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台南酒吧散策:給嗜酒未眠之人的深夜指南
滿額折
台南酒吧散策:給嗜酒未眠之人的深夜指南
台南酒吧散策:給嗜酒未眠之人的深夜指南
台南酒吧散策:給嗜酒未眠之人的深夜指南
台南酒吧散策:給嗜酒未眠之人的深夜指南
台南酒吧散策:給嗜酒未眠之人的深夜指南
台南酒吧散策:給嗜酒未眠之人的深夜指南
台南酒吧散策:給嗜酒未眠之人的深夜指南
台南酒吧散策:給嗜酒未眠之人的深夜指南
台南酒吧散策:給嗜酒未眠之人的深夜指南
台南酒吧散策:給嗜酒未眠之人的深夜指南
台南酒吧散策:給嗜酒未眠之人的深夜指南
台南酒吧散策:給嗜酒未眠之人的深夜指南
台南酒吧散策:給嗜酒未眠之人的深夜指南
台南酒吧散策:給嗜酒未眠之人的深夜指南
台南酒吧散策:給嗜酒未眠之人的深夜指南
台南酒吧散策:給嗜酒未眠之人的深夜指南
台南酒吧散策:給嗜酒未眠之人的深夜指南
台南酒吧散策:給嗜酒未眠之人的深夜指南
台南酒吧散策:給嗜酒未眠之人的深夜指南
台南酒吧散策:給嗜酒未眠之人的深夜指南
台南酒吧散策:給嗜酒未眠之人的深夜指南

台南酒吧散策:給嗜酒未眠之人的深夜指南

商品資訊

定價
:NT$ 550 元
優惠價
90495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54元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1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願每一位在台南巷弄裡逡巡、穿梭的嗜酒與未眠之人,都能在深夜裡找到安放情緒的所在,這本書就是為此而生。

6名台南知名調酒師的對談,帶你一瞥台南酒吧文化簡史,以及身為調酒師/主理人 ,如何看待調酒產業 、思考酒吧經營以及創作雞尾酒。

60間酒吧散步紀實,寫給穿梭在台南巷弄、尋覓酒吧的你,在這裡,我們不「酒精路跑」,我們「酒吧散步」。

作者簡介

◎姜靜綺 Jessy Chiang
1998年生,北藝大新媒系畢業。
喜歡村上春樹而走進吧檯,走進了吧檯而提筆書寫。
著有《日本雞尾酒:渡邉匠與金子道人的創作哲思》一書。

黃心慈 Momo Huang|攝影
1999出生。喜歡拍照,也喜歡散步、畫畫、寫字、捏陶、胡亂唱歌,做一些令人開心的事。
momohuang.com

名人/編輯推薦

◎推薦序1
以宏觀一點的角度來看,世界上越先進、文明發展越久的國家,其夜生活文化也就越發達。 消費性娛樂產業是一個國家的經濟中很重要的一環,而酒吧的特別之處在於,它既是餐飲業, 也是消費性娛樂產業,擁有兩個身份、兩種功能。

台南以前是台灣的首都嘛,因此台南的夜生活文化,本來就有更長的發展時間。台南酒吧的 數量之所以這麼多,一方面跟這座城市的歷史背景、文化有關,另一方面,是台南酒吧產業 對年輕人的吸引力,大家會想來這裡開酒吧,把台南當作圓開店夢的地方。台南的酒吧文化 以及氛圍就是如此被建立起來的。簡單來說,我覺得就是機緣,讓台南有這麼豐富的夜生活 文化。

老實說,台南酒吧產業能有今天的盛況,我是很感動的,《台南酒吧散策》的出現也是歷史 性的一刻,值得紀念。它不只是一本寫給調酒師或酒吧從業人員看的書,更是一本寫給消費者看的書。

對初次踏進酒吧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了一個有趣的學問,或者說是導覽,它告訴你踏進酒 吧以前,應該懷抱著什麼樣的想法、心態以及心情。它同時也是一本雞尾酒的圖鑑、教材, 裡面收錄了很多調酒,還有作者對風味的描述和品飲筆記。當走進書中某一間酒吧,你會知 道有哪種類型、哪杯經典調酒可以品嚐。

