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老來可喜
滿額折
老來可喜
老來可喜
老來可喜
老來可喜
老來可喜
老來可喜
老來可喜
老來可喜
老來可喜
老來可喜
老來可喜
老來可喜
老來可喜
老來可喜
老來可喜
老來可喜
老來可喜
老來可喜
老來可喜
老來可喜
老來可喜

老來可喜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50 元
優惠價
90405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透過清新自然的筆觸,畢璞書寫近年來的老年生活,有感傷好友與親人一一離逝的篇章,亦有感懷過往時光匆匆的片段;有欣喜於悠然生活的可愛,更有面對因年齡漸增而逐漸退化的身體,該如何注意的經驗分享。
她以過來人的身分,訴說自己的故事給同樣或即將步入新的生活階段的讀者,該如何規劃與享受老年生活;也以長輩的身分,分享自己豐富的人生經驗使讀者拓展視野,處處可見溫暖動人的細膩之處。

全書收錄〈六十年來的家國〉、〈三種喜悅〉、〈影迷世家〉、〈此身雖在堪驚──兼懷故人〉、〈右手失靈的日子〉等數十篇散文。人生該怎麼「老來可喜」?希望讀過這本書之後,大家都會找到自己生活的「可喜之處」。


本書特色 
全書增加收錄〈此身雖在堪驚〉、〈影迷世家〉、〈從諸葛神算想起〉、〈桂林遺事〉、〈生日快樂〉、〈今之古人〉等數篇散文。人生該怎麼「老來可喜」?希望讀過這本書之後,大家都會找到自己生活的「可喜之處」。

作者簡介

畢璞
本名周素珊,原籍廣東中山,嶺南大學中文系肄業。
民國卅八年來台後,歷任《大華晚報》、《徵信新聞報》(中國時報前身)家庭版主編、《公論報》副刊主編、《徵信新聞》家庭版主編、《婦友月刊》總編輯等職,現已退休專心從事創作。
從事文藝創作一甲子,作品橫跨散文、小說、兒童故事、雜文、評論、傳記等,也翻譯過英美的文學作品。
已出版的著作有《故國夢重歸》、《風雨故人來》、《寂寞黃昏後》、《心燈集》、《秋夜宴》、《綠萍姊妹》、《無言歌》、《清音》、《春花與春樹》、《明日又天涯》、《畢璞自選集》、《老樹春深更著花》、《有情世界》等三十九種。作品亦曾選入國中國文課本中。

代序 老來可喜

西方人把老年分成三個階段:從六十五歲到七十五歲是Young Old(初老);七十六歲到八十五歲是Old(老);八十六歲以上是Old old(老老)。上天垂憐,我這個七個月出生的早產兒,少年時以為自己活不到三十歲,居然有幸活到老年的第三個階段;雖然已經LKK,但是頭腦還很靈光,行動也還自如,而且也能照顧自己,這就不能不感謝上天的恩賜了。

作為一個經歷了三個老年階段的人,我認為初老的十年真是人生最美好的黃金時期:退休了,不必每天早九晚五、案牘勞形;孩子們都長大離家,內外都沒有負擔,沒有壓力。此時的你,智慧已經成熟,人生經驗充足,身體健康也還可以;不妨與老伴到處遨遊,逍遙山水之間;或者利用空閒去學習一些新知,以趕上時代,悅性陶情。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豈非神仙不啻?

再來是第二個階段「老」,也很不錯,只要頭腦還清楚,體力也未衰,仍大有可為,一切量力,不可勉強;只要你自己會安排,這個階段仍不失為第二個黃金時代。等到第三個階段「老老」來臨,此時,絕大多數的人已經「視茫茫,髮蒼蒼,齒牙動搖」,也多數罹患了老人病如三高、心律不整、骨質疏鬆等等,健康急促退化,很多方面都已力不從心,因為老與病原是一對雙胞胎。不過,只要還能行動自如,能自理生活,腦筋依然清楚,就不必太悲觀,能做什麼就做什麼,凡事隨興隨緣,不煩心,不自怨自艾,人生最後的階段也可過得快快樂樂。

人老了,最忌倚老賣老、冥頑不靈、固執、囉嗦、挑剔、樣樣看不順眼,這樣的老人會被子孫和晚輩嫌棄,沒有人願意親近你,這不是自取其咎嗎?老人就要慈祥、和藹、親切、隨和、開朗,才能獲得別人尊敬;也才有資格被尊為「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人老了,想要過得快樂,得靠自己――自求多福。我們可以不服老,長保赤子之心;老當益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不知老之「已」至;活到老,學到老;心靈要有寄託;若是能擁有老伴、老健、老本、老友,這樣的老年,更復何求?明人袁枚有兩句詩:「除卻神仙與富貴,此生原不算蹉跎」,何等瀟灑,何等豁達,正好為不快樂的老人開解,為一般老人代言。

