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新色:新社的故事
商品資訊
系列名:綠蠹魚Read It
ISBN13:9789573274285
出版社:遠流
作者:古蒙仁
出版日:2014/07/01
裝訂/頁數:平裝/224頁
規格:26cm*17cm*1.3cm (高/寬/厚)
版次:1
商品簡介
古蒙仁以洗鍊的報導文學筆法,深入爬梳這塊土地的過去與現在,生動記錄新社移民的開墾歷程、產業的興衰變遷,以及九二一大地震後,地方政府與居民聯手推動社區總體營造,為土地帶來新生命,更讓新社成為台灣社造成功的一個典範。
究竟新社如何蛻變?休閒產業如何興起?百花齊放的風格民宿如何成形?花海節吸引上百萬參觀人次的幕後原因?種種這塊土地上的故事與艱辛,讓作者娓娓說給你聽……
作者簡介
古蒙仁
本名林日揚,台灣雲林人,輔仁大學中文系畢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東亞系碩士。曾任中國時報撰述委員、中央日報副總編輯、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副執行長、雲林縣文化局局長、文建會主委辦公室主任、國家文化總會顧問;並曾任教中興大學、中央大學中文系。
古蒙仁大學時即以小說創作成名,後深入鄉土、投入報導文學創作,多次獲時報文學獎、中興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作品以報導文學、小說、散文為主。著有《黑色的部落》、《失去的水平線》、《雨季中的鳳凰花》、《吃冰的另一種滋味》、《凝視北歐》、《溫室中的島嶼》、《台灣山海經》、《虎尾溪的浮光》、《大道之行》等三十餘種書籍。
其筆鋒細膩而寫實,作家白先勇曾稱讚他:「擅長描寫臺灣社會的變遷,變遷中人世間一些無可挽回的無奈與人生的悲歌」,其中〈黑色的部落〉一文更被視為「臺灣報導文學發展中,不可等閒視之的經典作品」;〈吃冰的滋味〉則入選國中國文教科書,流傳甚廣。
名人/編輯推薦
【推薦序一】
像新社這樣一位女子
邱于芸(台北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助理教授,著有《用故事改變世界》、《故事與故鄉》)
由台中往大坑方向的山區走去,沿著一二九號道路漫行著,穿過一路夾道的櫻花,就會來到新社。一年四季,新社都美得像個婉約女子。如同沈從文筆下的湘西邊境小山城,溪水、女孩和黃狗。
這裡是山水花草的原鄉,陸續吸引了史前的人類、翻山越嶺而來的平埔族人以及逐夢而來的客家子民。在不同的時期,人們來到新社,以生命血汗和歲月,給了新社不同的故事。
不管這些故事如何,新社始終靜默柔順,包容一切,以少女般的純真與溫暖照顧來到這裡的每個人。即使走過九二一地震,這樣殘酷的歷史並沒有讓這片土地放棄自己,反而讓新社更加美麗而充滿生命力。吸引百萬人前來歡聚的花海節,一年四時沐浴在閒情裡的民宿,活水豐沛的白冷圳。春去秋來,新社繼續靜靜的說著自己生命的故事,好像那些傷痛從來沒有發生過。靜默在中部山區永遠美麗著的新社,像是台灣的心臟,始終搏動著堅定純淨的心跳。
順著作者的文字穿過時空隧道,我們看見新社這位少女走過不同階段的人生,如同經歷一場英雄之旅。一開始,新社像個未經人事的「天真者」,這片未經開發的桃花源,始終對世界充滿想像與好奇。後來,這片土地不斷包容人的索求和天的摧殘,成為一位把傷痛化為花朵的「照護者」。放眼未來,新社其實正在往「魔術師」的道路上修煉著,而慈悲和愛正是她最動人的魔法。
一個地方的傳奇並不是由上而下的力量堆疊出來的,而是透過生活在整個城鎮角落的居民的心與手反映出來。這些故事不僅能夠引起當地人們的共鳴與認同,也更容易觸動外來人群的情感。新社也是如此,在多次的偶然與歷史記憶的堆疊下,一個引人注目的城鄉往往是因為實體上理想的缺席而產生的,從文人藝術家天生敏感與理想主義性格所創造。無論是神話,或民間集體故事,所傳承的就是一種人類共享的生命原形力量。特定的歷史語境,其中的社會文化脈絡,無論是傳奇或是當今的故事,皆有其歷史價值和文化作用。
這說明了《花城新色》記載著她日常生活所見的重要元素;不只是對世界描述與詮釋自我的態度,更是我們認識新社這個地方的框架與雛形;這些故事的意義不只是前人智慧與經驗的結晶,也是現代個人與集體的創意能力與開發未來社會發展的可能空間。台灣正追尋著一個對於屬於自我的聖地,讓我們不得不啟程朝聖,一如尋找演化的源頭;朝聖,是思考我們回到過去的歷程,這些路程來自生命的起源,正因為我們身為人類,我們必須跟隨前人的腳步,在這路途中,我們也會接觸到那些和我們擁有共同前人的朝聖者,分享著彼此的共同記憶。
