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旅行文學與文化
滿額折

旅行文學與文化

定  價:NT$ 370 元
優惠價:95352
領券後再享89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9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簡介
台灣十七世紀至當代的旅行文本,呈現多采多姿的旅行經驗,深具文學與文化意義。本書兼顧歷史脈絡與空間意象,內容蘊含資料庫的應用、遊台敘事的視角與地景、旅外遊記的文化迻譯、當代旅行文學與文化導覽等主題。
期望向大眾引介台灣旅行文本,進而穿梭古今、超越時空,親近旅人追尋幸福的軌跡,覓得屬於自己的幸福。
本書不僅適用於旅行文學、觀光與歷史、旅遊休閒文化等相關課程;讀者並可藉由跨界遨遊的閱讀之旅,得以召喚情感結構及深層記憶。

本書特色
將旅遊歷史文化相融合,激盪出深層的閱讀質感。在旅遊中體會文化,在閱讀時感受旅遊的意義,是本書最大特點。

作者簡介

林淑慧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教授,專長研究領域為旅遊書寫、台灣文學與文化。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台史所、歐美所及台灣大學數位人文中心短期訪問學人。曾獲台灣人文研究學術獎、台灣文獻研究獎、科技部人社中心出版獎勵。著有《台灣文化采風》、《台灣清治時期散文的文化軌跡》、《禮俗.記憶與啟蒙:台灣文獻的文化論述及數位典藏》、《旅人心境:台灣日治時期漢文旅遊書寫》及發表於台灣文學及歷史文化、漢學、數位人文等領域期刊論文及學術研討會論文。期許以台灣學開拓理解世界的多樣性,分享薪傳的意義。

目次

自序 閱讀穿越時空的記憶

第一單元 緒說:旅遊敘事與資料庫
第一講 召喚情感結構
第二講 旅遊相關資料庫的應用

第二單元 臺灣意象:遊臺敘事的視角與地景
第一章 十七、十八世紀的旅人視角
第三講 採硫之旅:郁永河《裨海紀遊》
第四講 巡視之旅:黃叔璥《臺海使槎錄》
第二章 二十世紀臺灣地景
第五講 自然與人文地景:日治時期刊物所載遊記
第六講 修學旅行:日治時期教育類雜誌所載遊記
第七講 歷史場景:吳德功與謝雪漁的臺灣遊記

第三單元 行走世界:旅外遊記的文化迻譯
第一章 旅亞遊記的文化再現
第八講 越南之旅:蔡廷蘭《海南雜著》
第九講 日本之旅:李春生《東遊六十四日隨筆》
第十講 神州之旅:洪棄生《八州遊記》
第二章 日治時期歐美見聞的書寫策略
第十一講 實業家的旅遊:顏國年《最近歐美旅行記》
第十二講 文化人士的旅遊:林獻堂《環球遊記》
第十三講 醫學家的旅遊:《杜聰明博士世界旅遊記》

第四單元 當代旅遊文學與文化導覽
第一章 當代旅遊文學
第十四講 戰爭主題:吳濁流的詩與遊記
第十五講 哲學反思:殷海光的遊記
第十六講 遊記與小說:施叔青旅遊書寫
第二章 旅遊與文化導覽
第十七講 旅遊電影與老照片
第十八講 古地圖與文化故事館

