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商戰╳謀略╳歷史╳愛情
一代商王˙古平原
為官除弊,經商興利,做自己該做的事
★作者趙之羽的先祖為清朝開國大將、滿文創始人,
多年潛心清史研究,堪稱最懂清朝政商關係的小說家。
★火熱銷售50萬冊,中國政商小說里程碑之作,
同名改編電視劇正熱烈籌拍中!
重建江南,得用商人;總督曾國藩邀李萬堂、古平原解兩大難題
江寧眾商被要求為重建而「捐款」,唯獨兩淮鹽場與順德茶莊免捐,原來曾國藩另有安排,要李萬堂與古平原一個設法壓低部費,一個設法低價買糧,李萬堂槓上朝廷六部,古平原則找漕幫幫忙。
然而被仇恨填滿的兩個女子蘇紫軒、白依梅攪局,讓古平原協助兩江總督買糧助民、安定江寧的計畫一波三折,差點就要跟黑心糧商打交道……
報銷軍費,必須跳出六部才能成功
六部官吏的「分賄清冊」都已造好,六部擬定的部費是四千萬兩,曾國藩開出的價碼是一千萬兩,雙方金額差距甚大,豈容李萬堂一筆勾銷,面對龐大壓力,李萬堂要如何解套?
備辦糧食,非天下第一幫襄助不可
漕幫糧鋪的存糧,能夠滿足曾國藩的需求,古平原以重振漕幫名聲為由,與幫主江泰談妥了低價買糧的生意,誰知半路殺出白依梅這個程咬金,讓眼看成交的買賣,轉眼成空,古平原該如何扭轉乾坤,完成曾國藩託付的民生大事?
古平原智從中來,三十萬石糧食繞了一圈,又回到江寧。只是曾國藩在論功行賞時,李萬堂提出修築海塘一事,古平原也要求「分一杯羹」⋯⋯
能做的善行義舉百百種,為何偏要與李萬堂搶修海塘?古平原心中究竟在盤算什麼?
------------------------------------------------------------------------------------------------------------
歷朝重農耕,是因為土地可使百姓安居樂業,安分守己。
然而經商又何嘗不能施利於民,惠及天下?
兩者並重方為經濟之本,缺一不可。
──古平原
------------------------------------------------------------------------------------------------------------
【讀者書評】
★歷時五年磅礴著作,天涯、搜狐、榕樹下火爆連載,千萬讀者跳坑熱捧!
★豆瓣讀書網友五顆星狂推:根本停不下來,太好看了!
˙財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中國版的《商道》。──于師傅
˙話說從商要讀胡雪巖,也可讀讀古平原。──越讀悅讀
˙從關外到山西,還原一代晉商的精氣神!──好吃
˙這書真是好看,從故事的精彩角度說,一點不比盜墓差。──林間的猴子
˙劇情緊湊,情節跌宕起伏,最近看的書裡的難得佳作。可惜每卷又剛好停在關˙鍵˙時˙刻,為啥不幾部一起出啊。──maranatha
˙文筆很見功力,故事也精彩,好小說!──yehuo
˙太太太精彩了,都不想睡覺了,太好看了! ! ! ! !──我是小書蟲
˙徹夜讀完。──澤板牙
作者簡介
滿族正藍旗人,畢業於遼寧大學,主修漢語言文學,《北京晚報》「清代政商」專欄作家。曾任高教研究所研究員,現任職於大學校報編輯部。
先祖伊爾根覺羅˙噶蓋為清朝開國大將、大學者,也是滿文創始人。由於家學傳統淵博,文史造詣深厚,多年來致力於研究清史,尤其對清朝商業史的剖析甚深,堪稱最懂清朝政商關係的小說家。善於將肅然歷史和奧妙經商智慧編織成鮮活故事,讀來令人拍案叫絕,細細品味卻又有悟於心,讓人不忍釋卷,一讀再讀。
作品有《一代商王》。
目次
目錄
第四十五章 推倒一堵牆,便多了一條路
