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去-王士元教授八十歲賀壽文集
商品資訊
定價
:NT$ 720 元優惠價
:79 折 569 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7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王士元教授是當代最具活力的語言學家之一。他引領中國語言學達到新的水平。他以創立著名的「詞彙擴散理論」而在國際語言學界享負盛譽;他又進行跨學科開放式語言研究,把語言學研究和電腦科學結合,從廣度和深度開拓了語言研究的領域,是推進中國語言學的核心學者;他是劃時代的語言學大師。
今年適逢王教授 80華誕,教授門下高足與學界朋友共同編著這本文集向王教授致敬。文集匯聚了六十多篇來自兩岸三地、歐美東亞的精選華章,分為中文、英文兩輯出版。作者都活躍在語言學各領域的前沿,多方法、多角度進行語言的探索研究,其中多以中國語言為分析課題,更有部分文章從現代語言實驗、考古學、古人類學、心理學以及計算建模等跨學科方式研究語言,帶領讀者進入語言學研究的全新境界。
本書顯示了現代語言學的創新成果,體現了王教授的學術理念。對於語言研究學者極具參考價值,亦能拓展語言專業的學生對中國語言學的認識。熱愛中國文化的讀者亦可透過中國語言的研究,增加對中國文化的瞭解。
今年適逢王教授 80華誕,教授門下高足與學界朋友共同編著這本文集向王教授致敬。文集匯聚了六十多篇來自兩岸三地、歐美東亞的精選華章,分為中文、英文兩輯出版。作者都活躍在語言學各領域的前沿,多方法、多角度進行語言的探索研究,其中多以中國語言為分析課題,更有部分文章從現代語言實驗、考古學、古人類學、心理學以及計算建模等跨學科方式研究語言,帶領讀者進入語言學研究的全新境界。
本書顯示了現代語言學的創新成果,體現了王教授的學術理念。對於語言研究學者極具參考價值,亦能拓展語言專業的學生對中國語言學的認識。熱愛中國文化的讀者亦可透過中國語言的研究,增加對中國文化的瞭解。
作者簡介
石鋒
南開大學教授、南開大學語言所所長,《南開語言學刊》和《實驗語言學》主編。研究領域為實驗語言學,包括語言演化、語言習得與語言接觸。
彭剛
香港中文大學研究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學語言學及現代語言系語言與認知實驗室主任,《實驗語言學》副主編。研究領域包括實驗語音學、心理語言學、神經語言學和聽力障礙。
南開大學教授、南開大學語言所所長,《南開語言學刊》和《實驗語言學》主編。研究領域為實驗語言學,包括語言演化、語言習得與語言接觸。
彭剛
香港中文大學研究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學語言學及現代語言系語言與認知實驗室主任,《實驗語言學》副主編。研究領域包括實驗語音學、心理語言學、神經語言學和聽力障礙。
目次
第 1章 中古精莊章知四系在漢語方言中的歷史音變 嚴棉
第 2章 漢韓漢字不規則讀音的成因分析 嚴翼相
第 3章 解消名義 —語用史的一項假設 何大安
第 4章 信息化地球村時代的漢語適應問題 陸丙甫
第 5章 上古音韻研究的新視角 馮勝利
第 6章 《切韻 ‧ 序》今譯與新注 馮蒸
第 7章 官話方言三分及其意義 劉勳寧
第 8章 基於 EPG的蒙古語標準話詞首輔音舌位變化及其約束度研究 呼和、包桂蘭
第 9章音位負擔量計量研究 —以藏緬語為例 孔江平
第 10章 麻窩羌語元音音系再探 孫天心、余文生
