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校長先讀:中國中小學校長基礎閱讀書目‧導賞手冊(簡體書)
滿額折

校長先讀:中國中小學校長基礎閱讀書目‧導賞手冊(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98 元
定價
:NT$ 588 元
優惠價
87512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有庫存,到貨日平均約21天以內
可得紅利積點:1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一個人的閱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他的精神發育與思想成長,校長對閱讀的熱愛與引領無疑是其天賦難違的角色使命。甚至可以說,校長閱讀的狀況既決定其理解與詮釋教育內涵的水準,也決定著其規劃與管理學校發展的眼界。
本書為廣大校長制定了一份科學又精彩的基礎閱讀書目,具有四個特點:第一,注重必讀性,突出名家經典圖書。第二,注重可讀性,優選理實相融圖書。第三,注重廣泛性,兼顧多科視野圖書。第四,注重共讀性,互通師生基礎書目。由此,本書確定了校長基礎閱讀書目體系大致分為通識類、教育類及管理類。通識類,適應於一個現代人的需要;教育類,適應於一個現代教育人的需要;管理類,則適應於一個現代教育管理者的需要。總而言之,在呼喚教育家辦學的新時代,這份書目能幫助校長愛上閱讀,享受閱讀,助力他們與師生一起創造學校更美好的未來。

作者簡介

朱永新,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會長,蘇州大學新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著有《朱永新教育作品》(16卷)等,著作被譯為英、法、日、韓、俄、蒙、阿拉伯語等28種文字。主編有《當代日本教育叢書》《新世紀文庫》《新教育文庫》等30餘種。先後多次主持承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委託研究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等。
曾被評為“中國十大教育英才”、“中國教育十大風雲人物”、新聞出版總署“全民閱讀形象代言人”、《南風窗》“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等,先後獲得國際兒童讀物聯盟首屆“IBBY-iRead愛閱人物獎”、全球最大教育單項獎“一丹教育發展獎”等獎項。

盧志文,1963年生,江蘇淮安人。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副會長、中陶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新教育研究院名譽院長,江蘇昌明教育基金會理事長,北京新學年教育理事長,中國民辦教育十大風雲人物,全國知名教育專家,翔宇教育集團總校長。

名人/編輯推薦

·本書推薦的圖書符合各層次校長成長的需要,包括基礎閱讀書目30 本,拓展推薦閱讀書目70本,涵蓋通識類、教育類、管理類三類,共計100本。
·本書可幫助廣大校長及教育管理者理解教育,明白管理,做視野寬廣的卓越教育者。
·在呼喚教育家辦學的新時代,願這份書目能讓校長愛上閱讀,享受閱讀,助力他們與師生一起創造學校更美好的未來。

總序
新教育文庫
教育實驗是一項細緻而長久的工程,需要通過一代人去影響另一代人,不能急於求成,不能固步自封,一定要學會等待,一定要耐得住寂寞。
新教育實驗更不例外。
