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218)
簡體書 (18)
電子書 (13)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238)
無法訂購商品 (11)
庫存狀況

有庫存 (36)
無庫存 (213)
商品定價

$199以下 (16)
$200~$399 (137)
$400~$599 (75)
$600~$799 (9)
$800以上 (12)
出版日期

2024年 (2)
2022~2023 (27)
2020~2021 (40)
2018~2019 (51)
2016~2017 (39)
2016年以前 (87)
裝訂方式

平裝 (222)
精裝 (13)
作者

蔡登山 (57)
朱省齋-原著;蔡登山-主編 (5)
左舜生-原著;蔡登山-主編 (4)
簡又文-原著;蔡登山-主編 (4)
黃旭初 原著;蔡登山 主編 (4)
徐一士-原著;蔡登山-主編 (3)
高拜石-原著;蔡登山-主編 (3)
吳景超-原著;蔡登山-主編 (2)
呂坤-原著;蔡登山-主編 (2)
李漁叔-原著;蔡登山-主編 (2)
況周頤 原著;蔡登山 主編 (2)
臧卓 原著;蔡登山 主編 (2)
蔡登山 主編 (2)
蔡登山、柯基生 (2)
薛觀瀾 原著;蔡登山 主編 (2)
薛觀瀾、蔡登山 (2)
謝泳、蔡登山 (2)
郁慕俠-原著;蔡登山-主編 (2)
金問泗-原著;蔡登山-主編 (2)
陳定山-原著;蔡登山-主編 (2)
出版社/品牌

新銳文創 (110)
獨立作家 (56)
秀威資訊科技 (39)
秀威經典 (8)
印刻 (6)
釀出版 (6)
北京出版社 (4)
當代中國出版社 (3)
中華書局 (2)
人民文學出版社 (1)
作家出版社 (1)
台灣線上國際事業 (1)
吉林文史出版社 (1)
天下文化 (1)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1)
文匯出版社 (1)
時報文化 (1)
晨星 (1)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1)
福建教育出版社 (1)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249筆商品,2/13頁
梟雄淘盡:北洋從政實錄
滿額折
作者:張國淦-原著; 蔡登山-主編  出版社:新銳文創  出版日:2022/04/20 裝訂:平裝
本書特色★作者曾任北洋政府總統府秘書長、農商總長等職,洞悉政局內情★十六年官場生涯,幾與北洋政府相始終序【導讀】張國淦和《北洋從政實錄》/蔡登山 張國淦(一八七六―一九五九),字乾若(潛若),仲嘉,號石公,湖北省武昌府蒲圻縣城關人。其父學誠公曾在湘軍充營文書,舉縣主簿,轉皖南牙厘總局及蕪湖分局任職,幼隨父居安徽,十七歲時就讀於蕪湖中江書院。光緒二十八年(一九○二),中舉人,光緒三十年(一九○四)考取內閣中書,因母病返回蕪湖,任教頳山書院。光緒三十二年(一九○六),入選憲政編查館館員,在《滬報》上發表關於遼、吉兩省時政文章。次年任黑龍江省撫院秘書長,兼憲政調查局總辦,是為一生宦途之始。 光緒三十四年(一九○八),獲東三省總督徐世昌薦保,以內閣侍讀候補,後歷任東三省調查局總辦、財務局會辦等職務。宣統三年(一九一一)正月,被東三省總督錫良任命為交涉局總辦。五月調京,任慶親王奕劻內閣統計局副局長。武昌首義之後,袁世凱組閣命張國淦以湖北代表身分,隨唐紹儀參加南北議和。張國淦以參議身分全程見證了辛亥年議和。 民國成立後,張國淦任北洋政府銓敘局局長、國務院秘書長。