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孩子的氣質你最懂
滿額折

孩子的氣質你最懂

定  價:NT$ 260 元
優惠價:90234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6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血緣相同、一起成長的手足,為何有的孩子落落大方,有的害羞內向;有的孩子專注堅持,有的分心毛躁?其實這是孩子的天生氣質使然。氣質無絕對的好與壞,而且父母和孩子的氣質會相互影響,因此了解並接受孩子的氣質特徵,掌握引導孩子行為的最佳策略,就能減少管教上的爭執與摩擦;找對方法輔其不足之處,正可以減少教養者的沮喪和無力感;當孩子在人際關係上、在學習上遭遇困難時,也能給與最適當的協助,進而建立良好和諧的親子關係。

想要了解孩子的氣質,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1.活動量:孩子在整天的活動中,動作節奏的快慢,以及活動頻率的多寡。

2.適應性:孩子適應新的人、事物、場所等時間的長短。

3.趨近性:孩子對第一次接觸人、事、物等時,所表現接受或拒絕的態度。

4.情緒強度:孩子對內在和外在刺激產生反應的激烈程度。

5.容易轉移注意力/注意力分散度:孩子是否容易受外在刺激影響而轉移他的注意力。

6.堅持度:當孩子正在做某件事,卻遇到困難時,是否仍繼續原來的活動。

作者分享了近二十年來教學與輔導經驗中,一般父母及老師最常感到困惑的問題以及建議:指點處理困境的三十則策略,歸納出三十則可在家中進行、改善孩子氣質的家庭活動妙點子。氣質雖然是天生,但並不能決定孩子未來的命運;找出因應孩子氣質特性的教養方法,父母就是寶貝們最初的伯樂!

作者簡介

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1992),美國馬里蘭大學、哈佛大學訪問學者;曾任職國中教師、教育部訓委會、民生報記者,現職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幼教系所專任教授。專長為兒童氣質與兒童發展評量,近二十年來常就此領域,對幼教老師和父母舉辦專題講座;曾獲教育部青年研究著作優等獎,也獲國科會及美國傅爾布萊特基金會研究獎助赴美深造。相關著作包括:《兒童氣質研究--基本特性與社會構成》、 《幼兒氣質研究》、《幼兒發展評量與輔導》等書。

