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依海之人:馬達加斯加的維佐人,一本橫跨南島與非洲的民族志(簡體書)
滿額折

依海之人:馬達加斯加的維佐人,一本橫跨南島與非洲的民族志(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75 元
定價
:NT$ 450 元
優惠價
87392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庫存:3
可得紅利積點:11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我們以怎樣的方式來定義一個人?
維佐人以海為生,是一群馬達加斯加西部的漁民。他們性格柔和,禁忌很少,不喜牽絆,不被他人定義;他們並不理性,對過往無所總結,對未來毫無計劃,經常身處意外之中。人類學家阿斯圖蒂來到海島,跟著維佐人住在海邊,出海捕魚,探索 “成為一個人”的方式。
這是研究族群與身份認同不可錯過的經典,也是一本輕鬆精彩的民族志。作者將文化差異性重新帶回至族群認同研究之中,而讀者借此意識到“人之所以為人”處在持續形塑的過程之中,不必被定義所固著。就像每一天,維佐人的“身份”都會更新,從頭來過。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麗塔·阿斯圖蒂(Rita Astuti),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人類學系教授,研究方向為性別、身份、親屬關係、認知人類學、發展心理學、跨文化研究等。她長期研究馬達加斯加的維佐人,自1987年起多次進行田野工作。近期她重返馬達加斯加,以新的研究設計,包括與心理學家協同跨領域研究,探討維佐人的各種認知概念,進行不同文化間的比較,重新檢視西方人類學、心理學的概念、理論和預設。

譯者簡介:
宋祺,畢業於廈門大學人類學系,研究方向為海島變遷、民俗及手工藝,現居北京。譯者的田野點也是一處海島,自2014年開始進行田野調查,2016年完成碩士論文《社會、漁業與信仰:一個閩東漁村的變遷研究》後,為繼續調研,回訪至今。

名人/編輯推薦

任何對族群和身份認同理論感興趣的人都應該讀這本書。阿斯圖蒂關於親屬關係、繼嗣和死亡的觀點對馬達加斯加研究極具啟發性,但其現實意義遠遠超出了馬達加斯加。
——《美國人類學家》
這本書不同尋常地將冷靜的分析和溫暖的描述結合在一起。
——邁克爾·蘭貝克,美國人類學家

這本民族志闡明瞭學術文獻中缺乏的身份認同問題;這項工作代表了人們對感知自己的方式的重要洞察。其組織是有邏輯的,討論是徹底的……輕鬆的閱讀和清晰的討論,以及迷人的主題,使得這本民族志非常適合在本科課程中選用。
——《宗教研究評論》

目次

目錄
導讀......001
致謝......001
1 前言......001
由此,我逐漸意識到,“維佐人是一群以海為生、棲海而居的人”這種說法,並不像我最初以為的那樣“顯而易見”,也不再那麼“無趣”,甚至說,它恰恰是一種“真正”的關於維佐人身份認同的描述。
2 活在當下的維佐人......023
他們就說要看看我的手,他們想知道我的手指上有沒有“維佐人的標誌”。確實,拉那條又大又重的魚時,我的手被魚線劃出了傷口,太陽曬過後就留下了些紅道道。那天下午,很多村民都跑來看我的手,他們對我說:“你正在成為一個維佐人。”
3 沒計劃的人......065
維佐人感到意外和他們缺少計劃性都有一個重要的時間維度,感到意外及不做計劃的人都是在現在行動的(或者正在遭受他者行動的影響,比如受到大海和那些印巴商人的影響)。他們不瞭解過去,對未來也沒有任何期待及計劃。
4 拒絕牽絆的人......091
如果按規則遵守每一條風芭和法栗,他們會“無時無刻不在死掉”,因此他們有意識地在那些“嚴苛”的傳統中選擇,有多少自己真的可以遵守。
5 中場......117
可以說,維佐人是純淨的人,因為他們身上沒有任何來自過去的殘留。 當然,維佐人並非全然純淨。在他們內心深處,也有一處不透明的領域,那裡有些微歷史的殘留:是一道過去之人留下的疤痕,無法捨棄, 也不會褪色。
6 生的親屬關係 死的親屬關係 \ 123
有一次,爺爺也從一個更宏大的維度表達過相同的觀念。 那次談話,大家在聊維佐人有太多的親戚,講到中間,爺爺停下來,簡短地同我說了一句:“大家其實都是一家人,是婚姻讓大家分開,成為不同的人。”
7 分隔生與死 \ 163
葬禮上演了一場複雜的、矛盾的、充滿情緒的活動,葬禮中的每一部分都在印證著大蒂克羅克已經死了與她沒有徹底死去。
8 為死者服務 \ 189
生者為死者所進行的那些服務,不是簡單地在表達對死者的銘記與尊重,而更像是一種予以好處的調解。通過為死者進行這些服務,哪怕只有這麼一刻,讓死者又重新回到與生者的聯繫,滿足死者對生命的渴望、對活著的後人的想念。那些已經失去的生前景象,可以在這一刻得到重現。
9 結論 \ 233
在一定程度上,南太平洋群島民族志與非洲民族志在各自研究對象上的差異,似乎可以映照為維佐人在他們自己與死亡之間竭力構建的區隔。
注釋......245
維佐語詞匯表......269
參考文獻......291

