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2/26年度盤點作業,門市店休一天,網路書店將暫停出貨,12/27將恢復正常營業,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
滿額折

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

商品資訊

定價
:NT$ 500 元
優惠價
90450
庫存:1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日本研究臺灣政治第一人――若林正丈,
在戰後臺灣政治變遷研究領域的學術生涯代表作。

若林正丈教授是日本近三、四十年來研究臺灣近現代史、戰後臺灣政治史最重要的學者。而本書正是若林教授在戰後臺灣政治變遷研究領域的學術生涯代表作。本書以「中華民國的臺灣化」為線索,統攝戰後臺灣政治史的發展歷程,分為「中華民國臺灣化的啟動(1945-1987)」與「中華民國臺灣化的展開(1987-2008)」兩部分進行論述。

本書整合目前為止中、日、英文學界對戰後臺灣史的研究成果,橫跨政治學、歷史學、語言學、社會學、區域研究、認同政治等學術領域,是一本具科際整合特色的戰後臺灣政治史。本書更在先行者的研究基礎上進而提出其獨特的「分析式架構」,檢視並解釋戰後臺灣政治發展的軌跡,是一部飛得高、潛得深,能夠縱觀全局,並具有開闊視野的史家之作。


★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蕭阿勤、政大臺灣史研究所教授薛化元專文導讀


 

作者簡介

若林正丈

1949年出生,東京大學社會學博士,曾任東京大學教授,現任教於早稻田大學,研究領域為臺灣政治史與臺灣近代史。著有:《臺灣抗日運動史研究》、《臺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

【譯者簡介】

李承機
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副教授

林果顯
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助理教授

林琪禎
日本一橋大學大學院言語社會研究科特別研究員

岩口敬子
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

洪郁如
日本一橋大學大學院社會學研究科.社會學部教授

周俊宇
日本東京大學總合文化研究科博士生

陳文松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陳桂蘭
日本筑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研究科博士課程修了

陳培豐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

顏杏如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審訂者簡介】

薛化元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現為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曾任政大歷史學系教授兼主任、政大臺灣史研究所所長,研究領域為臺灣史、中國近代思想史、憲政史。

名人/編輯推薦

若林正丈教授在本書以政治體制為經,以時間為緯,分析了戰後臺灣政治體制的結構,也同時梳理了六十餘年來的臺灣政治史,是一部成功地結合社會科學(政治學)與歷史學研究手法的佳作。
──吳密察(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兼任教授)

作者熟稔於臺灣的學術成果與現實脈動,在本書運用「多重族群社會」、「遷占者國家」、「七二年體制」、「民族主義政黨制」等論述工具,更大量應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兼具深度與廣度,讓讀者在閱讀上無疑享有「鳥瞰式」的滿足感。
──薛化元(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

放眼近三、四十年來日本對臺灣近現代史、戰後臺灣政治變遷的研究領域,如要列舉其中最重要的學者,相信許多臺灣學界同仁腦海中首先浮現的,絕非若林正丈教授莫屬。如要舉出若林教授在戰後臺灣政治變遷方面的研究生涯代表作,那麼又非本書莫屬。
──蕭阿勤(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作者若林正丈是日本從事臺灣政治研究的第一人,本書以「中華民國臺灣化」此一概念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直至今日的臺灣政治發展,是作者從事臺灣政治研究三十年來累積成果的集大成之作。
──小笠原欣幸(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總合國際學研究院副教授)

作者透過「多重族群社會」論述,詳細紀錄「臺灣化」轉向的自我認同意識過程。
──中西寬(京都大學研究生院法學研究系教授)

本書以「中華民國臺灣化」為問題意識,成功將書中內容明確、完整地連貫起來。
──井尻秀憲(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總合國際學研究院教授)

作者重構分析錯綜複雜的現代臺灣政治,提出獨特見解的專門語彙,賦予本書無比的魅力。
──金子文夫(橫濱市立大學國際總合科學部教授)

本書是有志於臺灣政治研究的學術工作者所必讀,也是從事東亞比較政治研究以及國際關係研究極為重要的參考書。
──松田康博(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教授)

 

導讀 戰後臺灣社會的私密、政治民主化與臺灣民族主義(摘錄)
蕭阿勤(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

