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翻開任一本具有三十年以上歷史的書本,你可以在紙頁上,撫觸到淡淡的浮突,那是鉛字印刷留下的獨特壓痕,是老一輩讀書人指尖最初的記憶。但自九○年代電腦排版成為印刷業主流之後,以鉛字排版的凸版印刷技術逐漸沒落,鑄字廠和活版印刷廠相繼歇業,不論是那個時代的書本或故事,都鮮少有人談論起。
這本書試圖追尋逝去的活版印刷年代,透過與鉛字工作數十年的老師傅們的人生故事,觀看活字印刷產業的興盛與衰落。這本書以一本活字印刷書籍的製程為主軸,走過鑄字、檢字、排版、印刷四個階段,以豐富的影像及文字記錄下活字印刷的面貌。我們也邀請了幾位重要的專家,進行訪談或撰文,從歷史源流、字體設計、出版編輯、再版與紙型等角度切入,更全面討論活字印刷的各個相關主題。
儘管產業沒落了,活字印刷並沒有消失,近年來不斷有設計師、作家、創作者運用活字印刷製作或設計其書籍、作品、商品,本書收錄部分產品,來呈現活字印刷現存的樣貌。而附錄中的重要文獻,以及可製作、體驗活字印刷的店家和單位,都希望能進一步激發讀者去實際接觸或更深入瞭解活字印刷。為了真實並完整呈現活字印刷流程,我們特地為臺灣僅存的鑄字行「日星」設計了一版字體樣本附於書後,讓讀者親眼看見、親手感觸活字印刷印製品的質感與溫度。
本書由攝影師林盟山掌鏡,他的影像如電影般有力,帶領讀者踏出追尋一本活字印刷書籍製成的旅程。文字深入淺出,老師傅們談起那段歲月的雀躍、感歎和期許躍然於紙面。這本書透過一場視覺與文字的交會,帶你看見在電腦全面攻占印刷業之前,一本書如何印製出來。你會瞭解,知識的傳遞曾經必須經過這麼多雙手,如此得來不易。
最後,僅以這本書,向所有曾經參與活字印刷蓬勃的那個年代的老師傅們致敬。
本書特色
◆第一本完整記錄臺灣活字印刷文化的書籍。
◆大量影像及深入淺出的文字,帶你看見活字印刷的完整流程。
◆鑄字、檢字、排版、印刷之職人深度訪談,他們的人生故事就是活字印刷術歷史的縮影。
◆歷史源流、字體設計、出版編輯之專家訪談及撰文,全方面討論活字印刷相關主題 。
◆重要文獻摘錄、參考資料、製作及體驗店家及單位列表,資訊豐富實用。
作者簡介
攝影 林盟山
1966年生於台北,1991年開始參與攝影工作,作品橫跨平面媒體、影像媒體、唱片封片與電影劇照等領域。攝影個展有1995年《青‧春》、1998年《青春日誌──台灣青少年影像調查計劃》、2006年《如果有件事是重要的──林盟山攝影個展》、2010年《流動攝影棚》、2013年《流しの写真屋肖像計劃》;電影劇照作品有《河流》、《洞》、《想死趁現在》等;紀錄片作品有1999年《秋茶》及2002年《青春印記》;出版作品有2006年《如果有件事是重要的──林盟山攝影集》。目前為自由攝影。www.lmsphotos.com
裝幀•插畫 林秦華
1978年生於台北,2004年畢業於倫敦傳播設計學院,作品包含繪畫創作、攝影、平面設計。文宣規劃設計作品有「築生講堂」系列文宣;裝幀作品有《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DVD套裝(行人文化實驗室)、《王文興手稿集:家變、背海的人》(行人文化實驗室)、《吳哥之美》(遠流)、《高處眼亮》(遠流)、「星月書房」叢書等。目前為自由平面設計師。www.linchinhua.blogspot.tw
序
問:這本書的起源
