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古典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叛逆柏林
滿額折

叛逆柏林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00 元
優惠價
79237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7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得獎作品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我感到自由,真正的自由。我看著這座叛逆的狂城,我的身體彷彿被吹氣快速膨脹,輕飄飄地,隨時可以被風帶走。我一路吼著:「柏林,我來了!」


從二OO四年甚或更早之前,從陌生到涉入,從旁觀凝視到參與,陳思宏逐漸發現自身早與柏林一起律動著,於是便用文字寫下這些真實。柏林適合撒野,也不吝給予空間,讓人安靜書寫。展現在他眼中的柏林,狂放不做作,窮酸卻性感,新世紀的自信與歷史的傷痕交錯成獨特的城市織錦。
當今的柏林,經濟履歷上還有赤字,市政府仍處於破產狀態,許多人靠著微薄的失業救濟金,勉強活著。但這裡的人文風景卻煥發蓬勃,藝術家、作家、電影人在此聚集,城市在與經濟數字搏鬥的同時,藝文工作者在這裡完成了許多動人的作品。
這是,柏林的掙脫術。歷史的繩索曾經牢牢套住這城市,但柏林的反叛精神並未被摧毀,城市從廢墟裡重生,推倒了切割人民的冰冷圍牆,逃脫過往的陰霾,這是全新的柏林;並藉由書中的文字立體舒展,政治、歷史、教育、藝術、音樂、旅遊、性別等議題,都融合在城市書寫裡。穿插其中的攝影作品也都是觀看柏林的小窗口,凝視之中,城市的色調、氣味、面孔、聲響,無不跟著文字律動。
陳思宏出入大街小巷,走進尋常人家,以充滿人文關懷的散文體裁,帶領讀者體驗這座城的叛逆精神。叛逆不是虛無,而是為了捍衛自由的積極抵抗。每一篇散文,都是親身體驗,筆下的那些尋常的柏林人,每個都有不平凡的故事……

作者簡介

陳思宏
一九七六年生於台灣彰化,輔大英文系、台大戲劇研究所畢業。彰化出生,台北出發,柏林撒野。曾獲全國大專學生文學獎小說獎、彰化縣磺溪文學獎散文獎、南投縣文學獎小說與散文獎、國軍文藝小說金像獎、台灣文學獎小說獎、入選九歌九十一年度小說選、文建會文學人才培土計畫小說創作補助、九歌年度小說獎、林榮三文學獎小說獎。當過演員,現任記者,熱愛寫作。為台灣宏觀電視柏林特派員,表演藝術雜誌德國特約撰述。曾出版短篇小說集《指甲長花的世代》、《營火鬼道》、長篇小說《態度》。電影作品:《曖昧》、《宮保雞丁》。網站:www.kevinchen.de

名人/編輯推薦

名導演李崗、侯季然、鄭有傑
台大外文系副教授高維泓、輔大英文系副教授劉雪珍
名作家甘耀明、吳億偉、孫梓評、蔡素芬、劉克襄、鴻鴻等一致推薦

這是流動油膜光彩般感情的散文,裡頭有關德國柏林的小故事,醇厚真情,無論你有沒有去過柏林,都令人流連與驚豔。這也是另類旅遊書,從歷史與人文述說一座城市,令人愛不釋手,絕對能引領旅者進入柏林的深度靈魂之旅。 --甘耀明

這人我認得,《叛逆柏林》一定有看頭,相信我! --李崗

我喜歡到柏林拜訪思宏,因為他對事物的高昂熱情總能深深感染他人:一條街道、一個人、一盤菜、一件事。他總是開懷大笑替人解惑,在他身上沒有「異地」這名詞。如今,這些熱情出版了,文字與圖像描繪柏林與種種感動故事,他的眼與筆,不漂流不疏離,吐露迷人的交雜與融合。我也許沒有機會常去拜訪他與柏林,但現在終可以藉著閱讀,一頁一頁隨他晃蕩柏林。 --吳億偉