《台南酒吧散策》還有個特別的地方是,以店家為主體,詳細介紹了主理人對酒吧、對雞尾 酒的想法。有時候你在一間酒吧裡喝酒,不見得能了解這間店在做什麼,或是店裡的某些細 節,這本書正分享了在酒吧以及調酒背後,每位主理人和調酒師的豐富想法。

總之,我真的覺得很感動,也覺得很酷,居然有這麼一本專門介紹台南、介紹酒吧的書,說 是酒吧產業歷史性的一刻,真的不為過。

Bar TCRC 創辦人暨 Bar Home 主理人 阿翔


推薦序2
每到夜晚,台南悠閒的慢步調總是被酒吧與酒客們的約會點燃,彼此激盪出無數火花,無論是好友聚會或獨自細細品飲,在夜晚入睡前,腦海中浮現的都是那些數不盡的快樂回憶。

台南是我的家鄉,認識雞尾酒吧的起點當然也是台南。我從大學時開始喝酒,當時 Bar TCRC 獲選亞洲五十大酒吧,放假沒事時,就會找朋友過去喝個兩杯。那時覺得喝雞尾酒是一件很 時髦的事,對酒雖然懂得不多,然而酒客和調酒師之間共創的氛圍,總令我相當迷戀。

時至今日,台南酒吧遍地開花,類型也相當多元,雞尾酒已然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夜晚的消遣娛樂從唱歌、打球,轉變成晚餐後的隨口一問:「走啊,喝一杯啊!」
酒吧的存在,也不再只是為了閒聊、買醉,而是伴隨著整體的空間設計,以及與調酒師之間的理念交流,酒客從中獲得更多、更新的飲酒體驗,而調酒師也從酒客的回饋之中,激盪出創作雞尾酒的想法。


因緣際會認識了《台南酒吧散策》的作者 Jessy,以及一群熱愛調酒產業的創作者們,他們的 共同點即是,日復一日地走入酒吧,親身探索每一間酒吧的樣貌,並以對談的方式細膩地做 下紀錄。

對酒吧的感受以及喜好是相當主觀的,而曾經身為調酒師的 Jessy 能觀察到各家酒吧的優點, 以樂觀且客觀的視角,細細體會店家想帶給客人的體驗,也因此,和她一起跑吧格外放鬆又 有趣味,她會和你分享平常不會注意到的小細節,我相信讀者看過這本書後,一定能從文字 中感受到她的溫柔,以及對酒吧的熱情。

酒吧產業在台南日益蓬勃,尤其步行在中西區,沒走幾步就能看見藏身巷弄裡的酒吧,類型多元化的同時,也變得更加輕鬆且生活化。我認為酒吧沒有優劣之分,社群媒體上的評價只是來自別人視角的參考,唯有自己,才能為自己找到真正喜歡且感到舒適的酒吧。

你能夠透過《台南酒吧散策》了解台南各家酒吧的特色,不妨將其當作酒吧地圖,佐以府城的小吃與美食,相信你能在台南、在自己喜歡的酒吧裡,度過無數個美好的夜晚時光。

雞尾酒杯收藏家 Tom’s Lab

◎關於台南,我想說的
因為這本書,我在台南生活了將近一年。關於台南,真的很多可以說的。

像是我學會了吃小吃,也習慣了到哪都要騎機車,儘管只是去巷口。在台南生活有很多好處, 像是衣服當天曬當天乾,也幾乎不下雨,天空無雲而總是清澈常藍。也因為地處航道,這裡 的房子建得低矮,經常可以聽見飛機從上空飛過的聲音,只要躺在屋頂陽台的空地上,或是 靠著水塔,就能將遼闊的日常景致盡收眼底。

當有人問我「台南怎麼樣?」時,我總會說台南像一座烏托邦,有點與世隔絕的感覺,有點 太過無憂無慮的感覺。後來想想,也許是觀光勝地的緣故,來到這裡的人總是抱著期待又快 樂的心情,當一座城市浸淫在這樣的氛圍之中,又怎麼能不如烏托邦一般?