「世侄,你能不能幫我還了這個願,把兩淮鹽場從京商手裡奪回來?」胡老太爺咳喘稍定,忽地一把抓住古平原的手,滿懷希冀地望著他。
「這……」古平原愣住了,他萬萬沒想到胡老太爺會託他這件事。
第四十六章 為官府出力就是給自己搭橋鋪路
「自從與英國簽了五口通商的條約之後,廣州碼頭風光不再,生意銳減。百萬窮人失去衣食來源,只能回到廣西大山中。廣西是有名的苦地方,種不出糧,也沒有絲、茶、鹽之利,所以洪秀全與馮雲山這些叛逆頭子才能在那裡傳教惑眾。老百姓飢餓難耐,就只能跟著他們往那虛無縹緲的天國奔去。」
講到這裡,古平原一語結煞:「什麼軍費、賦稅都不過是表面功夫,真要是能把老百姓的肚子餵飽,瘋子才去跟著造反。」
第四十七章 出價不高,也能成交
「這是說名,接下來要說利。江幫主不要以為五兩銀子一石是賣虧。你想想,維持漕幫弟兄的生計,靠的是什麼?大部分還是靠朝廷為了南漕北運而撥付的船費。眼下江南播種在即,農夫卻無力耕種,秋收時怕要絕收。沒有收成,談何徵糧?糧食徵不上來,又談何漕運?沒有了漕運,置漕幫於何地?」
一連三問,江泰悚然而驚,抬起頭,目不轉睛地望著古平原。
「所以哪怕只是為了漕幫今後的生計,這糧食也一定要賣給江南百姓。非如此不能生生不息。打個比方說,水上行舟,沒有一開始『推』的那一下,何來此後的萬里航程?」
第四十八章 天下人的商人
古平文呆了一呆,隨即又驚又喜道:「歷來車船回空,運費只有來時的一半,敢情是利用貨棧把各地的茶車吸引過來,然後運咱家的蘭雪茶到、到……」
古平原含笑點了點頭。
弟弟用崇拜的目光看著他:「大哥,你這生意經可真想絕了。」「天下熙熙,皆為我來,天下攘攘,皆是我去!」古平原把《貨殖列傳》裡的兩句話稍作改動,對著自己輕輕說道。
從這一刻起,他知道自己不再是一隅之商,而是天下人的商人。
第四十九章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
「古東家,你此番買糧,亦是功勞不小,本督也要酬庸於你。你可有何要求?不妨當眾說來。」
照曾國藩想,古平原的生意沒有京商大,局面也不夠開闊,就算是有所需求,也不會比李萬堂提出來的更難。他是這樣想,其他人也都照此想,都當古平原有什麼要求,也不過是多開幾家茶店,或是包攬官府的茶葉生意。
「草民別無所求,只是也想效仿京城李家,為地方上做做好事。請大人將李家承修的海塘分一半與我,則足感盛情。」
書摘/試閱
「古東家,您來得太好了,我正愁一家老小無人託付,這下放心了。」順德茶莊的掌櫃姓彭,單名一個海字,人長得胖,飯量又宏,人送外號「彭海碗」。
古平原攜常玉兒來訪;他是財東身分,留守的夥計自然不敢怠慢,趕緊去通稟。彭掌櫃倒屣相迎,極是熱情,他的家眷就住在茶莊的後院,內人便將常玉兒邀到裡房說話。彭海碗則肅客至後院正房。
古平原初來乍到,一邊往後面走,一邊留神觀看,這一看心裡不由得畫上了大大的問號。按理說順德茶莊遣散夥計,關了買賣,就該冷冷清清才是。可是幾個跨院裡人進人出,特別是通往庫房的路上始終有人腳步匆匆,牆角堆著大量捆茶包用的細麻和桑皮紙。再留神往地下看,青磚縫裡都是茶葉細末,怎麼看也看不出是幾年沒開張的買賣。
古平原帶著疑惑進了掌櫃的正房,剛剛落座,還沒等他開口,彭海碗忽然起身,在他面前跪了下去。
「古東家,我是活不過今天了,這順德茶莊今天我就交還給胡家,只望您在胡老太爺面前美言幾句,看在我盡心盡力這些年的份兒上,能照應我家裡人一些,彭某九泉之下也感恩不盡。」
古平原冷不防受了一拜,趕緊把彭海碗攙起來,問道:「彭掌櫃,你我初識, 你這沒頭沒腦地來這一出,我可真糊塗了。究竟怎麼回事呢?」
彭海碗緊擰著眉頭,連連打著唉聲,可就是不說緣由。古平原一向耐心,也被他弄得有些生氣,心想你這個人好不明事理,我是財東來店整頓,你作為掌櫃,正該從旁輔助,可卻說今天就是你送命之日,又說不出理由,難不成是給我個下馬威?