書摘/試閱

第一講 召喚情感結構

臺灣旅遊敘事投射特殊時空下不同旅人的心境,這些作品的形成與旅人的學養經歷及社會環境密切相關。顏娟英的研究指出:風景是從閱讀來的,每個人觀看的眼睛是由過去的經驗與個性操縱,過去的經驗包括家庭背景、學習與生長的社會環境全體的累積。臺灣風景的認知有如社會文化的累積過程,經過許多人共同參與、互相影響而來。臺灣旅遊敘事則是透過漢文刊物的生產機制、眾人共同參與及相互影響,而積累成饒富文化厚度的文本。這些文本皆是因空間移動而產生,在選擇、重組或化約的過程中,文本內容與表現形式皆透露作者的論述位置及視域。眾多的旅遊活動影響旅人的文化觀,以臺灣作為地理實體及想像的框架下,對於各時期的教化提出反思。透過對這些旅行文學的重新爬梳,將能理解旅遊不只是出發或回歸的場景而已,以文化主體而言,更存在歷史脈絡的文化意涵。
英國學者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 1980)提出「情感結構」(Structures of Feeling)的要義為:「不只是一群作家的共同點,也包括特殊歷史情境下,與其他作家的共同點。」他認為「情感結構」是將結構的對應視為社會特定族群的表現方式。他不言「世界觀」或「意識型態」,而選擇以情感或幽微情動的元素(Affective Elements)來討論時代變異,以此強調某些事物在親身經歷或感受之後產生的意義與價值,以及這些意義與價值彼此之間的關係。臺灣遊記蘊含作者體驗文化差異或時代變遷下的感受,這些文本投射自我與他者互動後所感受現代化的衝擊,或處於殖民地之下的諸多時代困境。另一層面,遊記也透露修學旅行或視察旅行的深層目的,及教化政策滲透的痕跡,故以分析相通的情感結構作為應用的概念之一。
情感結構概念的特色,在於強調社會裡個人對時代及周遭環境的感受與體會,不僅指涉社會結構,更強調相應於社會結構的某種「心理結構」。個人並非孤絕於世間,而是處在分享共同歷史文化經驗的群體中,感知結構係存在於個體與集體之間的社會構造,是一共同的認知或溝通基礎。雖可從個體生命歷程進行探求,但所欲呈現的並非只是個體的特殊性,而是映照、聯繫於個體所身處的時代與社群。情感結構強調某一文化的成員對其生活方式必然有一種獨特的經驗,這種經驗是不可取代的。由於歷史或地域的原因,置身於這種文化之外,不具備這種經驗的人,只能獲得對這種文化的一種不完整或抽象的理解。遊記所隱含處在時代之下的共通情感結構,反映特定地域、特定時期的文化,或特定階級及社會的相互作用。為了體會生活經驗以及時代感知,善用旅遊文學與文化的文本及圖像,有助於後人探索當時臺灣社會文化歷史脈絡的關聯。
以往對於旅遊散文的認知,多是浮光掠影的模式化書寫;然而,從各時期報紙、雜誌所刊登的島內旅遊散文、旅外遊記,呈現旅遊經驗與歷史文化變遷的關聯,遊記的詮釋因而多元。
旅遊散文大多比行旅詩的篇幅長,又因不受格律的拘束,敘事性較為鮮明,且易於論述。臺灣旅遊散文因階段性、地域性、作者身分及位置等差異而各具特色。本書蒐羅旅遊散文為素材,探討旅遊散文的閱讀方法,再分別舉例應用於詮釋相關的主題。例如:
在殖民情境下的遊記,常隱含對自我身分認同的思考,或於異地建構他者,回歸家園後則以參照、比較或批判的方式,反饋至自我主體的建構。遊記敘事牽涉移動所引發的文化差異觀察及論述,或藉由刊物的登載而得以傳播至知識階層,故具教學的價值。
