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秋末獻禮,精選書展75折起
李銳期頤集
滿額折
李銳期頤集
李銳期頤集
李銳期頤集
李銳期頤集
李銳期頤集
李銳期頤集
李銳期頤集
李銳期頤集
李銳期頤集
李銳期頤集
李銳期頤集
李銳期頤集
李銳期頤集
李銳期頤集
李銳期頤集
李銳期頤集
李銳期頤集
李銳期頤集
李銳期頤集
李銳期頤集
李銳期頤集
李銳期頤集
李銳期頤集
李銳期頤集
李銳期頤集
李銳期頤集
李銳期頤集
李銳期頤集
李銳期頤集
李銳期頤集
李銳期頤集
李銳期頤集
李銳期頤集
李銳期頤集
李銳期頤集
李銳期頤集
李銳期頤集
李銳期頤集
李銳期頤集
李銳期頤集
李銳期頤集

李銳期頤集

商品資訊

定價
:NT$ 580 元
優惠價
79458
缺貨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百歲老人李銳是早年投身革命而今尚健在的老共產黨人,歷任湖南省委宣傳部部長、國家水利電力部副部長,並曾兼任毛澤東的秘書。1959年「廬山會議」被定為「彭德懷反黨集團」成員,開除黨籍,流放十一年,文革中坐「單監」八年。1979年平反復職,任中央組識部常務副部長,十二大中央委員等。他的經歷本身就是一個傳奇,充滿了苦難、坎坷和憂樂。

直至99歲高齡,他仍筆耕不輟。本書是他九十歲以後所寫的文章結集。表現了一位終生為追求民主、自由、憲政及平等的中國社會而奮鬥不息的知識分子的抱負及心聲,實屬難得。

作者簡介

李銳(1917- ),國內外知名的毛澤東研究專家,生於北京,湖南平江人。1934年入武漢大學工學院機械系,參加一二九運動。1937年初加入中國共產黨。戰爭年代在延安和東北,主要從事青年工作和新聞工作。1952年任湖南省委宣傳部長,同年轉業到工業部門。大躍進時任水利電力部副部長,兼任毛澤東的秘書。1959年廬山會議時,被定為「彭德懷反黨集團」成員,撤銷一切職務,開除黨籍,下放勞動。「文革」時期關在秦城監獄八年。1979年初平反復職。1982年至1984年任中共中央組織部常務副部長。中共十二大選為中央委員,十三大選為中顧委委員。已出版著作有:《往事長短錄》、《懷念廿篇》、《廬山會議實錄》、《早年毛澤東》、《毛澤東早年讀書生活》、《毛澤東的早年與晚年》等數十部。

目次

九九感懷 7

十八大書面發言 20

附:有關國情的一些統計資料 23

《重新認識馬克思主義》序 28

共產黨其實是個農民黨 31

「近看」毛澤東 48

紀念胡耀邦誕辰一百週年 65

《中共創始人訪談錄》序 81

我為何提議重發鄧小平「8‧18講話」 91

我看民主群星的隕落 96

我和辛亥革命的緣份 106

介紹《愛的哲學》 121

關於「毛主席萬歲」這個口號 130

附:毛澤東沒有在「五一口號」中加寫「毛主席萬歲」(張素華) 132

附:「萬歲」口號之我見(郭道暉) 135

李銳聲明 140

附:李銳談「周惠談話」(盛禹九) 141

附:「周惠談話」辨偽(韓鋼) 151

不同的聲音最應該聽取 170

為《思辨集》再版說幾句話 171

「在湖南工作這兩年多,我終生難忘」 174

王元化與新啓蒙 179

深深懷念朱厚澤同志 188

告別李普老友 192

痛別陸欽侃老友 195

送別俞潤泉同志 198

向周有光老人學習 202

《郭子化傳》序 208

《朱九思評傳》序 210

《紀念潘基礩先生誕辰-百週年文集》序 215

《懷念與思考》序 222

關於牟宜之──《國士》序 227

《周令釗傳》序 233

老友施拉姆 236

《廣西文革事件》序 237

《龍抄本》序 240

王德祿和他的新經濟探索──從一家民間智庫說開去 241

致長江三峽大壩研討會開幕詞 252

李銳、朱厚澤等13位知識分子聯署關於「冰點事件」的聯合聲明 264

關於克服經濟困難開創改革新局面的建議 268

近作詩三十六首 273

 