古平原沉了臉,剛要再次追問,聽見房門處有人輕咳一聲。是常玉兒,她衝著古平原點點頭,將他喚了出來。
兩人走出十幾步遠,常玉兒這才輕輕道:「你知道嗎,這位彭掌櫃闖了大禍, 如今禍到臨頭,恐怕是過不了這一關。」
原來常玉兒從彭掌櫃的家眷處聽到消息。別看彭掌櫃其貌不揚,能執掌這麼大一個分莊,做生意的心思自然靈動。他自從接到本莊的來信,就打起小算盤,總覺得偌大一家茶莊,空放著不賺錢,實在浪費,反正東家也說要關店,此時賺多賺少,還不是都進自己的腰包。於是他大著膽子與長毛做起了生意。一開始只是給士卒供些劣等茶末,後來因為順德的名氣太大,軍官們也紛紛找上門來,漸漸把庫房積存的幾百斤好茶都賣光了。
這時候,江寧城裡正經買賣開張的已經不多了,老百姓躲避戰火還來不及,哪有心思品茶。彭海碗畢竟心裡也害怕,把手頭的存貨出清了就打算收手不幹, 可沒想到,下一筆生意的主顧居然是洪秀全的天王府。王府要的都是頂級的好茶,這筆生意彭海碗沒膽子做,但更沒有膽子推,無奈之下,只得聯繫幾個走私販子,從城外運來貨色交差。
「從此他就上了賊船下不來了?」古平原聽到這裡已經明白了一大半。
常玉兒點點頭:「天王府在他這裡買茶葉,長毛其餘的王爺官吏當然也認這家,這十年來,別看城外打得不亦樂乎,彭掌櫃可沒少發財。」
不過好日子終歸是過到頭了,湘軍攻破江寧,對那些「從逆」之人自然要秋後算帳,彭海碗一向出入各家王府,也算是為長毛效勞的紅人,自然是忐忑不安。誰知怕什麼來什麼,昨天店裡來了個湘軍把總,送來兩江總督的一紙公文,指明今日午後要彭掌櫃到總督衙門報到。
這一去還有什麼好的?只怕連鴻門宴都沒吃上,人頭就已經落地了。彭海碗悔不當初,昨天夜裡已向家人訣別,可他心裡也沒個準頭,要是自己真被判了「從逆」之罪,家人也連累成為罪孥,亂世殺人不講道理,「全家處斬」還不是輕飄飄的一句話麼,到時候一家人只怕要在黃泉相見。
彭家上下如今一片愁雲慘霧,難怪彭海碗心神大亂,連句整話都說不清楚。
古平原思索著衝常玉兒笑了笑:「我倒可以幫他這個忙,不過他用東家的買賣私自為自己謀利,也不能就這麼便宜了他,吃下去的得讓他吐出來。」
古平原轉回身來到房中,盯著彭海碗看了多時,方才開口道:「彭掌櫃,你的事情我都知道了。你放心去吧,家裡人我自然照應,若真是受到株連,我替胡家答應你,由茶莊公中出錢買十幾口薄皮棺材。別看你這個夥計占了東家的便宜,東家卻不能虧待夥計。」
一句話碰在彭海碗的心尖,只覺得又愧又悔又怕,不由得嗚嗚咽咽放了聲。
古平原趁勢教訓道:「拿東家的錢肥自家田,賺了收進腰包,虧了填到帳上,這是做夥計的大忌。你做到掌櫃,胡家待你不薄,怎能如此昧著良心做事?」
彭海碗哭喪著臉道:「古東家,我也知道這樣做不對,可實在是騎虎難下,要是一開始聽老太爺的話關店上板就好了。可是一旦開始做上買賣,再要說不做,惹怒了長毛,可不是好耍的。唉,銀子越賺越多,可是江寧被圍,也不能買鋪子買地,只能藏在後院地窖裡,眼瞅著都快堆不下了,還是沒地方花去,您說我這是圖什麼!」說著抬手「啪啪」打了自己兩個耳光。
「你這一家茶莊到底賺了多少銀子?」古平原有些好奇。
彭海碗舉起一隻手,五指叉開。
「五萬兩?」
彭海碗苦笑:「五十五萬兩,只多不少。」
古平原吃了一驚:「江寧城這些年被圍得水洩不通,光憑這一間鋪子,只靠走私進貨,怎麼就賺了這麼多錢?」
「實不相瞞,我除了和長毛做生意,也和城外的江南大營做些買賣。圍城十年,大營裡面就像集市一樣,官兵吃空餉、分賊贓,個個不缺錢,買起東西來手腳大方得很。」
古平原聽得又好氣又好笑,順便也帶著那麼一點佩服。兩軍交火,兵凶戰危之地,彭海碗居然能夠左右逢源地賺銀子,足見此人生意手腕高人一籌,胡老太爺果然有眼力,任命的這個分莊掌櫃,的確是個人才。