最初意識到「活字印刷還存在」這件事,是在二○○七年末。那時我們正在為二○○八年的十周年活動做準備,眾編輯費盡腦力,想要找出一個能代表出版社的禮物,一位編輯同事突然提到「鉛字」。雖然在場同事的年紀跨了兩世代,但我們都沒有經歷活字印刷的時代,只聽過同業前輩說起,或者在書中讀到。即便如此,鉛字這個陌生的想法依然讓我們興奮不已,因為想像中,某種上個世代、緩步微吟的閱讀,其實就是「行人」追求的態度,那麼藉由「鉛字」,或許就能幫助我們銜接到我們無緣見到的時代。
當時的我們立刻兵分多路,查網路找關係。網路上只要出現「活字」、「鉛字」,立刻打電話聯繫;朋友的出版業只要有點年份,我們也厚著臉皮詢問。經過了多次挫折,中間還認識了臺北武昌街中文打字行的熱情阿姨、已經成功轉型平版業務的印刷廠老闆,最後竟然就在臺北的太原路找到日星鑄字行。當時首次步入陳舊的廠房,廠房內整排的鉛字,昏黃燈光裡隱隱發亮的金屬光澤,立刻感覺自己置身於臺灣出版歷史中,也就此開始與日星鑄字行的不解之緣。
幾年之後,經過日星的關係,一點一滴認識了臺北小而豐富的活字圈,也跟許多老師傅一起經歷了許多活動與工作。這時,幾年前的鉛字贈品已經無法傳達我們對活字印刷的感受,需要一本書,標示行人文化與活字印刷的緣分。於是,這本小書因此誕生。
問:這本書的觀點
在日星鑄字行隨手拾起一顆鉛字, 我們可以從很多角度說故事。從西方歷史的角度,它掀起古騰堡革命,讓知識傳遞變得普及。從印刷產業的角度,它是整個流程中的最小單位,由它開始,構成一個一個版面,最後集成書冊。從臺灣歷史的角度,它可能是臺灣傳統文人與現代知識分子出現的分水嶺。從工藝的角度,它為紙帶來立體的效果,展現一種與平版印刷油水分離全然不同的技術。從設計的角度,這顆活字的字體本身蘊含著美學與歷史,記錄著早期文字、書法與書籍的藝術。
作為出版產業的從業人員,我們很希望將這背後豐富的故事全部呈現,但特別讓我們在意的是,作為一種產業的活字印刷。在平版印刷出現前,在電腦排版出現前,人們如何製作書籍?鑄字、檢字、排版、印刷,每個環節如何製作出與現在完全不同的出版品?仰賴這個產業的師傅,當初為何進入這個行業,跟我們現在有何不同?這部分構成本書的第一部分,試著以一個完整的流程呈現一個產業。接著,我們想知道,活字在今天持續以怎樣的方式存在著,這部分構成本書的第二部分,我們盡量找尋了近幾年各種活字印刷相關產品,呈現它現存的方式。
問:這本書的期待
雖然從經濟運作的角度,活版印刷其實應該已經不存在,畢竟平版印刷與電腦排版的結合便宜又快速,活版理應沒有競爭力。但實際上,活字印刷依然在臺灣的許多地方運行著。我們走訪其中幾處,用影像將它們留下來,希望做出一本活版印刷的視覺入門書,試圖以大量的圖片與簡單的訪談,把讀者帶入這個精采的世界;除了書籍本身,我們也特別請本書的平面設計師重新替日星鑄字行設計了一本全新的字體樣本,儘管不像日星鑄字行原有以實用為主的字體簿一般,有完整的字體、號數和花樣的展示,但透過獨特的設計,希望能表現出字體本身的個性、活字排版的靈活度,以及活版印刷的立體感及紋理。而這本字體簿裡的字體和紋樣,更是臺灣現存唯一的鑄字行仍在生產的鉛字,希望讀者能夠看見、觸摸到不同於平版印刷時代的印製品;最後,我們希望讀者能夠進一步實地走訪,用自己的眼睛、用各種角度,仔細看看這整套技藝與機具,如何發出曾經震撼歷史的光芒。
目次
第一部 職人的記憶
鑄字──
「當年印刷業很活絡,可也非常競爭,在鑄字的環節也不例外,簡直是殺戮戰場那樣;甚至會聽到江湖流傳類似『如果你們去日星買字,就不要來我們這裡!』這樣劃清楚河漢界的撂話。」張先生笑說。
◣傳入、扎根、擴散到創新──臺灣活字印刷術源流 吳祖銘
