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古典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李步雲漢詩選集
滿額折

李步雲漢詩選集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20 元
優惠價
90288
庫存:3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8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對於古典詩格律體例要求嚴謹但充滿幽默創造力的詩人

由王雅儀主編,內容以臺南麻豆出生,本名李漢忠,詩人李步雲的漢詩作品為研究對象,大量收集完整的史料記錄,更將詩人的創作生平仔細彙整,從詩人李步雲的人生經歷,到相關史料文獻的彙整,包括過去參與文壇活動的紀錄,並深入作品之中探究其詩觀及其特色,實屬可貴。

作者簡介

李步雲(1895-1995)
本名李漢忠,字步雲,號快園。出生於麻豆,早年因家貧之故,在公學校就學二年後即輟學,此後曾進入私塾學習,跟隨黃珠園和林芹香學習漢文。在事業上,二十歲不到就經商謀生,經營碾米、製粉業,戰後擔任麻佳水廠廠長。李步雲常因商務往來南北各地,也因此認識各地詩友,工作之餘又積極參與各種詩會活動,造就他近一千七百首詩作的產生。
李步雲早年經商,奔走營生,1920年代以後,開始活躍於詩壇,目前可見最早的作品發表於1923年《臺南新報》,參加的詩社可見紀錄的有:麻豆綠社、臺南桐城吟會、南瀛詩社、延平詩社。

【推薦序】
主編序――文學行道樹風景

二〇二二年第十二輯《臺南作家作品集》要出版了,這不只是臺南巿的年度要事,更是臺灣藝文、出版界的盛事,因爲臺南巿政府累積十一集、七十餘本的成績,已經建立了優良的口碑。
今年徵選作品九件,通過審查予以出版者五件。其中兩件是評選委員推薦作品:《李步雲漢詩選集》、《停雲――粟耘散文集》,應徵作品入選三件,分別是:王羅蜜多的詩集《解剖一隻埃及斑蚊》、方秋停散文集《木麻黃公路》、郭桂玲短篇小說集《竊笑的憤怒鳥》。這些作家(含推薦)的共同特色,就是著作豐富,且都是各種文學獎項的常勝軍。
《李步雲漢詩選集》,由國立臺灣文學館研究員王雅儀主編,全書六章,除了從李步雲(本名李漢忠,1985~1995,麻豆人)約一千七百首古典詩作中精選五百六十首以饗讀者,還蒐集了照片、發表紀錄、日記、研究篇章等相關資料,甚至做了文學年表,是一本相當完備的研究資料集。李步雲生前活躍於吟社,其詩亦多屬擊缽性質,個人感懷抒寫性情者雖少,但亦為嚴謹之作,頗有可觀。
《停雲――粟耘散文集》由粟耘的夫人──散文作家謝顗選編。粟耘(本名粟照雄,1945~2006)是臺北關渡人,中年後居住麻豆。早年即以「粟海」之名馳譽畫壇,書、畫、文,都著有成績,出版著作二十餘冊,曾獲金鼎獎和優良文藝作品獎等。他的文字簡淨而意境深遠,在日常生活中靜觀萬物事理而自得情趣與妙旨,物我渾融的情境讀之令人悠然神往。
《解剖一隻埃及斑蚊》,作者為府城資深畫家詩人王羅蜜多(本名王永成,1951~),選錄其二〇一二迄二〇二一年華語詩七十一首。詩人在二〇一五年後,轉向關注臺語文學,以臺語創作詩與小說,也頻頻獲獎,特別是兩種文類都曾獲臺灣文學獎,為臺語文學的豐富、發展,貢獻良多。他追求寫作的自由,自承:「在華語創作中紮根,在母語寫作中得到解放。」寫作的質與量,都是老而彌壯。
《木麻黃公路》,作者方秋停(1963~),除了臺灣各地方文學獎如探囊取物外,幾個重要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時報文學獎等也都收在她的文學行囊中。本書收其近十年散文三十四篇,她的作品與她生活的時空、經歷的人事結合很深,「為愛與感動不停書寫」、「寫出值得記憶的愛和感動」是她的創作追求,也是賦予自己的創作使命。
《竊笑的憤怒鳥》,作者郭桂玲,是臺南知名的美術教育工作者、插畫家、繪本作家。跨界寫作,也繳出亮麗的成績單。本書是她的十篇短篇小說創作集,寫作動機來自生活或聽聞的觸發,題材則多與藝術創作和教學相關。作者的創作理想是「透過藝術的追尋或學習」提升生命的境界。對於文學創作,她致力「傳達正向思考的生命態度,兼寫臺灣城市之美與特色」。
臺南作家作品集從種下第一棵樹到今天,已經蔚然形成文學城巿的行道樹風景,迎風展姿。站在今年種下的這五棵樹下,左顧右盼,願這排行道樹能蜿蜒到遼夐的遠方。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退休教授 李若鶯