新社其實是一名女子,歷盡滄桑,始終美麗。
【推薦序二】
新社的土地和人群
劉益昌(考古學者,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就一個在新社台地群出生長大的中年人而言,這幾十年來的變化,可說是歷歷在目。
長年以來,家鄉的土地、人以及衍生於其上的事物,在我而言,是鮮明的記憶;尤其是九二一地震以後,故鄉遭受慘重的創傷,但僅僅十來年,和著台灣社會的發展,新社成為一個特殊的區域。
有人說她是台中的陽明山,也有人在新社流連忘返,甚至乾脆買下了新社的土地,做為後半生頤養生活的場所。這些人群所留下的蹤跡和故事,都在這本描述新社的書裡得到記錄,也看到這幾年新社的轉變。
這本書不只是描述九二一地震以後變化快速的新社,同時也從新社台地這塊土地出發,讓我們看到原來土地的變化和人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並不是百萬年以前的變化是百萬年以前的事,而是百萬年以前的變化,造就了今天我們賴以生存的空間。
書中委婉的寫到客家人九大庄頭形成的媽祖信仰--「九庄媽」,這是台灣最特殊的宗教信仰形式之一,透過沒有廟宇的媽祖,逐年輪庄奉祀,形成流動的信仰圈;其次,日本人占領台灣之後,因為甘蔗苗培養的需要,在新社台地徵收一千多甲的農民土地,規劃成為整齊的苗圃,但卻造成了農民的巨大損失,因此有了第一個農民抗議徵收土地的運動,也就是有名的「馬力埔事件」。
又因為蔗苗培養需要水源,日本人修造了台灣罕見的水利工程--從大甲溪白冷翻山越嶺到新社台地群圓堀的白冷圳。這條水圳徹底的改變了新社的農業型態,使得稻米、水果、蔬菜的種植,配上冷冽的圳水,變成可以預期的豐收,也因此新社台地在日治時期就設有農業學校。
不論九庄媽信仰、白冷圳、種苗改良繁殖場、新社農校,恐怕都是我這一代新社人的共同回憶。可是這些事物看來並沒有直接的關係,但這些回憶卻因為九二一地震後的社造運動而聯合在一起;也因為新社台地白冷圳水的重新流動,帶動了新一波生活的革命,讓新社多了許多新移民,社會上點點滴滴的人群,共同構成了新社台地上的新生,這些細節都表現在這本令人心動的著作當中。
作者古蒙仁雖然不是新社人,卻藉由深入的訪問,把新社的故事透過不同的人和事物聯結在一起,這當然是文學家的巨椽才做得到的事。
就一個新社的子弟而言,讀過這本書,等於重新認識一遍自己曾經生長過的土地;換作不是在新社成長的朋友,也可以從這本書中得到原來一塊土地擁有這麼多深刻的歷史和人物故事。台灣的每一塊土地,恐怕都可以用這樣的筆調書寫,讓我們共同來建立這塊土地的故事,才能從故事中演繹人和土地的密切關聯。
作為一個研究者,拜讀本書之餘忍不住要向大家推薦,因為除了敘述故事以外,古蒙仁還以他獨擅的報導文學寫作風格,筆鋒帶著濃厚的在地感情,鉅細靡遺、精雕細琢地為這塊土地塑造出嶄新的面貌,也為斯土斯民的奮鬥歷程,留下了最珍貴的一個篇章,值得所有關心新社的歷史背景與未來發展的各界人士仔細閱讀。
【推薦序三】
走讀美麗新社
蘇進強(作家,現任國策研究院資深顧問)
「一個遙遠而未知的夢境,一則美麗的鄉野傳奇,在過去十年已悄悄地在新社台地上展開。」這是國內知名報導文學作家古蒙仁在其新書《花城新社》中,為新社「新色」的註腳。
本書的書寫,由作家古蒙仁以近二年的時間,多次進出新社,實地採訪上百位地方耆老、地方文史工作者、藝術家、移民後裔、祭祀宗廟團體、種菇人家、花農、果農、商家、休閒產業業者、區公所、農會、水利工作站、種苗改良繁殖場等機構,忠實爬梳新社歷史面貌與人文風華的變遷,用功之勤,用情之深,令人感佩。
新社,一個中台灣的聚落,一個以古堡花園、萬紫千紅花海織造,既本土又有歐洲風格的鄉村,是目前台灣單一溪流區域內河階台地階數最多、面積最大的河階群,自古以來便是人類活躍的舞台,泰雅族、巴宰海族原住民、漢人、客家人以及民國三十八年來台的新住民,都在這個舞台上開創自己的歷史與文化,也為現代新社人留寫下感人的故事。
新社出土的古老素面陶、灰黑陶、斧頭、鋤頭、石刀、箭頭、網墜、刮削器等漁獵用具,在在讓人緬懷這片土地史前的農耕情境;頭櫃、二櫃、張大人營等沿用至今的地名,令人聯想起當年原住民出草、清軍征戰、漢人移民租地墾荒,漸漸形成部落的史實。