一九一三年十二月任政治會議副議長(議長李經羲),一九一四年五月任徐世昌內閣內務次長(總長朱啟鈐),五月二十六日,參政院成立,黎元洪為議長,汪大燮為副議長,張國淦為參政院秘書長,然丁母憂,由林長民代理。一九一六年四月,段祺瑞任國務卿,以張國淦為教育總長。六月六日袁世凱死,黎元洪繼任總統,任為總統府秘書長,同月任段祺瑞內閣的農商總長兼全國水利局總裁,並於張耀曾未到任前兼理司法總長;七月黎元洪任其為黑龍江省長,八月辭去省長職務,十一月繼徐樹錚為國務院秘書長。一九一七年七月,張勳復辟失敗,段祺瑞復任國務總理,張國淦辭國務院秘書長職務,同月任段內閣之農商總長,十一月在西原借款問題上,身為農商總長的張國淦不顧日本公使林權助和段祺瑞的威逼利誘,拒絕簽字,而遭免職,失去了段祺瑞的信任。後來皖系軍閥失勢,張國淦再度被起用。一九二○年十月,任平政院院長。一九二二年六月,任顏惠慶內閣之農商總長,並代理譚延闓的內務總長,八月隨內閣改組去職。一九二四年一月,任孫寶琦內閣之教育總長。九月,任顏惠慶內閣之司法總長,十月隨內閣總辭去職。一九二六年五月,任顏惠慶內閣之司法總長,六月顏惠慶辭職,由杜錫珪兼代,七月任內務總長,十月
定價:650 元, 優惠價:9 585
庫存:1
吳景超日記:劫後災黎
滿額折
作者:吳景超-原著; 蔡登山-主編  出版社:新銳文創  出版日:2022/01/13 裝訂:平裝
本書特色★吳景超紀錄民國三十五年飢荒實地考察日記,第一手史料重現!★文史大家蔡登山重新點校,撰寫專文導讀。★收錄吳景超珍貴史料照片!序編輯前言:吳景超的兩本著作/蔡登山 吳景超和聞一多、羅隆基並稱為「清華三才子」,他是胡適最為看重的年輕人之一,他被稱為「中國都市社會學第一人」,但和同代人的久負盛名相比,吳景超早已淡出人們的記憶。但他是一個漸被歷史塵封、卻不應該被所遺忘的人。我在十幾年前曾讀過學者謝泳的《清華三才子:聞一多‧羅隆基‧吳景超》一書,當時我最感興趣的是前兩人,因為吳景超所涉及的是社會學,並不在我研究的範圍。今年五月一日政大教授劉季倫告知我吳景超的《劫後災黎》是可以重新出版,他說他認為該書是記抗戰結束後中國慘狀的很重要的書籍。於是我二話不說從圖書館找到這本一九四七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影印本仔細拜讀。一九四六年吳景超出任中國善後救濟總署顧問,同年五月至八月間,他應善後救濟總署之邀,從重慶出發,到貴州、廣西、湖南、廣東、江西五省考察災情及各區善後救濟分署的救災工作。他記錄了旅途中的見聞,全書採日記形式寫成,真實感很強。後來他自己又寫了〈看災來歸〉一文發表於一九四六年九月二十日《大公報》,可視作這本日記的整體敘述,因此我把它放在日記的前面權充做一篇導言。 對於吳景超的成就,我實在無能為力去寫篇導讀,因為在這之前,他的著作我無一本讀過,更遑論它是社會學的領域。於是只好向老友謝泳求助,從他的大著中摘錄成〈吳景超的學術及人生道路〉一文做為導讀,蒙他應允,十分感謝。而書後我也補充了三篇附錄,分別是《清華暑期週刊》第七八期由佚名寫的〈吳景超〉和第十期吳景超自己寫的〈回憶清華的學生生活〉兩文,可做他生平的補充;而他在《新經濟半月刊》第二期發表的〈抗戰與人民生活〉則是由《劫後災黎》這本考察日記所延伸的論述文章,和本書有直接的關連性,故加以收錄。 吳景超著述的學術價值長期被忽視,是無可否認的事實。吳景超興趣廣泛,涉及社會學的多個領域,其著作大致如下:(一)《都市社會學》,世界書局一九二九年版;(二)《社會的生物基礎》,世界書局一九三○年版;(三)《社會組織》,世界書局一九二九年版;(四)《第四種國家的出路》,上海商務印書館一九三七年版;(五)《中國工業化的途徑》,長沙商務印書館一九三八年版;(六)《中國經濟建設之路》,重慶商務印書館一九四三年版;(七)《戰時
定價:300 元, 優惠價:9 270
庫存:1
段祺瑞重要謀士:曾毓雋回憶錄(附《段祺瑞秘史》)