【導讀】
臺南詩人李步雲的文學世界

李步雲(1895-1995),本名李漢忠,字步雲,號快園。出生於麻豆,早年因家貧之故,在公學校就學二年後即輟學,此後曾進入私塾學習,跟隨黃珠園和林芹香學習漢文。在事業上,二十歲不到就經商謀生,經營碾米、製粉業,戰後擔任麻佳水廠廠長。李步雲常因商務往來南北各地,也因此認識各地詩友,工作之餘又積極參與各種詩會活動,造就他近一千七百首詩作的產生。李步雲早年經商,奔走營生,1920年代以後,開始活躍於詩壇,目前可見最早的作品發表於一九二三年《臺南新報》,參加的詩社可見紀錄的有:麻豆綠社、臺南桐城吟會、南瀛詩社、延平詩社。
作品概況

李步雲發表詩作所用的名字,以李步雲、步雲為多,另有快園、快園主人、麻豆李快園,署名以步雲或快園兩者為主,不似日治時期大多數詩人一般,以各種五花八門的筆名發表。平生著作以詩為多,文較少,目前可見之文章,皆是戰後所寫,有1956年〈麻豆綠社沿革〉(發表於《南瀛文獻》),1977年〈新榮先生與南瀛詩社〉(收錄於《震瀛追思錄》),還有為詩友個人別集所寫的書序,如《李可讀先生七一誕辰暨伉儷金婚雙慶》等,及1960年4月24日吳萱草公祭時代表南瀛詩社所寫的弔文。
詩作數量

以 2020 年國立臺灣文學館之「全臺詩蒐集整理編纂計畫」期中成果所整理的李步雲詩作來看,收錄李步雲自1925 年至 1994 年之間發表的作品,包括李步雲手稿《快園詩錄》一冊與各種詩歌總集和別集內的詩作,以及日治時期與戰後各報紙期刊所載作品;總集與別集有《鳴鼓集三集》(1929)、《臺灣詩醇》(1935)、《東寧擊缽吟前集》(1934)、《東寧擊缽吟後集》(1936)、《現代傑作愛國詩選集》(1939)、《瀛海詩集》(1940)、《臺灣詩選》(1953)、《琅環詩集》(1956)、《臺灣擊缽詩選》第一集(1963)、《中華詩典》前編(1965)、《現代詩選》第一集(1967)、《傳統詩集》第一集(1979)、《新生詩苑》(1984)、《鯤瀛詩文集》(1994)等,報紙期刊有《臺灣日日新報》、《臺南新報》、《臺灣日報》、《臺灣新聞》、《新高新報》、《三六九小報》、《詩報》、《風月報》、《南方》、《興南新聞》、《鯤聲報》、《臺灣詩壇》、《瀛海吟草》、《詩文之友》、《中華詩苑》、《中華藝苑》、《鯤南詩苑》等。

詩作總計約有 974 題 1,635 首,其中絕句 692 首,律詩 943 首,更細緻一點地說,五絕 23 首,七絕 669首,五律 170 首,七律 773 首。體裁除了絕句與律詩之外,沒有排律,也沒有古詩,皆是近體詩。詩作九成以上屬擊缽性質,是李步雲參加各種擊缽詩會、徵詩活動的紀錄。
本書選錄了其中 360 題 560 首詩,所收約僅佔李步雲詩作的 34%。其作品數量律詩多於絕句,七言多於五言,也是臺灣詩人創作的常態,大抵原因有三,詩是精鍊的語言,以之作為言志抒情的載體,當然是字數多者更有利於表情達意,是以字數少者更難於字數多者,這可能也是詩人多作律詩與七言的原因之一。其次,臺灣詩壇多擊缽之作,擊缽注重格律音韻的要求,體裁如為律體,則更容易品評其中的缺失精細,這可能也是律體多出現在擊缽場中的原因。此外,南社詩人胡南溟(1869-1933)在〈大冶一爐〉詩話也曾有「臺灣人喜學近體律詩」之說,用以驗證道咸同治時期的詩人:李望洋(1829-1901)、林豪(1831-1918)、陳肇興(1831-1866?)、鄭如蘭(1835-1911)四人的作品,確實有律詩多於絕句的情形。其中林豪的詩作,以《全臺詩》第九冊所收來看,約302首詩作中,就有212首律詩,律詩比例高達 70%,律詩多於絕句可能是臺灣詩壇在個人創作的選體和擊缽場上的設題中普遍的情形,而李步雲的作品也符合這樣的狀況。

