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台灣有沒有貨真價實的勞工運動?台灣勞工是否存在階級意識?
面對這樣的提問,很多人或許會直接給予否定的答案。台灣勞工向來給人安份認命的印象,「愛拚才會贏」、「黑手變頭家」是傳統台灣勞工的典型,彷彿勞工們並沒有意識到、也不在乎自己的權利;甚至還因此間接縱容了統治者、資本家的剝削。但事實上,台灣勞工們的確不斷透過種種隱而不顯的抵抗策略,努力在歷史中找回自身的能動性。本書將主角鎖定在台灣煉油廠與糖廠的勞工,企圖透過他們的故事,呈現台灣勞工抗爭歷史的縮影。
台糖跟中油是兩個非常特殊的案例,兩者在日治時期皆為民營企業,卻在國民政府接受台灣後一夕成為國營企業,也意外成為國民黨部屬黨工和情治人員的重點單位,在原本的勞資關係之外,工廠內部儼然呈現黨國體制縮影,以及複雜的族群政治關係。本書將兩群勞工的故事,置於戰後台灣由農業威權主義蛻變為後工業民主化的歷史背景中,除了黨國體制的控制,其間重要的歷史階段,如冷戰時期反共、對美援的依賴、經濟結構的變革、政治上的民主化、社會運動的興起與轉型,都是台灣戰後歷史的重要章節,也對勞工的日常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一部關於國營事業勞工的歷史考察當然不能宣稱涵蓋其他類型的勞工,本書只是意圖透過呈現勞工如何在漫長的戰後歲月中,利用各式各樣隱而不顯、甚或不為人知的抵抗策略,努力在歷史的脈絡中展現自身的能動性,透過既有理論,理解台灣勞工如何創造自身的歷史與階級;同時也企圖運用台灣經驗,形塑一種更具包容性的勞工階級形構模型。
本書以社會學角度,帶領讀者認識戰後台灣國營事業勞工,以及他們是如何在一種被稱為「支離破碎的團結」情境下,運用種種隱蔽的抵抗行為,形成了自己的階級意識;一方面為戰後歷史賦予新的角度,也為勞工研究提供在地的脈絡。
作者簡介
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臺灣的社會運動、勞動與環境議題,著有《四海仗義:曾茂興的工運傳奇》、《綠色民主:台灣環境運動的研究》,編有《社會運動的年代:晚近二十年來的台灣行動主義》,合著《八輕遊台灣:國光石化的故事》、《秩序繽紛的年代1990-2010》。
目次
導 論 尋找台灣勞工的抵抗
第一章 族群的政治:新殖民主義與革命起義
第二章 黨派的政治:黨國體制的動員與行禮如儀
第三章 職位的政治:適得其反的內部勞動市場改革
第四章 兼差打工與瑣碎的協商
第五章 勞工運動的登場:社會運動型工會
第六章 勞工運動的轉型:轉向經濟型工會
結 論 激進階級政治的可能性:重新思考制度、團結與抵抗
年 表
注 釋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