第 11章 重視中國少數民族語言中一些特殊語音現象的記錄、分析和規範 孫宏開
第 12章 漢語詞彙—語法連續統 —結構助詞「的」和唯一性 孫朝奮
第 13章 濁上歸去和去聲似上 尉遲治平
第 14章 壯侗語族表示「一」的幾個來源 張惠英
第 15章 遊戲中的遊戲 —粵語怎麼說「石頭、剪子、布」 張洪年
第 16章 語言接觸與數詞衰變 —綠春哈尼數詞的 50年變化 戴慶廈
第 17章 谷饒方言的四個降調 洪英 、林文芳、朱曉農
第 18章 「濁音」及其「清化」的語音基礎探索 曹劍芬
第 19章 鼻音尾/鼻化小稱詞的演變及其殘跡 曹逢甫、謝音琪
第 20章 再論天津話的源與流 曾曉渝
第 21章 語言文化背景與多模態情感表達和感知 李愛軍、黨建武、方強
第 22章 論語言關係類型學及結構類型的演變趨勢 李葆嘉
第 23章 論「營魄抱一」 楊秀芳
第 24章 音節型語言演化的語音後果 江荻
第25章 腦與語言的共同進化 王曼、江銘虎、王琳
第 26章 白語與白族的流變 — 多角度結合的視野 汪鋒
第 27章 官話歷史上的幾個競爭性音變 沈鍾偉
第 28章 從稻米的名稱看稻米的發源地 潘悟雲
第 29章 香港書面漢語裏的詞彙化過程—從「到爆」說起 石定栩、劉藝、盛玉麒
第 30章 侗台語的穩定詞根 羅永現
第 31章 明清時代閩南語特指問句的反詰用法 連金發
第32章 關於畬話的系屬問題 鄧曉玲、鄧曉華
第 33章 漢藏語言聲調起源的平仄四聲模式和三聲二聲亞型 鄭張尚芳
第34章 方式助詞在廣西漢語方言和壯侗語中的擴散—源頭、過程及啟示 黃陽、郭必之
第 35章詩詞詞彙意象資料庫建構 鄭錦全
第 36章 從 19世紀英國傳教士上海方言著作中的五項音變看詞彙擴散 錢乃榮
第37章 狹義的語言接觸概念及相關問題 意西微薩‧阿錯
第 38章 比較的充分性與原始語言的恰當重構 陳保亞
第 39章 歷史層次分析法 陳忠敏
第 40章 從洛陽話和青海三個方言看元音高頂出位 麥耘
第 41章 語料庫驅動的詞義預測研究 黃居仁、洪嘉馡
第 42章 音義結合是任意的嗎? 石鋒
第 43章 漢語的話題、焦點和全稱量化研究 潘海華
附錄王士元教授專訪
第 2章 漢韓漢字不規則讀音的成因分析 嚴翼相
第 3章 解消名義 —語用史的一項假設 何大安
第 4章 信息化地球村時代的漢語適應問題 陸丙甫
第 5章 上古音韻研究的新視角 馮勝利
第 6章 《切韻 ‧ 序》今譯與新注 馮蒸
第 7章 官話方言三分及其意義 劉勳寧
第 8章 基於 EPG的蒙古語標準話詞首輔音舌位變化及其約束度研究 呼和、包桂蘭
第 9章音位負擔量計量研究 —以藏緬語為例 孔江平
第 10章 麻窩羌語元音音系再探 孫天心、余文生
第 11章 重視中國少數民族語言中一些特殊語音現象的記錄、分析和規範 孫宏開
第 12章 漢語詞彙—語法連續統 —結構助詞「的」和唯一性 孫朝奮
第 13章 濁上歸去和去聲似上 尉遲治平
第 14章 壯侗語族表示「一」的幾個來源 張惠英
第 15章 遊戲中的遊戲 —粵語怎麼說「石頭、剪子、布」 張洪年
第 16章 語言接觸與數詞衰變 —綠春哈尼數詞的 50年變化 戴慶廈
第 17章 谷饒方言的四個降調 洪英 、林文芳、朱曉農
第 18章 「濁音」及其「清化」的語音基礎探索 曹劍芬
第 19章 鼻音尾/鼻化小稱詞的演變及其殘跡 曹逢甫、謝音琪
第 20章 再論天津話的源與流 曾曉渝
第 21章 語言文化背景與多模態情感表達和感知 李愛軍、黨建武、方強
第 22章 論語言關係類型學及結構類型的演變趨勢 李葆嘉
第 23章 論「營魄抱一」 楊秀芳
第 24章 音節型語言演化的語音後果 江荻
第25章 腦與語言的共同進化 王曼、江銘虎、王琳