名人/編輯推薦

政大教育系名譽教授 吳靜吉、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教授 柯華葳 推薦

吳靜吉
讓每個孩子都成為一件上好的藝術品
在和眾多兒童相處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有些孩子活潑外向,有些孩子則害羞內向;有的孩子看起來總是笑容滿面,有的則總是一臉「拗嘟嘟」,這就是「兒童的氣質」。
看了珮玲的《孩子的氣質你最懂》讓我想起自己小時候的一段經驗。第一次看歌仔戲時,我還沒唸小學,看回來後,就把附近的小孩召集起來演戲,由我來當導演,指派他們演各個角色。我原來是個非常害羞、被動的人,但在演戲時我卻會很主動的告訴那些小孩子,你演這個、他演那個的,我本身則不一定演什麼樣的角色,通常人家不演的,我就來演。扮演導演的角色幫助我擺脫了害羞的煩惱,能夠主動大方地指派他人演各種角色,絲毫不覺得尷尬或不好意思。在這本書中也提到,害羞內向等行為是天生的;不過,即使害羞是天生的氣質之一,但它並不一定會限制我們發展的方向,也不能決定我們未來的命運。因為在孩子的發展過程中,除先天氣質之外,重要的是後天環境中,家長和老師的教導方式,能否順著孩子氣質的原型,雕刻琢磨,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一件上好的藝術品。
珮玲在一九八九年,就對「兒童氣質」領域深感興趣,並找我為指導教授之一,在完成博士學位後,曾三次至美國繼續進行研究,包括一九九七至一九九八年間,獲傅爾布萊特獎學金至美國馬里蘭大學,二○○○至二○○一年到哈佛大學,二○○九至二○一○年獲國科會研究獎助,再度前往馬里蘭大學深入探討「嬰幼兒氣質與大腦左右前額葉不對稱性」,嘗試從神經生物基礎上探索嬰幼兒氣質的趨近和趨避特性,更精進他在這方面的研究。從他撰寫博士論文至今,約二十年的學者生涯過程中完成了不少專業研究,但他覺得有必要將大眾認為「深奧難懂」的氣質理論與研究,書寫成容易閱讀的書籍。在這樣的信念下,引發他著手寫這本書,希望能與社會大眾分享他在這方面的學習及經驗。
這是一本對父母和老師非常實用的書籍。第一、二章介紹氣質的基本觀念,第三章告訴爸媽如何使用「氣質量表」,及如何藉此量表更了解孩子;第四章介紹兒童氣質類型,第五章是幫爸媽澄清孩子難帶的觀點,第六章特別提醒學校老師不要誤解孩子的行為;在第七章中,提供爸媽因應孩子氣質問題的對策,第八章則針對爸媽最感到困擾的情境,提出解決方法,讓他們了解「原來是孩子堅持度強所造成,而不是自己教養方式有問題」、「不是只有我家的孩子才有這個問題,原來別家的爸媽也為同樣的問題傷腦筋」、「原來當……時可以有這樣的解決方法,我應該也試試看」,第九章與老師們共同設計一些妙點子,讓忙碌的爸媽能在有限的時空中,陪孩子一起成長,最後問與答是針對爸媽在育兒方面的疑惑,提出建議。
綜觀國內有關兒童心理或教養孩子方面的書籍,大多是譯自國外的教養專論或是著述者個人的經驗談,較少兼顧理論與實務。這本書不僅植基於理論上的基礎,更有國內家長和老師實務經驗交互輝映,非常適合家中有孩子的爸媽,尤其是覺得家中孩子難帶的爸媽。
「假如孩子是一株默默散發生命力的小草,就別期望他長成參天大樹!假如孩子是一根堅挺峭直的翠竹,那麼就別去修枝壓條,硬要他們長得亭亭如蓋!」-期望大家與孩子相處時,共同來咀嚼這樣的想法。
我的序只是一個開端!
【推薦者簡介】吳靜吉,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教育心理學博士,畢業後在紐約耶西華等大學任教,並於辣媽媽劇社從事劇場工作多年,回國後曾任政大心理學系教授、系主任等職。目前除了推動表演藝術工作之外,也在政大教育系擔任名譽教授,並且從二○○九年開始負責「創造力講座」,開授的課程包括EMBA 的領導與團隊、科管所與教育所的創造力理論等。著有:《心理與人生》《心理與生活》《青年的四個大夢》《害羞、寂寞、愛》《人生的自我追尋》(遠流出版)等暢銷書。


