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逃避真愛:跨越自我解離的心牆
滿額折

逃避真愛:跨越自我解離的心牆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20 元
優惠價
90198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2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可說是針對道理全懂卻難以突破的奇蹟課程資深學員而寫的,它一針見血地指出,綑綁我們修行腳步的,不是世界的黑暗,也非人間的牽絆,而是自己在心內打造出來的一道牆。

只因我們深怕真愛會消融了自己的特殊性,故把心靈最深的渴望隱藏到心牆之後,與之「解離」,在人間展開一場虛虛實實又自相矛盾的追尋。一邊痛恨小我的束縛,一邊忙著為小我說項;以至於左腦不知右腦在想什麼,左手不知右手在做什麼;內心有一部分奮力向前,另一部分則寧可原地觀望。藉著裝傻、扭曲、辯駁,把回歸真愛的單純選擇渲染成複雜又艱深的學問。

《逃避真愛》溫柔地解除了人心無需有的恐懼,讓我們明白心牆的「不必要」,陪伴我們無咎無懼地跨越過去。

作者簡介

肯尼斯‧霍布尼克博士(Kenneth Wapnick, Ph.D. 1942~2013)

為最初與筆錄者海倫共同編輯《奇蹟課程》之人。肯尼斯是臨床心理學博士,深曉傳統心理治療的瓶頸,直到邂逅了《奇蹟課程》,才找到了他安心立命之處,決定終此一生為它服務,創立了「奇蹟課程基金會」,成為《奇蹟課程》的指定教學機構,開始了他講授《奇蹟課程》的生涯。
《奇蹟課程》自七0年代問世以來,逐漸成為超個人心理學的聖經。有人曲解其意,為自己的理念撐腰;有人攀附《課程》,以一代宗師自居;也有人視之為致命威脅,大加撻伐;只有肯尼斯不為各種亂象所動,始終堅持以《奇蹟課程》的話來詮釋《奇蹟課程》,且將形上理念與現實生活熔於一爐,四十年如一日,儼然成為《奇蹟課程》的中流砥柱。

書摘/試閱

1 自我解離的過程

引 言

奇蹟學員操練《奇蹟課程》一段時日以後,倘若能認出自己有某個部分被切割了(心理學稱之為「解離」),對學習而言,毋寧說是至關緊要的。我們在奇蹟理念的耳濡目染之下,愈來愈熟悉書中的遣詞用字,再加上經年累月的浸淫和練習,也愈來愈認同聖靈的思想體系。然而,我們依舊面臨一個無法解釋的現象,自己心內好似有一道高牆,阻擋了我們把所學到及所認同的觀念轉化成切身的經驗。換言之,我們照樣生氣,照樣非難他人、沉溺於特殊關係、生病就醫,一切所作所為,跟沒讀過《課程》的人毫無不同,彷彿書上讀到的、學來的,以及信誓旦旦的願心,對自己的生活竟然起不了一絲作用。好像內在有個部分的我接受了《課程》的真理,而過日子的和應付現實問題的卻是另一部分的我,而且兩個部分絲毫沒有一點交集似的。

如果能誠實面對這一窘境,對奇蹟學員必會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試看,多半學員操練奇蹟理念很長一段時間之後,往往還會發出這樣的哀歎:「到底還要多久才能夠『得道』啊!其他人呢,好像跟我也是半斤八兩!」這話充分顯示出我們全都陷於自我解離的怪異心態,好像右手不知道左手在做什麼,或者右腦不知道左腦在想什麼,也可以說,正念之心不知道妄念之心在搞什麼鬼。不管怎麼形容,都反映出人心內有一種嚴重的分裂狀態。耶穌要求我們徹底誠實而且不要向他隱瞞任何心念(T-4.III.8:2),就是要我們正視這一內在的分裂或心中那一道牆。當然,我們心裡會砌起高牆,其實是情有可原的,因為這部《課程》的內容深深威脅到我們的小我。對此,耶穌不斷反覆提醒,只是我們故意聽若罔聞,直到我們受不了,才不得不正視這一問題。然而僅僅頭腦知道,根本是無濟於事的,我們必須徹徹底底看清自己是怎麼一步一步把真理推出心外,不讓它融入自己的具體生活的。

這並不是說我們不該比初入門時更加一把勁,更多一點寬恕,少一點批判,這裡只是提醒大家在學習的過程必會遇到的障礙而已。剛剛也說過,在學習過程中築起心牆是情有可原的,但是,光知道自己為什麼築起心牆並於事無補,因為分析來分析去,到頭來都會變質為另一種防衛的手段。你可以把抗拒的原因分析到讓自己萬念俱灰的地步,也依然扭轉不了現況。你對《課程》的道理早已耳熟能詳,照理說,生活的每一層面早就應該潛移默化或徹底改變才對,到底是什麼原因阻礙了你,使你無法把學過的那些奇蹟原則融入現實生活中?要言之,深刻了解箇中緣由,成了你眼前的當務之急。

我們總有抱怨不完的事。舉凡一起生活的人、一塊兒工作的同事、一同長大的友伴,更別提身體、衰老、事業、社會動盪、氣候變遷了,任何想得出來的事,不論大小輕重,都可以拿來抱怨。可嘆的是,我們並非對此毫無自覺,不知道自己在抱怨,而是我們根本就太習慣了。因為抱怨、挑毛病,或是分裂、排擠,好像那麼天經地義,壓根兒無需掛慮,它們早已成為生活中本有的一部分了。而另一個部分的我則興沖沖地去讀書會或參加研習,操練《奇蹟課程》,卯盡全力想弄懂書上的理論。如前面所言,在這兩種「我」之間,似乎隔著一道鴻溝或高牆,了解並且認同《課程》的我和照樣我行我素過日子的我,好似相安無事地並存一體。

