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像這樣不論看了幾次都不厭倦的城市,
大概只有空間密度如此恰到好處的京都,才能展現此等魅力!
看不懂借用白沙比擬為水的「枯山水」?
好奇「鳥居」何以使人意識自己正深入不同而神聖的場域?
為何位於森林裡的「神社參道」能讓人彷彿穿越悠久的歷史時空?
一個在京都出生、長大,擅於探索如何與環境和諧共存的建築師,
帶你進行一趟五感全開、暢快淋漓的散步導覽。
領你從「隔離與聯繫」「借用」、「巡迴」、「邁向深處」、「打散與錯開」、「組裝」、「留白」、「光與影」、「水的活用」、「借景」、「水墨畫的世界」等12個關鍵概念,重新認識日本最迷人的古都「意象京都」!
東京藝術大學有一門課叫做『古美術研究旅行』,
這趟旅行為期兩週,主要是造訪京都、奈良的歷史遺跡。
作者在創業的過程中,經常受邀幫設計系學生講授有關古美術研究旅行的課程,
他以日本的空間特性為關鍵條件,有系統地整理出授課內容,進而寫成了這本書。
名人推薦
「這是一份日本古建築的入門手冊與深度導覽兼具的學程教案,為了驗證清水教授的觀點,我得再多跑幾趟京都。」
——惠安建築藝術旅遊網主持人/前中國時報文化版建築線記者 丁榮生 專文推薦
「(作者)提供了非常多鑑賞的方法與觀點,可謂一種「看的方法」(Ways of Seeing)。讓這些重要的歷史遺產,除了感性的外觀之外,在其內在所深藏的價值,也都可以透過此書而被我們所理解。而且更重要的是,這種的理解不僅僅只是歷史的照章回顧而已,透過理解的過程還能讓我們推演出新的感受或想像。」
——中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日本東京大學工學博士 曾光宗 專文推薦
王盛弘(作家)
米力(作家)
畢恆達(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舒國治(作家) 聯手推薦
作者簡介
序
東京藝術大學有一門課叫做「古美術研究旅行」。這門課主要會造訪京都、奈良的歷史遺跡,我在學生時代也曾經參加過。這趟旅行為期兩週,完全集中在古代美術的參訪,一趟行程下來相當累人。不過以我本身的經驗可以確定的是,這趟旅行在日後的確發揮了效用。這門旅行課程始於何時不得而知,但是同樣畢業於東京藝大的父親說,這門課在他的學生時代似乎就已經是例行課程之一,至今藝大的各個科系也仍依循這個慣例實施。
我自己創業的過程中,除了在京都成立了設計事務所,把京都當作自己活動的據點外,也經常受邀幫設計系的學生講授古美術研究旅行的課程,地點就在學生們住宿的飯店裡。名為上課,實際上我只是準備一些投影片,介紹我自己鍾愛的地點而已。不過後來我成了專任講師,為了向學生詳細說明,的確也花了心思做了一番準備功課。在這個階段,我拋開過去單憑喜好把內容羅列出來的介紹方式,而是更有系統地進行解說。在課程的安排上,我以日本的空間特性為關鍵條件,有系統地整理出授課內容。
這個彙整的工作至今仍然繼續,還是個現在進行式。當我向光文社出版社的小松現先生提起這件事時,他提出建議,問我是否願意把彙整出的課程內容寫成書。我知道這個授課內容有相當程度屬於主觀看法,不過我仍試著將自己的想法集結成書。
我對其他國家的空間特性並不熟悉,但是總感覺日本的空間中,存在一些其他地方所沒有的特色。
我不確定各個地區的空間特性來自何處,但是我想,就是存在於各空間的物質(素材)、當地的氣候(風土)以及人們的信仰(宗教),創造出各個地域空間的特性。我想,就是這些因素交錯混合,建構出每個國家各自的文化。
我出生在京都,當我人在東京時,經常回到京都的家,不過就在兩年前,這個習慣也無法繼續了。部分是因為大學工作的關係,我的生活重心完全轉移到了東京。