我曾聽人說,為什麼台南人去哪都要騎車,因為要把時間省下來,用來和別人聊天。這點和 台南人很有人情味一樣,有些事你得親身體驗,才能將書中所寫、別人口中所說的事,轉化 為立體、切實而讓你點頭如搗蒜的經歷。

我原先預計花費一小時與一間店家進行對談,後來變成一小時半,最後變兩小時,有時候兩 小時還不夠用,也有的時候,我其實沒說什麼,吧檯裡的人就毫無保留地向我分享他的所想, 像把自己掏出來一般。

因此我是誠惶誠恐的,在書寫時。他們和我分享的是真實的自己,我要如何以有限的文字, 將感受到的一切忠實地表達出來,這讓我十分掙扎,也因此文字改了又改,改了又改,總覺 得不盡完美。

我知道怎麼寫都不完美的,這本書所提供的,是如前言、引導一般的功能,而我衷心希望, 它能成為你走進某間酒吧的媒介。如果你能因此找到你的心之所嚮,那就是最棒的事了。你可以將這本書當作散文集,或是提供資訊的旅遊書籍,也能把它當作台南酒吧版的解答之書, 翻到哪一家,當晚就去哪間酒吧探險吧!

在這一年半的時間裡,這本書得到很多人的幫助,在此提及僅能聊表龐大感謝的一小部分。 超楓酒業的各位、No 哥、接受推薦序邀稿的翔哥和 Tom、繁忙之中負責潤稿的伍哥、伍爸、 和我一起展開末路狂花般旅程的慈,以及一路支持我的 Tonic 和天晴,當然還有這六十間酒吧旅途中,我所遇見的每一個有趣靈魂。

說得或許太多,又或許太少。在我書寫的這段日子裡,有許多酒吧在台南展店,未能書寫著實遺憾。有些調酒師可能已離開原本的工作崗位,而雞尾酒也是,店家可能已換上新的酒單。 然而,本書所記錄的點點滴滴,或至少我個人所冀望的,是酒吧的靈魂樣貌,這是不會輕易改變的。雞尾酒與人,都是「酒吧」這個場域的媒介,用以述說他們自己。

這本《台南酒吧散策》以「酒吧空間」為書寫主體,記錄下創辦人的故事、店內提供的飲品與餐點的滋味,以及我所感受到的酒吧樣貌,而剩下的故事,就由你和你所踏進的酒吧共同撰寫吧!

言盡於此,接下來,跟著這本書散步去吧!

Jessy,寫於漸涼的高雄,Cafe STRADA

目次

◎前言
推薦序――阿翔
推薦序――Tom's Lab
關於台南,我想說的


關於台南酒吧
阿廖 × 阿龐
阿翔 ×Nono
建隆 ×Charles


台南酒吧散策
中西區
東區
北區
南區
善化區
新營區
永康區
仁德區

中西區
Bären Biergelden
赤崁中藥行
咕咕吧
依舊室
Eureka
oriGen
大乱歩
JODOBE
尋琴記
PHOWA
TCRC
DJ Bar
永福邸
Long Bar
虎塔
Big & Long
隧道
還在想
Long Light
籠裏
民生西藥房
Bar Home
威夢旅人
萬昌起義
咫尺角落
榕洋行
Algae
木目麦酒
沃隼
Goin
拾捌樓的小酒場
Brick
Dark Circles
Gentlemen Only
B&B
BlueMonk
鳶尾花與壹井吧
墨閣

東區
泉發
Alter
在島之後
Whisper
奏匯
六・十四俱樂部
凱西雪茄館

北區
沒有咖啡
JK Bar
SWALLOW・嚥 台南
Moonrock
Bar Stair
Mozaiku

南區
酣呷
塔塔

善化區
Baroom
RUMpy Pumpy
浪琴記

新營區
持酒書室映像館

永康區
iners juice & cocktails
吶喊吧

仁德區
The Render 福醺湯包

書摘/試閱

◎尋琴記:永樂市場裡的夏夜晚風

Address
台南市中西區國華街三段123-225號
永樂市場二樓

Hours
18:00-24:00

Minimum
1杯飲品

Notice
現金付款
僅接待4位(含)以下客人


永樂市場位在西門圓環附近,有別於白天的熙攘,入夜後十分安靜,只有零星幾間店家亮著燈,等待深夜客人的來訪。

沿著樓梯上至二樓,商店與住家交織並排在長廊兩側。沿途燈光昏暗,彷彿置身香港電影裡的老舊大樓,而讓主理人阿堯一見鍾情的,就是這擁有七十年歷史,隱晦又靜謐的所在。

一盞小小的黃燈照亮木門,推開拉門之際,細微的交談聲、調酒器具的碰撞聲傾瀉而出,彷彿步入一幅動起來的畫作之中。店內鋪設著花磚,圓拱形的酒櫃嵌進壁面,吧檯前僅有九張椅子,空間小巧又復古,讓人感覺特別溫馨。