艱苦危險的生活,壓抑的辛酸與無奈,讓早期新社移民在集體築庄之餘,進而建廟祭祀、興建祠堂、延師習武,除了凝聚族人的向心力,也可合力抵禦外侮,由此而發展出最早的「社區」意識。日治時期,民眾為了對抗統治者不合理要求所肇生的「馬力埔事件」,讓新社日後成為台灣農民運動的發源地。九二一震災之後,重建委員會社區總體營造的概念帶入新社,讓新社成為台灣社造成功的一個典範。
循著古蒙仁的腳步,我們可以按圖索驥地尋訪新社知名的「香菇王國」、「花卉王國」的成長軌跡;可以踏查白冷圳的過去與未來;可以親炙「千樺花園」、「薰衣草森林」、「木佃軒」、「天籟園」、「菇神」等各具特色、引人入勝的休閒事業;也可以在古蒙仁筆下的「太陽」──新社莊園、「月亮」──新社花海節和櫻花節中遨遊,與天地花木神交,體認從九二一大地震滿目瘡痍中勇敢地重新站起來,參與新社地方生活休閒文創產業,一步一腳印的深刻用心。
這些用汗水灌溉、耕耘的夥伴們,不論是在地或由外地遷移至新社,與這塊土地共生共息、齊心協力,克服天災水患,從水土保持到家園重建,乃至開拓出不同樣貌與風味,包括既有的菇業以及薰衣草、歐式風格的莊園等,既是觀光產業,也是社區營造,更是生活美學所形塑的社區典範。蓊鬱林木、湖光山色和鳥語花香,已讓美麗新社煥然一新,而背後多少的艱辛與汗水,正是值得遊客、記者探索的美學課程。
從古到今,新社已經歷過許多風雨波折,卻能夠一再浴火重生,其所憑藉的除了天然的地理條件,更重要的是人對土地的用心,對社區的凝聚向心。作者古蒙仁是國內報導文學的先驅者,以其深厚的文學素養,求真求實的報導精神,忠實呈現了新社的歷史與願景,讓人讀之不忍釋卷。
筆者忝為文學界一員,也是台灣社造工作的見證者、參與者,有幸先睹為快,並願向讀者推薦此一近年來以地方發展史與社區生活文創產業軌跡為主題,深入淺出、文字豐華的報導文學佳構。
願各界讀者在閱讀之餘,也能以實際行動「走讀」新社這個台灣社造典範聚落的花海之鄉,品嚐兼具本土天下第一菇、香菇王國的原汁原味,又有歐美國際風格景致的莊園美景。
序
自序
早年我投身報導文學的寫作時,曾很自豪地說,台灣的城鄉小鎮,只要是有特色的,很少是我沒去過的。民國六十七年至七十一年,我所撰寫的有關城鄉特色的報導將近二百篇,出版的專書有六冊,平均每星期要跑一個鄉鎮,也因此都曾留下我的蹤跡,並且用文字或影像,為它們留下真實而素樸的時代容顏。
如今三十多年的時間過去了,當我檢視過往的歲月所遺留下來的痕跡時,不管是過去的作品,或者後來在實際生活中,卻獨缺新社這塊拼圖。隨著近十年來它不斷地成長、蛻變,這塊拼圖已遠遠超出地圖的範圍,令人不得不去正視它進步的事實和所營造出來的地方特色。
我生平第一次踏入新社,是民國九十七年的夏天,那時我在文建會主委辦公室任職,負責策劃、執行一個名為「好山好水讀好書」的專案,邀請文學界或學術界的名人到全國各地舉辦讀書會。為了選擇風景優美宜人且適合閱讀的地方,我曾在農委會水土保持局承辦科長的陪伴下,到新社勘察辦活動的地點。
在這之前幾年,新社發生了幾件大事,民國九十二年,「新社鄉休閒農業導覽發展協會」成立;民國九十四年,「新社莊園」落成並對外營業;民國九十五年,第一屆「新社花海節」正式登場,一連串美麗的地景與地貌的改變,在這幾年之間正如火如荼地在新社地區展開。
我與水土保持局合作多年,與當時的局長吳輝龍默契十足,民國九十二年我在雲林縣文化局任職期間,二人即攜手合作推動「古坑咖啡節」,使得古坑咖啡節一炮而紅,古坑咖啡也一躍成為本土咖啡的第一品牌,因此便想複製咖啡節成功的案例,將文建會主辦的讀書活動拉到新社來舉行。
那天,我在水保局企劃組科長黃國鋒的陪同下,開車沿著蜿蜒的山路首度踏入新社河階台地。上到這兒之後,被習習的涼風一吹,原本滿身大汗瞬間即被吹乾,那種舒爽、沁涼的感覺,是我對新社產生的第一個深刻的印象。
黃科長帶我去看的第一個景點,是位於永源里水井街的民宿「日出印象」,剛好孤立在隆起的台地上,建築十分現代、新穎。四周都是起伏的河階台地和黑褐色的菇寮,往南可以看到「胡明月山房」和「又見一炊煙」二家餐廳,朝東可俯瞰「木佃軒」及「天籟園」二家民宿。但在豔陽高照之下,實在難以分辨個別的樣貌,只能留下匆匆的一瞥,便趕著離開烈日下的台地。
下到中興嶺後,便到了著名的香菇街,我們沿途走馬看花,經過「菇菇部屋」、「震樺餐廳」,以及著名的「新社莊園」,感受到香菇街濃郁的特色。最後落腳在「百菇莊」,並進入裡頭用餐,品嚐了最富地方風味的「炸香菇」美食。時值中午用餐時刻,遊客絡繹不絕,每家商店都忙著照顧生意,使我無法深入參觀或和老板交談。
用過餐後,我們因時間匆促,無暇再去造訪民宿或其他特色餐廳,即匆匆下山踏上歸途。感覺上,「日出印象」和香菇街上的店家都不夠寬廣,無法容納上百人聽演講,加上生意興隆、人聲鼎沸,並不適合在這兒辦讀書會,因此我並未將新社納入活動的名單中,一念之間,與新社便失之交臂了。
