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7/10,三民書局週年慶暖身活動,簽到拿好禮!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24)
電子書 (2)
政府出版品 (7)
紅利兌換 (3)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19)
無法訂購商品 (7)
庫存狀況

有庫存 (10)
無庫存 (16)
商品定價

$199以下 (1)
$200~$399 (13)
$400~$599 (10)
$600~$799 (1)
$800以上 (1)
出版日期

2022~2023 (7)
2020~2021 (2)
2018~2019 (2)
2016~2017 (1)
2016年以前 (14)
裝訂方式

平裝 (20)
精裝 (4)
作者

劉紀蕙 (11)
本所集刊編委會 (2)
李時雍 (2)
劉紀蕙、周英雄 (1)
劉紀蕙、蕭育和、萬宗綸、梁慕靈、劉永晧、林宛瑄、涂銘宏、吉田寬、井上明人 (1)
劉紀蕙、關秀惠、張雅梁等 (1)
史書美、梅家玲、廖朝陽、陳東升-編;王驥懋、史書美、李育霖、周素卿、林亞婷、林芳玫、林建光、邰立楷、洪子惠、紀大偉、夏曼‧藍波安、珊卓拉‧哈定、孫松榮、張君玫、梅家玲、陳東升、陳國偉、陳瑞麟、傅大為、辜炳達、黃宗慧、黃冠閔、黃英哲、黃涵榆、楊乃女、詹閔旭、廖勇超、廖朝陽、劉紀蕙、蔡林縉、鄭惠雯、蕭立君、謝若蘭、蘇碩斌-作 (1)
哈若圖寧-作;陳春燕、劉紀蕙-主編 (1)
李齊、雷智宇(Zikri Rahman)、劉紀蕙-主編 (1)
柳書琴-等 (1)
瓦爾特・米尼奧羅-作;唐慧宇、劉紀蕙-編 (1)
虹影著 (1)
賽繆爾‧金布爾斯 (1)
趙剛、汪暉、劉紀蕙、瞿宛文、鄭鴻生、甯應斌、呂正惠 (1)
出版社/品牌