若林教授在1971 年代初步入臺灣研究的學術生涯,他在1983 年於日本出版《臺灣抗日運動史研究》(2117 年臺灣發行中文版),成為日本殖民統治下臺灣人反抗運動研究的重要著作。此後若林教授的研究重點,逐漸轉向臺灣當代政治變遷,尤其是集中在威權統治到自由化、民主化而風起雲湧、詭譎多變的政治轉型過程。1992 年在日本出版的《臺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隨即於1994 年發行中文版,是若林教授在臺灣出版的第一本研究當代臺灣政治的專書。身為日本學界臺灣研究者第三代的領軍人物,若林教授從早期關於臺灣反抗殖民史到後來戰後政治史的著作,幾乎都是這些領域的學子與研究者必讀之作。這對於在臺灣研究剛開始發展的80年代末至90年代成長的一代臺灣讀者而言,更是如此。

出生於1949 年的若林教授,目前已從東京大學教養學部退休,轉任到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術院。在1992 年的《臺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一書中,若林教授指出1980年代初到1991年的十年中,左右臺灣政治體制變化的方向,是中國國民黨統治下「臺灣型威權主義體制」的民主化。他並且明白強調,這些變化的方向,「一言以蔽之即為『中華民國的臺灣化』」。這本《戰後臺灣政治史》,可說是若林教授從1980年代之後四十幾年來觀察、研究臺灣政治變遷的結晶。這本將近六百頁的大作,奠基於他過去的專書與相關論文,並呈現他對戰後臺灣政治變遷的整體觀點。若林教授指出,隨著臺灣「政治體制民主化」的結構性變動,認同政治也逐漸浮現,因而出現另一種內容與意義不同的政治結構變動,亦即「中華民國臺灣化」。他強調,這兩者同屬政治結構變動,但前者屬於政治體制層次,後者則屬於政治共同體層次;民主化也具有臺灣化的意義,但臺灣化在民主化之後卻繼續進行,更因中國勢力崛起的刺激,而進一步挑戰美國所有意維持的臺海現狀。

若林教授所謂的「中華民國臺灣化」,指的是「1949 年以後出現的、所謂『正統中國國家之政治結構(國家體制、政治體制、國民統合意識形態)只統治著臺灣』的事實發生變化的過程」。換句話說,這是戰後國民黨政權對立於共產中國,宣稱以中華民國為名的臺灣為合法、正統的中國時,所仰賴的制度、意識形態、政策,與實際所統治的領域、人民、歷史逐漸相符的變遷過程。《戰後臺灣政治史》全書主旨,即在於探討這個過程的「啟動」與「展開」。

在「啟動」的部分,若林教授指出,臺灣在歷史上先後成為滿清、日本、美國三個帝國的邊陲,使不同移民移入而形成多重族群社會。這在經歷多次的社會重組後,成為後來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史「前提條件」。1949年之後的戰後臺灣國家,既是國際社會中東西冷戰的前哨基地、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抗而宣稱的正統中國國家,也是相對於臺灣社會的「遷占者國家」,而這即是中華民國臺灣化的「初期條件」。這種正統中國國家與遷占者國家的性質,使1947年二二八事件所導致的「省籍矛盾」固定下來,並且具現為不平等的「政治菁英的族群二重結構」,亦即外來的外省籍政治菁英占據中央層級的優越地位,而地方政治菁英則主要為本省人。不過若林教授指出,1970年代初美國與中國改善外交關係及中華民國被逐出聯合國等外交危機,使國民黨政權做為正統中國國家與遷占者國家,因此喪失外部正當性,使得中華民國臺灣化開始啟動,而接下來也正是1972年6月就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掌握大權的時期。為應付危機,國民黨政權在內政上實行有限的民主化與臺灣化,以強化內部正當性,包括允許國會部分定期改選而開始增額中央民意代表選舉、在黨及中央政府層級起用本省籍菁英、以及實施包容臺灣的文化政策。當時的局勢也激發出「戰後世代」在政治與文化上的異議,亦即「回歸現實」思潮湧現、「黨外」勢力發展,因此使中華民國臺灣化的動能無可遏止。