於旅行以及跨國研究上,強調文化體驗和感官的衝擊、空間意象、文化承襲或認同等議題,焦點置於作者、媒介以及報刊雜誌上。又如可從《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民報》、《三六九小報》及雜誌刊物等主要的大眾媒體上的漢文,探討臺灣、日本與中國文化的差異以及現代化的衝擊。關於「論述」(discourse)的定義,傅柯(Michel Foucault, 1926-1984)認為論述是一種陳述的系統,藉由這種方式,社會的現實可為世人所瞭解、應用且運作,進一步形成主體與客體間的權力關係。透過論述來認知世界並生產意義,進而形成一種隱藏在人際間的權力網絡。論述是各種勢力穿行其間,相互交鋒或較量下所形成的語言表達。因為權力的作用,使得知識的形成必須遵循一系列的規則、標準與程序,也必然涉及各種分類、信念及慣用的方法。「再現」比較強調個人和社群,「論述」則不只是個人的面向。例如將旅行文學刊登在報章雜誌上,讀者群常受到歷史和殖民勢力的影響。面對臺灣的抗日意識高漲,日本於是試圖積極籠絡臺灣人,漢文即成為媒介之一,其中《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教育會雜誌》早期特別增刊漢文版或漢文報。從旅遊文學而觀,臺灣人被邀請至日本參訪而內心受到衝擊,回歸後是否表現出對日本人的效忠?在這樣的意識裡有些挪用與誤解,於此層面又該如何運用再生產的這個作用,此即是所謂的「論述」。也就是傅柯所說的,作者是歷史條件使其發揮作用,作者是時代的一個產品。
1920年代臺灣讀報人口、閱讀的情感、記憶和認知系統,已經產生很大的變化,形成臺灣和日本陌生與親切的情感結構。因此,在歷史化的公共文化中,面對日本或外在世界,臺人如何挪用領受的結構?又怎樣重新創造文化?如Anderson所言,在報章雜誌上吸收別人的內容,再用放大鏡觀看,期望做得比別人更完善,以更多方式發揮自己的民族主義。旅遊文學也運用這種方式,希望在臺灣製造出一種比臺灣、日本還要理想的社會。菲律賓、印度以及孫中山先生也是運用這樣的方式,將旅遊經驗變成國家新興的計畫,並以到國外吸收的經驗應用於自己的土地上生根。這樣一種認同位置和場景的互動,變成保存在地文化的計畫,背後是政治和歷史互相交織而成的。日本運用各種方式鼓勵日人來臺旅遊,藉以同化臺灣人。這種經驗在領受、抗拒的情感結構下,被拋棄、被邊緣化以及被同化的經驗裡,應探討如何形成自我的認同和主體性。若瀏覽臺灣日治時期的旅遊敘事,在領受層面上,許多擔任街庄長的仕紳及顏國年等人的遊記中,著重衛生的論述,多流露殖民教化及現代性對於在地文人的影響。至於抗拒的層面,這些旅遊敘事亦反映臺灣於日本統治下殖民地的諸多困境,如教育資源不足、教育機會不均等。
就文體而言,散文(prose)有別於韻文(verse),許多散文以推理或論述的形式,拓展到外在世界的「實踐」或「行動」,以及社會活動或個人的思想。旅遊散文有時以日記體的形式,有些則公開傳播而具聽述的對象。旅人一方面是行動主體,另一方面又不時跳脫出來觀察自己,旅行敘事因而發人省思。就敘事理論而言,敘事者和他所述說故事的關係,可以劃分為同敘事者與異敘事者。同敘事者敘述自己目睹、參與或經歷的故事,敘事者本身就在他所敘述的故事之內。旅遊散文多以同敘事者的方式,隨心所欲闡述其所思所感,由人物談論自身或其他人物的身體、行為與情感表現,自然較具說服力。此類文體與敘事學的要素有所關聯,如敘事學不只關切形式,也處理意義、修辭、歷史生產情境等問題;不只研究文本結構組織,也顧及整體與局部的關係和細節的安排。旅遊散文歸屬於散文的次文類(sub-genre),是以記遊寫景為主要內容的散文類型。通常為作者遊歷異地的主觀記敘,有明顯的敘事秩序;且作者脫離日常生活固有的生存空間,為特殊體驗的紀錄。其要件為所記內容必是作者親身經歷,並以記遊為最主要目的;同時需呈現作者心靈活動,若僅是客觀解說,只能視為旅遊指南。以敘事學來探索文本,是將其視為理解和接近世界的手段。
許多敘事的展開與人物生命歷程重疊,旅遊最終目的在於認識與回到自我,因而使個人的生命經驗更多采;旅遊體驗也是主觀的感受,透露旅遊過程的觀察、交流與哲學思索。透過遊記議題及敘事策略的詮釋,呈現由於社會地位、學識背景等因素,而觀察到異地的文化差異。許多敘事的展開與人物生命歷程重疊,為作者仔細記錄任務或所行經旅遊的路徑而成。遊記牽涉旅遊的動機、路線的規畫與行旅過程,以及回歸後的影響,故具敘事結構的特性。