附錄

李銳暢談長壽之道(盛禹九) 284

骨頭如故作銅聲──讀李銳「流放」日記(奚青) 301

傷心橋下春波綠──讀李銳「流放」日記(奚青) 320

李銳的坐牢心得(韓磊) 341

「起用一代新人」:第三梯隊名單建立前後(楊敏) 347

《廬山會議實錄》出版始末(楊敏) 368

「我盡了中華民族一分子應盡的責任」(韓磊) 378

複雜多面的胡喬木(盛禹九) 389

附:致《炎黃春秋》的一封信 410

《李銳口述往事》序一(朱正) 413

《李銳口述往事》序二(丁東) 418

中國歷史的「黑匣子」(丁弘) 422

揭示歷史真相的史料(李南央) 424

書摘/試閱

「近看」毛澤東

 

李銳曾講過這樣一個比喻:有的人就像一幅油畫,遠看同近看效果大不一樣。他說,「油畫要從遠處看,近處看一塌糊塗」。又說:「我同毛澤東的關係,是經歷了遠看、中看和近看的。」是的,看一幅油畫,「遠看」是模糊的,「中看」像個樣子,「近看」則斑斑點點,一塌糊塗,不成體統。

李銳觀看毛澤東「這幅油畫」,主要寫在他眾多的文字著作中。如果說,《早年毛澤東》是他早期「遠看」毛澤東的代表作,《毛澤東晚年悲劇》是他「中看」毛澤東的代表作,而《廬山會議實錄》、《大躍進歷險記》,則是他「近看」毛澤東的代表作。

筆者有幸在李銳晚年和這位可敬的老人有一些交往,並且聆聽到他對毛澤東的述說和評論。那是李老晚年寫作之外、「近看」毛澤東的一些即興談話。斑斑點點,蝸痕漬跡,盡在其中矣。

 

他諱言「毛澤東的秘書」

李銳擔任毛澤東的「兼職秘書」,是1958年1月的南寧會議上,由毛澤東親自定的。在那次會議上,李銳和林一山關於三峽工程的一場「御前」辯論,和事後他寫的一篇文章,讓毛澤東看中了李銳這個「秀才」。毛澤東對李銳說:「你來當我的秘書吧。」李銳說:「恐怕不成,水電業務忙得很!」毛澤東又說:「是兼職的嘛。」事情就這樣定了。

李銳擔任的是毛澤東的「兼職秘書」,不是「秘書」。人們和他交談時,常不經意地把他說成是「毛澤東的秘書」,李銳屢屢加以糾正。記得有一次談話中,我也不經心地提到他是「毛主席的秘書」,李銳馬上糾正說:「是兼職秘書。」可見,他很重視區分這兩個詞彙的不同概念,希望人們準確地認識和了解他的實際工作崗位。

李銳為甚麼這麼較真?沒有聽說他做過解釋。仔細一想,這兩個詞的內涵的確有所不同:「秘書」一般都是指專職的、幫助首長料理日常工作,起着助手和參謀作用的工作人員;「兼職秘書」的崗位和工作內容則寬鬆自由得多。李銳擔任的工作屬於後者。據他說,為了幫助毛澤東了解下情,他除了在「大躍進」期間給毛寫過幾封信,幾次個別談話,列席過中央會議之外,很少給毛澤東做過其他工作。

李銳是一個具有獨立人格和意識的人。他有着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專長,很想幹一番事業。他不喜歡「攀龍附鳳」,借別人的光來照亮自己。因此,當他「被毛澤東點中狀元」、當了「兼職秘書」,人們為他歡呼的時候,他的內心並不是很安然的。

李銳和毛澤東的秘書田家英是好朋友;平日聽田家英說過、自己也十分清醒,在毛澤東身邊工作不容易:毛任性多變,出爾反爾,高深莫測;而自己心直口快,不善於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是很容易闖禍的。因此,他從南寧一回到北京,就對劉瀾波(當時電力部部長)說:「我會碰鬼的。」(這是湖南土話,意即會倒霉的。)

事實正如李銳所預料的那樣,一年半以後,他在廬山會議上果然出事了。

李銳因擔任毛澤東的「兼職秘書」而「紅得發紫」,也因此立即「闖禍」,落得個「六不怕唯頭尚在」的下場。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啊!