麥田 (5)
時報文化 (4)
三民書局 (3)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3)
聯經 (3)
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
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 (2)
人間 (1)
心靈工坊文化 (1)
立緒文化 (1)
行人 (1)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26筆商品,2/2頁
解殖:全球殖民性與世界失序
作者:瓦爾特・米尼奧羅-作; 唐慧宇; 劉紀蕙-編  出版社: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1/11/10 裝訂:平裝
揭示世界體系背後的殖民邏輯,直指西方文明自我敘事的暴力;透過多元認識論和永續經濟的生活實踐,開啟一條有別於發展主義的「全球南方」道路。 瓦爾特・米尼奧羅成長於阿根廷,現為美國杜克大學William H. Wannamaker教授,全球研究與人文中心主任,並擔任柏林文明對話研究院(DOC)資深顧問。於1995年出版《文藝復興的隱暗面:識字教育、地域性與殖民化》(The Darker Side of the Renaissance: Literacy, Territoriality, & Colonization)一書,奠定其重要的學術地位。 作為當代重要的解殖思想家和後殖民理論家,瓦爾特・米尼奧羅長年以來的研究以拉丁美洲的解殖思想和原住民哲學為進路,為我們揭示了16世紀以降、隱匿於世界體系背後的權力殖民性、西方認識論霸權和知識的地緣政治。 其近年的論著更聚焦於反思全球政治中興起的再西方化/去西方化力量和世界秩序的多極化,對於形構當前全球秩序的知識體系乃至於金融機構以及永續發展思維進行深刻檢視,並提出了重要的永續經濟與和諧生活概念。 本書結集了作者自己所挑選的代表性論著,另有為本書撰寫的全新篇章,以及本地學者與作者的訪談,為中文讀者開啟了一個如何面對世界當下難題並且進行知識解殖的「全球南方」視野。本書特色1.以拉丁美洲的殖民與解殖研究出發,為國內學界少見的拉美觀點。2.引入深厚史學視野,與台灣、亞洲學界對於殖民主義的反思相互銜接、對話。3.精彩分析當前世界失序、多極化世界秩序以及永續發展的資本競爭狀況。聯合推薦(依姓氏筆畫序)王智明 /中研院歐美研究所副研究員何衛華 /華中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陳春燕 /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廖咸浩 /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特聘教授魏 然 /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缺貨無法訂購
文化研究期刊(第38期/2024春)
滿額折
作者:劉紀蕙; 蕭育和; 萬宗綸; 梁慕靈; 劉永晧; 林宛瑄; 涂銘宏; 吉田寬; 井上明人  出版社: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3/05/30 裝訂:平裝
2024年春季號|思想論壇:後虛擬專題 **本刊為臺灣人文學核心期刊(THCI)與臺灣社會科學核心期刊(TSSCI),並獲2013-2021年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綜合類評比:第二級** 本期內容包括五篇論文,以及一組思想論壇稿。首先,劉紀蕙的〈佛洛伊德、巴禮巴與「文明性」的悖論:政治拓撲學的難題〉,關注文明發展如何帶來了看似「文明」的暴力。劉紀蕙透過爬梳巴禮巴(Étienne Balibar)與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對於「文明性」(civility)及「文明」(civilization)的詮釋指出,文明性可能成為一種建構共同體的政治操作,並能藉此執行各種邊界的劃分與排除。而邊界的外部,自然就成了「合法」得以「不文明」的空間,也就是暴力之所在。劉紀蕙以台灣近年來的暴力事件為例,進一步說明國家的公民身分,即是文明性政治操作下的一條劃分線:從台灣遠洋漁業虐死漁工事件,到柬埔寨西港的網路詐騙集團園區,都是所謂的非法例外空間。在全球資本與國家的默許與支持之下,系統性地容許暴力發生。劉紀蕙對於文明性的反思確有其洞見,不過,也在文明性與暴力兩者的關係上,留下對話與思辨的空間。因此,我們同時邀請該篇論文的審稿人蕭育和博士回應此文,希望藉由「批評與回應」的形式,深化巴禮巴對於文明暴力的批判,並對此提出可能的解方。 同樣關注社會中被邊緣化族群的論文,還有萬宗綸的〈「你是外國人嗎?」:台灣聽障者的口音與身份誤認經驗〉。該文主要針對台灣成人聽障者因「聽損口音」(deaf accents)被誤認為外國人的經驗,進行分析與討論。聽損口音是指,聽障者因借助聽力科技(助聽器與人工電子耳)轉換收音,對聲音的感知與聽人產生差異,而在發出的語音中,產生各式各樣不同的口音。該研究以高夫曼(Goffman)污名管理的理論出發,試圖釐清因聽損口音所被誤認的「外國聽人」身分,如何與聽障者原有的污名身分互相競奪。研究結果發現,對於部分聽障者來說,因口音被誤認為外國人,其實暗示著自身聽力的損失相當嚴重,才會被視為社會中的「他者」,這造成了聽障者的社會心理傷害。此外,被誤認的國族身分不同,也會影響聽障者在被誤認經驗中的感受。舉例來說,受到地緣政治情感與種族化的文化優越性影響,有受訪者會因為被誤認為來自中國或東南亞而感到不悅。相對的,部分被誤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 315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台灣理論關鍵詞