第 26章 白語與白族的流變 — 多角度結合的視野 汪鋒
第 27章 官話歷史上的幾個競爭性音變 沈鍾偉
第 28章 從稻米的名稱看稻米的發源地 潘悟雲
第 29章 香港書面漢語裏的詞彙化過程—從「到爆」說起 石定栩、劉藝、盛玉麒
第 30章 侗台語的穩定詞根 羅永現
第 31章 明清時代閩南語特指問句的反詰用法 連金發
第32章 關於畬話的系屬問題 鄧曉玲、鄧曉華
第 33章 漢藏語言聲調起源的平仄四聲模式和三聲二聲亞型 鄭張尚芳
第34章 方式助詞在廣西漢語方言和壯侗語中的擴散—源頭、過程及啟示 黃陽、郭必之
第 35章詩詞詞彙意象資料庫建構 鄭錦全
第 36章 從 19世紀英國傳教士上海方言著作中的五項音變看詞彙擴散 錢乃榮
第37章 狹義的語言接觸概念及相關問題 意西微薩‧阿錯
第 38章 比較的充分性與原始語言的恰當重構 陳保亞
第 39章 歷史層次分析法 陳忠敏
第 40章 從洛陽話和青海三個方言看元音高頂出位 麥耘
第 41章 語料庫驅動的詞義預測研究 黃居仁、洪嘉馡
第 42章 音義結合是任意的嗎? 石鋒
第 43章 漢語的話題、焦點和全稱量化研究 潘海華
附錄王士元教授專訪
書摘/試閱
前言
王士元:劃時代的語言學家(節錄)
大江東去,
浪淘盡,
千古風流人物。
──(宋)蘇東坡
翻開語言學悠久的歷史長卷,閃爍著一個個熟悉的姓名。眾多的語言學家把自己的人生和智慧投入到語言研究之中,在探索語言奧秘的道路上,前赴後繼,奮力前行。20世紀以來最具活力的語言學家中,我們可以看到司個光輝的大字:王士元。
王士元先生是跨學科語言研究的先驅,演化語言學的巨匠。王士元先生是享譽世界的語言學大師,是劃時代的語言學家。
《王士元教授80歲賀壽文集》的編纂得到中國大陸、港台、東亞及歐美眾多語言學家的熱情支持,彙集六十餘篇當今語言學各領域的精美華文,分為中文、英文兩輯,在王先生80歲壽誕之日正式發行。這是中國語言學界的一件大事,也是國際語言學界的一件大事。躬逢其盛,與有榮焉!撫今追昔,心潮澎湃。
文集名為《大江東去》,有兩層含義:一是比喻王士元先生的語言學研究如滾滾長江奔湧東流,一江春水匯入大海;一是形容當代世界語言學研究從西向東的潮流氣勢磅礡,充滿創新的活力。詩人的「大江東去」四字,極簡潔、質僕又氣象宏大,抒發對英雄豪傑的懷念,並富含千古興亡的哲理,自古以來,無人超越。
我們慶祝王士元先生80華誕,不僅是為王先生在語言研究中的卓越貢獻,而且是為王先生所代表的當代語言學的目標和方向。從國際語言學的現狀和全域來觀察,從現代語言學歷史發展來思考,王士元先生五十餘年來的語言學研究工作給我們珍貴的啟示,是半個多世紀以來語言學行進足跡的投影。
一、從雅克布森說起
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和雅克布森(Roman Jakobson)是20世紀語言學的兩座高峰。然而,搭們在中的境遇卻迥然不同。雅克布森似乎還鮮為人知。這是在非正常的歷史和社會條件下形成的亟待改變的學術盲區現象。
索緒爾因克服19世紀語言學的極端歷史主義傾向而被譽為「現代語言學之父」。然而,一種傾向掩蓋另一種傾向,索緒爾強調共時研究又走向另一極端。他「就語言而研究語言」,排除「所有屬於『外部語言學』的東西」(1980,20頁),提倡封閉的小語言學。語言研究越走越窄,走進象牙之塔。一個學科矯往過正了。
