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文明理論(簡體書)
滿額折

文明理論(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66 元
定價
:NT$ 396 元
優惠價
87345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什麼是“文明”?其與“文化”“宗教”等概念有何聯繫和區別?為何不同的文明會有不同的表現?文明有何基本特質?現代性的開出是西方的還是一個世界體系的產物?科學為何沒能產生於中國文明?中國文明究竟有何優長和短板?
《文明理論》試圖回答以上問題。

作者簡介

阮煒,湖南師大瀟湘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深圳大學西方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領域為:文明文化研究、西方古典學、英語文學研究、形態語言學。曾任北京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清華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客座教授。曾任杭州師範大學錢塘學者講座教授、中山大學南方學院講座教授。兼任上海三聯書店《西方古典學譯叢》主編、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西方古典學譯叢》主編、Globality Studies Journal Editorial Board Member。

近二十年來,隨著中國的崛起,“文明”成為一個高頻詞。而講到文明,又很難避開“文明的衝突”這個話題。東方與西方的衝突、中國與美國的衝突、伊斯蘭世界與歐美社會的衝突等,更不用說非常容易使人興奮的貿易戰、科技戰、金融戰等,統統屬於文明衝突的範疇,是國際政治、國際經濟和軍事學的研究物件。但文明研究明顯有所不同。它固然對形形色色的文明衝突感興趣,但也關注文明概念的含義、各文明的起源、文明間的力量消長及原因、各文明的精神形態和基本特質。它一直採用一種後來被稱之為“全球史”的進路,一直重視並探究各文明間從古到今的互動和聯繫。它甚至關注各大文明的未來走勢。為此目的,將使用“文明規模”“文明力”“文化-技術能力”,以及“基本特質”等概念。
貿易戰、科技戰式的文明衝突(遑論所謂“文明大戰”)當然更能吸引眼球,但文明研究不能一味蹭熱點,而應有更大的視野、更大的格局。幾千年來,各文明之間一直發生著和平交流——技術、理念、習俗和宗教層面的種種交流。這不是熱點,不太可能引人注目。但正是在這種交流中,一個文明借鑒並吸納其他文明的長處,以彌補自己的短板。也正是在這種交流中,人類總體生存狀況不斷得到提升,得以演進至當今形態。所以,文明研究不同於通常意義上的歷史研究、哲學宗教研究、民族史研究、民俗研究、國際政治研究、國際經濟研究、或文化研究等,而是一種跨學科和比較性、綜合性的學問。它是長時段的,考察從古到今各大文明的歷史、哲學、宗教、社會、政治、文學藝術等的總體狀況,或者說基於既有理念框架,對這一切加以總體性的分析、鑒別和評判,包括價值評判。它會利用各領域具體研究的成果,但主要關注各大文明的基本特質、規模性、從古到今的互動,尤其關注文明要素的擴散、文明間的關係及其對歷史大趨勢的影響,從中揭示出規律。
很明顯,文明研究的根本目的是鑒古知今,使日益走向世界的中國人對世界有一個更深入、更準確的認知和把握。文明研究若能使一特定文明更清楚地認識其他文明,並以之為鑒更清楚地認識自己,豐富自己,提升自己,最終豐富乃至提升人類精神和物質狀況,它的目的就算達到了。文明研究也許不像貿易戰、科技戰等那麼刺激,那麼直截了當,那麼容易把握,但是更深沉、宏闊。但這並不代表它與當下無關。既然中美之間會發生貿易戰、科技戰,甚至全面“脫鉤”的新型冷戰(不排除軍事衝突甚或“文明大戰”的可能性),而這正是其考察物件,它怎麼可能與現實無關?剛好相反,文明研究與當今每個個人及其子子孫孫的生命息息相關。在這個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時間節點,尤其如此。
可是,“文明”究竟為何?它是一種跨時空、跨世代的思維一信仰模式,也是一些秉有特定思維和信仰模式的人類集群;換句話說,不僅有生命形態的文明,更有共同體的文明。文明是人類進入城市生活階段的產物,往往有遼闊的疆域、龐大的人口和經濟規模,涵括多個族群、多種語言,有發達的宗教、哲學、文字、文學、藝術和科技(不一定是現代科技)傳統,有發達的政治形態、法律體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和軍事組織,以及與這一切相對應的物質表現形式。文明有自己的意志要表達,有自己的使命要完成。任何一個文明都有優長和短板,都應給予恰當評價。現存文明都是一些龐然大物,都是由歷史進程中較小文化一政治實體融合而成,甚至表現出一種基於毗鄰關係整合為更大共同體即地緣共同體的趨向。
風物長宜放眼量。判斷一個文明的格局大小,不能以一時成敗論英雄,而更應看其規模性和潛在力量。曾幾何時,亞述人、迦勒底人、馬其頓一希臘人、羅馬人、匈奴人、蒙古人所向披靡,威震八方,可這並不代表這些民族擁有真正的文明規模和巨大的潛力。作為歷史文化共同體的西方固然擁有強大的力量,其軍力在18初至20世紀中葉一度大大超過非西方社會,有大量殖民地、多個殖民帝國,攫取了整個美洲、澳大利亞和非洲、亞洲很大一部分土地。甚至直至今日,其基於先進科技的軍力仍相當強大。但,這一切並不意味著西方不處在相對衰落、東方不處在持續上升的通道中。今天,歷史上存在過的文明大多已不復存在,而更多所謂“原始社會”尚未演變為文明便消失了。不可將它們視為失敗者。作為經濟、政治和文化實體,它們固已消亡,但曾經的經濟政治活動和文化創造,已然給人類總體演進打上了不可磨滅的印記。甚至在種族意義上,它們也沒有真正死去,而仍然活在後起族群中。在文化