檢字──
「我父親、公公那年代,做印刷才是真的前途光明,印刷業師傅們都打著領結、穿著西裝上工,下班後去舞廳唱歌、跳舞。那時啊,人們有句俗話說『若嫁印版工,沒吃聞也香』,可到我們這一代呢,這話就改寫了,變成『若嫁印版工,如同死了尪』,窮忙而已啦!」
◣每一筆,都是講究──談活字印刷字體 黃俊夫、柯志杰對談
排版──
「你看這個、還有這個,這我都不會丟,不會拆(版),以後全部都要放到博物館的!」爬上爬下、走來走去,不停搬出各種壓箱寶、兼走到隨時可以開工的工作檯前指著檢好的版面,林先生堅定地說。
◣還是鉛字印得漂亮──出版人談活字印刷 專訪洪範書店葉步榮、葉雲平
印刷──
蘇先生的話語透有關於這行凋零的落寞,可另一方面,那習慣性、甚至本能性地那樣一停下手邊印刷工作,就忍不住會對機器喬一喬的身影,更多地透露著,那表面上的「吃飯傢伙」,是怎樣在一個人生命中占據著親密的位置。
◣出版社的資產,都在這兒了──再版與紙型 專訪洪範書店葉步榮、葉雲平
第二部 活著的樣貌──創新、活用與保存
附錄一 寫在這本書以前──詮釋與文獻
附錄二 這裡只是起點──其他參考資料
附錄三 在臺灣,感受活字印刷──相關店家及單位
書摘/試閱
張介冠,「日星鑄字行」第二代,投入鑄字這行已將近半個世紀,見證著整個產業的變動與興衰,而在活字印刷幾近消失的此刻,卻可說是來自「印刷世家」的張先生,由另一角度理解與保存這個文化的開始。
✽ ✽ ✽
張先生十七歲時,父親計劃獨立開設印刷廠,在籌備的前期,張先生先前往另一家大圓盤印刷廠學習,又因家族中原本就有親戚從事銅模鑄造機與送紙機的製造,也有開設印刷廠,他接著轉到三舅的永茂印刷廠,接觸了實際的書籍印刷與鑄字工作。一九六九年,「日星」正式開業。
「日星」一名是張先生的父親取的,字形上可拆解為「日日生」,又「星」的字音與台語「生意」的「生」同音,兩者都可帶出「日日生產、日日生財」的吉利,也表達了對養家、立業的期許。
「日星」遷址過幾次,但俱在重慶北路圓環附近,這裡不只是張先生的父親既有的活動與人脈範圍,也因為萬華雖是印刷業集聚之處,但已趨近飽和,便很自然地傾向選擇自己熟悉的區域。「日星」原本計劃設為印刷廠,但開業當年隱約感到印刷廠這一環似乎已經不可勝數;又當開業在即時,被通知印刷機無法如期交貨、一拖就會拖上把個月;再加上家裡原本就有鉛字與銅模鑄造的
機器,種種原因之下,張先生的父親決定轉個大彎,屹立至今的「日星鑄字行」便在這樣的因緣匯聚下成立。
在那個有「中南行」、「協盛」和「普文」等大型鑄字行的年代,「日星」一開始怎麼爭取業務呢?「我父親的二十幾個拜把兄弟幾乎全是印刷同業,雖多是小型印刷廠,但作為起步已經很足夠。」張先生說,而原先看似下了賭注的區域選擇,也發揮了另一種地利之便,「當時印刷業
集中於萬華區塊,其中,鑄字行最北只到西門町福星國小附近的『普文』, 換言之,中正路(今忠孝西路)以北、環河北路以東,就只有日星。」「當年印刷業很活絡,可也非常競爭,在鑄字的環節也不例外, 簡直是殺戮戰場;甚至會聽到江湖流傳類似『如果你們去日星買字,就不要來我們這裡!』這樣劃清楚河漢界的撂話。」張先生笑說。
日星從最開始只有張先生與父親,加上母親和兩個妹妹,全家動員;七○年代後,日星生意漸趨穩定, 一九七三年時,店裡已有十七位左右師傅;到七○年代後期,包含檢字與鑄字師傅更多達三十餘位。
✽ ✽ ✽
