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NHK資深主播的「絕不失誤」說話公式,
面對一億人,也能說得精采!
只要一站在人前說話,你就手心冒汗、心跳加速、口乾舌燥,準備好的內容忘個精光?
和朋友聚會聊天,同樣的話題,你一開口就是「句點王」,為什麼他就能讓全場哈哈大笑?
★得到心儀職位的面試機會,與其說「我在現任公司的業績是前三名」,
不如說「我簽下一位業界公認難纏的A客戶,去年業績是全公司NO.2」。
(哇,說說你和A交手的過程吧!)
★當話題中出現「晴空塔」,與其說「這是比東京鐵塔還高的建築」,
不如說「我發現可以完整拍攝晴空塔的秘密地點」。
(喔?有這種地方?快告訴我們!)
超過二十年資歷的NHK主播石川光太郎發現,懂得如何在人前說話,真的會帶來許多好處!老闆的心腹大將,表達能力一定要好;朋友中的人氣王,每段話裡都有梗。當你說的話「人人都想聽」,人脈、可信度、說服力自然高;相反的,因為太緊張而不懂表達自己的人,容易被邊緣化!石川光太郎以豐富的專業經驗告訴大家:主播、演員、人氣王,他們不是天生會說話,只是懂得如何隱藏緊張的「零失誤」說話公式。
★三個「零失誤」說話公式,台上台下都好吸引人
【1】主題只有一個:從說話內容中,挑選「最有吸引力」的話題。
【2】從結論開始說:用聽眾「最想知道」的事,一開口就抓住全場注意力。
【3】用簡短的句子連接:減去複雜的形容詞、語助詞,短句串連的句子更清楚。
★其實,這個世界上,沒有「不怯場」的說話方式!
無論公私,你都有可能遇到以下這些情形──
‧在工作場合中,負責攸關升遷或重要合約的簡報。
‧在婚宴上/聚會中,必須上台說話或擔任主持人。
‧等到心儀的公司或職位面試,非讓人資留下深刻的好印象。
‧暗戀的同事主動向你搭話,想製造更多話題和相處機會。
這些說話場合中,面對的聽眾從一人到百人以上,不一定都能事前準備,有些甚至是突發狀況。資深播報員石川光太郎要教大家,如何面對各種必須在「人前說話」的時刻,都能自信、不緊張、有條理地表達自己。
書中分為三個階段,一共有三十三個從外行到專家的說話技巧,先從不用高超話術、就能吸引人的基礎篇開始:同樣都是講稿,除了零失誤三公式外,只要記住「順序」和「專有名詞」,就算準備時間很少,也能讓聽眾意猶未盡。接著是專家才知道的「話題聚焦術」,準備避免冷場的「口袋話題」和打動聽眾的「故事化」敘事法,你說的話不僅有吸引力,還讓人從頭到尾都印象深刻;最後是達人的不藏私經驗分享,除了講得順暢、講得生動,用「聲音」和「姿勢」,讓你說的內容句句都有驚人感染力,加強聽眾專注力和你的專業度、可信度,不再讓「緊張」阻礙你和全世界溝通!