中國教育有許多弊端,但僅僅是怒目金剛式的斥責和鞭撻,雖然痛快卻無濟於事。對於中國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動與建設。只有行動與建設,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顛覆性的批判與重構。
新教育實驗就是寓重構於行動之中,寓批判于建設之中。
新教育要做的,就是給教師和學生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一個開闊無垠的精神視野。讓他們對人的內心的複雜性有更為深切的體驗,不但要瞭解生命的偉大和宇宙的博大,而且要感受生活的豐富與人性的豐厚。
2000年《我的教育理想》出版,新教育思想悄然萌芽。到2014年新教育文庫的第三版重新修訂,此時此刻的中國大地上,2000多所學校的2000多萬名新教育師生,正走在新教育的路上。(注:至2020年6月,新教育實驗學校已達5000多所。)
以追尋理想的執著精神、深入田野現場的實踐精神、共同生活的合作精神、悲天憫人的公益精神,埋首耕耘,成就我們的人生、我們的教育、我們的民族。這就是新教育精神的本質內涵。
新教育追求高度,但永遠不會高高在上。新教育培養卓越的教師,更關注普通的教師;新教育不是一個精英俱樂部,而是一個寬容開放的團隊。新教育始終敞開胸懷,永遠等待、擁抱理想主義者。真實的新教育,永遠在田野中,在千千萬萬個默默無聞的普通老師的教室裡。
新教育人,就是這樣一群有著共同夢想、遵守共同標準的志同道合者。彼此為對方的生命祝福,彼此珍惜生命中偶然的相遇,彼此鄭重作出承諾,共同創造一間又一間完美的教室,共同書寫一篇又一篇生命的傳奇。
新教育不求無懈可擊的理論體系,而是強調行動起來,即在實踐中思考,在實踐中提升,在實踐中成長。幫孩子成為自己,讓我們成為自己,一個完整的、幸福的自己。我們不是人類文明的創始者,但人類文明可以通過教育的偉大理想穿越時空,通過我們今天的行動變為現實。
當然,我們也知道,只有對新教育的認識從“概念”向“信念”推進,由“理想”轉向“思想”引領,激發出人們深沉的情感、執著的意志,從精神世界的沉澱昇華為主體的自覺行動時,新教育實驗才可能真正成為人生力量和教育智慧的策源地。
新教育文庫,正是總結、梳理、傳播新教育人的所行所思所得的一種努力。無論是經驗還是教訓,這一路跋涉的足跡,將成為指向明天的路標。
在這套文庫中,不同書系有著不同的定位:我們希望用“通識書系”積澱出新教育的根本書籍,介紹新教育的課程與項目;用“中國人閱讀書目”書系梳理專業閱讀研究成果;用“蒲公英書系”及時總結一線教育經驗;用“螢火蟲書系”全力搭建家校溝通的平臺;用“領讀者書系”傳播閱讀推廣人的經驗;用“閱讀力譯叢”和“核心知識譯叢”來介紹國外閱讀理論和實踐……
我們並不准備用一部部書籍堆砌功名的城堡,但我們盼望這一部部由心血凝成、用行動書寫的圖書,能夠成為一塊塊磚石,鋪就一座通往彼岸的橋樑。
那麼,新教育的彼岸是什麼模樣?
我想,彼岸是一群又一群正在長大的孩子,從他們身上能清晰地看到:政治是有理想的,財富是有汗水的,科學是有人性的,享樂是有道德的。
親愛的新教育同仁,我們正在這條通向彼岸的船上。讓我們同心同行,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行動,就有收穫。
堅持,才有奇跡。
朱永新
2015年1月22日于北京滴石齋
序言
校長的書櫃裡藏著學校的未來
一、校長閱讀書目研製的必要性
閱讀,是促進個體思想發育的基本方式,也是營造校園精神氛圍的基本途徑。“校長對學校的領導,首先是思想的領導,其次才是行政的領導”——蘇霍姆林斯基的話經常被我們引用。校長作為學校管理者,固然要指導、管理各種日常行政事務,更為重要的是,校長還應成為一位學校領導者,從思想、願景、文化等方面來引領學校的發展。
問題是,校長如何才能勝任教育思想的領導?
