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在所有的學科中,最吸引人注意的就是動物學。原因無它,動物會動,且為了生存及傳宗接代,會採取各種不同的行為或是生理及生態上的反應,使得這個世界,變得多采多姿。加上動物的演化史與人類如何能主宰這個世界息息相關,因此特別引人注意。在這種情形下,投入研究動物學的人特別的多也特別的早,自然動物學門的發展歷史,也就十分的久遠。
本書依文章的性質,分成介紹動物、生態、行為與演化、破壞與保育及開發與利用等五大主題。將以介紹奇妙的動物世界及其生態為主,並介紹各種無脊椎和脊椎動物,和一些十分吸引人的物種如大熊貓及各種活化石等。同時介紹動物世界中奇妙的生態,如迷人的珊瑚礁世界、綠蠵龜的洄游、湍流中的生活等等,讓本書增加不少閱讀上的樂趣。由於國內有關介紹野生動物的科普書籍非常之少,冀望本書將成為一本包含陸地和海洋動物的科普書籍,這對國人增加動物的了解,會有很大的助益。
本書特色
★ 將過去四十年中《科學月刊》所刊載的各學科文章按編成專書。
作者簡介
畢業於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現在改名為石溪大學),海洋科學研究中心(現在改名為海洋與大氣學系)。由於在研究所期間專攻與實驗有關的理論生態知識,因此對生理生態及底棲生態學的研究十分有興趣。在研究所畢業後,在同校的生態暨演化學系任職兩年半的博士後研究員,之後返國任教於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由於執行研究計畫,讓我投入了海龜生物學的研究,也對海洋生態保育產生極大的興趣,而成為作者的另一專長。
目次
認識動物
台灣的蚯蚓 施習德 張學文
有趣的無腸貝 陳麗貞
世界上最豐盛的海產資源──南極蝦 譚天錫 廖順澤
扁泥蟲概述 李奇蜂 楊平世
蝴蝶漫談 李世元
談臺灣的蝴蝶 陳維壽
談臺灣的毒蛇 林仁混
奇異的蝙蝠 游祥明 譚天錫
鹿死誰手?──淺談愛爾蘭巨鹿的滅絕 陳敏(日告)
大貓熊的總探討 陳國成
猴年談猴 曹宏熙
海洋裏的活化石 郭立
動物生態
物種歧異度 蔡明利
海洋的綠洲──珊瑚礁資源 戴昌鳳
海葵在珊瑚礁的大發生 樊同雲 黃意筑 蔡宛栩
珊瑚礁魚類的空間分配 張崑雄 詹榮桂
小灰蝶與螞蟻的共生 詹家龍 楊平世 徐堉峰
急湍中的魚類生態 曾晴賢
蛇類的生態適應 杜銘章
身世成謎的綠蠵龜 程一駿
書摘/試閱
大貓熊的總探討
大貓熊的可愛和吸引力,恐怕沒有其他動物比得上,牠已被列為世界的珍寶,是瀕臨絕種的珍貴動物之代表,也是考驗生態保育的試金石。動物學界、動物園工作人員和國際保護野生動物組織,都在致力於大貓熊的地理分布,進化探討、生態調查、生理研究、人工飼養和繁殖生長發育的觀察。大家一致認為大貓熊已逐漸步入絕滅的命運,必須為牠保留最後的棲身處所,讓野生者得以在自然保護區安全自在地成長繁衍;同時須以人為方式大量培植大貓熊主食的冷箭竹,讓食物來源不致匱乏;必要時還得施行優良配種,應用生物科技來協助這類珍奇動物存活下去。