滿額折
作者:曾毓雋-原著; 蔡登山-主編  出版社:新銳文創  出版日:2022/04/26 裝訂:平裝
本書特色★段祺瑞重要幕僚回憶錄首度公開!★貼身記錄段祺瑞的決策過程,讓你知道他在想什麼!序【導讀】段祺瑞軍師曾毓雋及其《回憶錄》/蔡登山 北洋軍閥中,皖系以段祺瑞為領袖,段祺瑞被稱為北洋虎將,以三造共和著稱於世,為民國初年的顯赫人物,曾經左右中國政局。而在段祺瑞幕府中則以徐樹錚、曾毓雋為謀主。曾毓雋是文士,徐樹錚是武將,兩人可說是段祺瑞的左膀右臂,俗稱「軍師」,其重要性可想而知。而曾毓雋後來做到北洋政府的交通部總長,成為一代北洋重臣。 曾毓雋(一八七五―一九六七),譜名以烺,字雲霈。祖籍福建省長樂縣,後遷居閩縣(福州市區)孝義巷。清光緒元年(一八七五)八月五日生於福州東街孝義巷口東邊的曾暉春「五子登科」宅邸。他自幼機警過人,為大伯曾宗彥所重視,收為義子。光緒二十年(一八九四),考取甲午科鄉試舉人,與同鄉劉崇佑、李宣龔等人同科,有的書籍所說,他「早年就讀於福建船政學堂,後被選送出國留學。一八九八年回國後參加鄉試得中舉人」,這明顯地是錯誤的。曾毓雋中舉那年,虛齡二十,僅比其祖父曾兆鼇中舉時,年長一歲而已。這一家,從曾毓雋的高祖父曾暉春、曾祖父曾元炳、祖父曾兆鼇,到胞伯父兼誼父曾宗彥,為清代福州唯一的四代直系接連進士;若以曾宗彥的胞弟曾宗誠(即曾毓雋之父)舉人這一房來算,直至曾毓雋,則為五代直系接連舉人以上的科名,可謂不易。 曾毓雋曾有〈辛丑出山別諸親友〉詩:「秋風已老露為霜,客子行行欲遠將。誓墓忽乖心所願,奔波敢畏道之長。隻身聽鼓行羌土,中表分襟到漢陽。相約年年酬唱句,一函郵寄趁花黃。」其嫡堂大姪女曾明生前回憶:「四叔毓雋離榕前,我祖父曾宗彥贈他一座房產,出售後用作其北上發展的經費。四叔後來當上北洋政府交通總長,也出錢邀我胞姑兼婆婆曾氏赴北京一遊。四叔二十六歲離開家鄉,就再也沒有回來過。」 曾毓雋在清末曾任京兆良鄉知縣,後升道員。宣統二年(一九一○)春,曾毓雋至江蘇清江浦(今淮陰縣)投靠江北提督段祺瑞,任總文案兼管糧餉局,深得賞識,被保薦為道員,不久,升任郵傳部參事。武昌首義後,曾毓雋隨段祺瑞由京南下漢口,出任北洋軍第一軍軍需官,在此期間他和徐樹錚、靳雲鵬、傅良佐等人參預機密,積極參加了南北議和及通電逼宮等一系列重大活動。袁世凱竊國後,由於段祺瑞的力薦,曾毓雋入交通部任僉事。他極力結交梁士詒、曹汝霖等舊交通系要人,旋升任交通部次長。一九一四年後,袁世凱與段祺瑞的
定價:360 元, 優惠價:9 324
庫存:1
李漁叔說掌故:風簾客話
滿額折
作者:李漁叔-原著; 蔡登山-主編  出版社:秀威經典  出版日:2022/12/08 裝訂:平裝
本書特色以隨筆方式,談人物軼事及藝林掌故,娓娓道來,如數家珍,而且文筆洗鍊。辨章學術,題品人物,闡幽表微,捜玄攬要,舉所見所聞之事,紀不支不蔓之言。序湘潭才子李漁叔說掌故 蔡登山大學讀書時期就知道李漁叔先生的大名,那是見到先師張夢機的大著《近體詩發凡》的題耑和序文,夢機老師是漁叔先生的高足,從此得知李教授是馳名海內外的詩人,有《花延年室詩》等著作。李漁叔(1905―1973),名明志,字漁叔,以字行。湖南湘潭人,但因父親在福建為官,他生於廈門海濱漁家的石梧村。其家門第顯赫。父李鎮藩(1860―1926),字翰屏,前清內閣中書,官福建雲霄直隸廳,與王闓運妻弟蔡與循同科中舉,與趙啟霖、羅正鈞交往極稠密。據劉安定所寫的傳略說:在湘潭,還有從學趙啟霖、孫文昱等知名學人的記錄。還曾拜楊鈞為師,學習詩文,楊鈞《草堂之靈》載:「聞湘潭少年李明志字漁叔者,頗有才情。昨忽以詩數章函托彭君孟庵帶至,函中有『私淑平生,先申執贄之意』二語。余一生愛才如命,願得早見,以促其讀書須知門徑。」爾後,李漁叔常去長沙五里牌外的白心草堂向楊鈞求教。學藝從此大進。李漁叔著有《花延年室詩》,此詩集堪稱一部詩史。