人的思想不會是天生的,得靠學習得來。學習的途徑很多,並非一途。在實踐中學,“實踐出真知”,實在;在交往中學,“聽君一席話”,親切;在網絡上學,“有事問百度”,方便。
當然,人們更多的還是要從書本中學,因為“沒有一艘船能像一本書,也沒有一匹駿馬能像一頁跳動著的詩行那樣,把人帶往遠方”(狄金森)。而且,要吸收有一定深度與廣度的系統性思想,沒有比閱讀書本更為便捷、經濟的方式。

可是,書本的世界又是一個非常廣闊的世界,是一個既會令人著迷又會令人生畏的世界。它浩如煙海,人們難免會“望洋興嘆”;它魚龍混雜,人們難免會“良莠不分”;它深淺不一,人們難免會“進退失據”;它演化不斷,人們難免會“因循守舊”。
於是,就有了書目出場的必要。
書目,是服務于特定的人群需要,為其量身定制的一份健康精神食譜;書目,雖會體現書目研製者的閱讀偏好,但亦能大致反映社會群體的共同精神取向;書目,可以讓人在有限的生命時光裡,過上與那些有料、有趣圖書相伴的美好精神生活。換言之,有了書目,人們的閱讀會更有目的,更有指向性;有了書目,人們的閱讀更容易抓住自我思想創生的眉目,產生“上演”自覺行動的劇目。
對校長這個特定的人群來說,他們閱讀的出發點與歸宿是為了理解教育,明白管理,做視野寬廣的卓越教育管理者。理解教育,才能真正引領學校,讓學生在教師的激勵與幫助下既成人,又成才;明白管理,才能真正辦好學校,讓學校中的人、財、物等各項資源的配置效益最大化,效率最優化。
同樣是蘇霍姆林斯基,他對作為教育機構的學校有這樣的一種解釋:“一個學校可以什麼都沒有,只要有了為教師和學校的精神成長而提供的圖書,那就是教育。”考慮到蘇霍姆林斯基做過近30年的中小學校長,並有《帕夫雷什中學》等多部教育名著面世,我們將他這句飽含切身經驗的話作如下的延伸或許並不過分,即:如果校長自己與教科書之外的書本無緣,不喜歡閱讀,更不知道書本閱讀對包括自己在內的學校全體師生精神成長的重要性,這在學校教育的世界裡恐怕是最荒謬不過的事了。
校長需要通過不斷地閱讀,才能練就一雙能識得教育與管理真諦的慧眼。而且,要做一位具有持久影響力的成功校長,必須堅持長期的高品質閱讀,才能為自己的思想庫備上充足的智慧錦囊。
一個人的閱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他的精神發育與思想成長,校長對閱讀的熱愛與引領無疑是其天賦難違的角色使命。甚至可以說,校長閱讀的狀況既決定其理解與詮釋教育內涵的水準,也決定著其規劃與管理學校發展的眼界。不管是放眼世界,還是觀察周圍,凡是辦學較為成功的學校,尤其是那些中外名校,他們的校長沒有不是喜愛閱讀,進而能夠指導閱讀,並大都善於著書立說的人。
因此,可以這樣說,校長的書櫃裡藏著學校的未來。
二、校長閱讀書目的研製現狀
繼學生閱讀和教師閱讀被社會和教育部門重視之後,近年來校長閱讀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通過相關文獻資料的梳理可以發現,總體而言,在校長閱讀研究中,集中於兩大基礎問題:一是“校長為何需要讀書”,二是“校長需要讀哪些書”。前一問題,如前所述,在成功校長那裡,與問人為何要吃飯一樣,似乎顯得多餘;後一問題,則可轉化為為校長開怎樣的書單。
關於校長閱讀書單產生的途徑,最常見的要算一批有一定影響力的中小學校長的“現身說法”。他們往往介紹自己喜歡閱讀的圖書類型或相當有限的幾本(一般是三到五本,很少超過十本)圖書推薦。除此之外,傳播較廣的是少數政府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及師範院校校長崗位培訓專家及相關人員對校長閱讀的某些看法與書目推薦。網絡上偶爾可以見到校長閱讀書單,大多數來路不甚明瞭,舉薦理由也未詳加說明。
(一)有關中小學校長自身的“現身說法”
偌大的中國,雖然以種種藉口不讀書或很少讀書(教科書除外)的校長不在少數,但閱讀有方、視野廣闊的校長卻並不少見,可以試舉如下幾位:
曾任上海建平中學校長的程紅兵宣稱要“做一個書生校長”。他認為:“校長應該培養自己的讀書習慣:一讀教育經典,真正的經典永恆而平易;二讀教育報刊,瞭解同行在思考什麼;三讀人文書籍,拓展自己的人文視野;四讀學生寫的和為學生寫的書,走進學生心靈。”