正因如此,古平原下定決心要幫彭海碗這個忙,準備使一點軟硬兼施的手段,以便讓他能死心塌地地為東家效力。
「胡老太爺要我來整頓茶莊。本來憑你的所作所為,我此刻就可以召集夥計,免了你的大掌櫃一職。不過我做事一向給別人一個機會,只要你是誠心悔過,我便既往不咎,連兩江總督衙門的麻煩,我也可以幫你解決。」
「當真?」彭海碗猛地抬頭,不敢置信地問道。古平原篤定地點了點頭。
這下古平原的身影在彭海碗眼裡簡直如丈二金剛一般了。求生之機一出,彭海碗的口齒頓時伶俐起來,這才看出他生意人的本色。「古東家,您放心,我姓彭的要是受了這樣的大恩還不思悔過,那還叫人嗎?我現在就起誓。」
「不只是悔過,還要回報胡老太爺對你的知遇之恩。」古平原攔道,「你先別忙發誓,我講的這幾條你聽清楚。第一,從今往後你只能提與江南大營做過生意,不許再提與長毛做生意的事情,全店上下都要守口如瓶,這要靠你去管束告誡,必要時可以許夥計們一些好處,但也要讓他們知道,一旦此事被官府追究, 全店上下都要擔干系,誰也跑不了。」
「我懂,我懂。」彭海碗連連點頭,然後又猶豫著說,「我就是擔心長毛那裡有帳簿……」
「帳簿是一定有的,不然為什麼總督府會傳喚你。不過你不要擔心,這件事情我來解決。」古平原舉起第二根手指,「這第二嘛,賺的五十五萬兩銀子不能算作你的私產,要算是公中的銀子。當然了,你辛苦十年不能一無所獲,這筆錢待我回明胡老太爺,從中給你抽成獎勵。」
「不敢不敢,我但求全家老小平安無事,便心滿意足了。」彭海碗此時哪還敢惦記這筆銀子,連連搖手。
「最後一點,盼你從今往後要一心一意對待生意。」他放緩了語氣,「方才我一路走進來,發現胡老太爺眼裡有水,為什麼呢,因為他用了你這麼個能人。老太爺信重你,把最大的分莊交到你手上,你呢,卻把心思放在為自己發財上, 這個名聲要是傳出去,只怕今後你就無法再在商界立足了。更何況到時候一定會有人譏諷胡老太爺識人不明,誤用了這樣損公肥私的夥計,受賠累也是活該。彭掌櫃,你想想看,此舉既對不起別人,也害了自己,何苦來哉。」
「古東家,您、您別說了。」彭海碗也動了真情,「我是胡家帳房出身,老太爺一步步把我提攜到大掌櫃的位子上,我真是太對不起他老人家了。」說著長長嘆了口氣,拭拭眼邊的淚水。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古平原善於看人,一眼就看出彭海碗是真心悔過, 也很欣慰。「你能這樣說,我便可以替你到總督衙門走一趟。」
「您去?」
「我是東家,既然進了這江寧城,自然該我代表茶莊去面見總督大人。」
彭海碗日夜憂思的就是這件事。他當然知道古平原是冒險替自己出頭,真是感激涕零,覺得有必要再提醒一句。「東家,這一趟可是危險得很,搞不好要掉腦袋的。」
⊙⊙⊙⊙⊙⊙⊙⊙⊙
古平原並沒有九條命,也不是把自己的腦袋隨隨便便就拿來做賭注。他敢替彭海碗去總督衙門,當然是有他的辦法,這個辦法就在他的衣袋裡。古平原出門的時候特意探手入懷,摸了摸東西尚在,這才上路。
順德茶莊在江寧城的東門邊,離著城門不遠,方才古平原進城之後沒走幾步就進入茶莊。如今要去總督衙門,繞過被康熙皇帝下旨拆了去建普陀寺的明故宮廢墟,還要沿著大街小巷走上三里地。
眼下江寧城元氣未復,叫個轎班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古平原只得安步當車。這一路把他看得是觸目驚心,江寧克復已經半年了,暗巷之中卻仍見白骨暴屍,石板路上更隨處可見暗青的血跡。也許是心理作祟,古平原走沒一會兒, 就覺得滿鼻子都是血腥氣。
