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針對環境生態學的概念作了最深入淺出的完整介紹。作者有鑑於「生態學」目前大多數教科書為國外著作的翻譯本,學生們認識了全球的環境問題,卻不了解台灣在地的生態環境,因此編寫這本《環境生態學》時採取「立足鄉土,放眼全球」的角度,運用生活經驗中可察覺的事例來說明,以各個獨立的章節來介紹台灣的生態,並輔以國外的案例,藉此開闊視野,使讀者能全面性的掌握生態問題與危機,建立全球性的概念。
全書共分為9章:第1章緒論,介紹生態學的意義、類別、學習目的和研究方法;第2章探討生物與環境的關係;第3章與第4章分別闡明族群的形成與特質、群落的構造與特質;第5章到第7章依序闡述生態系的組成與基本作用、生態平衡與生態失調、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育;第8章帶領讀者認識台灣的生態;第9章引導讀者思考生態倫理的意義,以及重整生態倫理應有的共識,並以「從心出發」做為全書結語。
作者將深奧的學理論述,編寫得更為淺顯易懂,並輔以許多作者自己拍攝的精美圖片,提高讀者對環境生態學科的興趣。各章章末編有【摘要整理】可幫助讀者提綱挈領掌握學習要點,【思考與討論】則可啟發讀者進一步思考、探索,同時也可做為課堂中師生互動、討論的題材。
本書內容深入淺出,用生活化的描述方式來介紹生態學中的各項內涵,其中專章介紹台灣生態環境,讓讀者更能切身感受維護與珍愛自然環境與生態的重要性。除了本科系的學生能輕鬆學習,對於一般大眾讀者而言,也是充實知識、培養正確環保概念的優良讀物。
第三版依最新資料更新書中的統計數據,例如:人口數統計、野生動植物的數量等等,此外,也增列了從96~103年新成立的國家公園,以及101~102年增設的自然保留區等資料。
全書共分為9章:第1章緒論,介紹生態學的意義、類別、學習目的和研究方法;第2章探討生物與環境的關係;第3章與第4章分別闡明族群的形成與特質、群落的構造與特質;第5章到第7章依序闡述生態系的組成與基本作用、生態平衡與生態失調、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育;第8章帶領讀者認識台灣的生態;第9章引導讀者思考生態倫理的意義,以及重整生態倫理應有的共識,並以「從心出發」做為全書結語。
作者將深奧的學理論述,編寫得更為淺顯易懂,並輔以許多作者自己拍攝的精美圖片,提高讀者對環境生態學科的興趣。各章章末編有【摘要整理】可幫助讀者提綱挈領掌握學習要點,【思考與討論】則可啟發讀者進一步思考、探索,同時也可做為課堂中師生互動、討論的題材。
本書內容深入淺出,用生活化的描述方式來介紹生態學中的各項內涵,其中專章介紹台灣生態環境,讓讀者更能切身感受維護與珍愛自然環境與生態的重要性。除了本科系的學生能輕鬆學習,對於一般大眾讀者而言,也是充實知識、培養正確環保概念的優良讀物。
第三版依最新資料更新書中的統計數據,例如:人口數統計、野生動植物的數量等等,此外,也增列了從96~103年新成立的國家公園,以及101~102年增設的自然保留區等資料。
作者簡介
朱錦忠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專任副教授,擔任生物學與生態學之教學、研究工作近二十年,閒暇時以旅行和攝影為樂。
著有「環境生態學」、「鄉土生態觀察」、「微笑高棉-吳哥行腳」等著作。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專任副教授,擔任生物學與生態學之教學、研究工作近二十年,閒暇時以旅行和攝影為樂。
著有「環境生態學」、「鄉土生態觀察」、「微笑高棉-吳哥行腳」等著作。
目次
Chapter 01 緒論
1-1 生態學的意義
1-2 生態學的類別
1-3 學習生態學的目的
1-4 研究生態學的方法
摘要整理
思考與討論
Chapter 02 生物與環境的關係
2-1 內在環境
2-2 外在環境之一:非生物性環境
2-3 外在環境之二:生物性環境
2-4 環境對生物的限制
2-5 生物對環境的耐受性