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校長孫雙金認為,作為校長,應該廣泛地讀以下幾類書籍:第一,要讀本專業的書籍;第二,要讀大教育的書籍;第三,要讀哲學、美學的書籍。
原北京十一學校校長李希貴以自己的實踐,示範了校長閱讀對職業的巨大幫助。他酷愛閱讀教育、人文和心理方面的書籍,尤其喜歡管理類書籍。這些書籍,很好地幫助他構建了一個系統而有重點並能促使他行動的知識能力體系。彼得·聖吉的《第五項修煉:知行學校》、德魯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等,甚至被他稱為“擦亮校長的第三隻眼”。
曾任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南山(深圳)附屬學校校長的李慶明,在2017年第五期的《中小學管理》雜誌上,以《回眸·借鑒·超越》為題,給校長們推薦了七本管理方面的書。這七本書的具體名稱是:張倩儀的《再見童年——消逝的人文世界最後回眸》、埃萊娜·費蘭特的《我的天才女友》、托尼·利特爾的《聰明人的教育指南:伊頓公學校長談教育》、托德·威特克爾與史蒂夫·格魯奈特合著的《如何定義、評估和改變學校文化》、托德·威特克爾的《優秀校長一定要做的18件事》、王圓圓的《管理短長書》及陳弱水的《公共意識與中國文化》。
山東省的一位年輕校長說,自己剛當上校長時,急需一個幫他迅速熟悉崗位要求並能順利開展工作的支點。恰在此時,整個教育系統開展的教師讀書活動讓他眼前一亮,於是他改變囫圇吞棗式閱讀的習慣,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學習。他認真地閱讀和思考,並積極將書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他的校長工作中,這幫助他解決了很多工作中的問題。如通過讀《如何調動和激勵教師》,學會了如何點燃教師的激情;通過讀《優秀校長一定要做的15件事》(為前面提及的《優秀校長一定要做的18件事》一書的初級版),誕生了教師彈性管理思路;通過讀《多元智能教與學的策略》,敲開了課改之門;通過讀《窗邊的小豆豆》,看到了拯救邊緣生的希望;通過讀《人生設計在童年——哈佛爸爸有話說》,找到了讓家長走進校園的方法,等等。
綜合上面幾位校長的看法,我們不難發現:校長的閱讀範圍不能過於狹隘,一方面必須呼應教育現實的需要,能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並解決教育現實中存在的某些重要問題;另一方面必須有較為廣闊的視野,除教育類與管理類的圖書之外,也應該閱讀哲學與美學等方面的人文類等書籍。在當下教育界,就選擇圖書類型的標準與依據,以及如何具體確定合乎這些標準與依據的書目,大多數校長則往往囿於個體的有限經驗,還未能取得較為廣泛的共識。
(二)教育部門的領導與教育學者的看法或做法
主導推動校長閱讀的,有不少地方是當地教育行政部門,也有一些地方是負責校長崗位培訓的部門或機構。
有教育局提出,凡是新提拔的校長一定要讀完50本書,在任校長一學期至少讀完五本書。校長讀書不應該圈定界限,文史哲、科技前沿、管理科學、教育教學原理、文學等可一併吸納。
廣東第二師範學院的許錫良老師認為,校長閱讀當然應首選具有原創思想的經典名著。比如,《論語》《道德經》《資本論》,以及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杜威的《民主主義與教育》、盧梭的《社會契約論》、洛克的《政府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寫的《學會生存》等。讀過經典的人,在閱讀領域往往可以一覽眾山小。
關於校長的閱讀方式,也是眾說紛紜。有人明確指出校長閱讀數量的重要性,有人則強調質量重於數量;有人強調要閱讀具體的多少本經典名著,有人則更注重各類書籍需要有適恰的結構;有人注重思想性較強的人文類書籍,還有的特別強調實務性的管理類書籍。這說明,我們對校長閱讀的數量與質量關係還須進一步研究,同時,對閱讀的類型、具體書目及閱讀方式等也應當有進一步的思考。
