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136)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126)
無法訂購商品 (10)
庫存狀況

有庫存 (122)
無庫存 (14)
商品定價

$199以下 (66)
$200~$399 (70)
出版日期

2022~2023 (8)
2020~2021 (8)
2018~2019 (8)
2016~2017 (8)
2016年以前 (80)
裝訂方式

平裝 (136)
作者

新史學雜誌社編輯委員會 (135)
出版社/品牌

新史學 (136)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136筆商品,7/7頁
新史學:第四卷第一期
55折
作者:新史學雜誌社編輯委員會  出版社:新史學  出版日:1993/03/01 裝訂:平裝
民國七十九年三月,一群台灣青壯年的史學工作者,籌組一份非營利的期刊──《新史學》──正式出刊。《新史學》是繼承《食貨月刊》的學術風格。台灣史學期刊繁多,但除 《食貨月刊》等少數刊物是私人經營之外,多屬各機構出版的同仁刊物。民國七十七年八月,《食貨月刊》因創辦人陶希聖先生去世而停刊。當時學界同道深感遺憾,期盼仍有一份秉持學術態度,溝通海內外史學研究心得的學術性期刊。在食貨的編者、作者為主的青壯年學者的發起下,終於成立了新史學雜誌社,一年四期,以季刊的形式發行《新史學》。
挖寶專區-中文書
定價:150 元, 優惠價:55 82
庫存 > 10
新史學:第四卷第三期
55折
作者:新史學雜誌社編輯委員會  出版社:新史學  出版日:1993/12/24 裝訂:平裝
民國七十九年三月,一群台灣青壯年的史學工作者,籌組一份非營利的期刊──《新史學》──正式出刊。《新史學》是繼承《食貨月刊》的學術風格。台灣史學期刊繁多,但除 《食貨月刊》等少數刊物是私人經營之外,多屬各機構出版的同仁刊物。民國七十七年八月,《食貨月刊》因創辦人陶希聖先生去世而停刊。當時學界同道深感遺憾,期盼仍有一份秉持學術態度,溝通海內外史學研究心得的學術性期刊。在食貨的編者、作者為主的青壯年學者
挖寶專區-中文書
定價:150 元, 優惠價:55 82
庫存 > 10
新史學:第十五卷第三期
79折
作者:新史學雜誌社編輯委員會  出版社:新史學  出版日:2004/10/01 裝訂:平裝
民國七十九年三月,一群台灣青壯年的史學工作者,籌組一份非營利的期刊──《新史學》──正式出刊。《新史學》是繼承《食貨月刊》的學術風格。台灣史學期刊繁多,但除 《食貨月刊》等少數刊物是私人經營之外,多屬各機構出版的同仁刊物。民國七十七年八月,《食貨月刊》因創辦人陶希聖先生去世而停刊。當時學界同道深感遺憾,期盼仍有一份秉持學術態度,溝通海內外史學研究心得的學術性期刊。在食貨的編者、作者為主的青壯年學者
定價:150 元, 優惠價:79 119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新史學:第十八卷第二期
作者:新史學雜誌社編輯委員會  出版社:新史學  出版日:2007/06/01 裝訂:平裝
民國七十九年三月,一群台灣青壯年的史學工作者,籌組一份非營利的期刊──《新史學》──正式出刊。《新史學》是繼承《食貨月刊》的學術風格。台灣史學期刊繁多,但除 《食貨月刊》等少數刊物是私人經營之外,多屬各機構出版的同仁刊物。民國七十七年八月,《食貨月刊》因創辦人陶希聖先生去世而停刊。當時學界同道深感遺憾,期盼仍有一份秉持學術態度,溝通海內外史學研究心得的學術性期刊。在食貨的編者、作者為主的青壯年學者