2-6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
摘要整理
思考與討論
Chapter 03 族群的形成與特質
3-1 族群的成因
3-2 族群的成長
3-3 族群的調節
3-4 族群的波動
3-5 評估族群的指標
3-6 族群的狀態
3-7 族群與空間的關係
3-8 動物族群的行為
摘要整理
思考與討論
Chapter 04 群落的構造與特質
4-1 生物群落的通性
4-2 植物群落的構造及其相關特質
4-3 動物群落的構造及其相關特質
摘要整理
思考與討論
Chapter 05 生態系的組成與基本作用
5-1 生態系的組成
5-2 生態系的基本特質
5-3 生態系的生產作用
5-4 生態系的消費作用
5-5 生態系的能量流動
5-6 生態系的分解作用
5-7 生態系的物質循環
5-8 都市生態系
摘要整理
思考與討論
Chapter 06 生態平衡與生態失調
6-1 生態平衡的特質
6-2 生態系的調節機制
6-3 生態失調的徵兆
6-4 現存的生態失調問題
摘要整理
思考與討論
Chapter 07 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育
7-1 污染物與污染源
7-2 污染防治工作
7-3 環境保護措施
7-4 自然資源保育
摘要整理
思考與討論
Chapter 08 台灣的生態
8-1 台灣的地理位置
8-2 台灣的地理環境
8-3 台灣的林相
8-4 台灣的動物
8-5 台灣的國家公園
8-6 台灣的自然保留區
8-7 台灣的生態保育機構及相關法規
摘要整理
思考與討論
Chapter 09 結論:生態倫理的重整
9-1 生態倫理的意義
9-2 重整生態倫理應有的共識
9-3 從心出發
摘要整理
思考與討論
索引
1-1 生態學的意義
1-2 生態學的類別
1-3 學習生態學的目的
1-4 研究生態學的方法
摘要整理
思考與討論
Chapter 02 生物與環境的關係
2-1 內在環境
2-2 外在環境之一:非生物性環境
2-3 外在環境之二:生物性環境
2-4 環境對生物的限制
2-5 生物對環境的耐受性
2-6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
摘要整理
思考與討論
Chapter 03 族群的形成與特質
3-1 族群的成因
3-2 族群的成長
3-3 族群的調節
3-4 族群的波動
3-5 評估族群的指標
3-6 族群的狀態
3-7 族群與空間的關係
3-8 動物族群的行為
摘要整理
思考與討論
Chapter 04 群落的構造與特質
4-1 生物群落的通性
4-2 植物群落的構造及其相關特質
4-3 動物群落的構造及其相關特質
摘要整理
思考與討論
Chapter 05 生態系的組成與基本作用
5-1 生態系的組成
5-2 生態系的基本特質
5-3 生態系的生產作用
5-4 生態系的消費作用
5-5 生態系的能量流動
5-6 生態系的分解作用
5-7 生態系的物質循環
5-8 都市生態系
摘要整理
思考與討論
Chapter 06 生態平衡與生態失調
6-1 生態平衡的特質
6-2 生態系的調節機制
6-3 生態失調的徵兆
6-4 現存的生態失調問題
摘要整理
思考與討論
Chapter 07 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育
7-1 污染物與污染源
7-2 污染防治工作
7-3 環境保護措施
7-4 自然資源保育
摘要整理
思考與討論
Chapter 08 台灣的生態
8-1 台灣的地理位置
8-2 台灣的地理環境
8-3 台灣的林相
8-4 台灣的動物
8-5 台灣的國家公園
8-6 台灣的自然保留區
8-7 台灣的生態保育機構及相關法規
摘要整理
思考與討論
Chapter 09 結論:生態倫理的重整
9-1 生態倫理的意義
9-2 重整生態倫理應有的共識
9-3 從心出發
摘要整理
思考與討論
索引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