作者簡介
石川光太郎(ISHIKAWA KOTARO)
1993年進入NHK。在NHK高知支局、大分支局、松山支局任職後,最後任職於東京廣播中心。其後,又調至東京播報室。曾擔任「生活 HOT MORNING」、「早安首都圈」的記者及NHK公共政策活動宣導節目「三顆蛋」主持人。2011年8月離職後,獨立開業,目前與擔任播報員的妻子共同經營人才培訓公司「Commu股份有限公司」,同時以獨立播報員的身份接受工作。與妻子定期舉辦的『繪本夫婦朗讀』活動,廣受大眾歡迎。現於專門培訓播報員的學校「東京播報員學院」擔任講師,講授在人前說話的方法以及進行簡報的基礎技巧。
譯者簡介
周若珍
日文教師、日文譯者,現就讀淡江大學日文研究所。深愛動物,支持以領養代替購買,以結紮代替撲殺。
目次
【前言】練習話術,不如學習「面對緊張」的技巧
【序章】說話技巧再好,也無法克服「緊張」
‧就連有二十年經驗的主播,也會緊張
‧只是「背熟內容」,無法消除不安
‧會「緊張」的人,才不容易犯錯
【第一章】不用高超話術,一開口就讓人印象深刻
‧準備獨家內容前,先思考「說的順序」
‧就算在台下,也要練習「上台用語」
‧怕冷場?先摸清「聽眾背景」
‧從當季的時事中,聯想出其他話題
‧蒐集「沒人聽過」的內容,吸引力大增
‧假想「現場狀況」,說話內容更生動
‧講稿是保險,最好當它不存在
‧記得「順序」和「專有名詞」就好
‧不超時、不多講,才能讓人印象深刻
‧念對人名,減少九成緊張感
‧把事前的彩排,當成正式上場
‧當自己的第一個聽眾
【第二章】專家的話題聚焦術,隨口說都有「記憶點」
‧隨時準備「備用」話題
‧轉個彎帶出話題主角,同樣吸引人
‧不要貪心,一次專注一個主題
‧加入「畫面」說明,讓敘述變立體
‧用「倒述法」,直接抓住聽眾注意力
‧用短句,從頭到尾集中聽眾注意力
‧把經歷「故事化」,打動所有人
‧避免長篇大論,用「小孩子也懂」的簡單詞句
‧時間有限時,先想想「大家最想聽什麼」
‧學小孩子的「短句」表達力
‧手勢不用多,強調重點就好
【第三章】 資深主播讓觀眾不轉台的問話術
‧抓住人心的「故事敘述」三原則
‧「聆聽」,讓談話過程更順利
‧忘掉流程,享受說與聽的內容
‧提出只有對方才能回答的問題
【第四章】 用聲音和姿勢,秀出驚人「感染力」
‧改變呼吸方式,打造動人美聲
‧練習短音發聲,改善說話含滷蛋
‧別怕「張嘴」,清楚的口型克服發音問題
‧讓聲音自然宏亮的「放鬆姿勢」
‧宏亮的第一聲,抓住聽眾注意力
‧充分的事前準備,減少「發語詞」
‧不用視線交會,也能讓每位聽眾印象深刻
‧正確的麥克風拿法,才能成為說話的助力
【第五章】減去廢話,每一句都是重點
‧敘述平面圖形,先說「大輪廓」
‧從大量資訊中,挑出「有吸引力」的
‧秀出資料的時機,決定成敗
‧補充資料,是三分鐘就能記住的「精華重點」
【終章】 充分的準備,是化緊張為期待的特效藥
‧「沒自信」的部分,就是還沒準備好
‧讓台下不在意的「同理心」戰術
‧預留「失敗」的空間給自己
‧和台下一起「享受」這段時間
【特別篇】二十年播報生涯,累積驚人「應變力」
【後記】別讓「緊張」,阻礙你「表達自己」
書摘/試閱
★自我介紹時將經歷「故事化」,容易打動人心
目前為止告訴各位如何在人前有自信地說話,以及一開口就能吸引人的說話方式,其實,這對於找工作也有很大的幫助。無論是直接到心儀企業的網站上填寫履歷,或是在人力銀行編寫履歷,都有必須填寫固定格式:「學經歷」和「自傳」。
◎你的個人年代表,不等於自我介紹
以「學經歷」為例,有好幾個主題可以發揮。不過,正如我一再強調的,最重要的是聚焦在一個主題上。若是剛出社會,正要找第一份工作的新鮮人,可能有社團、工讀、志工活動……等經驗;而若是已經出社會幾年、想要轉換跑道的上班族,則可能有業務、行政……等,和上一份工作有關的實務資歷。
但在學經歷這個部分,並不是要將這些經歷一件件條列出來,在挑選打動人心的主題時,應該聚焦在自己花費最多心力的一項。
決定了主題之後,再加入實際的內容,要寫得具體些。對於什麼事情、花了多少心力去參與、從中學到了什麼……這些重點才是人事單位想要知道的。
在通過書面審查與面試之前,在報名階段就有許多求職者會被篩選掉,各位應該可以理解,其實無論履歷或面試,都和「在人前說話」沒有兩樣,都是表現自己、吸引人想繼續聽(看下去)的機會,需要好好做準備。
另外,已經有三、五年工作經驗的上班族在轉換跑道時,務必要了解:比起初出社會的菜鳥,徵才公司一定會用更嚴格的眼光來檢視你。
之前做了哪些工作、在這些工作中學到了什麼、為什麼想要轉職、轉職之後能對新公司做出什麼貢獻……正因為你比應屆畢業生多了一些經驗,因此徵才公司勢必會問到你在這段時間累積的經驗和能力。
◎能力高低口說無憑,舉出實例讓人信服
最重要的,就是具體說出如何將過去所學所長,應用並為新的公司貢獻。如果你是面試官,當求職者說了以下這段話,你會有什麼感覺?