 

「毛澤東很左」

有一次,李銳對我說:「毛澤東這個人很『左』。毛澤東的『左』,中央其他領導人不是全不知道,不過深淺不同,應付不同;但一到關鍵時刻,便都立即照辦,或緊跟,或推波助瀾。」對此,他有深刻體會。

在我們的聊天中,談得較多的是毛澤東在知識分子問題上的「左」:

2003年3月,黃宗英〈我親聆毛澤東和羅稷南的對話〉一文在《炎黃春秋》發表。這篇文章的背景是:1957年上海的一次集會上,著名翻譯家羅稷南問毛澤東:「如果魯迅現在還活着會怎麼樣?」毛答:「他大概不是關在牢裏,就是不說話了。」後來,魯迅的兒子海嬰寫的一本書裏提到這件事。有人寫文章為毛辯護,說此事可能屬「子虛烏有」。於是,作為當時的見證人黃宗英寫了這篇文章,證實確有其事。

黃宗英文章發表後的第三天,李銳在電話裏對我說:「海嬰送了我他的那本書。黃宗英這篇文章,證實了毛羅確實有那麼一次對話。」

之後不久,我去李銳家。一落座,李老就拿來那本剛出版的《如果魯迅還活着》。李銳吿訴我:這本書裏收集了人們在讀毛羅對話後的一些感受和設想,都認為魯迅若是在世,憑着他平日的性格和脾氣,恐怕也難逃一劫。由此,我們聊起了毛澤東和中國知識分子的命運。他說:「毛澤東從小崇拜洪秀全、李自成一類農民起義的領袖人物。參加革命後,他欣賞和重用的,是林彪、鄧小平及王震、許世友一類的『粗人』。他不大喜歡知識分子。中共『七大』以後的中央委員會的班子,裏面大多是武將,而不是文人。陳伯達和胡喬木這些人直到『八大』才選進中央委員會。」

在談到毛執政時期知識分子的各種不同表現時,李銳提到了郭沫若。他說:「有一個人,郭沫若,死心塌地跟着毛澤東走。如果說,周恩來是搞政治的,身在圈中,身不由己,跟着毛澤東走,可以理解。郭沫若是個文人,他完全可以離政治遠些。可郭沫若沒有這樣做;文革中自己的兩個兒子快被整死了,也不敢向周恩來反映;兒子死後,又含淚抄寫兒子的文章和日記。從郭沫若的身上,可以看到中國知識分子所具有的共同弱點:依附性和軟弱性。」

2004年2月,章詒和《往事並不如煙》一書出版,在讀者中引起了強烈反應。人們同情和感嘆章伯鈞、羅隆基、儲安平、張伯駒這些人在1957年反右運動中的悲慘遭遇。當談及這些往事時,李銳很有感慨地說:「這是一些個案,從中可以看到中國知識分子的悲慘命運。飢餓、疾病、傷殘,肉體上的痛苦,人們是可以忍受的;精神上的痛苦,侮辱、摧殘和迫害,卻是難以忍受的。違心的認同,違心的檢討和認錯,更是人生最大的悲劇。聶紺弩寫過這樣的詩句:文章信口雌黃易,思想錐心坦白難。」

我曾經問過李銳:毛澤東排斥知識分子和打擊民主人士,是不是從他執政以後才開始的?李銳回答說:「不是。我聽過關於『七大』的口頭傳達。毛澤東說過這樣的話:『我們現在的鬥爭對象是蔣介石;奪取政權以後,鬥爭對象便是民主黨派。』毛排斥和打擊知識分子和民主人士,其思想和計劃早就有了!」

後來,我査到了毛澤東這次講話的文字根據。1947年10月27日,在《必須將革命進行到底,堅持我黨領導的指示》中,毛澤東寫道:

 