思宏不寫印象中壯觀理性的柏林,他愛寫瘋狂的,另類的,敏感多情的柏林。我特別喜歡看他寫那些城市暗影下,他與各種叛逆人物相遇的曲折故事,我相信這些故事才是一個城市的真正靈魂。 --侯季然

《叛逆柏林》不只是遊德必備的導覽書,更是一本深層探索跨種族、性別、文化地景的好書。無論是你住在臺灣,或是即將啟程流浪,這本結合旅行與文化思索的書,將是最佳遊伴。 --高維泓

總羨慕陳思宏有一抹獨特氣味,綻現在他的長、短篇小說裡緊湊纖麗,折映在他的人生,則有戲劇也偷不來的神祕轉折。我常懷疑他是無國界的——所幸柏林是一座夠悍的城市,才足以與他血液裡流動的詩意匹配。 --孫梓評

陳思宏隨緣居住柏林,卻比柏林人更柏林的把生活中的所見所聞轉譯為心影與圖像,呈現出柏林豐富的?史文化內容,在流蕩著率性與誠懇的生動?述間,我們不止看到了引人入勝的多面貌柏林,也讀到陳思宏豐沛的情感與種種思想軌跡,這是一個世界的柏林,也是小說家思宏居住柏林的內在心靈景觀。 --蔡素芬

他在東方失戀,卻在西方邂逅了更加迷戀的對象。對方是一座讓他重新定義生命意義的城市。這種情境讓旅居的層次提昇,一座城市的文化指南於焉誕生。閱讀此書,彷彿在聆聽他的愛戀故事。他如何跟一座城市交往,親密對話,或者拌嘴、吵架。但再如何困頓,他似乎已經難以和她分離。 --劉克襄

思宏是個說故事的高手;從台北到柏林,他敘述的生命故事,總是讓人豎起耳朵聆聽,用心感受,如同一幅幅生動的畫作,其中人物栩栩如生,躍然紙上,讓聽者與觀者隨時都有動人心魄的體會。這些觸動靈魂深處的音符,串聯起來,譜出一曲曲異鄉生活的謳歌。《叛逆柏林》的書寫,超越時空的限制,連結歷史、跨越疆界、種族、性別的相異性,將人們的心緊密地扣在一起。 --劉雪珍

柏林是我心目中最精彩的城市,但其精彩處卻即使是長住也難以盡窺。陳思宏以他積極的冒險性格、犀利的觀察思辨,呈現了一個多元而深入的當代柏林,令我讀來只想立刻再踏上旅程。對於任何想了解當代德國文化的人,這是我推薦書單的第一名。
--鴻鴻

《叛逆柏林》不僅讓我嚮往柏林;更讓我嚮往的是作者那份勇於冒險、卻又願意細心感受周遭一切的赤子之心。閱讀它,不禁喚起我血液中那股想要出走的騷動;闔起書本,更不禁讚嘆,活著,真是件美妙的事! --鄭有傑

