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自1944年6月到10月,潘霍華從提格(Tegel)監獄,先後寄了九首詩給他的好友貝特格(Eberhard Bethge)--同時是他的學生和親戚,因貝特格娶了潘霍華的外甥女,就是大姐鳥蘇拉(Ursula)和姐夫施來舍(Rϋdiger,Schleicher)的小女兒雷娜特(Renate)。最後一首詩,是潘霍華於1944年底,從阿布雷希王子街(Prinz-Albrecht-Strasse)監獄寄給母親的。
1943年l月7日德國神學家潘霍華(Dietrich Bonhöffer,1906-1945)與瑪莉亞(Maria von Wedemeyer,1924-1977)訂婚,4月5日被捕下監,囚禁在提格監獄,同時他的二姊克麗斯汀(Christine, 後來活到1965年)和二姊夫杜南毅(Hans von Dohnanyi)也被捕,他們都被控告陰謀叛變。1944年7月20日,舒道芬堡伯爵(Colonel Klaus von Stauffenberg)謀刺希特勒失敗,反抗運動組織曝光。十月初,潘霍華和朋友原本計劃越獄,但旋即放棄,因為在10月4曰三哥克勞斯(Klaus Bonhöffer)和大姐夫施來舍等人也遭逮捕,潘霍華不想因越獄再連累家人。1944年10月8日,潘霍華被移到高度設防|的阿布雷希王子街蓋世太保總部監獄。1945年4月9曰年僅39歲的潘霍華在福洛森堡(Flossenburg)被處死刑,同年三哥、大姊夫、二姊夫亦被處決。
在兩年的牢獄生活中,青年才俊潘霍華經歷痛苦煎熬、信仰掙扎與神學反思,其間從1944年6月到10月,潘霍華從提格監獄先後寄了九首詩給他的好友貝特格,加上最後一首於1944年底從阿布雷希王子監獄寄給給母親,總共寫了十首獄中詩,收集在《獄中書簡》裡,這些詩作不只讓人更加了解殉道前潘霍華的心境與思想,也有極高的文學價值。潘霍華的獄中是親身受苦的十架之路,獄中詩作充分流露真實人性的掙扎與嚮往,除了情感的抒發之外還有深沉的神學意涵,身處死亡陰影威脅以及絕望受苦當中,其神學不只有血有肉,而且有血有淚。
從神學思想史的角度來看,探討獄中詩對於潘霍華研究另外還有兩層含意。
首先,六○年代激進的世俗神學走純粹人文主義之路,而一些世俗神學家宣稱從潘霍華的「非宗教性」與「及齡的世界」觀點得到啟發,以致多少造成一種偏差印象,就是潘霍華開創了世俗神學。其實,這是嚴重的誤解,囚為從獄中詩可以看到,潘霍華對從宗教改革以來一脈相承的上帝主權神學思想是堅定不移的。
其次,有些學者強調潘霍華的教會論是大而公之(Catholic)教會論,彷彿與天主教有許多共同之處,而研究獄中詩對於平衡這種觀點很有助益。這讓人想到1924年18歲的潘霍華前往羅馬遊學的經驗,當時他對羅馬天主教的棕樹節節慶禮儀大開眼界之後在日記裡寫著:「這神聖莊嚴的一天,是我領悟天主教部分真實性的第一天……我想,我開始了解『教會,』的意義。」,但不可忽略的是,同樣他在曰記裡也坦承對代表茗羅馬天主教的聖彼得大教堂的失望:「當我看到聖彼得大教堂最後一眼時,心中開始悲傷疼痛而迅速}搭車離去。」,著名的潘霍華傳記作者貝特格對羅馬之行的評論應當比較公允:「亳無疑問地,潘霍華對羅馬有心胸十分開放的興趣,在不忘基督教淵源的前提下,他不帶著破除偶像或教義偏見的立場去觀察學習。」
細心的讀者應該可以發現,在潘霍華獄中詩裡可以明顯地看到其神學思想與宗教改革呼應之處,而他如何在受苦當中重申宗教改革的神學主題,如何賦予罪與悔改、因信稱義、十架神學以及基督徒的自由等神學主題身歷其境的詮釋,如何反映他找到上帝以及被上帝找到的真實經驗。
作者簡介
潘霍華(Dietrich Bonhöffer)
德國神學家,才華洋溢,年輕時已成就斐然,熱愛教學與牧養生活,徹底實踐跟隨基督,因反抗納粹政權被囚禁二年後殉道,其作品不只深刻動人開啟許多後繼思潮,而且帶有濃厚文學色彩,雖然一生未能活過40歲,卻仍然繼續再說話。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