圖1-2中呈現從旅遊出發前作者的敘事位置與目的,到旅遊過程與人、事、物的互動,及回歸後的論述及影響。情節的賦予將旅遊事件轉變成連續故事中的一幕,也因而將敘事的各部分聯繫起來,成為一個具有內在意義的整體。
廖炳惠於〈旅行、記憶與認同〉歸納旅行研究的重要特質,其中心理符號機制包括認同、差異、再現、批判、調整等五個元素。在旅行的過程中,常是一種自我和他人再現的心理機制,於比較、參考與對照別人的文化社會而顯出人我之差別。心理機制將外面的景觀及引發的情緒變化,以書寫方式顯現內心的人我差異,因此旅行常發展出比較國際觀。這些皆是閱讀旅遊多元面向的切入點,茲以圖1-3歸納旅行敘事的核心意義。
圖以敘事情節為核心,牽涉旅遊作者的敘事位置與目的,或是旅遊地景與心境,以及文化移譯等,這些面向皆蘊含旅遊敘事的核心意義。旅遊散文常隱含對自我身分認同的思考,或於異地建構他者;回歸家園後則以參照、比較或批判的方式,反饋至自我主體的建構。如日治時期的刊物所載多篇旅日散文,表面上強調觀摩教育的諸多面向,看似不遺餘力宣揚殖民母國的教育成效,同時亦反映臺灣教育資源遠不如日本的困境。又如《臺灣教育會雜誌》所載國語學校校友王名受的作品,顯現作者關注教育及社會風氣的議題,並對加強臺灣教育的重要性有所認知。此外,《臺灣民報》所載黃朝琴的旅遊敘事,包括留學教育是否能學以致用,畢業後回臺灣是否發揮專長;另一方面,則藉由參觀美國菁英教育及社會教育資源,觀摩學習環境與教育的成果。從留學的準備教育,到留學後回國實習的配套措施,呈現他因留學經驗而能關注教育的多元面向。臺灣日治時期旅遊散文,皆為作者藉由公共媒體強化應重視教育的理念,反映那時代知識份子對人才培育的問題憂心忡忡。這些旅遊散文在旅人自我與他者的映照中,皆感受現代化的衝擊,或處於殖民地之下的諸多困境,因而流露相通的情感結構。
臺灣旅遊散文蘊含海外的空間意象,並流露作者觀看臺灣本土的風景心境。人文地理學者艾倫‧普列德(Allan Pred)提到:「地方感」概念的形成,須經由人的居住,以及某地經常性活動的涉入。經由親密性及記憶的積累過程,或是經由意象、觀念及符號等意義的賦予,以及經由充滿意義的「真實」經驗或動人事件,甚至是個體或社區的認同感、安全感及關懷(concern)的建立,才可能由空間轉型為「地方」。藉由分析旅遊散文的敘事視角,發掘一些作者以「地方」的概念表達對各類場景的感受,並透露身分位置與場景互動的關聯。如《臺灣文藝叢誌》的作者多為傳統儒學社群,此刊物所收錄的島內遊記多以「園」或「名勝」為主,強調園林的歷史厚度及與人物的互動。文化地景的想像蘊含深刻的時間意識,舉例而言,萊園不僅為霧峰林家的宅第,亦是臺灣文化協會會員聚集的人文空間,透露寄託鬱結之氣於園林的情懷。又如「務滋園」原意是指務求施行更多德政,園林以此命名,表現在地的認同感及歸屬感。此外,文人藉由書寫珠潭等地景,將長時間積累的歷史感受,因不同時代的變遷而賦予新的意義。綜觀這些遊記,或展現作者的人生觀與地景間的相互映照,或透露殖民地知識分子的憂心及對於文化保存的關切。