撒野之後,寫故事
一九九九年夏天,我第一次來柏林。當時我失戀了,窩在師大路的雅房裡,不肯出門。好友臺美光買便當來找我,聽我說失戀故事,她說:「暑假出去走走吧。」Esther拉我出門,去師大校園的操場散步,一圈又一圈,青春原地繞著,她也說:「去旅行吧。」暑假來臨前,我得到了某個文學獎,獎金剛好夠買一張機票,我決定出走。去哪?我當時反覆聽著一張柏林樂團Rosenstolz的CD,歌曲裡的德文歌詞我一句都不懂,但女主唱的煙嗓總讓我想哭。買機票的時候,我在電話上跟客服小姐說:「那,就一張台北、柏林來回機票吧。」
我當時是個迷惘文青,愛劇場,讀蘇珊‧桑塔格,在師大報名了法文班,房間牆上貼著波蘭電影海報,在雜貨店買完生活用品會提著抽取式衛生紙、沐浴乳在如今已經被時光吞掉的政大書城裡貪讀文學。其實當時我不憂鬱,但身體不自由,心靈無方向,胡亂讀書,總是用大笑掩飾恐懼。
我一到柏林,馬上就發現這是文青撒野好所在。
第一晚,我直奔劇場,德語劇場導演愛在舞台上噴血、讓演員全裸嘶吼,舞台上一個演員拿真刀恫嚇,血腥劇場把我的時差都嚇醒了。坐我旁邊的女孩,邀我去派對,我跟著進入了一個被塗鴉佔領的破爛公寓,那晚,我跟許多劇場演員、小說家、詩人聊天。陌生人問我:「你呢?你在做什麼?」我說:「我寫作,演很差勁的戲。」陌生人完全沒有以「經濟」來幫我找人生位置,只說:「那你來對地方了。柏林,到處都是差勁的演員,還有不會拼字的作家。但大家都好可愛。」
在台北,我的「志業」得到的反應通常是:「那你怎麼活?」「你們文青寫的東西賣給鬼看啊。」「演舞台劇沒薪水拿吧?」
那個柏林夏天,我的假期就是在劇場、柏林愛樂、銳舞派對、文學朗讀會裡度過。熱愛藝文的我,在柏林看到了許多文化人努力創作的姿態,那不是用貨幣可度量的付出,那就只是追求「美」的絕對熱情。離開柏林前,我在萬湖(Wannsee)湖畔野餐,陽光好,身邊的男女老少全都一絲不掛,我也突然發現泳褲的布料原來是彆扭,於是把褲子留給草地,奔往水裡噗通一跳,湖水柔軟地緊貼肌膚,自由的身體,原來如此清涼。失戀?我到柏林第一天其實就忘了這件事,這城市有撞擊人的力道,我站在柏林圍牆前,聽著為了翻牆追自由的死難故事,我自以為是的小悲傷,就自動瓦解了。
回到台灣後,我開始書寫這個夏天,在柏林看的音樂劇觀後感在表演藝術雜誌刊出,我努力以柏林為主題寫散文小說,妄想眾多文學獎的獎金可以讓我再度重訪柏林。
幾年後,我竟然就真的搬到柏林。
在柏林,我領了一張德國聯邦記者證,開始採訪的工作。我持續不斷地在自由副刊、聯合副刊、表演藝術雜誌、國語日報、文訊、印刻文學生活誌等寫柏林。我生活著,學習著,愛著。漸漸地,當年那個瘦弱文青,在柏林加載了十公斤歲月人肉鉛塊,在異鄉生活的磨練下,變得樂觀豁達,笑的時候很真心,在街上騎腳踏車時敢旁若無人地大聲唱歌,聽到節奏隨時可起舞,在地鐵裡看到醉漢當場脫褲尿尿,也能跟柏林人一起無聲觀看,靜靜地移動到別的車廂。
幾年前在文學獎的頒獎典禮上,九歌出版社的總編輯陳素芳跟我說:「我有讀你在聯合副刊上寫的『城市角落:柏林』專欄,太短了啦,每一篇五百字,有沒有可能,寫更多?」
終於,那個口頭的文字邀請,成為今日的《叛逆柏林》。我傾聽柏林,書裡所有的人事物,都感動了我,我於是用文字寫下這些真實。柏林任我撒野,也給我空間,讓我安靜書寫。我眼中的柏林,狂放不做作,窮酸卻性感,新世紀的自信與歷史的傷痕交錯成獨特的城市織錦。當今的柏林,經濟履歷上還有赤字,市政府仍處於破產狀態,許多人靠著微薄的失業救濟金,勉強活著。但這裡的人文風景卻煥發蓬勃,藝術家、作家、電影人在此聚集,城市在與經濟數字搏鬥的同時,藝文工作者在這裡完成了許多動人的作品。
這是,柏林的掙脫術。歷史的繩索曾經牢牢套住這城市,但柏林的反叛精神沒有被摧毀,城市從廢墟裡重生,推倒了切割人民的冰冷圍牆,逃脫過往的陰霾,這是全新的柏林。
全書交稿後,我去參加柏林的龍舟大賽,但因有約提早離開。當天晚上,台灣龍舟代表隊打電話來跟我說:「你才走不到五分鐘,BSR的人就來找你啦。他們託付我一袋禮物,要我轉交給你。」去年此時,我在這個湖畔看到「柏林城市清潔」公司(BSR)所組成的龍舟代表隊,在國語日報的專欄上寫下〈橘色打掃龍〉這篇文章。刊出後,我把文章大意與報紙寄給「柏林城市清潔」公司,想不到,他們把我的文章放進了公司內部的刊物裡,而且龍舟代表隊帶著禮物,在今年的龍舟大賽現場尋找我的蹤影。他們問:「那位台灣來的作者呢?」
隔天,我輾轉收到了禮物。帽子、腰包、鑰匙圈,全都是「柏林城市清潔」的紀念品。我戴上帽子,翻閱他們的公司刊物,眼熱。雖然我們完全沒直接碰面聊天,但對我來說,他們就是說故事的人,我的筆是耳朵,我只是個愛聽故事的大孩子。該感謝的人是我,這些人,這座城市,把他們的故事囑咐給我,我只怕自己的文字力道不夠,對不起這些動人的故事。
是我,我在這裡,我就是那位台灣來的作者。這是我寫的書。書寫,就是我能給的,最真心的感謝。