集中第一首詩〈夕霽泛舟至郡城題寄所親〉:濕雲渡江來,風急吹欲散。花溪綠陰潤,水國滄波晚。愛此霽湘色,遙遙正相炫。膩若新潑醅,夢逐鷗邊暖。蘭橈劃空深,幽意與之遠。峰回一松秀,舟過層城轉。湘蘭助君簪,花意兩無算。指水訂新盟,刺船期不返。此詩他自註:「乙丑時年二十」,是他二十歲時所寫的,詩題的「所親」即李漁叔負笈日本明治大學歸來後,作詩贈之的一同遊學日本的初戀情人。有言李漁叔十六歲負笈日本明治大學,越四年歸。據其學生戴麗珠介紹,其師曾私底說過,他旅日時有一初戀情人。回國後,由於母親執意要他娶其表妹(母親的姪女,即李漁叔的元配劉氏。)為妻,因而,李漁叔與其初戀情人終不能聯姻成為眷屬。這是他離開故鄉,去從軍報國的主要原因,也是他一生風流的緣故。為何要「指水訂新盟,刺船期不返。」若不返國,還留在日本,兩人或能相戀相親吧!這是他終身刻骨銘心,不能釋懷的憾事和傷痛。但李漁叔又有〈書同里侯荷生扇〉詩,該詩有自註:「戊辰時年二十四歲,以後數年多在日本,有詩一卷已佚。」是留日當在二十四歲,而非十六歲,因十六歲留學未免太早了,至於有詩卷已佚,正是寫此段戀情者,而為李漁叔不想公布之藉口,否則以其記憶之佳,幾十年讀頌過的詩篇都
定價:320 元, 優惠價:9 288
庫存:1
秦德純和他的回憶錄
滿額折
作者:秦德純-原著; 蔡登山-主編  出版社:新銳文創  出版日:2019/10/04 裝訂:平裝
本書特色※重現日本侵華,中國對日抗戰始末。※親身見證七七事變,參與東京國際戰犯法庭,對於此些歷史事件皆有詳細描述,為研究中國抗日史之珍貴回憶錄。※重要史料重新排版、點校,文史專家蔡登山專文導讀。序【導讀】秦德純和他的回憶錄/蔡登山 秦德純(一八九三~一九六三),字紹文。山東省沂水縣後埠東村人。幼讀家塾,四書及《易經》、《左傳》等皆能成誦。年十三,考入沂水高等小學,肄業三年,成績甚佳。光緒三十四年
定價:290 元, 優惠價:9 261
庫存:1
樸園文存
滿額折
作者:朱省齋-原著; 蔡登山-主編  出版社:新銳文創  出版日:2021/07/20 裝訂:平裝
本書特色★朱樸散見於海內外報章雜誌的文章隨筆首度集結!★獨家收錄朱樸以筆名──「左筆」撰寫的人物論!序〈《樸園文存》編前言〉∕蔡登山 關於朱樸(省齋)的文章,我在幾十年前就在《古今》雜誌讀過,但並沒有想過要編他的文集,而後來又接觸到他在香港出版的《省齋讀畫記》、《書畫隨筆》、《海外所見名畫錄》、《畫人畫事》、《藝苑談往》五本專談書畫的書籍。這五本書早就是絕版書,市面買不到,我記得多年前北京張大千
定價:520 元, 優惠價:9 468
庫存:1
俄蒙回憶錄
滿額折
作者:毛以亨-原著; 蔡登山-主編  出版社:新銳文創  出版日:2021/11/25 裝訂:平裝
本書特色★毛以亨1926年與馮玉祥俄蒙之行的親身實錄,細述與史達林會面、對於俄蒙及共產制度的第一手觀察史料★文史學家蔡登山新編點校序原書序 這本《俄蒙回憶錄》,係敘述我隨馮玉祥,經庫倫赴莫斯科,請求援助之經過。自民國十三年始入馮幕起,至十六年蔣馮徐州會議止,就我所知道的對俄蒙交涉,分為若干題目,作有系統的敘述與批評。其目的不在紀北行之艷異,談海客之瀛洲,乃是作俄蒙之研究,供國人之參考。惟既為研究性質,則僅述至民國十六年以前的事,未免貽明日黃花之譏,乃參考他書,而敘至今日始止。 昔日所以不願執筆寫這本回憶錄,實因乏味的回憶,提不起興趣來。我方患忘記不了的苦,那裡還有再來追想的勇氣?再則馮玉祥亦如一般人之有其優點與劣點,論其優點,則人們會笑我睠懷故主;舉其劣點,則舊遊將怨我刻薄寡恩。而且又不能不提到他,提到則我雖力求其持平,人們亦將疑我為偏見。覺得不易著筆,而我的筆端又常挾感情以俱至,而不能自已,所以還是藏拙的好。 現在為了應付共產黨,關於反共的理論、方法、與經驗,都有寫出來貢獻大眾的必要,不能為馮玉祥而因噎廢食了。