直到民國一百零一年春夏之交,友人的一通電話,重新喚醒我對這段往事的記憶,他問我能不能為再度到新社一遊,順便寫些文章。既是老友的召喚,我便把它視為一種機緣,何況「新社花海節」及「新社莊園」的芳名遠播,我與它們卻緣慳一面,未免說不過去。
因此從那年九月開始,我便頻頻地進出新社蒐集資料和進行採訪。然而新社現存的史料十分有限,除了一本鄉誌較完整之外,只有種苗改良繁殖場出版的期刊和文史工作者撰寫的零星報導可供參考。由於年代久遠,蒐羅不易,要想獲得第一手的資料,都必須藉由田野調查和口述採訪。
可是老成凋謝,僅存的地方耆老散居各地,要想找到他們良非易事。我在文建會任職期間的老同事劉玄詠知道後,及時伸出援手。他移居新社已有多年,與地方人士時有接觸,在他引介之下,熱心人士紛紛出現。由於他們的鼎力協助,我像倒吃甘蔗,漸入佳境,從而發現了新社的人文之美及濃郁的人情味,是我在新社停留期間,最感溫馨與難忘的一段採訪旅程。
第一位便是「新社區休閒農業導覽發展協會」首任理事長黃翠華,她同時也經營「木佃軒」民宿,在新社是個十分活躍的女強人。黃女士一向熱心公益,而且勇於承擔,在休閒產業尚在摸索階段時,便毅然接下發展協會首任理事長的位子,並在任滿二年之後即交出棒子,為協會建立了良好的制度,業界對她的為人和處世風格都十分肯定。
「木佃軒」因此成了我在新社的落腳處,所有的採訪對象都由我和她在這兒研商後擬定,最可貴的是她還一一幫我聯繫採訪對象,並開車載我前往,把民宿的事都丟給先生和兒子去處理。有她護駕,我所到之處備受禮遇,受訪者即使忙得不可開交,也都暫時拋下手邊的工作,接受我的採訪,因此後來也都和那些受訪者成了朋友。他們分別是「千樺花園」的經理張祐宗、「薰衣草森林」的執行長王村煌、「天籟園」的園主張學能、「又見一炊煙」的老板杜文浩、「明月居」的總監黃春隆、「胡明月山房」的主人王培杰、「菇神」的董事長林明順、「阿亮香菇園」的園主侯文亮、「百菇莊」的莊主莊學富、「喬木」民宿的主人喬德華、以及「月湖老家」的主人何陽修等人。
他們是新社休閒產業第一代的創業主,每個人都曾在別的地方跌倒或遭到逆境,卻不曾氣餒,最後都懷抱著未竟的夢想,重新來到新社打天下,共同為新社的發展投注了畢生的心力。如今事業有成,總算圓了當年白手起家的美夢,也為新社開創出今天的局面與榮景。
與他們一一訪談之後,我深受感動,我發現這些才是我要的題材,我要書寫的便是他們背後這段艱苦奮鬥的故事,以及屢仆屢起的創業歷程。黃翠華為我打通了產業界的人脈,透過「發展協會」這個平台,認識了歷任的理事長。我以他們做為主要的採訪對象,即著眼於他們的公益形象,以免被質疑這些訪問的背後有商業動機或利益色彩,那就盡失我撰寫的初衷和旨意了。
第二位便是「月湖老家」的主人何陽修,同時是「種苗改良繁殖場」的退休員工。一天下午,黃翠華開車載我去「月湖老家」拜訪他,小小的民宿只有三個房間,陳設雖然簡單,卻十分雅緻。我們三人聊了一個下午,他意猶未盡,後來還開車帶我們去他住家,參觀他精心栽培的仙人掌花園,直到暮靄四合,天色已暗時我們才告辭離去。
何陽修有一部休旅車,在高低起伏的台地上奔馳如履平地,我拍照時常要進入山區和台地,這時就得仰仗他這匹野馬了。他總是一口應允,隨叫隨到。我們最富挑戰的一次長征,是沿著白冷圳的沿岸實地走了一趟,從新五村的圓堀出發,到抽藤坑溪底參觀倒虹吸管。
白冷圳流經大部分的新社台地,圳溝的水流淙淙,湍急清澈,夾岸的林木樹蔭深垂,三五住家或小部落錯落分布其間,極平常的鄉野風光,卻處處充滿了詩情畫意。為了讓我拍照取景,車子走走停停,開得極為緩慢,看得出何陽修是個很有耐心的人。這就是「月湖老家」的待客之道,也是新社最為人稱道的好客精神吧!
最後要提的便是新社區的區長徐照山,他是土生土長的新社人,也是個從基層做起的鄉公所職員,要想了解新社的歷史背景、人物掌故,他就是一部活字典。我為了採訪新七村的移民,想了解當年實施「陽明山計劃」時的遷村歷史,卻屢屢碰壁,不得其門而入。後來便去請教徐區長,半個月後便幫我聯絡上卓添壽、陳木生、王坤松等地方耆老,採訪的計劃才得以順進行。
徐區長同時也是「新社花海節」的執行者和「新社櫻花節」的策劃人;尤其是後者,更是他一手催生出來的,如今已能和前者相提並論,成為新社的二大亮點,將新社的休閒產業推上了高峰。我幾次到區公所拜訪,他不管有多忙碌,都會延請入座、奉上好茶,聽他娓娓道來,才知道櫻木花道上落英繽紛,當初他們是克服了多少困難,新社才能成為今天的櫻花故鄉?