我十分留戀人在京都時經常散步的清水寺、泉涌寺一帶,這一點也讓我在決定要離開京都時十分猶豫。正因如此,現在只要有機會到京都,我就會盡量四處走走,這個活動已經變成習慣的一部分了。說起來,現在只要人到了京都,我會比過去撥出更多時間到京都四處散步(過去當我在東京讀書時也曾經這麼做)。
我從沒想過自己會有這種反應,過去可能因為人就住在京都,這些景點觸手可及,很難真正體會其中的珍貴。但是離開了這個地方後,反倒對它們非常思念。即使是已經去過好幾次的地方,還是忍不住要再去一次(泉涌寺的門前等地也是我在京都去過無數處的地方)。此外,也還有一些新的發現。像這樣不論看了幾次都不厭倦的空間,大概只有空間密度如此恰到好處的京都,才能展現此等魅力。
我不是歷史專家這件事在本書提到無數次,簡直像在推托責任一樣。為了寫書,我會對書中的歷史部分做一些調查,但是並不深入。
書中介紹了很多庭園都是由自然景物所構成,我知道我僅能就眼前當下的景象加以描述,未必是當初建造的形態。所以書中有關京都的景色,都是我個人所見、自己所認定的當下京都美好空間。換個角度來說,現代人的我們,能夠感受到的只有當下的空間而已,所以書中的內容也是我個人當下對這些場所產生的觀點。
這次我所列出的場所,都是根據一些關鍵條件挑選,有的場所涉及到好幾個關鍵字,這麼一來就可能重複出現。這些場所都是我鍾意的地方,我也努力以不同的角度介紹它們。但是有些內容可能讀者看了不甚喜歡,如果遇到這種狀況還請讀者們見諒。
另外,本書區分為十二章,每一章都是獨立的內容,因此讀者們可以信手翻閱,從任何一章開始閱讀都無所謂(卷末附有索引,讀者們也可對照著閱讀)。
推薦序 解讀京都的魅力
文/曾光宗(中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日本東京大學工學博士)
京都,如從794年平安京建都開始算起,到目前約有1220年的歷史,可謂日本傳統與文化的中心地。
由於有著悠久的歷史,讓京都逐漸累積了日本文化的精髓,並自然地沉澱在京都日常的都市環境之中。如以繼承日本的歷史文化,至今仍不斷創新之京都的傳統產業來看,他們將日本的歷史延續到現在,並成為了生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貴重資產,而且這些產業已融入成為京都人生活品味中的一部分;例如有名的「西陣織」、「京友禪」、「京漆器」、「京焼」、「京扇子」、及「京人形」等等。
同樣地,在京都人的日常生活當中,也存在著許多深具傳統意義且多已常民化的祭典與活動;例如「葵祭」、「祇園祭」、「時代祭」、及「大文字五山送火」等等;生活在京都,一年之中充滿著無數次有趣的「年中行事」。
當然,京都的魅力不僅僅體現在生活面而已,在實質的空間環境面更是如此。由於京都歷史悠久,於歷代興建並留存下來的傳統建築眾多。這些重要的建築資產,不單歸屬於日本或京都所有,其重要性已涵蓋至全人類,因此許多的傳統建築已被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例如「賀茂別雷神社(上賀茂神社)」、「清水寺」、「平等院」、「宇治上神社」、「鹿苑寺(金閣寺)」、「慈照寺(銀閣寺)」、及「二条城」等等。
這些無形的文化資產與有形的空間資產相互交融後,遂也產生出許多極為有趣的場域。例如於1890年及1912年接續完工,曾經想要振興京都的產業所興建的「琵琶湖水圳」(琵琶湖疏水),其中一段約2公里的圳道,由於當時在京都大學任教,屬京都學派的哲學家西田幾多郎(1870-1945)經常在此地冥想,因此逐漸有了家喻戶曉的「哲學之道」之稱譽。這段在春天開滿了櫻花,秋天滿布著紅葉,景色極為優美的水圳,原本只是一條屬於土木工程的水圳,之後自然地被附加了許多的浪漫聯想,至今成為了京都的名勝之一。