我在之前的公司擔任業務員,業績一直保持在前三名。因此我認為我也能對貴公司有所貢獻。
成績前三名,應該是很優秀沒錯,但在這段話裡,我們只知道他擔任過業務。最好的敘述方式,就是具體地說出取得優秀業績時發生的小插曲。假設你曾有一筆生意,花了一番苦心才成交,這時便可以從各種角度回顧這次商談的經過:
具體來說,當時遇到了什麼樣的困難或問題?而你又是花了什麼樣的工夫,才解決困難的?此外,為了簽下這份契約,你是如何與客戶溝通?和前一年相比,你的個人業績成長了多少?
我相信,這些具體的過程、當時你所採取的處理方式和面對困難的態度,才是該企業的人事單位想要瞭解的。
只要用自己的話,把這些內容穿插著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不但能讓「我是一名能對貴公司有貢獻的優秀業務員」這件事變得更具體、更具說服力,對方也能夠看見你的特色和能力。
◎不懂表達的人,容易被邊緣化
成為了「說話」專家後,我親身感受到懂得如何在人前說話,真的會帶來許多好處。聽到眼前的說話者,講話內容不僅簡潔易懂,而且表達生動,你一定會覺得:這個人思緒好清晰、表達能力真好!如果,你不管在交辦公事或是溝通商談,都可以在短時間內結束的話,任誰都會想要再次和你共事、甚至在私底下想更親近你。
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經驗:在聽完一場非常有趣的演講之後,總覺得「我想再多聽聽這個人說什麼」,也就是說,「談話和表達」,正是促使溝通更加良好的基礎,只要能在順暢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那麼無論在公事上或私領域,一定都能有更豐富的收穫。
在本書中,我利用淺顯易懂的方式,為各位介紹我長期累積的播報員生涯經驗中,所學習到「如何克服緊張、確實表達自己想法」的訣竅,希望能讓各位活用。內容將分成基礎篇、應用篇和高級篇,總是在簡報完後,才因為自己講不好而垂頭喪氣的人,或是經常在演講時出錯的人,也能自信滿滿地在人前「表達」。
★蒐集「沒人聽過」的內容,吸引力大增
在舉辦某種產品的發表會時,我們都會事先仔細調查這項產品和其他公司產品的相異點是什麼?這項產品有多麼優秀?和之前的款式有什麼不同?
愈查就會發現愈多資料,這是理所當然的,而且在這個階段,我們已經對該項產品瞭若指掌。
◎大家都知道的主題,為什麼他一講就好有趣?