與台灣其他鄉鎮相較,新社的特色容或不是最突出或最富代表性者,我與它的淵源也遠不及我的故鄉或其他羈旅過的地方,但卻是我寫成的第一本專書,不僅對我致力的報導文學的創作具有另闢蹊徑的意義,也為想了解新社的人士指出一條捷徑、一個新的方向。
新社在新舊社會的交替、演化過程中,有太多的面向和軌跡可供檢視和討論,以彰顯「新社學」的內容和寓意。許多文史工作者已踏出了第一步,媒體也扮演了催生者的角色,產業界也有足夠的熱情來承擔。
這是一個很好的開端,我權且充當引言人,從「發現新社」的角度,拋磚引玉,希望有更多的人投入這個領域,一齊重新來發現新社、認識新社!讓新社成為休閒產業的原鄉,讓所有受困於轉型期間的鄉鎮,都能破繭而出,找到它們蛻變的活力和動力。
後言
歷經十多年的建設,在年輕一代和新移民們胼手胝足的努力下,新社不僅回復震災之前原有的美麗容顏,更展現出開闊的視野和前所未有的自信。
那是過去新社人從不敢奢想的樣貌,一個遙遠而未知的夢境,一則美麗的鄉野傳奇,在過去十年已悄悄地在新社台地上展開。十年樹木,含英咀華,十年的經營改造,莊園、古堡、花海、櫻花,如今已具體地呈現在所有鄉親的眼前,吸引了全國上百萬民眾一再登臨到訪,讚嘆美夢成真的神奇,見證一場美麗的土地蛻變的成功。
我何其有幸,忝為這場蛻變的見證者之一,透過這本書的書寫,以口述歷史的寫作方式,採訪了上百位的地方耆老、地方文史工作者、藝術家、移民後裔、祭祀宗廟團體、種菇人家、花農、果農、商家、休閒產業業者,以及區公所、農會、水利工作站、種苗改良繁殖場等機構。
我每一次訪談,都在追溯一段歷史;每一段歷史,都是無數的個人生命史和活生生的故事所組成。有血有肉,悲歡離合,聞之令人動容,書寫之際,那影像無不栩栩如生,如在眼前,讓我得以窺見某些歷史的片段和場景。
朴子籬社、軍工採料、九庄媽、大南蔗苗養成所、馬力埔事件、白冷圳、陽明山計劃、疏開仔、紫安宮等。這一頁頁發黃、斑駁的歷史,是新社人百年來走過的足跡,可是有些已難分辨,年輕的一代甚且已懵懂無從理解。歷史必須還它們真相,我下筆時自是難以割捨;即使是難以承受之輕,也不容青史成灰。
九二一震災是個轉捩點,歷史的發展到了這兒,已必須告別過去,翻開新頁,尋找新的出路。新移民、休閒產業、精緻農業、民宿、莊園、古堡、花海、櫻花,這些閃亮、耀眼的新語彙,已迫不及待地取而代之,一一躍上歷史的新舞台,迎接新時代的來臨,一則美麗的鄉野傳奇,於焉轟轟烈烈的展開。
印度詩哲泰戈爾在他的不朽名著《漂鳥集》的扉頁,寫下的第一行詩:「土地被踐踏,卻報之以花果」,是我一生奉為圭臬的鐫語,卻遍尋不著可以印證、對照的地方。直到來到新社,在不下三十多次的實地探訪過程中,我走遍大街小巷,荒郊野外,就教地方的耆老、長者,才豁然開朗,總算找到了類似的答案。原來詩哲百年之前寫下這一行詩時,就已預見了遠在台灣的這塊處女地,他的筆鋒落處,就是一朵朵綻放的花朵,就是為了成就新社這場美麗的土地蛻變。
我因此以無比歡欣的心情,意外地成為這場蛻變的見證者,且誓言以辛苦採訪及觀察所得的資料,為這塊土地做最忠實及完整的記錄。恰如于右任詩云:「不信青春喚不回,不容青史盡成灰;低迴海上成功宴,萬里江山酒一杯。」
埋首案牘,焚膏繼晷,歷時二年多的辛苦採訪與寫作,書成完稿之際,我的成功宴,是要與所有我所採訪過的那上百位地方人士分享的;濁酒一杯,要敬的是新社的美麗鄉土。我心目中的新社莊園、古堡與花海,比之于老的萬里江山,遑不多讓。在台灣的地平線上,新社的河階台地,雖不是多麼耀眼的風景,卻是大甲溪畔永恆的地標。
目次
《花城新色--新社的故事》
推薦序一 文|邱于芸
推薦序二 文|劉益昌
推薦序三 文|蘇進強
新社在哪裡?