顧名思義,尋琴記是間琴酒吧。除了提供琴酒純飲和經典調酒,店內也有各式以琴酒為基底的自創調酒。其中「塩酸甜」是店內的人氣酒款,揉合了山楂、烏梅和洛神花,創造出酸甜如蜜餞般的滋味。

尋琴記沒有酒單,然而你可以和阿堯討論喜歡的風味,他會利用手邊有的材料調製一杯屬於你的雞尾酒。如果沒有特別想法,那就先來杯Gin Tonic吧!從架上選一支喜歡的琴酒,佐以風味相搭的通寧水,簡單的美味最雋永。

阿堯身著花襯衫,站在吧檯裡哼著歌、調著酒。他的調酒資歷十年有餘,在開設尋琴記之前,他曾經營一間複合式餐飲店,當時每天都接觸大量客人,管理數十位員工。而忙碌之際,他腦海裡浮現一個畫面:站在小小吧檯裡,安靜地調著酒,耳邊迴響著自己喜歡的經典老歌。

當時的景象就是現在尋琴記的模樣。在這裡,阿堯能專注地面對每一位客人,而調酒也不再只是工作,而是一種生活方式。

阿堯說,經過時間和所遇之人的磨練,原本躁動又急於求成的他,了解到有些人走進酒吧,尋求的是酒以外的東西。而他所要做的,就是保持耐心,靜靜等候眼前的人釋出訊息,再盡力滿足他們踏進尋琴記的原因。

這是我最享受的時刻:幾個簡單的和弦緩慢交替,伍佰沉穩的嗓音流瀉而出,詞裡唱著夏夜裡的思念、寂寞與等待。時間的流動好似隨著夏夜晚風慢了下來,輕柔拂過坐在檯前的人。那是無須言語的瞬間,只需將自己沉進溫柔旋律裡,然後拿起酒杯,慢慢啜飲。


威夢旅人: 詮釋威士忌的一百種方式

Address
台南市中西區民族路二段28號

Hours
18:00-02:00
週四休息

Minimum
$200,不含餐點


從火車站徒步走至民族路二段,如尋寶般往巷子裡走去,就會來到威夢旅人。走進店內,掛著威士忌木牌的深藍牆壁映入眼簾,吧檯設置在入口處左方,酒櫃上陳列的威士忌琳瑯滿目。

主理人小山是嘉義人,他深受威士忌的淵遠歷史吸引,因此有了推廣威士忌的夢想。2017年,他來到台南開設威夢旅人,並定期在此舉辦威士忌品酒會。

威夢旅人的威士忌藏量豐富,初嚐者可以找到適合入門的酒款,饕客也能喝上罕見珍稀。除了威士忌,威夢旅人也提供各式調酒,尤其在威士忌的經典酒款上下了功夫,小山根據每杯酒的風味特色設定了相應的威士忌基酒。

小山和我分享,他個人的飲酒歷程從威士忌開始,再到經典調酒,最後是創意調酒。而威夢旅人的自創調酒,充分展現了小山在風味掌握上循序漸進的訓練。當天我品嚐了「清晨微光」,小山在伏特加中浸漬中淺焙的咖啡豆,佐以黑刺李琴酒和接骨木花的香甜,蘋果醋則帶來恰到好處的酸度,與咖啡的酸香互相連結,整杯酒的口感輕盈,包裹著清爽酸甜的滋味。

