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特色】
一個曾窮到每天只能吃菠蘿麵包的小子,
為何能成為永康商圈住戶與店家最信任服氣的人?
凡事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甚至願意犧牲個人私利,讓事情圓滿,
這就是李慶隆的「讓利」哲學。
因讓利而帶來的眾人最大利益,自然能換來信任、合作與友誼。
懂得讓利,你也能像他一樣扭轉命運、脫離困境,從此無往不利!
【內容簡介】
曾經,他只是個工廠貼皮工、養豬員、賣金絲雀的小販、建設公司的工友;
後來,他的房仲公司穩占台北市永康街、麗水街、青田街七成以上的房屋交易量,
更驚人的是,他還在有「天下第一里」之稱的永康社區,擔任了14年的理事長,
是令台北人引以為傲的永康國際商圈幕後推手。
李慶隆的人生中有無數次關鍵性的轉折,但他不認為那是奇蹟,而是方向正確的努力與貴人相助的結果。
他第一年做業務的時候,每天早餐吃一個菠籮麵包配一瓶紙盒牛奶,足足吃了365天,所以現在看到菠籮麵包就興趣缺缺。而沒錢租房子的他每天睡在公司上漆的會議桌上,導致夏天時背部長滿汗疹、抓得血肉模糊,也絲毫不以為苦。當時流下的汗水和淚水,一直是他挑戰再挑戰的動力。
他認為,人能否創造自己想要的人生,除了要對自己有信心、肯努力,更重要的是,能否讓身邊的人都成為你的貴人。縱橫房產業多年,加上長年擔任住滿政務官、閣員、明星、總裁、CEO、高知識分子的永康商圈文化協進會理事長,他深深明白,待人處世若總把自身利益放第一位,絕對難以達到人我雙贏的目的,更懂得財富只是讓他更有能力幫助別人的手段,而非最終目標。
因此,眼看近年來台灣的大環境不佳,讓很多年輕人覺得失望沮喪,一向低調的李慶隆,決定不藏私的分享他奮鬥求生的故事,以及他的「讓利」成功哲學。他鼓勵年輕人應該將惡劣的環境當作試煉,找出突破重圍的訣竅。誰說先天不良,後天一定失調?李慶隆的故事告訴我們:你可以不用踩著別人的頭往上爬,生命中遇到的每一個人,都能幫助你愈攀愈高!
※本書版稅將全數捐贈以下單位:布農部落文教基金會、佳音文教基金會、傳神居家照顧協會、勵馨基金會。
◆李慶隆的讓利哲學
關於人際……
‧一句話可以讓顧客不再上門,一句話也可以化解一場危機。
‧好事總多磨,多給對方時間思考,更有成功的可能。
‧幫助他人不僅是為自己築防護牆,同時也是在開拓各種後路,因為你無法預料何時會需要向他人要求幫助。
關於創業……
‧要成功,得先有時間停下來想一想、看一看,而不是一味向前衝。
‧當客戶對你提出質疑時,你要高興,因為你的機會來了。當客戶對你設防線時,你要對自己更有信心,只要說對話、做對反應,這些防線都會一一瓦解的。
‧現在的世界,埋頭苦幹不見得會成功,年輕人反而要多多體驗人生與生活,才會發現生活的需求是什麼,進而從這些需求裡找到致富的關鍵。
關於人生……
‧受制於人的命才是「歹命」,而只要自己能掌控的命,就是好命了。
‧不管他人如何比高下、如何看你,最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自己,這將會決定你做事的成就高度。
‧人在消沉的時候,只要有一個正面的聲音,就有力量把自己拉出來,千萬不要一個人百轉千迴在自己可憐自己,這對事情是沒有任何幫助的。
‧一再的退卻,很容易就像金絲雀那樣,習慣了被豢養,最終喪失了求生能力。外面的世界也許危險,但同時也精采萬分。年輕人要相信自己可以做自己的主人,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
◆名人推薦
布農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白光勝
佳音電台台長 呂思瑜
立法委員 蔣乃辛
勵馨基金會執行長 紀惠容
知名演員及公益活動家 孫越
小英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蔡英文
一個曾窮到每天只能吃菠蘿麵包的小子,
為何能成為永康商圈住戶與店家最信任服氣的人?
凡事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甚至願意犧牲個人私利,讓事情圓滿,
這就是李慶隆的「讓利」哲學。
因讓利而帶來的眾人最大利益,自然能換來信任、合作與友誼。
懂得讓利,你也能像他一樣扭轉命運、脫離困境,從此無往不利!
【內容簡介】
曾經,他只是個工廠貼皮工、養豬員、賣金絲雀的小販、建設公司的工友;
後來,他的房仲公司穩占台北市永康街、麗水街、青田街七成以上的房屋交易量,
更驚人的是,他還在有「天下第一里」之稱的永康社區,擔任了14年的理事長,
是令台北人引以為傲的永康國際商圈幕後推手。
李慶隆的人生中有無數次關鍵性的轉折,但他不認為那是奇蹟,而是方向正確的努力與貴人相助的結果。
他第一年做業務的時候,每天早餐吃一個菠籮麵包配一瓶紙盒牛奶,足足吃了365天,所以現在看到菠籮麵包就興趣缺缺。而沒錢租房子的他每天睡在公司上漆的會議桌上,導致夏天時背部長滿汗疹、抓得血肉模糊,也絲毫不以為苦。當時流下的汗水和淚水,一直是他挑戰再挑戰的動力。
他認為,人能否創造自己想要的人生,除了要對自己有信心、肯努力,更重要的是,能否讓身邊的人都成為你的貴人。縱橫房產業多年,加上長年擔任住滿政務官、閣員、明星、總裁、CEO、高知識分子的永康商圈文化協進會理事長,他深深明白,待人處世若總把自身利益放第一位,絕對難以達到人我雙贏的目的,更懂得財富只是讓他更有能力幫助別人的手段,而非最終目標。
因此,眼看近年來台灣的大環境不佳,讓很多年輕人覺得失望沮喪,一向低調的李慶隆,決定不藏私的分享他奮鬥求生的故事,以及他的「讓利」成功哲學。他鼓勵年輕人應該將惡劣的環境當作試煉,找出突破重圍的訣竅。誰說先天不良,後天一定失調?李慶隆的故事告訴我們:你可以不用踩著別人的頭往上爬,生命中遇到的每一個人,都能幫助你愈攀愈高!