《序曲》發現新社之美
【溯】尋找先民的足跡
新社河階群的誕生
史前人類及原住民的遺跡
平埔族的遷徙與漢人的移入
後來居上的客家移民
有神無廟的九庄媽信仰
【湧】生命之泉白冷圳
大南蔗苗養成所的設立
巧奪天工的白冷圳
蔗苗到種苗的滄桑歲月
白冷圳的崩壞與重建
多管齊下徹底整治水患
【徙】晚近移民的故事
「陽明山計劃」新移民到來
清水移民血淚交織的人生
守護移民的神祇
【栽】香菇王國的產業鏈
太空包問世
菇寮裡的人生
香菇一條街
【綻】繁花盛開的花果市場
四時水果香甜迷人
花卉市場欣欣向榮
【遊】到新社度假去
休閒產業的崛起
木佃軒,南洋度假休閒民宿
千樺花園,法式園林餐廳
薰衣草森林,紫色的魔法師
天籟園,大自然的美聲
又見一炊煙,美食主義者的天堂
明月居,茶花王國
胡明月山房,充滿現代風味的客家美食
菇神,菇類餐飲的第一品牌
阿亮香菇園,香菇街的亮點
百菇莊,菇類的專賣店
喬木民宿,黃金咖啡之家
月湖老家,袖珍可愛的民宿
新社莊園,休閒產業的太陽
【賞】驚豔新社花海
花海節的幕後推手
新社花海浪漫登場
新社櫻花美夢成真
【居】懷想美麗的原鄉
新移民的土地認同
用時間的尺度丈量歷史
【尾聲】見證一則美麗的鄉野傳奇
書摘/試閱
千樺花園,法式園林餐廳
千樺花園是帶動新社休閒產業的急先鋒,打出的招牌是園藝與美食,並將二者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強調在優雅的環境與氣氛中享受高檔美食,是它致勝的不二法門。開幕以來人氣扶搖直上,盛況一直不減,多少年輕男女只因在這兒共享一頓浪漫的美食,便私訂終生,攜手共創幸福的人生。
一天傍晚,我在黃翠華的陪伴下,走進這座林木蓊鬱、花木扶疏的花園,拜訪花園的主人張祐宗,訪談結束後並留下來用餐,享受他精心調製的法式佳餚。宛如花房般的餐廳,四壁都是玻璃窗,夜晚來臨時侍者在餐桌上點上蠟燭,燭光與人影相互輝映,是千樺花園最經典的畫面,也是廣受遊客喜愛的幸福象徵,愛情的種子不須特別照顧,便已在彼此的心中萌芽。
張祐宗在受訪時表示,他們是豐原人,二十年前父親到此旅遊時便買下這塊農場,假日常舉家上來蒔花種菜,曾種過四萬盆的仙客來,拿到市場批發,賺進第一桶金,此後便積極地在這兒從事園藝栽培。
他父親張倉明畢業於中興大學園藝系,是台灣著名的園藝設計家,民國九十三年彰化溪州舉辦花博時,就曾擔任總設計師。後來涉足商業空間的規劃,當時台中盛行的庭園咖啡屋、谷關神木谷,乃至南庄的民宿,多出自他的手筆。
由於家學淵源,張祐宗高中時便開始玩蘭花,大學時念的是工業設計,畢業後又跑到法國學餐飲。回國後先在南庄待了一陣子,將所學用在休閒產業上,有了成功的經驗之後,便想在新社複製推廣,「千樺花園」因此誕生。
既然打著花園的名號,便需有足夠的花卉來支撐,拜早年他父親在此廣植花木之賜,二十年來的耕耘、灌溉,這兒已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天然花園。從一月開始,依序盛開的有梅花、櫻花、紫藤、柚子、槴子花、紫薇、槭樹、草花,四時不斷。春天時花木冒芽,夏天時綠蔭蔽空,可感受到季節變化的痕跡,在亞熱帶的台灣,堪稱是一座頗具特色的花園。
但張祐宗很清楚,光是花園的景點是不夠的,還得捉住遊客的腸胃,才留得住遊客。剛開始的靈感是應遊客之需,只提供咖啡、蛋糕等簡餐,以解決他們口腹之慾。後來觀察了遊客的消費習慣之後,開始做調理包,入園的遊客愈來愈多,有時一家五、六個小孩,還不到中午便喊肚子餓,便開始請廚師上來烹調供餐。
此時,他知道市場來了,為了提升餐飲的品質和深度,他親自下廚,把在法國學到的那套正統的法國菜全搬了出來。在他調教之下,年輕的廚師不斷開發出法式的美饌。
此舉果然奏效,經過媒體的報導,吸引了大批的年輕族群來此共度假日;加上新社的休閒產業已臻成熟,每逢假日人山人海,到處塞車。一天預約的電話達上百通,入園的人數達三、五百人,碰到過年時可破千餘人次,在媒體的推波助瀾之下,掀起了新社觀光的一片熱潮。
經歷過十年的高峰,張祐宗嚐到了成功的滋味,也看到休閒產業帶給人們的美好體驗。他認為新社最美的地方,是那些羊腸小徑,純樸的鄉野氣息。「千樺花園」只是其中的一個景點,有他們家族一路走過來的痕跡,能與這麼多有緣人分享,是他最快樂的一件事。因為所有的業者都很珍惜這個成果,大家絕不惡性競爭,只有不斷提升品質,才能確保黃金小鎮這個品牌的未來。
薰衣草森林,紫色的魔法師
「薰衣草森林」位於新社中和里,慕名前往的遊客常被這個地址誤導了,因為它遠離新社鬧區起碼半個小時的車程。過了白冷圳的倒虹吸管後,山巒起伏,小路沿著抽藤坑溪蜿蜒而上,山窮水盡疑無路之時,突然來個柳暗花明又一村,不愧被封為「最偏遠的咖啡屋」。