在蔣介石打倒以後,因為自由資產階級特別是其右翼的政治傾向是反對我們的,所以我們必須在政治上打擊他們,使他們在群眾中孤立起來。但這並不是把他們當作地主階級一樣立即打倒他們,那時,還將有他們的代表參加政府,以便使群眾從經驗中認識他們,特別是右翼的反動性,而一步一步地拋棄他們。(《毛澤東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楊奎松著,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64頁)

 

實際上,毛澤東在知識分子問題上「左」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大革命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王乃棣的一篇論文中考證:毛著〈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原稿,載1926年3月出版的中共早期刊物《中國青年》。這篇文章把「中國社會各階級」分為五大類:大資產階級,中產階級,小資產階級,半無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知識分子則是前三個階級的「附屬物」,屬「反革命」或「半反革命」一類。

〈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的原稿是這樣寫的:

 

大資產階級中的反動派知識階級──如買辦性質的銀行工商業高等員司,軍閥政府之高等事務員,政客,一部份東西洋留學生,一部份大學校專門學校教授、學生,大律師等都是這一類。這一階級與民族革命之目的完全不相容,始終站在帝國主義一邊,乃極端的反革命派。

中產階級……高等知識分子──華商銀行工商業之從業員,大部份東西洋留學生,大部份大學校專門學校教授學生,小律師等都是這一類。這類知識分子的右翼鄰於反革命,左翼有時可參加革命,然易與敵人妥協,全體看來是半反革命。

小資產階級,如自耕農,小商手工藝主,小知識階級──小員司,小事務員,中學學生及中小學教員,小律師等,都屬於這一類。這類人又按家庭富裕程度分左中右三部份:富裕中農──右翼,平時近似中產階級之半反革命……

 

如此等等。

我把王乃棣的文章介紹給李銳。李銳說:「這篇論文,我看過。」他同意作者的觀點:1951年出版《毛澤東選集》中的〈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經大量刪改後,和原稿相比較,已經面目全非。而「反動知識界」這頂帽子,則像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始終懸在中國知識分子的頭上。

為甚麼毛澤東對知識分子這麼反感,歷次運動都把知識分子作為整肅對象?

據李銳分析:其中原因是很多的,除了中國農民革命傳統的「痞子精神」、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失誤和偏差,對毛澤東有負面影響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毛澤東在北大工作時受了一些窩囊氣」。

李銳吿訴我:有資料說,毛在北京大學圖書館當助理員時,旁聽過胡適的課,有一次他舉手要提問題。胡適覺得這個年輕人不像正式學生,問他:「你註過冊嗎?」毛回答說:「沒有。」於是胡適拒絕回答他的問題。還有,當時北大圖書館館長周作人因毛澤東用龍飛鳳舞的字體書寫卡片,也曾對毛加以斥責,如此等等。這對於恃才傲物的毛澤東來說,簡直是奇恥大辱;它很可能轉化成為一種對知識分子反感和仇恨情結。這種情結,在毛澤東的一生歲月中都難以消釋。

 

李銳暢談長壽之道

盛禹九

 

今年4月13日,是李銳同志九九壽辰。不久前,筆者向他請教健康長壽之道。這位老人神釆奕奕,侃侃而談,不知疲倦,其談話内容豐富,别具一格,已遠遠超出一般「養生」的範疇。現將談話記錄整理如下:

 

盛禹九(以下簡稱「盛」):您老今年99,即將步入「白壽」之年,和同一年齡段、「一二‧九時代」的許多老友,如于光遠、李昌、胡績偉、黎澍、李普等人,雖然都活到高齡,仍一個個先您而去,唯有您老人家「一枝獨秀」,至今耳聰目明,思維敏捷,筆耕不輟,還能游泳,常下圍棋。這究竟是源自何處?能談談您的健康長壽之道嗎?

李銳(以下簡稱「李」):可以。我的老家在湖南平江長壽街,著名的汨羅江在那裏流過。那裏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盛產茶油,聽說經常食用這種油脂,可預防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抑制動脈粥樣硬化,降低膽固醇。據傳南宋理宗時,此地有三個老人均在百歲以上,縣令申請以國典賜宴,故名「長壽街」。

長壽街多長壽人。這個鄉鎮總面積200多平方公里,人口4萬多,至今90歲以上的人比比皆是。原來的中顧委有四個長壽的人:方強、劉志堅、張震和我。去世時,劉志堅95歲,方強102歲;張震現年100歲。平江老將軍長壽的還很多。我的父親去世較早,母親是醴陵人,活到90歲,大姐也活到91歲。我能活到今天這把年紀,是否和家鄉水土、遺傳基因有關,我不大清楚,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我喜歡體育活動,一生都在不停地運動。體育鍛煉是我健康長壽的重要原因之一,當然也還有社會和家庭等原因。

 

一生都在運動

盛:能談談您的運動鍛煉經歷嗎?