※本書版稅將全數捐贈以下單位:布農部落文教基金會、佳音文教基金會、傳神居家照顧協會、勵馨基金會。
◆李慶隆的讓利哲學
關於人際……
‧一句話可以讓顧客不再上門,一句話也可以化解一場危機。
‧好事總多磨,多給對方時間思考,更有成功的可能。
‧幫助他人不僅是為自己築防護牆,同時也是在開拓各種後路,因為你無法預料何時會需要向他人要求幫助。
關於創業……
‧要成功,得先有時間停下來想一想、看一看,而不是一味向前衝。
‧當客戶對你提出質疑時,你要高興,因為你的機會來了。當客戶對你設防線時,你要對自己更有信心,只要說對話、做對反應,這些防線都會一一瓦解的。
‧現在的世界,埋頭苦幹不見得會成功,年輕人反而要多多體驗人生與生活,才會發現生活的需求是什麼,進而從這些需求裡找到致富的關鍵。
關於人生……
‧受制於人的命才是「歹命」,而只要自己能掌控的命,就是好命了。
‧不管他人如何比高下、如何看你,最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自己,這將會決定你做事的成就高度。
‧人在消沉的時候,只要有一個正面的聲音,就有力量把自己拉出來,千萬不要一個人百轉千迴在自己可憐自己,這對事情是沒有任何幫助的。
‧一再的退卻,很容易就像金絲雀那樣,習慣了被豢養,最終喪失了求生能力。外面的世界也許危險,但同時也精采萬分。年輕人要相信自己可以做自己的主人,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
◆名人推薦
布農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白光勝
佳音電台台長 呂思瑜
立法委員 蔣乃辛
勵馨基金會執行長 紀惠容
知名演員及公益活動家 孫越
小英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蔡英文
作者簡介
1950年10月22日出生於南投草屯鎮,從小家境困窘,曾經從事工廠貼皮工、養豬場獸醫助理、鳥販、建設開發公司工友……等工作。第一年在建設公司當工友時,他365天每天早上吃菠蘿麵包配牛奶,因此後來再也不想碰菠蘿麵包。
17歲時成立「雷鳴養鳥協會」,擔任會長,23歲即成立房地產仲介公司,投身房地產業超過40年,他總能透過細心觀察,從小處發現大道理,讓看似平凡的工作變成不凡。
20年來,李慶隆深耕永康街,10年前創設大永康商圈文化協進會,並擔任理事長。他由於多年來關心600位獨居老人的飲食及生活照護,2013年獲新加坡政府頒發金獅獎特別貢獻獎。除此之外,也積極參與勵馨基金會、台東布農文教基金會等多家社福機構的愛心活動。
著有《讓利,讓你無往不利:永康國際商圈推手李慶隆的故事》(圓神出版)。
經歷
美商ERA不動產 首席顧問
台北市南區房仲聯誼會 會長
台北市永福生活圈社區發展協會 創會會長
現任台北市永康國際商圈協進會 理事長
17歲時成立「雷鳴養鳥協會」,擔任會長,23歲即成立房地產仲介公司,投身房地產業超過40年,他總能透過細心觀察,從小處發現大道理,讓看似平凡的工作變成不凡。
20年來,李慶隆深耕永康街,10年前創設大永康商圈文化協進會,並擔任理事長。他由於多年來關心600位獨居老人的飲食及生活照護,2013年獲新加坡政府頒發金獅獎特別貢獻獎。除此之外,也積極參與勵馨基金會、台東布農文教基金會等多家社福機構的愛心活動。
著有《讓利,讓你無往不利:永康國際商圈推手李慶隆的故事》(圓神出版)。
經歷
美商ERA不動產 首席顧問
台北市南區房仲聯誼會 會長
台北市永福生活圈社區發展協會 創會會長
現任台北市永康國際商圈協進會 理事長
目次
各界推薦文
前言 沒有誰輸誰贏,只有先讓後讓
第一章 不管好運歹運,抓住機會就能轉運
異中求同,從共同利益著手──從永康「夜市」談起
做大自己的格局──永康商圈走向國際化的道路
建立自信,受用一生
自己決定人生的可能性,才是真「自由」──十七歲的賣鳥小販
命運不是天說了算──此生拒絕再吃菠蘿麵包!
第二章 讓利換來助力──享受生命中的峰迴路轉
找到支撐自己前進的主要動力
處境再難,也要每天對自己信心喊話
觀察生活細節,了解顧客需求
在對的時機,說對的話
用專業、誠心去交朋友
每個相遇的人都珍貴
法律解決不了的情與義
第三章 那些學校不會告訴我們的事
如何無中生有,善用資源
保護自己的各種方法
小小的夢想,實際的行動
成功店家的寶貴經驗──體驗生活,找出需求
用有限的金錢,改善最多人的生活
生活中的問題,要從生活裡找答案
購屋與理財的重要觀念
無形的安定力量
不求回報的行為,最快樂
前言 沒有誰輸誰贏,只有先讓後讓
第一章 不管好運歹運,抓住機會就能轉運
異中求同,從共同利益著手──從永康「夜市」談起
做大自己的格局──永康商圈走向國際化的道路
建立自信,受用一生
自己決定人生的可能性,才是真「自由」──十七歲的賣鳥小販
命運不是天說了算──此生拒絕再吃菠蘿麵包!