從袁枚的詩我又想到宋人朱敦儒的一首詞〈念奴嬌〉的前四句:「老來可喜,是歷遍人間,諳知物外,看透虛空」,這四句話不但深得我心,更值得所有的銀髮長者向他看齊。

在即將邁進九旬之際,除了對上蒼賜給我還算幸福的晚年感恩之外,想到自己已將近十年沒有出過單行本,這些年來雖然寫得少,但並沒有歇筆,為了不想在人生的最後階段交白卷,就發狠把這十年來發表過的作品整理一番,再加上幾篇以前未收進單行本的舊作,輯成一冊,作為這個「老老」階段的一個里程碑。

本書共分四輯:第一輯是「似水流年」,大部分是抗戰以來個人生命中的大事,尤其是來台六十年的生涯剪影。我用倒敘式的編排,從近年追溯到青少年及童年。第二輯是「人間重晚晴」,也是倒敘式,其中大多數是近年來的身邊瑣事或抒情詠物或歌頌大自然的小品文,這是我的最愛,也表達了我晚年愉悅的心情。第三輯是「懷念與追思」,是專為已去世的親人及好友而寫的悼念文章。第四輯「偶然的不幸」,把我從中年到老年多次跌倒或摔傷的經過,以及治療的過程向讀者報導,供年長的朋友作為前車之鑑。

這本小書大部分都是我近年的生活點滴,一方面作為個人的紀念,一方面也想與社會上的銀髮族分享我晚年的想法與經驗。一得之愚,只能算是野人獻曝;只希望我對老年的樂觀態度感染給讀者。但願即將進入老境的人能以歡樂的心情來迎接老年;已經躋身老年的人都能快快活活地安享晚景。「老來可喜」,願大家共勉。

目次

代序 老來可喜

輯一 似水流年
桂林遺事
不知何處是他鄉
西門懷舊
永和的文友們
六十年來家國
我家二「老」――德國自鳴鐘與手搖縫衣機
克難新娘
自從大難平地起
小老師生涯憶往
我又回到那棟陰涼的住宅中

輯二 人間重晚晴
今之古人
生日快樂
影迷世家
詩心未老
閒居偶成
窗前一線天
畫眉變烏鴉
天涯若比鄰
愛樹
三種喜悅
自求多福與「自字訣」
啊!這樣美好的感覺
小小改變,大大歡樂
生命中偶得的美
浮生二三事
瑰麗的天空
逛書店之樂
異國溫情
想起了危樓上的音樂
不可一日無此君

輯三 懷念與追思
此身雖在堪驚―兼懷故人
父親的最後一面
父恩難忘
母女仨
憶二妹
西方幽默感,中國文人心 ――我所知道的五叔林語堂先生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一星如月看多時――悼好友艾雯
傷逝

輯四 偶然的不幸
右手失靈的日子
劫數
刀俎與魚肉
軟腳蝦‧跛腳鴨
病房瑣記
失去的六十天
輪椅與我

附錄 畢璞作品目錄

 