共產黨是教條主義者,所根據的乃列寧史達林的聖經,是萬變而不離其宗的。他們總是那一套刻板的老文章,二十年前所說所做的事,與今日之所說所做的,沒有什麼兩樣。所以二十年前應付共產黨,而收效的方法,今日仍可發生效力,不隨時代的過去而過去。其二十年前不能收效而結果很壞的辦法,亦要視為借鏡,不能再犯同樣的錯誤。 但對共產黨的言論,決不可自作聰明,望文生義來解釋,必須依照列寧、史達林的話,與其歷屆黨大會,與中委會的決議為說明。譬如蘇聯的共產黨,不是馬克思所認為無產階級工人之黨,而須依列寧的意見,與工人無關,僅為少數職業革命家的黨。又如兩個世界可以和平相處之意,不是說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可以妥協,而是依列寧的意見,不是前者為後者奏哀樂,就是後者為前者敲喪鐘。和平相處,乃是指冷戰或局部戰爭時,資本主義國家暫時存在之事實而言。瞭解蘇聯,此等名詞之正確解釋,實為吾人應上之第一課。 尤足異者,蘇聯之所謂民主,乃指不可捉摸之精神而言,自以為根據於希臘,然希臘時代之暴君與民主,實無多大區別。依現代民主標準,須拿出制度來證明,則蘇聯殆為不民主之尤。然蘇聯雖厚顏自稱為最徹底的民主,大家皆知其偽,故其影響不大,顧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仍能騙了不少人。惟共產主義者而以社會主義者自稱,乃以社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 315
庫存:1
袁世凱秘書長張一麐回憶錄:《古紅梅閣筆記》
滿額折
作者:張一麐-原著; 蔡登山-主編  出版社:新銳文創  出版日:2019/02/11 裝訂:平裝
本書特色★作者一路跟隨袁氏,將親見、親歷與親聞,且外人多半不得而知的袁氏「內幕」盡記述其中,如袁氏善於玩弄權術、食量驚人等,是研究袁世凱不可多得的史料!★本書收錄左宗棠、張之洞、甲午戰爭、立憲運動等政界名人與要事;郭沫若、梁漱溟等紀念作者的追悼文。喜愛清末民初歷史的讀者們別錯過!序【導讀 張一麐與《古紅梅閣筆記》】/蔡登山張一麐(一八六七-一九四三),亦作一麟,字仲仁,別署紅梅閣主、心太平室主人,
定價:290 元, 優惠價:9 261
庫存:1
北洋政壇見聞錄
滿額折
作者:薛觀瀾 原著; 蔡登山 主編  出版社:新銳文創  出版日:2017/08/01 裝訂:平裝
「今論袁世凱,其協造民國是大功,建立新軍是小功,帝制自為是大過,重武輕文是小過。甲午以前若無袁世凱,則朝鮮之入日本版圖,其勢必提早十年。庚子拳亂,若無袁世凱,則北方全部瀕於總崩潰,中國更無可用之兵。辛亥起義,亳無準備,當時若無袁世凱,則雙方火拼到底,不知鹿死誰手。」──薛觀瀾 在袁世凱的女婿眼中,袁世凱、段祺瑞、黎元洪、孫傳芳、張作霖、徐樹錚與馮玉祥等出身北洋軍的英傑人物們如何在民初政壇上呼風喚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 405
庫存:1
歷史留痕
滿額折
作者:秦嶺雲等-原著; 蔡登山-主編  出版社:秀威經典  出版日:2023/08/21 裝訂:平裝
《歷史留痕》首篇談及留日士官系與民國政壇,誠如作者所言,由日本士官學校回來的留學生,後來都成為叱吒風雲的軍政人物,在對內及對外的戰爭歷史上表現過身手。這個「士官系」,後來還是「保定系」、「黃埔系」的老大哥。自辛亥革命,民國肇建,以迄於北伐成功,南北統一,其間政治組織,或黨或系,名目繁多,魚龍漫衍,變化尤劇。〈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政黨〉所述,為自南京臨時參議院起,大小政黨與政團的變化,及其間若干有關的重大的事故。