第二章 讓利換來助力──享受生命中的峰迴路轉
找到支撐自己前進的主要動力
處境再難,也要每天對自己信心喊話
觀察生活細節,了解顧客需求
在對的時機,說對的話
用專業、誠心去交朋友
每個相遇的人都珍貴
法律解決不了的情與義
第三章 那些學校不會告訴我們的事
如何無中生有,善用資源
保護自己的各種方法
小小的夢想,實際的行動
成功店家的寶貴經驗──體驗生活,找出需求
用有限的金錢,改善最多人的生活
生活中的問題,要從生活裡找答案
購屋與理財的重要觀念
無形的安定力量
不求回報的行為,最快樂
書摘/試閱
前言
沒有誰輸誰贏,只有先讓後讓
我住在永康街附近已經幾十年了,朋友來訪時,我常習慣招待他們到永康商圈吃飯,讓他們見見永康街這些年來的變化,每次接待的朋友對餐廳的菜色讚嘆不已,或是走在街上露出滿意的微笑,這些細微的表現都讓我很開心。這就好像自己的小孩得到外人肯定一樣,充滿成就感。
現在在台北市,能在舒適的小巷弄裡吃飯愈來愈不容易了。台北市的巷弄都不寬,大多屬於住商混合,有一些地區禁止六米巷內做餐廳營業,以免影響到附近居住品質。我多次跟台北市長、都市發展局的局長開會,建議他們:如果一家餐廳營業超過十年以上,一直可以控管油煙、噪音的話,就應該准許繼續營業。我希望台北的永康街可以參考大直模式,大直老街本身並沒有變動,也有很多特色商店在小巷內營業,而在大直老街之外再設重畫區,裡面有寬廣的街道,等於是把住宅有計畫的往周邊移動。
大直這二十五年來發展完善,有好幾棟建案價格比大安區還貴。住家與商家之間的爭議根源,其實是雙方利益擺不平,一方為了賺錢,一方為了維護居住品質,沒有誰對誰錯。人生大抵也是如此,很多衝突時刻,導火線都只是一個沒有對錯的利益問題而已。經過我多次跟台北市政府開會,我們得到一個折衷的方案:由我們永康商圈直接跟台北市商業處訂立十條自律公約,約束店家不能營業超過十點半,也承諾不會造成噪音和油煙問題。我們商圈裡八成的店家都簽署了這項協議,因而能夠繼續營業。於是居民的生活品質得到保障,而店家藉由提升產品品質,走中高價位而有較高的利潤,可以說是雙贏的局面。
我習慣招待朋友到這裡的一家素食餐廳,老闆娘非常用心,從食材到烹煮的技巧無一可挑剔,讓即便吃慣大魚大肉的食客,也能完全沉浸於享受這些菜色,而忘記食材沒有絲毫「肉味」。這一天,我請了朋友到這家餐廳吃飯,結帳時是一千零一元,我掏了一千元大鈔出來之後,老闆娘的手還懸在空中,她在等那個「一元」。
我從二十四歲在這裡創業,開設房屋仲介,高峰時期每十間成交的物件有八間是我經手完成的。民國八十九年,我創立了「永福生活圈社區發展協會」(編按:永康商圈涵括永康、福住兩個里);民國九十三年,結合了當地一百多間店家成立「永康國際商圈協進會」,目前平均每四間店家就有一間是我們協進會的成員。在永康商圈,沒有人不認識我。這家素食餐廳也是我們協進會的一員,老闆娘當然也認識我。以一般做生意的習慣,多這一元,通常就省略不收,更何況我跟老闆娘還相識,懸在空中的手似乎就意味著連這一元都要收。一般人遇到這樣的狀況一定會生氣,才一元為什麼要算得這麼清楚?多賺這一元,是能賺多少?
我從十七歲在鄉下賣鳥,二十歲在金門那種險惡的環境服役,退伍在大型建設公司當工友。短短一年的時間,我從工友調升到營業部經理,下轄廣告、行銷、業務三個部門,是公司裡最重要的位子。之後,我創業做房地產,每天接觸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人身上學到不同的識人術。在這位堅持收一元的老闆娘身上,我看到了不一樣的特質。
從這「一元必計」的做事態度來看,老闆娘做事精準,對細節毫不放鬆,也反映到她的餐館經營上,菜色的味道數年來都維持穩定的水準,幾道經典菜色,你不管是尖峰還是離峰的用餐時刻來吃,都是一樣的味道。這種謹小慎微的性格,讓到這裡用餐的客人覺得很安心,不擔心老闆娘亂用有問題的
食材,上次覺得好吃的菜,現在卻因為客人較多就變得隨便這種事,也不會發生。
而這個「一元必計」表現出的另一面是,老闆娘的成本控制抓得很緊,對成本、收入的一毫一釐都清清楚楚的控制,不講人情、鐵面無私,這對經營一間小商店或是一家大公司都是最關鍵的地方。這家店在永康商圈的生意很好,但他們並不會因為生意興隆,在成本控制方面就打馬虎眼。所以,你說
