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孫子兵法》與戰爭謀略(簡體書)
滿額折

《孫子兵法》與戰爭謀略(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52 元
定  價:NT$ 312 元
優惠價:87271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是黃樸民先生解讀兵學經典《孫子兵法》、分析研究先秦兩漢時期戰爭實踐經驗相結合而著成的一部古代軍事學作品,全書共收入作者相關文章13篇,個別篇目系與其他作者合作完成。書稿通過分析中國古代眾多戰爭案例故事,得出影響和制約軍事外交關係變化、國勢興盛衰微的戰略智能:一是從實際情況出發,使戰略決策、措施符合變化著的客觀情況;二是照顧好戰爭的方方面面,抓住對戰爭全局有決定意義的關節,推動戰爭全局的發展;三是做到堅定性與靈活性的統一,既有實現戰略目的的堅強意志,又有高度的創造精神,善於審時度勢,靈活使用兵力,恰當地運用和變換作戰形式與作戰方法;四是堅持高度的集中統一指揮,既能使各種力量、各種斗爭、各種作戰形式協調一致地行動,又善於群策群力,集思廣益。作者黃樸民先生較早涉足歷史通俗化創作,本書是作者近年通俗解讀軍事史的代表性成果。作者立足豐富史料,文字流暢生動,可讀性強,適合青年學生、軍事愛好者、普通大眾閱讀。

作者簡介

黃樸民,男,1958年出生,歷史學博士,紹興文理學院“鑒湖學者”講座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兼任中國史學會理事、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常務理事。主要從事中國思想史、中國軍事史的研究,撰有《春秋軍事史》《天人合一: 董仲舒與兩漢儒學思潮研究》《何休評傳》《先秦兩漢兵學文化研究》等著作,主編《中國兵學通史》,在海內外各類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00余篇。

名人/編輯推薦

軍事在古代政治生活中占有突出地位。我國兵書不僅歷史悠久,卷帙浩繁,而且綿延幾千年從未中斷。從《軍志》《軍政》算起,中國兵書距今已有近3000年的歷史。在各類兵書中,《孫子兵法》無疑是最典型、最精彩、最有生機活力的部分。被譽為“兵學聖典”“百代談兵之祖”。
“一部中國上古史,其實便是廣袤的中華大地上東西兩大區域及其相關勢力之間長期對峙衝突,並不斷融合的文明進程”,作者將關涉先秦到秦漢統一的大趨勢、大脈絡、大轉折,從軍事戰略層面做了全景式的勾勒,舉凡“周公東征與東西部族的衝突融合”“春秋列國兵要地理與戰略格局的演變”“弭兵大會”“吳越戰爭與春秋後期的列國戰略關係”“戰國地緣戰略形勢及其演變”“秦漢時期統一戰爭的戰略指揮述論”等大事因緣都有涉及。作者統領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很強,他的觀點是從對史料的精深考證中得出的。作者借鑒了文學的表現手法,戰略規劃、戰術運用、選將用將在作者的敘述中絲絲入扣,從而使本書在具有學術圖書科學嚴謹的特點的同時,又具有了大眾圖書的可讀性。