書摘/試閱

活在當下的維佐人

你啊,說起你剛來這裡的那會兒,我們會講:“嘿!這位女士經常出去釣魚呢。”雖然你是個與我們很不一樣的白人,但現在我們會說:“難道你還沒變成維佐人嗎?”要是你每天都在這裡釣魚,你也以海為生,劃獨木船,我們會說:“嘿!這位女士是維佐人!”因為做這些事的人就是維佐人。

我在貝塔利亞第一次比較順暢的交流,其主題是關於游泳的。當時我想要知道我能不能去海裡游泳,他們告訴我可以, 然後人們看到我在海裡游泳後,跟我說:“你是個維佐人!”後來,我開始像我房東那樣吃魚――將魚肉、魚皮和魚骨全部一口塞進嘴裡,吃掉魚肉和魚皮後再吐出魚骨,他們又跟我說: “你真是個維佐人!”他們第一次帶我出海捕魚,回來時我看到一大群人在海邊等我,他們上來問我會不會暈船,餓不餓,渴不渴,有沒有被太陽曬傷。我告訴他們我感覺挺好的,出海很有趣,而且還釣了一條魚呢。他們就說要看看我的手,他們想知道我的手指上有沒有“維佐人的標誌”。確實,拉那條又大又重的魚時,我的手被魚線劃出了傷口,太陽曬過後就留下了些紅道道。那天下午,很多村民都跑來看我的手,他們對我說:“你正在成為一個維佐人。” 不過,第一次有人說我“你相當維佐!”是在我第一次去貝 隆回來的時候。那天碰到了一陣壞天氣,我們在貝隆滯留了很久。我乾爸同我交流再三,確認我不害怕後,決定要“強行返航”,雖然當時的天氣狀況依然非常惡劣,甚至說非常危險,強風肆虐,波濤洶湧。我們試圖在貝塔尼亞著陸,當時整個獨木船都要翻過來了,帆都被捲進了海中。我乾爸將帆收回後,熟練地駕駛獨木船,如衝浪般順著層層海浪,這樣浪頭就不會將我們和整個船都拍倒,如此慢慢地劃回了岸邊。因為我一點都不害怕,我乾爸和來岸邊看我們的人都稱讚我“相當維佐”。雖然我全程什麼都沒做,只是默默地蜷縮在船底,心裡暗暗驚歎: “船體遭受波浪這樣的撞擊竟然都沒有損壞,這船可真結實呀!” 他們還告訴我,如果坐獨木船時船翻了,不要向岸邊遊,要爬到船體上,等潮汐將我送回岸邊。 通過這次遭遇,我發現我的維佐朋友已經把教會我那些和大海有關的事兒當成了他們自己的任務。他們還經常說:“因為你不畏懼,不懂就問(mañontany raha isanandro,字面意思: 她總在問問題),也不怕水,所以學得特別快!”他們認真地教我成為一個維佐人要做的各種事情,像維佐人一樣游泳、吃魚、 釣魚、出海、劃獨木船。不過很快我就意識到,不光是我一個 人有這樣的經歷,維佐人對他們的鄰居,比如一些農民和牧民, 也會這樣。


假如一個來自內陸的馬斯克羅人住在了貝塔尼亞,在這裡娶了老婆,看看這裡人如何討生活他就會知道,這兒沒有莊稼地,人們都出海去捕魚,這兒只有漁網。在這種情況下,他的岳父或兄弟也會帶他出海咯。都已經出海了,他就會開始努力用腦子記住:在海上大家都做些什麼,這這那那的都是怎麼完成的!只要他不斷地和朋友們一起出海,總有一天他會學會海上的事兒,即使他的老祖宗根本不會這些,他也會變成一個維佐人。