一元不重要嗎?一元太重要了。
我掏出了一元給老闆娘,跟著朋友一起出了餐廳。我對這家店非常滿意,我下次一定還會再來。我們常說「識人」,識的不只是對方是怎樣的人,還要辦別出這個人信仰的價值。就像這個堅持收一元的老闆娘,我們若只看表面,會覺得她小氣、頑固不知變通,但你從店內一塵不染的布置、精準的菜單設計,可以看到她背後的經營哲學和信仰價值,就會知道她這個「一元」的背後,是她做事情的嚴謹一面。
我們活在一個充滿人的世界,個人無法置於人之外而存活,能夠正確識人,才能正確決定如何與對方互動,而人際關係的和諧,關鍵就在於你對人做出了正確的判斷。我們常說:天時、地利、人和,天時與地利不見得為我們控制得了,只能聽天命了,而人和的部分是我們能掌控的,所謂「和氣生財」,人際關係和諧了,一切事情也就能順利了。
有些人以為人際關係的和諧就是「和稀泥」、見風轉舵,尤其在住商混和的永康商圈裡,好像為了討好客人,就什麼事都能做。我覺得,讓出自己的利益的難處,並不只是捨不捨得割捨利益的問題而已,而是自己同時也必須很清楚明白,哪些事情是不能讓步的。利益可以讓,但信仰價值是不能讓步的。
就在二○一三年,捷運信義線開通了,每天都有大批遊客湧入。在捷運開通的前十年,部分店家始終沒賺錢,但是現在捷運開通了,生意見到曙光了,我的心情反而有些矛盾。尤其看到很多店門口都排滿了人,我心裡也有點擔憂,畢竟這裡不是西門町,一排隊就會讓交通打結了。還有噪音的問題,深怕會影響到附近的居民。於是,我一方面替店長高興,一方面卻也擔心居民的反彈,這又是另一堂互讓、磨合的課程。
讓利是一輩子的課題,在讓與不讓之間都是學問。而把握了讓與不讓的原則之後,人生大部分的困境,不管是關於金錢物質,還是人際關係,都能夠迎刃而解、無往不利了。
自己決定人生的可能性,才是真自由──十七歲的賣鳥小販
我每天早上習慣到公園運動,除了遛狗的人之外,我總會特別留意在公園裡四處飛翔的鳥。我是鄉下長大的孩子,對這些野生動物有著特別的親切感。即便住在都市裡這麼多年了,我覺得內心還是有一部分嚮往田野自由的環境。
對於鳥,我有一種特別的感情,因為我十七歲時第一份工作就是賣鳥。因為賣鳥,我對人生的「自由」有特別的感觸。
我們這一代的父母因為曾經苦過,所以會特別為下一代著想,希望他們不要重複走我們的路,怕他們受苦而從小呵護,由菲傭、保母照顧得無微不至。等到一路念完了大學,畢業後工作不好找,就寧願把小孩留在家裡,像是把小孩當做金絲雀在養。孩子們看似豐衣足食,卻失去了「自由」。我們對自由的定義很狹窄,好像我每天「要去哪裡?要吃什麼?」都能自己決定,這個就叫自由。但自由,其實有更高一個層次的意義。
年輕人過慣了這種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久了便躲在家人編織出來的「舒適圈」,失去到外頭闖蕩的雄心壯志,人生也失去了各種可能性。我覺得這就是某種程度的不自由人生,因為你無法開創自己人生的可能性。
說起來,我的人生沒有太多的自由選擇,因為家境不好,我只能想盡辦法改善家庭經濟條件。我的父親是教員,民國五十年間教員的月薪只有八百元。我有四個兄弟姊妹,還有一個年事已高的阿嬤,這八百元要養活全家七口。不要說月底,差不多到月中,錢就快用光了,阿爸和阿母就開始為錢吵架,大人一吵,我們小孩就等著受氣。
在這種環境下成長,沒有家庭的羽翼保護,我們都被逼著快速成長。我從小就立志要出人頭地,解決家裡的困境。但我當時只有十七歲,能做什麼呢?只能利用暑假打工,曾經到塑膠鞋工廠黏鞋底,負責將強力膠塗抹在鞋上,但濃烈的強力膠味道,讓我做一天就頭昏得天旋地轉。做了三天,我便辭職了。
出身卑微,不見得就要無止境的忍受。台灣以前有「童養媳」的習俗,這些童養媳大多出身貧苦,像我的鄰居阿娥從小被賣到男方家裡,阿娥一味忍受男方家裡的要求,包括最低賤的打掃工作、最沒人要做的養豬工作,全都是她一人包辦。最後阿娥長大了,位階仍是低人一等,大家一樣看不起她,直到她過世,整個男方家族對她從來沒有一絲尊重。
阿娥的故事說明了一件事:處於不良的環境裡,你能做的絕不只是忍受而已。就像到那個黏鞋底工廠工作,如果我繼續忍受膠味,最後遲早會弄壞身體。而且黏一雙才一毛,我黏一個月是能賺多少錢?我們隨時要評估周遭的條件,苗頭不對趕快走,撐在那裡沒好處。