(三)關於網絡上傳播的某些校長閱讀書單
關於校長閱讀書單,網絡上也能搜到一些。但網絡上的信息常常良莠不齊,需要我們具有一定的辨識力來加以選擇。
如有一校長書單按“最新書籍”“西方教育前沿”“十年經典”“班主任”“校長、學校管理者”“名家專題”等進行分類,羅列圖書近百種之多。仔細研究這個書單,對於校長這個閱讀群體的針對性不強,分類亦沒有相對統一的邏輯,其結構性、普適性明顯不夠理想。
網上也不時會出現冠以類似“校長必讀書籍”之名的書單。仔細分析,這些書單往往會比較明顯地體現出推薦者的個人閱讀偏好,如有的書目國學經典類占一半以上,有的書目則文學類占比過高,還有的書目過於集中于某一類作者(甚至一兩位作者),整體視野不夠寬廣。
綜合以上情形,我們認為,組建一支研究團隊,以相對專業的眼光,為我國廣大中小學校長編制適合他們閱讀的基礎書目,就顯得尤其迫切而重要。
三、校長基礎閱讀書目研製的理念與原則
根據教育部2019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全國有23.7萬所中小學。也就是說,有著23.7萬名校長(約百萬名的校級領導),帶領著近1000多萬名專任教師,教育和影響著近兩億中小學生。
校長的“閱度”,決定著學校發展的高度。學校是讀書追夢的地方。從閱讀的開放性與自覺性來說,沒有校長的閱讀,就很難有教師的閱讀,也很難有學生的閱讀,亦很難出現真正意義上的書香校園。可以這樣說,一所學校歷任校長的閱讀史,很大程度地影響著這所學校的發展史。
閱讀成就校長的個體生命,進而可能成就校長所在學校中全體師生的無數生命。朱永新教授多年前曾提出應當將全民閱讀作為一項國家長期發展的戰略。在此願景之下,校長閱讀無疑具有廣泛的示範意義。誠如湖南師範大學的張楚廷教授所說,校長作為“讀書人的首席”,他亦應當是會讀書、愛讀書的象徵,對於讀書之風盛開也具有更大的責任。會教書的人,首先應是會讀書的人;會領導教書人的人,更是應當懂得讀書意義的人。
通過一定數量的閱讀,使校長能夠較好地理解教育,明白管理,做視野寬廣的卓越教育管理者,這是前面已經提及的校長書目研製的目的所在。要達至如此目的,校長基礎閱讀書目在研製過程中理應堅持一些總體原則。
(一)注重必讀性,突出名家經典圖書
要研製校長閱讀的基礎書目,理應首先考慮的是名家經典作品。經典之為經典,往往是極富個性魅力的原創性作品,又是能夠跨越時代的開放性文本。原創性是說它的獨一無二,其創造不可重複;開放性是說它的常讀常新,對其闡釋或能與時俱進。卡爾維諾說:“經典作品是那些你經常聽人家說‘我正在重讀……’而不是‘我正在讀……’的書。”
當然,仍有兩個與其密切相關的問題需要我們去面對:一是,雖然經典自然不可或缺,但我們也不能因為作品的經典化都必須交由時間去淘洗,而無視當代(甚至眼下)新出現的優秀作品;二是,校長閱讀中應該需要一些“必備書”,這些書往往有明確的實際效用,甚至可以“臨時抱佛腳”作為急用時的參考,諸如教育法典及安全手冊之類。由於本書目側重於選擇思想性與學術性的原創著作,因而過於實用的“必備書”沒有列入考慮範圍之內。
(二)注重可讀性,優選理實相融圖書
經典並不一定就是可讀性強的作品。康德的哲學名著《純粹理性批判》能讀懂的人不多,別說普通人了,就連不少專治哲學的教授都坦承自己難以讀懂它;愛因斯坦的物理學名著《廣義相對論》發表時,據說當時全世界能讀懂的人數也只是十以內的個位數;而同為教育名著,讀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顯然要比讀布魯納的《教育過程》容易得多。當然,可讀性也會因人而異,這主要取決於每個人的知識背景。本書目研製時,儘量較多選擇了那些面向實踐的教育理論書籍,以更適用于廣大一線中小學校長。
注重可讀性無疑是出於調動校長閱讀的積極性考慮。不過,我們也得承認,可讀性不僅因人而異,而且因時而異。隨著個體閱讀的積累與提升,進取意識強的校長自會挑戰閱讀的難度係數,去啃讀本書目中少量或許會讓人望而生畏的理論著作或“大部頭作品”。沒有這種積極主動的啃讀,閱讀往往難以進階升段。所謂獨上高樓,方能望盡天涯路。
(三)注重廣泛性,兼顧多科視野圖書