他以為是錯覺,沒想到剛拐過一個轉角,就碰上一排十幾個人跪在街上,身前橫七竪八躺滿血肉模糊的屍體。古平原與一個跪在地上的少年目光相撞,就見他眼裡露出絕望的神情,微張著嘴像是想要喊出來,然而一聲「砍」的號令, 十幾把鋼刀同時劈下,人頭落地,血從腔子裡噴出來,屍身栽倒。那少年的人頭滾了幾下,正來到古平原的腳邊,眼睛依舊大睜著,看著頭上的一片天。
古平原知道這是官兵在捕殺長毛餘黨,不禁嘆了口氣,知道管不了這樣的事情, 打算拔腳前行。「站住!老子殺長毛,你嘆什麼氣?難不成你是長毛逆匪。給我逮起來!」 方才發令的是個千總,此刻把眼睛瞪了起來,一副凶神惡煞的樣子。古平原與官兵打過多次交道,當下不卑不亢地作了個揖:「總爺,我是東門順德茶莊的東家,兩江總督曾大人昨天派人傳令要我去趟衙門……」
這些官兵聽他抬出曾國藩這尊神,果然嚇了一跳,上下打量他幾眼。古平原不等他們再開口,便從袖中捏了一張十兩的銀票,塞給那千總:「總爺,各位兄弟出隊辛苦了,我是賣茶的商家,這點錢請大家吃茶,聊表寸心。」
銀票到手,那千總當即換了副嘴臉,揚眉笑道:「呵,還讓你破費了。這位東家,繞條路走吧,前面都是弟兄在抓人,別把你誤逮了去。」
古平原看著這幾個官兵揚長而去,帶著苦笑搖了搖頭,按照指點繞路前行。這樣一來卻費了功夫,等他抵達總督衙門,已經晚了一刻鐘。
這裡有清一朝以來便是兩江總督衙門,駐紮江南第一封疆大吏,已然有兩百多年了。後來長毛攻破江寧,時任總督的陸建瀛倉皇出逃時,被殺死在南城小校場。總督衙門被洪秀全改為天王府,一晃眼已經十多年。
湘軍破城之日,天王府本來完好無損,曾國荃派人看守,誰知半夜裡無端起了一場大火,將天王府燒得片瓦不留。都說洪秀全十年經營,金山銀海都聚在天王府內,結果火過之處成了死無對證,曾國荃回奏朝廷只上繳一顆偽天王璽。
之後不久,曾國藩便撥出一筆軍餉,找來工匠,大興土木在天王府的舊址上興建起總督衙門。有錢好辦事,衙門前面三進辦事的廳堂如今已經完工,後面住總督家小的花園住宅也已初具規模。
古平原說明身分,拿出公文,把守的士卒搜身後便將他放了進去。
總督衙門是俗稱,正式的名字是「兩江總督部院」,在衙內值日書吏的指引下,古平原從上書「公生明」的儀門而入,從右邊繞過高大軒敞的正堂,來到二堂。二堂外,幾個匠人正在垂繩掛匾,匾上寫的是「政肅風清」,一筆顏體字很是瀟灑漂亮。
「這不是曾大人的親筆吧。」他問書吏。
「你怎麼知道,你見過大人的筆跡?」
古平原搖搖頭:「寫字的是個聰敏非凡之人,從筆跡上就可看出,性子是桀驁不馴、特立獨行的一派。我久聞曾大人是理學名臣,沉毅穩重,他的字不會如此飛揚。」
「你懂書法嗎?」不知什麼時候,邊上站了一人,嘴角帶了絲笑意。
古平原一驚,仔細看了這人一眼,立刻跪下答道:「回曾大人話,草民曾經進過學,對書法一道略知一二。」
「你說得對,這是左宗棠左大人的親筆。」那人笑道,「如今江寧城裡的紅頂子可不少啊,你怎麼知道我便是曾國藩呢。」
「紅頂子雖然多,可是雙眼花翎只有一根。」古平原毫不遲疑地說。
「不錯。你是什麼人,倒是有幾分眼力見識。」
「草民古平原,東城順德茶莊的店東,受曾大人傳喚而來。」
曾國藩微微一怔,倒沒想到這個既懂書法又通官場規矩的年輕人會是個生意人,當下不再說話,抬步向二堂裡走去。古平原這才知道,原來自己不早不晚剛好趕上曾國藩出面,趕緊在後面也跟了進去。
一進去才知道,二堂裡雖然鴉雀無聲,可是兩側坐滿了人,足有好幾排,怕不二三十人,除了最靠近堂上的一人穿戴四品官服外,其餘都是平民。見曾國藩進來,所有人離座參拜,亂了好一陣子才又回去坐好。
這些人古平原幾乎都不認得,唯一認識的便是那個四品頂戴的「官兒」。
李萬堂!