工廠待不到三天,於是我心裡盤算:還有什麼賺錢的方法?我並沒有因此就躲回家裡,繼續忍受爸媽為了沒錢而吵架。
最後,我在報紙分類廣告上看到貿易公司收購金絲雀的小啟事。當年台灣有大批金絲雀銷往美國,美國一年跟台灣購買十萬隻金絲雀,很多人家裡院子就用牛奶罐和木箱釘成養殖箱,養著一籠一籠的金絲雀,長成之後再轉賣給貿易商,算是一筆額外收入。
我住在南投草屯,氣候溫和,十分適合養鳥。我靈機一動,想到一個獨門生意。
我在南投中興新村一帶收購家庭副業養的金絲雀,鳥商收購價一隻一百元,我是一百一十元,再用一隻一百二十元轉賣給貿易商,賺取其中的十元價差。我很努力,一個月可以收到四百隻鳥,算起來一個月就有四千元的收入了,比我父親的薪水還高,以經濟學來講是買空賣空、零庫存的概念。
這些事現在說起來好像很容易,其實裡面有各種學問。好比說,金絲雀的體質很嬌貴,若用大甲地區產的小米當飼料,顆粒飽滿但水分過多,金絲雀容易拉肚子,最後導致死亡。我四處打聽,知道霧社、埔里一帶原住民種植的小米十分適合養金絲雀。原住民多種的小米會全部賣給埔里山產店,我就去跟山產店談生意,我手上有各個養鳥戶地址,但我根本沒有現金可以買飼料,只好硬著頭皮說服老闆:「這些養鳥的家庭都是學校老師、校長,你把小米寄過去,我去替你收錢,下個禮拜再拿錢來。」老闆一開始半信半疑,但想到有地址,買方又是老師,聽起來應是妥當的生意,便答應我的要求。
其實對我來說,飼料也是運用買空賣空、零庫存的經營概念的生意,這個概念有點像現在網路的「支付寶」「paypal」這類的付款機制,我負責扮演的就是中間這個機制,幫養鳥人家訂貨,幫店家收錢,然後賺取其間的一點小價差。一包飼料兩百五十元,我跟養鳥人家收三百五十元,一包價差一百元。
提到飼料的這些事,我想說的其實是,很多年輕人因為沒有經驗、沒有人脈,相對的資源也少,但不代表年輕人就不能有所作為。你們有靈活的腦袋,遇到阻礙就想辦法解決。像我沒有人脈,就只是靠著一股傻勁去說服山產店老闆,我沒有資金可以周轉,所以才想出這個收款方式,甚至還藉此賺取其中的價差,一箭雙鵰。年輕人只要肯動腦,就一定能試出一個解決的門路。
為什麼我要這麼辛苦去找這些鳥飼料?一方面,我認為一旦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即便是養鳥這種小事,我也願意花時間去研究,只要肯努力,多少都會有回報。另一方面,為了跟養鳥戶收購鳥隻,確保穩定的貨源,我還組了一個「雷鳴養鳥協會」,負責提供養鳥戶各種技術和收購保證。事實上,我十七歲就當上「會長」,很多事知道得都很有限,我得靠比別人更靈活的頭腦,更認真打探各種養鳥技術,才能確保這些「會員」能養出量大而健康的鳥。他們賺錢,我也才能賺錢,利益同在一艘船上。
我每個寒暑假都做這些買賣,跟中興新村一家雜貨店租了一個小庭院,將從彰化員林、南投草屯收來的鳥放在院子裡。我每次都提著裝滿金絲雀的木箱搭公路局,從中興新村到台中,再從台中搭火車到新竹和桃園交貨。
搭車的這段時間,我也沒閒著。金絲雀身上如果有黑色、綠色的雜毛,價格會不好,所以我在車上把握時間把雜毛一根一根拔掉。這是一個很花眼力的工作,加上公車搖晃,我下車時頭也昏了、眼也花了,還沾了一整身的細毛屑,那個模樣想必是十分狼狽。但為了改善家裡的經濟,這點狼狽不算什麼。
有一次,我照例在公車上拔毛,拔得頭昏眼花之際,抬頭望了一下車窗外。中興新村往台中的這段路,在四十多年前全是稻田。那是稻子結穗的季節,一片金黃十分耀眼,公車駛過,一群一群在田間覓食的麻雀振翅飛起。看著窗外自在的麻雀,再看看我手中正被拔毛的金絲雀,我突然有個領悟:「我李慶隆寧願做麻雀,也不當金絲雀。」
金絲雀表面看似很好命,有人供養,有人照料,這不是很好嗎?不,這一點也不好。我們常會祈求上蒼賜予我們好日子,給我們一個「好命」,但什麼是「好命」?像金絲雀吃著我們千辛萬苦從山上送來的小米,天氣太冷還要點個燈泡,受到這種無微不至的照顧真的就是好命嗎?
我們再看看窗外的麻雀,牠們吃的是田裡的小蟲、剛結穗的稻子,吃的也不是什麼高貴的飼料,不管天冷天熱,也沒聽過麻雀需要什麼特殊照料。此外,牠們還要面對野外的天敵,像是蛇和野貓的獵捕,但你每一年還是都會見到成群的麻雀,也沒有因此而絕種。麻雀這種凡事靠自己的命運,真的就是所謂的「歹命」嗎?