我特別喜歡在威夢喝上一杯Highball。當店內調酒師Darren詢問我想喝哪支威士忌時,腦中閃過幾款常喝的品項,但仍決定品嚐Darren推薦的威士忌。我看著他從酒櫃中拿出威士忌,小心翼翼地旋開瓶蓋,將酒液倒入量杯後再緩緩注入杯中。在薄而凍得起霧的高球杯中,透明清澈的冰塊和酒液相互融合,Darren輕柔地攪拌兩者。倒入蘇打水後,氣泡隨著酒液緩緩上升,整個過程如同欣賞一支溫柔輕巧的舞。

而威夢旅人所提供的餐點也圍繞著威士忌。無論是主餐或搭酒小點,都適合搭配威士忌一起享用,也有直接以威士忌入菜的餐點。小山說,人不一定要喝酒,但一定要吃飯,以餐點為媒介更能向大眾推廣威士忌。

餐點之中,非常推薦「沃隼啤兒牛肉麵」。麵體選用富有嚼勁的讚岐烏龍麵,湯頭則以沃隼精釀的黑啤酒為原料,加入各式蔬菜和中藥材熬煮出鮮甜的湯頭,能嚐到啤酒花的甘甜和微苦,而黑啤酒的可可香氣也充分滲進肉裡,是一碗從香氣、口感到味道都令人驚艷的牛肉麵。
威夢旅人提供的各式調酒與餐點,由小山和同樣喜愛威士忌的夥伴一同創造。Darren自學生時期接觸花式調酒,因為喜歡威士忌,特地從台中來到威夢旅人工作。而和小山同為嘉義人的廚師小黑,原先則是日式板前料理的師傅,大家都各懷所長,在威夢旅人實踐對威士忌的熱愛和想像。

對小山來說,威士忌是跨越時間和空間的存在。威士忌經過長久的歷史發展,演變成今日我們所看見的樣貌。而各地相異的土壤、氣候和釀造手法,都形塑出威士忌鮮明的性格,有的入桶陳年,將時光濃縮進酒液裡,有的則調和以不同地區和不同年代的原酒,以形形色色的樣貌出現在你我面前。

無論是誰,或身處何地,只要坐在吧檯前,接過推至眼前的威士忌,酒液會在入口後將它所承載的意義,忠實且平等地傳達給所有品飲之人。當威士忌成為一種語言,它不僅是意義的載體,有時,它是意義本身,而我們所需做的,就是靜下心來品嚐,仔細聆聽它所述說的一切。



阿翔×Nono:關於台南酒吧

阿翔
阿翔自大學起任職於夜店東方和爵士音樂酒吧咆嘯城市,而後身為Bar TCRC、Bar Home和Phowa的創辦人。
他是一名調酒師、酒吧經營者,也是眾多新一代調酒師的啟蒙導師。
阿翔對調酒的熱愛讓他投身酒吧產業近二十年,一路帶領台南酒吧產業前進。時至今日,他仍站在站在酒吧第一線,為你我調製一杯杯美味的雞尾酒。

Nono
從魔術界跨足調酒界,Nono帶著精準和創新的眼光開設了shot吧The Shotting Fun、餐酒館食上主義和酣呷,也是台中酒吧Tor Dāy、嘉義餐酒館呷酒的創辦人。
身為調酒師的他,在2022年獲得World Class調酒比賽台灣區冠軍,並獲選為GQ MOTY年度調酒師代表。
他以寬廣的眼界和創意思維見長,致力於提供消費者嶄新的飲酒體驗,也為台南酒吧產業創造更多可能性。

阿翔當初怎麼會進入酒吧產業?

阿翔:這就得從我還是大學生的時候說起。我是高雄人,在現在的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念二專,重考一年後到台南嘉藥念二技,我在兩間學校讀的都是食品相關科系。

那時應該是2004年,大二下學期的時候,大學生嘛,白天上課,晚上沒事就去打工,當時我在台南一間很有名的登山用品店打工,然後遇到張山,就是現在Bar TCRC的合夥人阿傑。

阿傑當時在西門圓環上經營TCRC Livehouse,live house現在還在,只是因為Covid-19疫情所以演出辦得很低調。

阿傑真的是台南live house和地下樂團的幕後推手。現在我們耳熟能詳的1976、Matzka等樂團,以前很常在TCRC live house表演,大家還會在那喝醉大鬧。