部分詩人或讀者,可能覺得擊缽詩過多,有害詩歌言志抒情的特質,導致作品過於僵化,難以表現作者自我的情感。然而也有詩人或讀者,認為擊缽詩限題限韻也限時,又同時與許多作品競爭,且經詞宗撿擇評定名次,因此上榜者皆是嚴謹之作,實具可讀可賞之處。
詩作類別

本書把李步雲詩作分成六大類,分別為:個人感懷、詩友唱和、慶賀交游、臺南地景相關、臺灣地景相關、詠物、懷古、物候、節日及其他,所選的作品中,以書寫臺南地景和詠物懷古類的作品數量最多,這樣的狀況,其實也跟李步雲詩作類別的情況相符合。

李步雲非擊缽的個人感懷作品數量較少,例如〈病中有作〉(1930)、〈感懷〉(1931)、〈新居感懷〉(1955)等,是他作品中少數寫及自己家庭或事業或居所的作品。他與家人詩友的唱和作品也不算多數,與親族的唱和有和妻舅林秋梧的〈敬步秋梧君感吟瑤韻〉(1925),此外大多是詩友之間的酬唱賡和,例如南部詩社的詩友,有林芹香、廖印束、吳萱草、陳紉香、倪登玉、王鵬程、林草香、黃珠園、王隆遜、高文淵,中北部的詩友周石輝、張達修、王養源、黃傳心、賈景德等。由於李步雲曾擔任詩社的總幹事、社長等職,又常協助詩社課題的品評,因此在詩社活動往來很活躍,有不少祝賀詩社創立、詩會舉行的作品,例如有酉山吟社、登雲吟社、將軍吟社、佳里詩社、鯤瀛詩社、南瀛詩社等舊臺南縣所屬的社團,及臺南市延平詩社、高雄旗峰吟社、臺東寶桑吟社等。

李步雲詩作數量最多的就是描寫臺灣地景的作品,尤其以寫臺南地區為最多,有臺南八景、桂子山、燕潭、開元寺、法華寺、竹溪寺、五妃廟、武廟、赤崁樓、安平古堡、億載金城、臺南銀座、安平、關廟、麻豆、歸仁、關子嶺、珊瑚潭、南鯤身廟、麻豆代天府等,並有阿里山、祝山、玉山、陽明山、北投溫泉、西子灣、鹿港、八卦山、鐵砧山、知本溫泉、太魯閣等臺灣各處勝景。此外,還有古典詩寫作題材中常見的詠物、懷古之作,例如李步雲三十歲成名作〈紅梅〉「吹上江南第一枝」,還有虱目魚、懶貓、海燕、線蘭、西施菊、春草、夏雲、秋聲等動植物與四時節候的歌詠,也有現代化新事物的題詠,如紫光線、升降機、電影、太空船、電視、電話機等,內容豐富。
詩作風格特色

李步雲注重格律,吳新榮曾說:「先生雖被稱本縣詩界的老先輩,但其老未免老得過分,連一字的錯音就說不為詩」,吳新榮所言「一字的錯音」,可能是平仄格律有誤,或是韻字錯誤等情況,可據以推測李步雲作詩是十分嚴謹且注意格律的。單以七律來看,李步雲的平仄、黏對都符合,也未出現孤平,幾乎沒有拗,七律都是合律的。如果再更進一步,從「四聲遞用」這種格律詩寫作精細的技巧來看,李步雲押平韻的律詩也多在第三、五、七句的最末字輪用上、去、入三聲,使聲音錯綜不單調,產生變化之美。

另外,在律詩的對仗上,也多見工對,據現任延平詩社社長陳進雄先生說,李步雲的詩作非常重視對仗,在南部詩人當中,除了李步雲之外,以白劍瀾最為精緻考究。李步雲律詩的對仗極其工整,例如「炎增鎮北潭歸燕,暑迫寧南海跋鯨」,這是描寫臺南夏日武廟的七律,此聯用方位對和動物對,加上鎮北和寧南,也把臺南鎮定安寧四坊中的南北二坊寫入了。又如「八卦山留雲萬疊,七星旗捲壑千層」,這是寫秋日登彰化八卦山,此聯就有數字對和地名對,這是把地名和人名的對仗放在句首,這是相對容易的作法,另有多首將人名放在句尾的,更顯工巧,例如「豐亭坐飲懷王粲,寶剎閒吟繼杜陵」、「鶴隨林處士,鯨附鄭延平」、「文追施士洁,武紀鄭虯髯」,在人名的部分平仄完全對襯,足見李步雲在對仗的用心,然而律詩的對仗,不僅僅是在求工整而已,是想要透過工整的形式,來造就上下句之間巨大的張力,凸顯詩歌的內涵,李步雲詩作的特色也就在這樣的考究格律中展現。