目次

輯一:牆起、牆倒
一、不能說天使
二、虛線上的骨牌
三、電視塔
四、史塔西
五、集中營
六、榮耀與廢墟:柏林1936
七、萬湖影劇版
八、面對柏林,十一月九號
九、魔鬼山
十、公墓與絆腳石
十一、女神
十二、橋

輯二:柏林製造
一、燈暗後的那首詩
二、璧娜,妳在不在?
三、萊比錫書展Cosplay記事
四、光
五、廣場上的柴可夫斯基
六、博物館長夜
七、柏林漢堡火車站
八、柏林數位遊牧民族
九、柏林製造,製造柏林
十、 柏林文化嘉年華
十一、 植物園的夏天
十二、廢棄的樂園

輯三:柏林人故事
一、柏林人故事
二、熊熊是夥伴
三、雪人
四、煙囪先生
五、敲門、開門
六、狗運
七、收養雷聲
八、身後的畢業鐘聲
九、孔雀島
十、十點後,馬燦見
十、呻吟與曖昧
十二、最後的戰役
十三、街頭的慈悲
十四、克努特
十五、柏林台灣女人之一 :來自台灣的護士:楊可餘
十六、 柏林台灣女人之二:巨星的化妝師:趙祝平
十七、 柏林台灣女人之三:永遠的武生:劉傳華

輯四:叛逆柏林
一、柏林小越南
二、咖哩香腸
三、地鐵小姐
四、柏林SO 36
五、橘色打掃龍
六、柏林起飛
七、好人街上反新納粹
八、父親
九、柏林土耳其
十、都是柏林人
十一、狂城

書摘/試閱

虛線上的骨牌
現在走在柏林,除非特定地點,否則根本看不到柏林圍牆,只有一條歷史的虛線存在人們心中。二○○九年十一月九號,是柏林圍牆倒塌二十週年紀念日。為了紀念這天,柏林市政府激發創意,決定以「骨牌」來象徵這個改變世界歷史的時刻。市政府準備了超過一千個大型骨牌,沿著當年圍牆存在的地理虛線矗立,從波茨坦廣場、經過布藍登堡大門、來到德國國會,消失了二十年的柏林圍牆,重現在人們眼前。

朋友馬丁當初一聽到市政府要「重建」柏林圍牆,非常不苟同。二十年前牆倒了那一夜,他離開東柏林的家,擠過人群,去西柏林找他的姊姊,彷彿走了好久才找到。門開了,他姊姊一臉惺忪回答他:「請問您是?」馬丁每次形容那一夜,總是非常魔幻:他的身體摩擦過幾萬人的騷動,皮膚刮過那些東德士兵的槍口,喇叭聲、叫囂聲、撞擊聲拉扯他的頭髮,直到他真的通過圍牆檢查哨,貪婪呼吸西柏林的自由空氣,發現身上的萬千毛細孔都像每個渴望自由的東德人一樣張嘴吶喊,衣服破了,皮帶不見了,鞋子只剩一隻。就在此刻,他回頭看,發現牆的另一邊,就是他東柏林院子裡那棵大樹。少了這堵牆,見到親人,原來只有幾步路。