柯華葳
以不同的方式對待不同的孩子
妹妹的故事
妹妹一出生,看起來跟姊姊簡直一個樣,但不久,媽媽就發現,他們性情很不一樣。醒著的時候,他只要媽媽抱;一換人,他就開始不安,然後哭,且哭的很傷心。本來保守的媽媽為了他衛浴時只得打開門,一直跟他講話,讓他知道媽媽還在身邊。但這也是試了一段時間後,妹妹才接受母親雖不在身邊但近在咫尺的事實。由於妹妹太不能接受別人的照顧,媽媽只有辭職。到他大一點,媽媽帶他上兒童主日學,他要媽媽由上課陪到下課。有一天媽媽想大概可以溜走,沒想到,才轉身到教室門口,小女兒已經哭了。不過,漸漸的,他可以自己留在主日學教室裡,但都只坐在老師旁邊聽故事。在老師眼中他是一位聽話、學習很快且惹人憐愛的小女孩,不過,逢年過節其他小朋友高高興興上台表演,從不見妹妹的影子,因為他不願意上台。
妹妹五歲,該上幼稚園了(姊姊三歲就去幼稚園,妹妹則跟媽媽在家裡一直到五歲),媽媽帶他到住家附近每一家幼稚園逛逛。有的他連進都不進去,有的雖然進去了,但一看到大人,就躲到媽媽後面。直到有一家,一位胖胖的老師蹲下來跟他說,我們去玩,他竟然跟老師手牽手去地下室遊戲間玩。媽媽這才鬆了一口氣。
說到妹妹吃飯,其實很簡單,白飯即可。白飯澆一點滷肉汁,對他來說就是人間美味。阿媽鼓勵他吃一點肉,他馬上推到碗邊。好言告訴他,肉很好吃喔,他聞一聞,不做評論,還是放一邊。有時也不知道是什麼吸引他,他開始吃一樣新東西,就一直吃,每餐都吃也吃不厭,比如小貢丸。一兩餐沒有,他會問,小丸子呢?吃到全家人都怕了,他還問:「怎麼沒有小丸子?」不過,有一天,他突然不再吃小丸子了。偶而桌上有,夾給他,他搖搖頭,一點也不懷念。
上小學後,妹妹遇到一位很能鼓勵小朋友的老師,他喜歡這一位老師。但同班小朋友不是很喜歡妹妹,因為他都在老師旁邊繞來繞去。一年級,第一次班上選模範生,老師提名他,同學舉手表決,結果他落選了。妹妹哭的好傷心。現在妹妹二年級了,回家來,他最常提到的還是班級導師,偶而會提到班上的一兩位好朋友及他們在一起做的事。母親知道升上三年級會換導師,已經在為妹妹心理建設,告訴他三年級會有新老師及一些新同學。媽媽預期換了新老師,妹妹可能需要一段時間適應。
氣質這件事
一個孩子一個樣,即使是同父母生的,還是可以兩樣。發展心理學家研究主題之一就是「個別差異」及「為什麼個別會有差異」-是天生的,還是環境造成的。其中有一樣特徵英文稱為temperament,包括情緒狀況、適應力、活動力、堅持度、受挫忍耐力等等特質,中文慣稱之為「氣質」。也不知怎麼得到「氣質」這個名稱的,我個人比較喜歡稱之為「性情」。我們常用性情中人、性情急躁、性情溫柔、性情凶猛等與個人情緒表達較有關的語詞,似乎比較能反映temperament。但既然已被稱「氣質」這麼久,我們還是延用之。氣質受到發展心理學家的注意是因為研究指出它與個體日後的人格及行為表現特質有關係。研究也指出氣質是生而帶之,且相當穩定的發展。因此若嬰幼兒的氣質發展造成適應上的困難,父母需要「因材施教」。
父母雖各有氣質,但父母畢竟是成人,為孩子的緣故,可以調適也需要調適。妹妹一出生表現出他對陌生環境、事物、人物適應較慢的特質,他的姊姊則是不到三歲就大大方方在舞臺上走秀了。媽媽若不細查兩個女兒間氣質上的不同,以養育姊姊的方法來對待,妹妹和媽媽都不會有好日子過。媽媽幫助妹妹慢慢學習怎樣面對新環境,但每遇到新環境妹妹還是會猶豫,甚至以退為適應策略。但是媽媽相信,妹妹會越學適應越好。
很多父母親知道自己的孩子與其他孩子比,有一些地方不一樣,但不知道怎樣去
面對這些不一樣。最常見的是,父母做了許多事,發現小孩不領情。挫折下,父母(通常是母親)只能生氣怎麼生到這麼一個不合作的孩子,從此教養路上坎坎坷坷。
王珮玲老師寫氣質
本書作者王珮玲博士由博士論文就開始研究氣質這一件事,還赴國外取經,想引進更好的研究與教導方法。在國內雖有不同的論文研究氣質,但較長期投注於此一議題的,就屬王博士了。由研究或由實務,王博士累積了許多資料,因此在書中,讀者可以發現作者很用心的以不同名字來說明不同氣質的特性,舉許多實例與情境讓讀者更清楚不同氣質的孩子行為表現上有怎樣的不同。書中更列出氣質觀察工具教父母怎麼觀察,怎麼以填答問卷的方式勾選出自己孩子的氣質。當父母瞭解自己孩子的不同後,最重要的是要以不同的方式來對待不同的孩子。本書第七章以後,作者提出許多具體方法,供父母和老師參考。
過去我們說因材施教,常會以為是上學後老師的事。王博士在書中讓我們很清楚看到小孩一出生,父母就需要因材施教了。希望父母透過本書掌握孩子的氣質,並能幫助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走的比較順利,那王博士及這本書的目的就達成了。
【推薦者簡介】柯華葳,美國華盛頓大學教育心理學博士,目前任教於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與中央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曾任美國哈佛大學、匹茲堡大學訪問學者,中正大學心理系教授兼系主任,台灣閱讀協會理事長,長期研究閱讀能力與識字歷程,多年來在兒童語文學習的研究著力很深,著有《教出閱讀力》、《人類發展》(合著),並主編《華語文能力測驗編製》、《童書久久》等書。