許多研究表明,既有廣博的知識,又有精深的學問;既有親和的態度,又有幽默的談吐,這是廣大學生對校長(也包括教師)角色最有積極期待感的品質特徵。面對求知欲特別旺盛的中小學生,校長與教師的閱讀廣度常常是點燃學生求知欲、幫助學生克服學習困難的重要條件。正因如此,本書目研製中對圖書選擇的廣度上較為寬鬆,兼顧多種學科。當然,也會適當重視知識的前瞻性,選擇適量最新的優質圖書,並不一概否定時新的暢銷書。
(四)注重共讀性,互通師生基礎書目
師生共讀,是實現教育對話的重要前提,也是發揮校長“閱讀領導力”的重要途徑。對社會大眾來說,閱讀確實更多的是私人行為,往往可以“率性而讀”。而對校長來說就不同了,由於其有積極引導全校師生閱讀的使命與責任,因此對一些優秀適宜的圖書進行師生共讀共賞應當成為校長的必備功課。可是,考慮到“中國人閱讀書目”總項目設計的一大原則,即針對不同人群所選擇的書目應當盡力避免重複,因而我們在研製本書目的過程中,一些如果單獨考慮完全應當入選,但已被其他相關書目選中的圖書,也只能加以割愛。如列入中小學教師基礎閱讀書目的《學記》(高良時譯注)、《陶行知教育文集》(陶行知)、《教育的目的》(懷特海)、《愛彌兒:論教育》(盧梭)、《民主主義與教育》(杜威)、《教師作為知識分子——邁向批判教育學》(吉魯)、《教學勇氣》(帕克·帕爾默)、《後現代課程觀》(多爾)等著作,作為校長理應與教師一樣進行閱讀學習。其他如入選家長閱讀書目的《正面管教》(簡·尼爾森)、入選高中必讀的《美的歷程》(李澤厚)等圖書,也因此原因而未入選本書目。
四、校長基礎閱讀書目研製推薦書目的範圍
在上述原則指導下,書目研製組在經過認真討論並徵詢眾多專家與知名校長之後,確定了校長基礎閱讀書目體系大致分為通識類、教育類及管理類三大類。通識類,適應於一個現代人的需要;教育類,適應於一個現代教育人的需要;管理類,則適應於一個現代教育管理者的需要。
具體研製過程中,推薦書目的範圍大致如下:
(1)凡由國家批准的出版機構出版的中文簡體適合校長(園長)閱讀的書籍均可進入推薦範圍。
(2)推薦的圖書符合各層次校長成長的需要,100本書目確定後,分別確定基礎閱讀書目30本,拓展推薦閱讀書目70本。
(3)根據不同類別、以合適比例分別研發。基礎書目中,通識類10本,教育類13本,管理類7本。推薦書目中,通識類20本,教育類34本,管理類16本。
(4)基礎閱讀書目注重基礎性的同時,也適當考慮經典性;拓展推薦閱讀書目既考慮教育的理念性,也考慮管理的實踐性。
(5)同一作者的作品只選擇一本代表作。
(6)套書或叢書不列入基礎閱讀書目中,但可考慮列入拓展推薦閱讀書目中。
(7)考慮譯文質量。有多個譯本的經典作品,選擇譯文質量較高的譯本。
(8)以作品質量為衡量基本標準,既關注本土原創作品,也兼顧國內外比例,按照基本對半的原則進行選擇。
五、校長基礎閱讀書目的研製過程
校長基礎閱讀書目歷經近三年時間研製才得以面世。主要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成立“中國校長基礎閱讀書目”研製項目組。2018年初,新教育動議研製校長基礎閱讀書目。2018年4月,項目組各成員確定,制定項目研製方案,正式立項。
項目總負責人:朱永新(全國政協副秘書長、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新教育發起人,全民閱讀推廣人)。
項目主持人:盧志文(翔宇教育集團總校長,新教育研究院首任院長、新教育基金會理事長)。
項目主要執行人:劉猛(江蘇理工學院教授,教育學博士)。
邱華國(新教育學校管理研究所執行所長,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家書院兼職研究員,蘇州半書房發起人)。
項目執行小組:邱華國、劉猛、林忠玲、張安仁、丁康等。
第二,調研及選書框架的初步制定。2018年4月至10月,依據研究方案,分類完成相關書籍的初步推薦,形成列目表。召開第一次書目研發專題研討會。
第三,獨立推薦。通過各種途徑遴選適合校長閱讀的各類書籍,填寫閱讀推薦表,研製小組及相關專家、校長每人推薦若干圖書備選。