其實古平原倒不是沒想到李萬堂會出現在這裡,只不過乍一見面,不由自主便想起當年被人陷害,還有常四老爹被買凶殺害,李家都若明若暗地擔著干系, 立時心頭一震。
李萬堂看見古平原,眼中波光一閃,卻是面無表情。兩個人心思動得都快, 知道在這個場合不易別生枝節。古平原先把視線避了開去,找個角落坐下。
曾國藩居中落座,先不開口,接過聽差奉上的一碗茶,撇了撇茶葉,輕輕汲了一口,然後方才抬眼掃視全場。
一想到面前這個人是名滿天下、譽滿天下、威震天下的兩江總督、湘軍統帥,幾乎沒人敢和他目光相對,都忙不迭地垂下頭去。
古平原倒是趁此機會認認真真地打量了一下這近乎傳奇般的人物。就見他吊梢眉、三角眼,面容清癯,乍一看毫不起眼,可是再看兩眼,卻又有不敢直視之感,原因無他,曾國藩那兩道銳利的視線,彷彿能把人從中間劈開,看透你的五臟六腑。
古平原自道問心無愧,可是被曾國藩的目光盯了一眼,也覺得心跳彷彿快了一倍。「這才叫官威。」古平原暗想,「喬鶴年有一點倒是說對了,袁甲三雖然與曾國藩、李鴻章這樣的人品階相同,但是論起高下來,真是雲泥立判。」
他正想著,曾國藩開口了,料想不到的是,他先說的居然是手中這碗茶。
「諸位,本官的履歷,想必你們大都聽說過。先在京裡做翰林,後來在禮部任侍郎,回鄉守制時因為長毛作亂,不得已當了團練大臣,蒙皇上天恩,如今命我總轄兩江。這二十餘年,我從京城到湖廣,再到江浙,就從未喝過如此好茶。這茶是從哪裡來的呢?是我的部下送給我的。那他又是從哪裡弄到如此好茶呢? 呵呵,原來是從一個長毛伍長那裡繳來的。我命人一打聽,長毛被圍了近十年, 卻是好酒好茶不斷,綾羅綢緞長穿,那偽天王洪秀全,在這府中終日尋歡作樂, 比之紂王的酒池肉林亦不遑多讓。歸根到底,是誰把這些東西運到城中供其揮霍?又是誰為長毛逆匪提供物資使其苟延殘喘?要知道江寧城遲遲未破,就是因為長毛始終沒有斷糧斷炊,而江寧城晚克一日,就不知道有多少湘軍弟兄喪命於城牆之下。」
曾國藩一席長篇大論,聽得二堂之內人人心迷神搖,兩股戰戰。這些人都是當日江寧城中各行各業的掌櫃、東家,他們都和長毛做過生意,雖然有多有少,有大有小,可總歸是賴不掉的。今日到此本就心中忐忑,聽曾大帥借著一碗茶發作,搞不好下一句話就是命人將二堂中人全部拿下,誰能不害怕?個個嚇得臉色發青,心裡怦怦直跳。
「與長毛做生意就是助逆,助逆就是造反、助逆就是戮官、助逆就是十惡不赦!」曾國藩聲音不大,可一字一句說出來,彷彿判官斷案,震得人們耳邊嗡嗡作響。「咕咚」一聲,也不知是誰膽子小了點,竟然沒坐穩從椅子上摔了下來。古平原心裡也不免直打鼓。
曾國藩拿茶說事,據彭海碗說,江寧城裡有一多半的茶都是他賣出去的,要是追究起來,自己恐怕第一個出不了衙門口。古平原緊張地動腦筋,幾乎就要決定用上懷中的那樣東西。但他一眼瞥到李萬堂,卻見李萬堂好整以暇地坐著,面上平靜如水,嘴角還帶了絲笑意,彷彿剛才曾國藩並沒有疾言厲色,而是講了個輕鬆有趣的笑話。
為什麼人人自危,李萬堂卻毫不畏懼?古平原立刻就動了心思。喔,因為他是在官軍快攻下江寧城的時候來的江南,自然不會去蹚這趟渾水,可以置身事外。可是不對啊,李家一向是無利不起早,如果私通長毛的事情與李家根本無關,那李萬堂今天也就壓根兒不會出現在這裡。既然來了,又不害怕,要麼是他有自保之策,要麼就是了解今日之事似危實安,根本就不必擔心。
古平原心念電轉,慢慢鬆開探入懷中的手,吁了口氣,眉眼舒張,甚至是帶了點愜意地向椅背靠去。曾國藩說完一席話,眼睛眨都沒眨地望著座中眾人;他見到在一群驚慌失措的人中,只有兩個與眾不同,一是京商首領李萬堂,自始至終都沒露出半點怯意。以曾國藩的眼光,自認不會看錯,這個李東家並不是矯情鎮物,而是從心往外沒有絲毫恐懼。另一個則是方才在堂外與自己有過短暫交談的年輕人,自報是順德茶莊的主人,叫古平原。他雖然一開始流露出短暫不安,可是很快就回過顏色,好整以暇地安坐於座中。
