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025新年快樂!買書領券省荷包
明天的電,核去核從
滿額折
明天的電,核去核從
明天的電,核去核從
明天的電,核去核從
明天的電,核去核從
明天的電,核去核從
明天的電,核去核從
明天的電,核去核從
明天的電,核去核從
明天的電,核去核從
明天的電,核去核從
明天的電,核去核從
明天的電,核去核從
明天的電,核去核從
明天的電,核去核從
明天的電,核去核從
明天的電,核去核從
明天的電,核去核從
明天的電,核去核從
明天的電,核去核從
明天的電,核去核從
明天的電,核去核從
明天的電,核去核從
明天的電,核去核從
明天的電,核去核從
明天的電,核去核從
明天的電,核去核從
明天的電,核去核從

明天的電,核去核從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90 元
優惠價
79387
促銷優惠
聯經出版全書系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1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為了讓更多人真正了解世界主要大國的核能發電現況,
以及當地人民支持或反對的理由,
聯合報系空前規劃,台灣媒體罕見超大規模,
橫跨日、德、法、英、美五國,深度調查採訪報導。
200張全彩照片,75幅資訊圖表,數百萬製作成本,數十人專業團隊。

如果今天舉行核四公投,在你走進投票所,為核四存廢投下一票時,
你真的清楚知道,自己這一張票的意義與影響嗎?
你可以肯定,自己的這一票,是在充足的資訊下,理性思考的抉擇?

《明天的電,核去核從》一書共分六章,由五位充滿熱忱的資深記者,
走訪日本、法國、德國、英國、美國,深入調查各國核能電廠,採訪決策官員,
並實地走入一般居民的生活。為讀者揭開:
日本福島核災後,廢核及重啟核電的兩難思索。
德國堅持廢核,民眾要承擔什麼樣的代價?
法國75%的電力來自核能,如何確保安全?
注重環保的英國,選擇加強核能以降低排碳。
美國擁有一百座核反應爐,七成民眾支持核能。
台灣的電從哪裡來?挺核與反核兩方的觀點。

「經過這次聯合報系的調查採訪,除了探查核電問題外,我們更深的感受是,什麼時候台灣對於公共政策的討論可以奠基於科學、理性?什麼時候我們不再迷惑於簡單誘人的口號,而能做深度的研究?什麼時候持不同意見者能夠彼此傾聽?什麼時候媒體能善盡職守,針對公共利益客觀不懈的紮實報導?
希望這本書能讓讀者暫離喧囂,冷靜思考台灣的未來、核電的未來。如果有一天我們要對核四公投,走進投票所時,都能自信地說:我知道為何投下這一票,我準備好承擔結果,負起責任。」──《聯合晚報》社長 羅國俊