在「展開」的部分,若林教授認為1988 年蔣經國去世,是中華民國臺灣化全面展開的起點,而這個政治結構變動,涵蓋四個相互關連的面向。第一個面向是「憲政改革」,亦即以修改《中華民國憲法》來建立民主體制、修正國家體制。在憲政改革的啟動階段(1988-1990),李登輝在蔣經國逝世後繼任總統,並隨之擔任黨主席,與黨內保守派鬥爭,取得能與體制保守派及反對黨雙方交涉的「平衡者」的權力地位,也掌控開啟憲政改革的條件。此後在憲政改革第一個階段(1990-1996),由李登輝與國民黨主流派主導三次修憲,制訂國會全面改選、臺灣省與行政院直轄市的臺北市、高雄市首長民選、總統直選等制度,建立「最小綱領的民主體制」,基本上達成政治權力正統性的臺灣化,使外省人做為遷占者族群的政治優勢面臨崩潰。這期間,民進黨與臺灣獨立團體與其他在野力量的挑戰,都發揮重要作用。第二階段(1996-2005),在直接民選總統李登輝、陳水扁任內,第四到七次修憲包括廢止臺灣省長、省議員選舉的「凍省」,以及修憲案於立法院決議後須交付公民投票,調整總統、行政院長、立法院之間權限而建立「臺灣式半總統制」、立法委員席次減半及採小選區與政黨比例代表制並立、廢止國民大會等。這些都超越最小綱領的民主體制,並推進臺灣化。

此外,若林教授指出,中國民國臺灣化的第二個面向,是「民族主義政黨制」的形成。從1970年代「黨外」形成與「回歸現實」思潮發展,歷經美麗島事件,臺灣民族主義逐漸成為政治反對勢力的核心理念,並且在憲政改革與歷次選舉的民主化過程中合法化。民主化所出現的多黨政治,也形成臺灣民族主義與中國民族主義的意識形態對抗主軸。因此可以說,臺灣民主體制的政黨體系,是在民族主義政黨制下形成的,具有清楚的「族群的―民族的」脈絡,而其政治動員具有族群動員的特色。至於第三個面向,則在於國民統合理念與多重族群社會的重組。遷占者的優位喪失、針對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等重新審視過去、臺灣民族主義的挑戰,以及原住民運動及客家運動興起等社會文化多元性的浮現,都使得官方的中國民族主義漸失統合理念的作用。取而代之的,是多元文化主義,並且臺灣民族主義幾乎已成為準官方民族主義。這些都促成「四大族群」概念出現、原住民族政策法制化等多重族群社會的族群關係重組。不過,若林教授也強調,由於歷史記憶分歧、國民統合概念不確定等因素,都造成多元文化主義下錢幣、紀念日、節日中代表中華民國或臺灣化意涵的國家不同象徵並存,呈現「拼布化」的國族認同。

若林教授認為,中華民國臺灣化的第四個面向,可以歸納為「一個中國」原則的倒退以及與「七二年體制」的衝突。從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訪問中國時與中國簽署《上海公報》開始,逐漸形成以「一個中國」原則來規範臺灣地位的國際秩序,而美國也堅持臺灣與中國對立必須「和平解決」。但民主化的臺灣內部對「一個中國」原則的支持衰退,因此不可避免地與這種國際體制衝突。這也使得面對崛起的中國時,美國必須費力藉著《臺灣關係法》而將臺灣納入其非正式帝國周邊,以維持臺海和平。歸納全書,若林教授在結論指出,中華民國臺灣化涵蓋政治菁英、政治權力正統性、國民統合意識形態、以及國家體制的臺灣化,終使國民黨政權的正統中國國家與中華民國的虛構形象解體。

整體來看,若林教授這部著作有四點特色,尤其值得肯定。第一,這是一部縱觀全局、具有開闊歷史視野的著作。若林教授以「中華民國臺灣化」的角度,綜括1945年之後超過一甲子的臺灣政治變化方向。在學術高度專業化、學者的研究領域與課題往往分殊嚴重的時代,這類的著作尤其值得肯定。當代的客觀學術制度,很少對這種著作撰述有鼓勵作用,而眾多學者的主觀知識心態上,大致也已遠離追求這種著作。類似若林教授這本書的著作,往往均擅於運用社會科學的概念與理論角度,清楚描述並詮釋繁複的歷史過程,且具有「物語」或故事的性質,讓不同背景的讀者都覺得可以親近。這種足以通貫長遠歷史、牽涉不同研究領域與課題的論著,經常能為讀者抖落瑣碎、提綱挈領,提供宏闊的理解角度與完整視野,有利於讀者掌握時代大勢與觀察高度。這不管對於學生、學者,或是對社會一般大眾的讀者而言,都是迫切需要的。