這兩處買賣是否與長毛私通,曾國藩心裡有數。長毛食淡已有半年,此事已經從多個俘虜口中得到證實,誰知城破之後,各處兵卒都報稱城中發現了大量裝食鹽的袋子。按照剩餘的物量推算,這事正發生在李萬堂經營兩淮鹽場之後,李家絕對脫不了干系。至於順德茶莊,方才古平原懷疑得不錯,曾國藩手中的那碗茶,確實就是彭掌櫃賣出的,長毛的帳簿上寫得清清楚楚。誰的毛病誰清楚,這兩個人既然是東家,當然不會不知道自家與長毛做過生意,可在兩江總督出言威嚇之下,尚能如此鎮靜,不管有何憑靠,也是膽色過人。曾國藩看明白了,將話鋒一轉:「既然說到長毛,那我問諸位一句:咸豐元年之前,世上本無長毛逆匪,可一旦起事,糜爛地方,席捲半個大清國,成不可收拾的局面。我倒要問問各位,這是為什麼?」
弄不清總督大人的用意,誰也不敢搭話。這些掌櫃們別說想不出為什麼,就算能答出來,也不願曾國藩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於是偌大的二堂陷入一片尷尬的沉寂。在一片肅靜中,終於還是有個人開了口。
「稟大人,卑職倒是有些小見識。」
捐官也是官,至少在禮部下的官憑上並無不同。曾國藩當然對四品道台銜的李萬堂很客氣:「貴道有話請講。」
「卑職覺得,長毛逆匪之所以張狂得勢,是因為地方上軍費不足。要知道, 當初洪逆起兵,人數不過萬餘,卻能橫掃兩廣兩湖、江浙閩贛等地,幾成摧枯拉朽之勢。歸結一點,就是地方上沒銀子。有了銀子便能重賞募軍,能買洋槍洋炮,若是守住幾個要衝重鎮,長毛便不能如此猖獗,只能龜縮一地。朝廷到時候再發兵剿滅,也就不至於釀成如此巨禍。」
李萬堂說到這裡,向曾國藩瞟了一眼,見他面露嘉許之意,更是侃侃而談:「軍費從何而來?無非是捐、稅兩途。兩淮鹽場荒廢十餘年,天下賦稅幾乎減半, 這才給了長毛可乘之機。如今卑職領了經營兩淮鹽場的朝命,一定竭盡心力,為兩江再開財源,為大人重建江南微效犬馬之勞。」
這幾乎是等於公開向曾國藩表示願意全力效命,旁人豈有聽不出之理,然而聽得出卻說不出這番大道理,人人都用嫉羨交加的眼神看向李萬堂。特別是古平原,從這番話中,他一下子懂了為什麼李萬堂會毫不畏懼曾國藩的威勢。
李萬堂早就看出來了,曾國藩要重建江南,就一定要用二堂中的這些商人,所以他搶先一步表態,樂於為曾國藩所用,而且必定會有大用。別人要用你,自然就不會殺你。雖然晚了一步,但古平原徹底明白了。他也知道,如果沒人再開口,那麼李萬堂不僅是搶了個頭彩,而且是滿堂彩。攀上曾國藩這個如今的「江南王」, 只怕京商就真的要一步登天了。想起胡老太爺臨來時的囑託,古平原心血上湧, 聽曾國藩再問一遍,脫口而出:「草民也有話要說。」
「但說無妨。」
古平原站起身,穩穩當當走到廳中,迎著曾國藩的目光答道:「依草民看, 長毛匪患,禍起十三行。」
人群一陣騷動,李萬堂難以察覺地皺了皺眉。連曾國藩都是一怔。方才李萬堂的答案,其實與他心中的想法不謀而合,然而這個年輕人說的話卻令他感到匪夷所思。
「你是說廣州十三行?」
「正是。」
「這奇了。難不成你知道十三行商人中,有人為長毛提供軍餉資助?」
古平原搖搖頭:「大人可還記得,自從林則徐大人虎門銷煙,英國人進犯廣州,迫於炮火凶猛,我朝與英夷在這江寧城外的下關簽訂條約,割讓香港,賠了兩千多萬兩銀子,改廣州一口通商為五口通商。當時是道光二十二年。」與胡老太爺一夕談之後,古平原對陶澍與林則徐的生平和所作所為產生了興趣,特意找了不少時人的記載來看,對這段掌故已是爛熟於胸。
「唔。」曾國藩捻髯點頭,「那一年本督外放四川鄉試主考,消息傳來,秀才們群情洶洶,打算罷考,是我費了多少口舌才勸回去。這我記得很清楚,可又與十三行、長毛有什麼關係?」
古平原不緊不慢道:「原本各國與我天朝貿易,都是經由十三行商人轉銷, 廣州是最大也是唯一的對外海港。這個碼頭每年光是挑夫就有十幾萬之眾,還有拉車、扛活、打包的,為這些碼頭工人做飯洗衣的,運糧賣菜的……可以說一個十三行,養活了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之眾。而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廣西山區的窮人,做了這份工,才能養家糊口,艱難度日。」