受限於氣質
十幾年前的初夏,和朋友們走絲綢之路,當地溫差大,記得有晚和一位好友一起走回旅店,那晚天氣漸漸涼了,忘了加外套的我,不禁打了個寒顫,眼看著好友身上穿了三件衣服,就說:「天氣好冷!」心想說完之後,朋友應該會脫一件衣服借我穿,沒想到一路走回旅館,她都沒事兒一般。回到房間,她進盥洗室後,門外的我不禁生起悶氣來,心想:「怎麼那麼小氣,天氣那麼冷,也不借我一件衣服穿,我不要跟她說話了!」不過此時,又有另一個聲音浮上心頭:「你是不是表達不夠清楚,或聲音太小,所以你的朋友根本聽不到你在說什麼?你是不是情緒反應太弱了,讓朋友感受不到你所發出的訊息?」正處於矛盾、不知如何是好之際,朋友剛好從盥洗室出來,平日害羞、不善於表達個人情感的我,終於鼓足勇氣說:「你這好朋友怎麼當的,剛剛我在路上說天氣好冷,你就那麼小氣啊,捨不得借我一件衣服穿!」朋友頓時傻了眼說:「你有說這句話嗎?」自己才恍然大悟,我認為已將我的情緒表達出來了,但對方竟然沒接受到我發出的訊息,總認為「別人應當知道我在想什麼,我在說什麼」,孰不知「你不試著將內在的情緒適切地表達清楚,別人永遠不會知道你要說什麼或做什麼」。對於當時正埋首於氣質理論研究的我,這是第一次使用氣質理論來解釋自我,了解自己害羞且情緒表達太弱,才誤以為好友沒有「車馬衣裘,與朋友共」的情誼,也因這件事讓自己更投入氣質的探索。

悠遊於氣質
一九九○年,我就開始在「兒童氣質」領域裡專研探討,直至一九九七年前往美國馬里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 at College Park)進行研究期間,心中才開始萌發將「艱澀難懂」的學術研究,書寫成「淺顯易懂」文章,之後,就開始著手構思這本書。書寫期間,我不斷地閱讀相關的書籍及研究,在親職座談中,和家長及老師們討論教養孩子的問題,在課堂上,也與具有實務經驗的資深老師們相互討論及腦力激盪,思考輔導孩子的有效策略。二○○九年至二○一○年,我獲國科會的研究獎助,再度前往馬里蘭大學至Nathan A. Fox 的實驗室進行研究,吸收最新的資料及研究以完成這本書,希望與大家分享。

樂於面對氣質
二十年幾來,自己沉浸、悠遊於「氣質領域」理論和實務的樂趣,為了希望能和更多的人分享,我將之書諸文字,希望大家也有機會悠遊於「氣質」。事實上,對於氣質不同學者專家有相異的理論觀點,如湯姆斯(A. Thomas)、巴斯(A. H. Buss)、羅斯巴特(M. K.Rothbart)和凱根(J. Kagan)等人的理論。但在本書中,無法暢談所有的理論,我僅以湯姆斯等人的觀點為本書的主軸,不論及其他學者的觀點。