當時阿傑請我在live house幫忙調酒,也是因為他,我才開始跑酒吧。不然我連酒吧都沒去過,喝個半瓶啤酒都會醉,也是因為到了外地念書才能喝酒啦,不然家裡管得嚴,真的沒有喝酒的機會。

我記得很清楚,當時一喝烈酒就覺得怎麼這麼難喝,不誇張,一喝就跑廁所吐一整晚。後來想想其實蠻合理的,沒在喝酒的人怎麼會習慣那種濃濃的酒味,而我開始對調酒產生興趣,就是因為調酒把烈酒變好喝了。

我進到酒吧工作以前,就在學校宿舍裡胡搞瞎搞,自己買酒亂調一通。我每週都會去一間酒吧喝酒,也在那裡遇到了我的調酒師父,我就一邊喝他做的酒一邊問問題,也會到誠品買調酒書來看。我記得我有買翻譯成中文的《大師不藏五百招》,這本書到現在我都還留著。

到了大三時,我跟我師父說想在酒吧工作。當時他任職於位在現在西門錢櫃斜對面,號稱台南第一間專業夜店東方。他在台南酒吧圈已經是知名人物了,我就跟著他從外場做起,在那之前我從沒做過服務業。
東方就是我在酒吧產業的第一站。我在外場工作了一年,期間師父會叫我進吧檯幫忙調酒。他覺得我做得不錯,後來就把我調進吧檯。你能想像我當時有多興奮嗎?

之後我師父被聘請到展店在林森路上,現在變成餐廳的Boplicity。我們都稱呼它咆嘯城市,是一間爵士音樂酒吧。我跟著師父一起到咆嘯城市工作,是咆嘯城市的第一代調酒師,也是我正式成為調酒師的起點。

當時我也大四了,準備要畢業去當兵。但我很不捨,覺得在咆嘯城市工作沒多久就要辭職,對我師父也過意不去,所以我就求老師當掉我,讓我能繼續在咆嘯城市工作。

我跟那位老師的感情很好,他也知道我在酒吧工作,還會來找我喝酒。當時我就說,如果我現在去當兵了,我在咆嘯城市的工作也就沒了。他只問我,確定要這樣嗎?我說對,如果出了什麼事我會負責,請他一定要幫我。

總之,我有順利延畢,還延畢了兩次,真的是撐到撐不下去了才畢業去當兵,我就在咆嘯城市工作到收到兵單為止。

如果沒記錯,Bar TCRC是我在2009年開的,一當完兵就開了。會記得這麼清楚是因為,2008年一整年都在當兵,兵期是一年兩個月嘛。我現在往回看,會覺得當兵是一個分水嶺,在那之前的四年,2004年到2008年是我調酒生涯的最前期。


當初怎麼會決定要開TCRC?

阿翔:從退伍前兩個月開始,我就利用休假回台南喝酒,也看看有沒有工作機會。但當時酒吧都不缺人,是剛好阿傑說他看到一個店面,就是現在TCRC的店面,然後帶我去看。不看還好,一看真覺得有夠破爛。可能是當兵當傻了吧?我也沒想太多,就跟阿傑說,好,我們開店。

當時台南還不流行喝調酒,但我一開始就決定要賣調酒。在開店之前,我跑到台北喝酒,看看其他地方的酒吧和調酒師長什麼樣子。當時我就在101樓下的MINT Bar and Club遇到Cody,他做完酒還會丟瓶子耍帥,而且還真的很帥。我也去了Barcode,那長長的吧檯和一整面的酒牆我永遠不會忘,那就是我心目中的酒吧的樣子。

我總覺得我和酒吧的緣分從小時候就開始了,大概是小學二、三年級,那時我讀的國小就在阿嬤家附近,而大舅舅也住在那裡。他很愛喝酒,我記得有一個禮拜天晚上,他騎著偉士牌載著我到高雄鹽埕區的酒吧。我只記得那是個很暗的地方,然後有一座環形吧檯,一些女性就站在裡面,外面有很多外國客人。

我很確定舅舅的面前放了一支約翰走路黑牌,他的調酒裡放有櫻桃。當時舅舅點了可樂還有一大盤烤豬肋排給我吃。當時其實蠻害怕的,但後來想想覺得很正常啊,空間那麼暗小孩子怎麼不怕。