雅克布森是20世紀最有才華和最富想象力的語言學家與文學家之一。他受到索緒爾影響,最早提出結構-功能的分析分法,奠定布拉格學派理論基礎,被譽為「結構主義之父」。他把結構作為分析分法,而不是研究目標。他把人類學引入語言學,使詩學和語言學結合,到醫院裡考察失語症(1941),語生學家合作提出語言區別特徵(1951)。雅克布森提倡開放的大語言學。他不是簡單地重複索緒爾的詞句,而是真正繼承發展了索緒爾創新的精髓。他是一位跨學科、跨領域、跨學派的開放式語言學研究的先驅。
王士元先生的語言學理念跟雅克布森一脈相承,從語言演化的高度,把考古學、遺傳學跟語言學作為三個窗口(1998),從廣度和深度上開拓了語言研究的領域。王先生開闢的跨學科視野集中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王先生最早把語言學和電腦結合起來,使得語言學插上了現代科技的翅膀;二是王先生把人類在腦科學上的進展應用於語言演化研究,一直探索在語言研究的最前沿。
早在上世紀60年代,王先生與鄭錦全等同事率先做成第一部漢語方言電腦詞典,也即最早的語言資料數據庫。詞彙擴散理論的創立就是當時以這個數據庫為基礎而引發的,是最早的電腦和語言學結合得到的成果。他曾經跟是界上傑出的數學家弗里曼(D.A. Freedman)合作利用概率計算的方法解決人類語言的單起源還是多起源的問題(1996)。近年來他利用電腦建模仿真方法類比語言起源的約定俗成過程(2001),還成功地把電腦建模用於研究語言演化中橫向的和縱向的傳播(2005)。他跟「遺傳演算法之父」賀蘭(John H. Holland)密切合作,推進了對語研這個複雜適應的建模仿真研究。
王先生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進行漢語聲調的聽感實驗(1967),還與著名心理語言學家曾志朗等同事探究語言與大腦的聯繫(1977),開啟了漢語和漢字的心理語言學與神經語言學研究。他們在1970年的伯克利效區合開一門課「語言的生物基礎」,多年後曾先生還懷念那段彼此切磋的精彩時光帶來的「淋漓盡致的暢快」。王先生一直沒有停止前進的腳步,他的《語言、演化與大腦》(2011)、《演化語言學論集》(2013)以及一系列論文反映出研究的最新進展。
王先生以他豐碩的獨創性研究成果,走出了一條多學科結合的語言研究的新路,改變了當代語言研究的面貌,使語言學跟人類科學同步發展。語言學理論體系以及研究方式由此引發的深刻變革將隨時間推移而愈加顯現。王士元先生舉旗開路,是跨學科開放式語言研究的大師,是繼雅克布森之後的又一座高峰。
王士元:劃時代的語言學家(節錄)
大江東去,
浪淘盡,
千古風流人物。
──(宋)蘇東坡
翻開語言學悠久的歷史長卷,閃爍著一個個熟悉的姓名。眾多的語言學家把自己的人生和智慧投入到語言研究之中,在探索語言奧秘的道路上,前赴後繼,奮力前行。20世紀以來最具活力的語言學家中,我們可以看到司個光輝的大字:王士元。
王士元先生是跨學科語言研究的先驅,演化語言學的巨匠。王士元先生是享譽世界的語言學大師,是劃時代的語言學家。
《王士元教授80歲賀壽文集》的編纂得到中國大陸、港台、東亞及歐美眾多語言學家的熱情支持,彙集六十餘篇當今語言學各領域的精美華文,分為中文、英文兩輯,在王先生80歲壽誕之日正式發行。這是中國語言學界的一件大事,也是國際語言學界的一件大事。躬逢其盛,與有榮焉!撫今追昔,心潮澎湃。
文集名為《大江東去》,有兩層含義:一是比喻王士元先生的語言學研究如滾滾長江奔湧東流,一江春水匯入大海;一是形容當代世界語言學研究從西向東的潮流氣勢磅礡,充滿創新的活力。詩人的「大江東去」四字,極簡潔、質僕又氣象宏大,抒發對英雄豪傑的懷念,並富含千古興亡的哲理,自古以來,無人超越。