這段路,他卻覺得走了一輩子。
所以當他女兒馬雅跟他說:「爸爸,我們這幾天在學校畫骨牌,就是新的柏林圍牆喔!」他非常憤怒,跟女兒告誡:「那牆早就倒了,不要去參加那個爛計畫!」馬雅懂自己爸爸的脾氣,每次爸爸多喝了幾杯啤酒,或者支持的足球隊輸了,就會坐在沙發上嘮叨往事,關於前共產東德的前朝遺事,馬雅一聽就翻白眼。馬雅說老師也歡迎家長一起到學校為那幾塊大型骨牌貢獻一點創意,隔天就硬拉著爸爸到學校去。在學校,老師把小朋友們分組,幾個人負責一塊骨牌,自由創作,主題不限。其實這個把他們國家割裂的圍牆倒下時,這些小朋友根本都還沒出生,透過在空白的骨牌上畫畫,他們學習了那段重要的歷史,爸爸口中的柏林圍牆,彷彿跟他們接近了許多。馬丁看著小朋友們畫作,驚訝地發現,這些小朋友畫出來的那些亮麗的色彩,都跟自由和平有關。馬丁態度軟化,跟著女兒一起畫了一隻熊,熊手上旗幟寫著「愛與和平」。

這一千塊空白骨牌,絕大多數都先送到柏林各學校,讓學童們在上面作畫,然後沿著那條地理虛線,排列成一堵新的圍牆。少數幾塊牆,則是往國外運送,南非、南韓、以色列、巴基斯坦、印度,這些國家都還有種族、宗教、戰爭的紛爭,還有實體的圍牆,或者無形的藩籬,隔開人們。柏林市政府請那些國家的小孩在上面作畫,然後運回柏林一起擺放。

我和馬丁一家人,約好一起去拜訪那些骨牌。我佯裝自己完全不懂柏林圍牆的歷史,要馬雅教教我。「二次世界大戰後,柏林被分割成東西兩邊,為了不讓東柏林人逃往西柏林,一九六一 年東德建立了柏林圍牆。一直到一九八九年,人民的力量推倒了柏林圍牆,象徵冷戰的結束。像我爸爸啊,就是在東柏林長大的,他的姊姊在圍牆開始蓋之前剛好被送去西柏林的阿姨家,牆一蓋起來,兩個人一夕之間就分隔東西啦!」馬雅開心地說著,她是幸福的一代,但是透過這些骨牌,她與自己國家的歷史更接近,更了解自己的爸爸。

我被眼前壯觀的骨牌給震撼到,小朋友們的筆觸如此多彩,豐富的想像力在每塊骨牌上蔓延舞動,這新的骨牌牆,美到令我感動。

當晚,在幾位重要歷史人物的起始下,骨牌牆再度被人們推倒。
人們在街上歡呼歌唱,骨牌往前倒,歷史往前推,人們不要牆,不要那條地球上的虛線。跨過疆界,推倒圍牆,這時世界沒有征戰紛擾,和平在不遠處。骨牌倒的那一剎那,我可以感受到整座城市微微顫抖。這天,馬雅與許多柏林小朋友們,以及全世界的小朋友們,都用他們的畫作參與了這個歷史時刻。這一千塊歷史虛線上的骨牌,讓我見證到德國人的省思,透過學童的參與,這紀念活動飽滿著教育傳承。我微笑著道別,看著馬丁一家人穿過那條歷史虛線,手牽著手回家。

萊比錫書展Cosplay 紀事
早上六點。在空蕩街上等好友阿辛來接我,一個身穿亮紫色披風的少年迎面走來,染成紫色的眉毛在他未醒的臉上打呵欠。他的突兀鮮豔喚醒我,心裡盤算一天數據:從柏林到萊比錫車程三小時,手上的德文講稿四頁,此刻攝氏十度。阿辛的跑車刷進視線裡,他從車裡探頭說:「緊張嗎?」