以愛因斯坦為首的物理學革命也使得這個世紀的人類形成了類似的解離現象。現代物理學打破了牛頓定律,理論確鑿地證明了萬物絕非「眼見為憑」,它揭櫫了物質世界的「物質」基本上是幻相,一切都出自「念頭」,並非具有質量的實體。然而,這些驚人的發現顯然未曾撼動或改變世界分毫,一般學校甚至很少將新物理學排入課程表中。再舉一個例子,有許多證據直接顯示,二次大戰末期美國的軍情系統破解了日軍的情報密碼,也就是說,美國軍方在事前早就知道襲擊珍珠港的計畫了。但是「日本偷襲珍珠港」的故事早已深植人心,即使鐵證如山,人們也寧可相信美軍毫不知情。

我再講一個類似的例子。基督徒都知道第一本完成的福音是〈馬可福音〉而不是〈馬太福音〉,但是講到福音書時,大家仍是習慣把〈馬太福音〉當成第一部。而且不管《聖經》再版幾次,仍然把〈馬太福音〉排在第一,而不是第二。這類例子多到不可勝數。一邊是真相,另一邊是約定俗成的幻相,然後各行其道,互不干擾,彷彿我們只需在兩者之間建構一道高牆便無後顧之憂了。

這些例子在在說明了,任何顛覆「已知」現狀的學說必會引發極大的恐懼,人們絲毫也不想挑戰自己的世界觀。而《奇蹟課程》所帶來的訊息,恐怕不僅顛覆了人類的世界觀而已,量子物理學跨出的那一步,相較於《課程》要我們跨越的那一步,簡直是小巫見大巫。《課程》不只說物質世界是幻相,連營造出世界的一念,也是徹底的虛幻。它甚至說,不只物質化的身體是幻相,連幻化出身體的念頭也是虛幻的。依據《課程》的說法,我這「個體」生命不但沒有實體,甚至既非「物」也非「念」,根本沒有「我」這一回事。這一定論令我們瞠目以對,足以把我們嚇倒,只好把自己一分為二。你看,「自我解離」這個心理機制真是太好用了,當我們心中有兩套完全不相容的思想體系,又不甘放棄其中之一,我們就用切割的手法,將自己一分為二,把自己解離為兩部分,且不讓這兩部分相互照面。


認知失調

社會心理學家里昂費斯廷格(Leon Festinger)在1950到1960年代提出著名的「認知失調」心理機制,心理學視之為解離機制的變形。在他與另兩位學者合著的《當預言落空時》(When Prophecy Fails),論及熱中於「末日預言」人士的一個真實案例。一位有「自動書寫」能力的教主聲稱收到世界末日即將到來的訊息,而且還給了一個明確的日期。好消息是,末日前會有飛碟前來,帶他們那一夥人安全離開地球,免遭毀滅的厄運。他的信徒於是紛紛辭職、離開配偶、拋棄財產,充分顯示他們對此一預言深信不疑。費斯廷格遂根據這一事件所引發的認知落差,鋪陳了論述內容:當預言落空時,面對一連串的現實後果,信徒必須找出新的對應方式來降低現實和預期之間巨大落差所產生的痛苦,這就是接下來信徒寧可相信那位教主後來的改口說詞,他說他經由自動書寫又收到另一道訊息──信徒在那段時間所散發和傳播出去的「光」感動了上帝,所以上帝決定饒過大家,不毀滅世界了。

再舉一個「認知失調」的例子,這事發生於費斯廷格學說之後。班潔明克林(Benjamin Crème)原是愛莉絲貝立運動(Alice Bailey Movement)中的一位教師(貝立由一位不再轉世的高靈Djwhal Khul接收大量的訊息)【譯註】,後來克林放棄貝立這套體系,轉而信奉彌勒基督(Maitreya Christ),彌勒基督是一位開悟的偉大聖師的化身(據稱,耶穌也是他的化身之一)。克林相信彌勒基督會再度來臨,並且在聯合國現身,用一種不受限於語言及文化,所有人都聽得懂的方式,向世人傳遞和平的訊息。克林砸大錢買下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芝加哥論壇報和其他幾家報社的全版廣告,宣佈彌勒基督現身的具體日期。

【譯註】Djwhal Khul 是位沒有形體的靈性上師,神智學會(Theosophical Society) 所信仰的救世主。

克林將畢生的成就孤注一擲於「彌勒基督來臨」的預言中。他說,彌勒基督早就來臨,隱姓埋名於倫敦的中東社區裡,他馬上就要現身了。預言的日期到了,結果什麼也沒發生。擺在克林眼前的只有兩種選擇,一是承認自己錯了,等於毀了自己一生的信譽;二是別人搞砸了。克林選了第二條出路。他宣稱是大眾媒體的問題,是媒體還沒準備好。他說,彌勒基督不但已經來到這世界,而且就生活在你我當中,只因媒體和這個世界還沒準備好接受他的訊息,所以無法現身。

這些減輕認知落差痛苦的幾個例子,背後的邏輯其實都一樣,如果我拒絕改變「自己」的現實,就只好扭曲外在的現實,藉此調節認知的落差。將心比心,我們也是這麼對付《奇蹟課程》的,因為《課程》所引發的認知落差更是非同小可。一方面,我們活成一個「個別的自我」,有一具身體,獨特的人格,有自己的一生,而且一切都那麼真實。另一方面,我
們又隱約覺得這種活法好像大有問題(否則也不會鍥而不捨地鑽研這部藍皮書了),但是每次面臨選擇《課程》所說的「另一條路」時,我們還是百般抗拒。這種現象就是「認知失調」。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198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