其他可以代表京都的人、事、物還有很多,不勝枚舉,而這一切都在在顯示著京都這個城市的深厚內涵。相對地正也由於這個特性,讓京都散發出另一種“不易理解”的神祕感。其中如以日語的表現為例,整體上雖然日語比其他國家的語言來得比較「曖昧」(概指態度與事物不明確之意;類似日語中的「婉曲」之意);但是如果以日本兩大代表的都市「東京」與「京都」相互比較的話,住在東京的人,說話往往比較直接,京都人的說話就更為「曖昧」了。
位處於關西地區的「京都」,如與關東地區的「東京」相較,可說是一個不易理解的城市。東京人通常都會覺得京都人講話“拐彎抹角的”,甚至有「封建的意涵,或很難溝通」的感覺。其實這種的「曖昧性」,可說是京都的重要特色之一。
由於京都有著極為深厚的歷史底蘊,再加上獨特的空間環境特質,兩者結合起來,形成了京都特有的魅力。然而,這種魅力對於大多數的人們而言,雖然都可以感受得到,但是有時卻是不易理解的,這時就需要有所謂的「解密」的過程;為了理解京都,需要作適度的導讀甚或解讀。
《意.象.京都:12個關鍵字帶你感受京都的空間設計》這本書,即有著「解讀京都」之意義。而在本書的副標題中,採用了12個關鍵字,這些其實就是解讀在京都佔了多數且十分重要的古蹟、歷史建築、或世界文化遺產之提示。
本書的作者清水泰博,目前是東京藝術大學美術學院設計學系的教授,同時也是一位建築師。他將其所教授的「古代美術研究旅行」課程中,曾經探訪京都及奈良等地之歷史遺產的經驗與教材,彙整成為此書。因此從此書的原意及內容架構來看,其對於京都的古蹟、歷史建築、或世界文化遺產的解讀,提供了非常多鑑賞的方法與觀點,可謂一種「看的方法」(Ways of Seeing)。讓這些重要的歷史遺產,除了感性的外觀之外,在其內在所深藏的價值,也都可以透過此書而被我們所理解。而且更重要的是,這種的理解不僅僅只是歷史的照章回顧而已,透過理解的過程還能讓我們推演出新的感受或想像。
在日本現代建築的發展歷程中,透過對於歷史遺產的解讀,進而提出了改變時代的觀點之個例有很多,其中我個人認為首推Bruno Taut(1880-1938)對於本書中一再舉例的「桂離宮」之解讀,最為經典。
西方現代建築倡導者之一的建築師Bruno Taut,於1933年因受到德國納粹的迫害而來到日本,他到了日本的隔天隨即參訪了京都的桂離宮。Bruno Taut對於桂離宮極為推崇,在他的日記中寫到「清晰的竹籬與御殿之清純率真的建築,如小孩天真無邪般地打動了我的內心,直至今日都充滿著無限的憧憬」,或是「有著感動流淚的美的印象」等感想。另外他也藉由自身所著的《日本》及《我的日本文化觀》等文章或著作,將「永遠的建築-桂離宮」介紹給全世界,並指出桂離宮擁有國際的建築水準;Bruno Taut可說是首位將桂離宮,推廣至國際的建築師。
Bruno Taut認為桂離宮的美的根源存在於「簡素」之中,而且有其深深的精神性;他指出「這裡不斷展現出的美,是可以理解的美,亦即擁有偉大藝術價值的美。……藝術的美,不僅僅只是形式的美,而是必須看到背後存在著無限的思想與精神的聯想」。Bruno Taut的這類解讀,對日本國內的「桂離宮觀」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致使當時的日本建築界開始意識到了,原來日本的建築傳統與西方的現代主義,存在著部分的相似性,其中現代主義的美學意識,例如幾何的型態、無裝飾、表現空間的量體等,皆與日本近代以前的傳統建築,呈現出相同性質的美。這種「日本傳統建築的再發現」,以及「現代主義觀點下的傳統理解」,讓當時的日本建築界很直接地將「現代」與「傳統」畫上等號,進而在此基礎上,勇敢地接受西方現代主義的理念,並成為了日後日本建築發展的重要養分。現今我們所看到的許多日本建築師在建築設計上的優異表現,或是他們對於「日本的特質」,大多體現在「簡素」、「單純」、及「純粹」等手法,正是立基於現代建築之上的。