蔣作賓、廣田弘毅、葛魯是中、日、美三國的外交官,他們涉及當年中日外交的一段秘聞,作者說姑不論功過是非,而以一個「這個時代最痛苦的中國知識份子」來回顧這三位前輩,讀者也許可能看出我們今日國運之蹇劣,實承自當年他們處理之失策。寫過《汪政權的開場與收場》的朱子家(金雄白),因張志韓寫了〈血淚當年話報壇〉的長文,而談及在抗戰當年,腥風血雨,上海報壇真是充滿了血淚,新聞界却首當其衝,不少同業,都成為政爭中的犧牲品。其他還有談上海《申報》滄桑與史量才死、談上海當年四大報之一:《時報》、談「揚州才子」畢倚虹、談五十五年前的《星光》、談狀元女婿徐枕亞、談三十年代上海「藝社」的活動、談上海的小型報,篇篇都精彩可讀,史料珍貴,堪稱可謂「歷史留痕」之作。
定價:490 元, 優惠價:9 441
庫存:2
客窗隨筆【增訂本】
滿額折
作者:吳子深-原著; 蔡登山-主編  出版社:秀威經典  出版日:2023/06/13 裝訂:平裝
《客窗隨筆》一九五八年三月在香港出版,包括文藝篇、醫藥篇各一卷,醫藥藝文,無不備載,雖屬小品,而論述批評,往往有驚人獨到之處,發前人所未言,言凡人之所不敢言,文辭絢麗,尤其餘事。而吳子深則自己說:「將前後所見宋元明清書畫名家,作畫方法,文房故事,與先哲醫理方藥,應診經驗,隨筆記錄,命之曰:《客窗隨筆》。」然原書出版至今已六十餘年,久已絕版,連香港都一書難覓。今除重新排版打字外,又增補作者後來續寫的文章,包括《西北夢痕錄》,還有〈在越南順化漢學院講詞〉、《回春醫話》、《星命叢譚》等等,增補內容幾達三分之一,不可謂不多矣。
定價:460 元, 優惠價:9 414
庫存:2
李漁叔說掌故:魚千里齋隨筆
滿額折
作者:李漁叔-原著; 蔡登山-主編  出版社:秀威經典  出版日:2022/12/08 裝訂:平裝
本書特色以隨筆方式,談人物軼事及藝林掌故,娓娓道來,如數家珍,而且文筆洗鍊。辨章學術,題品人物,闡幽表微,捜玄攬要,舉所見所聞之事,紀不支不蔓之言。序湘潭才子李漁叔說掌故 蔡登山大學讀書時期就知道李漁叔先生的大名,那是見到先師張夢機的大著《近體詩發凡》的題耑和序文,夢機老師是漁叔先生的高足,從此得知李教授是馳名海內外的詩人,有《花延年室詩》等著作。李漁叔(1905―1973),名明志,字漁叔,以字行。湖南湘潭人,但因父親在福建為官,他生於廈門海濱漁家的石梧村。其家門第顯赫。父李鎮藩(1860―1926),字翰屏,前清內閣中書,官福建雲霄直隸廳,與王闓運妻弟蔡與循同科中舉,與趙啟霖、羅正鈞交往極稠密。據劉安定所寫的傳略說:在湘潭,還有從學趙啟霖、孫文昱等知名學人的記錄。還曾拜楊鈞為師,學習詩文,楊鈞《草堂之靈》載:「聞湘潭少年李明志字漁叔者,頗有才情。昨忽以詩數章函托彭君孟庵帶至,函中有『私淑平生,先申執贄之意』二語。余一生愛才如命,願得早見,以促其讀書須知門徑。」爾後,李漁叔常去長沙五里牌外的白心草堂向楊鈞求教。學藝從此大進。李漁叔著有《花延年室詩》,此詩集堪稱一部詩史。集中第一首詩〈夕霽泛舟至郡城題寄所親〉:濕雲渡江來,風急吹欲散。花溪綠陰潤,水國滄波晚。愛此霽湘色,遙遙正相炫。膩若新潑醅,夢逐鷗邊暖。蘭橈劃空深,幽意與之遠。峰回一松秀,舟過層城轉。湘蘭助君簪,花意兩無算。指水訂新盟,刺船期不返。此詩他自註:「乙丑時年二十」,是他二十歲時所寫的,詩題的「所親」即李漁叔負笈日本明治大學歸來後,作詩贈之的一同遊學日本的初戀情人。有言李漁叔十六歲負笈日本明治大學,越四年歸。據其學生戴麗珠介紹,其師曾私底說過,他旅日時有一初戀情人。回國後,由於母親執意要他娶其表妹(母親的姪女,即李漁叔的元配劉氏。)為妻,因而,李漁叔與其初戀情人終不能聯姻成為眷屬。這是他離開故鄉,去從軍報國的主要原因,也是他一生風流的緣故。為何要「指水訂新盟,刺船期不返。」若不返國,還留在日本,兩人或能相戀相親吧!這是他終身刻骨銘心,不能釋懷的憾事和傷痛。但李漁叔又有〈書同里侯荷生扇〉詩,該詩有自註:「戊辰時年二十四歲,以後數年多在日本,有詩一卷已佚。」是留日當在二十四歲,而非十六歲,因十六歲留學未免太早了,至於有詩卷已佚,正是寫此段戀情者,而為李漁叔不想公布之藉口,否則以其記憶之佳,幾十年讀頌過的詩篇都
