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一次奇異的邂逅引出血淚的過去與瑰麗的未來!
一位美豔的東瀛女子如何重構自己的過去?
伊犁與鼓浪嶼超越時空的親密接觸竟終結於一場國際陰謀的追殺!?
繼《斯欽托婭的胡楊林》之後巫介果再度帶來新作,兩篇故事,四名主角,在過去與現在之間嘗試著追尋與摸索自己的身分。故事的最後,東方的曉日是否會在他們的面前冉冉昇起?
作者簡介
北京人,北京大學理學博士,現任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
書摘/試閱
黃昏時分,在開往鼓浪嶼的渡輪上,汪柏暉倚身靠在上層甲板的護欄邊上,出神地望著海景。廈門島城區的瓊樓廣廈這些年如雨後春筍,競相鬥奇;從鼓浪嶼方向遠眺城區,仍會感到對岸各式各樣的摩天樓呈現一片壓倒之勢,撲面而來。船上的人在海上遙望,只覺得天際線宛如高懸於頭頂上晃晃悠悠的「高壓線」。
廈門固然算不上大城市,但在城裏也能到處碰見熙來攘往,車水馬龍的熱鬧景象,包括登船時一群群前呼後擁的乘客。汪柏暉雖人在船尾依著圍欄,身邊居然也站了許多人。為了安全,他不再往海面上賞景,只能轉過身來,將目光遊移到人群之中。
周圍的面孔多半表情興奮,似乎有所期待;看來,去小島上的人還是以外來遊客居多。汪柏暉可不是什麼遊客,也不是本地人;他是暫居廈門的「打工仔」,在當地已經待了三年了,做的是環保設備的行當。這一天,他應邀到島上一個朋友的家裏做客。
船將靠岸時,上層甲板的乘客紛紛擁向樓梯口,迫不及待要下得樓去,快快離船,奔向島上。汪柏暉照例跟擠在一堆的人群保持距離,在後頭悠悠踱步。
剛下樓梯,身旁傳來一個女子的聲音:
「先生,請問鼓浪嶼的菜市場怎麼走?」
「上岸後,順著人潮往前三、 四百米,再問人,很容易找。」他邊說邊把頭轉向她,乍看之下驚覺對方似「非我族類」;像個混血兒,又可能是個外邦人,長得十分標緻出眾。
「好的,謝謝!」那女子說完即快步向前,原來擁擠的人群早散了。
「等等,我也往那個方向,可以順便帶你過去。」汪柏暉高聲說道。
「不用了,謝謝!」那女子回答倒很乾脆,並回眸一笑。
汪柏暉自個兒不覺也笑了,笑自己從來就沒有過如此大膽地向一個陌生女子主動搭訕。他連連搖頭,又是自嘲又是自餒,在情緒起伏中踏上了島上熱鬧的街市。
眼前熟悉的情景,每每令他心動:一家家海鮮餐館的門前都擺滿了大大小小、盛有海水的紅色塑料盆兒,水裏頭不是蝦兵蟹將,就是蚌卒魚帥。
過了龍頭路,汪柏暉轉往音樂廳的方向,經福建路來到復興路,這一路上映入眼簾的淨是異國情調風貌的老建築。
別說像這樣解放前即存在的別墅、公建和民居沿著線狀排列,附近大片分佈的各色建築亦多具有歷史意義與藝術特色。其中既有傳統閩南地方特色的本土風格,也有菲緬印與西洋殖民的東南亞風格,又有西洋或仿西洋折衷式風格。可以說,如此景觀盡顯鼓浪嶼素來著稱的「萬國建築博覽」。
這些一幢幢中西合璧的歷史風貌建築,行路的人只要遇見其中別具一格的,常會駐足欣賞,「咀嚼」再三。它們不但選材考究,造型別緻,裝飾精巧;而且其周遭的庭院、圍牆、門樓、建築小品、綠化等尤耐人尋味。這條路線汪柏暉只匆匆走過一回,覺得尚有許多可觀之處;加上離約會時間還早,腳步遂慢了下來。
這一慢,倒讓他騰出時間「狂想」起來。他想,要是沒有鴉片戰爭,鼓浪嶼就不會淪為西方列強殖民的公共租界,更不會有今天的「萬國建築」,而很可能是閩南民居的一片淨土。這不是也挺好嗎?應該不算壞事吧?
或許有人要說,鼓浪嶼的房產除了西方列強投資興建外,多半是華僑開發的。沒有鴉片戰爭,南洋華僑也勢必會來島上開發,其建築當亦不可避免地呈現出東西文化碰撞、交融的獨特形態。廣東的碉樓即為一例,那並不是在公共租界或殖民地範圍內產生的。
話又說回來,沒有鴉片戰爭,哪會逼迫更多人離鄉背井出海謀生打拼,從而使一些人有幸變成有錢的華僑而榮歸故里,蓋這樣那樣的房子呢?
對汪柏暉來說,結論當然是,沒有鴉片戰爭才好。可惜,歷史是不能假設,不能倒退的。可某些人,卻喜歡逆向看歷史。比如,他們樂意說,鼓浪嶼今日「可貴的」歷史風貌建築遺產全拜鴉片戰爭所賜。而此怪論的潛台詞無異是:感謝鴉片戰爭。就像有人感謝甲午戰爭一樣可笑,血腥的戰爭能感謝嗎?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