研究人才輩出,而於朱子學研究而言,筆者洵為後進,又限於水平、精力,本書謬誤之處定然不少,尚祈通人垂教。

目次

第一章 朱子與漳州儒學之進路
一 朱子之前的漳州儒學
二 朱子與“高東溪學派”
三 朱子對漳州儒學的影響
四 朱子與漳州書院
五 朱子學對黃道周的影響

第二章 “孟子不說《易》”與“孟子知《易》”——黃道周對朱子易學思想的發展
一 問題的提出:孟子是否知《易》?
二 黃道周論“孟子知《易》”
三 黃道周“孟子知《易》”說的朱、邵淵源
四 劉宗周與焦循對“《孟子》知《易》”的看法
五 小結:“面前路徑須常令寬”

第三章 “家禮”與“儒行”——黃道周對朱子禮學思想的發展
一 朱子之《家禮》與黃道周對《家禮》之踐行
二 黃道周的禮學著作
三 黃道周《儒行集傳》的君臣倫理觀

第四章 “致知”與“樂性”——黃道周的功夫與本體論
一 “致良知”與“致知”:黃道周論“朱王異同”
二 從“性善”到“樂性”:黃道周的“善本論”及其對“性命”之道的體證
三 餘論:“聖賢本心”與“憂樂天下”

第五章 崇拜與奉祀——黃道周的信仰世界
一 《九訴》中的道教神靈與民間信仰
二 “十朋軒”與“九串閣”的政治寄托
三 書院奉祀與尊崇朱子
四 黃道周信仰:從官方到民間

引用文獻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6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