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2/26年度盤點作業,門市店休一天,網路書店將暫停出貨,12/27將恢復正常營業,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大師與傳統
滿額折

大師與傳統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40 元
優惠價
79189
缺貨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著名國學大師劉夢溪不容錯過的精闢學術隨筆及文化短論。

卷一以闡釋國學和傳統文化為主。
卷二是關於學術思想的隨筆,以及對新世紀的文化展望,側重現代,稍涉明清。
卷三是一組談論古今文事的文化批評,有感而發,即使論古也難掩「今情」。
卷四是幾篇序跋和講詞。

目次

卷一
社會變革中的文化制衡——對「五四」文化啟蒙的另一種反省
國學與傳統文化 信仰與傳統 傳統與記憶 傳統的誤讀
傳統的流失與重建 禮儀與文化傳統的重建 紅樓夢與文化傳統
中國文化發生的奧秘
卷二
陳寅恪與現代性 史學的藝術之境 陳寅恪為何不就歷史第二所所長
關於《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 晚年的寧靜 王學的意義
明清易代與士人之出處大節 現代學術的理性自覺 章太炎與國學 一篇文章的代價
展望二十一世紀 二十一世紀的挑戰:亞洲價值的反省
卷三
今天為什麼要閱讀經典 我看于丹《論語》心得 李零的解讀《論語》
莊子與現代和後現代 話說梁武帝 古代的男寵 古籍今譯之我見
商品經濟衝擊下的科學與文化 文化意識的覺醒 文化顛簸症 《楚學文庫》與長江文化
王朔作為一種文化現象
卷四
既見君子,樂且有儀——范曾教授蒞所迎辭 看余秋雨演講 在美國講《紅樓夢》
《情問紅樓》小引 敬意與溫情——《學術思想與人物》後序 《中國文化》創刊詞
《世界漢學》發刊寄語 新印《釋迦如來應化事蹟》小引
「憶舊還尋陶令盟」——序龔鵬程《北溟行記》
囈語 跋

書摘/試閱

《紅樓夢》是傳統文化的結晶,裏面滲透的傳統文化的因數異常豐富。就反映生活的豐富性來說,確實可以稱作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就其所包含的文化因數來說,堪稱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總匯。古典文學、藝術和技藝的各種形式,包括詩、詞、曲、賦、歌、贊、誄、偈、匾額、對聯、尺牘、謎語、笑話、酒令、說書、百戲、雕刻、泥塑、參禪、測字、占卜、醫藥,以及詩話、文評、畫論、琴理,《紅樓夢》中應有盡有,真可以說是文備眾體。沒有多方面的文化素養,絕寫不出《紅樓夢》這樣的作品。
同樣,讀懂《紅樓夢》,也需要相應的知識準備。這就是為什麼五大古典小說中,《水滸》、《西遊》、《三國》為一般讀者廣泛接受,而《紅樓》更受知識階層歡迎的原因。不僅僅是題材的問題,《儒林外交》寫的也是知識份子,但接受起來比《紅樓》容易得多。文化典範的生產和接受,需要作家和讀者兩方面都具備相當條件。當然,文學史上任何經受住時間檢驗的偉大作品,都是藝術傑構,無不是某一種文化的代表;只不過《紅樓夢》的品級更高,不僅代表中國的傳統文化,而且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寶庫。
《紅樓夢》裏用很多篇幅描寫十八世紀中葉封建貴族的日常生活,其中很大一部分屬於文化生活,如吟詩、作賦、猜謎、行令、品茗、繪畫、下棋、撫琴、說書、觀戲、鬥草、簪花、遊園、宴飲等,都是當時社會上層的文化活動。飲饌一般應是物質的享受,但在《紅樓夢》裏已有所變異,已經昇華為藝術層面,成為文化活動的一部分。第三十八回寶釵協助湘雲作東,請賈母等吃螃蟹,是和遊園、賞花、作詩結合在一起的,藝術價值超越了實用價值。第四十回賈母給史湘雲還席,場面尤其奇特,不直接寫吃的食物如何,而是細緻的大寫陳設和次序:

這裏鳳姐已帶著人擺設整齊,上面左右兩張榻,榻上都鋪著錦裀蓉覃,每一榻前有兩張雕漆几,也有海棠式的,也有梅花式的,也有荷葉式的,也有方的,也有園的,其式不一。一個上面放著爐瓶,一個攢盒。一個上面空設著,預備放入所喜食物。上面二榻四几,是賈母薛姨媽,下面一椅兩几,是王夫人的,餘者都是一椅一几。東邊是劉姥姥,劉姥姥之下便是王夫人。西邊便是史湘雲,第二便是寶釵,第三便是黛玉,第四迎春、探春、惜春挨次下去,寶玉在末。李紈鳳姐二人之幾設於三層檻內,二層紗廚之外。攢盒式樣,亦隨几之式樣。每人一把烏銀洋鏨自斟壺,一個十錦琺瑯杯。

作者顯然是要寫充滿雅趣的飲饌方式和一絲不苟的款儀,而不在飲饌本身。這種寫法,尤能襯托出賈府的飲食過程,不僅是一種文化生活,而且是一種生活禮儀和生活藝術。緊接著作者便大寫特寫熱鬧非凡的牙牌遊戲,由飲食轉到了遊樂方面。