製作了一則有關折疊傘的報導,說不定就能成為一個折疊傘的業餘專家。如果更進一步,直接前往採訪相關當事者,接觸「新鮮」的資訊,或許有機會獲得常人不易得知的事實,這麼一來,我們所獲得的資訊就因為「少有人知」而升級。
一段談話中抓住人心的關鍵,就是加入一般人不知道、聽眾第一次聽到的內容,讓大家驚呼不斷。如果談話內容中沒有讓對方眼睛一亮的部分,就算談話繼續下去,也只會無疾而終,無法在對方心中留下深刻的正面印象。
◎「達人」比「萬事通」更有吸引力
最危險的就是囫圇吞棗似地,直接拷貝網路、書籍或雜誌上的內容,剪剪貼貼之後當成一篇報導。製作報導時,一定要去詢問專家的意見,確認內容的真實性才行。而且不是只訪問一、兩個人就好,如果可以的話,同一個問題,要盡量多問不同的人,綜合不同的看法後再集結成報導。
在介紹某項東西時,應該徹底地收集資料,以成為一個「不論被問到什麼問題都答得出來的「達人」為目標。這不只是對商品或企劃案,對人或自己本身也是一樣。我相信,愈瞭解談話的主題,說話時就會愈有自信。在自我介紹的時候,或許也可以思考一下,「『我』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講稿是保險,最好當它不存在
若是擔任婚禮或活動主持人時,通常只要事先準備好講稿、現場依情況讀出即可,不會讓台下的與會者感到不自然。然而,在準備自我介紹、問候或是職場上的簡報時,雖然也可以事先撰寫講稿,先整理要說的內容,但是這時絕對要盡力避免照本宣科的讀講稿。
◎大家想聽「說話」,不是「背書」
「照著念」有兩個缺點,除了讓聽眾覺得說話者不可靠,一字不漏的念完,也讓這段說話、報告內容顯得生硬死板。講稿,其實只是為了預防緊張或突發狀況的「保險」,不能以為有了講稿就萬無一失。
除了要避免盯著講稿照念之外,也絕對不要背稿。一旦將自己寫的內容背下來,就會有壓力想要一字不漏的背完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這麼一來,就變成「背書」,就算內容再詳盡,也無法將自己的想法完整傳達給聽眾。
此外,若是單純的把講稿背下來,在說話過程中,如果忘詞或講錯,腦中就只會浮現講稿的圖像,只會想著:「那個單字之後,我寫了什麼啊?」這時想要重新鎮定下來,就非常困難了。為了避免忘詞而緊張,最好的方式就是記住講稿的段落大綱,而這需要反覆不斷的練習。
★不要貪心,一次專注一個主題
增加話題,隨時運用五感收集四周的資訊,為突發狀況儲存「備用話題」,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不過,接下來的這番話聽起來或許完全相反:就算心裡有很多想表達的內容,在對人說話的時候,「聚焦在一個重點上」,才是最重要的關鍵。
無論是電影、連續劇或小說,如果有個明確的重心,清楚傳達作者想表達的意思,才會比較吸引人,這是為什麼呢?
◎與其什麼都講,不如只提精華
因為作者想傳達的主題只有「一個」,你的談話主題是什麼?只要明確地定出一個焦點,內容就不會偏向其他的地方了。
我在上課的時候,經常以「這一週發生的事」為題目,請學員們練習說話。一開始,我刻意不提「主題只能有一個」這件事;於是,有許多學員洋洋灑灑地說了許多件這週內發生的事情。
這些事情聽起來當然很有趣,不過對聽眾來說,聽了這麼多事情,有時會搞不清楚講者最想表達的到底是什麼。例如,某位學員的分享是這樣的:
前幾天,我和幾位好久不見的高中同學碰面。這是我們上了大學後,數月以來第一次聚會,因此非常開心。我們先一起用餐,互相聊起自己現在的生活。雖然每個人都走上了不同的路,但高中時代的回憶,卻讓我們聊得非常盡興。接著我們一起去唱歌,唱完歌之後,由於已經過了末班車的時間,因此我們就在便利商店買了煙火,到附近的公園放。結果被附近的居民臭罵一頓。彷彿回到了高中時代,非常快樂。
各位覺得如何?說話的當事者雖然一邊回想、一邊愉快地訴說,但是身為聽眾的其他學員,卻只有「這樣啊~」的感覺。因為這位學員只不過是在說當天的流水帳罷了。
◎「聚焦」技巧,一開口就打動所有人
的確,他說出了見到許久不見的朋友時的喜悅,但同時,我也覺得他放進了過多的元素;既然要說,就應該讓聽的人也感受到當時的快樂氣氛。在場的人應該也都有類似的經驗,只要能讓大家回想起當時的心情,必定就能獲得共鳴。