若林教授在中文版序中談到,由於當前的歷史仍在變動,沒有「明顯的歷史歸著點」,因此撰寫當代史有著「險惡冒險」。但是他認為,「書寫者還是要或硬是要在面前乍看之下非常雜亂的千變萬化當中理出個脈絡,給當代歷史編個有頭有尾的故事。本書理出來的脈絡,我給它的總稱叫『中華民國臺灣化』。」筆者曾借用美國社會學家John Shelton Reed的觀點,談到「敘事的或詮釋的社會學」(narrative or interpretive sociology)應該受到更多重視,亦即社會學不管基於智識上或政治上的理由,都應該更加重視描述性的、詮釋性的、說故事的社會學著作。而這對於渴望瞭解社會、瞭解自己與他人、時代關連的廣泛讀者大眾來說,更加重要,也更有趣。這個看法,對社會科學的其他學科,應該也適用。若林教授的這本專著,正具有這樣的旨趣。他做為日本學者,努力訴說臺灣的故事,既促進日本讀者了解臺灣,也幫助臺灣讀者了解自己與自己的社會。

第二,全書的分析架構與論述角度清楚,條理井然。若林教授分析中華民國臺灣化,主要著眼於政治體制的結構性變動,闡述這種變化的初期條件、啟動過程、展開歷程。這本書始於威權統治的正統中國國家體制的建立與鞏固,進而探討國際的東西冷戰體制變動如何從外部挑戰這個正統中國國家體制,導致遷占者優位結構及政治菁英的族群二重結構兩者逐漸崩解,形成民族主義政黨制的政治競爭架構。扣緊結構與體制所開展歷史論述,使這本書綱舉目張,條理清楚。因此雖然全書所涉及的史事相當多,但讀者卻易於掌握,不會迷失其中。

第三,全書博採眾多既有研究的成果,鎔鑄一爐。若林教授廣泛吸收臺灣、日本與英語世界的既有研究成果,但運用本身的分析架構與論述角度,將這些的研究發現與論點融會貫通,成就他的「中華民國臺灣化」論證。如同第一點所提到的,在學術高度專業化、學者研究範圍與議題極其分殊的今日,類似本書以開闊的視野貫穿、剖析長遠歷史變遷,尤為難得。類似地,在相關卻又不同範圍與議題的學術研究成果累積到一定程度的某些階段,能夠統整這些成果,將這些既有發現與論點聯繫起來而產生新的意義,同樣也是相當必要且值得肯定的工作。尤其就臺灣本地學者的研究成果而言,與歐美的臺灣研究學者相比,日本學者經常更能重視並吸收,而若林教授這本書正是一個範例。例如書中討論戰後族群的重組、遷占者的黨國體制、回歸現實思潮、政治動員「族群的―民族的」脈絡、四大族群概念等部分,大致都吸收融會臺灣學者研究的結果。這除了因為日本學者治學認真嚴肅之外,也顯示他們較之西方學者在地理、文化上與臺灣更親近,同時大致有更好的中文閱讀能力,因此能更充分掌握臺灣學者的研究發展。閱讀若林教授這本大作,讀者彷彿與他一起回顧1990年代以來戰後臺灣政治變遷的重要研究成果,這是相當令人愉悅的事。

第四,這本書有廣闊的視野與歷史分析的高度,但也兼顧史實細節與現實政治動態。能夠呈現如此的優點,一部分原因即來自上面所提到的,若林教授奠基於既有研究成果,對前人研究累積的認真吸收與整理歸納。這除了顯示戰後臺灣政治史研究在臺灣內外都已累積豐厚,也彰顯作者的學術功力。尤其是書中對於現實政治動態的分析交代,雖然也有不少來自既有研究或文獻,但充分顯示若林教授長期對臺灣政治的細膩觀察,以及對政治現實運作的敏感。例如書中清晰描述歷時十五年左右的七次修憲目的、過程、紛爭及結果,使讀者能清楚掌握臺灣民主化或中華民國臺灣化在制度上如何落實。又例如對李登輝如何達成「平衡者」、「小強人」角色的討論,也相當細緻而清楚。書中許多圖表,將紛亂的史實化繁為簡,也對讀者非常有用。整體來看,這是一部飛得高,也潛得深的著作。