李:我六歲在長沙楚怡小學上學,接着上岳雲中學。這兩個學校都非常注重學生德、智、體的全面發展。至今還記得:小學一年級硬紙印的《好習慣》二、三十條,經常據此相互批評和按條通過。小學體育教員陳奎生非常敬業,教我們各種遊戲和球類,包括打乒乓球。當年陳奎生跟毛澤東常有來往,1950年他跟周世釗一同來北京見過毛。陳老師使我從小熱愛體育,培養我許多運動技能。上中學後,我就成了排球和足球校隊的主力隊員。那時的排球比賽是九人制,我打三排中,足球是守門員。後來到了武漢大學,我仍然是這兩支校隊的主力隊員,排位依舊不變。武大校隊在武漢各校的比賽中得過獎,還遠征長沙,把長沙所有的校隊都打敗了。

體育鍛煉使我身體強壯,培養了我大膽敢於冒險的精神。記得1938年我在徐州從事地下工作,曾代表徐州的青年圑體到武漢參加全國學聯代表大會。當時,為了搶時間參加會議,南京失守後,國民黨大員唐生明去武漢的專列停在車站,軍警不讓我上車,我就偷偷站到火車頭前的長鐵板上,那當然是個非常危險的地方。火車開動後,一路上很多人看見我站立在車頭上,都嚇壞了。在鄭州停車時,車上的警衛人員不得不讓我進入車內。一到武漢,我就重感冒了!

除了球類運動外,我一生最喜歡游泳。在岳雲中學唸書時,結交了幾個湖南大學的年長的朋友,是他們教我在湘江裏學會游泳的。此前一個人獨泳,曾發生過幾乎淹死的危險。到了武大,你很熟悉,那裏有個好大的東湖,湖邊用木頭搭建的游泳池有跳水台,我還學會了跳水。湖中心有個小島,每當課餘假期,我從跳水台游到小島來回一兩千米,「極目楚天舒」,那真是一種使人心曠神怡的運動。

到延安後,仍堅持游泳。延河水很淺,只有清涼山下有一段比較深,那是我經常戲水的地方。

1949年進城工作後,沒時間游泳了。1963年流放到安徽磨子潭水電站,有一個大水庫,又有了游泳的機會。

我寫過一首七律,其中後四句,說明當時懷念水電,借此訓練心情:

 

碧光萬頃獨呼吸,翠色千重一覽收。

唯有群山殷切甚,朝朝伴我庫中泅。

 

1975年從秦城放出,又回到磨子潭時,當地禁止我游泳了,可能是怕我淹死,他們要擔責任吧!

 

1984年我正式離休,進入晚年,絕大部份的運動鍛煉都難進行了,唯有游泳至今仍在堅持,在游泳池,每星期多達五次,從1,200米1,000米,又到800米。2008年做了心臟手術,遵醫囑,現在減少到300米;仰泳100米,五分鐘,在老人中還算快的。我有一種本事:可以躺在水面上不沉,自得其樂。

游泳是體育鍛煉中最能活動全身的一種運動,比較平和、自由、隨意,老少咸宜,值得大力提倡。

1970年後三十多年住在樓上,有個陽台,每天兩次到台間活動,兩腳跳踏幾分鐘,同時做俯臥撐。為了保護好視力,早在延安坐牢時就學會了做眼睛的按摩操。

 

氣功也能健身

盛:「生命在於運動」,這是伏爾泰的名言,有其科學根據。前些年,又有另一種學說:「生命在於靜止。」其理由和根據是:不停飛舞的飛禽走獸只能活十幾年或幾十年,而蟄伏不動的山龜可活上幾百年;還有人認為:每個人的生理基因都有一個定數,這個定數决定個人生命的長短。有多少人因運動量過多、過大而身亡;反之,很多淡泊名利、歸隱於市、安享晚年的人,都是長壽者。因此,靜養也是安身立命之本。您怎麼看待這種理論?

