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與文化論集
商品資訊
系列名:中國思想史研究叢書
ISBN13:9789860378054
替代書名:Essays in Intellectual History and Cultural Criticism
出版社:臺大出版中心
作者:錢新祖
出版日:2013/10/02
裝訂/頁數:平裝/464頁
規格:21cm*15cm*2.2cm (高/寬/厚)
版次:初版
適性閱讀分級:773【高於十二年級】
商品簡介
近三十年臺灣思想文化界思索的主題,在本書可讀到錢新祖老師的先見之明
儘管錢老師已離開這個世界,但他的思想之於臺灣社會,仍未遠離
本書收錄了錢新祖教授從一九七○年代中期開始撰述的中英文論著共二十六篇,內容涵蓋思想史論與文化批評。錢氏積極參與中文學術文化界的對話,從其留下的眾多論述,可以清楚看出近三十年來臺灣思想文化問題發展的延續性軌跡,進而感受到作為思想者的錢氏對其當下時空毫不苟且的反思。錢氏一生看重「語言」之於人類存在的重要性、渴望揉和多元文化價值而亟欲創造一種新語言,本書特別收錄的英文論文,為此留下了重要的紀錄。
作者簡介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歷史系博士,曾於美國芝加哥大學、新竹清華大學、臺灣大學、香港科技大學、中國文化大學等校任教,並協助創設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與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一九八○年代率先將當代西方思潮批判性地引介進入專業的中國思想研究領域、廣泛影響及於中文世界人文社會學圈。其文章經常發表在也是他幫忙建立的《當代》、《臺灣社會研究》期刊上,所譯鑄的「時空性」、「相互主體性」、「比較分析的措辭」等重要觀念用語至今仍膾炙人口。
序
編者前言
鐘月岑、宋家復、李卓穎、陳秀芬
《錢新祖集》第二卷收錄了錢新祖從一九七○年代中期開始撰述的中英文論著共二十六篇,其中有已在學報期刊發表過的專論、為報章雜誌撰寫的雜文、訪問、筆談,以及若干篇並未發表過的文字。《錢新祖集》第一卷《中國思想史講義》凝鑄了錢新祖老師在課堂上的學思風采,但是當年能有機緣親身見聞的學生到底仍是少數;在課堂外,一般學術文化界對錢新祖認識的主要來源,其實是本書《思想文化論集》中這些思想史論與文化批評。
這次的編輯,概略分為「中文論文」、「英文論文」及「附錄」三大類。編者建議初次接觸錢新祖文章的中文讀者不妨由「附錄」部分開始閱讀。這部分中收錄有錢新祖自述求學心路歷程的訪談紀錄(〈訪錢新祖老師〉),以及針對教育、思想、文化乃至政治議題的時論文章(各篇撰述緣由或見於各篇首頁編者腳註說明),因為原本就是以中文撰寫,設想的讀者也比較廣泛,所以可讀性特別高。讀者們如今一方面應該可以看出臺灣近三十年來問題發展的延續性軌跡,另一方面感受到錢新祖作為一位思想者對於當下時空毫不苟且的反思。兩篇英文書評文類因不屬一般論文,所以將其歸類於此,但不同於一般書介,皆提出其特殊觀點。
第一部分「中文論文」,是以文章發表撰寫的順序排列,可以與《中國思想史講義》裡的相關講述相互參照、補充。其中〈近代人談近代化的時空性〉一篇,大概是錢新祖在臺灣學界公開發表的第一篇文字;〈儒家倫理所期許的普遍性〉其實是未完稿,所以文章結尾的缺隙與符號並非排版校對之誤;〈焦竑與晚明新儒思想的重構〉原是篇錢新祖英文著作的中文摘要,但若是讀成錢新祖對自己一九八六年出版此書多年後之個人心得,倒也符合他常說「作者本人在作品完成之後,只是對於作品並不擁有詮釋特權的另一位讀者」的道理。
七篇英文論著之中,有三篇乃是本書已收中文論文的前身。說「前身」,是為了強調這些文章在中英兩種語言之間的對應關係不僅於「底本與翻譯」而已。在錢新祖的論述著作中,英文文本與中文文本其實有它各自的生命與身體,彷彿前世今生一般,後生者來自於前身但又有所增長變化(比對之下錢的中文論文幾乎都是「改寫」),但前身又有其前身(而英文論文又來自於錢的中文背景的改弦易轍)。如果說有甚麼是穿越於前世今生的一貫之道,或許是錢新祖對「語言」之於人類存在的重要性的體會、以及對於新的語言的追求渴望。基於此想法,編者們決定將這幾篇英文論文完整收錄此書中。
英文論文部分的末三篇都是從未出版的稿件,一篇是研究計畫,兩篇是程度不等的未完稿,但是都顯示出錢新祖在「焦竑與宋明思想史」研究告一段落之後,已經不斷在思考下一步:是該轉換到自己也很感興趣的魏晉思想研究?或是進一步發展比較分析措辭的理論架構?還是從晚明中國領域轉個彎進入耶穌會士的跨文化心態語境?然天不假年,人事乖舛,現已無從聽到錢新祖的來生說法了!
目次
編者前言
中文論文
近代人談近代化的時空性
新儒家之闢佛――結構與歷史的分析
佛道的語言觀與矛盾語
儒家倫理所期許的普遍性
中國的傳統思想與比較分析的「措辭」(rhetoric)
焦竑與晚明新儒思想的重構
公案、紫藤與非理性
儒家傳統裡的「正統」與多元以及個人與「名分」
朱陸的「讀書」之爭與新儒家所講求的知識與道德
《肇論》裡的「虛」與「空」
英文論文
Chiao Hung and the Revolt Against Ch'eng-Chu Orthodoxy: The Left-wing Wang Yang-ming School as a Source of the Han Learning in the Early Ch'ing
The Neo-Confucian Confrontation with Buddhism: A Structural and Historical Analysi
The Conception of Language and the Use of Paradox in Buddhism and Taoism
Neither Structuralism Nor Lovejoy's History of Ideas: A Disidentification with Professor Ying-shih Yü's Review as a Dis-course
Ontology and Ontologism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A Prospectus
Traditional Chinese Thought and the Rhetoric of Comparativism
Maps, Clocks and Calendrical Science: The Ricci / Trigault Journals as Narrative and Historiography
附錄
人文生命的泉源――國內人文環境和大學的人文學術與教育
心態、生態與「一九八四」
是當代也是「反」當代
「電宰豬肉」與「以羊易牛」
訪錢新祖老師
主體性的開創可能――與錢新祖教授的對話
對〈帝國之眼〉回應之六
The Transformation of Neo-Confucianism as Transformative Leverage
Review of Ch'i-yün Ch'en's Hsün Yüeh and the Mind of Late Han China
論文出處表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