古平原娓娓道來,已將在場眾人的注意力吸引了過去,連李萬堂都不由得凝神細聽。
「自從與英國簽了五口通商的條約之後,廣州碼頭風光不再,生意銳減。百萬窮人失去衣食來源,只能回到廣西大山中。廣西是有名的苦地方,種不出糧也沒有絲、茶、鹽之利,所以洪秀全與馮雲山這些叛逆頭子才能在那裡傳教惑眾,老百姓飢餓難耐,就只能跟著他們往那虛無縹緲的天國奔了。」
講到這裡,古平原一語結煞:「什麼軍費、賦稅都不過是表面功夫,真要是把老百姓的肚子餵飽了,瘋子才去跟著造反。」
這真是擲地有聲的一句話。十年戎馬,曾國藩與無數人議論過長毛亂起的根源,但還是第一次有人將十三行垮台與長毛興亂聯繫在一起。細細想來,道光二十二年改五口通商,二十四年便有地方官報,說是廣西大山中有人傳邪教,事後證實正是洪秀全等人,如此看來,這個姓古的人說的倒真是不假。
曾國藩一時想得有些出神,古平原等了半天不見他說話,大著膽子又道: 「草民以為,歷朝重農耕,是因為土地可使百姓安居樂業,安分守己。然而經商又何嘗不能施利於民,惠及天下?二者並重方為經濟之本,缺一不可。」
「你說的倒是簡單。」曾國藩本來暗自點頭,卻忽然沉了臉,向廳中人等一指,「商人重利輕義,如同牆頭草,兩邊倒。就拿如今二堂中的你們這些生意人來說吧!」他從身邊的桌上拿起一本被煙薰火燎得不成樣子的破紙捲,「這是從長毛軍需那裡繳得的帳本。裡面記的都是江寧城中與長毛做生意往來的店鋪細帳。」
一語既出,所有人都將目光牢牢盯在那上面,彷彿裡面隨時可能鑽出一頭擇人而噬的凶獸。
曾國藩一手拿著帳本,不動聲色地望著下面這些人,忽然喝道:「來呀!」
「喳!」左右兵弁暴喝而應。這些掌櫃、東家嚇得心膽俱裂,一個個哭喪著臉,就要往地上撲跪求情。誰知隨著一聲答應,從後堂抬過來一個燒得極旺的大火盆,放在二堂正中央的水磨青磚上。還沒等眾人回過神來,就見曾國藩將手一揚,這本關係著許多人身家性命的帳本被拋入火中,烈焰一捲,頃刻化作飛灰。等大家從目瞪口呆中回過神來,才發覺曾國藩不知何時已經離開,站在面前的換成了個板著面孔的中年人。
「諸位東家掌櫃,我是曾大人的文案師爺,姓薛。」此人略一點頭,算是打過招呼,「今日已然無事,大家可以回去了。不過明天午時,在東門外,曾大人要鳴炮示威,各位一定要到。」
這是完全沒有商量的語氣,不待眾人答話,這位薛師爺也一轉身進了內堂。到了內堂,薛師爺到底繃不住,把板起的臉一放,哈哈笑了起來。「大人,我可真服了您吶,瞧瞧那些買賣人的臉色,簡直就像是剛被金箍棒打過的蝦兵蟹將一般。」
薛師爺名叫薛福成,出身無錫名門,因為仰慕曾國藩的威名,上了一道萬言書,為其畫策八條:「養人才、廣墾田、興屯政、治捻寇、澄吏治、厚民生、籌海防、挽時變。」深為曾國藩賞識,納入自己的幕府中,再加上薛福成善於弈棋, 又對了曾國藩「飯後一局棋」的脾氣,幾年間已然成為曾國藩幕府中的第一幕僚。
正因如此,他與曾國藩開上幾句玩笑,位高權重的兩江總督並不以為杵。
「正如我先前對你所說,平滅長毛難,可辦善後更難。不錯,湘軍確實是收復了江南,可是收回來的是一個死氣沉沉、民不聊生的江南,要想把這盤死棋下活,還非得用上這班生意人不可。」
「依大人看,這群人中誰可託付重任?」
曾國藩在房中踱著步,緩緩道:「京商的李萬堂果然名不虛傳,他一早就看出我的用意,城府頗深。京城李家財力雄厚,又得到恭王的支持,特許經營兩淮鹽場,力量倒是夠了。」
「那麼大人是準備扶他做江南群商之首?」薛福成連日來為曾國藩出謀畫策, 看好的也正是李萬堂。曾國藩思慮著,腦海中又冒出那個古姓商人的影子;這個人見識更加不凡, 而且比起李萬堂的治標之策,更是瞧準了治禍興替的根子。「薛師爺,你去打聽一下,這順德茶莊的古東家是個什麼來歷。」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