展望臺灣的未來,若林教授在書中認為,因為政治人物與選民的世代交替等因素,戰後遷占者國家帶來的族群政治,將大幅退居幕後。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的省思、人權的維護等,有利於族群和解,省籍矛盾會逐漸成為過去。臺灣的認同政治爭論焦點,將轉到中國政策與臺灣化政策的實質內容。若林教授強調,雖然臺灣的國家認同仍然呈現「拼布化」的狀態,但承認臺灣的多重族群,多元文化主義的國民統合政策,已成為各政治勢力間的共識與基本國策,而這是以民主化及臺灣民族主義為原動力所開展的中華民國臺灣化,在國民統合理念方面所達到的境界。他指出,即使臺灣民眾的國族認同仍有歧異而不確定,但主張以臺灣為範圍的政治共同體的公民自主來決定臺灣前途已成為最大共識,是臺灣民主化的最重要成果。他同時也提醒,臺灣社會的政治爭議,應避免訴諸過度簡化的民族主義式論點,以及極端的群眾動員,而政治家也應該自我節制。在書中最後,若林教授語重心長地歸結道,從十九世紀開始,各種帝國勢力常將自身的期望強加於臺灣之上,如今臺灣仍須應付中國的挑戰。他深切盼望,臺灣海峽的和平,「更應當尊重一路以來達成諸多成就的臺灣住民的意志與利益」。

2016年4月


中文版序
若林正丈(本書作者)

《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是繼《臺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後,我第二本臺灣政治研究專書在臺灣以中文出版。我在覺得高興也感到光榮之餘,也衷心感謝臺灣知識界的關心,特別感謝擔任翻譯與編輯工作的學術界以及出版界朋友的付出與辛勞。

第一本《臺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在臺灣獲得了當初預想不到的多數讀者之青睞,並且享受了相對的「長壽」,這算是個幸運。我想其原因大概是1990年代在臺灣出版界似乎缺少類似的書(當時在日本的情形,也差不多)――雖然臺灣學術界已經有不少優秀的研究論文發表。聽臺灣出版界的朋友講,很多大學老師把它當作戰後臺灣政治史之概論性或入門性的參考書推薦給學生,而我也在好幾個意想不到的地方碰到以「老師,我看過您的書」來打招呼的年輕人。

不過,如今面對《戰後臺灣政治史》的中文版刊行此一即將到來的事實,心中難免湧現些許的不安。不安主要來自三個方面。第一個應該是很常見的個人因素。如今,我已經不再是「不知何物該懼怕」的小伙子了。撰寫第一本書的那些年,臺灣政治正在巨大變動當中,我這個臺灣北鄰國家的年輕學子被那大時代的巨流所感召,也被它沖著走。因此自己只要對面前開展的洶湧波浪之來龍去脈,能夠提出個學術性的交代,就已經心滿意足了,除此之外沒有太多的事情需要煩惱。

第二個是時間的因素。當代史的書寫本來就包含著險惡冒險的一面。一般來講,在書寫者面前展開的變動,經常還沒出現明顯的歷史歸著點,其實歷史還在波動當中。但是,書寫者還是要或硬是要在面前乍看之下非常雜亂的千變萬化當中理出個脈絡,給當代歷史編個有頭有尾的故事。本書理出來的脈絡,我給它的總稱叫「中華民國臺灣化」。問題是:光陰似箭,本書日文版出版後很快地過了五年多的時間,逝去的時間愈久愈容易令人懷疑:我這個叫作「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故事講對了嗎?眾所周知,這五年的變化著實不可謂不大:ECFA簽了,馬英九總統也連任了;美國換了新總統,中共也換了總書記;日中、日韓因領土問題交惡了;陳水扁前總統還在坐牢,患了很嚴重的憂鬱病……。如果本書理出來的脈絡還算耐用,那麼這個「中華民國臺灣化」在這五年當中又「化了」或「化回了」多少?將「化到」或「化回到」哪裡去呢?如果「中華民國臺灣化」已經開始成為是老黃曆了,或當代史已經開始展現出讓「中華民國臺灣化」只是另外一個更深一層脈絡之一部分的過程,那麼這個更深一層的脈絡到底是什麼?在哪裡可以找得到理出它的線索呢?當然,在五年後刊行的中文版裡頭,最好筆者能夠就這些疑問有所交代。不過,這顯然是個比登天還難的課題。至少對目前的我來講,是如此。