那麼關於活字印刷的衰退呢?張先生表示,這行業的走下坡可以分好幾個階段來看:日星剛開業時,其實已經有中文打字機,但只有少數公司與公部門使用;接著照相打字技術被引入, 改變了海報、廣告、月曆、吊牌和紙盒等產品的製稿方式,但相應的小平版快速印刷機畢竟還不普遍;而後電腦排版軟體被研發出來,並被使用在簡單的報告書與表格製作,隨後更新、更好用的排版系統如雨後春筍出現,人們通常說「活字印刷一夕間快速沒落」的情形便在此時發生。
「不過,在全盛時期,這行業每個人的工作狀況都超載,隨著電腦排版引進,雖然業務量被侵蝕,也只是覺得生活步調比較平衡了,倒還不特別意識到威脅。」反而, 最先讓日星調整人員配置的原因是一九八四年實施的勞基法,「依照新法及當時情況,我們必須支付離職員工的總費
用可能多達五、六千萬。……把店裡設備全賣了也沒那麼多啊!」張先生說。日星從這時開始遇缺不補,讓規模慢慢縮小。進入八○年代中期,日星的業務量持續減少,不過因規模已逐漸縮小,剛好應付得來。但是到了一九八六年,原先的客戶多已自行購入了平版印刷機,日星認為若不提供多元服務,將無法繼續經營,因此決定購置新設備、進入轉型。這時臺灣活字印刷業已大幅萎縮, 鑄字行剩下沒幾家,日星也沒有鑄字師傅了。
落入這般景況,張先生的父親及家人都認為應該將設備賣掉、把空間出租,但張先生一方面沒特別想去處理這個耗時耗力的大工程,另一方面也覺得跟這間鑄字行累積了相當深厚的情感, 不忍就這樣結束。熟悉印刷每一環節的張先生,因為擁有優秀的製版技術,在北臺灣尚有穩定的
印刷廠客源,既然生計還不成問題,「日星鑄字行」 的去留難題就這麼拖延了下來。這個時候的活版業務,剩下「春暉」和「永輝」幾個老客戶,而種類也幾乎只剩表格類,鑄字機已經很少需要啟動了。
✽ ✽ ✽
問到張先生什麼時候開始有比較明確的活字印刷文化保存的意識呢?張先生說,當曾經是全臺灣最大的中南鑄字行宣布歇業,張先生開始思考,是否應該把店裡部分設備和鉛字留下來,給子孫作紀念,「畢竟印刷可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但當協盛、振興鑄字行相繼收掉,張先生警覺到,活版鉛字在臺灣可能真的會從此消失,比起留下一小部分給家族後代,他更想將整間鑄字行保存下來,作為臺灣活字印刷文化的見證。
鑄字行因鉛字、銅模都脆弱,過去並不開放給人們進出,常是門口收稿、門內檢稿、門外等稿,「但也許現在正是把門打開,請大家走進來的時刻。」張先生說。
但如今有些用了四十幾年的銅模已經不堪使用,若要能持續生產鉛字,光是重製那些銅模就需要一、兩億臺幣,家人均對此抱持反對立場。張先生後來產生了建立工藝館的想法,而這個念頭,到二○○八年張先生的父親過世,讓他就此下定決心。同年「活版字體復刻計畫」正式啟動。
「活版字體復刻計畫」以日星的初號楷體為對象,包含了數個工作階段,其中包括檢出缺損字的銅模並鑄字、打樣並掃描、修補字體、電腦軟體描字與轉檔、雕模、修模。而這個計畫遇到比較大的難題在於楷書的性質因較可反映出人書寫的美學與對文字的觀點,獨具個性和體態,但這項特色卻也成為難以用電腦重新整合的瓶頸。
「接下來,要委託專業來進行字的整修,或者自行培養專才,既是繼續進行復刻計畫,也一邊籌備未來的工藝館。」張先生堅定地說道。而這還只是第一個章節,活字印刷文化保存的活動才正要展開。
【還是鉛字印得漂亮──出版人談活字印刷】專訪洪範書店 葉步榮、葉雲平
鄰近作家王文興故居、也是《家變》場景的紀州庵,不遠處是過去林立舊書店的牯嶺街,這裡是廈門街一一三巷,一個巷子裡,除有詩人余光中居於此,「爾雅」與「洪範」兩家出版社也都開在這裡。過去文學圈素有「文登二大報,出書找五小」的說法,暱稱「五小」的五家文學出版社,這巷裡就占了兩家。