定價:480 元, 優惠價:9 432
庫存:1
包緝庭談京劇:笑隱堂憶故
滿額折
作者:包緝庭-原著; 蔡登山-主編  出版社:新銳文創  出版日:2022/11/01 裝訂:平裝
劇評家包緝庭自幼隨父親聽戲,對於梨園人士、劇目掌故如數家珍。主編蔡登山先生蒐集整理包氏散見於報章雜誌上的文章,依內容分為人物憶舊、古往今來、國劇摭談三輯,書中特別收錄包緝庭之女包珈女士撰寫之〈先父包緝庭先生〉、王祖壽先生〈歷屆華岡藝展國劇公演記述〉二文,以饗讀者。輯一.人物憶舊│包緝庭談戲憶往,敘寫過去在北平與雷喜福、馬連良、王連平、葉盛蘭等京劇名家交往,評點富連城科班、北平坤班人物,間及長兄包丹庭生平、余叔岩拜譚鑫培為師的經過,並悼念平關耆宿朱殿卿、梅花館主鄭子褒、武丑李金和等至交。輯二.古往今來│原為《中國時報.人間副刊》專欄,談廣和樓興衰,介紹罕見戲《混元盒》和《狀元印》的由來、各行當冷僻的開場戲、龍年的龍戲、蛇年的蛇戲等,也回憶起北平「賣飛票」的販子,以及已經在舞台上失傳了的「火彩」技藝。輯三.國劇摭談│收錄包緝庭觀賞空軍大鵬國劇隊、復興劇校等演出述評,劇目囊括《御碑亭》、《打瓜園》、《紅拂傳》、《興隆會》、《金水橋》、《戰冀州》、《瓊林宴》、《拾玉鐲》、《繡襦記》等,除劇院現場演出者,亦有臺視播演之《紅樓二尤》,記其演員陣容、劇本源流等,見證了臺灣京劇的蓬勃興起。
定價:600 元, 優惠價:9 540
庫存:2
名人餘談
滿額折
作者:高伯雨 等-作; 蔡登山-主編  出版社:秀威經典  出版日:2024/01/03 裝訂:平裝
《名人餘談》從維新派淪落為復辟派的沈曾植談起,有談章太炎及其門下的「五個王」:東王汪旭初、天王黃季剛、翼王錢玄同、北王吳承仕、西王朱逖先,而章太炎的師徒三代,則從章太炎、黃季剛說到劉博平。湘潭奇士沈鏝若,堪稱縱橫一代,睥睨千秋。自幼即以神童著稱,因資質超越,造詣精湛,不逾弱冠,已成爲傳奇一類人物。書畫大家葉恭綽曾是民初交通系掌門人,是交通系的要角。唐紹儀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的一位關鍵人物,以民國首任國務總理而為大眾所知。趙鳳昌被稱為「民國產婆」,其子趙叔雍是詞人,他親炙於大詞家況夔笙之門,得其薰陶而卓然成家,可當一代詞宗而無愧。戴季陶在晚清之際,以「天仇」為筆名,為文犀利淋漓,甚具朝氣。後來官居考試院院長,則一變原有之慷慨激昂,反而仗馬寒蟬,唯唯諾諾,只剩長樂老之風。在中國近代史上,有兩個人獲得「財神」的綽號:一個是梁士詒「梁財神」;一個是孔祥熙「孔財神」。他們兩人都先後當過財政部長。梁士詒還是清末民初中國政壇上重要人物,交通銀行和「交通系」的創始人和領導者。宋子文在當財政部長的時候,也曾有人稱呼過他「財神」,不過他在財政部長任上,總共祇有七年時間,而且中間還經過了兩次下野,七年時間,並不是一口氣蟬聯下去的。此外,更加上宋子文擔任財政部長期間,又是國府財政最艱苦階段,所以,他的「財神」綽號,也就沒有以後的孔祥熙那麼響亮。孔祥熙一任十二年的財政部長,在中國歷屆擔任這項職務者而言,他可以算是幹得最久的了,所以他這個「孔財神」的稱呼,也就因此叫得就格外響亮,中外咸知。王正廷與顧維鈞兩人,在民國外交壇坫上久據要津,非但為國人所熟知,而且蜚聲於國際;王、顧二人對國家社會各有其重大之貢獻,其勳業鴻猷可謂各有千秋,據種種傳聞,王、顧二人自巴黎和會失和後,終王之世未能恢復。林長民為《人間四月天》中才女林徽音之父,也稱得上是「一代才人」,當年他身死於郭松齡之役,福建耆宿、曾任溥儀老師的陳寶琛輓以聯,就有:「喪身亂世非關命,感舊儒門惜此才」之嘆了。