試圖應用旅行心理符號機制於旅遊散文的閱讀,詮釋作者因旅遊活動而思索自己的認同位置。在這差異比較的過程,再現文化觀察所得,因此產生對於本土文化現象的批判,進而調整在公共政策上的看法,並提出具體建議。廖炳惠曾以吳濁流的遊記為例,分析臺灣另類現代性(alternative modernity),指的是於臺灣的被殖民以及嚮往祖國的經驗之外,發現到一種非中、非日的臺灣的現代另類經驗。對於處在殖民地之下的文人而言,赴中國旅遊是一種特殊空間場域的移動經驗,此類遊記常以時代危機、時空轉移的個人情感結構,於私人的論述中流露作者對旅行與回憶複雜互動的思索過程。以刊載於《臺灣日日新報》的楊仲佐〈神州遊記〉、黃朝琴〈上海遊記〉為例,他們生長於殖民地臺灣,卻因緣際會前往想像的中國,其旅遊散文透露文化差異下的心理轉折。一些文人由於接觸古籍及儒學教育的薰陶,或從長輩口述中原風土的描述,而形塑關於漢文化的想像;然當他們親身踏上中國土地,所見所聞與想像有莫大的落差。他們或從國民意識、教育、衛生、農工商業等面向提出富強論述,或於字裡行間流露對中國的批判及深切期許,其價值觀亦隱含臺灣受到日本殖民統治的痕跡。因臺灣與漢文化的關聯性,旅遊散文與歷史軌跡相映,呈顯古今參照的反思。至於《臺灣文藝叢誌》、《詩報》旅日散文有關文明的論述,透露割捨過去而趨新的理念,亦是儒學社群從傳統社會過渡到現代社會的肆應。
本書關於臺灣旅遊散文的閱讀方法,多應用旅遊心理符號機制、敘事與論述的表現方式,以詮釋文本的再現策略。教學目標如下:
1.認識旅遊與空間文化相關領域的資料庫。
2.鼓勵主動瞭解成長環境的歷史文化脈絡。
3.指導學生能系統化搜尋臺灣文學及文化的資料,並加以創意應用。本課程以團隊導向學習(Team Based Learning)為主,請學生每週按進度先預習,上課時實施小組討論,學生經過自我學習、團體討論,將概念更進一步釐清之後,教師再給予指導回饋。以真實情境做為基礎,其中隱藏著發現與解決的問題,並開始蒐集相關的資料。使學生從實作中體驗思考路徑的發生,提升主動學習、批判思考,以及產出解決問題的能力。
旅遊散文為空間移動所產生的文本,此類文體著重旅人再現其觀察與體驗;不僅拓展讀者對於風景的認知與想像,有些因登載於刊物得以廣為傳播。需留意這些刊物的編輯機制,包括作者、編者與讀者反應的互動。臺灣旅遊文學蘊含離與返的不斷對話,所涉及研究主題十分豐盈,值得臺灣文學界持續關注。本書簡介報刊雜誌與文集所收錄的旅遊散文,並分析幾位學養身分各異的作家,詮釋臺灣旅遊散文的主題特色。現今有許多資料庫典藏臺灣各時期珍貴的文獻,藉由多元的檢索與歸納,得以穿梭古今、跨界遨遊。遊記能彙聚不同地域、社群的共同經驗,交集成各時期旅遊文學史的再記憶工程,以反映歷史脈絡下的集體記憶,並發揮召喚情感結構的功能。
 延伸閱讀
顏娟英,《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下)》,臺北:雄獅圖書公司,2001年。
廖炳惠,〈旅行、記憶與認同〉,《臺灣與世界文學的匯流》,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公司,2006年。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5 35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