李:這個理論值得研究。我認為,山龜和飛禽走獸雖然都是動物,但是不同的品種,其生物基因、生命週期和生長規律是不一樣的。山龜不是絕對地靜止,也有運動,不過不為常人所覺察而已。至於說到人的生命「定數」,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有先天的遺傳因素,更有後天環境、疾病和個人心態等各方面的影響,其中個人的自我調理和保護起着相當大的作用,並不是「定數」所完全決定的。古語說:「流水不腐,戶樞不蠹」,說明世間萬物都在運動,沒有運動就沒有世界。當然,運動鍛煉應因人、因地、因時而異,要適度,特別是對老人來說,由於體力的衰退,少作劇烈運動,多作靜養,這也是對的。

盛:提到靜養,我想到佛教的「禪定」。眾所周知,原中國佛教協會的名譽會長虚雲襌師是一個苦行僧,他一生坐襌,活了120歲,於1959年圓寂。還有,我國當代「丹道高師」吳雲青,被譽為「世界老壽星」,活了160歲,於1998年坐化,死後肉身不腐。吳雲青一生練功不輟,他的功法分「動功」、「靜功」兩種,「靜功」類似佛教的「禪定」。請問:您練過「禪定」嗎?您怎麼看待「禪定」?

李:襌定就是俗話說的「打坐」。我練過氣功,沒練過「禪定」。我認為,同氣功、瑜伽一樣,禪定也是一種運動,它通過呼吸在體內吐納循環,使身體各個部位和心理意識得到相應調整,達到強身健體、防病治病的目的。

廬山會議被開除黨籍後,1960年到1961年下放北大荒勞改,我把它當作一種特有的運動。1961年離婚到1963年下放前,一人閒居學會了做氣功。氣功和禪定都需要有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和放鬆的心態,腦袋瓜不要想任何事情。我在延安被「搶救」時,一間窯洞裏關七、八個人,睡在地下,地方太小,沒法子鍛煉。到秦城監獄後,牢房很大,我每天在房間裏練旱游,跑步,那裏空氣好,也做氣功,從未間斷。那時我患嚴重的哮喘病,有幾首詩記述了我當時的鍛煉生活:

 

夏來長跑治哮喘,冬仍冷浴免風傷。

斗室恰如面壁處,方丈堪為健體房。

 

日賜斜陽一小方,人誰不愛浴陽光。

氣功長跑朝朝練,白水蔬餐頓頓香。

 

少時徒有羨魚情,白髪何如羨後生。

方丈穿梭日十里,我還越活越年輕。

 

平生酷愛浪中泅,曾記童年命幾休。

心醉江河湖海裏,如今旱鴨仍旱游。

 

盛:您的飲食生活習慣怎麼樣?

李:我小時候家庭生活很困難。1922年父親死了以後,32歲的母親維持一家四口人的生活:例如早餐,只有我吃一個雞蛋,兩個姐姐都沒有份;一個禮拜只能吃到4両肉(那時是16兩的老秤);一個月的生活費限制在20塊錢,包括房租8塊。我到大學後,吃得才好一點。在延安六年,吃的是小米飯和土豆、小菜,一個星期一次肉和饅頭。坐牢一年半,生活更壞。秦城八年,單監生活就不必說了。

我從小養成了儉樸的習慣,沒有抽煙喝酒的不良嗜好,從不大吃大喝。1979年平反後,以及1984年離休後這三十年,生活比較正常。吃得最多的是五穀雜糧和蔬菜水果,喜歡吃魚,不大吃肉,淡食粗茶,至今如此。這是我飲食上的一種習慣,對身體有好處。

還告訴你一個秘密:我從42歲到62歲,整整二十年倒霉挨整期間,沒有夫妻生活,以後一直如此。清心寡慾,減少消耗,,也可能是我長壽的原因之一。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無庫存之港版書籍,將需向海外調貨,平均作業時間約3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縮短等待時間,建議您將港書與一般繁體書籍分開下單,以獲得最快的取貨速度。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458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