因為偏遠,所以值得追尋。想必是二個尋夢的女孩,在逃避現實與尋覓樂土的過程中最終的心靈寄託,「薰衣草森林」終於選在新社最偏遠的山區落腳。二個女孩的創業歷程有點像童話中的故事,飄渺虛無,不食人間煙火,最後卻開枝散葉,營造了屬於尋夢者的紫色故鄉,許諾年輕男女勇於逐夢、追求幸福。
我太太也是個「薰衣草森林」的逐夢者。某個燠熱的下午,我特別帶她一齊來朝拜她心目中的紫色王國。我們一齊坐上黃翠華的車子,遠離新社市街,一路駛向原野。跨過抽藤坑溪後,沿著溪畔的一條鄉間小道行駛了約半小時,逐漸進入這個紫色的童話世界。
民國九十年,原本在台北花旗銀行任職的詹慧君,與在高雄當鋼琴家教的林庭妃,一個懷抱擁有一畝香草田的美夢,一個夢想開間咖啡館,二個女生在台中新社的山上相遇、圓夢,遇到了地主的兒子王村煌。他是個典型的文青,對文化藝術有一份執著與憧憬,三人擁有共同的夢想,便選在那年的十一月九日,一起創辦了薰衣草景觀咖啡館,共同寫下了「薰衣草森林」的故事。
我們一行人到達後,出來迎接的便是「薰衣草森林」的執行長王村煌。一頭茂盛的黑髮,臉上戴著沒框的眼鏡,略顯削瘦的身材,文質彬彬,雖已年過中年,渾身依然流露出文青的氣質。我們在一間充滿天然香精的工作間坐下,一邊喝著淡淡的抹茶,一邊聽他娓娓訴說「薰衣草森林」的傳奇故事。
王村煌的父母是嘉義竹崎鄉人,長年在高雄工作。二十年前離開高雄,在新社買了一塊五公頃的土地,開始在山上種檳榔。因為土地夠大,也種了梢楠、樟樹、芭蕉、山櫻、梅花。這些高大、美麗的林木,都成了日後薰衣草森林最天然的美景,為日後一棟棟蓋起來的咖啡館、餐廳和民宿,營造出自然、和諧的原始氣息。
談起創業時的艱辛,王村煌只有一聲嘆息,形容三人是在「不對的時間,不對的地點,以及毫無經驗的情況下,唯一做對的一件事」。當初會選擇種薰衣草,是冬天到日本北海道旅行時看到的景象,那種幸福的意象與感覺,一直深藏在他的腦海裡,只在等待機會實現這個夢想。
「薰衣草森林」幫他們圓了這個夢,他稱之為幸福產業。他們鎖定的客層是二十到三十歲的年輕人,擁有夢想並有勇氣去實踐。但咖啡館位處偏僻的山區,如何向這些年輕人招手?缺乏資金、沒有通路,網路是唯一的選擇。為了行銷個案,他們不斷寄發電子郵件,靠著熱心朋友的轉寄,一年之內,竟奇蹟似地在網路上爆紅,被稱為「最偏遠的咖啡屋」。
可是三年之後的敏督利颱風,卻在一夕之間把他們辛苦經營的成果摧毀了,抽藤坑溪溪水暴漲,沿岸地區淹大水,客人好幾天進不來。他們用繩子去拉,用生命去搶救,匯集了眾人之力,總算把殘破的房舍田園重新修復。
經此挫折,他們愈是不屈不撓,在園區內種植了一千二百坪的薰衣草,還分為王媽媽香草園、葛雷斯花園、森林咖啡館、香草鋪子、紫丘咖啡館、梯分泥的森林野宴。每日舉辦香草工房教學,與遊客一起分享薰衣草森林的成長經驗。每年三月至五月,是園區賞螢火蟲季節,園區內提供螢火蟲生態導覽與解說,舉辦螢光晚宴,並提供螢火蟲相關產品,為的是要宣導落實保育觀念。
不到十年的時間,「薰衣草森林」已在休閒、餐飲、民宿、婚宴及零售領域創出五個品牌,除了台中新社,新竹尖石、苗栗明德各有一家分店外,在苗栗三義還開了一家同樣是景觀餐廳性質的「桐花村」,總營業額已達五億元。
王村煌表示,「薰衣草森林」經營的是年輕人的幸福感,以設計為核心,利他精神為企業文化,並建立回饋機制,來幫助有夢想的年輕人。比如徵選民宿主人,不負盈虧,一年還有五十萬元的薪水。結束之後如果表現良好,還會協助他們出去開店,將「薰衣草森林」的企業文化推廣出去,為台灣休閒產業的未來盡一份心力。
令人遺憾的是,合夥人之一的詹慧君於民國九十七年七月被診斷出罹患肺腺癌第四期,不得不退出她所熱愛的事業,積極接受治療,長達四年之久,可見她強烈的生命力,對死亡早已豁然。最後於民國一百零二年一月十四日於家中過世,之後安葬於故鄉卓蘭,長眠在薰衣草森林永恆的懷抱之中。
訪談結束,原本晴朗的天氣突然下起一陣大雨,一時無法外出,王村煌索性帶我們去參觀民宿。房間並不大,材質大多是原木,裝潢簡潔,十分雅緻,靜謐而安詳,窗外雨聲淅瀝淅瀝,更增添了一股詩情,令人很想就此歇下,忘卻人間煩惱。民宿主人是個年輕的女孩,出來為我們說明經營的理念,在此優雅的環境工作,還有一份不錯的薪水可拿,她才是最幸福的人吧!
雨停了之後,我們到戶外的花園散步,地上溼漉漉一片,原本在屋裡避雨的遊客又出來了,大多是年輕男女,成雙結對,依偎在一把小雨傘底下,或膩在咖啡座裡,看了令人稱羡。愛情這條路上,你儂我儂,再多的風風雨雨,也澆不息有情人心中洋溢的幸福盼望,或許這就是「薰衣草森林」在年輕男女心目中永不褪色的祕密所在吧!