如果把中國的歷史文化現象看成是一桌酒席,那麼,毫無
疑問,殘酷的戰爭,是這酒席上最醒目的一道“硬菜”,甚至可
以說,沒有“之一”。“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
盈城”,這是常態;“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醉臥沙場君莫
笑,古來征戰幾人回”,這其實更多的是一種無奈。“邊庭流血
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這樣的社會現實,決定了指導戰爭
的兵學戰策在中國古代文化體系中占有相當的比重,據有特殊
的地位,其數量之多,可謂汗牛充棟,琳瑯滿目,蔚為大觀。
據民國學者陸達節《歷代兵書考》的統計,歷代兵書有1304
種之多,已故著名學者許保林在其《中國兵書知見錄》(解放
軍出版社)中的統計數據為則為3380 種,而劉申寧先生《中國
兵書總目》(國防大學出版社)一書所呈示的數據,則為4000
種以上。
然而,在這卷帙浩繁的兵書中,優秀之作其實並不是太多,
稱得上是經典的,更是鳳毛麟角,在一般人的印象裡,恐怕也
就《孫子兵法》等寥寥可數的幾本。為什麼大多數人只能舉出
《孫子兵法》,若不借助於“百度”等檢索工具,連《武經七書》
也有可能都說不上來?我想,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兩種。第一個
原因是,《孫子兵法》的文字非常優美,漢語中的各種修辭手法,
如頂真、比喻、排比、對偶等等,它裡面都用到了,像“百戰
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上兵伐
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謀攻篇》),“知彼知己,
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不窮”(《地形篇》),等等,皆是第
一流的美文,異彩紛呈,早已膾炙人口。孔夫子嘗言:“言之無
文,行而不遠。”(《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可以說,《孫子兵法》
文字之優雅,在先秦諸子中,是堪與《論語》《老子》《莊子》
《孟子》等書並駕齊驅,不分軒輊的。因此它的諸多內容,能不
脛而走,雅俗共賞,婦孺皆知,富有極高的知名度,使它成為
兵學經典中的經典。
第二個原因,也許更為重要,這就是,絕大多數的兵書,
所討論的重點,都主要是戰術層面上的問題。像“習手足,便
器械,積機關,以立攻守之勝”(《漢書·藝文志》)的具體戰
術、戰法,往往會隨著武器裝備的發展,作戰方式的改變,軍
隊兵種結構調整與編制體制更替,因時過境遷,而成為明日黃
花。在《孫子兵法》一書中,當然也有不少戰術層面的內容,
如自第九篇《行軍篇》起,它就多關注和闡釋比較具體的戰術
和戰法,今天讀來,同樣會覺得稍嫌煩瑣沉悶。但是,就總體
而言,《孫子兵法》的主體內容,是闡發戰略原理的。戰略乃是
宏觀的,抽象的,是超越時空的。像“知彼知己”“知天知地”
這些理論,就不會過時,古今中外,任何戰爭要贏取勝利的基
本前提,就是要做到“知彼知己”“知天知地”,因此它們是富
有永恒的生命力的。
“戰略”的定義,在軍事科學院編寫的最早一版《戰略學》
中,就有明確的界定,實為不刊之論:“戰略是指導戰爭全局
的方略。”寥寥十二個字,至少蘊含有四層意思。一是“戰
略”就根本宗旨而言,是伴隨戰爭出現的,是為戰爭服務的。
二是從性質上講,“戰略”是“指導性”的,也即方向性的,
決定性的,引領性的。三是“戰略”所面對的問題,是全局
的而不是局部的,是長遠的而不是眼前的,是根本的而不是枝
節性的。四是“戰略”即方略,是方針和策略,它不是大而化
之,大而無當的東西,而是可以在實戰中加以具體操作的方針
和策略。
《孫子兵法》近六千字,從本質上來看,其所提煉歸納和總
結揭示的,就是一種戰略之道,作為博大精深的戰略文化,全
書歸根結底,是圍繞著回答戰略的四個核心命題而逐次展開的。
第一,“做不做”的命題。
做還是不做?這是所有戰略之所以得到確立的邏輯起點。
許多事應該做,值得做,但是環顧各種條件和資源,審視自己
所擁有的力量和能力,發現自己在短時間內難以戰勝挑戰,達
成一定的戰略目標,那也只能暫時擱置或無奈放棄,或者做
一些策略性的必要調整,從而“以迂為直,以患為利”(《軍爭
篇》),通過間接路線來取得依靠直接路線所不易達成的目的。
像周武王伐紂翦商之後,以“小邦周”遽臨“大邑商”,這個勝
利成果實在太巨大了,一下子無法加以吞噬和消化,有鑒於這
個現實,周室於是就按“二王三恪”的禮制,興滅國,繼絕世,
暫時讓紂王之子武庚統領殷遺民占有一部分殷地,讓管、蔡、
霍三叔就近監控,作為一種過渡。這並不是武王、周公等人宅
心仁厚,而是基於殷周更替之際政治現實的形格勢禁。而武王
去世所誘發的武庚與三監叛亂,則在某種意義上為周室從根本
上實現戰略重心的東移,提供了契機,周公東征的結果,使營
建洛邑、平定薄姑、踐滅商奄,都能夠順理成章得以推進,第
二次滅商的大業,因而圓滿完成。用《孫子兵法》的話說,這
就是所謂的“巧能成事”(《九地篇》)。
第二,“何時做”的命題。
決定實施戰略進攻之後,緊接著而來的,是何時做的問題。
過早啟動,會導致自己成為矛盾的焦點,成為眾矢之的。俗話
說,槍打出頭鳥,出頭的椽子先爛,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
之;堆高於岸,流必湍之”。戰國初年,魏國的霸權之所以曇
花一現,旋起旋落,就在於魏惠王急於求成,四面出擊,導致
東西兩線受敵,顧此失彼,捉襟見肘,陷入戰略上的困境之中。
所以,條件不成熟時,只能暗中積蓄力量,耐心等待時機,必
須像越王勾踐那樣,善於做到韜光養晦,收斂鋒芒,“時不至,
不可強究”,故朱升向朱元璋提出的九字戰略建言中,就強調
要“緩稱王”。按《孫子兵法》的邏輯,就是要做到“能而示之
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計篇》),以“始如處女”的低調姿態,