作者簡介

文字撰稿:王光慈、王茂臻、江睿智、盧沛樺、蕭白雪


從去年五月,聯合報系決定製作「明天的電,核去核從」調查採訪,到今年三月推出這套報導,回過頭打開手機輸入「核電會議」,行事曆中跳出廿幾個項目。這十個月,從政府積極準備推動核四公投,到公投熱潮逐漸冷卻,但贊成與反對核四者,更為壁壘分明,無溝可通。國會陷入僵局,不耐的民眾因為各種各樣的訴求,接連上街,服貿、核四已經沒有論理的空間,轉為街頭力量的展示。
這段期間,聯合報系參與核電會議的一群人,心中不免疑惑,公投看來是不可能了,這套「明天的電,核去核從」的調查報導還要繼續下去嗎?
我們當然心裡有數,做這套規模空前的採訪計畫,要花多少預算?又能回收幾許?其實,連計算機都不必敲,就知道我們在做一件不划算的「傻事」。聯合報系派出記者到日本、德國、法國、英國、美國五個國家跨國採訪,每個國家要派出報紙文字、攝影記者,加上聯合報電視台udn tv的文字與攝影記者,就是四個人,總共接近廿人,這筆差旅費就是幾百萬。
除了第一線採訪,聯合報系製作「明天的電,核去核從」,更動員了跨媒體的能量。報紙有聯合報、經濟日報、聯合晚報,加上udn tv、聯合新聞網、平板及手機行動載具,這又是更龐大的人力、物力投入。
其中,派去日本的同事第一次未能進入福島核災區,農曆年過完,他們又準備再次前往。負責日本採訪的記者王茂臻說,「真抱歉,第一次沒完成任務,這次去我自己負擔差旅費。」
開玩笑!福島核輻射劑量超標,同事必須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衣,冒健康風險深入險境。我們原本根本不敢要求同事做此犧牲,但他們為了前往第一現場採訪,堅持只要防護得當,不致有危險。對這樣敬業而可愛的新聞工作者,怎麼可能讓他們自己墊錢!
於是,在做好必要的防護準備,連相機都要包裹得嚴嚴實實後,聯合報系的採訪團過完農曆年再次前往日本,這次直接進入福島核電廠區,成為台灣唯一獲准進入福島現場採訪的媒體。
這次跨國度、跨媒體的調查採訪,可說是台灣媒體規模空前的一次計畫,但也的確是一件「傻事」,因為我們從來沒有估計這套報導會為聯合報系帶進一塊錢廣告。當台灣媒體在做羶色腥新聞,電視名嘴越來越像綜藝咖,經營媒體的思維都是收視率、閱讀率掛帥,都只看廣告價碼的時候,願意做這種「傻事」的媒體恐怕不多了。
堅持做傻事的是聯合報系董事長王文杉。當行政院宣布要以公投決定核四前途後,他就在報系會議中表示,核四的利弊得失,人民掌握的資訊太少,很難理性做出決定。關係台灣能源政策這麼重大的問題,社會溝通卻如此不足,「如果現在(去年)要我投下公投一票,我不知道該怎麼投。」因為不建立在足夠知識基礎上的公投選擇,只依照情緒或黨派立場投票,是沒有意義的。
於是,在去年底公投幾乎無人再提的時刻,王董事長仍然主張完成採訪,提供民眾完整的資訊,以及各國對核電或迎或拒的原因。目的只有一個:若有一天,我們走進投票所,為核四存廢投下一票時,都清楚知道自己這一張票的意義與影響。
執行「明天的電,核去核從」採訪計畫,從開始我們就決定基本態度:對於核電問題,或者說核四問題,我們謹守媒體客觀公正立場,不預設結論,而是充分提供資訊,判斷則交給公民。
隨著計畫推進,同事從國外採訪歸來,報導的主軸逐漸確定:
一、福島事件後,有的國家堅定了廢核的決心;有的國家則經過仔細思辨,考慮核電電價較低,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帶來的氣候變遷確定無疑,核電排碳低,反而對環境衝擊較小,決定依然將核電納為能源組合。但無論對核電的決策如何,都不是非黑即白的選擇題,而是複雜的申論題。
二、台灣最終對核四的存廢決定,都伴隨一大堆工作要做。若同意核四興建,有安全、核廢等等大量問題要解決,記者盧沛樺的法國採訪更告訴我們,法國核電比例全球最高,他們的政府與核電廠是如何透明與頻密地與人民溝通。
即使停建核四,也不是從此幸福美滿。從記者江睿智的德國採訪,可預見電費必然上漲,用不起電的「能源貧民」越來越嚴重,節電必須是我們的新生活方式。而且,德國在歐洲的共同電網中,再生能源發電不足,還可以從法國的核電得到補充,但台灣屬於獨立電網,我們別無依恃。
三、如果公投核四,不代表問題的結束,而是在公投結果出來的當晚,就是政府與全民行動的開始。這絕非「我是人,我反核」或者「拚經濟,要核四」,這類簡單訴求可以一言概括。
其實,經過這次聯合報系的調查採訪,除了探查核電問題外,我們更深的感受是,什麼時候台灣對於公共政策的討論可以奠基於科學、理性?什麼時候我們不再迷惑於簡單誘人的口號,而能做深度的研究?什麼時候持不同意見者能夠彼此傾聽?什麼時候媒體能善盡職守,針對公共利益客觀不懈的紮實報導?
「明天的電,核去核從」報導完成後,我們決定將受限篇幅不能完整呈現的內容,結集成此書,希望能對爭辯卅年的核四問題做一次最翔實的探索。此書籌編期間發生反服貿學運、核四封存等大事。短短數月,台灣似乎變了,除了街頭,我們還有理性論辯的空間嗎?
希望這本書能讓讀者暫離喧囂,冷靜思考台灣的未來、核電的未來。如果有一天我們要對核四公投,走進投票所時,都能自信地說:我知道為何投下這一票,我準備好承擔結果,負起責任。
《聯合晚報》社長羅國俊