Bruno Taut當初對於桂離宮的解讀,似乎與本書的價值有些類似。透過此書可以讓我們理解到京都的魅力所在,更重要的是可以讓讀者產生無限的想像;十分期待讀者閱讀此書,並親臨這些歷史遺產後之新的觸動。
目次
推薦序 解讀京都的魅力(中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日本東京大學工學博士 曾光宗)
前言
一.隔離與聯繫
二.借用
三.巡迴
四.邁向深處
五.打散、錯開
六.組裝
七.間-留白
八.穿透
九.光與影
十.水的活用
十一.借景
十二.水墨畫的世界
結語
索引
書摘/試閱
「借用」的意思,是指看見某個事物背後的特性,並將該事物引用到其他不具此特性的事物上,把兩者重疊在一起的做法。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漢詩、和歌技法中,是一個藝文用語,但是千利休活用了「借用」的邏輯,將日常生活用品借用到茶具之中,茶道中因此出現各種形式的「借用」。
在今日「借用」已經變得很普遍,但是當初利休開始運用「借用」手法時,算是非常創新的。他會運用各種道具當作茶碗使用,像是以朝鮮半島的高麗茶碗作為「侘茶」的道具。此外,在茶室的設計上,也將乘船時進出的小門借用來設計茶室的入口(躙口),同時將農村常見、基礎材料外露的窗戶,借用到茶室裡「下地窗」的設計上。
這些做法都打破了過去的傳統觀念,而且在我比較了其他文化後,這種「借用」手法或許是日本獨有的文化特色,各種場景都可窺見其存在。日本人也不知道從何開始,就把「借用」當成一種常態應用。
我想,「借用」精神的萌芽,應該源於日本人認為自然界裡各種事物背後都存有神明,從古代崇拜自然的觀念開始的吧。
二.一 大自然的借用
自然崇拜
透過觀察日本人對自然的態度,可以發現日本人對其十分崇拜,這可能是不知不覺中養成的一種習慣。例如見到神木或巨石時,日本人會覺得這些事物很神聖,同樣地,在面對地形特殊的山或瀑布時,日本人也會尊敬這些景象。對日本人而言,大自然的事物充滿了神聖氣氛,認為所有自然事物中都有「神」的存在。我不知道日本人的這種感覺始於何時何處,但是此態度早已是日本人基因的一部分。
我曾經在一位美術家的展覽會上,見到鋪滿地板的白米。當時我感覺就像做了錯事,腳無法踏上那片地板。換個角度來看,當時我感覺到的,其實是不可以將腳踩在米上,因為在認知中,米和神是一體的。我想這種認知不僅在我,應該是日本人的共通思想。也就是說,在我們的潛意識裡,仍然存在農耕民族的靈魂。在本章中,我也將列舉一些讓人感受到有神存在的大自然景象。
神木
談到神社裡常見的神木,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過去住在京都時,家附近的新熊野神社(今日的熊野神社),那裡有巨大的楠木。另外新日吉神社也有石櫟的巨木。新熊野神社的楠木,傳說在平安時代,一夜之間就長成巨大的樹木,而這座神社也是京都熊野信仰的中心。這類巨木在其他神社也很多,會以注連繩環繞,將該處列為神聖的地點。貴船神社的桂木也是其中之一。
這些神木的共通點就是都很巨大,而且樹的形態也與一般的樹木不太相同,各自擁有「神奇力量」的氣場。面對這種與眾不同的樹木,我們經常會抱著敬畏的態度,或許正是因為感受到樹木本身存有神的力量的關係吧。
我不把具有代表性的神木場所一一列舉,畢竟神木不只存在於京都的神社,在日本各地的神社都屢見不鮮。
山
講到京都的山,一般人會立即舉出比叡山或愛宕山,因為這兩座山分別位於京都的東邊與西邊,氣勢十足。尤其比叡山,正位於京都東北邊的鬼門方位,被視為京都鬼門的所在,所以在山上建造了延曆寺。
不過京都還有其他的山,被用於各種形式的借用。例如上賀茂神社北方約兩公里處的神山,其形狀如倒蓋的碗,讓人印象深刻,與周邊其他的山相比,也大異其趣,古代的人們因此認為這座山有神靈存在。