大貓熊(giant panda)的學名為Ailuropoda melanoleuca(David)。大陸稱為大熊貓,日本名稱也同,台灣多取名為大貓熊或貓熊。近百餘年,來生物學家對於這個物種的正確分類一直爭論不休。現代分子生物學方法彙集的資料證實,現代的熊科(Ursidae)和浣熊科(Procyonidae)約在三千五百~四千萬年前分歧成兩個不同的系(見圖一)。經過約一千萬年間,浣熊這一科分成舊大陸浣熊和新大陸浣熊兩類,前者居住於歐洲、非洲與亞洲,可以今日的紅貓熊(red panda)為代表(見圖二),一般稱為小貓熊(lesser panda),被認為已具有一亞科的地位;有些解剖學上的特徵和大貓熊一樣,如平的磨齒有多重尖頭,所以也是吃竹子高手。後者分布於北美洲和南美洲,以今日的浣熊(raccoon)、長鼻浣熊(coati,狗屬)、南美節尾浣熊(olingo)和蜜熊(kinkaijou)為代表。大貓熊則約在1,500萬至2,500萬年前,從牠的熊祖先分歧出來,因構造上的特殊性,足以成為另一大貓熊亞科(Ailuropodinae),而被視為逾百萬年的化石級國寶。
自然界的悲劇動物
大貓熊在生物演化過程中,一直是個逃避主義者,畏懼強敵,個性害羞又帶些斯文。牠們生性孤獨,不懂得合群;缺乏感情生活、交配困難、發情期短;生活單調,終日為果腹不斷的覓食;居無定所,連行動都常是走Z字形,像是逃避什麼,缺少安全感。因其不願意人們闖入,所以野外調查工作不易進行,要想人工繁殖更是難上加難。
大貓熊的化石紀錄有300萬年,分布廣達中國東部和緬甸北部(見圖三)。早年大貓熊生長在風光明媚的江南地區,是肉食動物。後來競爭不過天敵,加上人為活動的干擾,才逐漸向西遷移,過鄂入蜀,如今退到四川臥龍一帶的岷山山脈,躲入營養貧乏的茂竹叢林。大貓熊身體滾圓,毛粗皮硬耐磨擦,可防止其他食肉強敵來侵,據說其肉質也粗,沒有猛獸嗜食,可能也是倖存之道。
生長的地理環境
自然地理
大貓熊今日主要分布在四川境內橫斷山脈東緣與盆地接壤的南北走向的狹長地帶。南起大涼山沿邛崍山脈以北至南坪縣,延至甘肅省文縣的南端;即在東經102°00'~104°40',北緯28°00'~33°25'。此外,秦嶺南坡中段,即東經107°46'~107°56',北緯33°35'~33°41',也有少數分布。全地區海拔高1,500~3,600公尺,大貓熊適應區的海拔則為2,200~2,600公尺。冬季平均溫度為-10℃,濕度為90%;夏季平均溫度為25℃,濕度為60%。全區濕度高,冬夏溫度相差懸殊。
植物相
海拔1,500~2,100公尺處,除常綠樹種外,尚混生樺樹、槭樹,榛屬的一些種和漆樹等落葉樹種。常綠、落葉混交林中有一種十分珍貴的落葉樹珙桐,這是我國特產的單型屬植物,被列為國家級保護植物。林下灌木屬發達,包括大貓熊主食的箭竹及拐棍竹、溲疏、忍冬和山柳等。
海拔2,100~2,600公尺處,隨著地勢,氣溫逐漸降低。耐寒的針葉樹有了立足之地,鐵杉、冷杉、雲杉、華山松,油松等針葉樹占據了森林的最高層次,與闊葉樹組成針闊混交林。喜生於山地的灌木杜鵑、花楸、莢 等與大量竹類為林下灌木屬的主要成分。
海拔2,600~3,600公尺處,雲杉和冷杉占了絕對優勢,成為亞高山針葉樹林的主要成員。林下有大量箭竹和杜鵑;與大貓熊存活密切相關的箭竹,從海拔1,500公尺至3,600公尺都有分布。上層闊葉樹和針葉樹受外界因素破壞時,生命力極強的箭竹可利用地下橫走的竹鞭不斷生出新芽,一根根春筍便冒地而起,形成密實的竹叢。海拔2,100~3,600公尺高處的箭竹茂密地帶,便為大貓熊的主要棲息地。
自然保護區
中國大陸貓熊的保護區中(見附表)以臥龍自然保護區最著名,該保護區位於四川省汶川縣岷江上游,距成都約100公里,總面積達20萬公頃。1963年成立,1975年正式畫定,1980年納入世界自然保護區,次年建立大貓熊研究中心。海拔從入口處1,200公尺到最高的四姑娘山6,250公尺,全年平均溫度不到9℃。保護區裡群山連綿溪水蜿蜒,翠谷流泉景色奇絕。大貓熊喜棲於原始森林和林下灌木層,密實的冷箭竹林正是大貓熊的天然樂園。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