九點整。萊比錫書展的停車場,鄰車一個大鬍子,載著一群打扮成美少女戰士的女生。他殷切交代:「這個袋子裡有媽媽準備的午餐。我五點準時在這裡等。」少女的雀躍淹過大鬍子的囑咐,快速奔往書展會場。

十點半。我和育立快速順過傍晚的對談,我們應邀以臺灣文學為題,在書展裡進行對談。外頭下著雨,太空戰士、Keroro 軍曹、唐老鴨淋雨奔赴會場,我視覺錯亂,捏自己一下,是的,這裡是德國。我一直耳聞萊比錫書展是歐洲最大的「角色扮演」(Cosplay)盛會,打扮成動漫人物就可免費入場,每年都吸引上萬的青少年前來參與,但親眼目睹才知道,日本動漫在德國已成為青少年文化的主流之一。

中午。我發現我有偏見。我在動漫館裡遊盪,被眼前這些動漫人物不斷驚嚇。那個中世紀武士一臉憤怒揮動道具刀,這個公主臉上的妝厚到可以抵擋刀劍。他們大概都十五歲上下,痘子在臉上開派對,站姿不羈卻又遮不住些許尷尬。他們在臺上盡情擺動身體,爭取扮裝大獎。他們身上的廉價布料與肌膚摩擦,在密閉的空間裡滋生許多異味。現場太多尖叫,我掩耳走到戶外。

下午一點。阿辛興致勃勃地拍攝扮演者,看我皺眉,問我為何不喜歡這種活動?我答,許多漫畫偷渡甚至宣揚暴力,這些青少年扮成戰士,拿起道具刀互砍,就算只是戲劇性扮演,但我不得不懷疑,這不會把「擊敗弱者」的征戰心理帶入校園嗎?日本漫畫塑造出來的水汪汪大眼、身材火辣的女性形象,不會讓這些愛穿公主裝的少女們,對自己身體有不合理的想像,甚至得了只想被寵愛而不懂付出的「公主病」嗎?還有,青少年不會只以圖片做思考、模糊動漫幻想與現實的界線、失去了純文字給予的龐大想像空間嗎?

三點。偏見翻轉。我在德國文學出版社Suhrkamp 的攤位上,看到一個綠髮扮裝少女認真地翻閱一本文學小說。奇幻文學朗讀會場裡,許多角色扮演者在臺下認真聆聽。泰國炒麵攤子前排了一群穿和服的少女,近看發現每個都是男生,他們旁邊幾個高大的日本武士,都是女生扮的。我發現扮演這事不單純,這些青少年自己買布料、手工縫製衣裳,這種投入是種養成,往後人生可盡情運用。他們放下青春期的尷尬,在公開的場合裡擺動身體,這是自信。而暫時超脫校園與常軌,在角色扮演裡鬆動性別,演出一天的醜怪或豔麗,青春可以這樣嘉年華。

五點。我和育立上臺,講到漫畫在臺灣也是主流時,發現觀眾席遠方有個扮演者聆聽著。她不久後走開,臉上有微笑。

六點半。停車場上,許多家長等著子女。少男少女們收起劍,拉起裙擺,妝花了,腳痠了,走向父母。

晚上九點。往柏林的高速公路休息站,今天早上喚醒我的紫色男孩,就在我前面等著點餐,他的披風上都是簽名與塗鴉。這件披風,會陪他度過青春期,孤單的時候穿上,跟著想像飛馳,
正面迎向「成長」這個討厭鬼。
偏見,被我留在萊比錫了。

得獎作品

曾獲全國大專學生文學獎小說獎、彰化縣磺溪文學獎散文獎、南投縣文學獎小說與散文獎、國軍文藝小說金像獎、台灣文學獎小說獎、入選九歌九十一年度小說選、文建會文學人才培土計畫小說創作補助、九歌年度小說獎、林榮三文學獎小說獎。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237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