這類山被稱為「神奈備山」,奈良的三輪山同樣被認為是有神坐鎮、有神降臨的山。上賀茂神社正是因為這座山的緣故,才被選定於今日的地點建造起來,而且一直到今天,人們仍然會朝著神靈所在的方位(正北方神山的方向)敬拜。
位於京都南邊的「男山」同樣也是這麼一座「神奈備山」。它最大的特色在於自京都朝大阪方向望去,只有這麼一座山醒目挺立。男山與京都東北的比叡山延曆寺對峙,位於京都西南邊的裏鬼門(後鬼門)方位,所以也建造了石清水八幡宮祭祀。
岩石、磐座
磐座被認為是有神降臨的岩石,直譯的意思是「以岩石打造而成的神的座椅」。所以磐座並非神本身,只是一個與神有關的空間、場所。
這不知道是不是日本獨有,卻是一種極有趣的思考方式。雖然這類地方不是神明本身,但是位於遠處或大自然當中的神靈卻曾經降臨,所以也成了人們祭拜的對象。而且這類場所通常會以注連繩環繞祭祀,凸顯繩內的空間是一個特別的場所。
對於人們不對神本身、而把神降臨的「場所」視為祭拜對象這件事,我深感興趣。日本人在舉行祭典時,會將深居遙遠世界、人類無法進入之處(例如深山的山頂、海對岸的世界、天上等等)的祭拜對象迎接到這個「座席」上,祭典以外的時期,則把這樣的場所視為是祭拜對象。
我們經常以「降臨」、「寄宿其中」來形容這類地點,但是磐座只是神暫時「附身」的媒介體,從前的人把這類媒介體稱作「依代」(神靈依附的對象物)。
興建建築物時所舉行的「地鎮祭」也是其中一種。「地鎮祭」是神道的儀式,為了對土地表達敬意,向土地神報備並請其同意使用那片土地的祭典。舉行這項儀式時,會設置一個臨時祭台,向神祈禱庇佑工程平安。這時候,土地中央會豎起四支綠色竹子構成一正方形,然後以注連繩圍起來,並在中央豎立神靈附身用的榊樹,準備好這樣一個場所請神降臨。即使在科技進步的現代,興建智慧大樓時也照常舉行「地鎮祭」,這又是個有趣的情形。
森林與泉水
森林與泉水或許是無法分割的一體。我們可以發現那些興建神社祭拜的地點,許多都並存著森林與泉水。反過來看,或許有泉水湧出的地方就會孕育出森林。正如第一章所介紹的,這類地點很多都興建了神社。
二.二 庭園中的借用
理想國度的描繪
最能代表庭園文化的「池泉迴遊式庭園」,正是呈現「借用」的寶山。日本庭園中經常以「水」為主題,甚至可說是「水的主題庭園」,都利用水描繪著某種境界、某種風景。即使在沒有水的「枯山水庭園」,也會借用白沙比擬為水,打造庭園。
這類以水為主題的日本庭園中,經常可以看到「海的風景」或「岬角的風景」。可能因為日本是島國,海的彼岸經常被描繪成理想的國度、神佛的世界,或死後的極樂世界。也因此,庭園的池塘中央會建造「蓬萊山」之類,讓人進入不老不死的理想國度,或把海岸岬角想像成與另一個世界的交集點。
這種以打造「庭園」呈現文化的做法,應該是定居民族的產物。畢竟對於經常遷移的狩獵民族,庭園是多餘的長物。這麼說來,我想日本人成為農耕民族而定居以後,在鮮少遭遇外敵入侵、生活長期穩定的情況下,便誕生了庭園文化。而且在這種安定的生活中,為了祈求不老不死,會嚮往海洋彼岸的理想國度,所以就在庭園中打造了理想國度的意象。
日本得到大自然的恩賜,氣候四季分明,因此在庭園設計上也著重效法大自然景色,以隨四季改變風情。在平安時代所寫的書籍《作庭記》裡,就描述了這一點。「豎立石頭一事,首重領會大意也。一,按地形,隨池貌,於近處,迴風情,與天然山水相比,各處於是有其作用。」(摘自田村剛《作庭記》)
文中談到借景於自然的重要性。這個結果,讓今日觀賞庭園的我們反而必須解讀所借用的風景意義為何。
這裡要介紹森岡正博先生在著作《借用的論理學》中的一段文字。他把「借用」的概念描述得非常清楚。
在鋪滿鵝卵石的庭園裡,配置了幾座岩石。面對如此的枯山水庭園,人們看透其背後存在的無數視覺印象。眼前這片庭園的背後,可以見到實際存在的名勝景致,或是浮在大洋上的大陸與島嶼,或是支撐這片大地的宇宙結構。