書摘/試閱

今之古人
那是一個非常悶熱的下午,我坐在客廳的沙發上,把陽台門和房間的門都打開,希望藉著空氣對流的作用可以引進涼風,可是就沒有,完全微風不生。我既怕冷氣,又怕電風扇的風,就拿起一把使用了多年、非常輕巧、也是家中唯一的不知是用什麼草編成的扇子輕輕地搖著,藉以驅走熱氣。反正我的雙手閒著也是閒著,也不會累。鄰房一個老太太剛好走過,看見我在搧扇子,就停下來站在門口,大驚小怪地叫了起來:「哎喲!現在居然還有人在用扇子,我倒是第一次看到。你為什麼不開冷氣?起碼電風扇也可以嘛!你哪裡弄來這種古早的玩意兒呀?我看現在市面上恐怕買不到了。」
「我就是怕冷氣和電風扇才不用的嘛!這把扇子可是我的寶貝兒,我真擔心一旦它壞了,那我怎麼辦?」我說。
「那就吹冷氣嘛!大家還不都是一樣?你可真是個怪人。」老太太撇撇嘴走開了。
「真是個怪人!」我是個怪人?在一切都電子化的現代,住在大都市的大廈裡,居然還使用幾十年前的草編扇子,的確是個不協調的現象,太不合時宜了,怪不得別人看不順眼。我,也許食古不化,也許太過保守,跟不上時代,所作所為,除了還使用扇子外,不合時宜的事多的是。譬如說:多年來女性流行穿長褲;而我,冬天為了禦寒,春秋為了隨俗,不得不也穿長褲外,夏天我總是穿傳統的及膝窄裙。在台灣的夏天,穿長褲我實在受不了,也就顧不了別人怪異的眼光了。長褲也許有許多好處,但我覺得,在正式的場合,還是裙子比較合適。有一次在電視新聞上看到一個兩岸兩位官夫人會面的鏡頭:兩位都穿著套裝,打扮得體;不同的是,一位穿長褲,一位穿裙子,相形之下,穿裙子的那位便顯得較為莊重高雅,略勝一籌。而我,夏天穿裙子完全是為了怕熱,別無他意,管它合不合時宜呢!
再說扇子,雖然它已落伍到沒有人再使用;但我認為它仍有好處,就是節約能源。當你在看電視或閱讀時,何不利用閒著的手輕搖扇子,招來習習涼風呢?更何況,要是大家都棄扇子而不用,那麼,夏夜裡就失去「輕羅小扇撲流螢」的情趣了。
使用扇子、穿裙子已夠落伍了,我還有一項落伍的習慣:寫信。我沒有手機,沒有電腦,與人聯絡除了電話以外,就靠寫信了。從前,每年聖誕節和新年,我都會收到很多賀卡,而現在往往只收到海外寄來的兩三張。故舊凋零是一個原因,大家都用電子郵件賀年賀節則是最主要的因素。而我,不但還要託兒孫們替我買賀年卡片,又要託他們替我郵寄,也被他們譏笑我落伍,跟不上時代。
我有兩個妹妹,都是不婚族,兩人相依為命,住在一起,和我一樣都是跟不上時代的老古董,沒有手機,沒有電腦,都住在香港的高級住宅區,這很難令人相信吧?多年來,我們都靠著書信聯絡,大約一個月一封。對我這個文字工作者而言,寫家信可說輕而易舉,無所不談,也是樂事一樁。但對兩個妹妹而言,那可不一定。五妹的視力不佳,執筆困難;七妹則比較好動,不耐久坐書桌前,也許把寫信視作苦差事。不過,無論如何,她們還是樂於與我這個老姊訴衷情,收到我的信,她們一定回覆,只是會拖延一陣而已。要是拖得稍久一點就會打電話來道歉。這一拖,我也忘了我寫的信內容,電話中的談話就有點雞同鴨講,牛頭不對馬嘴。說來說去,寫信還是最佳的聯絡方式,端看彼此是否勤快,是否來信立刻回覆而已。
說到這裡,我想起了兩位已故的文友兼同事──季薇和陳玉慶。他們同在《中國時報》地方報工作,交情深厚。後來季薇移民美國,多年來與陳玉慶一直書信來往不斷,而且每封信都編了號,聽說曾有一年三百多封的紀錄,那不是每日一封了嗎?有一年我到美國探望兒孫,因緣際會,跟季薇通了一次電話,回國不久就接到他的來信並附了一包小小的龍井茶葉,說是他浙江家鄉的特產,以後就經常來信。他愛好攝影,有時也會附一兩張照片或卡片什麼的,是一位很熱情的友人。陳玉慶(筆名亦玄)既是我兩度《公論報》和《中國時報》同事,又是丈夫的小同鄉,我們相識已五、六十年。這些年他因聽力退化,不方便使用電話,我們就開始互通書信。這幾年,他、季薇和我,經常互通魚雁,樂而不疲。不幸,他們兩人在兩、三年前相繼離世,除了兩個妹妹,我就沒有寫信的對象了。我老眼昏花,視力模糊,字跡大概不好認,但妹妹們都說我寫得清楚,那就自我安慰一下吧!
我這個沒有手機、沒有電腦的今之古人,到現在還用手寫稿,手寫信,穿不合時宜的裙子,用扇子搧風,在一般人眼中,的確是一個奇奇怪怪的老古董;但是,也許就因為沒有使用過那些新時代的產品,我一點也不覺得不方便,當然,這跟我很「宅」有關。我足不出戶,要手機何用?要電腦何用?用扇子搧涼雖很落伍,但它環保,值得提倡。穿裙子也許很落伍,這是個人問題,不值得討論。與親友保持書信往來更是好處多多:鍛鍊文筆、暢所欲言,看到對方筆跡,如見其人,其親切程度,絕不比電話遜色。
唐詩中有兩句:「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扇子、裙子、書信……這些古調我相信已經沒有人喜愛,只有我這個不合時宜的今之古人依然抱殘守缺,樂而不疲,亦異事吧!

一○四年七月,《文訊》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05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