可見,任何人都可以變成維佐人,即使他的老祖宗對大海一無所知。因為每個人都可以學著做維佐人做的事情,出海和釣魚之類的。一個內陸來的馬斯克羅人初到貝塔尼亞時還不是 維佐人,因為他只會做那些祖先們教他的事情,種玉米啦,大米啦,樹薯啦,還有養牛。不過,當他搬到海邊同維佐人一起居住後,他就要開始學習做一些其他事情了。一旦他知道了 維佐人的知識,會做維佐人的事情,他就變成維佐人了!這種外來者逐漸變成一個維佐人的過程被當地人稱為 mianatsy havezoa,字面意思就是“學習維佐人的身份”:一旦一個人學 (mianatsy)了,會(fa mahay)了,他就變成維佐人了。 然而,通過學習變成維佐人這個過程,並不是對外來者才有的事情,維佐人的孩子也要學習維佐那套: 小孩子是不能被稱為維佐人的,他們只能被稱為“小維佐”……你看這些孩子,大海就是他們的學校。他們要學會游泳,只有努力學游泳,學會了,掌握了,再也不害怕海水了,才可以被稱為“維佐人”。
當然,維佐人的孩子不是一出生就會游泳、出海、吃魚吐刺的。小孩子不會做那些讓人們變成維佐人的事情,所以他們不能被稱作維佐人。他們要像所有馬斯克羅人或外地人一樣, 通過學習這些行為,才會變成維佐人。
然而,不論是白人人類學家、馬斯克羅人,還是小孩子, 一旦學會了如何捕魚、劃獨木船或者能夠在海洋中游泳,就意味著他們“變成了”維佐人。由此可見,所謂“維佐身份”,並不是一種人們一出生就會有的狀態,而是一種後天形成的行為方式,是這種實踐讓人們成為維佐人。對於這一點,我將從以下兩方面來說明。
首先,在人們通過實踐成為維佐人這部分,我將會描述一系列行為活動,來體現不論是女人、男人,還是孩子,怎樣通過游泳、造獨木船、出海、捕魚、吃魚、賣魚等一系列事情成為維佐人。我也會列舉一些有人因為不擅長做這些而被認為是馬斯克羅人的例子。儘管我提到的行為活動,不論如何都無法完全包括讓人成為維佐人的全部事情,但這不影響我的思考, 因為成為一位維佐人並不需要實踐維佐人所有的行為。下文會有許多例子來印證,對於維佐人這個身份而言,並不是給出一系列的行為,然後全部嚴格做一遍,才能獲得一個完整的維佐人認證。另一方面,關於維佐人那些具體的日常實踐如他們如 何選擇一棵樹來做獨木船、怎麼釣蝦賣魚等的描述,也恰恰傳遞出了這樣一個觀念:維佐人是誰,是通過他們做了什麼來定義的。而這也是在我的理解範圍內,我所瞭解的維佐人向我展示的他們自己的形象――他們認識自己的方式。
接下來我還會討論這些田野資料所體現的更深層的內涵。 我認為,如果我們要明白為什麼一個人在某個時刻是維佐人, 而在下一個時刻就是馬斯克羅人,我們需要意識到很重要的一點:擁有維佐人的“身份”,就要像維佐人那樣“行動”。維佐人的身份,換句話來講,是一種隨時間間歇反復的行為活動――只有當一個人現在像維佐人一樣生活時,他才具有維佐人的身份。維佐人的身份不僅與現在聯繫十分緊密,而且,維佐人否認一個人的過去影響他當下的身份。關於這一點,我將會深入展開討論。通過觀察維佐人如何描述一個人通過學習而成為維佐人這個過程,以及他們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方式,還有他們居住的地方,我提出這樣一種身份認知方式:它始終存在, 但視當下行為而定――一個人“是”誰由其行為來定義。