庭園也呈現繪畫一般的結構。例如鈴木春信的浮世繪「借景大黑天」一作中,透過眼前描繪的美女姿容,可以看到雙重映照的大黑天神。不過,此時必須將美女手持的小槌子也視為大黑天的一部分,方能看出大黑天神,這需要相當程度知性上的操作。
本章會介紹一些利用「借用」手法建造的庭園。當然在此無法一一列舉,但是我們可以看看幾座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桂離宮──觀賞抽象風景的日本人
桂離宮是最具代表性的日本庭園,其中也大量使用了「借用」的手法。
本節的桂離宮照片,是以望向松琴亭的角度拍攝。在這片細長的島上種植了幾株松樹,這樣的景觀配置讓人聯想到位於京都府宮津市、日本三大名景之一的「天橋立」。除了這樣的借景手法外,我在此處還見到更多以「借用」造景的庭園設計,感受到「借用」創造出的日本特色。
英國也有風景式的庭園造景。與其比較,可清楚看出日本的獨特之處。英式的風景庭園直接引入了大自然的景色,也就是擷取自然一景,建構出繪畫般的庭園。相較之下,桂離宮的景致則給人一種異樣的感覺。
首先是以細長島狀造景呈現出的天橋立。其上的松樹規模巨大,天橋立彼端的建築物也是龐然大物。換句話說,這樣的設計完全忽略了風景本身應有的尺寸規模。
但是對觀賞者而言,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會看到重疊在一起的好幾種風景。因為同樣的角度中,並存著各種不同規模的景色,有遠景的天橋立,還有近景的現實景觀。
在建築物上也可看到相同手法,而且觀賞者並不感到突兀。這就即是日本風的做法。在藝術創作上,「水墨畫」也運用這種結構手法,另外「能劇」也是。這些手法有一個共通點,只擷取必要的元素,捨棄其他部分,且同時將擷取的放大強調,呈現給觀眾。
慈照寺(銀閣寺)──呈現對月亮愛慕之情的庭園
京都的寺院大多擁有悠久的歷史,因此今日的樣貌大多歷經多次整建而成。慈照寺最早是足利義政(一四三六年─一四九○年)興建的山莊「東山殿」,他過世後,才改為慈照寺。
足利義政在興建東山殿時,當然也配合了他興建的山莊「北山殿(金閣寺)」的設計,庭園結構以西芳寺為範本。事實上,庭園內多處建築名稱也可見到西芳寺的影子,參考西芳寺的做法可見一斑。
古書上有記載,足利義政在規劃東山殿的庭園時,曾要求被稱為「山水河原者」的庭園技術人員善阿彌的協助,這一點十分有趣。所謂的「河原者」是指當時居住在不納稅地區河原的賤民,這地方出身的庭園建造人才被稱作「山水河原者」。
儘管善阿彌出身賤民,但是足利義政很欣賞他,善阿彌甚至因此得到阿彌號的封號。所以當年東山殿的庭園,是由當時的將軍與最下層的賤民共同打造。後來這座東山殿成為禪宗的寺院(慈照寺),幾經改修以後才成為今日的樣貌。
其中,今日所見到的白砂造景「向月台」與「銀沙灘」就是後世改造的景色,在足利義政的時代並無此景觀。我個人認為此處的造景,在過去足利義政時代應另有植栽,與今日的池塘等構成自然景觀的庭園。這些自然景觀庭園在東山殿改為禪寺以後,又被方丈們改為目前的白砂景觀。換句話說,今日我們所見到的景觀,是經過好幾個時代的修改才呈現出的景致。
前言略微冗長,但在經歷這些歷史之後建造的兩座白砂造景中,也可見到「借用」的概念。當我在觀賞這座庭園時,腦海總會浮現夜色低垂的景象。「銀沙灘」呈現出月光照射下波光粼粼的大海,在有月光的夜晚,從建築物內觀望此處,隨著人們的腳步踏去,白砂就好像波浪拍打一般,發出閃亮光芒的樣子。這裡的白砂借用了大海以及波浪的意象(所以我一直希望有機會能在月夜觀賞這座庭園)。
而「向月台」正如其名,是一個迎接月光的地方,可以感覺到這裡的造景借用了富士山的意象。
龍安寺──激發聯想的庭園