而大舅舅因為酒喝太多,在我國中二年級時,因為肝癌過世了。我在整理他的遺物時找到很多海尼根和百威啤酒的杯墊,這些東西我都還收藏在高雄老家,想著有一天要錶框紀念起來。

如果從那時開始算的話,其實我從國小就開始跑吧了(笑)。仔細想想當時的情況,舅舅應該是開了一瓶黑牌威士忌,然後請調酒師拿來調酒。那杯酒可能是Old Fashioned或Godfather,不是會Manhattan,因為酒裝在有冰塊的杯子裡。

我再長大一點後,看到西洋電影裡的酒吧都有大酒櫃,這就讓我對放滿酒的酒牆更憧憬了。直到現在,我都堅持我的酒吧裡要有很大的酒牆,對我來說那才是酒吧的樣子。

有點扯太遠了,說回TCRC,剛開的時候真的很可憐,店裡沒什麼客人,我跟阿傑就有一搭沒一搭地做,還記得有個假日只有三個人走進來。當時生意差到我身上只剩下一百塊,走投無路了,跑去跟我媽借一千塊吃飯,你能想像TCRC經歷過那樣的時期嗎?

我本來就不是會跟朋友或熟客說:「欸,我開了一間店,要不要來捧場」的那種個性,但當時真的是沒辦法了,我就傳訊息給一些比較好的朋友和客人,說我開店了,店從那時候才開始有人進來,大家也才知道這裡有一間酒吧。

我真的經歷過口袋裡只有一百塊的日子,那時候民族路一段不像現在這麼熱鬧,拍謝,真的跟鬼城一樣,根本不會有人知道大天后宮前開了一間酒吧。

說起來,我跟阿傑真的是誤打誤撞,或是說因為機緣才在媽祖面前開了店。這對老一輩的人來說其實蠻不尊敬的,我媽也覺得很荒唐,就說怎麼會在廟前開酒吧?還有人說我們會因此短命。總之就是很多迷信的說法啦,但我們也是一路做到現在,可能是命夠硬吧?


TCRC從2009年到現在經歷了很多變化。在二位看來,這期間台南酒吧還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

阿翔:我記得剛開店的時候物價很便宜,一杯調酒才賣兩百、兩百五十元左右。

Nono:當時還能開一整瓶烈酒,然後請調酒師調一大壺雞尾酒。

阿翔:對,以前可以那樣做。當時TCRC的調酒價格設定,我是參考王靈安老師剛開的酒吧Trio安和。我記得那時是Cody站吧,一杯調酒就在兩百到兩百五十元之間。

我從很早以前就開始崇拜王老師了,當時他是酒商的品牌大使,所以到處上ABS、SKYE Vodka和Jim Beam等烈酒品牌的課程。在那個缺乏調酒資訊的年代裡,這樣的課對調酒師來說很重要。

我師父有段時間很常接王老師的case,所以我才認識王老師,也知道他出了一本書叫《一瓶都別留》。我師父當時就說,如果想了解酒吧生態,就去看這本書,所以我就馬上跑去誠品買一本來看。

身為調酒師一定要有這本書啊!王老師寫的每間酒吧我都想去看,像是綠門,那對我來說就是酒吧聖地般的存在。



當時台南有哪些你們常去的酒吧?

阿翔:在我開始喝酒到開TCRC的這段時期,橋下、費城、Rolling Stone跟兵工廠都是生意很好的酒吧,還有一間很有名的同志酒吧,叫泰基瑪哈。

以前台南沒有所謂的雞尾酒吧,大部分都是氛圍輕鬆的美式酒吧。現在那些店基本上都收掉了,或是已經被其他人頂讓。當時開店的老闆年紀都大了,不然就是已經離開了酒吧產業。

Nono:老大阿翔說的那個時間點再往後一點,就是Hive跟太古很流行的時期,這兩間店我在念大學時都會去。


那Nono呢?你是怎麼從魔術跨到調酒的?