維佐人的標誌
作為一個維佐人,男人的手上會留下傷疤。當一條特別大、 重、肥的魚上鉤時,尼龍魚線會割傷男人的手指。由於他們手上的皮膚很厚,很少會引起感染,但是魚線會在皮膚組織上劃出一道白色的傷口,然後形成條紋狀的手繭。魚線還會在男人的腰間留下其他更加引人注目的傷疤。當一支捕魚隊決定去尋找更好的漁場時,所有的男人都會劃著獨木船,將他們的魚線拖在船後。為了在劃槳時也不錯過有魚上鉤,魚線會被緊緊地纏在男人腰間,把腰間勒出一道紅線。等到皮膚恢復後,這條清晰的紅線將會慢慢地變成白色的傷疤。維佐男人經常展示這些傷疤給我看,當他們說一個人在海上的行為讓其成為維佐人時,他們會給我看自己的手,還會輕輕扭過腰,將腰上的傷痕指給我看,他們身上的傷疤,是“維佐人的標誌”。 當我問女人們手上是否有“維佐人的標誌”時,她們讓我去看看馬斯克羅女人的手。因為終日耕種玉米和大米,馬斯克羅女人的拇指根部都有一處老繭,而維佐女人的手上沒有老繭, 因此,沒有老繭表明了維佐女人的身份。 還有一種識別維佐人的方法,就是看人們走路的姿勢。由於維佐人住在海邊,經常在沙地上行走,為了走得更快,走路時不陷在沙子裡,就要用到一種特別的技巧:走路時用腳尖抓地,同時將腳後跟微旋。當那些不習慣在沙灘上走路的人來到海邊時,他們走起來就會很笨拙,很快就氣喘吁吁,而當維佐人去內陸,在硬地面行走時,他們還是會像走在軟軟的沙地上一樣,習慣性地用腳尖抓地,結果腳上就會起水泡。因此,我的維佐朋友們很欣賞我掌握了在沙地上行走的正確方式,尤其是當我第一次從內陸回來時,我的腳上也長滿了水泡,他們發現後對我非常熱情。 維佐人的日常行為深深地塑造了他們的身體,可以說維佐人的身份就是被這些刻進了肉體,這確實是被“吸收”、“灌輸”、“注入”到體內的。但是,即使在身體上留下的“成為” 維佐人的痕跡特別容易用來區分身份,但也並不是永久的。在這方面,我的朋友們提到,因為雨季,他們很長一段時間不出海後,一旦重新出海,手指會變得軟弱無力,更容易受傷。有一次,在大米短缺的時候,我們村裡的女人們不得不去購買玉米,每天搗玉米,她們給我看自己的手,說她們正在變成馬斯克羅人――在拇指根部,一個水泡正在慢慢地形成繭子。如果一個維佐人在內陸待了一陣子,其腳尖的水泡會逐漸變硬,變成一個馬斯克羅人擁有的標誌。一個人要擁有“維佐人的標誌”,就必須現在像維佐人一樣活動,不然的話,那些在過去的日常行為中所積累的標誌會很容易消失。回到凱南圖人的例子, 我們可以說,當維佐人離開使他們成為維佐人的地點和行為時, 他們不僅僅是捨棄了“舊的習慣”,也不僅僅是自己的維佐人身份,還有他們身上的舊痕跡。像所有其他東西一樣,一個人的身體是由現在創造的,而不是由過去決定的。

維佐人另一個突出的消費品是服裝。然而,把錢花在買衣服上和食物上是很不一樣的,與買酒就更不一樣了。“維佐人只會胡吃海喝”,經常被人這麼說後,維佐人就會想要把下一份收 入花在毯子或圍裙上。有錢的時候,人們總是不可避免地在食物上花錢 。為了避免這樣,就要趕緊把錢花在別的東西上。衣服是一個非常值得的選擇,因為它比食物持續的時間要久 。但買衣服也有弊端,貝塔尼亞的人說,新年過後,可以在穆龍達瓦的市場上看到穿著漂亮牛仔褲和絢麗化纖裙子的維佐人,但他們沒錢買食物了。 不會管理錢財,這也讓貝塔尼亞的居民經常處於一種意外或者完全沒想到的狀態之中。他們沒想到自己在沉溺於某些奢 侈的商品後,會“快餓死了”,只能吃一些寡淡的小菜或者根本沒有配菜吃。他們也沒想到自己會沒錢買柴燒飯,沒錢買蠟燭,只能幹坐在黑暗中,他們還沒想到當自己需要買一個新的 籃子、藥品、肥皂或者一些編辮子用的椰子油時,會發現“錢不見了”。 弗斯(Rosemary Firth)在描述馬來西亞的漁民時寫道:“生活需要在漁獲豐富和匱乏時做選擇,一個不會做計劃的馬來人在不能出海的幾個月裡,就只能挨餓。”“一種關於出海收穫不佳的典型抱怨是:‘這剛好夠吃,沒法存起來。’”(Firth,1966: 141–142)這點和維佐人就非常不一樣――馬來人抱怨捕的魚少,只夠他們買食物而無法存起來,維佐人卻炫耀自己將漁獲大利的收入全部用來購買珍饈;馬來漁民能夠生存,是因為他們會計劃和存錢,而維佐人則宣稱自己經常不得不“快餓死了”,因為他們既不存錢,也不做計劃。 雖然貝塔尼亞的維佐人一有錢就會買時髦的衣服或者吃豬肉,完全不在乎這可能會在未來影響他們生活的基本需求,但顯而易見的是,即使因為風浪而無法捕魚,他們也不會真的 “餓死”。他們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來創造收入 。他們擁有一些小型資產,比如雞和豬,在遭遇生存危機的時候可以賣掉;他們可以受到親戚們的短期救助;最重要的是,實際上他們並不是完全不存錢或不計劃。我們之所以討論這一點,是為了關注貝塔尼亞居民的選擇,他們不僅選擇忽視通過做計劃來降低風險的策略,相反還強調這是維佐人獨有的特點,也就是說,生活中充滿意外,只做短期的決策,缺少遠見與安排,所有這些導致“意外”的行為,都是維佐人的突出特點。雖然貝塔尼亞的居民也欣然承認,他們南部的鄰居,那個造船村貝隆的人們, 比他們會計劃得多。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92
庫存: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