在我看來,是恰恰剛好相反。我認為,受制於人的命才是「歹命」,而只要自己能掌控的命,就是好命了。
你想想看,金絲雀只要沒人餵牠,牠沒辦法在野外主動覓食,只能活活的餓死。而被人豢養久了,甚至把鳥籠打開,金絲雀也不敢飛出去,這不是很悲哀嗎?世界何其大,但金絲雀卻因為害怕,只敢待在一方鳥籠裡任憑擺布。
很多年輕朋友也像金絲雀一樣,長久被豢養在一個固定的環境下,各種能力被馴化了,甚至是退化了,喪失自己做主的能力,失去想盡辦法讓自己活下來的念頭。
然而,想想看野外的麻雀,時時刻刻要面對天敵的威脅,所以養成了靈敏、快速的反應,艱困的環境反而培養出生存的能力。而在物競天擇的準則之下,麻雀就算在野外被天敵吃掉,在我看來仍然比困在鳥籠裡的金絲雀幸福。
人生的價值高低,可以從兩種方式來看:一種是結果論,成功或失敗是一翻兩瞪眼的事。但我們也可以從另一個方式來看,你對於自己的人生,是不是有主動的選擇?是否盡了努力去做?如果有的話,就算結果不盡人意,我認為這樣的人生還是值得的。
回顧我的前半生,我沒有富裕的家庭,沒有很好的物質生活,如果我像金絲雀那樣,等著別人餵食、等著別人安排,我可能早就餓死了,也不會有今日的小小成就。從十七歲那年開始,我的人生就開始起了變化,我就像麻雀那樣,靠著自己的本領四處尋找存活下來的可能。
現在的年輕人應該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一再的退卻,很容易就像金絲雀那樣,習慣了被豢養,最終喪失了求生能力。外面的世界也許危險,但同時也精采萬分,失去了與外在世界的連結,就錯過了參與這個精采世界的機會。人生就只有一回,你們還年輕,要相信自己可以做自己的主人,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
而你們的人生,絕不僅僅是一個在家靠父母養的啃老族、尼特族而已。
沒有誰輸誰贏,只有先讓後讓
我住在永康街附近已經幾十年了,朋友來訪時,我常習慣招待他們到永康商圈吃飯,讓他們見見永康街這些年來的變化,每次接待的朋友對餐廳的菜色讚嘆不已,或是走在街上露出滿意的微笑,這些細微的表現都讓我很開心。這就好像自己的小孩得到外人肯定一樣,充滿成就感。
現在在台北市,能在舒適的小巷弄裡吃飯愈來愈不容易了。台北市的巷弄都不寬,大多屬於住商混合,有一些地區禁止六米巷內做餐廳營業,以免影響到附近居住品質。我多次跟台北市長、都市發展局的局長開會,建議他們:如果一家餐廳營業超過十年以上,一直可以控管油煙、噪音的話,就應該准許繼續營業。我希望台北的永康街可以參考大直模式,大直老街本身並沒有變動,也有很多特色商店在小巷內營業,而在大直老街之外再設重畫區,裡面有寬廣的街道,等於是把住宅有計畫的往周邊移動。
大直這二十五年來發展完善,有好幾棟建案價格比大安區還貴。住家與商家之間的爭議根源,其實是雙方利益擺不平,一方為了賺錢,一方為了維護居住品質,沒有誰對誰錯。人生大抵也是如此,很多衝突時刻,導火線都只是一個沒有對錯的利益問題而已。經過我多次跟台北市政府開會,我們得到一個折衷的方案:由我們永康商圈直接跟台北市商業處訂立十條自律公約,約束店家不能營業超過十點半,也承諾不會造成噪音和油煙問題。我們商圈裡八成的店家都簽署了這項協議,因而能夠繼續營業。於是居民的生活品質得到保障,而店家藉由提升產品品質,走中高價位而有較高的利潤,可以說是雙贏的局面。
我習慣招待朋友到這裡的一家素食餐廳,老闆娘非常用心,從食材到烹煮的技巧無一可挑剔,讓即便吃慣大魚大肉的食客,也能完全沉浸於享受這些菜色,而忘記食材沒有絲毫「肉味」。這一天,我請了朋友到這家餐廳吃飯,結帳時是一千零一元,我掏了一千元大鈔出來之後,老闆娘的手還懸在空中,她在等那個「一元」。
我從二十四歲在這裡創業,開設房屋仲介,高峰時期每十間成交的物件有八間是我經手完成的。民國八十九年,我創立了「永福生活圈社區發展協會」(編按:永康商圈涵括永康、福住兩個里);民國九十三年,結合了當地一百多間店家成立「永康國際商圈協進會」,目前平均每四間店家就有一間是我們協進會的成員。在永康商圈,沒有人不認識我。這家素食餐廳也是我們協進會的一員,老闆娘當然也認識我。以一般做生意的習慣,多這一元,通常就省略不收,更何況我跟老闆娘還相識,懸在空中的手似乎就意味著連這一元都要收。一般人遇到這樣的狀況一定會生氣,才一元為什麼要算得這麼清楚?多賺這一元,是能賺多少?
我從十七歲在鄉下賣鳥,二十歲在金門那種險惡的環境服役,退伍在大型建設公司當工友。短短一年的時間,我從工友調升到營業部經理,下轄廣告、行銷、業務三個部門,是公司裡最重要的位子。之後,我創業做房地產,每天接觸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人身上學到不同的識人術。在這位堅持收一元的老闆娘身上,我看到了不一樣的特質。
從這「一元必計」的做事態度來看,老闆娘做事精準,對細節毫不放鬆,也反映到她的餐館經營上,菜色的味道數年來都維持穩定的水準,幾道經典菜色,你不管是尖峰還是離峰的用餐時刻來吃,都是一樣的味道。這種謹小慎微的性格,讓到這裡用餐的客人覺得很安心,不擔心老闆娘亂用有問題的
食材,上次覺得好吃的菜,現在卻因為客人較多就變得隨便這種事,也不會發生。