洪寶昆在《現代詩選》第一集評云:「其詩壯麗堂皇,本省詩人中之翹楚。」據施懿琳教授在「全臺詩蒐集整理編纂計畫」成果報告書所言:「李步雲喜讀杜甫與李商隱詩,杜詩格律精嚴、對仗工整,經常反映社會現實,表現家國之思,乃李氏景仰對象;至於李商隱詩,情感深摯、婉轉精微,其香豔風格最能符合詩人興味。李漢忠生平漢詩多達上千首,七十年間縱橫詩壇,吟詠競技,屢次掄元奪魁。雖多為擊缽課題,卻能透過限題、限韻之作,凸顯南臺灣的歷史記憶與地理特色。」足見李步雲詩作的風格與特色。
擔任詞宗

李步雲生平擔任詞宗、參與詩會品評的次數,單從日治時期《詩報》和戰後《詩文之友》這兩份期刊來統計,就已經超過三百次,從第六單元「李步雲作品發表、擔任詞宗紀錄」以及第三單元「報紙、日記資料」,可以發現李步雲熱衷參與詩會活動,從1920年代開始就頻繁的參加各地詩會與徵詩等活動。所參與的詩社遍及南北及臺東,除了李步雲常參加的位於臺南地區的綠社、南瀛詩社、鯤瀛詩社、琅環詩社、學甲吟社、延平詩社之外,還有中部的螺溪吟社、香草吟社、半閒吟社、芸香吟社、鄉勵吟社、淬礪吟社、栗社、中州吟社、南陔吟社,北部的瀛社、天籟吟社、崁津吟社、北鷗吟社,東部的寶桑吟社、仰山吟社、登瀛吟社,南部嘉義高屏地區的鼓山吟社、樸雅吟社、麗澤吟社、鳳崗吟社、壽峰詩社等社團。加上各地的詩會,例如鯤南七縣市聯吟會、曾北聯吟會、高雄市聯吟會、彰化聯吟會、高屏聯吟會、鹿港聯吟會等詩會活動,地域範圍之廣,遍及全臺灣,次數頻率之繁,幾乎每月都有詩社詩會活動,其投入古典詩創作的熱忱,可從中窺見得知。
「快園」是李步雲的別號,是他發表詩作的筆名,也是他為自己詩集所定的名稱。目前所見,日治報刊內首次出現「快園」之名,是在 1928 年《臺灣日日新報》。後來,「快園」這個詞,它不再屬於李步雲個人所有,它成為詩友們聚會場的場所,也是兒孫成長居住的美好家園。是詩友們筆下所寫「橘柚青蔥香可掬」、「常邀墨客臨」的快園,是孫子李筱峰教授口中所說,有一張躺著可看到滿天星斗的躺椅的快園,快園的美好與詩意,留存在作家的作品中,也留存在家屬的回憶裡。李筱峰教授口中所描述的祖父形象,是一個悠閒的老人家,注重生活情趣,會在庭院內種植花草果樹,愛聽南管、京劇,生活充滿幽默,會把腳縮在棉被裡並開玩笑說自己有一隻腳還沒出院,或者不直說要去睡覺,幽默地說要去找「被仔」,是一個對於古典詩格律體例要求嚴謹但充滿幽默創造力的詩人。

目次

市長序――歷史傳承古往今来,書寫建構一座文學的城市/黃偉哲
局長序――文彩筆墨如蝶飛舞,打開書寫與日月爭光/葉澤山
主編序――文學行道樹風景/李若鶯(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退休教授)
導讀――臺南詩人李步雲的文學世界

目次
壹、手稿及相關史料
貳、照片
一、個人與家庭照片
二、詩社活動照片
叄、漢詩
一、個人感懷
二、詩友唱和
三、慶賀交游
四、臺南地景相關
五、臺灣地景相關
六、詠物、懷古、物候、節日及其他
七、他人寫及李步雲的詩作
肆、報紙、日記資料
伍、文學年表
陸、相關資料
一、李步雲作品發表、擔任詞宗紀錄
(一)日治時期
(二)戰後
二、相關研究資料