定價:540 元, 優惠價:9 486
庫存:2
《掌故》雜誌精選
滿額折
作者:掌故出版社-原發行者; 蔡登山-導讀  出版社:秀威資訊科技  出版日:2020/12/03 裝訂:平裝
本書特色1.《掌故》雜誌由岳騫主辦,從「人」和「事」兩方面下手,將耆老們的口述或寫作的資料加以整理發表,具有相當高的學術價值。2.本書是全套《掌故》雜誌的精選本,收錄精彩文章與多幀精選圖片,文章多為當時軍政界的重要人士所寫, 有助於民國史料的整理蒐集。序【導讀】岳騫和他的《掌故》月刊/蔡登山 在香港七○年代前後,有關文史掌故的雜誌相繼出現,其中影響較大也較著名的,分別是高伯雨創辦的《大華》雜誌、
定價:120 元, 優惠價:9 108
庫存:1
《天地》雜誌精選
滿額折
作者:天地出版社-原發行者; 蔡登山-導讀  出版社:秀威資訊科技  出版日:2020/12/03 裝訂:平裝
本書特色1.《天地》雜誌由蘇青主辦,為1943-1945年「上海淪陷區」重要文史期刊,刊載大量有價值的文章和重要的第一手史料。2.本書為精選集,收錄《天地》雜誌全套二冊21期總目錄,並收錄5篇文章與多幀精選圖片,完整呈現海派文學刊物的特色。序【導讀】蘇青與《天地》雜誌/蔡登山 在四○年代的上海淪陷區,蘇青(1914-1982)的作品曾受廣泛的歡迎,散文集《浣錦集》出了十版,長篇小說《結婚十年》則
定價:100 元, 優惠價:9 90
庫存:2
那些才女們……(簡體書)
作者:蔡登山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日:2008/12/01 裝訂:平裝
“五四”反封建、反禮教,女子不再是“無才便是德”,她們受教育的機會大為提升,因之“才女”輩出,猶如潛沉已久的冰山,一時之間“浮出歷史的地表”。依時間先后,早期的如陳衡哲、冰心、凌叔華等,以及稍后的林徽因,這些才女大都出于仕宦之家,既接受傳統禮教,而又留學于異邦,沐歐風美雨,在上承古典閨秀余緒之外,又別具西方之新姿。而中期如丁玲、楊剛、謝冰瑩、羅洪、蕭紅等,由于當時世情鼎沸、國是蜩螗,她們正如作家柯
絕版無法訂購
張愛玲《色.戒》(簡體書)
作者:蔡登山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2007/10/01 裝訂:平裝
在張愛玲的寫作生涯中,小說《色·戒》無疑是最為特殊的,它是張愛玲晚年最精彩的創作小說,也是在她作品中有舉足輕重分量的小說,整整寫了近30年,是張愛玲創作生涯中,花費時間最長的一篇小說。何以一篇短短萬余字的小說,要花上四分之一個世紀來寫作?作家出版社9月新書《張愛玲〈色·戒〉》以詳實權威的資料,近百幅珍貴的歷史照片和電影劇照,環繞《色·戒》的種種,做了一個全面的解讀。 本書的作者蔡登山是臺灣研究張
絕版無法訂購
洋場才子與小報文人(簡體書)
作者:蔡登山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出版日:2012/01/01 裝訂:平裝
絕版無法訂購
魯迅愛過的人(簡體書)
作者:蔡登山  出版社:文匯出版社  出版日:2008/05/01 裝訂:平裝
魯迅博物館館長孫郁、魯迅研究專家王得後、著名文藝評論家解璽璋、著名演員濮存昕,聯袂推薦!一個內心柔軟的魯迅,一個大愛如淵的魯迅。臺灣文史散文作家蔡登山,繼《張愛玲的色戒》之後又推新作。他漫遊在歷史的深處,於魯迅溫暖的笑意裡,看蒼山雲海,世道人心;似平常的心,「同情的理解」,講述舊時代前輩人愛情的困苦與兩難的處境。 作者從一個臺灣學者的角度剖析文壇鬥士——魯迅內心柔弱的一面。
絕版無法訂購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