目次

Chapter 1 借鏡國外,理性對話
核安沒有百分百,資訊透明是王道
廢核vs.經濟,攸關生存的兩難
再生能源來了,核能去留仍為難
管你擁核反核,不節電就沒未來
支持核電,不能不想的兩件事
反對核電,不能不知的兩件事

Chapter 2 三年了,福島可好?
走進福島一廠重災區
福島一廠輻射水,每周填滿一泳池
直擊!傳說中的「福島五十壯士」
遺恨福島,日本核災難復原
福島孩子,力抗隱形敵人
零核電政策結束,日本重啟核電
追日種電,日本人想擺脫核依賴

Chapter 3 廢核,德國憑什麼?
若對環境好,這電價不算高
德國扛三包袱,再痛也要廢核
這小鎮節能:滿城綠建築,負債變富土
富人賣電、窮人摸黑:用電貧窮兩世界
德國發展綠能:三個矛盾,四十兆的豪華餐

Chapter 4 擁核,法國不怕嗎?
核安透明,法國人逾半挺核
歡迎參觀!法國核電廠搞親民
支持核能,法國民眾仍憂心核廢處理
法國企業憂心,減核削減競爭力

Chapter 5 英美,減碳與核安
百座核爐,美堅持核電
安檢升級,美國環保、核能兼顧
核電廠防災:進出三關卡、堵恐怖分子
美研發小型反應爐,減少核廢料
以核減碳,英國走的路
英國混合能源,核電不可或缺
英核電廠,給工作也能殺時間
電價貴不貴,英國民眾最在意

Chapter 6 核不核,台灣的選擇
核四公投,政府沒說清楚的三件事
核四封存,停工不停建
拿出數據! 台灣的電究竟夠嗎?
非核家園? 推動節電+再生能源
未來的選擇?考慮核一、二、三廠延役
電價偏低…… 電價不漲有可能嗎?

書摘/試閱

廢核,德國憑什麼?
廢核,從來不是一場政治嘉年華會,絕對不是趕流行,更不是把核電拉下馬後,就拍拍屁股沒事了。理性、重思辯的德國人十分清楚,能源轉向是要付代價的,德國人民選擇忍受高電價,並願意花費一兆歐元、約占德國三分之一的GDP,以長達40年時間來完成,並得力行節能。
台灣人對德國推動能源轉向的印象是:再生能源蓬勃發展,到處見得到風車和太陽能發電,可以自己選擇電力公司及發電能源,甚至在家裡發電、賣電……這些美麗又進步的思維,一直為台灣人所欽羨。
在長達20多天採訪旅程中,記者拜訪反核家庭密特勒和霍爾徹家,在他們家,反核不是口號,而是生活方式,身體力行節能,寧願享受少一點。
飄著雪的冬天,我們拜訪馬塞海姆小鎮,聆聽布朗鎮長細數小鎮如何一點一滴力行節能。儘管只有五千居民,布朗鎮長一點也不小看自己,他說,「廢核,小鎮和老百姓也要自發性參與」。
即便抱怨高電價,德國民眾沒有激情謾罵,更沒有因此而拒絕負擔廢核代價之意。我們來到富裕繁榮的巴登符騰堡邦,讓人意外的是,這裡是「務實的綠黨」在執政,他們沒有關閉火力電廠,甚至還興建火力電廠、天然氣電廠,從法國買電,只為確保該邦的經濟發展及穩定供電。
德國人一向務實。廢核不是一時興起、不是莽撞,不是流行的口號,而是有計畫、按階段的落實,早在2000年之前,就開始推行再生能源,為廢核鋪路,並擅於利用位在歐洲中心的優勢,盡所有努力在經濟發展、電價上漲及穩定供電之間,保持動態平衡,德國人廢核,但是並不盲目。
即便能源轉向在執行上出現落差,包括電網建設不足、再生能源收補貼過高、民生電價高漲等問題,但從官方到民間,執政黨到在野黨,從不迴避艱難問題,更不會刻意遮掩某些事實;因官民有高度共識,能源轉向遭逢的各種艱難,必定會找到解決的方法,最終達到廢核目標。
我們看到德國人廢核的決心,從政府、家庭、企業,鄉鎮都全力以赴,全民都參與其中,共同承擔一分責任。
在結束採訪任務,搭上回台的飛機時,問號突然浮現眼前:台灣人是否具備了如德國人民堅強意志與決心?是否準備好要承擔代價?你、我是否願意奉獻一己之力於其中?廢核之後的「真實的台灣」,我們是否願意、並學習如何去承擔?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387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