誘使對方放鬆戒備,暴露破綻,使“敵人開闔”(《九地篇》)。
但是,也不能過晚實施戰略行動,因為這樣一來,也就喪失了
先機之利,失去了對主動權的掌控,如同俗話所言,過了這個
村就沒這個店了,蛋糕已經被分割完畢,自己已經被邊緣化了,
再也沒有機會了。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把握時機,恰到好處,
收放自如,見好就收。如同當年劉邦那樣,利用項羽忙於平定
齊地動亂、無暇他顧的機會,憑借漢軍將士亟思東歸的心理與
士氣,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及時“還定三秦”,主動地揭開楚
漢戰爭的帷幕,“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
所不戒也”,“後如脫兔,敵不及拒”(《九地篇》)。
第三,“何地做”的命題。
這就是戰略進攻方向和地點的考量和選擇問題,也即戰
略部署和行動,有一個水土服不服的問題。事物有普遍性,但
同時又有特殊性。不同的軍隊,在不同的地域與環境中,其戰
斗力的發揮與運用,在效率上是截然不同的。故孫子作《地形
篇》,闡釋戰術地理學的要義,又作《九地篇》,論述兵要地理
與戰略樞紐問題,強調“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敵制勝,計險
厄遠近,上將之道也”(《地形篇》)。春秋後期,吳越戰爭最終
以吳王夫差自殺,吳國覆滅而畫上句號,越王勾踐笑到了最後,
這是與吳國戰略主攻方向判斷與選擇上的錯誤密切相關的。吳
國“釋越而攻齊”,進而與春秋最大的霸主晉國爭龍頭老大的
地位,導致越國得以乘虛而入,攻克吳國都城,殺死留守吳都
的太子友,給吳國君臣與廣大民眾精神上以毀滅性的摧殘。同
樣的道理,在公元208 年爆發的赤壁之戰中,曹軍打敗仗,乃
是必然的,不過,敗得這麼慘,倒是有一定的偶然性。曹操統
率的北方將士,以騎兵為主體,這在北方平原地區,可以縱橫
馳騁,所向披靡,無往而不勝。但是到了赤壁一帶,丘陵起伏,
河流縱橫,曹軍不得不舍鞍馬而就舟楫,原來的優勢蕩然無存,
又焉得不敗。換言之,曹軍之所以在赤壁之地大敗虧輸,根本
的原因就是曹操忽略了“何地做”的要領,過早地在一個錯誤
的地點,進行了一場錯誤的戰爭。
第四,“由誰做”的命題。
孫子無疑是將帥中心論者,這是與他自己將帥的身份直接
相關的,正所謂“位置決定立場和態度”。在他的心目中,普通
士卒乃是“群羊”,可以“驅而往,驅而來”,只要把他們放置
於無路可走的絕境裡,他們在求生本能的驅使下,自動就會投
入殊死的廝殺,即“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九
地篇》)。相反,將帥才是軍隊的靈魂,才是國家的棟梁,“將者,
國之輔也”(《謀攻篇》),“生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作
戰篇》)。所謂“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置將不善,一敗
塗地”,“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因此,用人、選將問題,是帶
有戰略意義的成功之關鍵。我們無法設想,倘若沒有那位“連
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的韓信大將軍,漢軍是否能夠順
利開辟北方戰場,從而在不到四年的短短時間裡,將叱咤風云、
所向無敵的項羽逼入絕境,而上演霸王別姬、自刎烏江的一幕。
應該說,將帥所處的至關重要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古今一
律的。因此,當年一位偉人才這麼點醒眾人:“政治思想路線確
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因素。”這與所謂“抓關鍵少數”,可以
說是異曲同工的表述,傳達的是同樣一種信息。
由此可見,《孫子兵法》是競爭之道,也是戰略之道,更是
統帥之道,它是戰略智能的結晶,也是作戰藝術的薈萃,更是
戰爭謀略的集成。通過這部經典,我們能對古代戰爭有更好的
審視和解讀,同樣的道理,通過相關事例,我們也能對這部經
典有更深的理解和認同。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是共生互補的。
正是緣於這樣的考慮,在呂方女史的積極推動下,承蒙華夏出
版社諸位領導的信任和抬愛,我將讀《孫子兵法》經典與研討
先秦兩漢時期戰略實踐結合在一起,做通盤的考量與整合,從
而嘗試著為自己從事中國歷代戰略文化的研究摸索出一條新的
路徑。
是為序。
黃樸民
2023 年4 月25 日
於北京世紀城時雨園寓所
篇》),通過間接路線來取得依靠直接路線所不易達成的目的。
像周武王伐紂翦商之後,以“小邦周”遽臨“大邑商”,這個勝
利成果實在太巨大了,一下子無法加以吞噬和消化,有鑒於這
個現實,周室於是就按“二王三恪”的禮制,興滅國,繼絕世,
暫時讓紂王之子武庚統領殷遺民占有一部分殷地,讓管、蔡、
霍三叔就近監控,作為一種過渡。這並不是武王、周公等人宅

目次

001 東西對峙視野下的周初戰略部署諸問題
021 春秋列國的兵要地理及其戰略格局
041 晉楚爭霸主線下的春秋結盟之道
065 戰略均勢與弭兵大會
075 吳越戰爭與春秋後期的列國戰略地緣關係

085 戰國地緣戰略形勢及其演變
105 競“道德”、逐“智謀”與爭“氣力”
——先秦兵學文化的嬗變軌跡考察
129 秦漢時期統一戰爭的戰略指揮述論
153 秦漢統一戰爭中的典型戰略預案評析
181 豈以一江限南北
——《取陳策》與《御授平陳七策》平議
193 從“尚武”到“崇文”
——漫說中華文化精神風貌之變遷
217 孫子論“將”
233 “同”大於“異”:中西方軍事學宗旨與原則的比較研究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7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