而這個「一元必計」表現出的另一面是,老闆娘的成本控制抓得很緊,對成本、收入的一毫一釐都清清楚楚的控制,不講人情、鐵面無私,這對經營一間小商店或是一家大公司都是最關鍵的地方。這家店在永康商圈的生意很好,但他們並不會因為生意興隆,在成本控制方面就打馬虎眼。所以,你說
一元不重要嗎?一元太重要了。
我掏出了一元給老闆娘,跟著朋友一起出了餐廳。我對這家店非常滿意,我下次一定還會再來。我們常說「識人」,識的不只是對方是怎樣的人,還要辦別出這個人信仰的價值。就像這個堅持收一元的老闆娘,我們若只看表面,會覺得她小氣、頑固不知變通,但你從店內一塵不染的布置、精準的菜單設計,可以看到她背後的經營哲學和信仰價值,就會知道她這個「一元」的背後,是她做事情的嚴謹一面。
我們活在一個充滿人的世界,個人無法置於人之外而存活,能夠正確識人,才能正確決定如何與對方互動,而人際關係的和諧,關鍵就在於你對人做出了正確的判斷。我們常說:天時、地利、人和,天時與地利不見得為我們控制得了,只能聽天命了,而人和的部分是我們能掌控的,所謂「和氣生財」,人際關係和諧了,一切事情也就能順利了。
有些人以為人際關係的和諧就是「和稀泥」、見風轉舵,尤其在住商混和的永康商圈裡,好像為了討好客人,就什麼事都能做。我覺得,讓出自己的利益的難處,並不只是捨不捨得割捨利益的問題而已,而是自己同時也必須很清楚明白,哪些事情是不能讓步的。利益可以讓,但信仰價值是不能讓步的。
就在二○一三年,捷運信義線開通了,每天都有大批遊客湧入。在捷運開通的前十年,部分店家始終沒賺錢,但是現在捷運開通了,生意見到曙光了,我的心情反而有些矛盾。尤其看到很多店門口都排滿了人,我心裡也有點擔憂,畢竟這裡不是西門町,一排隊就會讓交通打結了。還有噪音的問題,深怕會影響到附近的居民。於是,我一方面替店長高興,一方面卻也擔心居民的反彈,這又是另一堂互讓、磨合的課程。
讓利是一輩子的課題,在讓與不讓之間都是學問。而把握了讓與不讓的原則之後,人生大部分的困境,不管是關於金錢物質,還是人際關係,都能夠迎刃而解、無往不利了。
自己決定人生的可能性,才是真自由──十七歲的賣鳥小販
我每天早上習慣到公園運動,除了遛狗的人之外,我總會特別留意在公園裡四處飛翔的鳥。我是鄉下長大的孩子,對這些野生動物有著特別的親切感。即便住在都市裡這麼多年了,我覺得內心還是有一部分嚮往田野自由的環境。
對於鳥,我有一種特別的感情,因為我十七歲時第一份工作就是賣鳥。因為賣鳥,我對人生的「自由」有特別的感觸。
我們這一代的父母因為曾經苦過,所以會特別為下一代著想,希望他們不要重複走我們的路,怕他們受苦而從小呵護,由菲傭、保母照顧得無微不至。等到一路念完了大學,畢業後工作不好找,就寧願把小孩留在家裡,像是把小孩當做金絲雀在養。孩子們看似豐衣足食,卻失去了「自由」。我們對自由的定義很狹窄,好像我每天「要去哪裡?要吃什麼?」都能自己決定,這個就叫自由。但自由,其實有更高一個層次的意義。
年輕人過慣了這種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久了便躲在家人編織出來的「舒適圈」,失去到外頭闖蕩的雄心壯志,人生也失去了各種可能性。我覺得這就是某種程度的不自由人生,因為你無法開創自己人生的可能性。
說起來,我的人生沒有太多的自由選擇,因為家境不好,我只能想盡辦法改善家庭經濟條件。我的父親是教員,民國五十年間教員的月薪只有八百元。我有四個兄弟姊妹,還有一個年事已高的阿嬤,這八百元要養活全家七口。不要說月底,差不多到月中,錢就快用光了,阿爸和阿母就開始為錢吵架,大人一吵,我們小孩就等著受氣。
在這種環境下成長,沒有家庭的羽翼保護,我們都被逼著快速成長。我從小就立志要出人頭地,解決家裡的困境。但我當時只有十七歲,能做什麼呢?只能利用暑假打工,曾經到塑膠鞋工廠黏鞋底,負責將強力膠塗抹在鞋上,但濃烈的強力膠味道,讓我做一天就頭昏得天旋地轉。做了三天,我便辭職了。
出身卑微,不見得就要無止境的忍受。台灣以前有「童養媳」的習俗,這些童養媳大多出身貧苦,像我的鄰居阿娥從小被賣到男方家裡,阿娥一味忍受男方家裡的要求,包括最低賤的打掃工作、最沒人要做的養豬工作,全都是她一人包辦。最後阿娥長大了,位階仍是低人一等,大家一樣看不起她,直到她過世,整個男方家族對她從來沒有一絲尊重。
阿娥的故事說明了一件事:處於不良的環境裡,你能做的絕不只是忍受而已。就像到那個黏鞋底工廠工作,如果我繼續忍受膠味,最後遲早會弄壞身體。而且黏一雙才一毛,我黏一個月是能賺多少錢?我們隨時要評估周遭的條件,苗頭不對趕快走,撐在那裡沒好處。
工廠待不到三天,於是我心裡盤算:還有什麼賺錢的方法?我並沒有因此就躲回家裡,繼續忍受爸媽為了沒錢而吵架。
最後,我在報紙分類廣告上看到貿易公司收購金絲雀的小啟事。當年台灣有大批金絲雀銷往美國,美國一年跟台灣購買十萬隻金絲雀,很多人家裡院子就用牛奶罐和木箱釘成養殖箱,養著一籠一籠的金絲雀,長成之後再轉賣給貿易商,算是一筆額外收入。
我住在南投草屯,氣候溫和,十分適合養鳥。我靈機一動,想到一個獨門生意。
我在南投中興新村一帶收購家庭副業養的金絲雀,鳥商收購價一隻一百元,我是一百一十元,再用一隻一百二十元轉賣給貿易商,賺取其中的十元價差。我很努力,一個月可以收到四百隻鳥,算起來一個月就有四千元的收入了,比我父親的薪水還高,以經濟學來講是買空賣空、零庫存的概念。