傳統的誤讀

我認為我們可能誤讀了我們的思想文化傳統。很久以前就誤讀了,現在還在誤讀。
不是個別的,不光在國內,甚至不是少數,而是相當多的研究者都傾向認為:儒家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中心。還有的把儒家思想和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完全等同起來,以為在中國,儒家就是傳統。這樣來看待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就是對文化傳統的一種誤讀。
不妨回顧、檢討一下歷史上的各個時代——
先秦時代,春秋戰國時期,是諸子百家爭鳴競放的時代,儒家只不過是諸子百家中的一家,無所謂儒家中心。
秦朝,法家地位顯赫,因此才有焚書坑儒,更談不上儒家中心。
兩漢,西漢前期倡黃老之術,「王霸道雜之」;至漢武帝獨尊儒術,儒家地位始有所改變。但董仲舒強調天人感應,引入漢代盛行的讖緯學說,試圖用陰陽五行的觀點詮解儒家,實際上是自亂儒統,尊之適足以卑之。
董仲舒的儒學,是變了味的儒學。
東漢,佛教傳入,道教始興,剛剛確立但還沒有真正確立起來的儒家的地位,遇到了異教旁門的挑戰。
魏晉時期,那是玄學的時代。
南北朝,佛教大盛,道教方熾,儒家退為守勢。
隋朝和唐朝,特別是唐朝,那是個大文化時代,相容並蓄,無所不包;但思想文化方面居優勢的是佛家和道家,不是儒家。
宋、明出現理學和心學,既是傳統儒家思想的發展,又是儒家思想的轉型。準確地說,是儒、道、釋、莊、玄、禪,各種思想彼此交融、互相吸納的結果。至於明代一般市民的生活,與儒家正統思想格格不入,所以才有《金瓶梅》那樣的作品出現。
清朝,一開始打亂了傳統,後來又修補傳統;既尊儒,又奴儒、坑儒。號稱盛世的康、乾時期,在經濟上、軍事上、版圖上,是世界一流大國;文化上,是十足的小國心態。反儒學潮流,有清一代,始終沒有停止過。
幾千年來的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從來不是單獨哪一家哪一派的天下。儒家中心說解釋不了歷史。儒家即傳統是對傳統的誤讀。歷史上思想文化最繁盛、昌明、活躍時期,都是各種思想競爭、融會、相容、並立時期。這正體現出中國文化的博大精神。漢、唐文化所以令人神往,主要在於它集中反映了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博大氣象。漢代打開了西域的大門。唐代長安成為世界文化的交會地,西來東往,胡漢雜處,奇裝異服,一派繁盛熱鬧景象。
用中國文化精神培育出來的知識份子,往往把儒、釋、道等各家思想消融得無礙無隔。不是某一種單一的思想,而是各種思想的合力,鑄成中國傳統知識份子的人格境界和人格精神。中國傳統社會的思想禁錮誠然是事實,但作為知識份子個人,反而保持相當大的思想活性。愛因斯坦提出的科學研究的內在自由和外在自由,就內在自由而言,中國文化為中國知識份子提供了極其廣闊的空間。
中國文化對異質文化的吸納與消解能力,是無與倫比的。在中國版圖之內,各民族之間的融合,文化是最好的溶解劑。對世界各國文化,中國文化採取的態度是禮之、師之、納之、化之,如同孔子所說:「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易經》上說:「天下殊途而同歸,一致而百慮。」又說:「物相雜,故曰文。」這是對中國文化精神的絕好概括。這種精神屬於中國文化整體,絕非儒家一家一派所能代表。
最近,國內思想文化界,復興儒學的聲浪甚高。我個人認為,這樣做,似有偏頗。面對如何對待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大課題,只是堅執儒家即傳統的儒家中心說,強調復興儒學,其結果,我們最多也只能變成另一種儒家,哪怕是新儒家或新新儒家也好。對中國文化整體而言,未免太偏狹。
問題是由於何種原因導致了對傳統的誤讀。如果從方法論的角度著眼,把思想文化與社會制度混為一談,是重要原因。制度雖然是文化的派生物,是一定文化成熟與否的標誌,但制度是暫時的,文化是永久的。制度,包括任何制度,都有其不完善性;文化的本性則追求完美,不僅屬於一個國家,而且屬於全人類。過時的制度可以推翻,但不能推翻文化。文化傳統有斷而相續的特性,永遠割不斷。陳寅恪先生曾說:「二千年來華夏民族所受儒家學說之影響,最深最鉅者,實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關於學說思想之方面,或轉有不如佛道二教者。」(《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下冊審查報告》)這真是通史明變的大判斷,惜時人鮮有注意者。
總之破除儒家即傳統的儒家中心說,把一定的思想和一定的制度區分開來,是兩個關鍵。在認知上解決這兩個問題,可以走向對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正讀,並進而求得正解,為恢復和重建中國文化所固有的會通三教、相容百家,無所不包括、無所不師承的博大而恢宏的精神鋪設條件。

此文係根據一九九一年六月三日在南京召開的「中國傳統思想文化與二十一世紀」回際學術研究會所作演講縮寫而成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189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