目次


釋義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纏繞“文明”的三個概
一 文明與文化
“文明”與“文化”概念的起源
“文明”與“文化”的區別與重疊
“文明”究竟為何?
依然存在的糾葛
二 文明與亞文明
文明分類的麻煩
湯因比的文明分類
巴格比的文明分類
布羅代爾的文明分類
三 文明與宗教
“文明”與“宗教”的內涵重疊
內涵重疊的個案討論
作為宗教的文明
文明與宗教的親族性相似

第三章 兩種“文明”
一 生命形態的文明與共同體的文明
二 生命形態與共同體的辯證關係
三 生命形態與共同體脫鉤之事例
四 對文明衝突論的響應

第四章 文明的基本特質
一 引言
二 文明是否具有一種可把握的規定性?
三 自然環境、地理格局與中華文明的基本特質
四 地理自然條件與西亞地中海文明的基本特質
五 文明的同一性-自主性

第五章 世界體系中的現代性
一 現代性的內涵與可播散性
二 現代科技並非西方文明獨立開出
三 現代資本主義並非西方所獨立開出
附論 跨文明視域中的民族國家
……

第六章 文明的多樣性與歷史的統一性
第七章 科學未能誕生於中國的原因再探
第八章 結語:在自我革命中完成文明改造

附注

書摘/試閱

從以上討論中可知,“猶太文明”與通常所謂文明——中國、西方、印度、伊斯蘭——等有極大的甚至本質上的區別。關於這個“文明”,還可以問這麼一個問題:它究竟是一個客居於異國他鄉的單一民族及相應的文化樣式,抑或是一個比單一的猶太文化一宗教和猶太民族深厚得多、宏大得多的文明及相應民族的一部分,或該文明及相應民族的一個傳承至今的活化石版本?大約自西元紀年1世紀羅馬人把猶太人從其祖先居住地驅逐出去以後,所謂“猶太文明”就不再有一固定的地域,更不像更典型的文明如西方、中國或伊斯蘭文明那樣涵括多個亞文明甚或亞一亞文明,但“猶太文明”一詞仍在被使用。它之所以被使用,是因為它具有文明的諸多內涵,符合其很多特徵,只不過西元紀年以降,它一直不具有通常所謂文明所擁有的核心疆域,人口也太少,遑論還是一個單一民族。然而如我們所知,客居世界各地的猶太人有著極強烈的民族一文化和宗教認同,而這認同在極大程度上又來自被稱為“猶太”的文化一宗教同一性,亦即使猶太人成其為猶太人的共同理念、教義、儀式、節慶、文學、藝術、科學、法律、社會組織,以及與這一切各各對應的物質表現形式。同樣重要的是,猶太人所信奉的傳統猶太教一般被看作西方基督教、俄羅斯東正教和伊斯蘭教等不同宗教信仰的共同“蛹體”(湯因比語)。