缺貨無法訂購
新史學:第十六卷第一期
作者:新史學雜誌社編輯委員會  出版社:新史學  出版日:2005/04/01 裝訂:平裝
民國七十九年三月,一群台灣青壯年的史學工作者,籌組一份非營利的期刊──《新史學》──正式出刊。《新史學》是繼承《食貨月刊》的學術風格。台灣史學期刊繁多,但除 《食貨月刊》等少數刊物是私人經營之外,多屬各機構出版的同仁刊物。民國七十七年八月,《食貨月刊》因創辦人陶希聖先生去世而停刊。當時學界同道深感遺憾,期盼仍有一份秉持學術態度,溝通海內外史學研究心得的學術性期刊。在食貨的編者、作者為主的青壯年學者
絕版無法訂購
新史學:第十六卷第二期
79折
作者:新史學雜誌社編輯委員會  出版社:新史學  出版日:2005/06/01 裝訂:平裝
民國七十九年三月,一群台灣青壯年的史學工作者,籌組一份非營利的期刊──《新史學》──正式出刊。《新史學》是繼承《食貨月刊》的學術風格。台灣史學期刊繁多,但除 《食貨月刊》等少數刊物是私人經營之外,多屬各機構出版的同仁刊物。民國七十七年八月,《食貨月刊》因創辦人陶希聖先生去世而停刊。當時學界同道深感遺憾,期盼仍有一份秉持學術態度,溝通海內外史學研究心得的學術性期刊。在食貨的編者、作者為主的青壯年學者
定價:150 元, 優惠價:79 119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新史學:第十七卷第二期
79折
作者:新史學雜誌社編輯委員會  出版社:新史學  裝訂:平裝
民國七十九年三月,一群台灣青壯年的史學工作者,籌組一份非營利的期刊──《新史學》──正式出刊。《新史學》是繼承《食貨月刊》的學術風格。台灣史學期刊繁多,但除 《食貨月刊》等少數刊物是私人經營之外,多屬各機構出版的同仁刊物。民國七十七年八月,《食貨月刊》因創辦人陶希聖先生去世而停刊。當時學界同道深感遺憾,期盼仍有一份秉持學術態度,溝通海內外史學研究心得的學術性期刊。在食貨的編者、作者為主的青壯年學者
定價:150 元, 優惠價:79 119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新史學:第二卷第三期
作者:新史學雜誌社編輯委員會  出版社:新史學  裝訂:平裝
民國七十九年三月,一群台灣青壯年的史學工作者,籌組一份非營利的期刊──《新史學》──正式出刊。《新史學》是繼承《食貨月刊》的學術風格。台灣史學期刊繁多,但除 《食貨月刊》等少數刊物是私人經營之外,多屬各機構出版的同仁刊物。民國七十七年八月,《食貨月刊》因創辦人陶希聖先生去世而停刊。當時學界同道深感遺憾,期盼仍有一份秉持學術態度,溝通海內外史學研究心得的學術性期刊。在食貨的編者、作者為主的青壯年學者
絕版無法訂購
新史學:第一卷第四期
作者:新史學雜誌社編輯委員會  出版社:新史學  裝訂:平裝
民國七十九年三月,一群台灣青壯年的史學工作者,籌組一份非營利的期刊──《新史學》──正式出刊。《新史學》是繼承《食貨月刊》的學術風格。台灣史學期刊繁多,但除 《食貨月刊》等少數刊物是私人經營之外,多屬各機構出版的同仁刊物。民國七十七年八月,《食貨月刊》因創辦人陶希聖先生去世而停刊。當時學界同道深感遺憾,期盼仍有一份秉持學術態度,溝通海內外史學研究心得的學術性期刊。在食貨的編者、作者為主的青壯年學者
絕版無法訂購
新史學:第一卷第二期
作者:新史學雜誌社編輯委員會  出版社:新史學  出版日:1990/06/01 裝訂:平裝