第四,確定推薦書籍。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主要購買、借閱各種相關候選書籍(實際上購買書籍貫穿全程),在廣泛閱讀、討論的基礎上,進行篩選,提出適當數量的作品,作為提供給諮詢專家審讀的備選書目。召開第二次書目研發專題研討會。
第五,就備選作品廣泛徵求意見。不斷進行研討和修改,形成准書目,邀請各方面專家召開論證會進行論證諮詢。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依據初步推薦書目分類、分期廣泛徵集意見,經專家研討確定最終書目。召開第三次書目研發專題研討會。
為了保證書目研製的質量,我們通過面談、微信、電子郵件等形式多次向專家、校長徵詢意見。除此之外,項目組通過蘇州半書房組織的校長越讀社、初拾校長越讀會,以及一些校長培訓機構,將書目發給諸多校長書友,聽取他們的建議。
項目徵詢意見的專家、校長(以姓氏拼音為序)有:
曹雪峰、陳娟、陳忠、陳東強、陳國安、陳連林、陳雨亭、成尚榮、
程天君、池曉、儲昌樓、戴曉娥、丁昌桂、樊青芳、范裡、高萬祥、顧泳、
何偉俊、胡曉華、胡之騏、花潔、嵇成中、江峰、薑學清、冷玉斌、李斌、
李敏、李巍、李文、李燕、李勇、李海林、李紅軍、李慶明、李澤武、
李鎮西、林忠玲、劉參、劉侃、劉嵐、劉祥豐、劉雲彬、柳袁照、盧鋒、
羅朝宣、蒙石榮、孟曉東、彭擁軍、錢江、錢志龍、芮火才、沈文虹、唐曉勇、
陶紅、王林、王勝、王彥、王勇、王本余、吳虹、吳玨、徐莉、徐青、徐錫華、
徐燕娟、徐瑛、許新海、薛法根、閆學、閆旭蕾、楊傑、楊曦、楊銀華、
俞正強、郁甯遠、袁衛星、湛宣進、張新平、張延銀、鄭傑、朱永新、莊慧芬等。
第六,編寫導賞手冊。2020年5月至7月,根據確定書目,組織進行相關導讀文本的撰寫工作,形成《校長先讀——中國中小學校長基礎閱讀書目·導賞手冊》(“中國人閱讀書目”之十)。
第七,統一發佈《校長先讀——中國中小學校長基礎閱讀書目·導賞手冊》。2020年9月28日,領讀者大會正式發佈書目,同時在新教育研究院、新教育基金會、新教育學校管理研究所等公號聯合推送發佈。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書目研製組儘管多次召開研討會、近十次地修改完善書目,但面對浩瀚書海,受到群體視野的影響、書目數量的限制等因素,書籍的選擇不可避免地依然會有不少局限性存在,定會有遺珠之憾。特別希望讀者朋友對這本《校長先讀——中國中小學校長基礎閱讀書目·導賞手冊》(1.0版)提出寶貴的批評建議,並把建議內容發送至郵箱773617082@126.com(柳老師),以便日後不斷進行完善、迭代。
校長理應是書生。在呼喚教育家辦學的新時代,願這份書目能讓校長愛上閱讀,享受閱讀,助力他們與師生一起創造學校更美好的未來。
劉猛 邱華國
2020年9月26日初稿
2023年3月19日改定

目次

目 錄
基礎書目篇
通識類
01 《論語今讀》003
02 《中國的品格》007
03 《西方哲學史》(上下卷)011
04 《哲學·科學·常識》015
05 《馬克思為什麼是對的》019
06 《什麼是科學》023
07 《藝術的故事》027
08 《一課經濟學》031
09 《未來簡史》035
10 《越讀者》039
教育類
01 《論教育學·系科之爭》043
02 《生命與教育》048
03 《智能的結構》052
04 《回歸突破:“生命·實踐”教育學論綱》056
05 《學會關心:教育的另一種模式》060
06 《21世紀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064
07 《學習的本質》068
08 《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072
09 《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學》(修訂版)076
10 《有效教學》080
11 《去學校化社會》084
12 《未來學校》088
13 《為什麼學生不喜歡上學?》092
CONTENTS
目 錄
管理類
01 《管理學》096
02 《教育組織範式論》100
03 《中國式管理》104
04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108