作為西方文明之“蛹體”,意義非同小可。近代以來,西方文化要素藉著資本主義和工業革命,已移植到世界上所有非西社會中了。這意味著,猶太精神基因通過西方文明的全球播散已復制到全世界了。當然,這個意義上的古希臘文明也扮演了相同角色,甚至古埃及、古西亞世界前後多個文明,如埃及、兩河流域、赫梯、克裡特,一定程度上同樣如此。但直到18世紀末,猶太人不僅在其居住地種種複雜艱難的條件下成功地保持了其種族、宗教和文化同一性,更在20世紀中葉重建了以色列這個現代猶太人國家(當然這也給中東地區本就不穩定的政治格局帶來了新的麻煩),甚至還恢復了湮沒了兩千多年的民族語言希伯來語,以之作為以色列的國語。如前所述,這種現象在人類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若沒有全世界猶太人極強烈的文化身份意識,便不會有這種結果,而這強烈身份意識又源於使猶太人成其為猶太人的種種獨特因素。正是這種強烈身份意識使猶太人即便客居在姐妹文明區域如西歐、東正教和伊斯蘭世界,也未因其文化與這些文明相似而喪失自己的精神特質即“猶太性”。相比之下,其他古代民族如埃及人、阿摩利特人、赫梯人、克裡特人、亞述人、迦勒底人、希臘人、羅馬人等,其文化身份意識明顯較薄弱,因此雖可能將自己的文化基因播撒開來,但作為文化一種族和政治實體,卻早已消失了。
另一個例子是日本。日本從中國汲取了大量文化養分,但將它視為中華文明的一部分雖無不可,卻可能有點勉強。因為很多重要的中國文化元素並不存在於從古到今的日本文化中,卻以一些稍稍衝淡了的形式存在於朝鮮和越南,如作為古代科層制度核心的科舉制及相應的官僚士大夫階層、作為儒家倫理基礎的祖先崇拜,以及與之密切相關的宗族意識及相應制度安排。日本雖引進了儒家倫理,但這種引進是不完全、不充分的,或者說有很大程度的選擇性。在忠、孝、仁、義等基本儒家價值中,日本最樂意引進且引進得最成功的,是忠,其次是仁、義。其後日本文化按其固有的軌跡演進,並沒有變成中國文明一個精確的翻版,而是逐漸開出種種使之可被視為“文明”的要素或資格。正是在此意義上,一些學者認為存在一個獨立的“日本文明”。但另一方面,日本人像猶太人那樣,也是一個單一民族,與中國、歐洲和印度的文明相比,其人口在明治維新之前不可謂多,活動區域也不可謂廣,這又削弱了日本作為一個獨立文明的理由。從歷史上看,一個強健的文明的核心民族總會向周邊區域輸出自己的文化,但歷史上的日本大體上並不輸出文化(總體而言,歷史上的日本未能表現出向域外輸出文化的能力,盡管15世紀以後開始向中國和朝鮮輸出一些技術),相反,卻結構性地輸入中國文化,19世紀中葉以後更結構性地輸入西方文化。也不妨這麼說,日本從未像典型的文明那樣做過文化母體。職是之故,可以將日本視為中華文明的一個亞形態。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4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