阿翔:哦,那也跟TCRC有點關係。

Nono:以前我都會去TCRC喝酒,那是TCRC的二樓還可以上去的年代。當時我在台南念大學,然後加入魔術社,後來就在外面教魔術,也到酒吧表演,每個禮拜都會在pub或夜店round table。

我在那時認識了pub橋下的老闆,小雨和學淵。學淵就是那位台灣塗鴉教父,他們倆開了橋下後,我也過去round table。TCRC是小雨說很不錯,想帶我去看看的店。我一看到TCRC時心裡就想,廟前面居然有酒吧,也太酷了吧。

其實我一開始是想以魔術師維生的,但真的養不活自己,所以才有開酒吧的念頭。當時我偶然到台北的A Train喝酒,他們的創意調shot很有名,我就突發奇想,不然在台南開一間shot bar好了,所以就有了The Shotting Fun。

當時我認為倒shot不用技術,口味多又好玩,酒客可以喝到很多沒喝過的酒。至於為什麼不開雞尾酒吧?是因為我想喝調酒都會去TCRC了,為什麼還要自己要開調酒吧?

當時老大就叫我學調酒,我說不行,The Shotting Fun不能賣調酒,賣調酒就沒人要喝shot了,所以The Shotting Fun就是一直做shot的變化組合。

好玩的是,後來老大有來The Shotting Fun客座調酒。當時我就提醒他只能賣shot,可以做調酒,但要倒成shot。

從The Shotting Fun到餐酒館食上主義和酣呷,這兩種飲酒空間的風格相當不同。Nono當初對餐酒館抱持著什麼樣的想法?

Nono:我對食上主義的設想本來是酒和餐的比例各佔一半,但實際上來吃飯的客人佔多數,無酒精飲品也賣得多。

後來想想,也許是因為店不在中西區,大家比較不會特地跑來喝酒。食上主義就算是跑吧行程的第一站,大家也會想說就單純吃飯,吃完飯再到中西區喝酒。但酣呷的情況就不一樣了,喝酒的客人反倒超出預想的多。

至於怎麼從shot吧到餐酒館,其實是開食上主意之前,台南正好經歷一場餐酒館倒閉潮,當時就剩下Bistro 88還開著,所以我心想,只要做得贏Bistro 88,就會成為台南最強餐酒館了。

當初會再開店還有個原因,房租很便宜,便宜到就算不開店,拿來自住也很划算,所以一看到好的店面就租下了。

阿翔:這是真的,當時的房租有夠便宜,TCRC開始的租金才七千元而已。


從以前到現在,TCRC的調酒風格歷經了什麼樣的變化?

阿翔:我一直在學新東西,所以TCRC的調酒也會一直改變。最早以前做的調酒裡,一定會加萊姆汁和雪莉酒。這是在做經典還是亂調我也不知道,硬要說的話比較像台式tiki風,酒裡會加台鳳牌鳳梨汁、雪碧和藍柑橘利口酒。

我是在咆嘯城市工作時才正式學調酒,那時台北開了Barcode,酒商請了國外調酒師Phillip來辦台活動,當時我就看到Phillip用搗棒在雪克杯裡搗水果。這在現在看起來很稀鬆平常,但在當時,我從未看過這種調酒方法,所以我就馬上買搗棒來做調酒,我記得價格還不便宜。

之後我也看到雪樹伏特加聘請的調酒師Sam用搗棒做新鮮水果調酒,當時他還用了英式圓頭barspoon,我也馬上去買,價格一樣很貴,所以上下班我都會隨身帶著。這些東西雖然現在沒在用了,但我都有好好保留下來作紀念。

TCRC開了之後,我一樣到處參加酒商舉辦的課程,我調的酒就跟著吸收到的知識改變。說到使用蛋白粉調酒,其實只是因為我不喜歡蛋腥味。但一定會有客人點蛋白調酒嘛,所以我就想,有沒有不使用蛋白的方法。後來是吃到一塊戚風蛋糕,才想到或許可以用烘焙用蛋白粉來做蛋白調酒。

Nono:我跟老大學調酒時,還以為全台灣的調酒師都在用蛋白粉,後來才知道只有台南,而且是只有TCRC在用蛋白粉。

阿翔:我只是很怕蛋腥味,所以想方設法除掉這個味道,也讓不喜歡蛋腥味的客人喝得舒服。而且蛋白粉便宜又好用,省成本又不浪費蛋黃。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95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