這些事現在說起來好像很容易,其實裡面有各種學問。好比說,金絲雀的體質很嬌貴,若用大甲地區產的小米當飼料,顆粒飽滿但水分過多,金絲雀容易拉肚子,最後導致死亡。我四處打聽,知道霧社、埔里一帶原住民種植的小米十分適合養金絲雀。原住民多種的小米會全部賣給埔里山產店,我就去跟山產店談生意,我手上有各個養鳥戶地址,但我根本沒有現金可以買飼料,只好硬著頭皮說服老闆:「這些養鳥的家庭都是學校老師、校長,你把小米寄過去,我去替你收錢,下個禮拜再拿錢來。」老闆一開始半信半疑,但想到有地址,買方又是老師,聽起來應是妥當的生意,便答應我的要求。
其實對我來說,飼料也是運用買空賣空、零庫存的經營概念的生意,這個概念有點像現在網路的「支付寶」「paypal」這類的付款機制,我負責扮演的就是中間這個機制,幫養鳥人家訂貨,幫店家收錢,然後賺取其間的一點小價差。一包飼料兩百五十元,我跟養鳥人家收三百五十元,一包價差一百元。
提到飼料的這些事,我想說的其實是,很多年輕人因為沒有經驗、沒有人脈,相對的資源也少,但不代表年輕人就不能有所作為。你們有靈活的腦袋,遇到阻礙就想辦法解決。像我沒有人脈,就只是靠著一股傻勁去說服山產店老闆,我沒有資金可以周轉,所以才想出這個收款方式,甚至還藉此賺取其中的價差,一箭雙鵰。年輕人只要肯動腦,就一定能試出一個解決的門路。
為什麼我要這麼辛苦去找這些鳥飼料?一方面,我認為一旦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即便是養鳥這種小事,我也願意花時間去研究,只要肯努力,多少都會有回報。另一方面,為了跟養鳥戶收購鳥隻,確保穩定的貨源,我還組了一個「雷鳴養鳥協會」,負責提供養鳥戶各種技術和收購保證。事實上,我十七歲就當上「會長」,很多事知道得都很有限,我得靠比別人更靈活的頭腦,更認真打探各種養鳥技術,才能確保這些「會員」能養出量大而健康的鳥。他們賺錢,我也才能賺錢,利益同在一艘船上。
我每個寒暑假都做這些買賣,跟中興新村一家雜貨店租了一個小庭院,將從彰化員林、南投草屯收來的鳥放在院子裡。我每次都提著裝滿金絲雀的木箱搭公路局,從中興新村到台中,再從台中搭火車到新竹和桃園交貨。
搭車的這段時間,我也沒閒著。金絲雀身上如果有黑色、綠色的雜毛,價格會不好,所以我在車上把握時間把雜毛一根一根拔掉。這是一個很花眼力的工作,加上公車搖晃,我下車時頭也昏了、眼也花了,還沾了一整身的細毛屑,那個模樣想必是十分狼狽。但為了改善家裡的經濟,這點狼狽不算什麼。
有一次,我照例在公車上拔毛,拔得頭昏眼花之際,抬頭望了一下車窗外。中興新村往台中的這段路,在四十多年前全是稻田。那是稻子結穗的季節,一片金黃十分耀眼,公車駛過,一群一群在田間覓食的麻雀振翅飛起。看著窗外自在的麻雀,再看看我手中正被拔毛的金絲雀,我突然有個領悟:「我李慶隆寧願做麻雀,也不當金絲雀。」
金絲雀表面看似很好命,有人供養,有人照料,這不是很好嗎?不,這一點也不好。我們常會祈求上蒼賜予我們好日子,給我們一個「好命」,但什麼是「好命」?像金絲雀吃著我們千辛萬苦從山上送來的小米,天氣太冷還要點個燈泡,受到這種無微不至的照顧真的就是好命嗎?
我們再看看窗外的麻雀,牠們吃的是田裡的小蟲、剛結穗的稻子,吃的也不是什麼高貴的飼料,不管天冷天熱,也沒聽過麻雀需要什麼特殊照料。此外,牠們還要面對野外的天敵,像是蛇和野貓的獵捕,但你每一年還是都會見到成群的麻雀,也沒有因此而絕種。麻雀這種凡事靠自己的命運,真的就是所謂的「歹命」嗎?
在我看來,是恰恰剛好相反。我認為,受制於人的命才是「歹命」,而只要自己能掌控的命,就是好命了。
你想想看,金絲雀只要沒人餵牠,牠沒辦法在野外主動覓食,只能活活的餓死。而被人豢養久了,甚至把鳥籠打開,金絲雀也不敢飛出去,這不是很悲哀嗎?世界何其大,但金絲雀卻因為害怕,只敢待在一方鳥籠裡任憑擺布。
很多年輕朋友也像金絲雀一樣,長久被豢養在一個固定的環境下,各種能力被馴化了,甚至是退化了,喪失自己做主的能力,失去想盡辦法讓自己活下來的念頭。
然而,想想看野外的麻雀,時時刻刻要面對天敵的威脅,所以養成了靈敏、快速的反應,艱困的環境反而培養出生存的能力。而在物競天擇的準則之下,麻雀就算在野外被天敵吃掉,在我看來仍然比困在鳥籠裡的金絲雀幸福。
人生的價值高低,可以從兩種方式來看:一種是結果論,成功或失敗是一翻兩瞪眼的事。但我們也可以從另一個方式來看,你對於自己的人生,是不是有主動的選擇?是否盡了努力去做?如果有的話,就算結果不盡人意,我認為這樣的人生還是值得的。
回顧我的前半生,我沒有富裕的家庭,沒有很好的物質生活,如果我像金絲雀那樣,等著別人餵食、等著別人安排,我可能早就餓死了,也不會有今日的小小成就。從十七歲那年開始,我的人生就開始起了變化,我就像麻雀那樣,靠著自己的本領四處尋找存活下來的可能。
現在的年輕人應該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一再的退卻,很容易就像金絲雀那樣,習慣了被豢養,最終喪失了求生能力。外面的世界也許危險,但同時也精采萬分,失去了與外在世界的連結,就錯過了參與這個精采世界的機會。人生就只有一回,你們還年輕,要相信自己可以做自己的主人,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
而你們的人生,絕不僅僅是一個在家靠父母養的啃老族、尼特族而已。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