這時我們可以採取的方法之一,就是「聚焦在一個重點上」。整段話的大主題是「和高中同學碰面」,從這個主題開始,慢慢地聚焦在某個重點上,就是成功的關鍵。
★抓住人心的「故事敘述」三原則
假設有位發明家發明了一個每個人都用得到、非常方便的東西,而我們要採訪他。這時我們最想問的,應該是「請問您為什麼會想要發明這個東西?」或「請問您是怎麼發明的?」這就是「原因」。
接下來想問的,應該是「請問您認為研究和發明的有趣之處在哪裡?」而這就相當於「特色」。而最後的結論,則應該是「請問將來您想要以什麼為目標、發明什麼樣的東西呢?」,這就是「未來」。
◎人人都想聽的三主題:「原因」、「特色」、「未來」
曾經有記者前輩對我說:「在進行採訪時,只要問到對方『原因』、『特色』和『未來』,這場採訪就會有個雛型了。」
有時或許需要改變問法,或是調整問題的順序,不過在採訪時,只要掌握這三個原則,就能得到足以吸引多數聽眾的答案。如果把場景換成自己身邊的話題,或許就比較容易理解了。
以前述的結婚典禮為例,假設主持人需要引導新郎新娘發言:
「兩位是在什麼契機下相識的?」、「被對方的哪一點吸引?」、「將來想組成一個什麼樣的家庭?」——這樣一來,就依序問出了「原因」、「特色」、「未來」。
我相信,這不但是在場賓客也都想問的問題,更是新人也想對親友們說的話。萬一不知道該問什麼,就將這個基本技巧放在心上,以這三個原則為基礎,再延伸出其他的問題即可。
★「聆聽」,讓談話過程更順利
接下來要分享的,是一個在新手主播/記者身上常見的問題,而當初的我也曾經犯過這樣的錯。在採訪時,絕對要避免「沒在聽對方說話」。
在採訪之前,我們必須事先做足功課,在對受訪者具有相當程度的瞭解之後,再開始設想題目。然而,因為經驗不足或是太過緊張等因素,經常會發生「沒在聽對方說話」的情況。更正確地說,其實應該是「假裝在聽對方說話」。
採訪者在丟出準備好的問題後,經常就會鬆了一口氣,同時根本沒在聽對方的回答,而是在思考著下一個問題。有時甚至會一直留意時間,想著下個單元的內容。這樣一來,會讓認真回答的受訪者感到不愉快。
◎「只是裝個樣子」,一定會被識破
所謂的採訪,就是要打造一個愉快的環境,讓對方舒適地回答問題,並仔細聽對方的回答,再從這裡將對話延伸。
各位是否也有在和朋友或家人說話時,覺得對方彷彿「心不在焉」的經驗?又或者是當你在思考別的事情時,不管別人對你說什麼,也都聽不進去對吧?上述的情況就和這一樣。要是一直想著別的事情,例如時間或下一個問題,當然就不可能專心聽對方說話了。
★提出只有對方才能回答的問題
採訪其實分為很多種類型,一大群媒體同時把麥克風朝向政治家或名人,透過錄影、剪輯而整理出的採訪,和以現場直播的方式,用十秒鐘訪問一位來賓的採訪,無論是時間或對象,皆有所不同。
尤其是在現場直播中進行的採訪,即使事前彩排過了,我們也無法預料對方最後到底會說些什麼。正因如此,採訪者才更要謹慎,並且仔細地事先做好功課。
採訪的成功與否,關鍵就在於是否能問出「只有受訪者本人才知道的事」。就算問到了任誰都知道的資訊,或是無關緊要的事情,聽到的人(觀眾或聽眾)也會覺得無趣。
◎唯有「發自內心」,才能打動人心
以採訪奧運金牌得主為例,「獲得金牌那一瞬間的心情」,就是唯有受訪者本人才知道的事情。接著可以繼續細問受訪者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對他來說最大的支柱是什麼等等,只有他本人才知道的問題。
受訪者的出生地、年齡、家庭成員、喜好等等,都可以由訪問者代為說明,也可以事後再查。
我們想透過採訪問到的,是只有當事者才能表達出來的心情。我將它稱之為「真實的聲音」,當一份訊息擁有「真實的聲音」,它的力量就會非常強大。
相對地,自己說話時也是一樣的。我想各位應該能夠明白,用自己的措辭、用「真實的聲音」將想法傳達出來,是多麼的重要。
在公司裡和主管面談、對客戶簡報自己公司的產品或企劃案、找工作時的面試等等,也都是相同的。若沒有用「真實的聲音」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就無法確實的打動對方。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