民國七十九年三月,一群台灣青壯年的史學工作者,籌組一份非營利的期刊──《新史學》──正式出刊。《新史學》是繼承《食貨月刊》的學術風格。台灣史學期刊繁多,但除 《食貨月刊》等少數刊物是私人經營之外,多屬各機構出版的同仁刊物。民國七十七年八月,《食貨月刊》因創辦人陶希聖先生去世而停刊。當時學界同道深感遺憾,期盼仍有一份秉持學術態度,溝通海內外史學研究心得的學術性期刊。在食貨的編者、作者為主的青壯年學者
絕版無法訂購
新史學:第一卷第一期
作者:新史學雜誌社編輯委員會  出版社:新史學  裝訂:平裝
論著:-南北朝三個都城人口數量之估測 -二十世紀初北京的內部結構:社會區位的分析...
絕版無法訂購
新史學:第二卷第二期
作者:新史學雜誌社編輯委員會  出版社:新史學  裝訂:平裝
民國七十九年三月,一群台灣青壯年的史學工作者,籌組一份非營利的期刊──《新史學》──正式出刊。《新史學》是繼承《食貨月刊》的學術風格。台灣史學期刊繁多,但除 《食貨月刊》等少數刊物是私人經營之外,多屬各機構出版的同仁刊物。民國七十七年八月,《食貨月刊》因創辦人陶希聖先生去世而停刊。當時學界同道深感遺憾,期盼仍有一份秉持學術態度,溝通海內外史學研究心得的學術性期刊。在食貨的編者、作者為主的青壯年學者
絕版無法訂購
新史學:第十五卷第二期
作者:新史學雜誌社編輯委員會  出版社:新史學  出版日:2004/06/01 裝訂:平裝
民國七十九年三月,一群台灣青壯年的史學工作者,籌組一份非營利的期刊──《新史學》──正式出刊。《新史學》是繼承《食貨月刊》的學術風格。台灣史學期刊繁多,但除 《食貨月刊》等少數刊物是私人經營之外,多屬各機構出版的同仁刊物。民國七十七年八月,《食貨月刊》因創辦人陶希聖先生去世而停刊。當時學界同道深感遺憾,期盼仍有一份秉持學術態度,溝通海內外史學研究心得的學術性期刊。在食貨的編者、作者為主的青壯年學者
絕版無法訂購
新史學:第十八卷第三期
作者:新史學雜誌社編輯委員會  出版社:新史學  出版日:2007/09/01 裝訂:平裝
民國七十九年三月,一群台灣青壯年的史學工作者,籌組一份非營利的期刊──《新史學》──正式出刊。《新史學》是繼承《食貨月刊》的學術風格。台灣史學期刊繁多,但除 《食貨月刊》等少數刊物是私人經營之外,多屬各機構出版的同仁刊物。民國七十七年八月,《食貨月刊》因創辦人陶希聖先生去世而停刊。當時學界同道深感遺憾,期盼仍有一份秉持學術態度,溝通海內外史學研究心得的學術性期刊。在食貨的編者、作者為主的青壯年學者
絕版無法訂購
新史學:第十六卷第四期
作者:新史學雜誌社編輯委員會  出版社:新史學  出版日:2006/01/01 裝訂:平裝
導 言陳正國 專號導言──國王已死,國王萬歲論 著甘懷真 秦漢的「天下」政體──以郊祀禮改革為中心陳秀鳳 政權「神聖化」?──以法蘭克國王祝聖典禮為中心的探討劉 慧 十三世紀中期的英國王權──以1259-1260英王滯留法國的經過為例林美香 一個王國中的兩位女王──伊莉莎白一世時代對女性統治權的辯護﹙1567-1590﹚研究討論王健文 帝國秩序與族群想像──帝制中國初期的華夏意識
絕版無法訂購
新史學:第十七卷第四期
作者:新史學雜誌社編輯委員會  出版社:新史學  出版日:2006/12/01 裝訂:平裝
〔專號導言〕■物質文化與日常生活的辨證/邱澎生〔專號導言〕■中國早期鹽的使用及其社會意義的轉變/陳伯楨■雅俗的變證 ──明代賞玩文化的流行與士商關係的交錯/王鴻泰■萬巴德、羅斯與十九世紀末英國熱帶醫學研究的物質文化/李尚仁 〔研究討論〕■物質文化──在東西二元論之外/Craig Clunas(柯律格)■ 明清消費文化研究的新取徑與新問題/巫仁恕■典範抑或危機? 「日常生活」在中國近代史研究的應用及
絕版無法訂購
  • 1
  • 3
  • 4
  • 5
  • 6
  • 7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