這座庭園是日本枯山水庭園中最著名的一座,過去對這座庭園的解釋眾說紛紜。這座石庭中,只有白砂與其上擺設的五處石堆,但是不知何故,每當造訪此地,這座庭園會擁有一股力量啟動我們的感性,促使我們反觀內心地思考。這座庭園最大的魅力就是這種刺激反思自省的能量,所以,怎麼解釋這座庭園也都無所謂了。
換句話說,此座庭園最吸引人的,就是那股讓我們很自然地進入「借用」世界的力量吧。
前面提到的森岡正博先生,他在《借用的論理學》中提到借用包括了現實世界的「前景」、其背後意象的「後景」,以及將兩者串連起來的「橋樑」。
此處的「前景」當然是指實際大小的石堆,而激發意象的「橋樑」應該就是白砂。白砂鋪設出的紋路就像海浪,如此一來,「後景」就是各種規模不一的海洋意象,可能是從幾百米的上空俯視、或幾萬公尺的高處俯看到的海面。
隨著這些意象,也可能帶出如浮在雲海中的山巒景色,或位於海洋遙遠彼端的理想國度。當我們面對這座庭園時,我們無法言語,腦中很自然地不斷盤旋著各種聯想。
大德寺.大仙院──模仿真實風景
大仙院是大德寺的一座塔頭,在妙心寺或建仁寺等其他禪寺中,也有幾座類似的小寺院。雖說是小寺院,但因為位於京都,佔地十分寬廣。這類塔頭有時也是保護該寺院之武士家族在京都的據點,所以才會有今日所見的眾多寺廟聚集於京都。
大仙院面對書院,借用了水墨畫的手法建構出這座水墨畫庭園。此處的「借用」與龍安寺任人自由想像的手法不同,是將實際的風景具象地呈現出來。這也是借用的一種手法,只是表現方式極為真實。
在L型的庭園中,轉彎處排列著三塊大型石頭,象徵山的形象,石頭與石頭之間還有瀑布流出。這裡的水流從山間的急流逐漸變緩,再發展成和緩的河川,上面則行有船隻。在河流的造景中,還設計了讓人實際走過的橋樑通道,十分有趣。
換句話說,這裡的造景是在一個空間中使用了大大小小的規模尺度,但仍然在其中安排了現實世界的通道。造景一直延伸到方丈南庭,該處借用大海的意象,是河川的終點,所以這庭園可謂描寫了水的一生。在庭園的整體設計上,運用了省略、放大、強調、凝聚等手法。
這裡的借用,前景是石頭,背後則有山、瀑布、船隻等意象。而用來呈現山巒意象的三顆石頭,在庭園造景上還使用了一種被稱作三尊石的組合方式,意味著一尊佛與兩名隨侍菩薩。
欣賞這座庭園時,會讓人再度體悟到石頭這種素材,能因形狀、材質產生各種借用效果。
等持院──迴遊中的借用
等持院庭園的繞行方式,讓我聯想到人的輪迴轉世。這是我完成庭園的巡迴、回到原點時,腦海中浮現的感覺。原本以為只有自己有這種想法,但之前一起同遊此處的作曲家朋友也說過同樣的話,實在有趣。他甚至認為在庭園深處變暗的空間裡,自己彷彿死過了一次。或許還有更多人有過類似的感覺吧。
當我回到出發處時,為什麼會浮現這股念頭呢?那是因為假山上的建築物(茶室)與前方石橋橫跨的小島,所形成的構圖的關係。起初往假山的方向出發,往山的步道對向有房子,這樣的構圖並不會引發輪迴的想像。但是往回走時,池子裡浮著小島、小島對岸有房子,這個景象彷如海之彼岸的另一個世界一般,讓人聯想到蓬萊山等理想國度,或死後的世界。
從這個角度所見的建築物,讓人覺得是屬於另外一個世界的建築,而不存在於這個世界。但第二次見到它時,同一座建築竟讓人產生完全不同的感覺,我想這就是借用的神奇之處吧。
位於假山上的建築是單純的房子(茶室),也是理想國度中的深山草庵(或死後世界),這當中有好幾種意象重疊著。而凸顯這種意象的「橋樑」,即是位於前方的小島景色,以及串連小島的石橋。
當我向前述的作曲家朋友描述自己的感覺時,朋友說那是一種「奏鳴曲」形式,這種說法也很有趣。所謂奏鳴曲形式,是指作曲使用的A─B─A’格式,也就是A經過B後再度回到A時,A已經不再是原來的A了,變成了A’。這麼說來,我們也可以把這種迴遊庭園的設計稱作奏鳴曲形式的設計,這又是另一種趣味了。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