菇神,菇類餐飲的第一品牌
從中興嶺外圍的山丘往下走,過了當地軍營的水塔,便回到了協成里。協中街是新社最富產業特色的街道,大大小小的香菇行林立,其中「菇神」景觀複合餐廳,即位於香菇街的上端,以龍頭的態勢與絕佳的地理位置,為香菇街的商業發展掀開了序幕。
敢在香菇街設攤開店,並取名「菇神」,若沒有幾分本事,恐怕還無法在此立足,更別提揚名立萬,成為菇類餐飲的第一品牌。果真如此,那麼「菇神」的董事長林明順,以他在香菇界闖蕩三十年、大江南北加上海峽兩岸走透透的資歷,便是業界「菇神」的不二人選了。
我幾次路過香菇街,總會以顧客的身分走進「菇神」,隨意走走看看,裡頭窗明几淨,裝潢和建材大多為原木和紅磚,有一種家庭的感覺。靠山邊的窗戶開得很大,視野遼闊,新社的第一高峰頭嵙山即矗立眼前。山腳下是大坑風景區,不管是看夕陽或夜景都相當迷人,擁有這麼好的景觀,客人當然趨之若鶩了。
我觀察了幾次,對「菇神」有了基本認識之後,便透過黃翠華的邀約,在一個週末的上午正式登門拜訪,利用生意尚未開張的空檔,和他做了一次深入的訪談。
民國五十五年,林明順出生於南投縣竹山鎮,從小就和哥哥二人在家裡種香菇。二十二歲那年退伍後,他隻身遠赴屏東為家族打天下,在一家傳統市場銷售自家生產的香菇。二十六歲時,他轉往埔里定居,做大盤的買賣,但仍以南部的市場為主。三年後他又到台北的迪化街落腳,進口韓國及日本的香菇。不到一年,他又隨著兄長渡海到大陸河南種香菇,哥哥在福州負責銷售,二人分進合擊,各自在異鄉打天下,吃了不少苦。
九二一地震後,他回到台灣,為了小孩的教育,決定留在台灣,改做菇類餐飲,開始研究猴頭菇、巴西蘑菇、雞腿菇這些火鍋料的素材。民國九十年,台灣第一家菇類自助式養生火鍋專門店在台中大雅開幕,在媒體熱烈報導下,林明順迅速地掀起一股吃菇養生的健康新潮流。可是這股熱潮來得快,去得也快,要做出特色並不容易,他撐不到三個月便想結束。
這時有朋友建議他改做「吃到飽」,讓顧客一次吃個痛快。他認為可以一試,不久之後即換了新招牌,並以市價折半的優惠來吸引顧客上門。開幕那天中午一開店,位子便坐滿,到了晚上客人還得排隊才能進場。吃過的人都讚不絕口,可是客人多抱著「救本」的貪念,不拿白不拿,最後吃不完的都倒掉了,相當的浪費,也讓他看得心疼。一個月結算下來,居然虧了四百多萬。為了打平,他只好往外發展,先後在台北、台中開了分店,不管如何打拚,最後還是賠多賺少,讓他不得不服輸,認清餐飲這一行並不好做。
民國九十三年,就在他準備收山之時,聽說新社的休閒產業炒得正熱,有一家土雞城想要轉手。他上來看了之後,覺得該地位處山腰,可俯瞰台中大坑的風景,不管看夕陽或賞夜景都十分宜人,幾經斡旋,便頂了下來。
那時他手上只有四百萬的現金,卻有二千萬的負債。要想扭轉乾坤,反敗為勝,就看新社這塊新闢的戰場了。
他拿到建照後,只花了四十五天,就重新裝潢設計完成,並趕在民國九十五年過年那天掛上「菇神」的招牌。五年前他首創的菇類自助式養生火鍋專門店,雖然在台中出師不利,如今在新社重新插旗,便是為了延續這一股吃菇養生的健康新潮流,他已有背水一戰的心理準備。
受限於成本,剛起步的階段,餐廳沒有屋頂,只有太陽傘;也沒有冷氣,夏天時客人熱得汗流浹背,下雨時便得歇業。即使如此,生意卻好的出奇,一方面是新社的休閒產業已進入高峰期,首屆花海節也同時登場,帶來了龐大的遊客與商機,每家業者都發了財。但更重要的是,林明順從失敗中學到教訓,深知再失敗只有走路一途,因此事必躬親,並訓練了新的經營團隊。整個作業流程,從原料採購、菜色開發、廚房管理、送餐動線乃至外場服務禮節,全部建立標準作業程序,要求團隊切實執行。每道新開發的產品,沒有十足把握,絕不輕易推出。
此舉果然奏效,來店的客人與日俱增,服務的團隊也增加到四十多人,經由媒體的報導和網友的推薦,很快建立了口碑,「菇神」的招牌不脛而走,逐漸發展成結合景觀與養生的複合式餐廳,在業界獨樹一幟。平日的來客量約為七、八百人,假日更是座無虛席,門外停滿了各式轎車,不乏各界的名流,為的就是一嚐「菇神」獨門的創意料理。
林明順很自豪地說,「菇神」最擅長的是養生菇類料理,長期與在地的菇農合作,每天採收後立即送到店內料理,而湯頭則以巴西蘑菇等菇類細燉熬煮。此外,他特別強調有機與無毒,讓顧客吃得健康。只要是新鮮的食材,配上當令現採的瓜果,只放少許鹽巴,不加任何味精,經過他們料理之後,味道鮮美的就像在吃海鮮。
投身菇類的生產、買賣三十餘年,歷經產業鏈的上、中、下游各個環節,幾番起伏,林明順終於在新社站穩腳步,打造「菇神」成為菇類餐飲的第一品牌,實現了早年經營自助式養生火鍋專門店的夢想。
但他並不以此滿足,他擔任過「發展協會」第五任理事長,也參與地方政府在新社規劃的大型開發建設計劃,就是想結合中部各觀光景點與產業特色,讓休閒產業成為帶動區域繁榮與發展的火車頭,將新社的成功模式複製、推廣到各地,厚植根基,遍地開花。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