書摘/試閱

【內文試閱】
肆、報紙、日記資料
1920-1940年代

麻豆書香院風流雲散後,缽韻鐘聲寂焉無聞,當地文士每引為憾。者番快園李步雲氏,乃出提倡,重興旗鼓。去十夜邀諸吟侶於其家,開擊缽吟會,擬題「秋江」,七絕東韻,公推黃珠園、韓浩川二氏閱卷,選竟,分贈品而散。次期例會,定來十六日晚,開於珠園別墅。
――翰墨因緣,《臺灣日日新報》,1929年10月13日夕刊第4版

十二月三日,嘉義開催州下聯吟會,為準備來春全島大會。我社出席者,惟步雲一人。聞其首唱題為「詩城」五律尤韻,余因得二句云:「騷壇同萬古,文社並千秋」。
――邱濬川〈綠社吟壇日誌〉節錄,《三六九小報》第317號,1934年2月23日第2版

步雲君本日往嵌城壽吳紉秋先生令堂,至今未見歸來,想又為南社或桐侶詩魔魔去矣。今日旬期,又值擊缽,諸同人外出者有之,忙於公私事者亦有之,不知傍晚出席,能達半數乎。
昨者佳里開催秋季聯吟會,聞王大俊先生誦麻雀熱詩,結聯云:「打到夜深迷老眼,誤看白板作紅中。」昨晚在吟壇與澄秋社長及麗山、步雲、綠珊三君小飲,徹席後不圖被「鼻司爺」(即傑殊)所嗅,可惜汝朵頤無福,若早些著,僕當滅燭留髡,壽汝一杯矣。汝陽三斗,知君是其流亞。想君到此時。瞥見杯盤狼藉,酒氣襲人,得毋道逢麴車口流涎耶。
――邱濬川〈綠社吟壇日誌〉節錄,《三六九小報》第318號,1934年2月26日第2版

斷句有終身不能己於心,而是垂諸不朽者,如〈南亭四話〉載有斷炊一聯云:「從此已無煙火氣,舉家風味近神仙」。夕陽紅半樓主人〈落絮〉云:「花風問小劫,萍水證三生」。社友步雲〈紅梅〉云:「春衫血淚隨風落,吹上江南第一枝」。笑雲先生〈從良妓〉云:「匹卿自有佳夫婿,不是蘄王便衛公」。
――邱濬川〈綠波山房摭談〉節錄,《三六九小報》第333號,1934年4月19日第2版

余作詩,素未存稿。麻豆綠社李步雲君過訪,誦余甲戌全臺聯吟會,「阿里山曉望」五律詩,囑余實諸小紀,是亦嗜痂之癖也。「向曙過眠月,凌虛迥出塵。山沉雲作海,天老木成神。大壑長蛇遠(蘇友讓先生言阿里山中無蛇),深林帝雉馴。萬櫻紅盡處,眾嶽碧嶙峋。」
――懺紅〈餐霞小紀〉節錄,《三六九小報》第344號,1934年5月26日第2版

五月二十日,羅山開甲戌全島聯吟州下慰勞會。是日之會,頗呈盛況。余以緣慳,未能躬與其盛,不禁神馳而心往焉。聞其擊缽,題拈「首夏」五律庚韻。詩星朗朗照耀南州,洵可樂也。散會後,我社步雲君歸來,對余誦是日與會者佳作數首,余錄而讀之,悉擲地金聲之作。
――邱濬川〈綠波山房摭談〉節錄,《三六九小報》第378號,1934年9月19日第4版

又我社步雲君曾奉教洪鐵濤先生曰,君善中元,請授其方。先生曰「典鮮淺顯」只此四字足矣,味此益覺信然。
――邱濬川〈綠波山房摭談〉節錄,《三六九小報》第413號,1935年1月23日第2版

臺南酉山吟社,因者番社長黃廷禎氏逝世,諸同人於本月十七日始政記念佳節,於報恩堂,開臨時總會,並邀他社諸吟友蒞席。至定刻午後一時,出席者三十餘名,首由許子文氏就議長席,審議一切並選舉新社長,結果正社長許子文氏,副社長陳雲汀氏,幹事楊元胡、李炳煌、王棄人、高燦榮、蘇子潔、施清雲諸氏當選,至三時移入擊缽,首唱詩題「二酉藏書」,五律刪韻,共推李步雲、白劍瀾兩氏為左右詞宗。次唱詩題「松濤」,七絕覃韻,推洪子衡、黃登采兩氏為左右詞宗,至五時交卷,每題計得詩三十餘首,錄呈詞宗評選結果。首唱雙元被洪子衡、楊元胡兩氏所獲,次唱被潘春源、白劍瀾兩氏所占,由酉山吟社分呈贈品。至七時盡歡而散,洵騷人之韻事也。
――《詩報》第299號,1943年7月12日,第1頁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88
庫存: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