我們慶祝王士元先生80華誕,不僅是為王先生在語言研究中的卓越貢獻,而且是為王先生所代表的當代語言學的目標和方向。從國際語言學的現狀和全域來觀察,從現代語言學歷史發展來思考,王士元先生五十餘年來的語言學研究工作給我們珍貴的啟示,是半個多世紀以來語言學行進足跡的投影。
一、從雅克布森說起
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和雅克布森(Roman Jakobson)是20世紀語言學的兩座高峰。然而,搭們在中的境遇卻迥然不同。雅克布森似乎還鮮為人知。這是在非正常的歷史和社會條件下形成的亟待改變的學術盲區現象。
索緒爾因克服19世紀語言學的極端歷史主義傾向而被譽為「現代語言學之父」。然而,一種傾向掩蓋另一種傾向,索緒爾強調共時研究又走向另一極端。他「就語言而研究語言」,排除「所有屬於『外部語言學』的東西」(1980,20頁),提倡封閉的小語言學。語言研究越走越窄,走進象牙之塔。一個學科矯往過正了。
雅克布森是20世紀最有才華和最富想象力的語言學家與文學家之一。他受到索緒爾影響,最早提出結構-功能的分析分法,奠定布拉格學派理論基礎,被譽為「結構主義之父」。他把結構作為分析分法,而不是研究目標。他把人類學引入語言學,使詩學和語言學結合,到醫院裡考察失語症(1941),語生學家合作提出語言區別特徵(1951)。雅克布森提倡開放的大語言學。他不是簡單地重複索緒爾的詞句,而是真正繼承發展了索緒爾創新的精髓。他是一位跨學科、跨領域、跨學派的開放式語言學研究的先驅。
王士元先生的語言學理念跟雅克布森一脈相承,從語言演化的高度,把考古學、遺傳學跟語言學作為三個窗口(1998),從廣度和深度上開拓了語言研究的領域。王先生開闢的跨學科視野集中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王先生最早把語言學和電腦結合起來,使得語言學插上了現代科技的翅膀;二是王先生把人類在腦科學上的進展應用於語言演化研究,一直探索在語言研究的最前沿。
早在上世紀60年代,王先生與鄭錦全等同事率先做成第一部漢語方言電腦詞典,也即最早的語言資料數據庫。詞彙擴散理論的創立就是當時以這個數據庫為基礎而引發的,是最早的電腦和語言學結合得到的成果。他曾經跟是界上傑出的數學家弗里曼(D.A. Freedman)合作利用概率計算的方法解決人類語言的單起源還是多起源的問題(1996)。近年來他利用電腦建模仿真方法類比語言起源的約定俗成過程(2001),還成功地把電腦建模用於研究語言演化中橫向的和縱向的傳播(2005)。他跟「遺傳演算法之父」賀蘭(John H. Holland)密切合作,推進了對語研這個複雜適應的建模仿真研究。
王先生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進行漢語聲調的聽感實驗(1967),還與著名心理語言學家曾志朗等同事探究語言與大腦的聯繫(1977),開啟了漢語和漢字的心理語言學與神經語言學研究。他們在1970年的伯克利效區合開一門課「語言的生物基礎」,多年後曾先生還懷念那段彼此切磋的精彩時光帶來的「淋漓盡致的暢快」。王先生一直沒有停止前進的腳步,他的《語言、演化與大腦》(2011)、《演化語言學論集》(2013)以及一系列論文反映出研究的最新進展。
王先生以他豐碩的獨創性研究成果,走出了一條多學科結合的語言研究的新路,改變了當代語言研究的面貌,使語言學跟人類科學同步發展。語言學理論體系以及研究方式由此引發的深刻變革將隨時間推移而愈加顯現。王士元先生舉旗開路,是跨學科開放式語言研究的大師,是繼雅克布森之後的又一座高峰。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