本書共分十章,在第一章中,提及觀察孩子是件多麼有趣的事,短時間就可發現具不同氣質的孩子,從研究中也能得知氣質是具遺傳性的,爸媽應有顆諒解的心,包容孩子的行為;在第二章中,我以郝男與郝女的行為反應,深入介紹活動量、規律性、趨近性、適應性、情緒本質、注意力分散度、堅持度、敏感度和反應強度等九種氣質特性;在第三章中,爸媽可以知道應如何填寫量表,填寫完畢後該如何計分並依據結果因材施教;在第四章中,是讓爸媽了解東西方氣質類型的概念,也更清楚知道自家的孩子並不侷限在某一氣質類型,因為孩子年紀還小,有很大的成長的空間。在第五章中,談到孩子氣質與爸媽教養,討論氣質並無絕對的「好」與「不好」,親子間的問題是在於孩子與爸媽的氣質是否能相互配合;第六章中,則談孩子在學校的行為,讓老師們了解孩子並非故意搗亂,而是天性使然。在第七章中,提供因應孩子氣質的策略,爸媽和老師可以依需要,參考使用;在第八章中,提供孩子最讓爸媽感到困擾的情境及解決的方法;在第九章中,提及如何運用家中容易取得的物品,並在有限的時空中進行家庭活動,以調節孩子的氣質;在第十章中,是針對爸媽在育兒方面的疑問,提出我們的建議,協助澄清爸媽的觀念及解惑。

誌謝
對於協助這本書順利完成的單位及相關人士,心懷感恩。首先要感謝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提供的工作環境及資源、美國Fulbright Foundantion 及國科會提供經費赴美研究,以及馬里蘭大學Nathan A Fox 提供實驗室及相關資源;也要感謝在台北市立教育大學進修的幼教老師們的分享與討論,至於本書標題的修飾,感謝朋友蔡敏玲的建議,更要感謝學術交流基金會執行長吳靜吉教授和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柯華葳教授的序,及遠流編輯同仁的敦促與協助,使本書順利問世。最後,要感謝家人及朋友的支持及鼓勵,願將此書獻給我最摯愛的爸媽王錦木先生及吳玉梅女士。

目次

推薦序1/讓每個孩子都成為一件上好的藝術品 吳靜吉
推薦序2/以不同的方式對待不同的孩子 柯華葳

自序
與生俱來的氣質

第1章 形形色色的孩子 21
●孩子有百般風貌 ●氣質天生嗎?
●氣質無法決定孩子的命運
●大小齒輪完美契合

第2章 你知道孩子的氣質嗎? 41
●什麼是氣質? ●氣質的九個向度
●利用九個氣質向度記錄孩子的生活
●氣質在各年齡層間的效應

第3章 如何評量孩子的氣質 65
●評估孩子氣質的可行步驟
●看看,你家孩子的氣質為何?
●如何因材施教 ●國內氣質評量工具

第4章 孩子的氣質類型 109
●東方人氣質類型
●西方人氣質類型I(希波克拉底和蓋倫)
●西方人氣質類型II(湯姆斯和闕斯)
●不同風格類型的孩子
天生我才必有用

第5章 你家的孩子難帶嗎? 133
●這是我的小孩嗎?
●上輩子,我們欠他什麼?
●親子間氣質的合適度 ●氣質無好壞之分

第6章 老師,不要誤解我 151
●新鮮人學校症候群
●老師,請不要低估我 ●我慢,但我不笨
●老師,我不是故意搗蛋
●我不是不用功 ●我是顆不定時的炸彈?

第7章 因材施教,對症下藥 169
●活動量 ●規律性
●趨近性 ●適應性 ●情緒本質
●反應強度 ●敏感度
●注意力分散度 ●堅持度

第8章 處理困境的方法 193
●活動量 ●規律性
●趨近性 ●適應性 ●情緒本質
●注意力分散度
●堅持度 ●敏感度
●反應強度

第9章 家庭活動妙點子 219
●活動量 ●趨近性
●情緒本質
●注意力分散度
●堅持度 ●敏感度
●反應強度

第10章 問與答 245

附錄1/幼兒氣質量表—家長題本
附錄2/幼兒氣質量表—教師題本
附錄3/觀察紀錄表
附錄4/幼兒氣質評估簡表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34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