本書日本版出版之後,有四位日本學者撰寫了書評,他們在對本書有所肯定之餘,也指出了它的缺點。令人不安的是,他們的批評在學術上是很中肯的,無法等閒視之。那麼,既然日本學界已經是這樣了,何況臺灣或中文讀書界當然更應該會有值得筆者傾聽的指教。這是最後,也是最大的不安的原因。日語有一句話說「洗好脖子等待著(首を洗って待つ)」,本書是否能夠得到讀者的青睞,將受到如何、多大的批評,現在還不可得知。筆者只能「洗好脖子」揣揣不安但卻虛心地「等待著」吧。

2013年6月

目次

臺大出版中心二十週年紀念選輯總序
導讀 戰後臺灣社會的私密、政治民主化與臺灣民族主義╱蕭阿勤
中文版序╱若林正丈
前言

序章 觀察現代臺灣政治的角度
一、民主化、認同政治、臺灣海峽的和平
二、為什麼中華民國臺灣化?
三、中華民國臺灣化的展開

【第壹部 前期.初期條件.啟動 1945-1987年】

第一章 多重族群社會的臺灣――歷史前提
一、滿清帝國、日本殖民帝國、多重族群社會
二、中場的悲劇――二二八事件與「省籍矛盾」、臺灣民族主義的歷史起源――國家機構的統合
三、國民黨政權的撤遷臺灣

第二章 戰後臺灣國家與多重族群社會之重組――初期條件
一、作為東西冷戰「前哨站」的戰後臺灣國家
二、作為另一個「正統中國國家」的戰後臺灣國家
三、作為遷占者國家的戰後臺灣國家
四、多重族群社會的戰後重組

第三章 不合理體制的惡化與調整――啟動過程
一、外部過程――從冷戰前哨基地到曖昧的周緣
二、內部過程――從體制調整到體制轉型

【第貳部 中華民國臺灣化的展開 1988-2008年】

第四章 民主體制的設置――「憲政改革」的第一階段
一、「憲政改革」的啟動與其政治藍圖
二、「憲政改革」的展開――「最小綱領民主體制」的設置與政府代表制問題的解決

第五章 朝向主權國家與民主體制的苦惱――「憲政改革」的第二階段
一、「凍省」與「臺灣式半總統制」之形成――第四次修憲
二、「兩國論」修憲的夭折與「憲政怪獸」的終結――第五次修憲的糾紛與第六次急就章式修憲
三、政權交替的衝擊與第七次修憲――國家性與政治體制的新典範?

第六章 民族主義政黨制的形成及其展開
一、民族主義政黨制的形成與政治動員之族群=民族的脈絡
二、民族主義政黨制的展開

第七章 多元文化主義的浮現
一、「過去的克服」與「族群和解」
二、從同化主義到多元文化主義
三、變貌躊躇的認同

第八章 七二年體制的傾軋
一、中華民國臺灣化與「七二年體制」
二、「一個中國」原則在臺灣的衰退

終章 中華民國臺灣化與臺灣海峽的和平
一、中華民國臺灣化之未來
二、中華民國臺灣化與臺灣海峽的和平

後記
中文版後記╱薛化元
參考文獻
索引

書摘/試閱

中文版後記
薛化元(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

若林教授的博士論文,即是以日治時期臺灣政治史作為專攻。由於長期以來關注臺灣近現代史的研究,特別是在戰後臺灣史研究上著作甚多,更被臺灣研究學界視為研究臺灣現代史的重量級學者。換言之,若林教授的社會科學研究出身的背景,常常相對被忽略。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的學術背景出身,使得若林教授雖然重視史料的統整、論述,對於歷史的解釋更是用力甚多。