滿額折
台灣有沒有理論?只有西方引進的才能算是理論嗎?在全球知識分工下,以32則關鍵詞推動台灣超脫依賴者和模仿者,讓台灣理論與世界展開對話我們如何界定理論?只有西方引進的才能算是理論嗎?台灣有沒有理論?如果有,那它的內容、範疇、系譜為何?如果沒有,台灣在全球的知識分工制度下,是否無法超脫依賴者和模仿者的角色?那又應該如何抵制這個被分配的角色,轉而變成理論生產者?米蘭‧昆德拉曾經指出,大國有大國的狹隘觀,過
定價:520 元, 優惠價:9 468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十六期
滿額折
作者:本所集刊編委會  出版社: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出版日:2000/03/01 裝訂:精裝
衣若芬:宋代題「詩意圖」詩析論 ── 以題「歸去來圖」、「憩寂圖」、「陽關圖」為例方 介:談韓愈以文為戲的問題劉紀蕙:三十年代中國文化論述中的法西斯妄想以及壓抑:從幾個文本徵狀談起鄭毓瑜:直諫形式與知識分子 ──漢晉辭賦的擬騷、對問系列李貴生:汪中、凌廷堪文學思想析論 ──揚州學派文學思想的兩個方向楊貞德:到共產主義之路 ── 陳獨秀愛國主義中的歷史和個人周大興:王弼「性其情」的人性遠近論林月惠
定價:300 元, 優惠價:85 255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十六期
滿額折
作者:本所集刊編委會  出版社: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出版日:2000/03/01 裝訂:平裝
衣若芬:宋代題「詩意圖」詩析論 ── 以題「歸去來圖」、「憩寂圖」、「陽關圖」為例方 介:談韓愈以文為戲的問題劉紀蕙:三十年代中國文化論述中的法西斯妄想以及壓抑:從幾個文本徵狀談起鄭毓瑜:直諫形式與知識分子 ──漢晉辭賦的擬騷、對問系列李貴生:汪中、凌廷堪文學思想析論 ──揚州學派文學思想的兩個方向楊貞德:到共產主義之路 ── 陳獨秀愛國主義中的歷史和個人周大興:王弼「性其情」的人性遠近論林月惠;非《傳習錄》:馮柯《求是編》析評郭 齊:中國歷史上哲學範疇「和」的形成黃文宏:海德洛「共屬」(Zusammengehören)與天台宗的「即」 ──試論詭譎之說法鄧克銘:明中葉羅欽順之禪學批評的時代意義楊晉龍:從《四庫全書總目》對明代經學的評價析論其評價內涵的意義樊善標:韋昭《國語解》用禮書研究
定價:230 元, 優惠價:85 196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復魅:臺灣後殖民書寫的野蠻與文明(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李時雍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3/04/14 裝訂:電子書
從臺灣文學看臺灣社會歷史的文明與野蠻變遷 重思文明銘寫於野蠻之作,跟隨文字與影像復返迷魅思考 王德威、梅家玲撰文推薦 王鈺婷、朱惠足、李育霖、林妏霜、詹閔旭、劉紀蕙、鄭毓瑜等學者作家一致推薦 國立臺灣文學館2021年臺灣文學傑出博士論文獎、臺灣中文學會第九屆四賢博士論文獎第三名 本書關注臺灣文學與歷史文本中「野蠻」一詞概念遞變的系譜,尤其置諸殖民現代性情境下與所謂「文明」呈現的對峙。野蠻的指稱,伴隨外來者的視線,成為帝國藉以迻譯、區分他者,排除或治理的話語政治;而歷經清治、日治被視為「化外之地」、「蕃地」的臺灣,既呈現與東亞殖民主義接觸的問題性,也帶來具體的戰爭、文化衝突。 班雅明(Walter Benjamin)描繪的歷史天使,以背對過去、襲捲進未來之姿,質疑著現代名之「進步」的風暴,他疑問歷史是統治者的歷史,「沒有一座文明的豐碑不同時也是一份野蠻暴力的實錄」;沿此,重新追問「野蠻」,不僅為指出「文明」的自我辨識、常立基將他者銘刻為野蠻的歷史過程,同時欲指出其與野蠻暴力的毗鄰,亦即文明內蘊的野蠻性。對文學藝術而言,更重要的是,當代創作者如何以書寫,重新爭議統治者銘寫的記錄,即思考殖民歷史的從屬者(the subaltern)如何可能發聲? 在本書中,將聚焦幾個歷史事件環節,包括1914年太魯閣戰爭,1930至1931年賽德克族以傳統儀式起事反抗日殖民者的霧社事件,隨之遺族遭致鎮壓、屠殺與移住川中島,1942年日本因應太平洋戰事而徵募原住民高砂義勇軍前進南洋,以及戰後蘭嶼延續殖民體制而陷於被犧牲的地位,引爆為1988年達悟族人發動第一場反核廢料貯存場的抗爭運動。這幾個相互鑲嵌的歷史時空,呈現二十世紀臺灣所歷經接觸地帶(contact zone)上,語言以至文化慣習等交混或隔閡、野蠻與文明的重要論題。論及的作者含括小說家、後殖民作者、原住民作家、歷史書寫、生態書寫者等,他們共同呈現一種面對盤踞的現代性啟蒙思維的反思,進而分別以復返傳統性、迷魅、神話、另類歷史等,形成本書嘗試指出與現代理性祛魅相對的復魅(re-enchantment)之姿:復返與自然、土地連繫的嶄新野蠻思維,呈現諸樣的歷史。
定價:450 元, 優惠價:7 315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 1
  • 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