05 《學校管理學》(第五版)112
06 《第五項修煉:知行學校》(上下冊)116
07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120
推薦書目篇
通識類
01 《哲學起步》127
02 《邏輯新引·怎樣判別是非》131
03 《人生智慧箴言》135
04 《道德情操論》139
05 《通往奴役之路》143
06 《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147
07 《天堂茶話》151
08 《獨立思考:日常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維》
(第2版)155
09 《娛樂至死》159
10 《中國近代史》163
11 《之江新語》167
12 《文學回憶錄》171
13 《美學散步》175
14 《漢字書法之美》179
15 《生物與非生物之間》183
16 《警惕科學》187
17 《最有人性的“人”——人工智能帶給我們的啟示》191
18 《必然》195
19 《反常識》199
20 《普魯斯特與烏賊:閱讀如何改變我們的思維》203
教育類
01 《論教育家》207
02 《新學記:中國現代教育起源八講》211
03 《西方教育思想史》215
04 《大教學論》219
05 《杜威在華教育講演》223
06 《兒童精神哲學》227
07 《吾國教育病理》231
08 《教育改革的“中國問題”》235
09 《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轉變?》239
10 《圖解中西方教育的異路與同歸》243
11 《教育走向生本》247
12 《為孩子重塑教育:更有可能成功的路》251
13 《聰明人的教育指南:伊頓公學校長談教育》255
14 《學力經濟學:被數據推翻的教育準則》259
15 《善惡之源》263
16 《理解腦——新的學習科學的誕生》267
17 《如何調動與激勵學生:喚醒每個內在學習者》271
18 《發現天賦的15個訓練方法》275
19 《一個稱作學校的地方》279
20 《教育的情調》283
21 《現代課程論》287
22 《未來課程想像力》291
23 《核心素養:課程發展與設計新論》295
24 《學校的挑戰:創建學習共同體》299
25 《追求理解的教學設計》(第二版)303
26 《觀課議課與課程建設》307
27 《PBL項目學習:項目設計及輔導指南》311
28 《遊戲改變教育:數字遊戲如何讓我們的孩子變聰明》315
29 《全世界都想上的課——傳奇教師橋本武的奇跡教室》319
30 《碎片與重構:互聯網思維重塑大教育》323
31 《電影教你當老師——60部中外電影的教育意蘊》327
32 《測量時代的好教育:倫理、政治和民主的維度》331
33 《跟蔡元培學當校長》335
34 《從實踐到文本:中小學教師科研寫作方法導論》(第二版)339
管理類
01 《普通中小學校長工作手冊》343
02 《義務教育學校校長專業標準:要點·行動·示例》347
03 《學校法制:理論與案例》351
04 《領導力:如何在組織中成就卓越》356
05 《第五代時間管理》360
06 《德勝員工守則》364
07 《U型理論:感知正在生成的未來》367
08 《學校文化管理》371
09 《為聰慧與高尚的人生奠基——清華大學附屬小學辦學行動綱領》375
10 《校長辦公室的那個人——一項民族志研究》379
11 《重新設計一所好學校》383
12 《學校管理的50個典型案例》387
13 《帕夫雷什中學》391
14 《學校如何運轉》396
15 《島上學校》400
16 《高效演講:斯坦福最受歡迎的溝通課》404
附錄 中國中小學校長基礎閱讀書目表409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512
海外經銷商有庫存,到貨日平均約21天以內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