而本書的內容,也是若林教授研究取向的體現,呈現的特點之一是:大量應用最新的研究成果,統合目前為止中、日、英文學界對戰後臺灣史的研究,橫跨政治學、歷史學、語言學、社會學、區域研究、認同政治等學術領域。在〈前言〉中指出,本書運用了至少包括「多重族群社會」、「遷占者國家」、「七二年體制」、「民族主義政黨制」等論述工具。換言之,本書是一本具科際整合特色的戰後臺灣政治史,也是作者在先行者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其獨特的「分析式架構」,檢視並解釋戰後臺灣政治發展的歷程。在研究成果的掌握上,則兼具深度與廣度,臺、日年輕學者的研究亦在援引之列,在閱讀上無疑享有「鳥瞰式」的滿足感,也讓兩國學界更簡便地了解彼此的研究關懷。無論舊雨新知,應該都肯認這是若林教授關於戰後臺灣史書寫的重要風格,或可視為本書的第一個特色。

其次,即使出身社會科學,但若林教授對於歷史脈絡的重視,使得戰後臺灣史的格局放大為近代世界帝國體系的變動,而其中臺灣的選擇與作為充滿能動性,在不同時期展現了內部政治變化與外在國際情勢的強烈互相影響。本書明言具有兩個視角,一個是政治結構變動論,亦即政治共同體層級的政治結構變動、社會文化的變容與國際政治的衝擊。另一個即是歷史的視角,將臺灣擺放於三個性格相異的帝國邊緣(古代世界帝國的清帝國、近代殖民帝國的日本、二次大戰後「非正式的帝國」美國),凸顯臺灣歷史的「邊緣性」。具體而言,本書延續《臺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的歷史脈絡,同樣正視「縱的繼承」(主要指涉日治時期,甚至溯源至清帝國統治時期之前的臺灣歷史傳承或遺產)與「橫的移植」(主要指涉二次戰後自中國移入臺灣的制度、文化)兩個側面。或許正是重視這樣的歷史脈絡,若林教授才會傾力觀察「中華民國臺灣化」諸現象,並據此解釋政治變化的趨動力。

再者,如同前述,作為政治研究的專著,對臺灣戰後政治發展提出整合性的解釋也是本書的特色。書中提出所謂的「七二年體制」,對一九七二年以後影響臺灣政治發展的國際政治結構與臺灣國內政治發展的關係,特別是其中的矛盾關係,有深刻剖析。亦即,外在的「七二年體制」雖然是臺灣內部政治改革的重要促因,但特別是民主化改革後,中華民國朝向建立以臺灣為主體的國民主權國家,此一發展卻又回頭衝擊「七二年體制」。此種臺灣主體意識的政治發展,以及其與「七二年體制」的辯證關係,是後續影響臺灣政治發展的重要變數。若林教授以「中華民國臺灣化」統合此種政治改革的構圖,探討戰後臺灣在國家定位、政府機構設計、意識形態與認同等面向的變化。此為全書核心所在,作為介紹性文字不欲多言,還請讀者細細品味。

最後,由於熟稔於臺灣的學術成果與現實脈動,若林教授由此汲取養分,豐富了自己的解釋,反過來向日本讀者介紹原生自臺灣的關懷。這裡想舉出的是「族群」的概念。若林教授認為現今於臺灣社會和學界普遍使用的「族群」一詞,較之其他辭彙,更能說明臺灣的現象:既可指稱各種不同的人群分界(原住民族與漢族,客家人與福佬人,日治時期的臺灣人與日本人),又可兼顧傳統理論難以包攝的分類(本省人與外省人)。藉由族群概念,本書的政治史內容不僅包含國家定位和政治結構,對於多重族群社會的再編、民族主義政黨制的開展,以及多元主義的浮現,才會投以如此多注目的眼光,語言、教育與文化政策在才會政治面的通史中佔有重要地位。若思及近代以來,臺灣與中國均大量自日本輸入辭彙,作為描述和認識新事物的工具,本書以臺灣的辭彙向日本介紹臺灣歷史,希望日本讀者藉此更清準掌握臺灣的現實與其歷史脈絡,不覺深有況味嗎?

2014年3月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50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