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歐洲城鎮史:400-2000年(簡體書)
滿額折
歐洲城鎮史:400-2000年(簡體書)
歐洲城鎮史:400-2000年(簡體書)
歐洲城鎮史:400-2000年(簡體書)
歐洲城鎮史:400-2000年(簡體書)
歐洲城鎮史:400-2000年(簡體書)
歐洲城鎮史:400-2000年(簡體書)
歐洲城鎮史:400-2000年(簡體書)
歐洲城鎮史:400-2000年(簡體書)
歐洲城鎮史:400-2000年(簡體書)

歐洲城鎮史:400-2000年(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26 元
定價
:NT$ 756 元
優惠價
87658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自中世紀以來,歐洲一直是地球上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大洲之一。歐洲城鎮在歐洲整體的歷史、經濟、社會、政治和文化生活中都留下了深刻烙印。《歐洲城鎮史:400―2000年》系統地研究了從羅馬帝國衰落至今的歐洲城鎮,既考察了歐洲的區域發展趨勢,又探究了在過山車般的歐洲城市化過程中,各個城鎮社區的迥異命運。
城市發展史教授彼得•克拉克以非常寬廣的歐陸視角,討論了從後羅馬時代城市生存的本質到全球化時代歐洲城市在世界舞臺上的地位等重要議題,從城市發展的角度,解答了為何長期以來,無論在經濟、政治上,還是在文化上,歐洲的城鎮都是新思想和創造力的發源地。

作者簡介

彼得•克拉克(Peter Clark),英國當代著名史學家,赫爾辛基大學歐洲城市發展史專業名譽教授、萊斯特大學客座教授,著作或編輯了多部與城市、社會、文化環境史相關的著作。

譯者簡介:

宋一然,上海師範大學都市文化中心研究生,翻譯出版《歐洲發展史》《劉易斯•芒福德傳》等。

鄭昱,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專業研究生。

李陶,北京大學哲學系研究生。

戴夢,美國南加州大學經濟系研究生。

校者簡介:

宋俊嶺,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景觀社會學、城市設計學課程評論員,曾出版著作《城市社會學》《中國城鎮化知識15講》等,翻譯出版《城市文化》《城市發展史》等。


名人/編輯推薦

1.此書將時間和城鎮構成要素兩個維度相結合,在翔實的資料考證和數據分析基礎上科學系統地描繪歐洲城鎮的發展脈絡。

2.歐洲城鎮總體發展史是從一座座城鎮發育歷程集合梳理出來的:其中有些緩慢,有些快速,有些停滯不前,有些幾經衰頹,有些則完全消失。而此書對任何考察物件都不偏廢,注重研究小城鎮如何長久在歐洲城市網絡中占據重要作用。提醒人們,歐洲城鎮發展的動力源是潛藏在地方城鎮基層社區當中的。


目次

前 言 / 1

第一章 導言 / 5

第一部分 / 23

第二章 發展趨勢(400—1500) / 25

第三章 經濟(400—1500) / 45

第四章 社會生活(400—1500) / 60

第五章 文化與景觀(400—1500) / 74

第六章 管理(400—1500) / 89

第二部分 / 107

第七章 發展趨勢(1500—1800) / 109

第八章 經濟(1500—1800) / 139

第九章 社會生活(1500—1800) / 159

第十章 文化與景觀(1500—1800) / 179

第十一章 管理(1500—1800) / 200

第三部分 / 219

第十二章 發展趨勢(1800—2000) / 221

第十三章 經濟( 800—2000) / 251

第十四章 社會生活(1800—2000) / 274

第十五章 文化與景觀(1800—2000) / 299

第十六章 管理(1800—2000) / 326

第十七章 結論 / 353

參考文獻 / 364

索 引 / 383

譯後記 / 426


書摘/試閱

居住在倫敦市中心康希爾(Cornhill)聖米迦勒(St Michael)教區的羅伯特·史密斯(Robert Smith)是販魚大亨約翰·巴瑟斯特(John Bathurst)的一名年輕雇員。羅伯特在1655年5月中旬感染了天花,這可能是他在和患病的鄰居說話,或者在賣魚的過程中與客戶討價還價時感染上的。一開始羅伯特並沒有注意,還繼續工作著,直到十天之後他開始出現發燒、背痛及嘔吐的典型癥狀,很快他全身就起滿了紅色的小斑點。不久後小紅點就形成了大膿包並撐裂了皮膚,這一過程使羅伯特極為痛苦,並且喪失了語言能力。沒過多久羅伯特就因心臟病發作或休克去世了,並於5月28日在聖米迦勒教堂下葬。天花在17—18世紀的歐洲城鎮極為猖獗。在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傳染病每三年暴發一次,暴發期間的城鎮人口死亡率暴漲50%。在喬治王朝統治時期的倫敦,天花是20歲以下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

如果說天花是這一時期後期導致城鎮人口死亡的最主要原因,那麼17世紀60年代以前造成歐洲人口死亡率災難性上升的則是周期性暴發的黑死病,這一疫病(與中世紀後期不同)暴發主要集中在城鎮。 1563—1665年,倫敦發生了七次重大疫情,使得其人口死亡率高達24%。1654年莫斯科的疫病暴發,導致80%的居民死亡。1630年的一場嚴重的疫病使米蘭的人口減少了一半,帕維亞的人口減少了40%。正如我們之前所討論的,16世紀後期嚴重的疫病使地中海的區域性大城市進入了長期衰退狀態。17世紀60年代鼠疫在歐洲基本消失,僅在個別地區出現反復(1711年在波羅的海城鎮和1720—1722年在馬賽),一直到18世紀末期,城市對於居住在其中的居民來說都是致命的。在這期間,天花和其他傳染病結合,其中包括麻疹、傷寒癥、痢疾,以及類似的經水傳染的疾病,導致了致命性的悲慘結果。嬰兒和兒童尤為處於危險狀態。在18世紀早期的倫敦,嬰兒的夭折率甚至達到 35%。除此之外,易感人群還有年輕的學徒、仆人,剛來到城鎮居住的人,以及像羅伯特·史密斯那樣對城鎮疾病缺乏必要免疫力的人。在這種情況下,正如艾倫·莎林(Allan Sharlin)曾經說過的,雖然移民並不是導致城鎮人口死亡率上升的必要先決條件,但是很明顯,它增加了城鎮人口的死亡率。

現代早期的很多時候,主要城市過高的人口死亡率超過了人口自然增長率。在16—17世紀,我們發現人口的自然增長連年的自然剩餘(出生率超過死亡率)已逐步被疫病帶來的高死亡率抵消。由於不斷發生的生存危機加劇了疫病造成的危害,尤其在16世紀90年代到17世紀90年代期間,歉收問題和戰爭問題使得這一結果更為嚴重。在伊麗莎白統治時期的最後幾年,英格蘭由於饑荒造成的死亡從北部的肯德爾(Kendal)和彭裡斯(Penrith)開始,蔓延到西南部的巴恩斯特珀爾(Barnstaple)和埃克塞特。一個世紀之後,同樣的城鎮生存危機影響了法國、蘇格蘭及尼德蘭南部。在法國北部的博韋(Beauvais),1693—1694年糧食歉收時期的糧價上漲和饑荒之後的瘟疫侵襲,導致聖埃蒂安的最大教區的墓地擴大了11倍。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65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