電腦排版、印刷的技術當年如此來勢洶洶地欲取代舊式印刷術,活字印刷產業瞬間陷入了無可挽回的頹勢,而當其他出版社順隨進入新的印刷紀元,洪範卻勉力支撐,為臺灣最後一本鉛字印刷書籍的「初版」時間,硬是再往後延了幾年。為什麼非堅持鉛字印刷不可?「因為好看。鉛字字體結構的漂亮、凸版印刷的立體感,電腦完全無法相比。」葉步榮先生毫不猶豫地說。
電腦技術盛起的初期,字體之粗陋,讓文學出版社是完全看不上眼。字的「模樣」畢竟牽涉到物質性,對老出版人而言,沿用了四十多年的字體與電腦字體仍難以並論。
面對現實的置宜之道
「永裕」這家印刷廠自有一套日本字體,且可鑄模,對字體一向講究的葉先生在印刷師傅日漸短缺、無力承接大量業務時,仍繼續在永裕檢字、排版,然後另找自行開業的印刷師傅付印。
當活字印刷產業各個環節開始崩解,產量與品質無可避免地面臨下降,洪範試著以階段性的轉換代替瞬間投降。「活字印刷的『印刷』,不是單純將鉛版與紙張扣上即可,一個版會因標點、空白的分布等各種原因產生不均勻的壓力、輕重,使版面結構歪斜,需要靠人為精細調整,才能達成完美的成品,而這完全依賴師傅的功力」,葉先生說。這時洪範的妥協方法是改用照相打字,意即先將字打在相紙上,再以平版印刷,雖沒有了凸版的立體感,但仍有鉛字的秀麗,張系國
的《男人的手帕》即是這時期的出版品。接著,鑄字廠相繼歇業,洪範終於不得不轉向電腦打字,但採用了一套日本製作的電腦字體,其型態算是頗為接近之前臺灣普遍使用的日製鉛字;然而,保有這份美學堅持的人畢竟只是小眾,這套字體逐漸不再更新與擴充,遇到缺漏的字只能從別的字體系統取,直到這個時間點,洪範才忍痛結束使用鉛字印刷,這最後一本,是一九九七年出版的《徐志摩散文選》。
這數個階段並非斷然割開,而是交替著採用幾種方式;當時洪範的出書量算大,可是活字產業規模急遽縮小, 因此採用平版或電腦印刷的書籍比重必然持續增加。「活字的工精細, 且成本也高, 所以當時還採用活字印刷的出版品可作為行銷賣點,例如魯迅和沈從文作品、王禎和的《嫁妝一牛車》等。」
好的鉛字和印刷工夫是成就優秀活字印刷出版品不可或缺的元素,無法擁有這些條件,洪範也就毅然決然地揮別了活字年代。只有當過去鉛字書籍再版時,若內文有相當改動,為避免活字和電腦字的版面協調性問題,才針對該些段落去檢鉛字製版,例如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再版時的最後一章就做了上述處理。
編輯工作亦反應在書籍品質
活字和平版印刷時代,在編輯流程上的差異並不大,不過,倒是有獨屬於活字的常見編輯問題:例如,排好的版在搬送過程中受到碰撞,或者因工人疏失移動到版面,可能邊角的字被碰損、掉出的字被直接插回去卻放顛倒了,造成已做好校對,但印出卻發現又有錯誤的情況。特殊的「避頭點」(每一行的第一字不可是標點符號)處理方式則是將前一行的標點以人工切字方式縮小,略作上提,將空白壓縮,讓原本會出現在隔行最頂的標點併入此行。
臺灣的活字印刷多採用偏大的九號字,葉先生說,若在鉛字品質、銅模、紙張和印刷技術上都能更嚴謹,就算字小一點,亦能清晰。葉先生以日本為例,只要銅模稍有模糊就會重鑄;排版時調整行距的條塊,不是使用易熱脹冷縮的木料,而是不鏽鋼;排好的版不是只用繩子捆起,而是用特殊的固定方式,將搬運過程中版面被碰損的情況降到最低。看似細節,其實都是對出版品的堅持。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